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播种密度

播种密度

播种密度的相关文献在1959年到2022年内共计463篇,主要集中在农作物、园艺、农学(农艺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28篇、会议论文13篇、专利文献69179篇;相关期刊209种,包括大麦与谷类科学、种业导刊、北方园艺等; 相关会议13种,包括2017年中国马铃薯大会、全国第十五届水稻优质高产理论与技术研讨会、2011中国马铃薯大会等;播种密度的相关文献由1371位作者贡献,包括刘纲、钟林、孙崇兰等。

播种密度—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428 占比:0.61%

会议论文>

论文:13 占比:0.02%

专利文献>

论文:69179 占比:99.37%

总计:69620篇

播种密度—发文趋势图

播种密度

-研究学者

  • 刘纲
  • 钟林
  • 孙崇兰
  • 杨馨
  • 熊仿秋
  • 罗晓玲
  • 何淑华
  • 刘乃森
  • 刘其宁
  • 刘开顺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曲华
    • 摘要: 1种子处理在55°C的温水中浸泡10~15分钟,再在30~40°C的温水中浸泡10~12小时,沥干后置于28~30°C条件下保温催芽,待60%以上的种子露白后即可播种。也可用高锰酸钾0.1%浸10~15分钟、磷酸三钠10%浸10~15分钟或70°C高温干燥72小时。确定播种时间,父本1月28日,母本2月3日。播种密度,父本每亩300~400株,母本每亩2200~2400株,株距40~45厘米,行距60厘米。
    • 史双月; 王瑞; 姚照胜; 张伟军; 刘涛; 李冬双; 孙成明
    • 摘要: 通过设置不同穴距和穴播苗数的小区试验,从小麦单株的根系活力、根系形态、地上部形态、SPAD值和氮素含量及单位面积产量对不同麦苗分布下小麦群体构建及单株生长发育差异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在H2处理(穴距为9cm)时小麦的根系活力最大,且在不同的穴苗数之间趋势一致,而穴苗数为3~4时最为适宜。②在H1处理(穴距为6cm)时小麦的根长最长,H2处理根系平均直径最大,H3处理(穴距为12cm)的根系表面积最大,不同处理间均为穴苗数3~4的结果最优。③小麦株高在生育中后期以H3处理最高,不同处理间均随着穴苗数的增多而增加;平均茎粗在不同时期以H3处理最高,不同处理间均随着穴苗数的增加而减少;单株叶面积在不同时期以H3处理最高,不同穴苗数间以穴苗数3~4的结果最优;单株干物重随着穴距的增大而增大,随着穴苗数的增加而减少。④不同处理下SPAD值和氮素含量的趋势一致,均随着穴距的增大而增大,随着穴苗数的增加而减少。⑤在不同处理下,随着播种密度的增加,穗数随之增加,而穗粒数和千粒重则与其呈负相关。
    • 杜萌; 马凌霄; 隋鑫; 任海; 李旭; 吕小红; 马畅; 王宇
    • 摘要: 为探究不同播种密度对水直播稻生育特性及产量的影响,在辽宁省盐碱地利用研究所试验基地进行试验,采用水直播的方式,以盐丰47(Y)、盐粳939(J)为供试材料,设5个播种密度(B)水平,B1~B5分别为60.0、82.5、105.0、127.5、150.0 kg/hm^(2)。在水稻生育期测定水稻形态指标、光合特性、产量及产量构成,分析不同播种密度对水直播稻的生育特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盐丰47与盐粳939均在B3处理时成熟较早;盐丰47与盐粳939在B3播种密度下成苗率最高,分别为46.25%、45.65%,株高最矮,分别为94.64、91.37 cm;茎蘖动态、成穗率、SPAD值、灌浆速率、净光合速率等指标相对较高。盐丰47与盐粳939随着播种密度的增大,产量先增后减,均在B3播种密度下得到的实际产量最大,分别为8479.20、7391.40 kg/hm^(2)。在适宜的播种密度(B3)处理下,随生育进程进行,水稻群体一直能有一个相对稳定的生长条件。适宜的条件下,水稻形态、光合特性等指标均能达到最优,使后期水稻的产量达到最大。
    • 侯颖; 丁锦平; 朱新玉
    • 摘要: 【目的】为更加客观、准确地综合评价郑麦369的产量和品质,探索优质小麦绿色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方法】以郑麦369为材料,研究不同播种密度、不同灌溉和施肥时间组合对冬小麦生长、产量和面粉品质的影响,并利用主成分分析和加权隶属函数分析法对郑麦369产量和品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高密度处理下,郑麦369营养生长阶段的基本苗数、群体总茎数、株高和叶面积指数均显著高于低密度处理下的数值,而分蘖数和次生根则低于低密度处理;无论高密度还是低密度下,拔节期施肥和灌溉,郑麦369产量均显著高于同密度下的其他处理,千粒重较大可能是其主要原因;应用Z-score综合评价法对不同处理下郑麦369面粉品质的6项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水肥后移有利于提升面粉品质。主成分分析和加权隶属函数综合分析表明,低密度播种、施肥和灌溉后移既能实现郑麦369高产,又能改善面粉的品质特性。【结论】合理的管理措施能够实现郑麦369高产与面粉优质品质的耦合。
    • 程洪森; 高德学; 徐宁; 孙会杰; 那艳斌; 李传家
