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旋耕

旋耕

旋耕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3年内共计3226篇,主要集中在农业工程、农作物、农业基础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63篇、专利文献72439篇;相关期刊138种,包括现代农业装备、河北农机、农机化研究等; 旋耕的相关文献由6297位作者贡献,包括朱继平、陈小兵、夏敏等。

旋耕—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63 占比:0.50%

专利文献>

论文:72439 占比:99.50%

总计:72802篇

旋耕—发文趋势图

旋耕

-研究学者

  • 朱继平
  • 陈小兵
  • 夏敏
  • 丁艳
  • 袁栋
  • 刘正刚
  • 张瑞宏
  • 陈伟
  • 徐敏
  • 夏俊芳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关键词

    • 徐高明; 汪小旵; 何瑞银; 丁启朔
    • 摘要: 秸秆还田是土壤培肥与丰产增效的重要技术途径,对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目前针对秸秆还田作业质量的测试评价研究仍十分有限,尤其缺乏耕整作业后的秸秆在土壤各层空间分布效果的综合定量评价。以生产环节的旋耕秸秆还田质量评价为例,利用2D数字图像法、3D逆向工程技术和Matlab计算模块等现代信息技术构建了一套秸秆还田作业质量的综合测试评价技术,所研发的测试评价技术针对秸秆在地表层和地下层的分布状态构建出融合单元格、埋覆率、深度方向、水平横向、水平纵向等多尺度水平的复合型评价指标,基于该技术及指标集评价分析了3 cm(T3)、5 cm(T5)、7.5 cm(T7.5)、10 cm(T10)、12.5 cm(T12.5)和15 cm(T15)6种不同长度秸秆经旋耕混埋后在土壤各层空间中的分布状态,结果表明,在地表层,各区间秸秆占比变异系数先减小后增大最后趋于平稳,T5处理的变异系数最小,为10.2%;随着秸秆切碎长度的增加,秸秆埋覆率减小,并呈对数关系,模型决定系数大于0.97。在地下层,沿深度方向分割,秸秆切碎长度越短,中下层(5~15 cm)秸秆占比越多,T3与T5处理秸秆占比分别为76.8%和71.7%,优于其他处理;沿水平方向分割,不同处理的变异系数无明显规律,但从整体而言,T3和T5处理的水平横向与水平纵向变异系数均不大于22.8%,分布均匀性明显优于其他处理;按单元格分割,各单元格的变异系数与无秸秆单元格占比都随秸秆切碎长度增加而逐渐增大,T3和T5处理的变异系数分别为73.6%与73.1%,无秸秆单元格占比均为15.7%,秸秆分布较均匀。综合分析表明,秸秆切碎长度对旋耕还田质量有显著影响,T3和T5处理的秸秆混埋效果较好,考虑能耗因素,半喂入收获机选择秸秆切碎长度5 cm为宜。
    • 陈雷; 鲁植雄; 黄薛凯; 陈楠
    • 摘要: 为精准监测不平整田块的旋耕耕深并准确测量不规整田块的作业面积,进而分析旋耕作业质量。在对拖拉机旋耕机组进行运动分析和仿真的基础上,通过线性回归建立基于拖拉机提升臂角度和车身倾角的综合耕深监测模型。基于BDS(BeiDou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采集旋耕机组的作业轨迹,将耕深数据和缓冲区算法结合,筛选有效作业轨迹并建立多段缓冲区,通过Vatti算法裁剪合并分段缓冲区,并使用多边形面积公式计算旋耕有效作业面积,进一步分析计算重耕率、漏耕率。为了验证该旋耕作业面积测算方案的精度,通过LabVIEW整合处理BDS和多种传感器的数据,搭建旋耕作业质量监测系统,并进行田间试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耕深测量系统的最大误差为6.6mm,在最佳耕深区间的平均误差为3.6mm,满足耕深监测需求。对于不规整田块,有效作业面积测量算法的面积相对误差均值为0.27%,优于基于全程作业轨迹和幅宽的传统面积测量算法的相对误差均值7.5%,且不受田块形状和旋耕路线的影响,可对旋耕有效作业面积进行精确计算。经田间试验验证,拖拉机旋耕作业质量监测系统能有效适应不规整田块,精准监测耕深和测算作业面积,分析作业质量,减轻人力负担,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搭建智能拖拉机作业管理平台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参考。
