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数值流形方法

数值流形方法

数值流形方法的相关文献在1997年到2022年内共计161篇,主要集中在建筑科学、力学、一般工业技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46篇、会议论文15篇、专利文献10219034篇;相关期刊61种,包括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爆破等; 相关会议15种,包括中国力学大会2011暨钱学森诞辰100周年纪念大会、第九届全国冲击动力学学术会议、第一届中国水利水电岩土力学与工程学术讨论会等;数值流形方法的相关文献由230位作者贡献,包括苏海东、刘红岩、颉志强等。

数值流形方法—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46 占比:0.00%

会议论文>

论文:15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10219034 占比:100.00%

总计:10219195篇

数值流形方法—发文趋势图

数值流形方法

-研究学者

  • 苏海东
  • 刘红岩
  • 颉志强
  • 祁勇峰
  • 邓安福
  • 王水林
  • 蔡永昌
  • 骆少明
  • 龚亚琦
  • 曾祥勇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熊帅; 李斯樵; 刘丽娟
    • 摘要: 数值流形方法(NMM)是当前岩体力学与工程界十分关注的一种新的数值方法,其目的是为了解决可同时处理连续与非连续的问题。对该方法近年来在理论研究和应用方面取得的重要进展进行了综述:在理论研究方面,目前已对不同形式物理覆盖流形单元的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流形单元的精度较有限单元高,且提高覆盖函数的阶次能提高单元的精度;在应用方面,主要针对岩土工程领域内的进展进行综述,在边坡工程中提出超流形单元的子域划分算法用于模拟倾斜边坡上的高裂隙岩体精度较高,用异步强度折减法模拟岩土体材料破坏过程效果较好;深埋隧道及地下洞室方面采用数值流形法能有效模拟高应力波作用下高裂隙岩体开挖带的破坏;大变形中采用改进后的数值流形法模拟了围岩渐近破坏规律,建议采用固定网格的拉格朗日方法对数学网格与材料物理边界分离有较明显的优势;流固耦合方面综合考虑渗流与断裂的数值流形法模拟了岩石边坡在渗流作用下的破坏过程,在最后数值流形法针对复杂大型的岩土工程采用三维数值流形方法提出了理论依据,并对今后的模型参数选择、不同物理场协调性等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对指导工程实践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 张亚军; 莫思阳; 张友良
    • 摘要: 针对当前数值流形法在材料非线性方面研究得不多且计算耗时效率低的问题,以摩尔-库仑为本构模型,提出一种基于修正的牛顿-拉普森迭代方法求解岩土体材料非线性问题。采用一致切线模量矩阵建立刚度矩阵,并与传统牛顿法进行了比较,得出总体计算耗时降低提高了效率。通过对边坡算例进行稳定性分析,并与有限元理论解进行了比较。仿真结果表明,上述方法对求解数值流形法非线性的问题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同时还可以应用于平面应变或其它平面应力问题。
    • 苏海东; 韦玉霞; 韩陆超; 颉志强
    • 摘要: 有限元计算中,板壳单元与实体单元之间的连接需要进行特殊处理,且两者在连接处的网格必须匹配。前期基于独立覆盖流形法提出了梁板壳数值分析的分区级数解。在此基础上,研究了板壳与实体单元的刚性连接。由于板壳也采用了实体计算模式,因此与实体之间通过覆盖重叠区域自然连接。基于覆盖任意连接的特性,将板壳插入到实体中形成覆盖重叠区域。实体单元和板壳单元可以各自划分网格,在连接处不必要求网格匹配,有利于前处理工作,在网格划分达到一定密度的情况下能得到高精度的计算结果。通过变截面的悬臂梁算例、球面壳与实体基座连接算例,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并初步展示了曲壳与实体相交曲线的精确几何。此外,还修正了新方法的三维弹性矩阵。
