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污染菌

污染菌

污染菌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139篇,主要集中在轻工业、手工业、预防医学、卫生学、临床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12篇、会议论文4篇、专利文献147978篇;相关期刊87种,包括上海农村经济、常熟理工学院学报、实验与检验医学等; 相关会议4种,包括2017第十九届中国科协年会、第一次全国中西医结合检验医学学术会议、第六届国际酒文化学术研讨会等;污染菌的相关文献由466位作者贡献,包括周帼萍、万秀娟、刘佳等。

污染菌—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12 占比:0.08%

会议论文>

论文:4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147978 占比:99.92%

总计:148094篇

污染菌—发文趋势图

污染菌

-研究学者

  • 周帼萍
  • 万秀娟
  • 刘佳
  • 孙力川
  • 尹花
  • 杨梅
  • 贺扬
  • 赵玉祥
  • 陈嵘
  • 陈璐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郑钰倩; 喻勇新; 赵海霞; 唐笑; 张华青; 陈姝
    • 摘要: 该文采用16S rDNA扩增子测序法,对上海市市售低温酸奶中细菌的多样性进行了初步研究。一共选取16个酸奶样品进行分析,其中8个样品来自同一品牌,其余来自其他8种不同品牌。结果表明,在16个酸奶样品中共得到16种主要的细菌操作分类单位(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s,OTU)序列,其中优势的OTU均为参与发酵的乳酸菌菌种;同时还检测出7种背景细菌,并从原料、加工、包装存运等环节分析其可能的污染来源。该研究为酸奶品质的风险防控提供理论依据。
    • 凌莉; 吕敬章; 陈晶; 江月; 万志刚; 刘婧文; 严琼英; 卢行安
    • 摘要: 为对乳酸菌食品中的污染菌进行计数和鉴定,采用MRS琼脂对6种乳酸菌粉和12种市售乳酸菌食品中的乳酸菌进行计数,同时用平板计数琼脂(plate count agar,PCA)、不含糖的计数琼脂(count agar sugar free,CASF)对上述样品中的菌落总数和非乳酸菌进行计数。对PCA和CASF平板上的菌落,采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trix-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ionization time of flight mass spectrometry,MALDI-TOF MS)进行鉴定。数据显示,乳酸菌粉的乳酸菌计数结果为3.2×10^(10)~4.7×10^(10)CFU/g,PCA和CASF平板上没有菌落生长。12种市售乳酸菌食品的乳酸菌计数结果均高于10^(6)CFU/g。MALDI-TOF MS鉴定发现,PCA上的菌落既有乳酸菌,又有非乳酸菌;乳酸菌不能在CASF平板上形成菌落,在CASF平板上生长的菌落,经鉴定均为非乳酸菌,属于乳酸菌食品中的污染菌。采用不含糖的计数琼脂CASF结合MALDI-TOF MS鉴定技术,可迅速准确对乳酸菌食品中污染菌进行计数和鉴定。
    • 姬俊; 王立云; 牛萌萌; 朱世真; 王尊文
    • 摘要: 目的建立乙肝扶正胶囊的微生物限度计数方法,并对检出的微生物进行鉴定。方法按2020年版《中国药典(四部)》微生物计数法,对4家生产企业84件11批次样品进行需氧菌总数、霉菌和酵母菌总数检查;采用革兰染色镜检结合16SrDNA测序、核糖体鉴定、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鉴定污染菌。结果4家生产企业84件11批次的乙肝扶正胶囊微生物计数检查结果均符合规定,共检出11种污染菌,其中7种为巨大芽孢杆菌,2种为枯草芽孢杆菌,2种为短小芽孢杆菌,均为非致病菌。结论所建立的方法,可用于乙肝扶正胶囊微生物限度计数检查,分析污染微生物的来源,可为该制剂或相关中成药的质量控制和风险评估提供参考。
    • 孙廷丽; 杨秀茳; 李彩玲; 李东; 周少璐; 刘永龙; 谢小保
    • 摘要: 日化工厂发生无规律大规模产品变质系微生物污染引起,其污染菌可以引起防腐剂含量下降,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为了帮助企业查找日化产品微生物污染源,有必要扩充日化产品污染菌种资源信息,建立起日化产品微生物防控的科学基础。利用菌落总数计数分析了解其微生物污染情况;使用16S rRNA基因测序的方法鉴定优势菌种,高通量测序方法分析污染样品的群落构成。使用液相色谱法分析样本中防腐剂的含量并通过最低抑菌浓度试验和防腐功效挑战试验,测试了污染菌的耐药性及防腐体系对该菌种的抵抗力。该批微生物污染的样品中菌种总数已超过104 CFU/g。不同样品的污染菌群落构成有细微差别,但优势菌均为类产碱假单胞菌,其占比在53.59%~99.9%之间。该菌种可以引起配方中的异噻唑啉酮类防腐剂的含量下降,对该类防腐剂具有耐药性,污染菌的最低抑菌浓度为40 mg/kg~60 mg/kg,而标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值仅为5 mg/kg。添加污染菌混合标准菌作为防腐挑战菌种时,对现有产品的防腐体系有冲击作用,挑战失败的样本中防腐剂含量均降低至不能检出,残留菌种为铜绿假单胞菌。类产碱假单胞菌是本批产品污染的主要污染来源,污染菌对现用的卡松类防腐剂有耐药性,并可以引起体系中的异噻唑啉酮类防腐剂含量下降。现有的防腐体系不足以对产品形成充分有效的保护,需进一步筛选新的防腐体系。该菌种具有一定的非典型性,对于丰富现有的菌种资源信息和该类微生物污染的治理有积极的意义。
    • 刘少娟; 刘宏杰; 戴丽冰; 彭湘明
