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晶状体半脱位

晶状体半脱位

晶状体半脱位的相关文献在1990年到2022年内共计188篇,主要集中在眼科学、外科学、预防医学、卫生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78篇、会议论文4篇、专利文献581973篇;相关期刊74种,包括临床眼科杂志、实用防盲技术、眼科新进展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眼科专业委员会第五届学术年会、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眼科专业委员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中华中医药学会眼科分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暨中国(河北)第二届国际眼科学术研讨会、山东省第十九次眼科学学术会议等;晶状体半脱位的相关文献由490位作者贡献,包括宋旭东、李海波、杜秀娟等。

晶状体半脱位—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78 占比:0.03%

会议论文>

论文:4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581973 占比:99.97%

总计:582155篇

晶状体半脱位—发文趋势图

晶状体半脱位

-研究学者

  • 宋旭东
  • 李海波
  • 杜秀娟
  • 俞晓艺
  • 刘刚
  • 刘彦才
  • 卢奕
  • 廖武
  • 李林
  • 李瑜明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陈曦; 宋清露; 王子衿; 陈雪娟; 陈琴
    • 摘要: 目的:观察晶状体超声乳化摘除联合Yamane巩膜层间人工晶状体(IOL)固定术(Yamane技术)治疗晶状体半脱位引起的继发性急性房角关闭(ASAC)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06/2020-12在我院就诊的晶状体半脱位引起的ASAC患者15例15眼,对患者行晶状体超声乳化摘除联合Yamane巩膜层间IOL固定术治疗。随访3mo,观察患者的眼压、最佳矫正视力(BCVA)、术后IOL位置和并发症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眼压较术前下降,术前和术后1d,1wk,1、3mo的眼压比较总体有差异(F=165.57,P<0.001),进一步两两比较发现术后1d,1wk,1、3mo的眼压与术前比较均有差异(均P<0.001),术后1wk,1、3mo的眼压均在正常范围;术后3mo的BCVA优于术前(t=10.717,P<0.001);所有IOL未见明显偏位,术后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通过晶状体超声乳化摘除联合Yamane技术治疗晶状体半脱位引起的ASAC可有效控制眼压,提高视力,且术后IOL位置稳定并减少并发症。
    • 古秋梅; 范家明; 曲超
    • 摘要: 患者, 女, 55岁, 彝族, 于2020年7月15日因双眼被混凝土击伤2个月于四川省人民医院眼科就诊, 诊断为双眼钝挫伤、左眼视网膜脱离、右眼晶状体半脱位, 并行左眼后入路玻璃体切割+视网膜复位+硅油填充术, 术后恢复良好;8月26日患者因右眼视物不清, 偶感眼痛、眼胀再次就诊。患者否认药物过敏史, 入院专科查体:视力右眼0.04, 左眼数指/30 cm;右眼角膜透明, 前房浅, 瞳孔正圆, 4∶00位可见虹膜后粘连, 对光反射迟钝, 晶状体混浊、向前移位, 玻璃体混浊, 视网膜平伏;左眼玻璃体腔硅油填充, 眼底散在激光斑, 视网膜平伏, 其余眼部结构无异常;眼压右眼35.5 mmHg(1 mmHg=0.133 kPa), 左眼15.2 mmHg。入院诊断:右眼钝挫伤、右眼外伤性白内障、右眼晶状体半脱位、右眼继发性青光眼、左眼硅油眼。术前1 d口服醋甲唑胺片25 mg(杭州澳医保灵药业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20000035)每日2次, 20%甘露醇250 ml静脉滴注每日1次, 左氧氟沙星滴眼液点右眼每日3次。于8月27日行右眼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张力环植入+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术中见右眼晶状体4:00~11:00位晶状体悬韧带断裂。术后第1天右眼视力0.15, 前房偏浅, 瞳孔正圆, 对光反射迟钝, 人工晶状体位正, 其余眼部结构无异常;左眼同术前。术后右眼高眼压, 最高时40.2 mmHg, 继续口服醋甲唑胺片25 mg每日2次, 连续服用14 d;20%甘露醇250 ml静脉滴注每日1次, 连续用药2 d;头孢硫脒2 g静脉滴注每日2次, 连续用药3 d以预防感染;右眼予以左氧氟沙星滴眼液、醋酸泼尼松龙滴眼液点眼每日3次。9月8日门诊复查患者眼压右眼13.6 mmHg, 左眼15.4 mmHg, 停用醋甲唑胺片及左氧氟沙星滴眼液、醋酸泼尼松龙滴眼液。
    • 王勇; 那辉; 黄敬喜; 陈丽; 邓晰泽
    • 摘要: 目的:探讨虹膜拉钩联合张力环缝合在超声乳化治疗晶状体半脱位继发青光眼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病例研究,将2017-10/2020-05长春爱尔眼科医院收治的晶状体半脱位继发急性青光眼患者18眼作为观察组,所有患者在虹膜拉钩辅助下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IOL)植入术,术中用虹膜拉钩固定囊袋,植入囊袋张力环(CTR)并固定于脱位侧巩膜。将2015-10/2017-10行白内障囊内摘除联合IOL悬吊术11眼作为对照组。术后观察视力、眼压、晶状体囊袋和IOL位置,记录并发症。结果:术后至少随访12(12~40)mo,观察组及对照组患者眼压均恢复正常,与术前相比有差异(t=9.994、8.790,均P<0.001)。术后12mo观察组及对照组视力较术前明显提高(Z=-3.900,P<0.001;Z=-3.002,P=0.003)。观察组18眼IOL位置均居中,无IOL夹持、脱位等并发症发生。对照组11眼IOL位置8眼居中,3眼轻度偏位,2眼出现黄斑囊样水肿。结论:虹膜拉钩联合囊袋张力环缝合植入可作为晶状体半脱位继发青光眼施行原位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折叠IOL植入术的有效辅助手段,有效控制眼压,并能维持术后囊袋长期稳定性。
