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γ-Al2O3

γ-Al2O3

γ-Al2O3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3年内共计333篇,主要集中在化学工业、化学、石油、天然气工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20篇、会议论文13篇、专利文献807640篇;相关期刊171种,包括中国学术期刊文摘、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功能材料等; 相关会议12种,包括2011年十四省市热处理暨第三届全国有色金属热处理学术交流会、第十五届全国稀土催化学术会议、2007齐鲁研究生学术论坛——化学工程与技术分论坛等;γ-Al2O3的相关文献由1140位作者贡献,包括卢冠忠、孙桂大、李平等。

γ-Al2O3—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20 占比:0.04%

会议论文>

论文:13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807640 占比:99.96%

总计:807973篇

γ-Al2O3—发文趋势图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彭胜攀; 马子然; 马静; 王红妍; 敖志敏; 李永龙; 王宝冬
    • 摘要: 负载贵金属的γ-Al_(2)O_(3)催化剂具有优异的有机物催化降解能力,被广泛用于处理固定源和移动源排放产生的废气,高温烧结是导致催化剂失活的重要因素之一,如何提高催化剂抗烧结性能备受关注.本文介绍了负载贵金属的γ-Al_(2)O_(3)催化剂高温烧结产生的原因和机理,分析表明高温致使贵金属发生Ostwald熟化和液化团聚以及γ-Al_(2)O_(3)晶相转变降低催化剂比表面积,降低了催化剂活性.在此基础上从贵金属、载体以及载体与贵金属间作用三个方面回顾和整理了提高催化剂高温热稳定性的方法,并重点阐述了贵金属修饰、载体改性以及改变金属与载体相互作用来达到提高热稳定性的方法.此外,还介绍了其他如限域法、晶面控制等实现催化剂稳定性提高的方法,为催化剂的设计提供了新思路.最后,对γ-Al_(2)O_(3)基氧化催化剂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 李婉君; 李冰
    • 摘要: 利用一步法,将单体、交联单体、致孔剂和引发剂超声混合,制备了γ-Al_(2)O_(3)修饰的聚(丙烯酰胺-co-亚甲基双丙烯酰胺)复合材料,同时对影响富集性能的制备条件进行优化,包括聚合温度、聚合时间、致孔剂的用量和γ-Al_(2)O_(3)纳米粒子的用量,并将其作为分离富集材料,与可见光分光光度计联用,通过检测合成色素-柠檬黄吸光度来表征所制备的复合材料的吸附性能,确定最佳制备工艺。
    • 陈华; 彭家琴
    • 摘要: 催化剂是甲醇制烯烃工艺发展瓶颈,催化剂成型过程至关重要。氧化铝粘结剂中的L酸利于积碳反应和甲烷等副产物生成。故本文对活性氧化铝酸性质调变规律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单一非金属元素的加入(F、B、Si)能与氧化铝中的不饱和键或羟基结合从而增加氧化铝表面B酸性位。F、Si共同作用对γ-Al_(2)O_(3)表面酸性质调变效果最为显著。(NH_(4))_(2)SiF_(6)含量为12%时B酸位最大,L酸量最低,反应产物中甲烷生成受到明显抑制,丙烯收率提高。
    • 郝雅楠; 牛胜利; 李颖; 周文波; 厉志鹏; 王永征; 韩奎华; 李英杰; 路春美
