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德性伦理学

德性伦理学

德性伦理学的相关文献在1997年到2022年内共计84篇,主要集中在伦理学(道德哲学)、中国哲学、欧洲哲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9篇、会议论文5篇、专利文献3403篇;相关期刊66种,包括现代哲学、中国高等学校学术文摘·哲学、伦理学研究等; 相关会议4种,包括中国教育学会中青年教育理论工作者分会第23届学术年会、国际儒学论坛·2009、第三届中国文学博士后论坛等;德性伦理学的相关文献由90位作者贡献,包括方熹、江畅、张传有等。

德性伦理学—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79 占比:2.27%

会议论文>

论文:5 占比:0.14%

专利文献>

论文:3403 占比:97.59%

总计:3487篇

德性伦理学—发文趋势图

德性伦理学

-研究学者

  • 方熹
  • 江畅
  • 张传有
  • 黄勇
  • 龚群
  • 余纪元
  • 冉杰
  • 原成成
  • 方如萍
  • 李园园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刘作
    • 摘要: 学界通常把endliche heilige Wesen翻译为“有限的神圣的存在者”,但是对它到底指代什么对象,存在争议。新近一种观点认为endliche只能翻译为“终极的”,而不能翻译为“有限的”,否则,脱离了康德把人作为有限存在者与神圣的存在者之间的比较框架。在康德伦理学中,g?ttlich和heilig都翻译为“神圣的”,后者与上帝没有直接关系,表达某物因道德法则而具有无条件的价值,endliche体现存在者具有感性的偏好,“有限的”与“神圣的”放在一起并不矛盾。康德提出“endliche heilige Wesen”是为了说明德性的敌人不是感性的偏好,而是基于人的任性的自由的作恶的倾向,把endliche翻译为“有限的”,能够更好地彰显其目的。有限的神圣的存在者在康德那里没有、也不可能有直接的对象,但在其历史哲学文本中有些暗示。这个概念也丰富了亚里士多德的德性伦理学与康德的伦理学之间对比的维度。基于这种解读,就会得出与目前学界理解略微不同的康德道德境界图。
    • 叶方兴
    • 摘要: 21世纪以来,西方德性伦理学借助更为开阔的知识界面生发出更为多样的研究趋向、关切更加多元的学术议题,其开放性、对话性和丰富性逐渐增强,内部形成了丰富多样、精彩纷呈的知识景观。21世纪以来西方德性伦理学的整体演化总体上遵循从“理论流派”转向“具体议题”、“代表人物”转向“观点争鸣”的逻辑,在路径、议题、观点、方法论等方面也呈现出多样性的品格。追踪当下西方德性伦理学的前沿动态,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展开议题式关注、理论梳理和深入分析,不仅有助于把握德性伦理学的理论特质,而且能够推进中西方德性伦理学的对话与比较,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伦理学提供可以借鉴的域外资源。
    • 吴文清; 沈俊宇
    • 摘要: 20世纪末21世纪初,德性伦理学的蓬勃发展已然延伸到了科学领域。时至今日,德性伦理学与当代心理科学之间的亲缘性愈加明显。南希·斯诺基于社会心理学研究描绘了一个“特定于社会交互”的智力理论,不仅强调德性与社会智力在“感知和应对人际关系方面”的高度关联,而且通过将德性作为社会智力的“可实现目标”,得出“可以使我们生活得更好”的共同承诺。本文通过社会智力对“德性特质、德性结构和德性目标”进行审视,以现代心理科学的研究视角,为“德性”建构理论和科学基础,推动德性伦理学更好地融入强调经验和实证的现代科学领域。
    • 冉杰
    • 摘要: 从广义的法律论证理论角度看,西方学界主要从德性伦理学理论和人文主义两条路径来解决法律决策的程序正义标准问题,但前者不能满足法律论证程序标准的公共性要求,而后者能够确立但不能证立法律论证的程序正义标准。通过变造现有德性伦理学理论而得到的德性法律论证理论认为“事实—价值—共同善”是价值选择行为的结构,人类繁荣是法律论证的最高依据,而人类繁荣有其必要条件和客观要求。德性法律论证理论致力于克服人文主义和现有德性伦理理论的逻辑困难和公共性问题,能够确立并证立法律论证的程序正义标准。因此,可以依据德性法律论证理论的基本立场,尝试建构起法律论证的程序正义标准。
