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对羟基苯甲醛

对羟基苯甲醛

对羟基苯甲醛的相关文献在1987年到2023年内共计460篇,主要集中在化学工业、化学、中国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55篇、会议论文7篇、专利文献45871篇;相关期刊152种,包括中国药业、精细石油化工、化工生产与技术等; 相关会议7种,包括全国第15届有机和精细化工中间体学术交流会、2006全国化工应用技术开发热点研讨会、第二届全国化学工程与生物化工年会等;对羟基苯甲醛的相关文献由1088位作者贡献,包括刘有智、李秀芳、林青等。

对羟基苯甲醛—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55 占比:0.55%

会议论文>

论文:7 占比:0.02%

专利文献>

论文:45871 占比:99.43%

总计:46133篇

对羟基苯甲醛—发文趋势图

对羟基苯甲醛

-研究学者

  • 刘有智
  • 李秀芳
  • 林青
  • 何芳雁
  • L.加雷尔
  • 代蓉
  • 樊光友
  • 焦纬洲
  • 张伟
  • 徐杰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李杰; 高一星; 张静; 张立新
    • 摘要: 以对羟基苯甲醛为起始原料,经过取代反应首先制成4-(吡啶-2-氧基)苯甲醛,然后将其与Na BH4进行还原反应得到中间体I,将中间体I酰氯化制成溶液A,最后溶液A与中间体II在碱性条件下进行取代反应生成目标化合物。所得化合物的结构均通过^(1)H NMR、LC-MS等确证。经室内生物活性测试结果表明,A-1对黄瓜霜霉病、小麦白粉病、水稻稻瘟病、大豆灰霉病在质量浓度100mg·L^(-1)的致死率分别为60%、100%、100%、70%,可作为先导化合物继续研究。此法合成步骤简捷、条件温和、成本低、总收率高。
    • 梁洁; 祁金丽; 杨川川; 胡珏; 陈辉华; 曹玉嫔; 李耀华; 孙正伊
    • 摘要: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建立壮药三七姜药材的指纹图谱,并测定其中原儿茶酸、对羟基苯甲酸和对羟基苯甲醛的含量。方法Phenomenex Kinetex XB-C_(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20 nm,流速0.8 mL·min^(-1),柱温35°C,进样量15μL。以莪术二酮作为参照峰,建立10批三七姜药材的指纹图谱,综合应用相似度评价,聚类分析(HCA)和主成分分析(PCA)评价三七姜药材批间质量差异。同法测定10批三七姜药材原儿茶酸、对羟基苯甲酸和对羟基苯甲醛的含量。结果10批样品中有16个共有峰,相似度均>0.9。聚类分析可将样品分为3类,筛选出3个主成分因子,累计贡献率93.875%。原儿茶酸、对羟基苯甲酸和对羟基苯甲醛在测定范围内(2.36~16.52,2.12~14.84,1.49~10.43μg·mL^(-1))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1.50%,101.54%,100.67%,RSD分别为1.85%,1.81%,1.54%;10批三七姜药材中原儿茶酸、对羟基苯甲酸和对羟基苯甲醛的含量分别为0.3321~1.4642,0.4757~1.3450,0.3306~1.0465 mg·g^(-1)。结论该方法稳定可靠,可用于三七姜药材的质量控制。
    • 雷东卫; 赵志利; 惠悦; 任涛
    • 摘要: 对羟基苯甲醛的分子结构中含有活泼的醛基和酚羟基,表现出特殊的反应活性,可作为平台化合物延伸合成多种其他功能化合物,是一种极具工业开发价值的精细化工中间体。依据起始原料的不同,分类概述了对羟基苯甲醛的制备方法,并分析了不同制备方法的优缺点。结合对羟基苯甲醛制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以生物质源化合物为原料,采用原子经济性高的绿色合成路线来制备对羟基苯甲醛的工艺方法将是最有效的解决方案。
