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氯化锌

氯化锌

氯化锌的相关文献在1985年到2022年内共计725篇,主要集中在化学工业、化学、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30篇、会议论文28篇、专利文献63384篇;相关期刊288种,包括电池、电镀与精饰、广东化工等; 相关会议26种,包括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2014年年会、2012全国服装及纺织面料质量控制论坛、第12届中国光伏大会暨国际光伏展览会(CPVC12)等;氯化锌的相关文献由1724位作者贡献,包括黄逸强、李转芳、许坚青等。

氯化锌—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430 占比:0.67%

会议论文>

论文:28 占比:0.04%

专利文献>

论文:63384 占比:99.28%

总计:63842篇

氯化锌—发文趋势图

氯化锌

-研究学者

  • 黄逸强
  • 李转芳
  • 许坚青
  • 梁家权
  • 胡俊元
  • 刘一萍
  • 卢明
  • 石富华
  • 黄智源
  • 彭金辉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张天放; 何露茜; 高晶晶; 伊松林; 何正斌
    • 摘要: 用低质量分数5%的氯化锌溶液和40 kHz超声波对毛竹样品进行预处理,然后在190°C下进行热处理,探讨了氯化锌-超声波联合预处理对高温热处理毛竹颜色和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于对照组,联合预处理使相对结晶度提高了6.16%,有效降解了半纤维素等微纤维,同时羟基指数I;相较对照组降低了41.8%;由于氯化锌-炭化物的生成,C=C、C=O、苯环等发色基团和—OH等助色基团的变化,联合预处理材的颜色加深了27.9%;同时DTG曲线整体向低温区移动,相比于对照组,联合处理后半纤维素达到最大热降解率所需的温度降低了36°C。
    • 李春全; 王丝蒂; 汪欣林; 王奇洲; 郑水林; 孙志明
    • 摘要: 为实现低品质风化煤资源的高值高效利用和对含酚废水的清洁治理,以低品质风化煤(CCM)为原料,分别添加ZnCl2,KOH和H3PO4等活性剂,采用浸渍混合-氮气焙烧工艺制备了3种煤基过硫酸盐催化材料,利用XRD,SEM,BET,FT-IR和XPS等手段对其进行了表征,并研究了其用于活化过一硫酸盐(PMS)催化降解水中苯酚的性能。结果表明:以ZnCl2为活化剂制备的催化材料(CCM-ZnCl2)具备较高的催化活性,其反应速率常数是未添加活性剂样品的63.7倍;添加的活性剂ZnCl2与风化煤生成了硅锌矿,说明新物质的引入在热处理过程中促使了物相转变。CCM-ZnCl2对PMS的优异的活化性能可归结为以下原因:ZnCl2作为活性剂的加入使风化煤具有更大的比表面积、更高的孔体积和更小的孔径,从而获得更好的吸附性能;CCM-ZnCl2材料丰富的边缘缺陷可拉长PMS的氧氧键,促进电子由苯酚转移至活化的PMS,从而通过非自由基路径(通过产生1O2)来实现苯酚的快速降解。由自由基实验可得,CCM-ZnCl2/PMS/苯酚体系中活性物种包括SO·-4、·OH和1O2,其中1O2占主导地位;由pH和阴离子降解实验可得,pH(3.0~11.0)和阴离子(Cl-,H2PO-4,HCO-3和SO2-4)对CCM-ZnCl2/PMS体系影响不明显,表明CCM-ZnCl2催化材料在实际废水治理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刘泽茂; 晏昕; 吴文; 张于卉; 喻方圆
