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接触角

接触角

接触角的相关文献在1980年到2023年内共计3034篇,主要集中在化学工业、化学、一般工业技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271篇、会议论文193篇、专利文献75627篇;相关期刊879种,包括科学技术与工程、材料导报、功能材料等; 相关会议153种,包括2013年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传热传质学学术年会、2012年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传热传质学学术年会、中国林学会木材科学分会第十三次学术研讨会等;接触角的相关文献由8120位作者贡献,包括施建辉、徐志钮、陶维春等。

接触角—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271 占比:2.91%

会议论文>

论文:193 占比:0.25%

专利文献>

论文:75627 占比:96.84%

总计:78091篇

接触角—发文趋势图

接触角

-研究学者

  • 施建辉
  • 徐志钮
  • 陶维春
  • 王戈
  • 刘秀生
  • 彭晓峰
  • 王晓东
  • 朱定一
  • 李健
  • 肖锋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王丹杨; 刘增瑞; 李璇; 丁鹏; 谢娜; 王路明
    • 摘要: 目的探讨氩气源低温常压等离子体(nonthermal argonatmos phericpressure plasma,NTAPP)射流处理不同时间对牙本质⁃自酸蚀粘接剂粘接界面粘接强度及牙本质润湿性的影响。方法使用NTAPP发生装置(放电输入功率:9 W,氩气气体流量:5 L/min),分别处理5组(n=6)人牙本质试件(0、5、10、15、20 s)后,使用S3 Bond粘接剂处理牙面,制作微拉伸粘接试件并测量各组即刻粘接强度。同样参数、同样分组条件下处理牙本质面后测量牙本质表面接触角。结果随着NTAPP处理时间延长,牙本质即刻粘接强度呈显著上升趋势,以处理15 s组粘接强度最高(31.82±2.80)MPa。随着NTAPP处理时间延长,与阴性对照组牙本质表面接触角(75.57°±1.45°)相比,各实验组牙本质表面接触角均显著减小,以处理15 s组牙本质表面接触角(33.56°±2.14°)最低,湿润性最大。结论NTAPP处理可显著增加牙本质表面湿润性,提高与自酸蚀粘接剂粘接界面的粘接强度,这与处理时间相关。
    • 游阳; 肖衡林; 谭燕
    • 摘要: 以添加(0%、3%、6%、9%)疏水材料(全称超级疏水高分子聚合物,简称SHOIP)的改性黏土作为研究对象,开展土壤-水接触角试验、渗透试验和核磁共振试验,分别研究SHOIP掺量对改性黏土接触角、渗透系数和土壤孔隙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SHOIP掺量从0%增加到9%时,改性黏土接触角从60°增加到123°;改性黏土渗透系数逐渐减小,上水头压力为30kPa时,渗透系数从1.4×10^(-6)cm·s^(-1)减小至1.5×10^(-8)cm·s^(-1),上水头压力为60kPa时,渗透系数从7×10^(-6)cm·s^(-1)减小至2.1×10^(-8)cm·s^(-1).SHOIP掺量为0%和3%的改性黏土孔隙分布曲线图呈现三峰分布,即小孔、中孔和大孔的分布都有峰值,随SHOIP掺量的增加三孔均出现不同程度减小,当SHOIP掺量大于6%时,大孔体积降为零.改性黏土渗透系数主要由大孔决定,当大孔体积为零时,继续增加SHOIP掺量,只会小幅降低渗透系数.该研究对土体防水工程具有参考意义.
    • 游阳; 肖衡林; 谭燕
    • 摘要: 以添加(0%、3%、6%、9%)疏水材料(全称超级疏水高分子聚合物,简称SHOIP)的改性黏土作为研究对象,开展土壤-水接触角试验、渗透试验和核磁共振试验,分别研究SHOIP掺量对改性黏土接触角、渗透系数和土壤孔隙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SHOIP掺量从0%增加到9%时,改性黏土接触角从60°增加到123°;改性黏土渗透系数逐渐减小,上水头压力为30kPa时,渗透系数从1.4×10^(-6)cm·s^(-1)减小至1.5×10^(-8)cm·s^(-1),上水头压力为60kPa时,渗透系数从7×10^(-6)cm·s^(-1)减小至2.1×10^(-8)cm·s^(-1).SHOIP掺量为0%和3%的改性黏土孔隙分布曲线图呈现三峰分布,即小孔、中孔和大孔的分布都有峰值,随SHOIP掺量的增加三孔均出现不同程度减小,当SHOIP掺量大于6%时,大孔体积降为零.改性黏土渗透系数主要由大孔决定,当大孔体积为零时,继续增加SHOIP掺量,只会小幅降低渗透系数.该研究对土体防水工程具有参考意义.
    • 艾纯明; 孙萍萍; 吴爱祥; 陈勋; 刘超
    • 摘要: 为了揭示表面活性剂对提高铜矿表面润湿性的潜在作用,采用高速摄像和图像处理方法,对含表面活性剂硫酸溶液的液滴扩散行为进行了可视化研究,并对固液相互作用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液体表面张力和矿石表面粗糙度是影响表面润湿性的主要因素。通过定量铺展面积、铺展系数和接触角,揭示了硫酸溶液浓度和表面活性剂对矿石表面润湿性的影响。液滴铺展实验结果表明,表面活性剂和硫酸溶液的浓度越高,矿石的润湿性越好,铺展系数越大,接触角越小。引入“浸出反应系数”和“表面活性系数”对平衡接触角的数学表达式进行了修正。