    • 韩王韦
    • 摘要: 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德性伦理学运动的发展,尼采与德性伦理学的关系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麦金太尔把尼采放到德性伦理学的对立面,索罗门把尼采理解为亚里士多德式德性伦理学家,斯旺顿认为尼采提供了不同于亚里士多德的德性伦理学方案。本文认为,有必要把德性伦理学运动和德性伦理学传统区分开来。尼采与亚里士多德都可以被理解为德性伦理学传统中的一部分,尽管他们为德性伦理学运动提供了不可或缺的思想资源,但他们并非现代意义上的德性伦理学家。
    • 钱圆媛
    • 摘要: 无人驾驶技术的飞速发展催生了"电车困境"的现实新讨论.其中,MIT的"道德机器"实验声称,通过收集公众的道德偏好,有望解决无人驾驶汽车的道德算法问题.然而,该实验并不有助于无人驾驶技术的伦理设计,这部分源于试图抽象普遍地构建"电车困境"问题的方式,同时单靠一套自上而下的义务论或功利论去匹配数据结构和算法模拟,难以处理非线性、多因素、多冲突且情境敏感的现实道德问题.通过结合自下而上的机器学习与自上而下的符号推理,运用更相适配的联结主义网络与德性伦理学来发展具有诸良好特质或"德性"的无人汽车计算机系统,并与外部系统连接以达成整体系统的多功能融合,被认为是更有可能且更观照道德本性的无人驾驶伦理设计进路.
    • 李园园; 鄢超云
    • 摘要: 儿童品格教育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德性伦理学以"德性"为研究主旨,以"人应当成为什么样的人"为核心议题,以"人应当过什么样的生活"为理论旨归,重视德性的内在价值和实践品性、人的完整性以及生活的公共性,对儿童品格教育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基于"德性伦理学"的视角,儿童品格教育以立足品格的内在价值培育具有实践品性的"好品格"、成就完整的"好人"、创造共同的"好生活"为价值诉求.为此,品格教育应注重以下四个方面:第一,重塑教师对品格的价值观念,以弘扬品格的内在价值;第二,立足于实践活动,以彰显品格的实践品性;第三,打破品格教育的时间和空间限制,以促进儿童的优良品格在不同时间和场域中的完整性;第四,重视公共品格教育,以培育关心集体生活的儿童.
    • 李园园; 鄢超云
    • 摘要: 儿童品格教育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德性伦理学以“德性”为研究主旨,以“人应当成为什么样的人”为核心议题,以“人应当过什么样的生活”为理论旨归,重视德性的内在价值和实践品性、人的完整性以及生活的公共性,对儿童品格教育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基于“德性伦理学”的视角,儿童品格教育以立足品格的内在价值培育具有实践品性的“好品格”、成就完整的“好人”、创造共同的“好生活”为价值诉求。为此,品格教育应注重以下四个方面:第一,重塑教师对品格的价值观念,以弘扬品格的内在价值;第二,立足于实践活动,以彰显品格的实践品性;第三,打破品格教育的时间和空间限制,以促进儿童的优良品格在不同时间和场域中的完整性;第四,重视公共品格教育,以培育关心集体生活的儿童。
    • 黄勇
    • 摘要: 我们应该注意到,virtue和vice都是人的品格(character),前者是好的品格,后者是坏的品格。如果我们将前者翻译成美德,就可以很方便地将后者翻译成恶德。无论是作为对virtue ethics的翻译,还是作为对儒家伦理学的概括,美德伦理学都比德性伦理学和德行伦理学更恰当。
    • 杨先顺; 陈子豪
    • 摘要: 大数据为营销传播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导致了一系列新的伦理问题.本文以马克思主义伦理学为指导,汲取德性伦理学与规范伦理学的合理要素,并结合大数据营销传播实际,从内在系统与外在系统两个维度探讨大数据营销传播中伦理治理体系的构建方式.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