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水文过程

水文过程

水文过程的相关文献在1985年到2022年内共计311篇,主要集中在地球物理学、水利工程、林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66篇、会议论文12篇、专利文献80761篇;相关期刊149种,包括资源科学、地理科学进展、地理学报等; 相关会议12种,包括2015城市雨洪管理与景观水文国际研讨会、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第十二届青年学术交流会、第六届现代生态学讲座暨第二届国际青年生态学者论坛等;水文过程的相关文献由969位作者贡献,包括任立良、刘正茂、康尔泗等。

水文过程—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66 占比:0.33%

会议论文>

论文:12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80761 占比:99.66%

总计:81039篇

水文过程—发文趋势图

水文过程

-研究学者

  • 任立良
  • 刘正茂
  • 康尔泗
  • 仇亚琴
  • 刘昌明
  • 刘欢
  • 刘苏峡
  • 刘蛟
  • 刘铁
  • 崔玉玲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程勇; 方功焕; 周洪华
    • 摘要: 本文分析了黄水沟流域1961~2019年间的水文过程变化特征,并采用GCM模型和分布式水文模型(SWAT模型)预估了流域内的未来气候和来水量变化:在1961~2019年间径流呈增加趋势,年均增长率为0.0226 ×108 m3,年内径流主要分布在夏季,占全年径流的57.1%。模拟结果表明,在RCP4.5和RCP8.5情景下,到21世纪末(2066~2099)黄水沟流域最高气温将分别升高2.8°C和5.0°C;降水量总体呈上升的趋势,2066~2099年间将增至251 mm和265 mm;黄水沟径流呈现出先升高再下降的趋势,最高年径流分别达3.59 ×108 m3和3.78 ×108 m3,黄水沟未来年径流在夏季变化幅度最高。研究结果可为黄水沟流域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科学基础和依据。
    • 李华勇; 赵楠; 杨艺萍; 于正松; 孙启发; 吴帅虎; 张曼; 张虎才
    • 摘要: 通过研究现代洪水沉积特征,可重建洪水水文过程,识别泥沙侵蚀源区,既可为防洪水利工程设计提供依据,也可为古洪水层判识建立参考。2018年8月中旬,山东省北部弥河、丹河流域受双台风影响发生洪涝灾害。通过对洪水淹没区进行考察,在下游洪水沉积物保存完好的地点获取21.0 cm长岩芯DH1,并进行粒度、烧失量、磁化率和孢粉分析,结果显示:钻孔岩芯11.5~21.0 cm段为现代土壤层,上部为洪水堆积物,其中0~9.0 cm段是典型洪水粉砂层,粒度较粗,以中—粗粉砂为主,平均砂含量达到14.7%;9.0~11.5 cm段为洪水前期细粒沉积层。根据粒度敏感组分含量变化特征,可将此次洪水过程划分为两个阶段:洪水前期,水动力较弱,在自然条件和人为活动两方面因素共同作用下,滞流现象严重,沉积黏土层;洪水后期,流速显著加快,出现典型洪水粉砂沉积。碳酸盐、有机质含量及孢粉丰度均与粒度负相关,表明弱水动力环境有利于其沉降并富集。土壤表层孢粉组合可较好指示研究区植被分布情况,洪水粉砂层孢粉组合则更能反映流域内植被的整体状况,揭示河流洪水搬运孢粉的能力大于风力;洪水黏土层孢粉组合与研究区内植被分布状况的吻合度较高,明显有别于洪水粉砂层孢粉组合特征,推测洪水前期水位上涨的主因是降水和本地地表径流汇入,因此泥沙和孢粉主要来自研究区内,后期上游客水涌入,带来更多山地植被孢粉信息。研究表明DH1钻孔孢粉组合特征对于传播过程和水动力大小具有良好响应,同时具备识别泥沙侵蚀源区的潜力。磁化率值主要反映成壤强度的大小,在洪水黏土层和粉砂层均表现为稳定的低值,且显著低于接触土壤层,因此可作为判识(古)洪水沉积的有效指标,但其区域普适性有待进一步探讨。
    • 张萌; 高郯; 卢杰