    • 徐萍; 杨宪杰; 冯佐龙; 孙彦玲; 杨震; 张西群; 邓学斌; 史家益; 张正斌
    • 摘要: 华北平原是我国夏玉米-冬小麦主产区,但长期大面积免耕播种玉米和旋耕播种小麦,导致耕层普遍变浅,增产增效幅度下降,同时华北平原又是地下水严重超采区和现代节水农业发展重点区。为了打破犁底层、提高水分和养分等资源利用效率,减少耕种作业次数、降低生产成本并增产增效,本研究采用裂区试验设计,主区为前茬设置免耕玉米播种和遁耕分层施肥玉米播种2个处理,免耕玉米播种主区里设置人工施肥-旋耕-小麦条播(T1)、人工施肥-旋耕深松-小麦条播(T2)2个副区;玉米遁耕分层施肥处理主区后茬为人工施肥-旋耕-小麦条播(T3)、旋耕深松分层施肥小麦宽幅匀播(T4)2个副区处理,在分蘖期、拔节期、开花期、灌浆期和成熟期,对小麦生长发育、干物质积累和产量构成性状进行了调查和差异比较;最后对小麦水分利用效率和偏氮肥生产力、玉米-小麦周年总产及产出/投入比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T4处理模式明显能够降低0~40 cm耕层土壤容重,增加深层土壤含水率,同时优化了耕层养分分布,增加了小麦株高、分蘖、地上部干物质重量、0~40 cm耕层的根干重,进而提高了单位面积穗数和穗粒数,实现节水高产;籽粒产量表现为T4(8333.75 kg∙hm^(−2))>T3(8222.63 kg∙hm^(−2))>T2(7778.17 kg∙hm^(−2))>T1(7000.35 kg∙hm^(−2));T4、T3、T2处理分别比T1处理显著增产19.05%、17.46%和11.1%;提高了水分利用效率和偏氮肥生产力;T4处理累计全年粮食总产达19469.7 kg∙hm^(−2),超过了吨粮田(15000 kg∙hm^(−2)),产出/投入比达3.76,是华北平原玉米-小麦周年节水绿色提质增产增效的耕作模式。本文揭示了不同耕作施肥播种条件下,小麦产量形成的生长发育特征和增产要素及玉米-小麦周年增产增效特征。建议加快在华北平原示范推广“小麦旋耕深松分层施肥宽幅匀播技术”。
    • 侯金星; 高军
    • 摘要: 小麦深松旋耕耙压播种镇压高产栽培集成技术通过秸秆还田、深松、镇压等可有效提高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增加土壤水分蓄积,提高作物根系活力,增加抗旱抗寒能力。笔者主要介绍了该技术研究基础、优点及关键技术环节,为提高小麦产量、确保粮食安全助力。
    • 张涛; 李英; 张晓春; 魏灵; 庞有伦; 李平; 唐兴隆; 周玉华
    • 摘要: 针对西南丘陵山区土壤黏重、耕作与起垄阻力大的问题,为改善表层土壤结构,设计了一款精旋起垄一体机,主要由深旋装置、碎土装置、成垄部件等组成,可实现旋耕、碎土、起垄等联合作业。深旋装置采用双螺旋线方式交替安装旋耕刀,间隔为60 mm,旋耕刀轴转速为260 r·min^(-1);碎土装置中以刀盘为中心对称安装,每侧安装3把碎土刀,刀尖间隙为32 mm,碎土刀轴转速为430 r·min^(-1),并建立了作业过程中土壤断面模型和碎土刀运动轨迹;依据农艺要求将成垄部件设计成前宽后窄、上窄下宽的梯形箱体结构,分析确定成垄罩体长度为300 mm。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在前茬作物为水稻或油菜条件下,垄宽、垄高、沟面宽稳定性系数平均值分别为96.26%、93.34%、89.09%,垄型饱满,无高低、宽窄垄现象,地表平整度、碎土率、植被覆盖率分别为2.06 cm、92.32%、85.32%,各项指标均符合行业标准和设计要求。作业后土壤容重和含水率分别降低了14.31%和11.25%,对土壤结构和通透性有一定改善。
    • 孙景彬; 刘琪; 杨福增; 刘志杰; 王峥
