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水墨山水画

水墨山水画

水墨山水画的相关文献在1961年到2022年内共计318篇,主要集中在绘画、中国文学、建筑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15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8370篇;相关期刊208种,包括美与时代(下旬刊)、中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旅游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第十七届全国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术会议(CAD/CG’ 2012)暨第九届全国智能CAD与数字娱乐学术会议(CID’ 2012)等;水墨山水画的相关文献由321位作者贡献,包括杜松儒、叶海晨、李勋祥等。

水墨山水画—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15 占比:3.63%

会议论文>

论文:1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8370 占比:96.36%

总计:8686篇

水墨山水画—发文趋势图

水墨山水画

-研究学者

  • 杜松儒
  • 叶海晨
  • 李勋祥
  • 邱国鹏
  • 刘洋
  • 半木
  • 吴利民
  • 周冉
  • 周小童
  • 唐宏轩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周小童; 李静; 张敏; 张佳琦
    • 摘要: 设计灵感:水墨山水画常以诗词入画,充满着诗情画意。笔者拟将黄公望在《富春山居图》开卷所描绘的富春江景作为设计灵感。南阳在《题富春山居图》中“迤递三千里,江山一卷横。”诗句描述了富春山曲折绵延三千多里,这千里的大好河山凭画家的妙笔,横铺在了这一张纸上。画面用墨淡雅,水色、远山隐约,连绵起伏、茫茫江水、水天一色,令人心旷神怡。
    • 陈雨歌
    • 摘要: 境界是绘画美学中必不可少的元素,也是衡量中国山水画艺术水平的重要标准之一。阳太阳深受清代画家石涛的影响,其水墨山水画风格鲜明,对石涛绘画理论的运用表现得尤为明显。该文从《石涛画语录》第十章《境界章》的部分绘画理论出发,分析阳太阳水墨山水画蕴含的绘画思想与艺术特征,以期为现当代水墨山水画的创作提供借鉴。
    • 黄丹麾
    • 摘要: 中国山水画滥觞于战国,滋育于东晋,独立于南北朝,兴盛于隋唐。隋代展子虔的《游春图》是现存最早的山水画,从画面上看,它结束了“人大于山,水不容泛”[1]的稚拙阶段,进入“青绿金彩,工细巧整”[2]的崭新图式。画家祁自敏正是远溯隋唐青绿山水画,融合水墨山水画,由此形成浅淡雅逸的个性化山水风貌。
    • 摘要: 凌觉明,苏州人,笔名雷景,字旭春,号墨艺堂,高级美术师。中美协会员,从小酷爱书画,十七岁师承吴门国派工笔名师李冬生先生学习工笔山水,深造于南京艺术学院。后又拜吴门画院院长潘国光老师门下,并时常经著名山水国家时全兴老师指点,常年得到吴门名家指点,常作工笔水墨山水画
    • 邓阿玲
    • 摘要: 中国山水画作为独立的画种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中国山水画在不同朝代有着不同程度的发展,并留下了大量的山水画论,使其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绘画体系,笔墨在山水画中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改革开放以来,传统的笔墨精神与新时代背景下的表现内容已截然不同,尤其是20世纪"八五新潮"出现了大批的艺术青年,他们极力冲击着旧传统、旧观念,使中国的传统绘画遭受着强烈的艺术冲击,中国画随即陷入了反文人画、反传统的艺术追求中.艺术家在进行艺术创作时,因文化内涵深浅程度不一,加之生活经验和个性追求的不同,中国绘画呈现了前所未有的多元化趋势,中国当代的水墨山水画突破了传统的笔墨程式,丰富了笔墨语言,增强了笔墨精神,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 石殊韬
    • 摘要: 水墨画是中国的传统艺术形式之一.在经历长时间的发展过程中,水墨渐渐由对民间景象的描绘转入对人内心的表达,从民间的自然环境转向对心中山水的描绘;从对客观现实的描绘走向了主观情感的表达.由于深厚的文化底蕴与独特的飘逸和空灵感,在艺术跨媒介呈现日益频繁的时代,电影作为一种较晚出现的新兴艺术形式,巧妙地将水墨以动画的形式进行了融合,并通过电影本身的独特语言和符号拓宽了旧有艺术形式的表达方式.本文以《牧笛》和《山水情》为例,探寻水墨山水画在电影之中的运用及其内涵的阐发.
    • 王昭暄; 徐帆
    • 摘要: 2019年,《哪吒之魔童降世》大获成功,影片中运用的山水画元素精妙绝伦,中国风风格引人共鸣.实际上,在国产动画电影史上,许多优秀的作品都运用了水墨山水画元素.该文从构图、笔墨、意境等方面入手,分析相关动画电影作品,阐述水墨山水画元素在动画电影中的运用及其影响,总结民族艺术的经典与当代审美相结合的现实意义.
    • 毛宣国
    • 摘要: 意象作为一个审美范畴的提出,与中国古代艺术实践密不可分,意象范畴亦是对中国古代各门艺术美感经验的总结。本文主要以中国书法、中国绘画中的水墨山水画为例,谈论中国古代艺术的意象之美:书法意象创造以物象为基础,由象到意,以象显意,意超越象,重在表现书法家的精神情感和生命气韵;水墨山水画的意象审美则突出指向意境的层次,以山水悟道,追求笔墨趣味,“淡”“逸”“远”的意境表现构成其典型性格。同时简述中国诗歌、音乐、戏曲、园林等艺术类型的意象创造,其目的在于通过不同艺术类型美感经验的阐释来揭示意象美学的内涵,使人们意识到意象美学对于中国美学和艺术实践的重要性。
    • 毛宣国
    • 摘要: 意象作为一个审美范畴的提出,与中国古代艺术实践密不可分,意象范畴亦是对中国古代各门艺术美感经验的总结.本文主要以中国书法、中国绘画中的水墨山水画为例,谈论中国古代艺术的意象之美:书法意象创造以物象为基础,由象到意,以象显意,意超越象,重在表现书法家的精神情感和生命气韵;水墨山水画的意象审美则突出指向意境的层次,以山水悟道,追求笔墨趣味,"淡""逸""远"的意境表现构成其典型性格.同时简述中国诗歌、音乐、戏曲、园林等艺术类型的意象创造,其目的在于通过不同艺术类型美感经验的阐释来揭示意象美学的内涵,使人们意识到意象美学对于中国美学和艺术实践的重要性.
    • 马晓燕
    • 摘要: 一、课题设计意图1.欣赏水墨山水画,使幼儿感受画中山水浓淡、远近的变化。2.引导幼儿撕出山的模型,尝试用擦画的方式画出不同形状的山。3.鼓励幼儿大胆添画,享受、体验创作诗意的山水画带来的乐趣。二、教学准备1.物质准备:宣纸、卡纸、毛笔、中国画颜料和来自生活中的工具(刷子、纸巾、毛线)等。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