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的相关文献在2003年到2022年内共计515篇,主要集中在肿瘤学、内科学、临床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61篇、会议论文23篇、专利文献631035篇;相关期刊247种,包括现代生物医学进展、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临床肿瘤学杂志等; 相关会议20种,包括第九届中国肿瘤内科大会、第四届中国肿瘤医师大会暨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临床化疗专业委员会2015年学术年会、第八届中国肿瘤学术大会暨第十三届海峡两岸肿瘤学术会议、第十一届全国中西医结合血液学学术会议暨第二届中西医结合血液学高峰论坛等;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的相关文献由1700位作者贡献,包括杨海燕、刘勇、叶静梅等。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461 占比:0.07%

会议论文>

论文:23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631035 占比:99.92%

总计:631519篇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发文趋势图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

-研究学者

  • 杨海燕
  • 刘勇
  • 叶静梅
  • 尹青松
  • 张俊
  • 李扬秋
  • 杨力建
  • 谭获
  • 赵彤
  • 陈少华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贺晨露; 沈子园; 王颖; 张颢; 王飞; 顾伟英; 史玉叶; 王春玲; 朱太岗; 王英杰; 苗雨青; 王玲; 叶静静; 纪春岩; 桑威; 徐开林; 夏瑞祥; 刘沁华; 淮海淋巴瘤协作组
    • 摘要: 目的探讨老年营养风险指数(GNRI)及临床特征对老年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的预后影响。方法选取确诊的505例老年DLBCL(≥60岁)患者。基于MaxStat算法获取GNRI的最佳截断值,应用1∶1倾向性评分匹配(PSM)以均衡组间协变量,比较匹配前后两组基线特征、总生存期(OS)的差异,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单因素、多因素分析,采用Kaplan-Meier分析计算生存率并绘制生存曲线。结果患者的中位年龄为68岁,男性273例(54.1%),中位生存时间为62.9个月。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GNRI、年龄、乳酸脱氢酶(LDH)、Ann Arbor分期是DLBCL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P<0.05)。基于Maxstat统计量计算出GNRI的最佳截断值为99,经PSM后,成功匹配GNRI<99与GNRI≥99组各102例。亚组分析结果显示,GNRI可以对BCL-2^(-)组、BCL-6^(+)组和CD5^(+/-)组、Ann Arbor分期中Ⅲ~Ⅳ期和IPI评分处于中高危和高危组的患者进行精准分层。结论GNRI、年龄、LDH和Ann Arbor分期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GNRI在评估老年DLBCL患者预后中具有一定的判断价值,且提示GNRI≥99的患者预后情况较好。
    • 肖小强
    • 摘要: 非霍奇金淋巴瘤是起源于淋巴结和淋巴组织的恶性肿瘤。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属于非霍奇金淋巴瘤中最为常见的一种类型。非霍奇金淋巴瘤具有起病隐匿、进展快、侵袭性高等特点,常累及胃肠道、皮肤、骨骼、生殖系统、鼻腔等器官和组织,累及心脏较为少见。近年来铜仁市人民医院收治了1例非霍奇金淋巴瘤(肿瘤的具体类型为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快速侵犯心脏患者,其病情得到确诊至死亡的时间仅间隔21 d,现对其诊治过程进行报道分析。
    • 车瑀; 张倩雯; 马晔; 葛晓燕
    • 摘要: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在接受R-CHOP标准方案治疗后,仍有一部分患者症状复发或难治,预后很差。抗体药物偶联物对肿瘤发挥高效杀伤作用的同时,不损伤正常组织及细胞,成为不可或缺的治疗策略。多种药物已通过严格的临床试验并表现出良好的有效性及可控范围内的安全性,临床试验的开展也为抗体药物偶联物的下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
    • 宋萌萌; 李曦芝; 骆志成
    • 摘要: 滤泡性淋巴瘤(FL)转化的病例已有报道,但以皮肤损害为首诊表现的转化较为罕见。该文报道1例FL转化为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的53岁女性患者,其以乳房多发性皮肤结节为首诊表现,追问患者既往病史并行皮肤组织病理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查后确诊。予以R2+ICE方案(R2:利妥昔单抗+来那度胺,I:异环磷酰胺,C:卡铂,E:依托泊苷)化学治疗及对症支持治疗,并建议其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但因经济问题患者及其家属放弃治疗,患者出院后2个月死亡。
