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抗震设计规范

抗震设计规范

抗震设计规范的相关文献在1978年到2022年内共计228篇,主要集中在建筑科学、地球物理学、公路运输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09篇、会议论文18篇、专利文献138723篇;相关期刊128种,包括震灾防御技术、煤炭工程、结构工程师等; 相关会议15种,包括第八届全国土木工程研究生学术论坛、第八届全国地震工程会议、第十二届高层建筑抗震技术交流会暨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60周年院庆学术交流会等;抗震设计规范的相关文献由364位作者贡献,包括王亚勇、陈厚群、何友娣等。

抗震设计规范—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09 占比:0.15%

会议论文>

论文:18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138723 占比:99.84%

总计:138950篇

抗震设计规范—发文趋势图

抗震设计规范

-研究学者

  • 王亚勇
  • 陈厚群
  • 何友娣
  • 倪永军
  • 李冲
  • 李新乐
  • 李龙安
  • 王克海
  • 罗奇峰
  • 亢川川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林志
    • 摘要: 经过8年的研究与编制,《公路隧道抗震设计规范》(以下简称《规范》)已于2019年11月26日颁布、2020年3月1日起正式实施,规范编号为JTG2232-2019,为强制性标准。围绕建立“隧道抗震性能化设计方法”的总体目标,《规范》提出了基于使用功能的隧道抗震设防分类、不同设防分类隧道的三级地震动设防水准、对应不同地震动设防水准的隧道三级性能水平和性能目标、地震反应计算方法、结构性能参数选取及其设计控制目标等成果,建立了公路隧道性能化抗震设计方法,并将之推展涵盖钻爆、盾构、沉管和明挖等所有隧道形式。
    • 张春华; 周小龙; 李元松; 邹灵玥
    • 摘要: 首先介绍了欧洲抗震设计标准Design of structures for earthquake resistance(简称欧标)和中国《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2016年版)(简称中规)的抗震设防目标与实现方法,并进行了简单对比,分析了抗震设防目标与地震超越概率的关系。然后基于设计基准期和地震事件发生概率模型,建立了不同超越概率条件下中规和欧标地震动峰值加速度间的相互转换关系式,系统地分析了反应谱主要影响因素及参数的取值方法和相互联系,此外通过工程算例对比分析了中规和欧标在相同外部地震环境下楼层水平地震作用计算结果的差异。结果表明:中规和欧标反应谱理论本质上相同,形式相似,但地震动参数取值方法和依据存在差异;在相同外部地震环境下,依据欧标获得的楼层水平地震作用大于基于中规获得的计算结果,但二者差值百分比分布稳定,具有较好的规律性和可比性。
    • 苑明军; 张在溪
    • 摘要: 青岛胶东机场航站楼综合管廊,结合《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是国内首次采用综合支架和抗震支架结合的管廊项目。胶东机场处于环胶州湾北部的核心区域,是市域范围内居中位置,距离东岸城区(青岛)约50公里,距离北岸城区(红岛)约18公里,距离西岸城区(黄岛)约40公里。青岛胶东机场积极响应党中央、国务院号召,进行机场综合管廊建设,并全部申报为试点项目。
    • 阙仁波
    • 摘要: 对反应谱性质及其与地震危险性分析的逻辑关联性进行了系统性梳理、严密性推导和深入性分析,以期以此来加深对地震动参数区划图和抗震设计规范的相关编制原理的理解。
    • 徐建元; 李平