    • 任荣杰; 董光能
    • 摘要: 为提高人工关节假体材料(钛合金/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配副)的耐磨性,研究了材料仿生树状分叉网络织构的液体铺展流动性能与摩擦学性能。根据分支数与分支角不同,分别设计了3类仿生树状分叉网络织构(十字型网络、T型网络、Y型网络),每类树状网络织构分别制备成织构率为10%、15%、20%的3种试样。通过试验,评价了树状网络的液体铺展流动性和摩擦学性能,结果发现:3种织构表面均可以降低瞬时接触角和实现液体完全铺展,并具有较好的减摩性能;Y型网络织构具有最好的液体铺展流动性能,2μL的液体在10%织构率时瞬时接触角为23.37°,仅0.95 s可以完全铺展;T型网络织构在15%织构率时摩擦系数仅为0.077,较原始表面降低了38%。研究内容对人工关节自润滑减摩设计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 史泽; 李月婵; 高雪凇; 谢安
    • 摘要: 以N,N-二甲基乙酰胺(DMAc)为溶剂,采用浸没沉淀相转化法(NIPS)制备了一系列聚偏氟乙烯(PVDF)膜以及正硅酸乙酯(TEOS)改性聚偏氟乙烯(PVDF)杂化膜材料。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膜的形貌,并通过接触角、孔隙率、透水率等性能表征,考察了铸膜液浓度及TEOS添加剂对膜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纯膜相比,加入正硅酸乙酯可以使杂化膜的综合性能提高。铸膜液浓度为17%,添加1%TEOS所制备的PVDF杂化膜,接触角为86.06°,孔隙率42.86%,透水率达到2.080 L/(m^(2)·h),此时杂化膜的综合性能最佳。
    • 韩洪兴; 赵磊; 韩春; 史纪村; 崔朋勃; 朱向辉
    • 摘要: 采用KH-570偶联剂接枝改性SiO_(2)颗粒表面,通过调节KH-570偶联剂的接枝密度定量控制硅烷化SiO_(2)颗粒界面上的接触角,接着利用界面自组装方法制备可控层的硅烷化SiO_(2)涂层。结果表明,硅烷化SiO_(2)颗粒界面上的接触角随着KH-570偶联剂接枝密度的增加呈先增加后下降趋势,KH-570偶联剂为1.5 mL、pH值=10时,接触角最大,约为147°;硅烷化SiO_(2)涂层为3层时,整个衬底被硅烷化SiO_(2)涂层完全覆盖,接触角达到156°,属于超疏水涂层。
    • 张洋; 崔豫楠; 闫晶晶; 李治刚; 郭红光; 李雨成
    • 摘要: 喷雾降尘技术的降尘效率与煤尘的润湿性密切相关,而煤尘的润湿性受诸多因素影响。为了研究粒径对煤尘润湿性的影响,以内蒙古雁南煤矿4种不同粒径煤粉为研究对象,从接触角、沉降效率、红外光谱、润湿热4个方面探讨粒径对煤尘润湿性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当煤尘粒径逐渐增大时,接触角则逐渐减小,亲水沉降效果显著;粒径变化没有造成煤尘官能团种类的缺失,但是随着煤尘粒径的减小,含氧官能团减少,煤尘亲水性影响因子减小;润湿热与同种煤尘粒径呈负相关关系,与接触角呈正相关关系,因此可以用润湿热表征不同粒径煤尘润湿性的好坏。研究结果可为提高煤尘润湿效率和矿井煤尘防治技术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 徐接旺; 郭太雄; 朱宁芳; 尹晶晶
    • 摘要: 采用不同量防锈油对DP590钢进行涂装。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观察了DP590钢的微观结构;通过接触角测量仪、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盐雾腐蚀试验等研究了防锈油涂油量对DP590钢表面润湿性和耐蚀性的影响。结果表明:DP590钢组织主要由粗大的铁素体和少量马氏体组成,平行板条状马氏体穿插分布在铁素体内部,与铁素体交错形成类似纤维状双相混合组织;DP590钢表面的腐蚀坑主要为由夹杂物诱发的尺寸较小的点蚀孔和马氏体相与铁素体相之间电偶腐蚀形成的尺寸较大溃疡状腐蚀坑;随着涂油量的增加,DP590钢表面接触角呈现先增大后减小再增大趋势;防锈油在短期内对DP590钢表面具有较强的防护作用,按800 mg/m^(2+)中涂油量对DP590钢进行涂装,不仅能获得最好的防护作用,而且还可以节省防锈油的涂装成本。
    • 孟欣; 刘汉涛; 李海桥
    • 摘要: 研究表面微观结构对液滴动态润湿性能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多体耗散粒子动力学(MDPD)方法是一种介观尺度的模拟方法,可以实现不同微结构表面与流体间的相互作用。通过与实验和模拟结果进行对比的方法验证了液滴浸润固体壁面模型的准确性和可行性,系统研究了微结构参数对表面浸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微柱高度对液滴浸润状态的影响并不是一直存在,微柱高度为1时,固壁表面均表现为亲水;微柱高度为2时,随着面积分数的增大,固壁表面由疏水变为亲水;微柱高度超过阈值2时,固液作用基本不会改变。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