    • 耿素红; 王微娜; 王晓娜
    • 摘要: 目的探讨利妥昔单抗联合常规化疗方案治疗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的临床疗效,分析患者复发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1年1月收治的104例DLBCL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接受利妥昔单抗联合常规化疗。观察利妥昔单抗联合常规化疗方案的治疗效果;根据随访结果将患者分为复发组和缓解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复发的影响因素。结果104例DLBCL患者中,疗效达到完全缓解者65例(62.50%),部分缓解者16例(15.38%),稳定者6例(5.77%),复发或进展者17例(16.35%),总有效率为77.88%(81/104)。随访3个月时,死亡21例,难治或复发37例,病情缓解46例。复发组B症状阳性率、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计数比值(NLR)、β;-微球蛋白(β;-MG)、红细胞沉降率(ESR)、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清乳酸脱氢酶(LDH)水平高于缓解组,血红蛋白(Hb)、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计数比值(LMR)、血浆白蛋白(ALB)、高密度脂蛋白(HDL)水平低于缓解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B症状、Hb、NLR、LMR、β;-MG、ESR、hs-CRP、ALB、LDH、HDL等均为DLBCL复发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利妥昔单抗联合常规化疗方案治疗DLBCL可以取得一定的临床疗效,但仍存在较高的复发率,而B症状阳性、淋巴细胞、炎症状态、机体营养状态是影响DLBCL复发的风险因素。
    • 王爱伟; 张贵兵; 吴艳芳; 商文忠; 黄惠燕
    • 摘要: 目的探讨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红细胞分布宽度(RDW)、纤维蛋白原(FIB)、淋巴细胞绝对计数(ALC)、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杭州市富阳区第一人民医院接诊的DLBCL患者66例为观察组,并选择同期杭州市富阳区第一人民医院45例身体健康的人群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RDW、FIB、ALC、VEGF水平表达,比较DLBCL患者不同Ann Arbor分期患者的RDW、FIB、ALC、VEGF水平表达,并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法分析RDW、FIB、ALC、VEGF水平与不同分期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的RDW、FIB、VEGF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ALC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级和Ⅳ级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的RDW、FIB、VEGF水平明显高于Ⅰ级和Ⅱ级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ALC水平明显低于Ⅰ级和Ⅱ级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Spearman相关性分析法结果显示,RDW、FIB、VEGF与Ann Arbor分期均呈正相关,ALC与Ann Arbor分期呈负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DLBCL患者中,RDW、FIB、VEGF有明显高表达,ALC表达较低,RDW、FIB、ALC、VEGF的表达水平与肿瘤进展程度有明显相关性。
    • 时杜娟; 黄云霞; 蒙玉娜; 马淑萍; 李红玲
    • 摘要: 目的探讨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组织中音猬因子(Shh)、平滑受体蛋白(Smo)、神经胶质瘤相关癌基因同源蛋白1(Gli1)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58例DLBCL组织标本及20例淋巴结反应性增生组织标本中Shh、Smo、Gli1的表达情况,分析Shh、Smo、Gli1表达与DLBCL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Shh、Smo、Gli1在DLBCL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34.5%(20/58)、41.4%(24/58)、29.3%(17/58),均高于在淋巴结反应性增生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5.0%(1/20)、5.0%(1/20)、0.0%(0/2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DLBCL组织中Shh、Smo、Gli1之间的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论Shh、Smo、Gli1在DLBCL组织中高表达,可能参与肿瘤的进展,有望为DLBCL的病因学研究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 王龙胜
