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庙岛群岛

庙岛群岛

庙岛群岛的相关文献在1978年到2022年内共计84篇,主要集中在海洋学、地理、中国文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1篇、会议论文3篇、专利文献5538篇;相关期刊64种,包括管子学刊、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当代人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2010年海岛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水土流失与生态安全综合科学考察总结及水土保持发展战略研讨会、中国航海学会航标专业委员会无线电导航学组2003年会等;庙岛群岛的相关文献由138位作者贡献,包括石洪华、刘大海、初洋等。

庙岛群岛—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81 占比:1.44%

会议论文>

论文:3 占比:0.05%

专利文献>

论文:5538 占比:98.51%

总计:5622篇

庙岛群岛—发文趋势图

庙岛群岛

-研究学者

  • 石洪华
  • 刘大海
  • 初洋
  • 卞福花
  • 庄树宏
  • 徐树建
  • 王晶
  • 马成亮
  • 麻德明
  • 刘乐军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赵永松; 单秀娟; 杨涛; 金显仕; 韦超
    • 摘要: 陆架边缘海是全球海洋重要的碳汇区域,而近岸岛屿毗邻海域作为最具代表性的边缘海域,具有来自海洋与陆地的不同碳来源,在碳循环和海洋碳汇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研究基于碳氮稳定同位素方法,利用贝叶斯混合模型,分析2020年秋季庙岛群岛毗邻海域底栖食物网中不同碳来源(浮游植物、大型藻类、悬浮颗粒有机物和底质有机物)对主要消费者类群(水生底栖无脊椎动物、杂食性鱼类、底栖食性鱼类和肉食性鱼类)的相对贡献,并以此对海洋碳汇和碳汇渔业展开了讨论。结果显示,庙岛群岛毗邻海域秋季底栖食物网生物类群的潜在碳来源主要为藻类(包括浮游植物和大型藻类)和海底底质有机质(SOM),但悬浮颗粒有机物(POM)的贡献较低。碳来源主要以内源性碳(海源)为主。由于大型藻类对水生底栖无脊椎动物的贡献明显高于鱼类,在碳汇渔业的指导下,合理科学地进行藻类增养殖,并通过贝类或以贝藻为食的鱼类混和养殖可能增加碳汇能力,从而促进碳汇渔业的发展。
    • 纸月(文); 邓兰(图)
    • 摘要: 蓬莱位于我国的山东烟台,在《山海经》里被描绘为神仙的住所。站在山顶的蓬莱阁上,望着茫茫大海,海上云雾飘浮,雾气中群山若隐若现,仿佛置身人间仙境。
    • 陈海涛; 孔凡彪; 徐树建; 苗晓东
    • 摘要: 山东黄土作为东亚风尘沉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中国东部沿海地区古气候及古环境的演变信息,在中国古环境变化研究中具有重要地位.文章通过对庙岛群岛砣矶岛大口北剖面(TJII) 690 cm出露部分的粒度数据进行参数化端元分析,探讨了该剖面黄土粉尘的搬运与堆积过程,并结合环境敏感组分的小波分析,提取了该区夏季风与冬季风在年代尺度上的周期变化特征.结果 表明,TJII剖面的粉尘搬运与堆积是季风演变过程中高空西风、低空地方风系以及近地气流综合作用的结果,并同时受到海平面升降的影响;虽然TJⅡI剖面中含有高空西风远距离搬运并以湿沉降方式堆积的粉尘物质,但低海平面时出露的大陆架松散沉积物为该剖面的主要粉尘来源,并在尘暴发生时通过短距离的搬运后发生堆积;与此同时,因尘暴发生频率的增加和强地表风对该剖面中浮尘颗粒沉降的阻碍或使其重新卷入大气中形成二次搬运而影响着细粉砂组分在剖面中的含量;进一步对环境敏感端元组分进行小波分析的结果表明,该区的夏季风在0.6ka、1.4ka、2.2ka和5.7ka尺度上存在着周期旋回特征,其中以5.7ka为夏季风变化的主周期并与该剖面古土壤的发育存在较为密切联系;而冬季风在0.6ka、1.6ka、2.6ka、3.6ka和5.5ka尺度上存在着周期旋回特征,并以5.5 ka为冬季风变化的主周期,初步体现出粒度端元分析和小波变化分析方法在研究山东黄土沉积动力环境和物源特征方面具有较好的适用性.
