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掘进爆破

掘进爆破

掘进爆破的相关文献在1987年到2022年内共计176篇,主要集中在矿业工程、公路运输、建筑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08篇、会议论文14篇、专利文献24773篇;相关期刊65种,包括技术与市场、爆破、采矿技术等; 相关会议13种,包括中国工程爆破协会成立20周年学术会议、2013年全国公路隧道学术会议、2013年全国矿山建设学术会议等;掘进爆破的相关文献由544位作者贡献,包括汪海波、宗琦、左庭等。

掘进爆破—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08 占比:0.43%

会议论文>

论文:14 占比:0.06%

专利文献>

论文:24773 占比:99.51%

总计:24895篇

掘进爆破—发文趋势图

掘进爆破

-研究学者

  • 汪海波
  • 宗琦
  • 左庭
  • 李祥龙
  • 高文学
  • 王峰
  • 王建国
  • 赵泽虎
  • 冯军魁
  • 刘典基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贺传宇
    • 摘要: 在公路隧道工程施工环节,为了满足工程质量及安全性要求,需要对掘进技术进行科学考虑。爆破技术作为隧道掘进工程常见的一项技术策略,其具备效率高、技术成熟等诸多优点得到了广泛运用。为了对爆破技术工艺要点有更为详细的了解,结合笔者多年以来的工程实际,以某隧道项目为研究背景,对爆破技术在该隧道工程中的实践过程进行详细解析,以期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 张阳; 王利军; 龚兵; 张文东; 田丰; 李月喜; 魏林振
    • 摘要: 掘进爆破广泛应用于隧道及矿山平巷开采,目前该作业环境下的炮孔装药模式主要以人工为主。乳化炸药现场混装技术的引进可提升爆破作业的机械化、自动化水平,降低劳动强度和减少作业人员。本文结合现场混装技术的特点,从炸药能量释放的调节、降本增效、节能环保等方面对该技术在掘进爆破作业中的应用优势进行了分析,并对现场混装设备的智能化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 陈之兼; 王铭锋; 张阳阳
    • 摘要: 针对某井下铁矿掘进工作面使用电子雷管爆破中出现丢炮、盲炮和进尺差的问题,通过电子雷管模拟导爆管雷管时差的3种爆破方案设计与工程实践进行研究分析,查找原因。研究表明:在同一段内的不同炮孔设置起爆时间差的方案相比不设时间差的方案,爆破效果显著提高,丢炮概率也大大减小;段别时间差和段内时间差的爆破方案设计有利于提高爆破效果,可为基于电子雷管性能特点的爆破方案优化提供基本设计遵循;电子雷管延时精度高的突出特点,可为爆破技术提供更多的应用场景和技术方案应用。
    • 孙宝财; 凌晓; 周文海; 王树江
    • 摘要: 城市地下空间掘进爆破过程中冲击载荷对爆源近区的埋地输气管道的影响作为工程施工中的主要安全问题已被广泛关注。以某一具体施工案例为背景,采用动力有限元软件LS-DYNA建立了土体-管道-岩石流固耦合模型。对δ=0.02 m、0.04 m、0.06 m、0.08 m的4种不同壁厚条件下管道的迎-背爆面有效应力和振动合速度分布规律进行了分析;同时基于管土耦合模型,进一步研究了爆破振动速度峰值由爆源传至管道迎爆面、背爆面和地表三个关键位置时的衰减情况。结果表明:随着管道壁厚的增加,管壁质点的有效应力、振动合速度都呈现出非线性衰减规律,管道背爆面局部应力峰值数值明显高于迎爆面,而迎爆面振动合速度明显高于背爆面。当管壁厚度增量为Δδ=0.02 m时,迎爆面和背爆面有效应力峰值衰减率分别为κ_(1)=25.2%、19.2%、10.7%和κ_(2)=50%、25%、13.3%。4种不同壁厚条件下迎-背爆面和背爆面-地表质点峰值振动速度平均衰减率分别为η_(1)=24.6%、18.96%、15.04%、14.78%和η_(2)=73.46%、69.4%、66.52%、63.6%,而衰减系数α的变化明显小于衰减率。故对于存在管道的这种非均匀地质条件振动速度预测采用萨道夫斯基公式已不再准确,需要对该公式进行修正使用。