    • 摘要: 针对黄土高原坡地土壤旋耕部件互作机理研究以及坡地专用旋耕机具设计缺乏准确可靠离散元仿真参数的问题,以典型坡地粘壤土(含水率13.4%±1%)为研究对象,选取EDEM中Hertz-Mindlin with JKR Cohesion接触模型,对相关仿真参数进行标定。首先,对土壤颗粒间接触参数进行了标定,以土壤颗粒的仿真堆积角为响应值,基于Design-Expert软件中Box-Behnken的方法,确定了土壤堆积角的回归模型;通过模型寻优得到了恢复系数、静摩擦因数、滚动摩擦因数及表面能参数分别为0.15、0.33、0.05和9.04 J/m^(2),此时土壤堆积角仿真值为41.59°,与实测值相对误差为3.8%。其次,对土壤与旋耕刀材料65Mn钢的接触参数进行了标定:通过静摩擦、斜板及碰撞等试验得到了土壤与65Mn钢之间静摩擦因数、滚动摩擦因数和恢复系数的范围,进一步以土壤在65Mn钢板上的静滑动摩擦角为响应值,基于Box-Behnken的方法得到了土壤静滑动摩擦角的回归模型;对该模型寻优得到了土壤颗粒与65Mn钢间的静摩擦因数、滚动摩擦因数及恢复系数分别为0.50、0.06和0.18,此时静滑动摩擦角仿真值为24.0°,与实测值相对误差为1.7%。最后,通过坡地旋耕试验验证模型参数的有效性:土壤颗粒水平、侧向位移实测值和仿真值最大相对误差分别为4.3%和5.1%。结果表明标定的参数准确可靠。
    • 祝英豪; 桂真亮; 夏俊芳; 王万章; 朱晨辉
    • 摘要: 【目的】针对秸秆还田机刀辊中螺旋横刀因切削阻力大、耕深不足影响秸秆掩埋效果的问题,开展螺旋横刀优化研究,实现秸秆旋埋作业功能。【方法】建立螺旋横刀作业过程的参数化模型,分析动态参数的变化规律,确定决定影响耕整性能的主要因素及取值范围。通过土槽试验,开展对螺旋横刀结构参数的二次曲面拟合分析和作业参数的三元二次回归分析。【结果】螺旋横刀结构参数最优组合为刀具宽度35 mm,前角50°;作业参数最优组合为前进速度0.72 m·s^(-1),旋耕转速320 r·min^(-1)及作业深度174 mm。基于最优作业参数对结构优化前后的螺旋横刀进行田间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不降低秸秆埋覆效果的情况下功耗降低10.05%。该螺旋横刀主要依靠压埋的方式进行秸秆埋覆,当秸秆高度达到84.5 cm时,秸秆埋覆率为83.67%,适合高留茬柔性秸秆还田。【结论】解决了螺旋横刀现存问题,扩大了应用范围,为高留茬柔性秸秆地的耕整提供优质装备。
    • 何瑞银; 段庆飞; 陈信信; 徐高明; 丁启朔
    • 摘要: 秸秆在土壤中的空间分布质量会对秸秆腐解速率、土壤养分分布等产生显著影响。为了探究不同旋耕作业参数对秸秆空间分布质量的影响,本文基于离散元法构建旋耕仿真模型,模拟秸秆旋耕还田作业过程,并结合田间试验对不同前进速度和刀辊转速下的秸秆空间分布质量进行对比验证。对仿真及田间试验区域进行垂直分层和水平划分的空间分割处理,计算各区域内秸秆数量并以秸秆占比变异系数为指标评价不同旋耕作业参数下的秸秆空间分布质量。结果表明,在垂直分层处理中,刀辊转速的增加会使得各层秸秆占比变异系数呈递增的趋势,其中240 r/min时最小,仿真值与试验值分别为60.09%和80.65%,而随着前进速度的增加,变异系数呈先减少后增加的规律,其中0.50 m/s时变异系数最小,仿真值与试验值分别为61.00%和79.90%;在水平划分处理中,刀辊转速的增加对各层秸秆占比变异系数无明显规律性影响,但前进速度的增加可以减小纵向划分区域内的变异系数,最小值为0.75 m/s时的11.36%和20.12%,仿真值与试验值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垂直分布和水平分布秸秆占比变异系数仿真值与试验值间差值平均最大分别为22.13%和12.23%,误差在可接受范围内。离散元仿真能够模拟不同旋耕作业参数下的秸秆空间分布状态,可以为旋耕秸秆还田作业质量的快速预测评价研究提供支持,也可为旋耕机械的作业参数选择提供理论依据。
    • 赵梦龙; 谭闯; 刘永华; 李伟; 张东凤; 张文杰
    • 摘要: 针对草莓种植过程存在旋耕、起垄、施肥、覆膜作业次数过多,增加地面压实度、浪费油料、增加生产成本,且起垄后后续作业易造成垄体破坏等问题,文章基于UG开发设计草莓旋耕、起垄、施肥覆膜一体机,主要包括旋耕、起垄、施肥、覆膜4个装置的设计,旋耕装置采用双螺旋线多区段排列,起垄采用双圆盘起垄,动力由拖拉机液压输出液压马达驱动,垄宽可调;排肥采用外槽轮排肥器;覆膜装置采用前后错开式双覆膜结构,不易漏覆膜,镇压和覆土装置都是采用压紧弹簧,可根据土地的松软自动调节高度;经田间试验,运行可靠,经田间试验,旋耕土地松碎、垄形可靠、施肥均匀、铺膜一致、覆土效果好,达到预期的设计目标。
    • 钟健
    • 摘要: 为了确定和县秸秆全量还田模式下的较佳旋耕方式,进行了田间试验。试验设置3种旋耕方式以及添加腐熟剂与不添加腐熟剂2个处理。试验结果表明,旱耕水整,反旋耕灭茬机耕整1遍且应用腐熟剂时,土壤各养分含量提高幅度较大,且水稻产量最高、种植效益最高。由此可知,旱耕水整,反旋耕灭茬机耕整1遍且应用腐熟剂对下茬作物生长最有利。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