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尿钠

尿钠

尿钠的相关文献在1984年到2022年内共计147篇,主要集中在内科学、预防医学、卫生学、外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08篇、专利文献26385篇;相关期刊90种,包括中国健康教育、现代临床医学、现代诊断与治疗等; 尿钠的相关文献由404位作者贡献,包括孙宁玲、王鸿懿、喜杨等。

尿钠—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08 占比:0.41%

专利文献>

论文:26385 占比:99.59%

总计:26493篇

尿钠—发文趋势图

尿钠

-研究学者

  • 孙宁玲
  • 王鸿懿
  • 喜杨
  • 张志丽
  • 牟建军
  • 王及华
  • 王鲁雁
  • 赵立超
  • 陈源源
  • 韩伟中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党喜龙; 朱文静; 王丹; 牟建军
    • 摘要: 目的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4h尿钠、尿钾水平特点.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通过24h尿液测定24h尿钠、尿钾水平,监测24h动态血压,分析24h尿钠、尿钾水平特点及其与血压的相关性.结果 纳入患者356例,24h尿钠为(197.43±93.79)mmol,24h尿钾为(36.84±17.03)mmol,钠/钾比值为5.8.男性患者24h尿钠和钠/钾比值均高于女性(均P<0.05).高尿钠组患者体重指数高于中尿钠组,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低于正常尿钠组和中尿钠组(均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24h尿钠、钠/钾比值与24h、夜间、白昼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均呈正相关(P<0.05),与夜间收缩压下降率呈负相关(P<0.05).结论 高血压患者24h尿钠及钠/钾比值与性别、体重指数、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压、心率有关.
    • 汪洋; 牛泽家馨; 王兰; 胡桂霖; 闫睿晨; 杜鸣飞; 邹婷; 张晓玉; 褚超; 廖月圆; 马琼; 袁悦; 严瑜; 孙月; 王科科; 王丹; 贾昊; 周浩伟; 陈晨; 张玺; 张婕; 胡佳文; 高卫华; 高可; 牟建军
    • 摘要: 目的通过慢性盐负荷试验干预,旨在探讨人群饮食中的盐摄入对血清和尿液中尿调节素水平的影响。方法从陕西省礼泉县和蓝田县的两个村选取80名18~65岁受试者,参与为期2周的慢性盐负荷试验,包括3 d基线调查,7 d低盐饮食和7 d高盐饮食。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试剂盒测定血清和尿液中尿调节素。根据基线期血压水平将受试者分为正常血压组和高血压组。Pearson或Spearman相关性分析24 h尿钠排泄与血清和尿液中尿调节素水平的关系。结果在基线期,高血压组血清中尿调节素水平显著低于正常血压组[(26.7±9.9 vs.57.9±9.7)ng/mL,P=0.033]。与基线期相比,高盐饮食能够明显降低受试者血清中尿调节素水平[(54.9±8.8 vs.28.3±4.5)ng/mL,P=0.007]。此外,高盐期受试者尿液中尿调节素排泄量[(28.4±6.6)ng/mL]显著低于基线期[(282.1±70.0)ng/mL]和低盐期[(154.1±21.3)ng/mL]。24 h尿钠排泄与尿液中尿调节素排泄呈显著负相关(r=-0.40,P<0.001),而与血清中尿调节素水平无相关性。结论饮食的盐摄入能够显著影响血清和尿液中尿调节素水平。
    • 徐珊; 姚倩兰; 孙凤英; 杜胤
    • 摘要: 目的初步建立宜昌城区晨尿的尿钾、尿钠、尿肌酐参考区间。方法在城区3所小学内共选定300个的家庭,两次收集晨尿共计1380份,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和电解质分析仪对其尿钾、尿钠、尿肌酐进行定量分析,并将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尿钾、尿钠、尿肌酐水平均呈偏态分布,以95%CI来建立参考区间,尿钾参考区间为29.3(11.0~80.3)mmol/L、尿钠参考区间为101.5(47.1~191.5)mmol/L、尿肌酐参考区间为10992.0(3644.8~26168.6)μmol/L,成年人和青少年的尿钾、尿肌酐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成年人群中男性和女性的尿肌酐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青少年与成年人的晨尿尿钾、尿肌酐参考区间存在差异,应按照年龄及性别初步建立适合该地区晨尿检测项目的参考区间。
    • 张学辉; 李娟
