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个人性

个人性

个人性的相关文献在1963年到2022年内共计390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学、绘画、信息与知识传播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84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11440篇;相关期刊305种,包括重庆三峡学院学报、文学自由谈、文艺评论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中国文艺理论学会第十三届年会暨“百年中国文艺理论的回顾与反思”学术研讨会等;个人性的相关文献由361位作者贡献,包括向天渊、冯敬兰、古耜等。

个人性—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84 占比:3.25%

会议论文>

论文:1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11440 占比:96.74%

总计:11825篇

个人性—发文趋势图

个人性

-研究学者

  • 向天渊
  • 冯敬兰
  • 古耜
  • 孙晓
  • 张陈
  • 李佃来
  • 李晶
  • 王干
  • 邓平祥
  • 冯丽思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刘铁芳
    • 摘要: 当代教育必须要完成的一个重要转变,那就是从教师中心,回到儿童,凸显儿童中心。关键问题是我们何以回到儿童?让我们回到卢梭。爱弥儿的教育方式是个人性的、个别性的,体现的是家庭式教育的需要。《爱弥儿》中展现出来的是自然教育的理想国,其意义在于它是一种镜像,也即康德所言事物的完善性。
    • 戴茂堂; 葛梦喆
    • 摘要: 亚里士多德的德性理论不仅表现在他根据灵魂中“自身是理性的”和“自身是非理性的但能够接受理性指导”的差异将德性区分为理智德性与伦理德性,而且表现在他根据实践与生活的不同将德性区分为个人性的和公共性的。前一种区分实际上是在知识形态层面讨论什么是德性以及德性的类目,后一种区分已不再是知识上的德性分类,而是直接强化了德性的实践与行动的含义。从伦理学本来就是实践哲学的意义上说,后一种区分对于理解亚里士多德德性理论的进路来说更根本、更关键。从“什么是德性”推进到“如何做一个有德性的人”进而过上好生活,这是一种从理论向实践的深入与深化。在亚里士多德那里,人的生活实践有两种:一种是个人的,一种是公共的。因此,亚里士多德的德性概念一方面用于描述个人生活的特征,这是道德哲学所要考察的;另一方面用于描述政治生活的特征,这是政治哲学所要考察的。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既是作为“为己之学”的道德哲学,又是作为“待人之学”的政治哲学。而“为己待人”两个维面上的卓越就是亚里士多德德性理论在个人性与公共性之间凸显出来的张力。
    • 袁飘
    • 摘要: 文学对历史的崇拜由来已久。①许多批评家认为,“历史是作家所能达到的至高境界”②。从文学批评到散文创作,南帆一直对历史保持着浓厚的兴趣。截至目前,已出版四部历史散文集③。除《辛亥年的枪声》外,《关于我父母的一切》《马江半小时》《历史盲肠》,都属于长篇历史散文。其散文内容可分为两类:一是书写个人性、地方性、日常性以及社会惯例等局部历史的“小历史”叙述;二是记录朝代更迭、治乱兴衰、“重大事件、重要人物、典章制度”等全局性的“大历史”叙述。
    • 徐霞
    • 摘要: 叶浅韵的散文值得关注。其从女性个人切身经验出发,颠覆禁锢身体话语的权力,身体和意识(心灵)一起在世界中亲在,追寻生命存在的价值,这是她极具个人性的创作风格。《赘物记》(发表于《十月》2022年第2期)便是这样一篇散文。
    • 赖毓芝
    • 摘要: 艺术史学者以当世的眼光去“观看”文物时,一方面,突破了原有社会运作的文化格套,捕捉到物品试图传递的新的沟通讯息,进而探究由此产生的文化意义和影响力。另一方面,难以避免的个人主观性和不完整性也决定了学者们会遇到“看不见”和“无法解读和分析的事物”。《物见》(赖毓芝总策划)一书通过对文物的整理,试图帮助读者建立“识图”的兴趣,“看见”物质间流动的讯息与对话,同时也期冀学者们的个人性的写作打破受文化制约而“看不见”的界线,希望读者可以看到物品本身蕴含的超越文本历史的历史。
    • 马笑泉
    • 摘要: 外表文静好深思的穆旦同时又有坚定的实践品格,与许多安于书斋生活的师友相比,他更倾向于在行动中体验、反思。这一品性使得他对时局的参与带有很大的主动性。但同时他始终维护个体的自由和尊严,所以即便他渴望加入时代的大合唱中,其创作仍然是一种独唱。尽管穆旦自认为找到个人性与社会性融合的路径,但实际上长期处在二者互相冲突的关系中。可贵的是穆旦从未逃避,而是在坚忍毅行中直面和担当此中的紧张、复杂、矛盾和痛苦,这种状态赋予了穆旦诗歌深刻的本土性。
    • 赵鑫
    • 摘要: 一、"修辞"概念的漫散"修辞"二字出现于《易经》"修辞立其诚"。在语言学的学科范畴内,"修辞"指的是语词和文辞在使用过程中用以调整和修饰的技巧,如"比喻""借代""双关""夸张""对偶"等等,也即是对"语言"本身的改造和装饰,是语言隐喻之外的又一层隐喻。修辞行为带有个人性,它可以折射出个人的生活经验、生活感受,比如同样是对雪的比拟,有"撒盐空中差可拟",也有"未若柳絮因风起"。
    • 李雪梅
    • 摘要: "回忆录"通常都具有知人论史的史料价值,作家对个人成长道路和文学创作道路的反顾,让我们在阅读中满怀着期待,期待解码文学的秘钥。但问题的另一面在于,因其流动性、个人性和选择性书写",回忆录"在自我解密的同时也可能被质疑其真实性。当作家有意要提供一份"权威"的"回忆录"时,将如何选择记忆,又如何叙述记忆?这个叙述框架中,有多少记忆是被放大了,又有多少是被有意或无意隐藏了?要厘清这些关涉记忆伦理的问题并非易事,但也正因为这些问题的存在,或许能够抵达另一个侧面的真实。
    • 王怀勇; 常宇豪
    • 摘要: 自人类进入大数据时代以来,肇生于小数据时代的传统个人信息保护模式不断受到利益平衡机制失灵、各主体间力量失衡、个人信息秩序失稳的严峻挑战.传统的个人信息保护模式在大数据时代难以为继的原因在于,在大数据时代,社会性取代个人性成为个人信息的主要属性.因此,应当以社会本位为"元理念",构建一整套以良好秩序构建为首要目标、以多重价值平衡为价值取向、以风险多元治理为立法核心、以社会利益最大化为最终追求的个人信息保护法律体系.理念革新引发制度变革,应当将行为规制模式作为主要立法模式,将个案分析作为主要运行模式,将公力、私力、社会救济并重作为主要救济模式,并与《民法典》中的相关规定共同完成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保护的重要任务.
    • 孙宜学
    • 摘要: 文学是作家个体生命的折射,但当文学跨越时空进入异域文化空间,与陌生的心灵产生共鸣时,文学的个人性就具有了世界性,陌生人的阅读赋予了文学新的个人性,并丰富了文学的世界性。这是文学翻译传播最迷人之处,也是最困难之事。鉴于不同语言和文化所孕育的文学的特殊性,中国当代文学的国际翻译传播之路也必然具有特殊性,而面对的传播对象却又千差万别,为此,应该基于中国文学传统和当代文学的特殊性,在研究不同对象国的人文环境基础上,逐步形成具有一定普遍性的中国当代文学国际传播的“中国模式”,形成具有普遍适用价值的翻译传播机制,从而提高翻译传播的效率、效能和质量。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