    • 苏海东; 董鹏; 颉志强
    • 摘要: 采用独立覆盖流形法(基于流形思想的“分区级数解”),提出在空间固定的网格中求解几何非线性问题的新方法:在当前构形中关注经过各空间点的物质点,通过级数“逆向追踪”物质点在上一时步的位置及其应力、速度等物理量,并采用最小二乘法形成新级数作为当前时步的初值,就可以在固定网格中求解拉格朗日型的控制方程;每步计算后更新材料体构形,即更新固定网格(独立覆盖)中的积分区域,以得到准确的材料边界;以覆盖合并方式处理边界网格中的“小块”问题,并通过“小块”实现新网格的信息传递。给出弹性体大变形、刚体旋转算例验证方法的有效性。新方法集合了拉格朗日法的跟踪物质点、控制方程简单、边界描述准确以及欧拉法的网格无扭曲的优点,避免了2种方法各自的缺陷,为下一步在固定网格中进行几何非线性的自适应分析打下基础。
    • 韩智铭; 刘庆宽; 王雪; 谭超; 高一帆
    • 摘要: 岩体中含有大量节理、裂隙、断层等各类结构面,结构面在应力作用下的扩展与贯通是导致岩体破坏的重要原因。数值流形方法(NMM)可以有效模拟连续和非连续问题,然而,其在多裂纹动态扩展的模拟方面仍处于探索阶段。该文以线弹性断裂力学原理为基础,提出了一种基于高阶数值流形方法的多裂纹扩展模拟算法。通过在基函数中增加关键项来考虑裂纹尖端位移场的奇异性;裂纹尖端的应力强度因子则采用了J积分来计算;Ⅰ型-Ⅱ型混合裂纹的开裂和扩展方向依据最大周向拉应力准则来判断;采用假设-修正的多裂纹扩展算法解决了多裂纹的扩展问题。根据强化后的基函数,对于不符合单纯形积分形式的被积函数,采用了泰勒级数展开式计算近似解。通过多个静态裂纹扩展的经典问题的数值模拟对计算方法的合理性和计算精度及进行了验证。
    • 祁勇峰; 苏海东; 龚亚琦
    • 摘要: 为保证在裂纹尖端具有最佳的逼近,裂纹尖端的解析解与其周边数值解联合应用的新型流形法可用来求解应力强度因子,但仅限于平面问题的Ⅰ型和Ⅱ型裂纹。沿用解析解与数值解联合应用的思路,以三维穿透直裂纹为研究对象,在裂纹尖端引入Williams解析解级数,应用解析覆盖与周边数值覆盖联合求解三维应力强度因子,相对于其他数值方法而言,计算精度高。推导相应的刚度矩阵和应变矩阵的表达式,通过典型算例验证了三维应力强度因子精确求解方法的有效性。
    • 祁勇峰; 苏海东; 龚亚琦
    • 摘要: 为保证在裂纹尖端具有最佳的逼近,裂纹尖端的解析解与其周边数值解联合应用的新型流形法可用来求解应力强度因子,但仅限于平面问题的Ⅰ型和Ⅱ型裂纹.沿用解析解与数值解联合应用的思路,以三维穿透直裂纹为研究对象,在裂纹尖端引入Williams解析解级数,应用解析覆盖与周边数值覆盖联合求解三维应力强度因子,相对于其他数值方法而言,计算精度高.推导相应的刚度矩阵和应变矩阵的表达式,通过典型算例验证了三维应力强度因子精确求解方法的有效性.
    • 武卓威; 刘俊
    • 摘要: 采用有限元法对具有典型的开孔结构进行分析时,常常难以保证良好的单元形态,同时也难以兼顾计算效率和精度.本文采用具有两套覆盖系统的数值流形方法对此类结构开展分析,参考无限大板圆孔应力问题的理论解答,通过扩展局部逼近的基,构造了一种适用于平面圆孔问题的特殊流形单元,基于数值流形理论采用程序实现,并对不同载荷条件和几何尺寸下的平面圆孔问题进行了计算.结果 表明,相较于有限元法,本文方法在计算精度和收敛速度上均具有显著优势.上述结果也充分体现了数值流形方法在处理具有复杂几何构型的结构时的优越性,在工程结构领域具有的广阔应用前景.
    • 郜颖超; 位伟; 姜清辉
    • 摘要: 高速远程滑坡碎屑流具有极高的动能和超远移动距离,是一种危害范围广、破坏力极大的地质灾害.为完善高速远程滑坡减灾体系,研究碎屑流拦挡结构的减灾作用,采用数值流形方法对牛圈沟强震诱发滑坡所形成的高速碎屑流运动过程进行模拟,分析其堆积状态及运动特性.通过数值试验研究了碎屑流运动路径上植被覆盖、拦挡墙高度、位置及布置方式对高速远程滑坡碎屑流堆积状态的影响,并对拦挡墙的减灾作用进行评价.模拟结果表明:尽管在碎屑流运动路径上增加植被覆盖可降低碎屑流运动距离,为达到更好的拦截碎屑流的效果,仍需在运动路径上布置拦挡墙,以有效降低碎屑流的沿程位移及远程堆积量;当拦挡墙布置于不同位置时,对滑坡碎屑流有不同的截流阻滑作用,并确定了拦挡墙的最优位置;相对于增加拦挡墙高度,设置多排拦挡墙可更加有效地拦截碎屑流,以减少对下游的危害.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