    • 摘要: 场地类别是确定场地地震动参数的依据,其分类标准的不同直接影响地震动参数的确定。在详细阐述了五种场地类别分类方法和所采用的分类指标基础上,首先采用中、美、欧、日、陈国兴法对松原地区的场地进行了场地类别划分,并对比分析了所得到的结果,其次采用最小二乘法建立Ⅱ、Ⅲ、Ⅳ类场地的拟合公式,通过拟合公式将界限值转化为V_(S20)、T_(S)转化为T_(G),探讨了中美欧日场地分类方法以及陈国兴法的区别与联系。研究结果表明,陈国兴法对我国现行抗震规范场地分类方法的改进有参考价值。
    • 孙艺; 孙英
    • 摘要: 鉴于美国高桩码头结构抗震设计没有统一行业准则难以统一管理的现状,美国土木工程师协会ASCE在美国国家标准协会ANSI的授权下,以各已建港口的抗震设计准则为基础编制了ASCE∕COPRI 61-14《顺岸式和突堤式高桩码头抗震设计》.该规范从地震设防标准、性能要求、设计方法及构件抗震设计和构造要求等进行详细规定,涵盖近年来国际上最新的抗震研究成果,对推动高桩码头抗震设计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便于国内设计人员更好地理解该规范,介绍规范的编制背景以及设计理念,并结合工程经验对其各部分内容进行详细的解读和说明.同时,与国内码头抗震设计规范进行简要对比,为设计理念和方法都相对落后的国内规范进一步修订提供参考.
    • 摘要: 时程分析法是20世纪60年代逐步发展起来的抗震分析方法。用以进行超高层建筑的抗震分析和工程抗震研究等。到80年代,已成为多数国家抗震设计规范或规程的分析方法之一。时程分析法是由结构基本运动方程输入地震加速度记录进行积分,求得整个时间历程内结构地震作用效应的一种结构动力计算方法,也为国际通用的动力分析方法。
    • 梁黄彬; 张辉; 谢强
    • 摘要: 近年来历次震害资料表明变电站设备的地震易损性极高,且破坏集中发生于设备套管根部.为了提升国产电气设备套管的抗震性能和促进我国相关规范的完善,笔者对中国、美国和欧洲现行标准之间关于套管抗震性能振动台试验鉴定的条文规定进行了对比分析,指出了我国规范的不足.通过借鉴国外相对成熟完备的设备套管抗震鉴定试验框架制定的经验,提出了改进我国套管抗震性能鉴定试验规定的修订建议和工作方向.
    • 李鑫成
    • 摘要: 地震由于其难预测性及较为严重的破坏性是保证桥梁结构的安全性的重要考量之一,同时确立合理严谨的抗震措施对于减轻地震及其次生灾害具有现实的意义。本文通过对我国公路桥梁地震破坏特点的总结,结合新版抗震规范提出公路桥梁抗震措施,以期为公路桥梁抗震设计与施工提供借鉴参考。
    • 周健; 李小军; 李亚琦; 亢川川
    • 摘要: 本文依据分布于全国的6824个钻孔数据,按照双参数的不同取值,将GB50011—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以下简称中国建抗规)的场地类别进一步划分为更加同质的子类,分析了双参数体系对场地分类结果的影响,建立了每个子类与美国《NEHRP对新建建筑和结构物的推荐地震条款》(National Earthquake Hazards Reduction Program Recommended Provisions for Seismic Regulations for New Buildings and Other Structures,以下简称美国建抗规)的场地类别的对应关系,并对比分析中、美建抗规的场地类别差异,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中国建抗规与美国建抗规场地类别相互转换的概率表达.研究结果表明:用vS20近似表示中国场地分类标准的等效剪切波速并不可靠;中国建抗规中Ⅱ类场地和Ⅲ类场地内部不同子类与美国建抗规中场地类别的对应关系截然不同;中国建抗规中覆盖层厚度有效地区分了浅部波速类似而深部波速不同的场地;中国建抗规的Ⅱ类和Ⅲ类场地主体均对应美国建抗规的D类场地,中国Ⅱ类场地略偏对应美国C类场地,中国Ⅲ类场地略偏对应美国E类场地;中国Ⅳ类场地对应美国E类场地,绝大多数美国C类和D类场地均对应中国Ⅱ类场地,说明中国Ⅱ类场地的范围极宽.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