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浊积岩

浊积岩

浊积岩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343篇,主要集中在地质学、石油、天然气工业、海洋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28篇、会议论文11篇、专利文献42353篇;相关期刊149种,包括沉积学报、沉积与特提斯地质、地质通报等; 相关会议10种,包括第五届全国应用地球化学学术会议、第五届中国石油地质年会、中国石油学会第十七届测井年会等;浊积岩的相关文献由883位作者贡献,包括张云银、李文厚、李继亮等。

浊积岩—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28 占比:0.77%

会议论文>

论文:11 占比:0.03%

专利文献>

论文:42353 占比:99.21%

总计:42692篇

浊积岩—发文趋势图

浊积岩

-研究学者

  • 张云银
  • 李文厚
  • 李继亮
  • 侯泉林
  • 于正军
  • 李军
  • 李青枫
  • 王甘露
  • 肖文交
  • 赵万飞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庞军刚; 常梁杰; 国吉安; 楚美娟; 马治国; 王梓萱; 王欣月
    • 摘要: 为研究鄂尔多斯盆地上三叠统延长组深湖重力流的沉积特征及其沉积模式,利用钻井岩心,周缘野外露头及钻井测井资料,识别出深水区的块状砂岩、具撕裂屑块状砂岩、平行层理砂岩、沙纹交错层理粉砂岩、同生变形构造粉砂岩、水平层理粉砂岩、块状泥岩等7种岩相类型,代表了浊流沉积(高密度、低密度)、碎屑岩、滑塌岩、深水原地沉积等成因类型;其沉积微相分为水道、堤岸/漫溢、前缘朵体和水道间/深湖泥4种。研究认为,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延长组为一种深湖水道型重力流,由斜坡区向顺着水道延伸方向(或者由水道轴部向侧翼方向),水道的下切侵蚀作用逐渐变弱,水道成因的中厚层砂体发育,且往往垂向上叠置;在水道前端发育朵状体沉积,且侧向迁移频繁,形成了大面积分布、垂向上叠置的中薄层砂体。该研究建立了研究区湖相水道-朵状体的浊流沉积模式,可为研究区深水区的砂体精细刻画提供依据,从而进一步追踪湖底水道砂体及(部分)朵状体沉积。
    • 商伟; 张云银; 孔省吾; 刘峰
    • 摘要: 浊积岩油藏一直是济阳坳陷重要的勘探类型,经过多年勘探开发,目前面临的是“异质同像”型浊积岩,这类浊积岩的砂岩储层与非储层具有相近的速度、密度以及相似的地震波形特征,常规地震属性和叠后波阻抗识别难度大。由此建立了基于叠前多参数敏感因子融合的储层描述方法。该方法主要包含3个部分:①分析了影响横波估算精度的主要因素,建立了基于修正Xu-White模型的多矿物组分横波预测技术,提高了横波预测精度,为弹性参数的精准预测奠定基础;②提出了基于反射系数比的敏感因子定量评价方法,得到Murho、Lambrho和POIS这3个敏感弹性参数,应用3个弹性参数构建了敏感因子融合指数F,降低单参数的多解性,准确识别岩性;③开展叠前反演技术,反演敏感弹性参数,应用基于RGB三元色信息融合模型对3个敏感参数进行砂岩信息融合,实现岩性的精细预测。该技术在济阳坳陷坨71井区深水浊积岩油藏勘探中进行了应用,精细预测了研究区深水浊积扇体储层展布,预测结果与实钻井吻合度达到85%,提高了储层识别及描述精度。应用研究成果在该区描述砂体有利面积9.5 km^(2),部署探井和开发井10余口,其中5口井完钻投产后均获工业油流,预计新建产能2×10^(4)t。
