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扶贫绩效

扶贫绩效

扶贫绩效的相关文献在1997年到2022年内共计92篇,主要集中在农业经济、财政、金融、旅游经济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2篇、专利文献1284篇;相关期刊76种,包括四川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法制与社会、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等; 扶贫绩效的相关文献由181位作者贡献,包括钱力、倪修凤、史玮东等。

扶贫绩效—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92 占比:6.69%

专利文献>

论文:1284 占比:93.31%

总计:1376篇

扶贫绩效—发文趋势图

扶贫绩效

-研究学者

  • 钱力
  • 倪修凤
  • 史玮东
  • 唐建兵
  • 寸家菊
  • 徐孝勇
  • 李春
  • 李梦珂
  • 李玥霖
  • 李超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罗英豪; 甘焕辉; 李纪林; 杨銮英; 谢钟鸣
    • 摘要: 扶贫绩效的评估对推进脱贫攻坚的进程具有重大意义,做好绩效评估是实现脱贫的必要条件。笔者重点关注经济、社会、文化、卫生四个维度,并基于此构建扶贫绩效的评价体系,通过熵值法计算出综合绩效。然后,进一步探究了人力资本水平对扶贫绩效的影响,并检验了不同地区扶贫绩效的异质性。研究发现,人力资本对综合扶贫绩效具有正向促进作用,人力资本水平越高,综合扶贫绩效得分越高。同时,由于具有异质性,不同地区的人力资本水平对综合扶贫绩效的促进程度不同。
    • 黄宸杰; 廖灵芝
    • 摘要: 2013年以来,伴随着精准扶贫思想的落实、扶贫脱贫路径的明确,扶贫工作因地施策、有序高效地推进,切实帮助各地贫困人口实现脱贫,朝着2020年全面脱贫目标迈进。因此,搜集了63篇核心文献梳理分析,得知理论界对扶贫政策在实施后的绩效研究文献数量逐年增长;研究角度多,包括精准扶贫、教育扶贫、产业扶贫、旅游扶贫、健康扶贫、金融扶贫绩效;研究的区域广包括14个集中连片特困区中某些区域或微观村落。以层次分析法作为主要绩效评价方法,从主观和客观的角度构建科学评价指标体系对各领域各区域的扶贫成效用量化模型来评估,并提出切实可行的提升扶贫绩效的对策。结论是:2020年全面脱贫的目标已经实现,未来理论研究将围绕"后扶贫时代"如何持续稳固脱贫攻坚成果继续深入,如旅游扶贫、产业扶贫的持续增收效应,消费扶贫绩效研究,扶贫政策调整后绩效研究等。
    • 曹佳蕾; 许宗凤
    • 摘要: 立足乡村振兴战略背景,基于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数据,运用熵权TOPSIS法和耦合协调模型构建多维扶贫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以皖江城市带为例进行实证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扶贫子系统的耦合协调度进行测度。研究表明,基于全国第三次农业普查数据从产业经济、基础设施、文化教育、生态环境等维度评价扶贫绩效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皖江城市带扶贫绩效呈现明显的区域差异;产业经济-基础设施-文化教育-生态环境四个子系统的耦合协调度较低。
    • 张瑜; 徐海洋; 王新军
    • 摘要: 基本医疗保险作为一项治理贫困、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制度,对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18年CFPS数据,采用IV-Probit模型并控制模型存在的内生性问题,探究基本医疗保险对城乡居民的扶贫绩效。结果发现:(1)基本医疗保险对城乡居民扶贫绩效显著。(2)基本医疗保险扶贫绩效存在异质性,对农村、西部地区、老年人等相对弱势群体扶贫绩效更高;然而,基本医疗保险保障水平相对较低,对于重大疾病冲击产生的高额医疗费用,基本医疗保险扶贫绩效有限。因此,应发挥基本医疗保险在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中的作用,同时逐步提高基本医疗保险保障水平和保障范围,对老年人等弱势群体适当倾斜医疗资源,促进社会公平。
    • 邓建敏; 靳永翥