    • 许晓飞; 罗爱林; 徐笑天; 卢曦; 王宇晖; 段小群
    • 摘要: 研究对羟基苯甲醛(p-hydroxybenzaldehyde,HD)对小鼠实验性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的治疗作用及其作用机制。用50%的乙醇溶液(含有2.5 mg的TNBS)灌肠制备小鼠CD模型和10 ng/mL的TNF-α诱导Caco-2细胞炎症模型;每天观察小鼠体重变化、疾病活动指数(DAI);给药7天后,处死小鼠,并测量结肠长度;利用H&E染色观察结肠组织形态;利用髓过氧化物酶(MPO)试剂盒测定结肠组织中MPO活性;利用ELISA试剂盒和qPCR测定结肠和Caco-2细胞中促炎因子(IL-6、IL-1β、TNF-α)的蛋白质和mRNA表达水平;另外还通过Western blot法检测结肠和Caco-2细胞中p-NF-κB p65、p-AMPK和PPARγ蛋白质表达水平。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出现明显的体重下降、腹泻和血便,说明造模成功;与模型组比较,HD高剂量组(40 mg/kg)和中剂量组(20 mg/kg)均能显著增加CD小鼠体重、降低小鼠DAI评分,改善结肠组织形态,降低结肠组织中MPO活力,其中HD(40 mg/kg)的作用效果最强;HD在蛋白质和mRNA水平上显著抑制CD小鼠肠道和Caco-2细胞中促炎因子(IL-6和TNF-α)的过表达,但对IL-1β的表达无影响;另外,HD抑制p-NF-κB p65蛋白表达的同时还可以促进p-AMPK和PPARγ的蛋白表达,且呈剂量依赖性。HD对克罗恩病具有改善作用且以40 mg/kg剂量组和30μmol/L浓度组为最佳,其机制可能与激活PPARγ/AMPK信号通路和抑制NF-κB信号通路从而调控促炎因子的释放有关。
    • 陈聪地; 蒲磊; 姚莎; 张琦; 王洁雪; 杜琳
    • 摘要: 对白藜芦醇的合成开展了研究。首先简要综述了白藜芦醇的合成研究背景,其次,设计合成了白藜芦醇的中间体。以对羟基苯甲醛为原料,经甲醛还原,羟基卤代,乙酰基保护酚羟基三步反应,合成了白藜芦醇重要的中间体,收率为32%,产物经^(1)HNMR鉴定确定。合成的中间体为进一步合成白藜芦醇奠定了基础。
    • 吴德旺
    • 摘要: 本文以廉价的对伞花烃为原料,以氧气为氧化剂,先催化氧化得到对甲酚中间体,之后用氧气催化氧化对甲酚制备对羟基苯甲醛,是一条制备对羟基苯甲醛的新工艺路线.探讨了每步反应的影响因素,详细考察了催化剂、溶剂、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和反应压力等因素对反应的转化率和收率的影响,找到了制备对羟基苯甲醛的最佳工艺条件.
    • 冯晋; 孙航; 徐娅玲; 杨琼英; 何芳雁
    • 摘要: 目的:探究天麻成分对羟基苯甲醛(4-Hydroxybenzaldehyde,4-HBd)的大鼠胃肠吸收动力学特征.方法:大鼠实施胃幽门结扎手术后灌胃给予对羟基苯甲醛400 mg/kg,采用微透析技术经颈静脉采血,用HPLC分析方法测定不同时间点对羟基苯甲醛的血药浓度,并与未实施胃幽门结扎手术大鼠进行比较,以确定对羟基苯甲醛的吸收部位;采用大鼠在体胃肠原位灌注模型考察不同浓度的对羟基苯甲醛在大鼠胃、肠内吸收量的差异,探讨其在大鼠胃、肠内的吸收特征.结果:大鼠灌胃给予对羟基苯甲醛,未实施胃幽门结扎手术的大鼠AUC(0-∞)为(59.137±16.478)mg/(L·min),Tmax为4 min,Cmax为(6.749±1.163)mg/L;实施胃幽门结扎手术的大鼠AUC(0-∞)为(140.479±48.299)mg/(L·min),Tmax 为20 min,Cmax 为(1.846+0.695)mg/L;随着给药剂量增加,胃内及肠内吸收量随之显著增加(P<0.01);但50.83 μg/mL和99.52 μg/mL的对羟基苯甲醛在肠灌注液中的吸收量,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对羟基苯甲醛浓度为99.52 μg/mL时,Ka值显著减小(P<0.01).结论:对羟基苯甲醛灌胃给予大鼠在胃和肠都有不同程度的吸收,在胃内可能以被动转运的方式被吸收;在所设条件下对羟基苯甲醛在大鼠肠内的吸收存在饱和现象,其在肠内吸收方式可能为主动转运.