    • 徐嘉阳
    • 摘要: 目的 探讨微创角膜小切口人工晶体单襻悬吊术治疗晶状体半脱位或后囊膜破裂的临床效果.方法 20例(20眼)因不同原因晶状体半脱位或后囊膜破裂的患者,均采用微创角膜小切口人工晶体单襻悬吊术治疗.统计术中情况及并发症发性情况、角膜水肿情况、术后眼内晶体(IOL)位置,对比手术前后视力、眼压.结果 所有患者手术过程顺利;没有出现晶状体残核/皮质掉入玻璃体腔;没有严重并发症出现.术后仅1例外伤性白内障患者瞳孔略变形,但位置居中,未见视力有所影响,未予治疗.所有患者人工晶体均为一期植入.术后患眼平均最佳矫正视力(BCVA)(0.37±0.34)(LogMAR视力)优于术前的(1.04±0.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后平均眼压(15.35±3.33)mm Hg(1 mm Hg=0.133 kPa)明显低于术前的(18.35±2.78)mm Hg,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天均有不同程度的角膜水肿,大部分在术后3~7 d后逐渐好转,随访末期无角膜严重水肿及角膜内皮失代偿者.充分散瞳后可见IOL光学中心部均位于瞳孔中央,无下沉、偏移、翻转等;无虹膜夹持出现,未见悬吊线外露及局部排斥反应出现.结论 经微创角膜小切口人工晶状体单襻悬吊固定术治疗因不同原因晶状体半脱位或后囊膜破裂效果显著,可有效促进患者视觉恢复,且安全可靠,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李路明
    • 摘要: 目的 研究晶状体半脱位白内障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9年1月—2020年1月该院接诊的50例晶状体半脱位白内障患者(50只患眼)作为研究对象,均进行超声乳化联合囊袋张力环(capsular tension ring,CTR)手术治疗,对两组的视力改善情况、光敏度、眼压、生活质量评分、并发症情况进行对比.结果 ①术后视力改善情况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术后光敏度(22.96±7.23)与生活质量评分(82.57±1.63)分均高于术前(16.56±6.34)、(64.75±2.3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706、44.186,P<0.05),且眼压(11.44±8.65)mmHg低于术前(36.49±11.38)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392,P<0.05);③50例患者共16眼出现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32.00%,经对症处理后恢复.结论 为晶状体半脱位白内障患者进行超声乳化联合CTR手术治疗,能够改善其视力,降低眼压,提高光敏度与生活质量,并发症少.
    • 鲁诚; 魏承丽; 禹建曦; 岳绍梅
    • 摘要: 目的 评价改良巩膜瓣下睫状沟缝线固定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外伤性晶状体脱位的效果.方法 随机对照研究.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外伤性晶状体脱位60例(60只眼),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传统组30例,行传统睫状沟缝线固定植入术;改良组30例,行改良睫状沟缝线固定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中行UBM检查.随访12个月,比较两组的有效率、视力、人工晶状体偏心量、倾斜度及影响疗效的因素.结果 改良组手术总有效率为93.33%(28/30),高于传统组的70.00%(21/30)(χ2=5.455,P=0.020).手术后改良组的视力(BCVA,logMAR)为-0.12±0.01,优于传统组的0.01±0.003(t=68.201,P5°为晶状体脱位患者影响疗效的因素.结论 改良睫状沟缝线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晶状体脱位效果较好且并发症较少.平均偏心量≥1 mm及平均倾斜度>5°为外伤性晶状体脱位疗效的影响因素.
    • 李路明
    • 摘要: 目的研究晶状体半脱位白内障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9年1月—2020年1月该院接诊的50例晶状体半脱位白内障患者(50只患眼)作为研究对象,均进行超声乳化联合囊袋张力环(capsular tension ring,CTR)手术治疗,对两组的视力改善情况、光敏度、眼压、生活质量评分、并发症情况进行对比。结果①术后视力改善情况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术后光敏度(22.96±7.23)与生活质量评分(82.57±1.63)分均高于术前(16.56±6.34)、(64.75±2.3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706、44.186,P<0.05),且眼压(11.44±8.65)mmHg低于术前(36.49±11.38)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392,P<0.05);③50例患者共16眼出现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32.00%,经对症处理后恢复。结论为晶状体半脱位白内障患者进行超声乳化联合CTR手术治疗,能够改善其视力,降低眼压,提高光敏度与生活质量,并发症少。
    • 罗实; 张莹莹; 周军
    • 摘要: 目的 分析外伤性晶状体半脱位的CT表现,以期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临床证实的15例外伤性晶状体半脱位患者的CT表现,并分析其特征.结果 15例外伤性晶状体半脱位患者中,右眼7例,左眼8例;晶状体向后方半脱位13例(内后方半脱位6例,外后方半脱位5例,正后方半脱位2例),晶状体向正前方半脱位2例;13例可见一侧悬韧带断裂,2例悬韧带断裂显示不确切.结论 外伤性晶状体半脱位的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