    • 摘要: 为明确Zn原子掺杂强化Sr/γ-Al_(2)O_(3)对吸附甲醇效果的影响,进而提高生物柴油产率,该研究基于密度泛函理论,在Sr单原子掺杂的基础上建立了Sr-Zn双原子掺杂γ-Al_(2)O_(3)(110)表面模型,通过计算掺杂能得到了最稳定催化剂表面;优化模拟了甲醇吸附于催化剂表面的吸附构型,并计算相应的吸附能。模拟结果表明,Sr原子倾向于替换Al_(3c-1)和Al_(4c-2)配位铝,Zn原子倾向与替换Al4c-4配位铝,此时催化剂表面掺杂能最小,其值为945.00 kJ/mol;Zn原子掺杂Sr/γ-Al_(2)O_(3)(110)表面时,甲醇吸附催化剂表面的吸附能绝对值增加,其吸附能值为−305.60 kJ/mol,甲醇上氧原子得电子数增加,羟基上氢原子与催化剂表面成键效果更好。Zn原子掺杂强化Sr/γ-Al_(2)O_(3)催化剂吸附甲醇的稳定性得到强化,有利于后续生物柴油的合成。研究结果可为促进生物柴油的发展、有效调整农业结构、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提供理论参考。
    • 轩晓蝶; 刘锰钰; 郭静静; 杜子富; 刘雨; 李雪礼
    • 摘要: 随着原油劣质化、重质化程度日益加剧及国内外重油需求量的不断增大,对以γ-Al_(2)O_(3)为载体的FCC催化剂重油催化裂化性能的研究已成为热点。拟薄水铝石作为制备γ-Al_(2)O_(3)的前驱体在石油化工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因此对如何提高拟薄水铝石物理化学性质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综述常规拟薄水铝石的主要工业制备方法,包括醇铝法、碳化法和双铝法等。主要介绍介孔-大孔拟薄水铝石、特殊拟薄水铝石制备的研究进展,对不同制备方法合成的介孔-大孔拟薄水铝石的差异及优缺点进行总结;通过添加表面改性剂、掺杂金属和引进新技术等方法制备特殊拟薄水铝石,并研究以特殊拟薄水铝石为前驱体制备具有良好催化裂化性能的FCC催化剂性能。最后,指出要继续深入探究拟薄水铝石不同合成方法的反应机理,寻求更加稳定的反应条件;展望开发低能耗和绿色环保的制备工艺,实现稳定化生产,制备高比表面积、大孔体积和表面酸性位点分布均匀的拟薄水铝石是今后的研究重点和发展方向。
    • 宋绍彤; 吕忠武; 姜增琨; 李阳; 吴培; 张雅琳; 张然; 陈金洋; 鞠雅娜
    • 摘要: 通过调变ZSM-5分子筛与γ-Al_(2)O_(3)质量比,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系列FCC轻汽油异构化/芳构化催化剂。本文采用X射线衍射(XRD)、N2吸附脱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氨气程序升温脱附(NH3-TPD)、红外光谱(IR)和吡啶红外光谱(Py-IR)等手段对其进行表征,并以乌鲁木齐石化醚后C5掺杂液化石油气(LPG)为原料对催化剂异构化/芳构化性能进行评价。实验结果表明,ZSM-5分子筛与γ-Al_(2)O_(3)质量比的调变可以改变催化剂的酸性质及孔结构性质。在反应温度380°C、反应压力1.0MPa、反应空速1.0h-1、氢/油体积比100、LPG进量4.4g/h的条件下,ZnLa/ZSM-5/γ-Al_(2)O_(3)-1异构化/芳构化产物与反应原料相比,烯烃体积分数降低27.49%、异构烷烃体积分数增加15.87%、芳烃体积分数增加3.97%,辛烷值损失3.38个单位,产品收率高达89.90%,实现了异构化/芳构化大幅降烯烃保辛烷值的目标。
    • 王传棽; 苏通明; 秦祖赠; 纪红兵