    • 安佳星; 龙秀锋; 伍时华; 曾令杰; 黄锦翔; 丰丕雪; 易弋
    • 摘要: 研究木质纤维素水解液中的酚类物质对羟基苯甲醛和阿魏酸对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GGSF16理化特性的影响.结果 表明,经药物处理后酿酒酵母的糖代谢时间和乙醇发酵时间延长,胞外核酸、蛋白质和胞内海藻糖含量均显著增加(P<0.05),扫描电子显微镜图可以看出,原本完整光滑的细胞经对羟基苯甲醛和阿魏酸处理后细胞表面出现褶皱、粘黏、裂解现象,结合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呈现的代表脂质、蛋白质、核酸等分子成分官能团的改变可以得出,对羟基苯甲醛和阿魏酸能够破坏酿酒酵母的细胞壁,增大细胞膜的通透性,从而使细胞内容物流出,导致细胞损伤.
    • 李变娥; 孙小雪; 李凌绪; 罗小勇
    • 摘要: 为了进一步明确玉米秸秆中存在的化感物质是否具有除草活性,为有效利用该秸秆防除农田杂草并以化感活性物质为先导化合物开发植物源除草剂提供依据。以小麦、生菜为受体植物,采用生物活性追踪法,对玉米(寿佳益)秸秆中所含有的可抑制植物生长的化感活性物质进行提取与分离,并测定活性物质对稗和反枝苋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用石油醚、乙酸乙酯和正丁醇依次对玉米秸秆的60%乙醇溶液提取物进行萃取,分别得到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和水相萃取物,且乙酸乙酯相对小麦和生菜幼苗生长的抑制活性显著高于其他3个萃取相。进而对乙酸乙酯相及其高活性馏分依次进行柱色谱分离,得到E3-2-3、E13-2-1和E13-1这3个高活性馏分。用制备色谱对3个馏分进一步分离,得到6种纯化合物,经鉴定分别为顺式对羟基肉桂酸甲酯、反式对羟基肉桂酸甲酯、顺式对羟基肉桂酸乙酯、反式对羟基肉桂酸乙酯、反式对羟基肉桂酸和对羟基苯甲醛。经测定,4种对羟基肉桂酸类化合物(顺式对羟基肉桂酸乙酯未测)不仅对小麦和生菜幼苗的生长具有很好的抑制活性,而且对稗和反枝苋幼苗的生长也表现出很好的抑制活性,显示出良好的除草潜力。对羟基苯甲醛虽然也具有一定的活性,但活性明显低于4种对羟基肉桂酸类化合物。研究表明,所供试玉米品种秸秆的高化感活性可能与其代谢产生的几种对羟基肉桂酸类化合物及对羟基苯甲醛有关。
    • 李变娥; 孙小雪; 李凌绪; 罗小勇
    • 摘要: 为了进一步明确玉米秸秆中存在的化感物质是否具有除草活性,为有效利用该秸秆防除农田杂草并以化感活性物质为先导化合物开发植物源除草剂提供依据.以小麦、生菜为受体植物,采用生物活性追踪法,对玉米(寿佳益)秸秆中所含有的可抑制植物生长的化感活性物质进行提取与分离,并测定活性物质对稗和反枝苋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用石油醚、乙酸乙酯和正丁醇依次对玉米秸秆的60%乙醇溶液提取物进行萃取,分别得到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和水相萃取物,且乙酸乙酯相对小麦和生菜幼苗生长的抑制活性显著高于其他3个萃取相.进而对乙酸乙酯相及其高活性馏分依次进行柱色谱分离,得到E3-2-3、E 13-2-1和E13-1这3个高活性馏分.用制备色谱对3个馏分进一步分离,得到6种纯化合物,经鉴定分别为顺式对羟基肉桂酸甲酯、反式对羟基肉桂酸甲酯、顺式对羟基肉桂酸乙酯、反式对羟基肉桂酸乙酯、反式对羟基肉桂酸和对羟基苯甲醛.经测定,4种对羟基肉桂酸类化合物(顺式对羟基肉桂酸乙酯未测)不仅对小麦和生菜幼苗的生长具有很好的抑制活性,而且对稗和反枝苋幼苗的生长也表现出很好的抑制活性,显示出良好的除草潜力.对羟基苯甲醛虽然也具有一定的活性,但活性明显低于4种对羟基肉桂酸类化合物.研究表明,所供试玉米品种秸秆的高化感活性可能与其代谢产生的几种对羟基肉桂酸类化合物及对羟基苯甲醛有关.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