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层间隔震

层间隔震

层间隔震的相关文献在1997年到2022年内共计213篇,主要集中在建筑科学、地球物理学、水利工程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74篇、会议论文13篇、专利文献188588篇;相关期刊86种,包括低温建筑技术、四川建筑科学研究、山西建筑等; 相关会议9种,包括2015年既有建筑功能提升工程技术交流会、第六届全国防震减灾工程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海峡两岸地震工程青年学者研讨会、第四届全国防震减灾工程学术研讨会等;层间隔震的相关文献由471位作者贡献,包括刘德稳、谭平、吴应雄等。

层间隔震—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74 占比:0.09%

会议论文>

论文:13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188588 占比:99.90%

总计:188775篇

层间隔震—发文趋势图

层间隔震

-研究学者

  • 刘德稳
  • 谭平
  • 吴应雄
  • 周旺旺
  • 张亚飞
  • 房思彤
  • 祁皑
  • 刘阳
  • 周福霖
  • 张颖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阎启; 傅晋申; 周建龙
    • 摘要: 上海徐泾车辆段上盖高层结构建于下部地铁车辆段检修库之上,建筑功能为夹层车库和高层住宅。车辆段为大截面框架结构,上部住宅为剪力墙结构,上、下部结构之间设置隔震转换层。隔震转换层从下至上依次为箱形转换、隔震橡胶支座和转换厚板。隔震层以上结构高宽比较大,采用大直径支座布置降低支座拉应力。隔震层验算采用动力时程分析,各项指标从严控制。构件采用性能化设计。关键构件隔震转换层按罕遇地震设计,普通构件按设防烈度地震设计、罕遇地震复核。箱形转换设计考虑了支座偏心产生的附加弯矩。弹塑性时程分析结果表明,结构满足罕遇地震作用下变形要求。层间隔震技术适合在车辆段上盖项目中选用。
    • 崔俊伟
    • 摘要: 为探究大底盘双塔结构在地震下的动力响应,考虑支座非线性及主体结构非线性,运用ETABS软件进行该类结构体系弹塑性时程分析,研究了隔震层刚度对上部结构和下部结构加速度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与非隔震结构相比,上部结构的加速度大幅度减小,大底盘的加速度减震率由小震到大震逐级减小,在大震下甚至出现底盘加速度大于非隔震结构的现象;隔震层的刚度对于上部结构和大底盘的加速度影响不尽相同,适当增大隔震层刚度,上部结构的加速度变大,而下部结构的加速度可减小,可为同类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 周旺旺; 刘德稳; 赵洁; 刘阳; 武倩倩; 李天明
    • 摘要: 实际地震具有多维性,只考虑水平向往往不够真实全面,且在考虑土-结构相互作用(soil-structure interaction,SSI)中更为复杂,缺少相关的研究分析。建立层间隔震结构模型,利用点弹簧模拟土体参数实现SSI效应,进行三维地震动下动力弹塑性分析。研究三维地震激励下,考虑SSI前后的层间隔震结构的地震响应,通过改变土体性质,探讨了考虑SSI对结构的影响规律。针对三维地震动,设置了三维隔震支座,并与传统水平隔震支座结构进行了地震响应分析对比。结果表明:三维地震下,考虑SSI层间隔震结构地震响应增大,周期有所延长,层间位移角增大,结构损伤加重;采用三维隔震支座后,考虑SSI层间隔震结构的层间位移角和基底剪力均明显减小,结构的损伤程度减轻,三维隔震支座减震性能更优。
    • 刘德稳; 招继炳; 周旺旺; 刘阳
    • 摘要: 层间隔震技术是一种新的减震控制方法。建立了附加惯容器的层间隔震混合控制系统分析模型,推导了附加惯容器的层间隔震混合控制系统的动力特性公式,分析了模型计算参数对动力特性的影响。建立了基于反应谱的地震响应预测公式,并采用时程分析法进行验证;研究了附加惯容器的层间隔震混合控制系统的响应控制效果,对关键参数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惯容器对层间隔震结构的地震响应具有一定的控制作用,所建立的分析方法能较好预测附加惯容器的层间隔震混合控制系统的地震响应,惯容器可实现对位移及加速度双控制的目标。研究结果可作为附加惯容器的层间隔震结构地震响应预测分析方法,并为层间隔震混合控制系统设计提供参考。
    • 雷传章
    • 摘要: 结合某地铁沿线大底盘上盖项目需求,为提升高烈度区上盖塔楼的抗震性能,提出层间隔震与局部浮筑楼板设计方案,并进行多水准地震动时程分析。结果显示,层间隔震后塔楼周期延长3.8倍、层间剪力、层加速度峰值显著降低,浮筑板竖向加速度较原楼板降低1/3,层间隔震与浮筑板设计方案有效提升原结构抗震性能。
    • 解琳琳; 王心宇; 李爱群; 苗启松; 閤东东; 孙海林
