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最大Lyapunov指数

最大Lyapunov指数

最大Lyapunov指数的相关文献在1998年到2022年内共计310篇,主要集中在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力学、物理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94篇、会议论文13篇、专利文献16180篇;相关期刊202种,包括电子科技大学学报、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中国学术期刊文摘等; 相关会议13种,包括2012全国青年摩擦学学术会议暨第六届生物摩擦学与内植物工程学术研讨会、第六届全国化学工程与生物化工年会、第八届全国动力学与控制学术会议等;最大Lyapunov指数的相关文献由767位作者贡献,包括刘作华、王运东、陶长元等。

最大Lyapunov指数—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94 占比:1.78%

会议论文>

论文:13 占比:0.08%

专利文献>

论文:16180 占比:98.14%

总计:16487篇

最大Lyapunov指数—发文趋势图

最大Lyapunov指数

-研究学者

  • 刘作华
  • 王运东
  • 陶长元
  • 徐伟
  • 戎海武
  • 李险峰
  • 熊黠
  • 刘先斌
  • 刘晓君
  • 刘海峰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刘雪薇; 周伟
    • 摘要: 采用梯度调整机制建立了一个具有有限理性的两阶段动态服务博弈双寡头模型,并对该模型进行动力学分析.利用相关平衡点Jacobian矩阵特征值的大小讨论了系统3个边界均衡点的类型及稳定性,利用Jury判据得到唯一Nash均衡点的局部稳定性条件.由1-D分岔图、最大Lyapunov指数、2-D分岔图分析了系统的复杂动力学行为,对借助数值模拟所刻画的吸引盆和吸引子的演化过程进行了全局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系统主要通过flip分岔的方式由稳定状态陷入混沌;并且随着调整速度的增大,吸引子与其吸引盆边界接触发生全局分岔;另外,吸引子的数目和结构也因调整速度的变化而变化,同时系统由稳定转向不稳定.因此,企业应当控制好调整速度,做出合理决策,避免陷入市场混乱.
    • 黄海兵; 王卫玉; 李崇仕; 侯凯; 郑阳; 陈启卷
    • 摘要: 针对故障出现时系统的非线性行为及劣化趋势预测问题,基于混沌理论及非线性动力学,提出以最大Lyapunov指数作为评价运行状态的指标,通过Elman-决策树对其进行预测及分类的故障预警方法。并以轴承数据为例对该方法进行了验证,对正常轴承、外环人工电火花加工出裂纹轴承、外环钻孔的轴承壳体振动信号时序数据进行处理,计算降噪后的最大李雅普诺夫指数,并得出了不同故障轴承的最大Lyapunov指数具有明显差异的结论。以其为基础,建立模型逐层学习实现指标预测与故障识别,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实现较高的预测准确率。该方法克服了Lyapunov指数对噪声敏感的特性,并且可以通过避免识别多种故障时需训练多个神经网络,因而降低计算量,为故障预警领域一种新途径。
    • 陈郁兵; 吴波; 张娇; 李彦辉; 史凯
    • 摘要: 为了揭示疫情期间污染减排对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大气O_(3)浓度变化的响应机制,应用混沌理论对公园内袁家界监测站点和景区外未央路监测站点疫情期间(2020年1月24日—5月31日)和非疫情期间(2019年1月24日—5月31日)O_(3)小时平均浓度数据进行对比分析,通过饱和关联维数、最大Lyapunov指数和Kolmogorov熵对O_(3)污染演化的混沌特征进行识别。结果发现:袁家界和未央路监测站点疫情和非疫情期间的O_(3)小时平均浓度数据都具有非整数的饱和关联维数,且最大Lyapunov指数和Kolmogorov熵值均大于0,表明O_(3)污染数据具有较强的混沌特性,其中袁家界监测站点疫情期间O_(3)的混沌特性增强了40%。疫情期间袁家界监测站点O_(3)浓度上升主要原因可能是混沌系统的初值敏感性和微观大气光化学非线性机制共同作用导致。
    • 韩定强; 赵行; 武逸凡; 李瑞; 杨玲; 邹祥; 杨明金
    • 摘要: 为增强搅拌反应器混合性能,本文基于仿生学思想,设计了一种鲸尾型搅拌桨,即WTT搅拌桨(Whale tail turbine),运用2D-PIV设备进行流场研究.结果表明:WTT搅拌桨相比RT(Rushton turbine)搅拌桨,可以提高流体的最大径向速度以及搅拌罐下部流体的轴向速度,而且远离桨叶时,轴向速度的提高更加明显;WTT搅拌桨和RT搅拌桨都是径向流搅拌器,WTT搅拌桨可以产生更大的速度,能促进流体的混合和能量的传递,还可略微提高搅拌罐底部流体的湍动能,其产生的轴向速度和径向速度的最大Lyapunov指数均大于RT搅拌桨,即WTT搅拌桨产生的流场混沌程度更高,混合性能更好.