    • 戴靖怡
    • 摘要: 人居岛屿作为海洋系统中独立且特殊的地理单元,是众多海洋生态文化遗产的承载地.庙岛群岛作为东北亚海域及我国北部沿海重要的岛群,在海洋文明发展的进程中孕育了悠久灿烂的海岛物质与非物质生态文化遗产.在世界范围内滨海旅游市场的繁荣以及中国推行文化旅游的时代背景下,庙岛群岛文化旅游业的提质亟需深化海洋生态文化遗产的内涵.可以从树立自然生态与人文生态共生共荣的理念、丰富海岛文化旅游项目的供给、引导渔村文化振兴以及发挥民众的主体力量四个方面,实现庙岛群岛生态文化遗产的活化和文化旅游业的升级发展.
    • 王晓丹
    • 摘要: 讲述长岛妈祖文化、阐述长岛民俗信仰的论著《祈福妈祖》近日由黄海数字出版社出版。本书由马慧娟著,政协长岛县委员会负责图文编辑及出版。纵贯渤海海峡的庙岛群岛,自古以来就是沟通南北和往来中朝日诸国的交通要道。作为海上枢纽,这片海岛极具吸纳和散播各地文化的能力。来自各方的神仙信仰集散于此,"海上仙山"东方神仙神话缘起之地声名远播。
    • 京梅(文/摄影)
    • 摘要: 长岛,不是一个岛,是一群岛--长山列岛,南起山东蓬莱,北至辽宁大连,东边隔海与日、韩相望。总共32个岛屿、66处明礁和870U平方千米的海域面积;这里,古为莱夷之地,是登州入渤海道的重要驿站;清代以“庙岛群岛”之名嵌入国际版图。“平海茫茫接太空,画栏凭处地形穷。风波谁道三韩隔?舟楫从来万里通。竹岛微茫残照外,蓬山想象彩云中。临风忽起乡关念,归棹何时与子同?”
    • 李霞; 陈时军; 张正帅; 戴宗辉; 李小晗; 卢仲斌
    • 摘要: 2017年3月3日、9月2日山东庙岛群岛地区发生2次显著震群,短时间内记录到2000余次地震,其中M L 4.0以上地震4次,是1970年以来该区域最强的地震事件.文中揭示了庙岛群岛地区地壳的深部速度结构特征,探讨了震群发生的孕震环境.利用2008年以来庙岛群岛及附近地区的地震观测资料,采用双差层析成像方法反演获得了庙岛群岛地区的P波三维速度结构及地震精定位结果.水平速度结构显示,庙岛群岛地区地壳的中上层P波速度结构横向不均匀性明显,胶东半岛北部海陆交会地区5km和16km深度层的介质速度高于北侧海槽水道区域,同时研究区10km和13km深度层的速度整体偏高,结构较稳定.速度结构剖面显示,大竹山岛震群发生在倾角较陡的2个低速体的夹层间,北长山岛震群则发生在小体积高速体边缘.结合研究区断层活动、区域应力累积水平及地震活动特征,分析认为这2次震群活动主要是在区域应力增强(调整)的背景下,局部介质的不均匀性和区域断层的低应力摩擦引发的能量释放.
    • 王月鹏
    • 摘要: 此地蓬莱在胶东一带,古时有"三神山"的传说,认为海中有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他们这样讲,是有他们的"现实"依据的,因为胶东一带常有海市蜃楼奇观,在科学不发达的年代,人们无法解释这个现象,只能借助于想象。再者,距离登州不远处,是庙岛群岛,再远的还有日本诸岛。当时渔民出海,一定是见过这些岛屿的,他们在向别人讲述的时候,对于其中解释不清的部分,难免就赋予了一些神秘色彩。在上古之人眼中,大海是一个充满了黑暗恐怖的地方.
    • 李德峰; 于群
    • 摘要: 渤海深处的大黑山岛位于山东省烟台市长岛庙岛群岛最西端,它的面积还不足8平方公里,岛上6个行政村的常住人口也只有1500人左右。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