    • 摘要: 层间隔震技术是提升地铁上盖结构抗震性能的有效措施。为识别影响该类结构关键设计指标的控制因素,从而指导该类结构的精细设计,依托一大底盘-双塔楼地铁上盖层间隔震工程案例,考虑了3种塔楼方案和4种隔震层方案,设计了12个分析案例。基于精细模型分析了塔楼、隔震层和大底盘相对刚度比和隔震层屈重比对9个关键设计指标的影响规律,包括塔楼和大底盘的中震减震系数、大震最大层间位移角和楼面绝对加速度,以及隔震层的大震位移、极大面压和极小面压,识别了影响各设计指标的关键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对于塔楼,减震系数和楼面最大绝对加速度的控制因素是隔震层刚度和屈重比,减小两者可以取得更好的控制效果,增大塔楼刚度也会存在一定的控制效果,但相对有限;增大塔楼刚度和减小隔震层刚度及屈重比可以一定程度控制塔楼最大层间位移角,当两者达到一定程度后控制效果均趋于稳定。对于大底盘,塔楼和隔震层对其设计指标影响相对较小。对于隔震层,隔震层刚度及屈重比是大震隔震层位移的主要控制因素,其减小会显著增大该位移;塔楼刚度是极大面压的控制性因素,刚度的增大会带来重力的增大,从而带来极大面压的增大;增大塔楼刚度和减小隔震层刚度均可显著控制支座中的拉应力,其中塔楼刚度的增大效果更为突出。该研究的相关成果可为地铁上盖层间隔震建筑的抗震性能控制和设计提供参考。
    • 周旺旺; 刘德稳; 招继炳; 赵洁; 刘阳
    • 摘要: 实际地震具有多维特性,只考虑水平地震作用往往不够真实全面。基于此,建立某高层框架-核心筒层间隔震结构模型,在8度罕遇地震下,输入一维、二维、三维地震,对设置传统水平隔震支座的层间隔震高层建筑结构,进行动力弹塑性时程分析。三维地震激励下,层间隔震高层建筑结构地震响应增大,采用传统水平隔震支座容易出现拉应力超限问题。针对边缘隔震支座出现的拉应力超限问题,设置三维隔震支座结构,并与传统水平隔震支座结构进行分析对比。结果表明:采用三维隔震支座后,解决了拉应力超限问题;结构的层间位移、基底剪力、楼层加速度均明显减少且结构核心筒损伤程度减轻,并且对竖向地震力也具有良好的控制效果,说明三维隔震支座隔减震性能优于传统水平隔震支座。
    • 刘海洋; 荣强; 李博文; 陈永涛
    • 摘要: 为研究近断层地震动下防屈曲支撑对层间隔震结构的影响,基于SAP2000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高层建筑结构模型,输入近断层地震波,分析对比近断层地震动作用下传统层间隔震与含防屈曲支撑的层间隔震结构地震响应。研究表明:防屈曲支撑的加入对隔震体系平动控制影响不大,但会降低结构的扭转效应。防屈曲支撑解决了隔震支座在罕遇地震下位移超限问题,隔震层支座滞回曲线更加饱满。与传统隔震结构相比,防屈曲支撑增加了结构刚度导致结构地震响应有所放大,但大幅降低了隔震层处的地震响应。因此,含防屈曲支撑的层间隔震结构可有效降低隔震支座的水平位移,但需要注意结构地震响应指标的变化。
    • 袁涛涛
    • 摘要: 考虑转换层刚度突变对结构地震响应的不利影响,采用层间隔震技术对西安地铁14号线骏马村停车场上盖多塔楼结构进行抗震性能分析。通过建立整体和单塔楼结构有限元模型,对结构振动特性、减隔震性能、隔震支座反应,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弹塑性性能及损伤特性进行全面分析,并对GB50011—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的分部设计法和GB/T51408—2021《建筑隔震设计标准》的直接设计法进行对比分析。计算结果表明,隔震后结构周期显著延长,隔震效果显著;在罕遇地震作用下,隔震支座应力、变形和弹塑性层间位移角满足相关规范要求,大部分结构构件损伤处于基本完好的状态,隔震结构在罕遇地震作用下安全可靠;采用直接设计法得出上部塔楼的基底剪力为分部设计法的1.74~1.95倍;采用分部设计法得出的地震力呈倒三角形分布,而直接设计法得出上部塔楼的地震力沿楼层高度分布较为均匀,更符合隔震结构受力状态。在极罕遇地震作用下的隔震结构满足相关规范的设防目标。
    • 袁涛涛; 蔡玉军; 李衍赫; 王洋; 吴函恒
    • 摘要: 为了深入研究在强震作用下层间隔震结构的抗倒塌能力,使用ETAB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大底盘多塔层间隔震结构进行增量动力时程分析,基于增量动力时程分析结果,按照FEMA P695和《建筑结构抗倒塌设计规范》的评价标准,结合倒塌储备系数,定量地评价了地铁上盖大底盘多塔层间隔震结构的抗倒塌能力。研究结果表明:在强震作用下,大底盘多塔层间隔震结构中的上部结构、下部结构及隔震支座均满足两种规范对结构抗倒塌能力的要求;相比于上部结构和大底盘,大底盘多塔层间隔震结构的隔震支座倒塌概率最大;根据上述分析结果,得出隔震支座是大底盘多塔层间隔震结构的薄弱点,然后提出使用高阻尼橡胶支座来减小大底盘多塔层间隔震结构的倒塌概率,并对使用高阻尼橡胶支座结构与原叠层橡胶支座结构进行隔震性能的对比分析;相较于铅芯橡胶支座,高阻尼橡胶支座在减小隔震层位移、上部结构的位移角、楼层加速度和楼层扭矩具有明显的优势。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