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循环次数

循环次数

循环次数的相关文献在1988年到2022年内共计228篇,主要集中在建筑科学、电工技术、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56篇、会议论文16篇、专利文献185140篇;相关期刊141种,包括中国法医学杂志、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起重运输机械等; 相关会议16种,包括2016年全国高性能计算学术年会 、2015年全国机械行业可靠性技术学术交流会暨第五届可靠性工程分会第二次全体委员大会、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2014年年会等;循环次数的相关文献由533位作者贡献,包括丁德伟、付函、王书茂等。

循环次数—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56 占比:0.08%

会议论文>

论文:16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185140 占比:99.91%

总计:185312篇

循环次数—发文趋势图

循环次数

-研究学者

  • 丁德伟
  • 付函
  • 王书茂
  • 王新
  • 王玲
  • 陈度
  • 刘华平
  • 刘畅
  • 周寿斌
  • 姜庆海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胡建华; 曾平平; 杨东杰; 徐晓
    • 摘要: 通过对花岗岩进行不同围压损伤控制的三轴等幅循环荷载试验,采用核磁共振技术,对岩石损伤变形和细观结构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当围压从50 MPa增大到120 MPa时,试样累计塑性应变和应变损伤参数整体上呈增大趋势;2)随着循环次数增加,试样轴向累计塑性应变逐渐增大,径向和体积累计塑性应变呈阶段增长趋势,而塑性应变增量呈先急剧衰减后趋于稳定的阶段现象;3)在围压一定条件下,随着循环次数增加,试样轴向应变损伤参数减小,体积应变损伤参数增大,径向应变损伤参数先增大后减小;4)循环加卸载后,试样的T2谱曲线由三峰结构变为双峰结构,其细观结构主要表现出大孔隙数量增多、孔径增大以及整体孔隙度大幅升高的特征。
    • 温艳梅
    • 摘要: 近年来,在工程项目中多次遇到了压力容器是否要进行疲劳分析设计的情况,通过以某项目中的维持罐为实例,对照标准,逐条解析了压力容器能否满足免除疲劳分析设计的所有条件,同时也总结了疲劳压力容器的一些设计要点及焊接结构,以期为同行提供实践参考。
    • 陈贤可; 刘海涛; 吴健; 刘开富
    • 摘要: 循环荷载下桩网复合地基中桩的承载特性变化值得关注,特别是循环荷载幅值及加筋层数对桩承载特性的影响尚有待研究。通过桩网复合地基的室内模型试验分析了循环荷载幅值、循环次数、土工格栅层数对复合地基中桩的桩身轴力、桩侧总摩阻力、桩端阻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桩身轴力及桩端阻力随着循环荷载次数及幅值的增加而增加,而桩侧总摩阻力随循环荷载次数增加而减小;随着土工格栅层数的增加,桩身轴力、桩侧总摩阻力及桩端阻力随之增大。循环荷载幅值及土工格栅层数对桩承载特性的影响较大。结论可为桩网复合地基设计提供参考。
    • 陈旭; 林键; 曹广勇; 杨溢; 殷健超; 樊华
    • 摘要: 为探究饱和及干燥砂岩在加卸载过程中的能量演化与耗散特征,以西部砂岩为研究对象,开展常温下饱和及干燥砂岩单轴循环加卸载试验,通过能量法分析不同状态下砂岩弹性模量、泊松比、能量密度与循环次数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干燥及饱和砂岩在加载阶段和卸载阶段的弹性模量、泊松比均随加载次数的增大而增大,在相同卸载次数下干燥砂岩的弹性模量、泊松比均大于饱和砂岩;干燥及饱和砂岩的能量储存率随着循环次数先增大后减小,耗散比则相反,由于浸水软化饱和砂岩的能量密度拐点略迟于干燥砂岩;通过累计耗散能变量定义干燥及饱和砂岩的损伤特征,其损伤变量D与循环次数变化规律相类似均呈下凹曲线。
    • 罗明浩; 李强; 孙红