    • 李月喜; 张文东; 王勇; 魏林振
    • 摘要: 近年来,伴随着地下采矿技术的不断进步,对地下采矿技术装备的需求也在相应不断变化,总体上呈现“自动化减人、机械化代人”的趋势。乳化炸药现场混装技术的引进可提升爆破作业的机械化、自动化水平,降低劳动强度和减少作业人员。本文结合现场混装技术的特点及掘进混装车在杏山铁矿现场工业实验情况,从降本增效、降低工人劳动强度、实现本质安全等方面对比分析该技术在掘进爆破作业中的应用优势。
    • 张林
    • 摘要: 为了减少掘进爆破对会排山隧道围岩的损伤范围,改善爆破的成型效果,减少超欠挖现象,确定掘进爆破参数。采用声波探测的试法,针对隧道泥岩砂岩互层围岩的试验段共进行了5次试验,每次试验采用不同的周边孔爆破参数。根据试验结果确定了不同爆破参数作用下围岩的损伤范围,通过分析爆破参数与围岩损伤范围间的关系可以得到以下主要结论:泥岩砂岩互层的隧道围岩均匀性较差,隧道周边孔爆破会造成围岩的损伤,损伤范围与周边孔的爆破参数有关,当周边孔布置参数相同时,围岩损伤范围随单孔装药量的增加而变大。孔距和单孔装药量相同的情况下,损伤范围随光爆层厚度的增加而变大;确定泥岩砂岩互层隧道周边孔爆破参数时,应采用较低的单孔装药量,较小的周边孔间距和光爆层厚度。
    • 张林
    • 摘要: 为了减少掘进爆破对会排山隧道围岩的损伤范围,改善爆破的成型效果,减少超欠挖现象,确定掘进爆破参数.采用声波探测的试法,针对隧道泥岩砂岩互层围岩的试验段共进行了5次试验,每次试验采用不同的周边孔爆破参数.根据试验结果确定了不同爆破参数作用下围岩的损伤范围,通过分析爆破参数与围岩损伤范围间的关系可以得到以下主要结论:泥岩砂岩互层的隧道围岩均匀性较差,隧道周边孔爆破会造成围岩的损伤,损伤范围与周边孔的爆破参数有关,当周边孔布置参数相同时,围岩损伤范围随单孔装药量的增加而变大.孔距和单孔装药量相同的情况下,损伤范围随光爆层厚度的增加而变大;确定泥岩砂岩互层隧道周边孔爆破参数时,应采用较低的单孔装药量,较小的周边孔间距和光爆层厚度.
    • 王武刚
    • 摘要: 在公路隧道遇到噪声敏感区或城市中心区建设时,隧道爆破噪声控制越来越重要.文中通过某项目实施案例,分析总结出,通过光面爆破、控制用药量,使用电子数码雷管的微差爆破等措施,对控制震动和噪声是有效的.采用信息化施工,加强监控量测,动态调整方案,是安全、达标实施的保障.
    • 张万斌
    • 摘要: 将普通电子雷管应用于井下和孔桩爆破作业时,由于爆破时产生的振动效应,先爆破的雷管很容易将尚未爆破的雷管振坏,从而产生盲炮。为解决这一问题,盘江民爆公司研制了专供井下与孔桩爆破使用的电子雷管并对其进行试用。本次试用中,一共实施了15次爆破,试用地点涉及两个工作面,试用中总计使用井下专用电子雷管687发,未发现盲炮,爆破效果良好,掘进进尺理想,较使用导爆管雷管时进尺更好。试用结果表明,这种专用电子雷管能很好地适应井下复杂的爆破环境,能有效地减少甚至杜绝盲炮,改善爆破效果。
    • 汪平
    • 摘要: 掏槽爆破是地下金属矿山掘进过程中一个极为重要的工序,其直接影响到整体掘进效率和爆破质量.合理的掏槽方式和爆破参数对地下掘进爆破至关重要.以某地下矿山斜坡道掘进爆破为例,阐述了直眼掏槽爆破的原理和主要影响因素.开展了单空孔直眼掏槽爆破、三空孔直眼掏槽爆破和三空孔直眼掏槽爆破改进共3种方案的现场爆破效果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3个方案的炮孔利用率分别为60.33%、77.67%和89.00%;适当提高空孔的数量,增大掏槽爆破的补偿空间,有助于提高爆破掘进效率.现场采用第3种方案后,掏槽爆破成腔质量提升明显,掘进爆破炮孔利用率为88.55%~91.53%,平均炮孔利用率达到90.12%,可以满足掘进爆破循环进尺要求.最后提出了掏槽爆破质量控制措施,对于类似条件矿山具有一定借鉴作用.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