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母女关系

母女关系

母女关系的相关文献在1982年到2022年内共计620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学、世界文学、社会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620篇、专利文献19106篇;相关期刊396种,包括少年儿童研究、文教资料、海外英语(中)等; 母女关系的相关文献由587位作者贡献,包括李前、贺安芳、云燕等。

母女关系—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620 占比:3.14%

专利文献>

论文:19106 占比:96.86%

总计:19726篇

母女关系—发文趋势图

母女关系

-研究学者

  • 李前
  • 贺安芳
  • 云燕
  • 林特特
  • 章冰清
  • 兰心
  • 刘岩
  • 张雅萍
  • 朱明泉
  • 牟剑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曹颜
    • 摘要: 近年来,国内导演开始聚焦母女关系,创造了一批在艺术和社会影响力上都有不俗表现的作品。《春潮》作为第二十二届上海国际电影节最佳剧情片提名的电影,其中母女冲突的呈现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几年前获得金马最佳影片的《血观音》,本文试图通过这两部电影的祖、母、孙三代的角色定位,解读影片中三代人的对抗、一致与保护,在不同的冲突出口中透视背后的文化符号美学。
    • 郑国平
    • 摘要: 美国华裔作家谭恩美擅长通过女性的言说聚焦中国女性及华裔女性,在女性的身份建构过程中阐述女性关系。其长篇小说《接骨师之女》中的女性书写反映出,在纷繁复杂的现实困境中,女性只有处理好女性之间的关系,才能实现自我定义、重构女性自我独立的生活意义。
    • 蔡郁婉
    • 摘要: 母亲神话往往将母亲描述为贤惠慈爱、牺牲自我的形象。近年来,女性创作者开始了对母亲形象的重新审视。国产女性电影亦不例外。电影《嘉年华》《送我上青云》《春潮》都涉及了对于母亲形象和母女关系的再思考,塑造了反神话的母亲形象。在重审的基础上,电影之中的女儿们纷纷反叛母亲,意欲成为与母亲不同的新女性。但电影对母亲的审视却悬置了对造成母亲之卑劣和不堪之原因的追问。这一割裂的反思遗憾地使女儿们陷入了“厌母症”的泥潭。在《送我上青云》《春潮》之中,女儿们都在背离母亲的道路上遭遇困境。但《嘉年华》却富有启示性地告诉我们,理想的母亲镜像对女儿突破困境与禁锢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因此,我们呼唤更全面、更深刻地探讨母女关系的作品的诞生。
    • 尹茸苇
    • 摘要: 《小偷家族》这部电影是是枝裕和导演的作品,上映于2018年中旬,讲述的是几个没有血缘关系的人组成家庭后产生的一些故事。这部电影获得了第71届戛纳国际电影节的最高奖项,在电影界引起了一定的关注。作为观众的我们,在观看这部电影之后也产生了一定的深思。在日本,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表现出明显的淡薄现象,他们与家庭以及社会的交流逐渐减少。本文主要以分析《小偷家族》这部电影中存在的社会现象为基础,以母女之间的关系为中心,对其中的家族关系进行考察分析。
    • 王薇
    • 摘要: 当代美国非裔女诗人露西尔·克里夫顿,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诗歌创作中对20世纪美国黑人民族、黑人女性的生活和屈辱史都进行了入木三分的描摹。从20世纪60年代至21世纪之初,克利夫顿在各个时期的诗歌创作中以身体为切入点,将身体作为汇聚个体情感、母女关系、民族传统的载体,使身体诗学成为克利夫顿诗歌创作的重要组成元素。本文分别从为身体歌唱、为身体哀伤、为身体再言说三个方面归纳克利夫顿身体诗学嬗变轨迹,进而认为,与早期诗作相比,克利夫顿的中期诗歌身体书写从热情与乐观转向悲伤与忧郁,后期诗作中的身体书写则更加体现出普世性和理性气质的创作特征,整体而言体现了克利夫顿从对抗走向包容的诗学转向。
    • 张婷婷
    • 摘要: 母女关系是亲情伦理关系中最为重要且复杂的关系之一,母亲对女儿的成长和性格形成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女性电影中的母女伦理关系往往是常见的主题。近年来的国产女性电影塑造了“失父”家庭中不同的母女形象——软弱无能或强势独断的母亲以及独立或反叛的女儿,从而形成了对立、错位、共生这三种特殊的母女伦理关系,折射出现实生活中父亲缺位的情况下,部分母女所面临的亲情危机和伦理困境,能够引发对女性主体性及女性话语体系的思考,也是对家庭伦理关系的反思。
    • 胡莹莹
    • 摘要: 《月牙儿》中的厄勒克特拉情结表现为女主人公恋父忌母的倾向,一方面,父亲的缺失与暂时性替代造成了主人公的心理创伤,另一方面,主人公成长过程中对母亲既有依恋又有着厌恶反抗的心理。除了社会因素造成的女性生存空间的窄化,丧父创伤引起的扭曲的男性观与对母亲的反抗是导致主人公失身并成为妓女的内在因素。通过书写母女二人命运循环的悲剧,老舍传达了对于儿童、女性、家庭结构良性发展的思考,呈现出老舍对于“五四”运动为代表的启蒙文化的现代性反思。
    • 叶锦熹
    • 摘要: 美国家庭治疗的先驱维吉尼亚·萨提亚女士曾以“冰山”为隐喻,指出个体行为及应对方式下实际暗藏着巨大的冰山体,并作为动力源泉支持着个体的行动。20世纪经典文学作品《飘》中主人公斯嘉丽的性格特质与其所受南方奴隶制度的上流阶层教育呈现出密切的联结与激烈的冲突。以此为切入点,本文选取《飘》中典型旧南方名门闺秀“母亲”埃伦对斯嘉丽的深层性格影响为例,借助萨提亚理论进行阐发研究,将心理学理论应用于文学作品解读,在更为深刻的家庭教育层面剖析文学人物性格的独特魅力。
    • 陈程; 雷倞
    • 摘要: 亚裔电影通过探讨移民家庭中的母女关系,直面中国式母亲在西方环境下的生存困境,塑造出反传统的母女关系和反神话的母亲形象。其中引发热议的亚裔电影代表作《喜福会》《别告诉她》《瞬息全宇宙》均以家庭代际冲突彰显东西方文化差异,本文通过分析亚裔热门电影中母女关系的流变,论述其呈现出的厄勒克特拉式“厌母”情结与女性意识的书写,旨在为亚裔电影中女性形象的创作提供一种新的视野。
    • 许航; 窦小瓒
    • 摘要: 近年来,在女性导演创作过程中,母女关系是其关注的重要主题之一。《柔情史》《春潮》《你好,李焕英》等电影,都以母女关系作为主要的叙事线索;在《过春天》《送我上青云》等作品中,母女关系也是重要的表现元素。申瑜导演的第一部电影《兔子暴力》同样聚焦于母女关系,和其他影片不同,它并不是在日常琐碎中展现母女间的情感和冲突,而是通过一起绑架、伤人事件来呈现女儿对母亲极致的爱。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