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巴贝斯虫

巴贝斯虫

巴贝斯虫的相关文献在1991年到2022年内共计157篇,主要集中在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预防医学、卫生学、基础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4篇、会议论文7篇、专利文献33058篇;相关期刊43种,包括兽医导刊、动物医学进展、畜牧兽医学报等; 相关会议5种,包括2015年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外科学分会第九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21次学术研讨会、河南省畜牧兽医学会第八届会员代表大会暨2013年学术研讨会、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寄生虫学分会第七次代表大会暨第十二次学术研讨会等;巴贝斯虫的相关文献由350位作者贡献,包括殷宏、关贵全、罗建勋等。

巴贝斯虫—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74 占比:0.22%

会议论文>

论文:7 占比:0.02%

专利文献>

论文:33058 占比:99.76%

总计:33139篇

巴贝斯虫—发文趋势图

巴贝斯虫

-研究学者

  • 殷宏
  • 关贵全
  • 罗建勋
  • 刘军龙
  • 刘爱红
  • 赵俊龙
  • 李有全
  • 刘志杰
  • 贺兰
  • 王锦明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尹传松; 缑静敏; 栾宇轩; 马丽; 王婉泽; 要慧中; 杜嘉玥; 陈韬凝; 刘光远; 林青
    • 摘要: 为了鉴定从汉中市牛体表采集到的蜱种类及其携带病原梨形虫(Piroplasma)的种类,在形态学初步观察的基础上,用PCR技术基于线粒体16S rDNA对蜱种类进行了分子鉴定,并基于梨形虫18S rRNA基因分别检测蜱体内携带巴贝斯虫属(Babesia)、泰勒虫属(Theileria)等病原情况。结果显示,所采集到的67只蜱全为微小扇头蜱(Rhipicephalus microplus),其中检出携带梨形虫的蜱有35只,阳性率为52.2%。其携带的梨形虫主要有牛巴贝斯虫(B.bovis)、双芽巴贝斯虫(B.bigemina)和东方泰勒虫(T.orientails)等3种,阳性率分别为1.5%、3.0%和47.7%。结果表明,汉中市牛体表寄生的硬蜱优势种为微小扇头蜱,该类蜱携带牛巴贝斯虫、双芽巴贝斯虫、东方泰勒虫等梨形虫,提示当地应该注意蜱媒梨形虫病的防控。
    • 左昆江
    • 摘要: 牛焦虫病由泰勒焦虫和巴贝斯焦虫感染所引起,呈世界流行,主要以蜱虫为媒介进行传播,高温高湿的季节多发;感染牛主要表现贫血,以全身症状为主,死亡率高;预防本病需加大蜱虫的环境消灭工作,定期对牛群进行驱虫;发现病牛及时隔离,同群其它牛紧急药物预防;贝尼尔是治疗本病的最佳药物,杀虫的同时还应做好对症治疗.
    • 戴军洋; 简永利; 高永安; 李培德; 王清艳; 罗厚强; 涂宜强
    • 摘要: 对温州科技职业学院附属动物医院2014—2019年共146例犬巴贝斯虫病的临床表现、流行特点、实验室检查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该病在浙南地区逐年增加;夏、秋季为高发季节,病例占患犬的73.3%;不同品种犬均可感染,但纯种犬感染后症状更严重;高发年龄段在2~5岁,占所有病例的54.1%.治疗以三氮脒或咪唑苯脲杀虫为主,严重贫血的犬需进行输血或代血浆治疗,辅以对症、支持疗法取得较好疗效.