    • 摘要: 森林水文过程的第二个作用层是林下地被物,它在森林水文循环过程中以及流域防洪减灾方面都发挥着极显著的作用。本研究在查找、阅读、总结、归纳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阐述森林地被层水文过程,分析生物因素、环境因素、气候因素在森林地被层中作用机制,概括其蓄水保土、净化水质功能。林下地被物的储量与其持水量是成正比,地被物的持水能力随着植被的恢复而增强。短期性的地被物持水能力结果并不能完全反映地被层的持水特征,并且森林地被层的水文过程机制还不清楚,因此今后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研究:(1)在长期监测的基础上,运用遥感、同位素等现代科学技术实现大尺度无破坏动态监测。(2)在此基础上,考虑将降雨量、降雨强度、降雨持续时间、风速、温度、湿度等多因子一起纳入影响因素的行列中,分析其对地被层的截留阻延功能的影响。(3)在研究地被层水文效益时,要将土壤层持水能力、孔隙结构和酶活性以及微生物种类、数量、活性等纳入研究体系中,系统性研究地被物与土壤理化性质间的关系。(4)加强对不同层次水质分析,明确地被层对元素的吸持特性,从而科学评估森林生态系统的健康状态。
    • 摘要: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祁连山区典型坡面植被斑块间水文连通性及水分传输过程研究”(批准号:41901050)由杨军军副教授主持。本项目以祁连山区典型坡面为研究单元,针对植被斑块间水文连通性和水分传输规律,量化坡面不同植被斑块间水分拦截和再分配过程,从而在坡面尺度上识别植被斑块间水文连通性及其水分传输规律,深化水文过程与植被空间格局的作用机理。为干旱区山地植被建设和布局提供科学依据,也为流域尺度生态水文过程模拟提供关键参数和数据支撑。
    • 谭志强; 李云良; 张奇; 郭宇菲; 王晓龙; 李冰; 万荣荣; 王殿常; 吴兴华
    • 摘要: 湖泊湿地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在调蓄洪水、净化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以及为人类提供淡水和食物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叠加影响,湖泊湿地水文过程发生了剧烈变化,湖泊湿地面临着面积萎缩、质量下降和服务功能退化等风险.本文总结了原位观测、数值模拟和遥感技术在获取湖泊湿地关键水文要素方面的优势及不足;从辩证的角度探讨了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湖泊湿地水文过程的双重影响;结合洪水和水文连通性等研究热点分析了水文过程的典型表现形式;从正反两方面揭示了湖泊湿地植物、动物和水质对水文过程改变的响应.本研究最终提出未来应该将遥感技术与数值模拟方法相结合,建立“多目标-多要素-多尺度-多过程”的湖泊湿地监测体系;定量评价多维度水文连通的转化方式及其对生态系统的阈值效应;加强研究地下水驱动下湿地植被演变的非线性动力学机制;综合考虑栖息地的面积和质量评价水鸟种群的弹性力和恢复力,为湖泊水位调控和退化湿地的恢复提供科学依据.
    • 汗克孜·吐尔逊
    • 摘要: 利用TOPMODEL模型及未来时期降水和潜在蒸散发量模拟某流域未来时期径流量,分析在不用输入数据情况下,模型输出的不确定性。得出的结论显示,TOPMODEL模型模拟结果存在的“异参同效”现象非常明显,GLUE方法得到了420组有效参数组合。利用GLUE方法对某流域进行研究,选取Nash效率系数为目标函数,计算结果表明大多数实测流量包含在置信区间内,说明预测的参数区间还不能完全覆盖所有实测流量值。
    • 刘永; 刘晖
    • 摘要: 为探讨绿地格局在低影响设施协同下对地表径流的控制能力,对城市典型绿地格局进行模式提取,通过模型模拟,分析绿地分布类型、子汇水分区连通方式、下垫面不透水连续程度及径流入流顺序4类场地条件对径流控制的贡献,并以建成项目为例,依据量化分析结果进行方案优化设计。结果表明:在既定降雨事件下,以绿地分布集中和分散作为约束条件,绿地对径流的调蓄能力依次为分散集中式=分散边缘式>中心集中式>分散条带式;不同子汇水分区连通方式对径流调蓄能力依次为串联式B>并联式B>并联式A>串连式A;不同汇流顺序及下垫面连续程度对径流调蓄能力依次为绿地-硬质-绿地-硬质>硬质-绿地-硬质-绿地>硬质-绿地>绿地-硬质。因此,在相同绿地规模条件下,对绿地格局进行对应调整可增强地块对地表径流的调蓄能力。
    • 卢丽; 邹胜章; 赵一; 樊连杰; 林永生; 王喆