    • 摘要: 动力电池作为新能源汽车最重要的部分之一,它的容量直接决定了新能源汽车续航里程的长短。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具有高能量密度的锂空气电池成为了目前的研究热点之一。而高性能的空气正极对提升锂空气电池电化学性能至关重要。采用水热法制备氮掺杂石墨烯/二氧化钌(NrGO-RuO_(2))复合正极,通过X射线衍射、X射线光电子能谱、扫描电子显微镜和氮气(N_(2))等温吸-脱附等测试对其晶体结构、元素组成、表面形貌和孔隙结构进行分析,并通过恒流定容充放电、深度放电、电化学交流阻抗图谱等测试分析其对锂空气电池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与rGO和rGO-RuO_(2)复合正极相比较,NrGO-RuO_(2)复合正极具有较高的循环、深度放电性能和较低的电荷转移阻抗。装配NrGO-RuO_(2)复合正极的锂空气电池,循环次数达到90次,放电深度达到4309 mAh/g,电荷转移阻抗为39.27Ω·cm^(2)。
    • 杜祥宁; 张艳艳; 刁子宇; 孙楠楠; 张恒靖; 刘震涛
    • 摘要: 为确定主轴承磨损预测中的仿真工况参数—循环次数的合适取值,将动力学仿真技术和主轴承润滑分析运用到了内燃机曲轴系仿真计算中,建立了某型服役柴油机曲轴系的多体动力学和润滑耦合模型.基于经典Archard磨损理论模型,设置多组循环次数值分别对主轴承磨损进行了仿真计算;选取部分主轴承的最大磨损深度和磨损轮廓进行了比较分析,总结了最大磨损深度及轴瓦磨损轮廓随着循环次数增加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为兼顾计算成本和可信性,在仿真简化工况设计中选取循环次数为3时进行磨损仿真计算较为合适;以上结论为主轴承磨损仿真预测工作的优化提供了指导和建议.
    • 赵栋; 李强; 薛志超; 孙红
    • 摘要: 采用水热法在碳纳米管上分别制备Fe3 O4和MnFe2 O4催化剂,通过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和氮气吸脱附等检测技术对其晶体结构、表面形貌,以及比表面积进行表征分析,通过循环伏安测试、电化学阻抗谱测试、恒流定容充放电测试,以及深度充放电测试,分别研究其对锂空气电池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CNTs-Fe3 O4复合正极由于具有较好的催化活性,电池具有较低的充放电电势差为1.49 V,放电循环次数为43次,但由于其比表面积较小,使得电池的放电比容量较低为3268 mAh·g-1;而CNTs-MnFe2 O4复合正极不仅表现高表面活性,还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独特的孔径结构,电池的充放电电势差降低至1.27 V,循环次数增加至74次,放电比容量达到4227.5 mAh·g-1.
    • 摘要: 近日,中国动力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回答表示,铅蓄电池相比其他类型的优势是电池成本相对低、原材料丰富易得、回收利用率高,再生循环性好。循环次数和放电深度紧密相关,100%放电深度一般在400次左右,50%深度循环寿命可达1000-1500次。
    • 张磊; 田苗苗; 薛俊华; 李明雪; 张村; 卢硕
    • 摘要: 我国煤炭储层渗透率普遍较低,需要煤层增透技术强化煤层气开采。液氮致裂煤体技术因其环保、增透效果强等优点成为近年来煤层增透技术研究的热点。水-冰相变冻胀作用是液氮致裂含水煤体的主要作用机理。故利用真空饱水容器制备含水率分别为0%,2%,4%及6%的4组煤样,分别对煤样进行液氮循环冻融处理,直至煤体整体发生破碎或完成5次循环冻融处理。期间使用摄像机定点拍摄,观察煤样各循环处理表面宏观裂隙的演化;使用受载煤体注气驱替瓦斯测试试验系统进行氮气渗流试验得出不同压力点下煤样渗透率的变化规律;并使用渗透率增长幅度及渗透率平均增长幅度表征煤体渗透率增长水平。试验结果表明:①相同致裂次数下,煤样含水率越高表面裂隙发育越明显。②液氮致裂能提高煤体渗透率水平,且与含水率成正比。围压一定时,渗透率平均增长幅度随含水率呈指数上升。③增加循环次数也会提高煤样渗透率。随着液氮循环次数的增加,煤样的渗透率整体呈上升趋势,渗透率增长幅度与含水率成正比。除含水率2%煤样第3次液氮处理后的渗透率大幅度增加外,煤样的渗透率增长幅度近似以倍数增加,单次致裂平均渗透增长率略有减小。④在液氮致裂煤层过程中,综合考虑提高煤层含水率与适当增加液氮循环致裂次数才能取得良好的增透效果。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