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支具

支具

支具的相关文献在1987年到2023年内共计1988篇,主要集中在外科学、临床医学、基础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12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1775篇;相关期刊140种,包括护士进修杂志、护理实践与研究、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第五届安徽省体育科学会运动医学学术年会等;支具的相关文献由4429位作者贡献,包括高峻青、李伟、方绍培等。

支具—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12 占比:10.66%

会议论文>

论文:1 占比:0.05%

专利文献>

论文:1775 占比:89.29%

总计:1988篇

支具—发文趋势图

支具

-研究学者

  • 高峻青
  • 李伟
  • 方绍培
  • 李明
  • 王明武
  • 罗飞
  • 许建中
  • 付记乐
  • 刘军
  • 王金武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廖文强; 吴缙; 张建新
    • 摘要: 退变性脊柱侧凸是一个多因素作用下的缓慢发病过程,具体的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近年来退变性脊柱侧凸的发病率不断提高,目前对于此类患者的治疗主要分为手术治疗及保守治疗,保守治疗包括运动疗法、支具治疗,牵引治疗,推拿治疗等,采取保守治疗的患者,通过科学且规范的治疗,能够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 邹诚实; 李开成; 张弛; 陈建文
    • 摘要: 目的:探讨基于预编程模板的3D设计方法,快速制作骨科个体化外固定支具。方法:利用Open CASCADE开源几何造型平台开发的外固定支具建模系统制作一种踝关节支具预编程模板,通过该模板在三维扫描仪扫描10名志愿者下肢生成的目标肢体网格模型上智能生成支具结构样条曲线图及裙边,定义好支具面及裙边的厚度、支具与肢体表面的距离、透气孔形状及锁紧装置后生成支具模型,利用3D打印机打印出支具给志愿者穿戴。与常规设计方法生成的支具模型比较,运用统计学软件SPSS26.0分析两者在设计时长、贴合度及舒适性上的差异。结果:用预编程模板设计生成支具模型平均用时短于用常规设计生成支具模型平均用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支具舒适性比较,满意度总体处于较好与满意之间,组间满意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预编程模板的3D设计方法达到了快速制作个体化外固定支具的目标,其模型贴合度及舒适性与常规设计组相当,可以代替常规设计。
    • 徐自远; 吴雯; 蔡妍娜; 史静玲; 姜宇
    • 摘要: 目的:设计一种基于窄带物联网(NB-IoT)技术的可穿戴式护理设备,以助力健康大数据的应用,赢得骨折患者最佳就医治疗时间。方法:结合传感器、嵌入式系统和人机交互等技术,设计基于NB-IoT技术的可穿戴式护理设备,利用传感器采集患者运动心率、患部体表温度和血氧饱和度数据,传送给单片机处理后发送至手机APP,在APP上显示心率、体温和血氧的数值及变化曲线。结果:可穿戴式护理设备能够将给出骨折患者正常的平均恢复曲线,供患者进行对比,帮助骨折患者及医生充分了解康复情况;对于关键性指标,一旦出现异常且超过阈值时,可以生成预警信号,及时提醒就医。结论:基于NB-IoT技术的可穿戴式护理设备经测试,可实现对患者生理参数等数据的采集、储存及分析,具有成本低、功耗低、信号连接稳定和实用性强等特点,对于提升健康服务的连贯性、助力健康大数据发展具有一定的实用意义。
    • 张成; 李超; 安超; 韩向东; 高武长
    • 摘要: 介绍了3D打印技术在足踝部矫形、脊柱矫形、手腕部骨折康复、脑卒中手部功能康复以及四肢假体定制5个方面的应用情况。总结了3D打印技术在矫形康复领域应用的优势及不足。指出了将3D打印技术应用于矫形康复领域可以实现个性化、精准化、高效化治疗,可以更好地推进矫形康复事业发展。
    • 邹诚实; 张弛; 陈建文; 李开成
    • 摘要: 目的评估医务人员是否可以在临床实践中有效地使用3D打印个体化外固定支具预编程设计模板来快速制作骨科外固定支具。方法2020年10月,选取慈溪市中医医院的1名志愿者为研究对象。基于三维扫描仪及开源几何造型引擎的外固定支具建模系统制作的踝关节支具预编程设计模板共包含5个任务:志愿者小腿准备、小腿三维扫描及模型生成、踝关节支具样条曲线和裙边生成、支具面片生成、挖透气孔及放置锁紧装置。所有任务经介绍性演示后,由5名随机选择的医务人员分别完成整个操作过程,最终生成支具模型。依据ISO 9241-11标准,使用R语言计算有效性和效率、使用单项难易度问题(SEQ)及系统可用性量表(SUS)评价满意度来评估该预编程设计模板的可用性。使用SPSS非参数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用户有效性均超过平均值78.00%,但小腿三维扫描及模型生成的任务有效性仅60.00%为最低,其次是支具面片生成;时间效率0.18目标/min,几乎达到专家效率的一半水平,总体相对效率达到81.30%;用户的任务平均SEQ值为4.80~5.60,且用户间SEQ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其中得分较低的任务有小腿三维扫描及模型生成、支具面片生成;SUS评分平均为80.50分,高于80.30分的优秀线,且所有用户分数均高于68.00的及格线。结论3D打印个体化外固定支具预编程设计模板具有良好的可用性,可以让非专业设计人员在合理的时间内轻松直观的设计出产品。
    • 张永弟; 贾康; 孙宝钰; 杨光; 董威; 冯岩
