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氮矿化

氮矿化

氮矿化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136篇,主要集中在农业基础科学、林业、环境科学基础理论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22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13篇;相关期刊77种,包括生态学报、植物生态学报、土壤学报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海峡两岸环境与资源学术研讨会暨中国环境资源与生态保育学会会员代表大会等;氮矿化的相关文献由506位作者贡献,包括沙丽清、闫文德、孟盈等。

氮矿化—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22 占比:89.71%

会议论文>

论文:1 占比:0.74%

专利文献>

论文:13 占比:9.56%

总计:136篇

氮矿化—发文趋势图

氮矿化

-研究学者

  • 沙丽清
  • 闫文德
  • 孟盈
  • 李树战
  • 王光军
  • 丁晖
  • 周于波
  • 周旭
  • 周旺明
  • 唐海龙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宋良翠; 马维伟; 李广; 龙永春; 常文华
    • 摘要: 水分是湿地土壤氮矿化过程的主要调控因子,对于湿地土壤中氮素循环过程具有重要作用。以甘南尕海湿地为研究对象,设置4个退化程度(未退化UD、轻度退化LD、中度退化MD和重度退化HD)和4个田间持水量(20%FC、40%FC、60%FC和80%FC),通过室内49 d的好气培养,测定各处理条件下湿地土壤在0~10 cm土层的土壤氮矿化特征。结果表明:(1)在各水分条件下,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4种退化程度土壤氨化速率、硝化速率和净氮矿化速率均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2)土壤净氮矿化量均值随水分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60%FC条件下,各退化程度土壤净氮矿化量均值变化范围为34.91~44.94 mg·kg^(-1),较20%FC、40%FC和80%FC分别高出22.31~30.29mg·kg^(-1)、10.91~19.84 mg·kg^(-1)、8.57~19.50 mg·kg^(-1)。(3)土壤净氮矿化量均值和净氮矿化速率均值均随湿地退化程度的增加而减小。适宜水分有利于土壤氮矿化,而水分过高不利于土壤氮矿化;同时,湿地退化降低了土壤氮矿化
    • 戴曦; 赵振祥; 操张洪; 王东; 姚旺; 彭宇
    • 摘要: 采用田间原位培养试验研究了不同灌溉方式(全垄沟连续灌溉、半垄沟连续灌溉和不灌溉)对植烟土壤有机氮矿化速率、矿化累积量以及烟株氮吸收累积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灌溉对土壤有机氮的矿化速率、矿化量以及烟株总氮累积量和干物质累积量均具有显著影响;土壤有机氮矿化速率和矿化量在烤烟生长发育前期平缓升高,中期先快速增加后迅速下降,后期稍增加后再下降;在烤烟大田生育中期,半垄沟连续灌溉处理的土壤有机氮矿化速率和矿化量快速增大,显著高于不灌溉和全垄沟连续灌溉处理;现蕾时(烟苗移栽后62 d),半垄沟连续灌溉处理的土壤有机氮矿化量达到峰值(8.15 mg/kg),分别是全垄沟连续灌溉和不灌溉处理的1.73和1.22倍;半垄沟连续灌溉处理的烟株总氮累积量和干物质累积量最大,其总氮累积量分别为全垄沟连续灌溉和不灌溉处理的1.24和1.29倍。
    • 赵仪; 孙盛楠; 严学兵
    • 摘要: 氮素是蛋白质、核酸、叶绿素等物质的主要组成成分,是限制生态系统功能的主要因子;氮循环作为土壤生态系统元素循环的核心之一,将草地生态系统与社会、环境联系起来,尤其是氮的投入对于草地生产力的高低至关重要.但是,土壤氮素的损失会降低环境质量、影响人类生活.因此,研究草地土壤氮循环对维持草地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Citespace软件,对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2010?2020年草地土壤氮循环方面文献进行计量分析.结果表明,国内外在氮循环方面的研究呈不断上升趋势,国内外研究需进一步加强合作以提高文章质量.此外,本文系统综述了生物因子(植物、微生物)、人类活动(放牧、火烧、开垦、刈割等)和非生物因子(大气氮沉降、增温与CO2浓度升高、降水)对草地土壤氮循环过程的影响.基于上述背景,对未来亟待研究的问题进行探讨和展望,提出要注重全球变化因子耦合作用下,对草地土壤氮循环区域尺度上的长期研究,完善氮循环模型,实现草地的可持续发展.