    • 摘要: 为了掌握辽宁省工业大麻生产适宜的种植密度,选用1-26和1-25-683两个品系,进行7个播种密度(1.67、2.50、3.33、5.00、10.00、50.00、120.00万穴/hm^(2))的比较试验,研究其对工业大麻生产的农艺性状、种子产量及雄株纤维产量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品系1-26种子产量在1298.70~1836.20kg/hm^(2),种植密度为2.50万穴/hm^(2)和3.33万穴/hm^(2)时,种子产量较高,分别为1836.20、1802.70kg/hm^(2),纤维产量分别为563.41、474.45kg/hm^(2)。品系1-25-683种子产量在663.20~1336.95kg/hm^(2),在种植密度为1.67万穴/hm^(2)时种子产量最高,达到1336.90kg/hm^(2),纤维产量为462.62kg/hm^(2)。同时,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株高、茎粗、单株产量、果序长度、果序数量、小穗数量逐渐降低,种子产量降低,纤维产量增加。故辽宁省工业大麻1-26和1-25-683两个品系在辽阳试验地的播种密度在1.67~3.33万穴/hm^(2)时种子产量最高,如兼收雄麻纤维可适当增加密度。
    • 摘要: 2022年7月14日,湖北省农业科学院副巡视员夏贤格研究员带领植保土肥研究所与粮食作物研究所相关科研人员赴浠水县马石庙村进行双季稻双直播调研,开展农业科技“五五”工程行动,践行党员干部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夏贤格一行在浠水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要负责人的陪同下调研了当地直播早稻的种植与机械收割情况,向种植大户详细询问了直播早稻的品种选择、产量、种植密度与控草等有关情况,了解了下一季直播早稻“翻秋”(早稻当晚稻种)的准备工作,针对直播稻田间控草问题,建议农户适当提高播种密度,寻找控草与防病虫之间的最优平衡点。
    • 危文波; 扎西罗布; 甘雅文; 刘仁建; 达娃; 德青卓嘎
    • 摘要: 以“藏青2000”和“藏青17”2个青稞品种为材料,研究不同播种密度和肥料处理及其互作对青稞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处理条件下,“藏青2000”的株高、穗粒数、千粒质量、每667 m2穗数和产量均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而“藏青17”的千粒质量、每667 m^(2)穗数和折合每667 m^(2)产量在处理T6时最高,株高和穗粒数在处理T8时最高。从节约成本和保护环境的角度出发,确定T2处理即播量14.00 kg/667 m2,且施入羊粪375.00 kg/667 m^(2)、尿素8.20 kg/667 m^(2)、磷酸二铵7.40 kg/667 m^(2)、氯化钾2.20 kg/667 m^(2)最适宜“藏青2000”的种植密度和肥料水平,确定处理T6即播量14.00 kg/667 m^(2),且施入羊粪225.00 kg/667 m^(2)、尿素5.40 kg/667 m^(2)、磷酸二铵4.40 kg/667 m^(2)、氯化钾1.40 kg/667 m^(2)最适宜“藏青17”。
    • 贾姊薇; 贾兵国; 王素娜; 王星; 王景玺; 王丽萍
    • 摘要: 明确豆类种子发芽的适宜条件,可为芽苗菜优质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以大豆、豌豆和绿豆种子为试材,研究了浸种时间、催芽温度和播种密度对种子发芽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绿豆和豌豆的最适浸种时间均为24 h,发芽率分别达到97.00%和97.66%;大豆不宜长时间浸种,适宜的浸种时间为4~8 h,其中最适浸种时间为8 h,发芽率达到52.66%。大豆、豌豆和绿豆种子的最适催芽温度均为25°C,发芽率分别达到91.66%、98.66%和96.33%;温度太高(35°C)或太低(15°C)均不适合种子萌发。播种密度为0.3~0.5 kg/m2时对豆类种子的发芽率普遍影响不大,播种密度超过0.5 kg/m2后会导致种子发芽率显著降低,总体来看豆类种子的最适播种密度为0.5 kg/m2。绿豆和豌豆浸种24 h,大豆浸种8 h,按照种子干重0.5 kg/m2进行育种盘播种,在25°C黑暗条件下催芽,种子发芽率较高。
    • 魏龙雪; 裴艳婷; 李文佼; 张书良; 张洪勇; 朱金英
    • 摘要: 为探明不同播种期和播种密度对小麦新品种济麦44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筛选适宜的播期和播种密度。2019—2020年度在山东省德州市德城区黄河涯镇试验地就济麦44进行了不同播期和播种密度的随机区组试验。结果表明,济麦44籽粒产量和品质对不同播期和播种密度处理组合的反应略有不同,在产量方面,播期10月5日+基本苗180万/hm 2处理、播期10月15日+基本苗270万/hm 2处理和播期10月25日+基本苗315万/hm 2处理组合的产量较高,处理组合间差异不显著;在产量构成要素来看,3个处理组合在千粒重、有效穗数和穗粒数方面均表现较好;在品质方面,虽大部分处理组合间均表现不显著,但从蛋白质含量、稳定时间、吸水率和沉淀值等几个方面综合来看,播期10月5日+基本苗180万/hm 2处理、播期10月15日+基本苗270万/hm 2处理和播期10月25日+基本苗315万/hm 2处理组合的均值表现总体较好。因此,济麦44在黄淮海冬麦区适宜的参考播期和播种密度为10月5日、基本苗180万/hm 2;10月15日、基本苗270万/hm 2;10月25日、基本苗315万/hm 2。
    • 薛亚飞
    • 摘要: 春玉米是榆阳区长城沿线北部风沙草滩区的主要种植作物,该文从品种选择、播种管理、田间管理、水肥管理、病虫草害防治、防倒伏、收获与贮藏等方面介绍了榆阳区风沙草滩区春玉米标准化栽培技术要点,以期提高玉米产量,促进农业发展。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