    • 摘要: 利拉鲁肽是常见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受体激动剂之一,除有良好的降糖效应外,在控制糖尿病患者血压、体重、血脂及减少蛋白尿、改善心功能等方面都有积极的影响,其治疗2型糖尿病有效性、患者耐受性良好.国内外多项临床和基础研究显示,利拉鲁肽具有一定的降压效应,其主要涉及的机制可能包括降低体重、增加尿钠排泄、减少游离脂肪酸(FFA)、改善内皮功能等方面.本文就利拉鲁肽的降压效应具体机制进行综述.
    • 沈丹洋; 张晓畅; 殷召雪; 李园; 张普洪; 马吉祥
    • 摘要: 目的 了解中国6地区家庭主厨及家庭成员24 h尿钠、尿钾及钠钾比水平现状.并探究其影响因素.方法 2018年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我国6地区共1576名家庭主厨和家庭成员,进行调查问卷、体格测量及24 h尿液收集,检测24 h尿钠、尿钾水平.结果 排除不合格尿液样本后,共1530人纳入本研究.本研究调查对象24 h尿钠值为(4.39±1.93)g,24 h尿钾值为(1.59±0.62)g,钠钾比值为5.02±2.18.对调查对象的24 h尿钠值、尿钾值及钠钾比分别进行多因素分析显示,24 h尿钠值与年龄、女性、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家庭年总收入呈负相关(P<0.05),与自觉口味偏咸、BMI、SBP呈正相关(P<0.05);24 h尿钾值与几乎每天外出就餐呈负相关(P<0.05),与BMI、愿意减盐呈正相关(P<0.05);钠钾比值与年龄、女性、初中文化程度、家庭年总收入呈负相关(P<0.05),与自觉口味偏咸、SBP、每周3~5 d外出就餐呈正相关(P<0.05).结论 我国6地区家庭主厨及家庭成员的24 h尿钠值及钠钾比值仍处于较高水平,而24 h尿钾值较低,它们的影响因素较多,需要对家庭主厨及家庭成员进行长期综合减盐干预.
    • 李虹
    • 摘要: 高血压患者,除了遵医嘱长期按时服药外,饮食和生活方式的改善对控制好血压也极为重要。那么,得了高血压,饮食上该注意什么呢?控制钠盐摄入,增加钾的摄入大家都知道,高血压患者是一定要限盐的。其实影响我们血压的并不是食盐,而是食盐中的钠。人体通过食物来摄入每日所需的钠.而肾脏则负责通过尿钠的排泄来控制体内的钠含量。
    • 杜丰丰; 赵鹏
    • 摘要: 目的 探讨高血压患者血浆肾素活性水平与血钠、尿钠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10月博爱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25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血浆肾素活性水平分为高肾素组(64例,>1.13 ng·mL-1·h-1)与低肾素组(61例,0.05);高肾素组空腹血糖水平、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水平与低肾素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压类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肾素活性水平与24 h SBP、夜间SBP、24 h尿钠、血钠水平呈负相关(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结果显示,24 h尿钠、血钠、杓型高血压是高血压患者血浆肾素活性水平升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低血浆肾素活性水平高血压患者血钠、尿钠水平较高,对患者应采取低盐饮食,降低血压,减少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
    • 孙连芹; 毛慧娟; 邢昌赢; 张波; 段俗言; 孙志颖; 聂广燕; 张承宁; 袁杨刚; 曾鸣; 孙彬; 王宁宁
    • 摘要: 目的 探讨慢性肾脏病(CKD)非透析患者24 h尿钠与容量超负荷之间的关系.方法 入选2019年12月至2021年1月于江苏省人民医院肾内科住院治疗并接受生物电阻抗检查的CKD 1~4期患者,依据是否发生容量超负荷将入选患者分为两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指标的差异;使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探索水分过多/细胞外液(OH/ECW)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24 h尿钠与容量超负荷之间的关系.容量超负荷定义为OH/ECW≥7%.结果 共纳入385例CKD 1~4期患者,年龄(46±15)岁,男216例(56.1%),发生容量超负荷的患者共150例(39.0%).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OH/ECW与24 h尿钠(r=0.147,P=0.004)、24 h尿蛋白(r=0.555,P<0.001)、收缩压(r=0.241,P<0.001)呈正相关,与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r=-0.111,P=0.030)、血清白蛋白(r=-0.659,P<0.001)呈负相关.经校正年龄、收缩压、糖尿病、24 h尿蛋白、血清白蛋白、血钠、血氯、尿钙、尿磷和利尿剂使用与否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水平24 h尿钠的CKD患者发生容量超负荷的风险更高(OR=1.005,95%CI:1.000~1.011,P=0.048).结论 高水平24 h尿钠与CKD非透析患者发生容量超负荷相关.
