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气液传质

气液传质

气液传质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301篇,主要集中在化学工业、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能源与动力工程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39篇、会议论文34篇、专利文献520781篇;相关期刊66种,包括中国学术期刊文摘、石油化工、化工进展等; 相关会议28种,包括第六届炼油与石化工业技术进展交流会、第十一届中国国际纳米科技研讨会、2011年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热机气动燃烧学学术会议等;气液传质的相关文献由743位作者贡献,包括余国琮、周明、马友光等。

气液传质—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39 占比:0.03%

会议论文>

论文:34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520781 占比:99.97%

总计:520954篇

气液传质—发文趋势图

气液传质

-研究学者

  • 余国琮
  • 周明
  • 马友光
  • 许春建
  • 李文秀
  • 李柏春
  • 张英
  • 王璐瑶
  • 薄德臣
  • 陈建兵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张怡青; 陈家庆; 丁国栋; 蔡小垒
    • 摘要: 在溶气释放式微细气泡发生技术中,溶气设备的类型和结构直接影响着气液传质速率或溶气效率。鉴于溶气设备对于微细气泡的产生起着关键性作用,从溶气机理、溶气设备结构、评价方法三个方面系统阐述了溶气机理及设备研究进展。在简要介绍经典传质理论模型、经典传质理论改进模型以及涡流理论模型等溶气机理的基础上,归纳总结了填料式、射流式、内筒溢流式、旋流式、涡流式等5种典型溶气设备的结构特征、工作原理和优缺点,并相应介绍了工程实际中溶气设备的多种表征方法。溶气机理研究仅从宏观理论层面为溶气设备设计提供指导,未能将溶气机理与溶气设备结合起来定量表征传质强化程度,应当秉持交叉融合的思想,尽快加强普适性理论模型以及相应技术与设备的研发,促进溶气机理与溶气设备研发同步协调发展。
    • 郭媛媛; 许威; 何苑静; 吴思成; 李登新
    • 摘要: 利用文丘里效应制成空化装置进行NO_(X)脱除,探究不同影响因素对NO_(X)催化氧化吸收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当NO_(X)浓度为1000 mg/L,NO_(2)/NO为1.5,吸收液体积15 L,pH=11的条件下,NO_(X)的去除率达81%。在吸收液中添加SDBS、Fe^(2+)和Mn^(2+),均能有效提高NO_(X)去除率。在最优条件下(pH=11.0,C_(SDBS)=0.06 mg/L,C Fe^(2+)=1.5 mmol/L),NO_(X)去除效率可达86.0%。
    • 陈光辉; 崔久军; 高飞; 董纪鹏; 李建隆
    • 摘要: 气泡聚并过程对精馏、吸收、气液反应器等单元操作中气泡运动速度和形态有重要影响,对研究气液传质过程有着重要意义。利用Fluent软件对等径气泡平行聚并行为及传质过程进行了研究,分析气泡直径、气泡间距对气泡聚并行为和相间传质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气泡在涡流和压力差的作用下实现聚并,在聚并过程中新产生多个涡流,形体曳力不对称分布使气泡形状发生变化,压力分布重排,泡内压力值减小;聚并高度随气泡直径的增大先减小后增大,随液体黏度增大而增大。研究发现气泡间距决定了气泡聚并的可能性,得到了不同浓度甘油溶液中临界间距与气泡直径的关系。最后分析了聚并行为对传质过程的影响,直径为2和4 mm气泡聚并后CO_(2)溶解量分别减小了24.7%、21.7%。
    • 王冠球; 林冠屹; 朱春英; 付涛涛; 马友光
    • 摘要: 微通道反应器能有效增强气液间传质,但处理能力受限.为了提高微通道的处理量,对微通道反应器的一维放大及气-液传质特性进行了研究.以乙醇胺(MEA)和甲基二乙醇胺(MDEA)混合水溶液吸收CO2为研究物系,在通道深度恒定时,考察了微通道宽度、气液流速对传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传质系数和体积传质系数均随通道宽度先增大后缓慢减小,在通道宽度为1000μm时达到最大值.比表面积随通道宽度的增大而降低.因此,合理增大微通道宽度,可在提高处理能力的同时,仍然保持良好的传质特性.