    • 宋良翠; 马维伟; 李广; 刘帅楠; 陆刚
    • 摘要: 氮矿化是土壤中氮素循环的重要过程,研究温度变化对不同退化梯度高寒湿地土壤净氮矿化速率的影响,对于理解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土壤氮循环过程具有重要意义.以甘肃省甘南尕海湿地为研究对象,采用室内培养和间歇淋洗的方法,研究不同温度(15、25、35°C)培养下,4种退化梯度湿地(未退化、轻度退化、中度退化及重度退化)的土壤在0~10 cm、10~20 cm、20~40 cm土层的氮矿化特征.结果表明:1)同一湿地退化梯度,土壤净氮矿化速率和硝化速率随温度的升高逐渐增大,氨化速率随温度的升高先增大后减小.一级动力学方程的拟合值显示,35°C培养条件下土壤的氮矿化势(N0)最大.在同一温度下,不同退化梯度的土壤氮矿化势值变化显著,因而反映了土壤氮矿化潜力.2)在不同的培养时间下,随着温度的升高,土壤氮矿化速率和硝化速率均呈现上升的趋势;在整个培养期,不同退化梯度湿地的土壤在同一土层中的净氮矿化速率均随着培养时长的延长而呈现下降的趋势,在培养初期(12~24 d),土壤氮矿化速率显著升高,在培养后期,氮矿化速率逐渐减缓.3)湿地不同退化梯度对土壤氮矿化影响差异显著,4种退化程度下土壤净氮矿化量在不同温度下排序为35°C>25°C>15°C.温度对土壤氮矿化过程具有一定影响,高温有利于土壤氮矿化过程的进行.
    • 杨仕明; 蔡乾坤; 刘文飞; 吴建平
    • 摘要: 【目的】探讨长期氮沉降和季节变化对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人工林无机氮及氮素转化速率的影响。【方法】以福建省三明市沙县官庄国有林场亚热带人工杉木林为研究对象,开展长期(10 a)氮添加梯度(对照:N_(0);低氮:N_(1);中氮:N_(2);高氮:N_(3))野外控制试验,通过野外原位培养方法测定氮添加对净氮矿化、硝化和淋溶的影响。【结果】①氮添加显著提高了铵态氮(NH_(4)^(+)-N)、硝态氮(NO_(3)^(−)-N)和总无机氮质量分数,从大到小均依次为N_(3)、N_(2)、N_(1)、N_(0),且铵态氮质量分数均高于硝态氮。②氮素转化速率随氮添加梯度而增大,高氮显著促进了氮素转化(P<0.05)。③季节显著影响氮素转化(P<0.05),净氮矿化速率、硝化速率与淋溶速率均表现为夏季高、冬季低的季节动态。【结论】氮添加显著增加了土壤无机氮与氮素转化速率,土壤pH、碳氮比(C/N)和土壤温度可能是研究区氮添加驱动氮素转化的主要因子。在杉木人工林的经营与管理中需要更多关注土壤养分和氮素转化速率对外源氮输入的响应。
    • 杨仕明; 蔡乾坤; 刘文飞; 吴建平
    • 摘要: [目的]探讨长期氮沉降和季节变化对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人工林无机氮及氮素转化速率的影响.[方法]以福建省三明市沙县官庄国有林场亚热带人工杉木林为研究对象,开展长期(10 a)氮添加梯度(对照:N0;低氮:N1;中氮:N2;高氮:N3)野外控制试验,通过野外原位培养方法测定氮添加对净氮矿化、硝化和淋溶的影响.[结果]①氮添加显著提高了铵态氮(NH4+ -N)、硝态氮(NO3? -N) 和总无机氮质量分数,从大到小均依次为N3、N2、N1、N0,且铵态氮质量分数均高于硝态氮.②氮素转化速率随氮添加梯度而增大,高氮显著促进了氮素转化(P<0.05).③季节显著影响氮素转化(P<0.05),净氮矿化速率、硝化速率与淋溶速率均表现为夏季高、冬季低的季节动态.[结论]氮添加显著增加了土壤无机氮与氮素转化速率,土壤pH、碳氮比(C/N)和土壤温度可能是研究区氮添加驱动氮素转化的主要因子.在杉木人工林的经营与管理中需要更多关注土壤养分和氮素转化速率对外源氮输入的响应.
    • 黄秋红; 刘智蕾; 李鹏飞; 车俊杰; 于彩莲; 彭显龙