    • 刘靓靓; 庄瑞娟; 敖荣亿; 肖望; 杨玉娇; 李艳婷
    • 摘要: 目的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4-h尿钠、尿钾水平与高血压等级的关系.方法 根据《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年修订版)》(简称2018指南)和《IS H 2020国际高血压实践指南》(简称2020指南)对5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高血压分级,检测24-h尿钠、尿钾水平,计算24-h尿钠/钾比值.结果 2018指南分组中,高血压1级患者24-h尿钠和24-h尿钠/钾比值均低于高血压3级患者,而24-h尿钾高于高血压3级患者(P<0.05).2020指南分组中,高血压1级患者24-h尿钠和24-h尿钠/钾比值均低于高血压2级患者,而24-h尿钾高于高血压2级患者(P<0.05).2018指南分组,24-h尿钠和24-h尿钠/钾比值均与高血压等级呈正相关(rs=0.813和0.835,P<0.01),24-h尿钾与高血压等级呈负相关(rs=-0.352,P<0.05).2020指南分组,24-h尿钠和24-h尿钠/钾比值均与高血压等级呈正相关(rs=0.574和0.689,P<0.01),24-h尿钾与高血压等级呈负相关(rs=-0.354,P<0.05).结论 尿钠、尿钾与高血压等级密切相关,有效膳食干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防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生与发展.
    • 邸亚丽; 纪征; 孙淑娴; 杨立明; 李霞; 张宇
    • 摘要: 目的探讨接受利尿剂治疗的老年急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尿钠水平与其肾功能的相关性,并分析其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唐山市工人医院自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136例老年急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利尿、强心、扩血管等治疗.记录患者入院时的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BMI)、血压、心率、既往急性心肌梗死病史、合并症等;实验室检测入院时的血钾、血钠、血钙、血尿酸、白蛋白、氨基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尿钠、血肌酐(Scr)、尿素氮(BUN)等,计算BUN/Scr比值;记录患者应用利尿剂的种类和剂量;实验室检测应用利尿剂后6 h的Scr、BUN、尿钠升高幅度,计算BUN/Scr比值;超声测定左室射血分数(LVEF).随访1年,截止2021年6月21日,记录患者预后情况.将预后不良患者纳入预后不良组,其余患者纳入预后良好组,比较两组的临床资料.采用Spearman线性方程分析相关性,采用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独立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诊断效能.结果136例患者失访17例,最终纳入119例患者,其中,预后不良组31例,预后良好组88例.两组急性心肌梗死比例、尿钠升高幅度、NT-proBNP、NGAL及利尿剂后6 h Scr、BUN、BUN/Scr比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利尿剂后尿钠升高幅度与利尿剂后6 h BUN、Scr呈负相关(r=-0.538、-0.725,P<0.05).NT-proBNP(比值比1.003)、NGAL(比值比13.454)、BUN/Scr比值(比值比164.899)是导致老年急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尿钠升高幅度(比值比0.383)是预防老年急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保护因素(P<0.05).尿钠升高幅度早期预测老年急性充血性心力衰竭预后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15,高于NT-proBNP、BUN/Scr比值、NGAL,截点值为17.18 mmol/L,诊断敏感度为83.78%,特异度为69.23%.结论老年急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应用利尿剂后的尿钠水平能够较好地反映肾损伤情况,尿钠升高幅度越低,患者远期预后越差.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