    • 摘要: 岩溶湿地是西南岩溶生态系统的重要调节器,对该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而水循环作为维系岩溶湿地健康运转的核心因素,已经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2020年4月15日—5月30日野外监测了桂林会仙湿地狮子岩地下河系统参数,采用水文动态分析与水均衡等方法,开展了地下河系统水循环研究。结果表明:(1)地表径流、土壤水、表层岩溶带水和岩溶地下水均对大气降雨响应敏感,但敏感程度有差异,其中岩溶地下水的敏感性最高,地表径流和表层岩溶带水的敏感性较弱,土壤水的敏感性受深度影响较大。(2)不同等级降雨中地下河系统的各类水变化量的比例有差异。本次研究中,小雨(24 h累计降雨量范围为4.2~10 mm)时系统内土壤水变化量比例最大,约为75.87%;中雨(24 h累计降雨量为17.8 mm)时土壤水变化量和岩溶地下水变化量的比例最大,分别约为43.38%和44.12%,大雨(24 h累计降雨量为24 mm)和大暴雨(24 h累计降雨量范围为110.8~128.2 mm)时岩溶地下水变化量比例最大,约为66.48%。(3)研究区调蓄系数平均值约为0.53,明显高于其他岩溶地区,表现出较强的调蓄能力,且随着降雨量的增大,调蓄系数逐渐减小。(4)地下河系统水循环概念模型包含大气降雨、地表径流、土壤水、表层岩溶带水和岩溶地下水之间的转化关系及转化量,建立概念模型可为岩溶湿地水资源开发利用和湿地保护提供理论基础。
    • 马勇星; 张栋; 潘成忠; 降亚楠
    • 摘要: 梯田改变了流域下垫面,对降雨径流过程势必产生影响,径流曲线模型(Soil Conservation Service Curve Number,SCS-CN)在中国黄土区,特别是梯田分布广泛流域的适用性仍存争议。为此,该研究以位于甘肃天水的罗玉沟流域为研究对象,利用梯田修建前后2个时段(1985—1990年、2000—2010年)的降雨径流实测资料,分析梯田修建对降雨-径流过程的影响,验证SCS-CN模型的适用性,进一步考虑梯田修建的影响,针对不同降雨类型分别提出了基于降雨量和平均雨强的模型改进方法。结果表明:1)梯田修建对流域径流过程的影响与降雨强度关系密切。当雨强较小时,梯田显著削减流域洪峰和径流总量,削减幅度均在55%以上;而当降雨量和雨强较大时,梯田削减洪峰和径流总量效果并不显著。总体上,梯田修建后流域平均降雨径流系数显著减小至0.06,减小幅度约54%。2)基于最小二乘法优化与考虑前期土壤含水率修正的SCS-CN模型并不适用于梯田分布广泛流域的径流预报。引入降雨量和平均雨强改进后的模型模拟效果显著提高,此时流域暴雨量级以下和以上降雨事件的初损率分别为0.29和0.02。该研究基于降雨因子改进的模型在梯田分布广泛流域具有一定的适用性,可为流域产流计算及水土保持规划提供参考依据。
    • 马源; 殷建军; 袁道先
    • 摘要: 滴水/石笋元素是除δ^(18)O和δ^(13)C,研究气候环境变化的又一重要代用指标。外界气候环境变化通过改变表层岩溶带和岩溶含水层中的水文环境,甚至洞穴环境,进而影响元素的溶解、运移和沉淀过程,从而使得滴水/石笋中元素表现一定的变化规律。本文通过分析影响洞穴滴水元素及元素比值变化的因素:元素来源、水—岩相互作用和滞留时间、差异性淋滤、先期碳酸盐沉淀及分配系数的基础上,从元素对岩溶区“二元结构”和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响应的角度,探讨了滴水/石笋中元素的气候环境指示意义。取得了以下认识:(1)强降水带来的冲刷作用和溶解作用,促进土壤和基岩中元素、胶体和天然有机质(NOM:Natural Organic Matter)等物质在短时间内快速溶解和运移,使滴水中元素含量增加;但随着降水增多带来的稀释作用,使得滴水/石笋中Mg,Sr和Ba等元素含量降低,因此,单一元素的解译较为复杂;(2)基岩/溶液中元素溶解和沉积的差异,导致元素相对含量的变化,使得元素X/Ca值对外界环境的响应具有一致性,尤其是Mg/Ca和Sr/Ca值:在干旱条件下,降水减少导致方解石先期沉积(PCP:Prior Calcite precipitation)作用增强,使Mg/Ca和Sr/Ca值增大。但目前存在着一些问题:(1)Mg/Ca和Sr/Ca值变化对强降水事件的响应并不明显,可能与新、老水混合及元素溶解过程中的溶解比例差别不大有关;(2)多源、多期混合水源会导致洞穴滴水元素对极端事件响应减弱;(3)Mg/Ca和Sr/Ca的变化为解释δ^(18)O的“雨量效应”及“源效应”提供了见解,但元素变化能否反映季风强度的变化,仍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基于以上认识,笔者提出开展更加系统的大气—土壤—包气带—洞穴的监测;开展更高分辨率、更长时间尺度的洞穴监测;开展多区域、多洞穴系统对比研究来更加深入地开展洞穴石笋元素研究。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