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孕龄

孕龄

孕龄的相关文献在1988年到2022年内共计195篇,主要集中在妇产科学、临床医学、儿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91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2751篇;相关期刊121种,包括中国生育健康杂志、中国超声医学杂志、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第七届北京五洲心血管病研讨会等;孕龄的相关文献由564位作者贡献,包括张灌生、李治安、胡淑君等。

孕龄—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91 占比:6.49%

会议论文>

论文:1 占比:0.03%

专利文献>

论文:2751 占比:93.48%

总计:2943篇

孕龄—发文趋势图

孕龄

-研究学者

  • 张灌生
  • 李治安
  • 胡淑君
  • 郁君
  • 锁成珍
  • 丁卫平
  • 丁宁
  • 任榕娜
  • 何怡华
  • 何艳琴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张伟; 张艳敏; 陈国强
    • 摘要: 胎儿心脏发育主要在胎儿期3~8周完成。胎心率在孕3~4周出现,在孕5~6周时最低,后随孕龄增加而上升,孕9~10周达到峰值,随后缓慢降低,在孕34周后胎儿心率减慢明显,后趋于平稳[1]。胎心率通常在110~160次/min,如果胎儿心率不在正常范围或心律不规则,则认为胎儿心律失常[2]。胎儿心律失常的发生率为1%~2%[3]。严重的胎儿心律失常可导致胎儿早产的发生甚至可能胎死宫内,针对胎儿心律失常的原因及类型来选择不同的治疗方式,可改善胎儿预后。
    • 姜雪; 陆瑞; 何笑
    • 摘要: 目的分析不同孕龄超声脐动脉血流参数与胎儿窘迫的关系。方法选择2019年10月至2021年3月扬州大学医学院附属沭阳医院进行产前检查的136名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孕龄将其分为4~12+周组(38名)、13~27+周组(41名)、28~40周组(57名)。比较三组胎儿窘迫发生率,脐动脉学参数[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收缩期峰值流速/舒张末期流速(S/D)];分析不同孕龄脐动脉血流参数与胎儿窘迫的相关性。结果三组胎儿窘迫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P<0.05)。结论不同孕龄产妇脐动脉血流参数PI、RI、S/D值存在差异,PI、RI、S/D值与胎儿窘迫发生率呈正相关。
    • 郭永华; 肖保军; 李明忠; 于洋洋; 易娜; 刘景雁; 张锐
    • 摘要: 目的 探讨胎儿肛门与外生殖器的距离(以下简称"肛殖距")的性别差异及与孕龄的相关性分析.方法 选取2019年1月—9月首都医科大学大兴医院产检且孕龄≥20周的1488例胎儿为研究对象.依据性别将其分为男性胎儿组(933例)与女性胎儿组(555例);依据孕龄分为20~24周组(390例)、24+~28周组(240例)、28+~32周组(296例)、32+~36周组(216例)、>36周组(346例).比较相同孕龄不同性别胎儿组的肛殖距及相同性别不同孕龄组胎儿的肛殖距;分析不同性别胎儿肛殖距与孕龄的相关性.结果 相同孕龄男性胎儿组的肛殖距大于女性胎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同性别胎儿不同孕龄组肛殖距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女性胎儿肛殖距与孕龄呈正相关(r=0.872、0.820,P<0.01).男性胎儿肛殖距与孕龄的回归方程为Y=0.103X-1.213;女性胎儿肛殖距与孕龄的回归方程为Y=0.056X-0.623.结论 临床在评估肛殖距时应参考胎儿的孕龄及性别.
    • 陈绍琦; 庄泽敏; 陈庆子; 谭学瑞
    • 摘要: 目的 应用心肌做功指数(MPI)智能检测技术测量正常中晚孕胎儿的右心心肌做功指数(RMPI).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9年9月至2020年4月在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产前检查的健康孕妇465例.将纳入研究的孕妇按照孕龄分为21+0~27+6周组172例、28+0~34+6周组169例、35+0~40+6周组124例.留取所有胎儿三尖瓣及肺动脉瓣口的血流频谱图像,应用MPI智能检测系统测量以获得胎儿的等容收缩期时间(ICT)、等容舒张期时间(IRT)、射血时间(ET)以及RMPI.分析不同孕龄的3组间各参数的差异,以及RMPI与孕龄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不同孕龄的3组间胎儿的RMPI、IR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6.433、34.359,P均0.05).进一步两两比较,21+0~27+6周组与28+0~34+6周组的IRT、RMP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28+0~34+6周组与35+0~40+6周组的RMP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1+0~27+6周组与35+0~40+6周组的IRT、RMP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465例胎儿的RMPI与孕龄存在弱的线性相关关系(r=0.340,P<0.05).结论 RMPI值受孕龄的影响,两者之间存在弱的线性相关关系.应用MPI智能检测技术测量正常胎儿RMPI为临床评估胎儿的心功能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 张力元