    • 摘要: 【目的】研究氯化锌控根处理对榉树容器苗根系生长及生理状况的影响,为确定榉树容器苗控根的最适氯化锌浓度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榉树容器幼苗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计,进行不同浓度的氯化锌控根处理,试验结束后测定苗木质量形态和生理指标,重点关注苗木的根系形态和营养状况。测定的形态指标包括苗高、地径、生物量和根系形态指标;生理指标包括根系的营养状况和抗逆性生理指标。【结果】氯化锌控根处理显著地促进了榉树容器苗的生长,其根系形态也得到改善。这体现在与对照相比,氯化锌处理显著地增加了榉树容器苗的苗高、地径、地上部分生物量、地下部分生物量、一级侧根数、根系总长、根系表面积以及细根的生物量与长度等。本试验中,氯化锌控根处理可以显著增加榉树容器苗根系中可溶性糖及淀粉的含量,这有助于提高其造林成活率和初期的田间表现。氯化锌控根处理同样显著增加了榉树容器苗根系中POD和SOD的活性以及MDA含量,这可能是因为试验所用的化学试剂对榉树容器苗有轻微的重金属胁迫作用,但不同浓度氯化锌对榉树容器苗的重金属胁迫作用均在可接受的范围内。综合来看,120 g/L的氯化锌处理最有利于榉树容器苗根系的生长发育和根系形态的改善,与对照相比,其一级侧根数增加了65.02%,根系总长增加了50.12%,根系表面积提高了38.85%,根系体积提高了72.97%,细根生物量增加了132.76%,细根长度增加了44.95%。【结论】氯化锌控根处理可以通过改善榉树容器苗的根系形态,促进其根系和整个苗木的生长发育。根据试验结果综合分析,建议选择120 g/L的氯化锌作为榉树容器苗化学控根的试剂。
    • 桂有才; 左宋林; 金凯楠
    • 摘要: 【目的】根据木质素结构特点,探究一种木质素基泡沫炭制备方法,为木质素制备新型炭材料提供新的技术方法和产品。【方法】以酶解木质素为碳质前驱体,以氯化锌和酚醛树脂为催化剂和增强剂,在未添加发泡剂的情况下,经混合塑化、发泡、固化、炭化等工艺制备木质素基高比表面积泡沫炭;采用热重分析、扫描电子显微镜和氮气吸附等方法分析木质素发泡机理、过程以及制备的泡沫炭结构;通过测试泡沫炭的密度、机械性能、开孔率等质量指标,探讨发泡温度、氯化锌和酚醛树脂用量对泡沫炭结构的影响。【结果】热重分析结果表明,氯化锌显著催化并降低木质素热分解温度,使木质素发生热分解的温度与发生软化/塑化的温度重合,为木质素热分解产生的挥发性物质发挥发泡功能提供合适温度区域,酚醛树脂与木质素之间形成的三维网状结构赋予发泡前驱体较好的韧性和强度,为木质素自发泡提供基础。160~180°C是合适的发泡温度;氯化锌用量显著影响泡沫炭的密度和孔隙率,酚醛树脂用量主要影响泡沫炭的孔泡尺寸和开孔率。在未添加发泡剂的情况下,采用自发泡方法制备出体积密度为0.26~0.46 g·cm^(-3)、孔隙率为74%~85%、开孔率为82%~94%以及比表面积为524~1055 m^(2)·g^(-1)的孔泡结构较均匀的高比表面积木质素基泡沫炭。【结论】利用氯化锌催化木质素的热分解作用和木质素塑化等特性,可实现木质素自发泡,制备出发达孔泡结构的木质素泡沫炭,为木质素工业化利用提供一条新的技术路线。
    • 张崇军
    • 摘要: 为提升活性炭的性能,满足人们生产和生活对活性炭的应用需求和性能需求,以竹屑为原料制备活性炭,对基于磷酸和氯化锌、基于磷酸与氢氧化钾两种组合工艺制备活性炭的性能进行对比,重点考核活性炭的亚甲基蓝脱色力、碘吸附值和灰分等,得出适用于更高效、更高性能的制备活性炭的工艺参数,指导实际生产。
    • 王春芳; 李文静; 郝晓雅; 郝变梅; 解雅娟; 武家玉