    • 摘要: 1病史摘要患者,男性,65岁,腰背部疼痛5天。患者20天前劳累后出现腰部疼痛,活动受限,下肢无明显症状,就诊社区医院予止痛等对症处理,症状缓解,5天前再次出现腰部疼痛,较第一次症状加重,范围增大,伴坠胀感。体检:体温36.9°C、脉搏62次/分、呼吸18次/分、血压175/80 mmHg(1 mmHg≈0.133 kPa),腰椎生理曲度消失,胸腰椎椎体棘突、椎旁肌肉压痛及叩击痛(+),双侧股四头肌、胫前肌、踝关节跖曲肌、踇指背伸肌肌力4^(+)级,双下肢感觉无明显异常,下肢直腿抬高试验、双侧膝反射及踝反射无明显异常,病理反射无明显异常。
    • 许京淑; 徐奔; 向国强; 向航
    • 摘要: 目的探讨重组人Dickkopf相关蛋白3(DKK3)在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纳入2017年12月至2019年12月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中心医院收治的DLBCL患者56例,选取DLBCL组织和癌旁组织为检测标本。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组织DKK3蛋白表达,并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记录并比较DLBCL阳性和阴性患者的近期临床疗效和中位无进展生存期。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显示,DLBCL组织中DKK3蛋白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癌旁组织[42.86%(24/56)比83.93%(47/56)](χ^(2)=7.782,P<0.001)。临床分期Ⅰ-Ⅱ期的DKK3阳性表达率高于Ⅲ-Ⅳ期[57.14%(16/28)比28.57%(8/28)],国际预后指数评分0-2分的DKK3阳性表达率高于3-4分[52.78%(19/36)比25.00%(5/20)](P<0.05)。术后1年DKK3阳性表达的DLBCL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DKK3阴性表达患者[79.17%(19/24)比53.13%(17/32)](χ^(2)=4.051,P=0.044)。至随访结束,DKK3阳性表达的DLBCL患者中位无进展生存期长于DKK3阴性表达患者[(36±6)个月比(22±4)个月](P<0.01)。结论DKK3在DLBCL患者中低表达,与临床分期及国际预后指数评分有关,对预后判断也有积极意义,可作为DLBCL诊断和治疗的潜在靶点。
    • 郑永青; 孙明东; 王瑞芳; 王立盼; 李砚如
    • 摘要: 目的探究血清β_(2)-微球蛋白(β_(2)-MG)联合乳酸脱氢酶(LDH)在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中的预后价值。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8年12月山东省滨州市人民医院血液科收治DLBCL患者82例作为DLBCL组,并根据随访3年生存情况分为生存亚组46例和死亡亚组36例,另选同期于医院治疗的淋巴结反应增生(RLNH)患者43例作为RLNH组。比较2组患者血清β_(2)-MG、LDH水平;Pearson检验分析DLBCL患者血清β_(2)-MG与LDH的相关性;比较血清β_(2)-MG、LDH水平在DLBCL患者不同临床病理特征中的差异;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分析血清β_(2)-MG、LDH水平及二者联合与DLBCL患者预后的关系;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DLBCL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血清β_(2)-MG、LDH及二者联合对DLBCL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DLBCL组血清β_(2)-MG、LDH水平明显高于RLNH组(t/P=6.941/2分、淋巴细胞计数降低、β_(2)-MG高表达、LDH高表达比例明显高于生存亚组(P<0.05)。临床分期Ⅲ~Ⅳ期、有B症状、IPI评分3~4分、β_(2)-MG高表达、LDH高表达是导致DLBCL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OR(95%CI)=3.864(3.436~4.402)、3.587(3.124~4.086)、4.247(3.724~4.943)、4.165(3.763~4.716)、4.032(3.521~4.482)];血清β_(2)-MG、LDH及二者联合预测DLBCL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42、0.775和0.852,二者联合的AUC高于单独预测价值(Z/P=9.421/<0.001、8.246/<0.001)。结论DLBCL患者血清β_(2)-MG、LDH高表达,二者联合在DLBCL患者预后中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