    • 刘中伟; 刘金友; 白青林; 石德权; 宋有为; 郭峰; 王姝婧
    • 摘要: 相较于河流–三角洲沉积体系,浊积岩整体呈现出滑塌沉积的块状搬运特征,测井相差异性较小,识别相对困难。在史深100沙三中亚段利用一阶中心距放大各测井相的差异性,并用低频小波系数对其进行重构。从水动力的强弱与稳定性等角度赋予小波系数对应的沉积学意义,结合高频与低频小波曲线的特征建立各微相对应的识别模板。通过计算未知微相的前10个低频小波系数与模板中小波系数的欧氏距离后优选最小者,即可判定浊积岩微相类型。判别后与取心井的微相对比发现正判率高达89%,不但提高了浊积岩沉积微相识别的精度,而且将测井相对沉积微相进行综合分析这一复杂问题简化为对少数几个低频小波系数进行计算。将识别结果与注采动态耦合指导井间砂体对比,有效地解决了浊积岩油藏同体不连通的问题,扩大了注水的波及范围。
    • 郭元岭; 刘翠荣; 李红梅; 江洁
    • 摘要: 通过大量钻井与地震资料的对比分析,提出了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现阶段5种油藏类型三维地震描述的有效技术系列.基于高精度等时地层格架的保幅拓频处理、叠前叠后敏感属性融合应用、含油气性综合判识等是河道砂岩油藏地震描述的有效技术.测井约束层序细分、沉积微相随机模拟结合阻抗岩相概率体识别沉积微相与岩石相、相控约束多参数预测有效储层等技术,可有效应用于砂砾岩扇体油藏的地震描述.在提高分辨率处理的基础上,采用多属性融合技术,可以预测滩坝砂岩油藏的有效储层.甜点属性、地震波形指示反演、叠前弹性参数反演、岩性概率反演等技术,可有效描述浊积砂岩油藏.通过断层增强处理,应用多属性体联合识别断层,进行断层平面组合优化、空间立体解释等可以精细刻画复杂断块油藏.技术有效性是随着地震资料精度和品质以及地质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的.
    • 白晨辰
    • 摘要: 济阳坳陷广泛发育三角洲前缘滑塌等浊积砂体,但普遍具有面积小、厚度薄、横向变化快、含灰质等特点,存在难以识别及有效性不确定等问题。本文从浊积岩油藏分布、构造背景及异常高压、储层物性等成藏要素分析入手,明确了其成藏主控因素。通过浊积岩地球物理特征分析及地震预测技术研究,系统总结了浊积岩圈闭识别描述技术。利用基于Wheeler域层序划分技术、古地貌恢复技术确定浊积岩发育区带;利用地质统计、波形分类技术划分浊积岩相带;利用分频、属性优化及反演技术进行储层描述;通过应用幅频比、纵横波速度比压制灰质影响,进而确定浊积岩的有效储层分布。
    • 白晨辰
    • 摘要: 济阳坳陷广泛发育三角洲前缘滑塌等浊积砂体,但普遍具有面积小、厚度薄、横向变化快、含灰质等特点,存在难以识别及有效性不确定等问题.本文从浊积岩油藏分布、构造背景及异常高压、储层物性等成藏要素分析入手,明确了其成藏主控因素.通过浊积岩地球物理特征分析及地震预测技术研究,系统总结了浊积岩圈闭识别描述技术.利用基于Wheeler域层序划分技术、古地貌恢复技术确定浊积岩发育区带;利用地质统计、波形分类技术划分浊积岩相带;利用分频、属性优化及反演技术进行储层描述;通过应用幅频比、纵横波速度比压制灰质影响,进而确定浊积岩的有效储层分布.
    • 马丽; 周仕林; 王钦
    • 摘要: 浊流是密度流的一种,由沉积物与水混杂形成.风暴流是风暴在滨岸和海底引起的一种特殊流动状态,风暴的退潮流可以产生向海流动的密度流,并形成粒序层沉积.等深流是因为地球自转的结果而构成的温盐水循环底流.