    • 摘要: 目的 总结分析不同孕龄未足月胎膜早破期待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妇产科2019年2月—2020年6月收治的50例未足月胎膜早破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孕龄不同分为A组(孕25~27周)15例、B组(孕28~31周)15例、C组(孕32~34周)20例.均采取期待治疗方案,对比三组孕妇期待治疗时间、孕妇并发症发生率、围生儿情况等.结果 ①三组中B组期待治疗时间(12.8±1.7)d最长,明显长于A、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B组>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三组中C组产妇感染率5.00%最低,且与A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围生儿结局:C组新生儿出生体重(2.9±0.2)kg最重,且未出现窒息或呼吸窘迫情况,Apgar评分(8.6±0.4)分明显最高,且与A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同孕龄未足月胎膜早破期待治疗的临床效果也明显不同,孕龄越大者临床效果越好.
    • 侯强
    • 摘要: 甲状腺疾病是常见的内分泌疾病,各个年龄段均可发病,其最终孕龄阶段的女性发病率最高,如果妊娠期妇女一旦出现甲状腺功能疾病,不仅会对自身健康造成影响,还可能造成如流产、死胎、胎儿发育异常等不良妊娠结局,因此对于孕妇进行血清甲状腺功能检测无论是对于孕妇还是其胎儿都具有重要临床意义。但血清甲状腺功能检测的检测指标较多,对于受检者来说较为复杂。基于此,以下就带领大家解读血清甲状腺功能检查相关指标,大致了解其代表的意义。
    • 彭晞; 宋亭; 张伟森; 张景; 符立辉; 刘轶祺
    • 摘要: 目的 采用MRI成像定量分析孕中晚期脑室与后颅窝池生长发育随孕周的变化规律.方法 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研究对象为2016年1月至2020年1月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行产前MRI检查的孕妇675例,MRI检查时平均孕周为(29.0±8.5)周.获取这些研究对象的MRI资料,分析左侧脑室三角区宽度(left lateral ventricle trigonometric width,LLVTW)、右侧脑室三角区宽度(right lateral ventricle trigonometric width,RLVTW)、第三脑室宽度(third ventricle width,TVW)、第四脑室宽度(fourth ventricle width,FVW)、第四脑室前后径(anterior posterior diameter of the fourth ventricle,APDFV)、透明隔间腔宽度(cavum septum pellucidum width,CSPW)和小脑延髓池宽度(cisterna magna width,CMW)等数据.采用t检验、Spearman相关性分析和Pearson相关性分析等方法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共675例胎儿纳入本研究,不同性别胎儿的检查孕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女性胎儿(392例)的TVW、CMW明显低于男性胎儿(283例)[(0.60±0.05)与(0.63±0.04) cm,t=-5.059;(0.57±0.14)与(0.67±0.15)cm,t=-7.445;P值均<0.001].TVW、CMW与胎儿性别呈明显负相关(r值分别为-0.179和-0.312,P值均<0.001).(3) LLVTW、RLVTW、TVW、FVW、APDFV、CSPW和CMW均与胎龄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310、0.267、0.205、0.801、0.829、0.216和0.284,P值均<0.05),其中FVW、APDFV与胎龄呈显著线性相关(r值分别为0.801和0.829,P值均<0.001).(4)LLVTW、RLVTW在孕中期变化不明显,在孕晚期轻微增长;在孕中晚期TVW分布较离散,在孕26~<28周前随胎龄增加略有增长;FVW、APDFV在孕中晚期随胎龄增加呈线性增长;CSPW在孕中晚期随胎龄增加缓慢增长;CMW在孕中期随胎龄增加略有增长,孕晚期变化较小.结论 孕中晚期胎儿脑室及后颅窝池生长发育随着胎龄的增加呈现不同程度的增长趋势,其中TVW、CMW与胎儿性别呈明显负相关.
    • 孟海华; 马全福; 陈生祥
    • 摘要: 目的 分析新生儿溶血病(HDN)与孕妇血型、孕龄及IgG效价的关系,并探讨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青海省第五人民医院和青海红十字医院接生的2 768例新生儿及其母亲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患HDN将研究对象分为HDN组(n=190)和非HDN组(n =2 578),对比两组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分析HDN患病率及其与孕妇血型、孕龄及IgG效价的关系,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导致HDN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HDN组和非HDN组性别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孕妇年龄及妊娠次数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DN组≥35岁及妊娠次数≥2次以上孕妇占比高于非HDN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HDN患病新生儿中,以ABO型溶血和高龄(≥35岁)孕妇占比较大.IgG(抗O)各效价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167),以≥1∶512效价HDN患病率最高.经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得知,≥35岁、≥2次妊娠次数及IgG效价≥1∶512孕妇是导致新生儿HDN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生儿溶血与孕妇血型、孕龄及IgG效价密切相关,而孕妇≥35岁、妊娠次数≥2次及IgG效价≥1∶512是导致新生儿HDN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