    • 摘要: 目的旨在评价血培养标本阳性报警时间对于鉴别血流感染污染菌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临床各科室所送检的所有血培养阳性标本。结果两年内临床各科室送检血培养标本共9517份,阳性标本415株,挑选符合入组标准的菌株384例,其中病原菌299例(77.9%),污染菌85例(22.1%)。病原菌报阳时长为11.5(9.5~15.2)h,污染菌报阳时长为26.03(20.5~44.6)h,明显长于病原菌,二者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污染率最高的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污染率达69.5%,最低的为大肠埃希菌,污染率为9.4%。绘制ROC曲线,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链球菌属、大肠埃希氏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区分病原菌和污染菌的cut-off值分别为≤22.05h、≤19.66h、≤19.12h、≤28.06h和≤17.19h,并且此时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同一菌株在厌氧瓶中的报警时间短于需氧瓶,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培养阳性报警时间是鉴别分离菌是否为污染菌的重要指标之一,对于临床判断血流感染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张红利
    • 摘要: 通过调查植物组培室主要污染菌,发现有4种污染菌,其中2种为真菌,2种为细菌,污染高峰期出现在6月,污染率达到26%.分离纯化4个污染菌,测定其生长速率,结果表明,2种细菌生长缓慢,扩散速度较慢;2种真菌生长较快,扩散速度较快.在操作条件一致情况下,培养室温度、湿度是影响试管苗污染的主要因素.在培养室自然温度条件下,可通过开窗通风、除湿机除湿、调整周年生产计划、避开高温季节生产等措施,达到降低污染,减少生产成本的目的.
    • 赵亚楠; 曹啟新; 赵建平
    • 摘要: 目的 分析血培养阳性报警时间(TTP)在初步鉴别微生物种类和区分病原菌与污染菌中的价值,为临床早期预警和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2017—2020年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所有分离自血流感染(BSI)患者的非重复阳性菌株534株.结合患者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534株血培养分离菌中,323株(60.5%)TTP≤1 d,454株(85.0%)TTP≤2 d,513株(96.1%)TTP≤3 d.不同微生物TTP中位值不同,从快到慢依次为肠杆菌科(0.57 d)、链球菌属(0.68 d)、非发酵菌属(0.71 d)、肠球菌属(0.72 d)、葡萄球菌属(1.36 d)、酵母菌(1.98 d)、马耳他布鲁杆菌(2.75 d).肠杆菌科与非发酵菌属和链球菌属比较,TT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其他细菌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3 d检出率为12.1%;TTP≥1 d的可疑污染菌占84.8%.污染菌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59.6%)和革兰阳性杆菌(9.1%)为主.病原菌与污染菌TT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SI患者病原菌种类及其分布复杂,实验室可以根据TTP初步预测菌株类别,区分病原菌和污染菌,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 魏雄博; 白永宏; 鲍壹江; 王亚洁; 刘乾; 任建芳; 陈国梁
    • 摘要: 为探究引起马铃薯鲜粉贮藏期污染变质的细菌并找到合适的抑菌物,以延长其保鲜期,采用平板划线分离法对污染细菌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形态学特征、理化性质及16S rDNA序列等对其进行初步鉴定,并通过滤纸片法添加双乙酸钠溶液、山梨酸钾溶液、八角茴香精油粗提物、柑橘精油粗提物4种抑菌物对其进行抑菌试验.结果表明,从污染的马铃薯鲜粉中初步分离出4种菌株,其中1株菌属为短小杆菌属(Curtobacterium);4种抑菌物对短小杆菌属、埃希氏菌属、芽孢杆菌属3种易染菌均有一定的抑菌效果,且在相同浓度下双乙酸钠溶液抑菌效果最好,可作为马铃薯鲜粉易染菌候选抑制剂.
    • 周义录; 车美瑶; 张鑫宇; 杨海玲
    • 摘要: 目的 为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 统计医院2020年的232株常见多重耐药菌[含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肠杆菌科细菌(CRE)、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CRPAE)、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CRABA)]的药敏检测报告,以及药师到临床追踪干预的药物治疗记录,按报告发布时患者选用或未选用药敏检测报告中敏感药物治疗是否有效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 检查药敏检测报告时,选用敏感药物治疗无效及未选用敏感药物治疗有效的两类药敏检测报告结果,均可能由非致病菌(含污染菌与定植菌)所致(占总数的50.00%),其中MRSA 68例(58.62%)、CRABA 24例(20.69%)、CRE 20例(17.24%)、CRPAE 4例(3.44%),培养标本以分泌物、尿、痰较多,其中分泌物培养的MRSA非致病菌药敏报告最多,占同类菌的各类标本总数的68.75%.讨论 非致病菌药敏报告影响临床合理用药.通过规范标本操作管理、识别非致病菌药敏报告、药师积极跟踪干预,可减少非致病菌对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的影响.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