    • 摘要: 作为社会资本的子集,关系资本是隶属于某一特定社群的个人在家庭、社会或政治经济行为交往中所产生的基于血亲、近邻、友谊或价值认同的结构性关系网络,且这种关系网络具有达成该社群某项公共的或共同的目标的可能。在我国扶贫实践中,从乡村社会文化层面考量,扶贫项目的落地变现都离不开“关键个体”。公共政策执行者、企业组织中的慈善家、社会组织中的灵魂人物、体制外的公众人物等都属于“关键个体”。“关键个体”在扶贫项目申请、项目资金的多元化筹措、项目资金捐赠、乡村旅游宣传与定向帮扶等重要环节贡献各自的智慧,建立起以扶贫项目实现为目标、以情感友谊为纽带的多重合作关系网络,促进各项扶贫工作的顺利开展。在乡村振兴策略选择中,可以因地制宜地运用关系资本的柔性治理技术特点,传承传统文化中的“跪乳反哺”精神,构建新乡贤和村议事会等新型关系资本运行载体,多层级、多元化协同推进乡村振兴。
    • 李沐纯; 周佳愉
    • 摘要: 社区参与是促进乡村旅游发展和提升旅游扶贫绩效的有效途径。以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和中国学术期刊(CNKI)数据库中的相关文献为数据基础,知识图谱绘制软件CiteSpace为研究工具,从发文数量、作者、研究机构、关键词、研究内容等方面对相关研究进行梳理与归纳。研究发现,国内外对社区参与乡村旅游发展的学术关注度在不断提升,国内外均已形成较为知名的研究者和机构;国内外研究热点有一定差异,国外研究侧重点在社区参与乡村旅游发展的影响因素、居民的态度和感知、社区参与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等方面,国内研究的热点在于社区参与乡村旅游的模式、利益分配、与旅游扶贫的关系、问题及对策等方面。在文献梳理基础上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了总结和对比,并对未来研究方向提出了相关建议。
    • 田万慧
    • 摘要: 基于综合评分模型,以甘肃省深度贫困地区560个农户、74个行政村的调查数据为研究样本,对其扶贫绩效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扶贫绩效整体上处于中等水平,普遍实现了“两不愁,三保障”。描述性分析显示,饮水安全问题尚未得到全面解决;村组道路、农户通网、文化活动场所等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还存在一定缺口;医疗卫生条件缺口较大,是社会发展的短板之一;农村基层组织“两委”班子服务群众的意识不够强,群众对帮扶工作的满意度偏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成效仍较低。
    • 施咏清; 丁吕; 马佳乐; 柴江; 牛朝阳
    • 摘要: 扶贫绩效评价是提高脱贫质量和减贫效果的关键环节.文章以2018年安徽省16个地级市64个县(市)数据为样本,从经济、社会、文化、科技、生态等五个绩效维度构建扶贫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识别影响扶贫绩效的关键因素进行扶贫绩效的定量评价和排序.结果表明,安徽省扶贫绩效参差不齐,区域差异显著.在此基础上,文章就如何进一步提升扶贫绩效,打好脱贫攻坚战提出相应策略建议.
    • 林海华; 林海英; 包家辰
    • 摘要: 现阶段我国扶贫工作的重点是从精准扶贫向精准脱贫的推进,少数民族地区作为打贏脱贫攻坚战"最后的堡垒",其扶贫绩效的好坏决定能否实现如期脱贫.因此,对少数民族地区进行绩效评估十分关键.以少数民族地区的贫困特征为切入点,结合少数民族地区实际,构建扶贫绩效和贫困程度评估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利用内蒙古自治区的数据对少数民族地区贫困程度和扶贫绩效进行评估.结果表明,家庭收支能力低和健康保障不够是导致已脱贫贫困县返贫的主要原因.不同贫困程度的贫困县致贫原因不同.较贫困地区的致贫原因主要为家庭收入较低、生态建设能力弱;深度贫困地区的致贫原因主要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不够和健康保障能力薄弱.因此,为防止脱贫县返贫,持续巩固脱贫攻坚的成果,致力于未脱贫贫困县的如期脱贫,提出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对策建议,期冀为少数民族地区攻克脱贫攻坚"最后的堡垒"提供重要的指导和借鉴.
    • 韩玲; 崔哲浩
    • 摘要: 2020年我国脱贫攻坚迎来胜利收官,而"后扶贫时代"的乡村贫困仍是需要迫切关注并从长计议的重大议题.扶贫绩效评估有利于总结脱贫行为特征,进一步助力乡村振兴.富集的民族文化和绿色生态资源使乡村旅游逐渐成为东北民族地区脱贫致富的新希望.通过构建乡村旅游扶贫绩效评估指标体系,采用熵权法展开案例地2015-2019年乡村旅游扶贫绩效定量评价,并结合GIS空间可视化技术探究其扶贫绩效时空分异特征及成因,结果表明案例地乡村旅游扶贫绩效总体呈现出波动上升态势,在产生规模效应与拉动效应的同时也存在旅游漏损现象;在空间上未表现出集聚态势,区域分异显著,旅游扶贫整体格局尚未形成.这意味着东北民族地区的乡村旅游扶贫还需要进一步优化,以筑牢乡村可持续发展的根基.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