    • 摘要: 为了帮助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或断裂患者快速康复,设计了一款个性化康复支具。首先,采用膝关节CT及MRI图像,使用Mimics,3-matic等软件构建了前交叉韧带正常和断裂情况下的三维膝关节模型。其次,利用Ansys软件分析了膝关节屈曲0°,30°,60°,90°时,在固定外载荷作用下内、外侧副韧带和后交叉韧带的应力变化情况。最后,根据最新循证医学证据和临床经验,应用正、逆向建模技术设计了一款针对前交叉韧带损伤的膝关节康复支具,并通过虚拟穿戴支具分析了膝关节组织的受力情况。结果表明前交叉韧带断裂会显著增加膝关节内、外侧副韧带和后交叉韧带的应力和股骨相对于胫骨的位移。所设计的支具能有效减少膝关节因前交叉韧带断裂而产生的过度位移和其他韧带的应力,对患者康复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 姜海; 李晓博; 李涛; 同毓龙
    • 摘要: 目的观察Ottobock外展支具早期治疗6个月复查骨盆正位X线片髋臼指数小于25°时停止佩戴。结果36例患儿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5~48个月,平均(31.8±11.7)个月。支具佩戴时间1~4个月。34例共45髋获得了改善,复查髋关节超声为GrafⅠ型。2例GrafⅣ型儿童复位失败,佩戴支具1个月后改为闭合复位人类位石膏外固定治疗。随访结束时髋臼残余发育不良3例4髋(双侧1例2髋,左侧2例2髋)。2例2髋(双侧1例右髋,左侧1例1髋)出现股骨头缺血性坏死。随访结束时髋关节改善优良率为91.5%。结论Ottobock支具早期治疗儿童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安全有效。对于GrafⅣ型儿童复位率较低,闭合复位人类位石膏外固定治疗是支具治疗失败后的一种更好的选择。
    • 徐丽娟; 毛映晖; 冯钦; 贾杰; 陈丽英
    • 摘要: 现代康复治疗技术强调整体康复理念,“上下肢一体化”(upper and lower extremities integration,ULEI)理念应运而生[1]。该理论源于对临床现象的观察,即当脑卒中患者患侧上肢通过佩戴支具而处于良肢位时,其步态会出现一定程度的改善[2]。“上下肢一体化”理论指出上肢姿势或功能的改善对下肢乃至整体的功能均可产生积极的影响,这为提高脑卒中患者的平衡、转移、步行等与下肢相关的能力提供了新的思路。
    • 张亚杰; 王连成; 董佳兴; 王帅
    • 摘要: 目的研究支具疗法、特定运动疗法以及两者相结合方式对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弯弧、生活质量和躯干肌肉力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9月至2021年2月天津医院行支具、运动和两者联合治疗的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各20例,共60例受试者。其中支具组男4例,女16例;年龄10~15岁,平均(13.46±1.46)岁;运动组男7例,女13例;年龄10.00~14.50岁,平均(12.83±1.77)岁;联合组男6例,女14例;年龄10~15岁,平均(13.02±1.56)岁。三组按照制定的个体化方案治疗。分别记录治疗前和末次随访时的一般资料和影像学资料及SRS-22问卷量表(scoliosis research society-22,SRS-22)和顶椎椎旁肌两侧的表面肌电信号。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三组治疗均可阻止侧凸Cobb角和躯干旋转角(angle of trunk rotation,ATR)进展,联合组的Cobb角、ATR和运动组的ATR较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活质量方面,运动组和联合组对于疼痛、心理健康和治疗满意度的改善优于支具组(P<0.05);表面肌电结果显示支具组与运动组顶椎椎旁肌两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凸侧高于凹侧。支具组与联合组之间弯弧凸凹两侧的平均均方根值(root mean square,RMS)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支具与特定运动疗法相结合可更有效改善患者Cobb角和ATR,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椎旁肌肌肉力量。
    • 李家豪; 刘森; 师铂; 张永弟; 朱超华; 贾国兴; 董威
    • 摘要: 目的比较3D打印个性化支具与铰链式支具治疗内侧副韧带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前瞻性分析2021年1月—2021年7月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骨科就诊的运动性内侧副韧带损伤(核磁共振显示Ⅰ度或Ⅱ度损伤)患者共60例,男性29例,女性31例;年龄13~58岁,平均35.7岁。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3D打印支具组(n=30)和铰链式支具组(n=30)。铰链式支具组患膝佩戴同一品牌膝关节铰链式支具,3D打印支具组佩戴3D打印个性化支具。治疗周期为2周,记录并比较两组治疗前与治疗2周后步态分析仪测量下的膝关节最大外翻角度、患肢步态周期、患肢支撑期和行走时屈伸范围,Ligs关节韧带数字检查仪测量下80、120、150N外翻应力下胫骨相对位移距离,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IKDC)评分和满意度。结果治疗后,两组膝关节最大外翻角度、行走时屈伸范围、患肢步态周期、患肢支撑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组内治疗前后比较,行走时屈伸范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IKDC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D打印支具组患者满意率较铰链式支具组升高(P<0.05)。结论3D打印个性化支具与铰链式支具治疗内侧副韧带损伤的临床效果相当,但3D打印个性化支具佩戴更加舒适便捷,患者对于佩戴3D个性化打印支具有较高的满意度。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