    • 肖建旭
    • 摘要: 我园波尔山羊一只,雄性,两岁,2018年引进时便时常表现食欲差、挑食、体质消瘦等症状;先后两次发病,第一次病程较短,第二次发病以拒食、流涎、精神沉郁、体表蜱虫感染、间歇热、后肢震颤、站立不稳为主要发病症状,通过显微镜检查及生化实验,初步确诊为巴贝斯虫感染.经过20d左右的治疗,采取抗菌消炎、增加营养、加强能量、促进食欲等对症治疗及和注射三氮脒特效治疗等措施,得以痊愈,现就将治疗体会做如下报告.
    • 肖建旭
    • 摘要: 我园波尔山羊一只,雄性,两岁,2018年引进时便时常表现食欲差、挑食、体质消瘦等症状;先后两次发病,第一次病程较短,第二次发病以拒食、流涎、精神沉郁、体表蜱虫感染、间歇热、后肢震颤、站立不稳为主要发病症状,通过显微镜检查及生化实验,初步确诊为巴贝斯虫感染。经过20d左右的治疗,采取抗菌消炎、增加营养、加强能量、促进食欲等对症治疗及和注射三氮脒特效治疗等措施,得以痊愈,现就将治疗体会做如下报告.
    • 马利清
    • 摘要: 感染牛的寄生虫中的焦虫通常包括巴贝斯虫和泰勒虫.这两种寄生虫都通过壁虱媒介传播,并在易感牛中引起严重的临床疾病.被感染的壁虱载体在其血粉中注射的巴贝斯亚子孢子侵入牛红细胞(RBC),然后转化为无性繁殖的裂殖子.从受感染的红细胞中排出的裂殖子会导致这些细胞在血管内被大量破坏,从而导致贫血和与贫血相关的临床症状,可能会导致呼吸系统和神经系统综合征,如果延误了疾病的治疗,预后都会很差.本文综述了牛焦虫病的相关机制及防控,以期为疾病的防治奠定一定的基础.
    • 黄馨; 陈樱; 石松平; 刘毅坚; 周华波; 陈建材; 卢瑜; 王敏琪; 黎言; 莫春香
    • 摘要: 巴贝斯虫病为血源性原虫病,蜱为传播媒介,犬被叮咬后经过10~20 d潜伏期,潜伏期间患犬不表现黄疸及血红蛋白尿等示病症状,出现发烧、不规则间歇热、精神沉郁等症状,临床诊断中易判断为常见传染病而误诊.报告一例临床症状特异性低的犬巴贝斯虫感染病例,为犬巴贝斯虫病的及时救治、科学预防提供参考依据.
    • 姚佳玲; 龚海燕
    • 摘要: 蜱(Ticks)是专性吸血的体外寄生虫,其在吸血过程一方面会造成宿主的皮肤损伤和血液流失,另一方面会引起人畜的蜱传病感染,给畜牧业经济和人类健康带来的影响日益严重.巴贝斯虫(Babesia)是由蜱传播的重要血液原虫之一,会引起人和宿主动物发热、贫血、血尿,甚至死亡,严重危害人类健康,阻碍巴贝斯虫在蜱体内的携带和传播是防范人畜感染的第一道屏障.本文综述了蜱-巴贝斯虫相互作用的分子,包括蜱中肠中的线粒体电压依赖性阴离子选择性通道多肽(VDAC)、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ystatin)等分子,卵巢中的免疫亲和素、卵黄蛋白原受体等分子,以及巴贝斯虫的转甲基酶、HAP2等,以期为后续蜱-巴贝斯虫的互作机制研究提供参考,进一步为蜱和巴贝斯虫疫苗和药物的研发提供信息和基础.
    • 于讳茹; 别闯男; 杨显超; 陶田谷晟; 葛杰; 王建; 沈莉萍
    • 摘要: 巴贝斯虫病是一种严重危害犬健康的重要蜱传性血液原虫病,其病原常寄生于犬的红细胞,引起发烧、贫血、黄疸等非特异性临床症状,严重感染甚至会导致死亡.上海友安宠物诊所接诊曾接诊1只疑似感染巴贝斯虫患犬,采用临床检查、血涂片检查、血常规检查、分子生物学等方法进行综合确诊.结果 表明:该犬感染吉氏巴贝斯虫,使用阿托伐醌、多西环素、拜有利联合用药,结合保肝杀虫中药汤剂维持治疗.在用药期间患犬精神状态逐渐好转,血常规、生化指标趋于正常.停药两周后,血涂片镜检未见虫体.因此,将病例报告如下,以期对该病的诊治提供参考.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