    • 闫帅军; 巨拓
    • 摘要: 本文回顾了经典氧界面传质机制经典模型,并说明不同模型的优越性、缺陷性以及不同模型的延续和发展,提出氧传输理论的未来发展方向.
    • 叶航; 刘琦; 彭勃; 罗聃
    • 摘要: 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技术是缓解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措施之一.纳米颗粒因具有良好表面效应和体积效应,能够强化CO2捕集传质性能而备受青睐,其可增大胺法吸收CO2过程中的传质系数并减少溶剂再生所需的能量,有望进一步提高CO2捕集效率、降低能耗.本文从纳米颗粒强化胺法吸收CO2过程出发,讨论了纳米颗粒强化吸收的3种机理(抑制气泡聚并机理、传输机理、边界层混合机理),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论述了纳米颗粒强化CO2吸收过程中的主要影响因素,指出纳米颗粒对CO2吸收过程的强化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并对该技术的未来研究方向作了展望.
    • 徐冬磊; 韩颖; 张建国; 张威
    • 摘要: 渗滤液处理行业采用射流曝气器对系统进行充氧曝气,通过对其射流曝气臂的CFD模拟及结构优化,可改善曝气器的曝气效果.通过在原有曝气臂中增设旋流结构、改变进气方式及优化两级喷嘴构造等措施,大幅增强了曝气臂内气液两相的湍动程度及传质效率.通过比对各优化模型内的模拟流场信息及流体压降运算结果,确定了"液相旋流+环隙进气+两级变径喷嘴"的方式为最佳优化模型,其中一级喷嘴由43 mm缩至20 mm,轴长30 mm;二级喷嘴由40 mm缩至30 mm,轴长190 mm.其曝气臂的喷射可增加池内流体的扰动,提高气液传质效率,同时也可有效减缓池内污泥沉降堆积的发生.
    • 冯涛; 夏建业; 储炬
    • 摘要: 提出了一种用于模拟摇瓶内气液两相流动的计算流体力学模型——旋转离心加速度模型,利用该模型成功模拟了摇瓶内的气液两相流动,并分别考察了摇瓶挡板、转速、装液量等参数对传质及剪切环境的影响.结果 表明:摇瓶内加装挡板可增加气液传质能力,并且提供了更大的剪切环境;提高转速有利于提升气液传质能力,特定转速下存在提供最大气液传质能力的最佳装液量.最后,利用流场模拟结果,分析了带挡板摇瓶较不带挡板摇瓶对克拉维酸种子及其发酵培养结果更好的原因.该文方法可推广到其他品种发酵摇瓶的流场分析.
    • 杨国强; 曾伟; 罗华勋; 杨高东; 张志炳
    • 摘要: 以亚硫酸铵水溶液的空气氧化为研究对象,考察了微界面强化对该体系传质与氧化过程的影响.在同一实验平台和操作工况下,对微界面强化与传统鼓泡塔氧化过程的传质和反应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利用高速摄像与压差测量技术,分别对反应过程的空气气泡分布与气含率变化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相较于传统鼓泡塔空气氧化反应器,微界面强化氧化反应器以微界面体系取代了传统毫-厘米级宏界面,在不同盐离子浓度与氧化气量工况下均表现出了良好的强化效能.在微界面体系强化下,亚硫酸铵氧化过程气含率大幅提升,相界面积增加十余倍,反应速率平均提升56.8%,实验结论为微界面强化反应器的多相反应体系工业应用提供了一定的数据支撑.
    • 赵枫; 吴璨; 高哲; 崔政伟
    • 摘要: 湿法烟气脱硫技术是当今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烟气脱硫手段,但是昂贵的基建和运行成本极大地限制了其进一步的发展.开发了一套喷射混合器组合螺旋切割强化气液传质的湿法烟气脱硫系统,考察了烟气SO2质量浓度、脱硫剂质量分数、烟气流量以及脱硫剂循环流量对烟气脱硫效果的影响,并与喷射混合接触方式下的脱硫效果进行了对比实验研究.结果 表明:当脱硫剂质量分数为15%,烟气SO2质量浓度为3 000 mg/m3,烟气流量为18m3/h,脱硫剂循环流量为250 mL/min的时候,系统脱硫效果最佳,出口烟气SO2质量浓度为0 mg/m3;静态螺旋切割气液接触方式下,系统脱硫率相较于单独喷射混合提高了7.64%.采用螺旋切割装置强化烟气脱硫,能够显著提高系统的烟气脱硫效率,可达到超净排放,并能实现湿法烟气脱硫系统的高效化、小型化.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