    • 章贤能
    • 摘要: 金家山金矿位于江南隆起带北缘,赋存于新元古代浅变质浊积岩基底岩层中,其成矿结构面为张性或扭张性断层,成矿地质体为角砾岩.矿石工业类型为角砾岩型金矿,矿石矿物主要为毒砂、黄铁矿,少量黄铜矿、闪锌矿、方铅矿、褐铁矿、自然金,矿石结构主要为半自形晶粒状结构、他形粒状结构,矿石构造以浸染状构造为主.通过地球化学工作有效圈出矿致异常,研究区Au元素属显著富集、强烈变异、极强叠加型元素,说明该区地质体遭受的后期各种构造作用叠加对金矿成矿有利,初步认为地球化学配合地质测量和探矿工程可快速找金.
    • 巩亦雪; 徐吉丰
    • 摘要: 通过测井、录井等资料,在王场地区潜43油组识别了4种沉积亚相和8种沉积微相类型,并确定非沟道化浊积岩模式和沟道化浊积岩模式两种典型沉积特征.潜43油组沉积演化经历了3个阶段:潜433时期湖平面较低,主要砂体发育范围较广,砂体主要集中在研究区的中部、南部和西部,其中以潜433-4砂体和潜433-3砂体最为发育,整体以沟道化浊积岩相为典型特征;潜432时期湖平面上升,该时期基本以泥岩沉积为主,王场地区基本无砂体发育,为区域性泥质隔层;潜431时期湖平面下降,砂体再次发育,但程度弱于潜433时期,砂体主要集中在西部,以潜431-2砂体最为发育,整体以非沟道化浊积岩相为典型特征.通过对砂体结构解剖,认为王场地区砂体结构样式主要有切叠式、侧叠式和孤立式3种,切叠式和侧叠式砂体主要发育在沟道、沟道侧翼及扇核处;孤立式砂体往往多发育在漫溢相和滑塌体处.
    • Bui Viet Dung; Hoang Anh Tuan; Nguyen Van Kieu; 王笑雪(译); 骆帅兵(校对); 张莉(校对)
    • 摘要: 南昆仑盆地是在南海(东越南海)打开期间,发育在越南南部近海的一个裂谷盆地。根据盆地构造演化的主要阶段,将其新生界划分为四个巨层序:同裂陷巨层序1,裂陷间期巨层序,同裂陷巨层序2及裂后巨层序。本论文对南昆仑盆地中部地区中新统沉积环境演化及储层质量进行研究,进一步对裂陷间期后期,第二幕裂陷期及裂后期巨层序开展分析。本研究主要基于地震解释、岩心分析、生物地层学及测井资料分析等手段。下中新统沉积主要由向上变粗的前积序列叠置而成,可能指示了海平面波动与高沉积物供给速率的相互作用,其沉积环境主要为河流-三角洲及海陆交互环境。中中新统具有向上沉积水体逐渐加深的趋势,可能与NE-SW向的裂谷传播有关。在这一时期,裂谷内的部分沉积指示了裂陷活动增多,诱发地堑或半地堑中央来源于断层下盘的浊流沉积作用及构造高点的非沉积或侵蚀作用。这一时期,研究区西部主要为浅海相而东部大部分地区主要为深海相。该时期由于整体海侵及岸线向西后退,在东南部及北部的构造高点部位开始发育碳酸盐岩台地并逐渐广泛分布。该序列的上部边界为一区域性不整合面,并据此将同裂陷巨层序2及裂后巨层序区分。晚中新世,淨海相扩展至研究区全区,发育大量的海底扇沉积,海底水道沿着W-E方向及S-N东方向延伸侵蚀并越过陆架及陆坡。中新统砂岩主要由细至极细粒长石质岩屑砂岩或岩屑长石砂岩构成。在本次研究的所有沉积相中,上中新统深海浊积砂岩的储层物性最好(包括孔隙度及渗透率)。下中新统海陆交互相砂岩及中中新统断层下盘的浊积砂岩具有相似的储层质量。中中新统及上中新统储层质量较好的砂岩类型为厚层块状浊积岩,而平行层理浊积岩与滑塌、碎屑流沉积通常表现出差至中等的储层质量。埋藏成岩过程中碳酸盐岩胶结物的沉淀析出对中新统的砂岩储层起到了破坏作用。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