    • 摘要: 剩余污泥有机物含量丰富且含病原体和细菌,不妥善处理将会对环境造成污染,采取合理方式对污泥进行处理、处置可以实现污泥资源化利用。采用氯化锌活化法,将市政污水处理后的剩余污泥与核桃壳混合,制备剩余污泥-核桃壳复合活性炭。采用单因素实验,对比亚甲基蓝的吸附值,探究活化温度、活化时间、活化剂浓度、浸渍比以及原料配比等因素对剩余污泥-核桃壳复合活性炭吸附性能的影响,确定最佳制备条件。结果表明,活化温度为450°C,活化时间为60 min,活化剂浓度为5mol/L,浸渍比为1∶1.5,核桃壳添加比为20%。在此条件下,活性炭的亚甲基蓝吸附值最高,活性炭吸附性能最好。
    • 王韵淇; 李珊珊; 汤梦蝶; 刘闯; 柳畅; 付琦; 王志猛; 赵荣祥
    • 摘要: 以正辛酸⁃氯化锌型低共熔溶剂(OA⁃ZnCl_(2))为添加组分、硅胶(SG)为载体,经溶胶⁃凝胶过程合成OA⁃ZnCl_(2)/SG负载型催化剂。采用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N_(2)⁃吸附脱附和扫描电镜等技术对催化剂的结构进行分析。以OA⁃ZnCl_(2)/SG为吸附剂和催化剂、双氧水为氧化剂,研究其氧化脱硫性能。考察了低共熔溶剂的负载量、反应温度、n(H_(2)O_(2))/n(S)、催化剂质量和不同硫化物对脱硫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最佳条件下催化剂的脱硫率达到95.6%,经过5次循环后脱硫率降为89.7%。
    • 肖红杰; 梁国伟; 梁国超
    • 摘要: 热塑性弹性体为兼顾橡胶和塑料性能的新型产品,为进一步提升其产品力学性能,根据热塑性弹性体制备工艺准备原料和实验设备,分别对原料用量、工艺参数等对最终制备而成热塑性弹性体材料的力学性能进行对比,尤其重点研究了橡塑比、酚醛数值以及氯化锌用量、硫化时间、剪切速率等参数,最终得出最佳工艺参数,可指导实际生产应用。
    • 徐志标; 潘志辉; 黄彬
    • 摘要: 以城市污水处理厂产生的剩余污泥为原料,采用活化剂氯化锌改性制备污泥基吸附剂,对其物理与化学特性进行表征,考察其对邻苯二甲酸二甲酯(DMP)的吸附和解吸附性能.研究表明,活化改性后的污泥基吸附剂表面具有清晰的孔结构(以微孔为主),且含有较高的含碳量(37.60%)和酸性官能团(0.680 mmol/L);污泥基吸附剂对DMP的最佳吸附条件为:pH值为6,吸附时间为2 h,吸附剂投加量为4 g/L,此时DMP去除率可达80%以上;Freundlich模型对吸附平衡数据有很好的拟合结果,吸附动力学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采用1 mol/L的NaOH作为再生液进行解吸附,污泥基吸附剂经过重复使用7次后,对DMP去除率仍然在80%以上.
    • 李恒; 来倩; 何沛; 刘志华; 王亚明
    • 摘要: 采用ZnCl2对废弃烟梗进行活化制备高介孔活性炭,通过Minitab软件设计23全因素实验优化活性炭介孔率,并分析影响活性炭介孔率的主要因素间的次序及交互作用,采用帕累托图、交互作用图和正常概率图分析数据,并通过微孔材料吸附仪、傅立叶红外光谱仪和扫描电镜仪表征活性炭孔结构和表面化学基团.在节约能耗前提下,设计单因素实验,并以亚甲基蓝为吸附质检测活性炭品质.结果表明所有因素及其交互作用都为显著因素(P<0.05),活化剂浓度对介孔率影响远高于其他因素,扩大浓度范围设计单因素实验制备出介孔率高达95.1%的高介孔活性炭,孔容为1.81 cm3,亚甲基蓝吸附值为463 mg/g.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