    • 摘要: 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除加大节能减排力度之外,还需进一步加强对CO_(2)、CH_(4)等温室气体的资源化利用,甲烷干重整(DRM)利用CO_(2)和CH_(4)生产H_(2)和CO合成气是一个备受关注的热点。采用“双溶剂”法制备纳米片、纳米棒和纳米颗粒三种形貌γ-Al_(2)O_(3)载体,研究了载体形貌对Ni/γ-Al_(2)O_(3)催化DRM的影响。结果表明,Ni/Al_(2)O_(3)活性受γ-Al_(2)O_(3)载体形貌影响,Ni负载于Al_(2)O_(3)纳米棒催化剂表现出优异的活性,CO_(2)和CH_(4)的初始转化率分别是84.3%和75.4%,产物中H_(2)/CO的比例为0.88,在反应过程中稳定性最高,没有失活迹象,与Ni负载于市售Al_(2)O_(3)催化剂相比,CO_(2)和CH_(4)的转化率提升23.6和26.8个百分点。这是由于高比表面积的Ni负载于Al_(2)O_(3)纳米棒催化剂有利于Ni金属在表面的分散,存在较多的Ni的活性位点抑制反应过程中的Ni颗粒的团聚;Ni负载于Al_(2)O_(3)纳米棒催化剂拥有最多的碱性位点,有利于CO_(2)在催化剂表面的吸附活化。
    • 皮秀娟
    • 摘要: 在含水或生成水的催化反应中,氧化铝载体的水热稳定性和机械强度是影响催化剂使用寿命的重要因素之一。采用XRD、SEM和喷杯式流化磨损装置等测试方法,考察了磷酸改性对γ-Al_(2)O_(3)载体水热稳定性和机械强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γ-Al_(2)O_(3)载体的水热稳定性和机械强度随着载体中P含量的增加而显著增强;磷酸改性之所以能显著提高γ-Al_(2)O_(3)载体的水热稳定性和机械强度,可能原因是磷酸与载体表面的Al-OH发生反应形成多键和二聚结构物种包覆在载体表面。
    • 张晓星; 王宇非; 崔兆仑; 田远; 王浩
    • 摘要: SF6作为一种温室气体,其工业废气的回收和降解是环境领域的研究热点.该文基于双层介质阻挡放电(DBD)反应器,研究玻璃珠、γ-Al2O3颗粒填充和无填充体系下SF6的降解过程.结果表明,填充介质的加入能够改变反应器的物理参数,增加DBD放电过程的等效电容,提高放电功率.此外,两种填充介质的加入都可以有效地提高SF6的降解率(DRE)和能量效率(EY),在γ-Al2O3颗粒填充体系中,2%SF6在110W下最大降解率达到85.97%,能量效率达到9.17g/(kW·h),远超无填充的情况.两种填充介质的加入影响了SF6分解产物的产量.玻璃珠的加入对产物种类的影响不明显,而γ-Al2O3颗粒填充会导致SF6倾向于产生SO2,并抑制SOF2、SO2F2和SOF4的生成,同时SO2的产量随输入功率的增加而增加.γ-Al2O3颗粒填充在有效提高降解率和能量效率的同时,抑制SO2F2等难以处理的产物生成.以上结果表明,加入合适的填充介质如γ-Al2O3颗粒能够有效地促进SF6的无害化降解.
    • 刘盛男; 周学荣; 李翔; 王安杰; 王琳
    • 摘要: 合成了2-苯基环己硫醇(2-PCHT);通过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分别以γ-Al2O3和SiO2作载体的WS2催化剂,采用X射线衍射(XRD)、N2物理吸附和透射电镜(TEM)技术对催化剂进行表征.在临氢和非临氢(Ar)条件下研究了2-PCHT在WS2/Al2O3和WS2/SiO2催化剂上的脱硫反应.结果表明:在240°C和5.0 MPa H2条件下,2-PCHT在WS2催化剂上主要通过β消除、氢解和脱氢3条平行路径脱硫,其中β消除和氢解并重,β消除反应速率快于氢解;非临氢条件下,主要通过β消除、C-S键均裂(或氢解)及脱氢3条平行路径脱硫,并以β消除为主;哌啶对β消除路径的抑制作用最大、对脱氢路径作用次之,但对氢解几乎没有影响,并促进了C-S键均裂;WS2/Al2O3的反应活性优于WS2/SiO2,可能与其活性组分的分散度较高有关;临氢条件下,2-PCHT的反应动力学可以用假一级模型描述;但其在非临氢条件下则不能用简单的幂函数拟合,可能归因于环烷基C-S键断裂机制的复杂性.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