    • 摘要: [目的]土壤是影响作物产量和氮肥吸收利用的因素之一,深入研究南北方稻田土壤对水稻生长及氮效率的影响,以期为调控区域水稻高产优质提供参考.[方法]2018—2019年,以黑龙江省黑土型水稻土,江苏省乌栅土型水稻土为试验材料,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进行水稻盆栽试验.每种土壤设置3个施氮水平,即N0:不施氮肥;N1:0.87 g N/pot(相当于150 kg N·hm-2);N2:1.74 g N/pot(相当于300 kg N·hm-2).测定水稻分蘖、SPAD值、分蘖成穗率、土壤矿化氮量、水稻产量和氮效率.[结果]黑土型水稻土的早期分蘖对施氮有响应,分蘖数随施氮量增加而增加,而乌栅土型水稻土的分蘖在拔节期后才对施氮有响应.土壤对水稻分蘖的影响存在年际间差异,2018年土壤类型对分蘖数有显著影响,不施氮时乌栅土型水稻土的分蘖数比黑土型水稻土高4.41%—43.04%,而施氮后乌栅土型水稻土比黑土型水稻土的分蘖数低8.25%—12.98%;2019年黑土型水稻土的分蘖数多数高于乌栅土型水稻土4.41%—46.53%.两种水稻土的分蘖成穗率与叶片SPAD值在2018年有显著差异,乌栅土型水稻土的叶片SPAD值比黑土型水稻土高19.28%—21.19%,乌栅土型水稻土的分蘖成穗率比黑土型水稻土高23.89%—40.53%,2019年土壤类型对水稻分蘖成穗率与叶片SPAD值均无显著影响.28 d淹水培养试验表明,两种土壤的无机氮总量基本相同,乌栅土型水稻土的初始矿化速率比黑土型水稻土高,但后期矿化速率比黑土型水稻土低,黑土型水稻土的矿化势更高,有更大的矿化潜力.黑土型水稻土的AEN(氮肥农学效率)比乌栅土型水稻土高,而乌栅土型水稻土的PFPN(氮肥偏生产力)比黑土型水稻土高,乌栅土型水稻土的Y0/Nr(Y0为无肥区产量,Nr为施氮量)更高,供氮与施氮更加协调.2018年黑土型水稻土的REN(氮肥吸收利用率)和PEN(氮肥生理利用率)均显著高于乌栅土型水稻土,2019年土壤类型对REN和PEN无显著影响.[结论]土壤差异不是南北方稻田氮效率差异的决定性因素,氮效率差异是土壤、气候和品种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相对于黑土型水稻土而言,前期养分供应能力强的乌栅土型水稻土应减施基、蘖肥,适当增施穗肥,以保证后期供氮促进水稻高产.
    • 吕真真; 吴向东; 刘益仁; 蓝贤瑾; 侯红乾; 冀建华; 刘秀梅
    • 摘要: 土壤有机氮的矿化是土壤氮素肥力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影响作物产量至关重要的因素.以33年长期定位试验为依托,对红壤性双季稻田土壤氮累积、矿化动力学特征等进行系统研究.定位试验始于1984年,选取其中5个施肥处理:不施肥(CK),施氮磷钾肥(NPK),施50%化肥+50%有机肥(50F+50M),施30%化肥+70%有机肥(30F+70M),施70%化肥+30%有机肥(70F+30M),于2017年早稻种植前采集耕层(0~20 cm)土壤样品,采用淹水密闭间歇淋洗法,对土壤氮矿化量和速率进行测定,并采用一级动力学方程拟合土壤氮矿化势(N0)、矿化速率常数(k)等.结果表明,长期施肥显著提高土壤有机碳、全氮、碱解氮含量,以有机无机肥配施提升效果最为显著,且随有机肥投入量增加而递增,30F+70M处理较NPK处理显著提高铵态氮、硝态氮及总矿质氮含量,分别提高了47.0%、64.6%和49.7%.连续施肥33年后,施肥显著提高了土壤净矿化速率和土壤矿化氮释放量,排序为30F+70M>50F+50M>70F+30M>NPK>CK,配施有机肥较施化肥处理显著提高了土壤矿化氮累积释放量和土壤氮素矿化率,分别是化肥处理的2.70和1.41倍.长期施肥均显著提高了土壤氮素矿化势(N0),提高幅度为65.9%~196.0%,配施30%有机肥(70F+30M)较施化肥处理(NPK)可显著增加水稻土氮素矿化势,降低氮矿化速率常数.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及铵态氮含量显著影响N0、N0/N、累积矿化量及矿化率,土壤氮矿化速率常数(k)与C/N呈现极显著负相关.长期化学氮肥与低比例有机肥配施,使水稻土供氮缓慢而持久,在水稻的生长发育过程中能够不断地补充氮素.
    • 吴俊杰
    • 摘要: 以合肥市紫蓬山城市森林作为样地,以硝酸铵(NH_(4)NO_(3))为氮源进行氮处理,设置3组氮沉降添加水平。结果表明:土壤氮矿化作用随土层深度的增加不断减弱,同一土层的含量随添加梯度的降低呈下降趋势,各土层在HN处理条件下表现为最高。土壤的氮矿化作用受土层深度、添加梯度以及其他因素的调控。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