    • 刘作华; 周毅林; 熊黠; 陶长元; 王运东
    • 摘要: 在传统三斜叶桨的基础上,结合逆流桨结构,提出三斜叶逆流桨,以破坏或者消除搅拌槽内稳定的对称性流场结构,提高流体传递效率及混沌混合程度。结合实验和模拟两种方法,主要研究了上推式三斜叶桨(PBTU)、外推内压式三斜叶逆流桨(PBTC-U)、外压内推式三斜叶逆流桨(PBTC-D)三种桨叶体系以及不同外层桨叶长度的PBTC-U桨体系内搅拌功耗、混合时间、混沌特性参数、流场结构以及流体速度分布。实验结果表明,N=130 r/min时,PBTC-U桨相对于PBTU桨和PBTC-D桨,体系混合时间分别从22.0、37.5 s缩短到16.5 s,功耗分别降低了5.6%和12.8%,LLE值分别提高了13.69%和37.01%。在确定PBTC-U桨适宜外层桨叶长度的研究中发现当外层桨叶长度D_(2)=0.375D时,搅拌功耗最低且混合时间最短。PBTC-U型逆流桨通过内外层桨叶的逆流作用,强化体系内流体的随机运动,使得流场的不稳定性得到增强,对称性被破坏,进而流场结构失稳,流体混合效率得到提高。另外,PBTC-U桨可以增强流体轴、径向速度分布的波动性,有利于提高体系的混合效率。
    • 孟凡念; 张子琦; 王良文
    • 摘要: 通过对CFD模拟得出的离心通风机失速状态下叶轮出口的压力信号进行混沌分析,进而揭示离心通风机失速态势下的混沌非线性动力学特征。CFD软件能够对低速离心通风机叶轮下的失速状态进行模拟研究,进而可以得到失速下叶轮出口处的压力时间数据序列。对该压力时间数据通过相图法、最大Lyapunov指数法和关联维数法分析来判断其混沌性。研究结果表明,失速状态下离心通风机叶轮呈现混沌特性,最大Lyapunov大于0,相图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关联维数呈现饱和状态。
    • 刘丁杨; 蹇开林; 张亮
    • 摘要: 针对双摆系统的混沌特性展开研究。首先,将双摆从Hamilton系统近似为拟Hamilton系统;然后,应用双自由度的Melnikov法预测拟Hamilton系统出现混沌运动的能量阈值,间接得到Hamilton系统混沌的必要条件。通过必要条件分析某些特定情况下系统的运动状态,结合不同参数下系统的最大Lyapunov指数图、分岔图、Poincaré截面图和时间历程图,验证了理论的正确性;同时也发现了因模型局限而产生的两种例外情况,并从理论角度对产生例外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能量阈值与摆长、摆重密切相关,而摆长、摆重又影响能量大小,这意味着能量与系统混沌之间存在复杂的联系,而不是一般认为的低能级拟周期、高能级混沌。
    • 傅兴吉; 申艳伟; 尹照洪; 罗冲
    • 摘要: 短期负荷预测是电力系统负荷预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能量管理和配电管理的基础,对电力系统日常发电计划和运行有着重要意义。本文所做的短期负荷预测是基于混沌理论进行的本文利用混沌理论完成了对郑州市短期的负荷预测。首先,采用C-C算法对重构相空间的参数嵌入维数和延迟时间进行了求解,使用小数据量法求出最大Lyapunov指数,从而进行负荷时间序列的混沌特性的判别及可预测时长范围的确定。最后,建立了基于最大Lyapunov指数预测模型,对某市的整点负荷进行了预测。
    • 栾元重; 梁耀东; 董岳; 翁丽媛; 刘承旭
    • 摘要: 跨海大桥系统受外界影响扰动,其变形伴有混沌现象发生.对桥梁变形监测数据实现了混沌识别,运用C-C法计算时间序列的延迟时间,用G-P方法求得最佳嵌入维数,通过求取的时间延迟和最佳嵌入维数对桥梁变形监测数据进行相空间重构,为混沌时间序列预测模型的建立奠定基础;基于RBF神经网络建立混沌时间序列预测模型,对实测数据进行桥梁变形水平位移预测,并与基于最大Lyapunov指数混沌时间序列预测结果以及实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基于RBF神经网络建立的混沌时间序列预测模型的预测结果比基于最大Lyapunov指数混沌时间序列预测模型的预测结果要好,且短期预测效果好.
    • 曾凡灵
    • 摘要: 针对汽车变速箱齿轮副系统建立含齿轮侧隙的数学模型及微分方程,采用全局分析方法,研究了固定侧隙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由于齿轮装配侧隙受多因素影响,具有随机性并近似服从正态分布。笔者重点研究了高速轻载下一批随机装配侧隙均值不变的齿轮副系统方差变化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并提出系统稳定性的衡量指标即失稳指数、临界方差。同时发现,有效控制侧隙均值与临界方差,有助于降低齿轮的加工与安装精度要求。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