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女同性恋

女同性恋

女同性恋的相关文献在1991年到2021年内共计242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学、社会学、电影、电视艺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40篇、会议论文2篇、专利文献1227篇;相关期刊178种,包括大众心理学、人物、电影文学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全国男男性行为人群艾滋病防治工作经验交流暨《朋友》项目十周年庆典与贝利-马丁奖颁奖大会、“性·性别与社会”跨学科学术研讨会等;女同性恋的相关文献由233位作者贡献,包括焦兰周、胡波莲、何昌邑等。

女同性恋—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40 占比:16.34%

会议论文>

论文:2 占比:0.14%

专利文献>

论文:1227 占比:83.53%

总计:1469篇

女同性恋—发文趋势图

女同性恋

-研究学者

  • 焦兰周
  • 胡波莲
  • 何昌邑
  • 张玲华
  • 李晶
  • 林涛
  • 王天翔
  • 王威
  • 王娟
  • 王小航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彭红玉; 王苹; 叶忠兴; 杨海; 李芸
    • 摘要: 目的 了解LGB(男同性恋、女同性恋、双性恋)群体约会暴力发生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使用冲突策略量表(CTS2)、亲密关系经历量表(ECR)和自我控制量表(SCS)对525名LGB群体进行网络问卷调查,统计调查结果.结果 超过70%的LGB群体(L:73.7%;G:77.6%;B:76.9%)施加过约会暴力.心理暴力发生率(63%~68%)最高,在不同LGB群体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性恋的身体暴力发生率最高;男同性恋性暴力发生率最高.恋爱次数5次及以上的群体比其他的人群心理暴力和性暴力都更严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有工作能预测心理暴力、身体暴力和性暴力(β=0.67~1.64,P<0.05);经常喝酒能预测身体暴力和性暴力(β=1.39~1.73,P<0.05);依恋回避和依恋焦虑能正向预测心理暴力和身体暴力(β=0.03~0.08,P<0.05);自我控制总分能负向预测3种心理暴力(β=-0.17~-0.04,P<0.05).结论 LGB群体约会暴力的发生情况较严重,存在诸多影响因素,并受成人依恋和自我控制等因素的影响,应予以重视.
    • 易诗薇; 揭慧; 林虹洁; 房义淳
    • 摘要: 目的:了解新时代广州某高校心理学专业的大学生对同性恋的态度,并将其与非心理学专业的大学生态度进行比较和分析,由此探讨大学生对同性恋态度的差异,并试图对此进行分析,以期为新时代教育和了解研究同性恋的态度提供一些资料,让大众进一步了解同性恋。方法:2020年10月-2021年6月对广州某高校的大一至大四的大学生采用纸笔测量和e-prime程序测量的方式进行同性恋外显态度和内隐态度的测量,并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发现:①广州某高校大学生对不同性别的同性恋的态度基本呈一致;在认知、情感、行为三维度得分均处于中等偏积极水平;②广州某高校心理学专业大学生对同性恋整体、男、女同性恋的接受程度均高于非心理学专业大学生(P0.05)。影响某高校大学生对同性恋态度的因素主要有性取向、成长环境、家庭收入、母亲文化程度、同性恋接触史、是否了解同性恋相关知识;④广州某高校大学生对同性恋的内隐态度整体宽容,且对男同性恋的态度更为积极。同时,心理学专业的大学生比非心理学专业的大学生内隐态度更为积极。
    • 李色阳
    • 摘要: 中国大陆地区首例因女同伴侣同居期间决定共同抚育孩子,而由一方提供卵子,对外寻求供精后,组成受精卵,再由另一方女子提供孕育子宫,而后女同伴侣之间因争夺该孩子的抚养权而诉至福建省厦门市湖里区人民法院.湖里区法院审理后认为,原被告互为同性伴侣关系,原告负责供卵,被告负责生育,原告提供了生命体的基因,被告作为孕育生命的母体,经历过十月怀胎,体验了生命孕育、诞生的过程,湖里区法院为此为理由将孩子的抚养权判归被告.该案件一审宣判后,引起社会的热议.为回应社会焦点,本文拟从关注同性伴侣群体现状为基础,探折同性伴侣与代孕子女的法律关系,期待将来有更多人士关心代孕子女面临的成长环境.
    • 王成珍
    • 摘要: 传记电影《安妮·李斯特的秘密日记》讲述了在男权至上的英国摄政时期,伴随着女性意识的觉醒,女同主人翁安妮一改英国中产阶级的传统女性被动、恭顺、被边缘化的形象,成长为另类的新女性并被载入史册的传奇故事。基于该电影,本论文以女同性恋女性主义理论为基础,试图分析电影对该理论的体现和妥协之处,探索女同的自我认同和社会认同的可能性。在探析该电影的现实意义的基础上,本论文希望藉此唤起人们对被社会边缘化的女同群体的更理性更客观的认识和理解。
    • 惠江南
    • 摘要: 李渔的代表作《怜香伴》因敷衍两位女子崔笺云和曹语花结盟为来世夫妻的故事,被许多学者认定为中国古代文学中书写女同性恋的第一部作品,亦有学者驳斥同性恋说,但这两种观点均未明确阐明崔曹二人的感情归属。无论是“同性恋说”还是“非同性恋说”都缺少基于文本的详细论证,因此缺乏说服力。本文运用文本细读的研究方法,立足《怜香伴》文本,从崔曹二人的才华与姿貌解读知音之情的基础,从崔曹结盟的原因、性取向,以及参与两人结盟的众人对她们感情的定位等角度解读崔笺云与曹语花基于才貌的心灵沟通,最终得出两人的感情非同性恋且为知音之情。
    • 费尚暇
    • 摘要: 庐隐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首创描写女同性恋的女作家,在她之后四五十年才有陈染、林白对这一话题续写.本文就庐隐等女性作家笔下女性同性恋爱下隐含着对于女性自我的反思来进行探索,并且就女性同性恋爱这一文学史上特殊的文学现象理解女性作家对于女性自身的反思.
    • 邵媛媛
    • 摘要: 《怜香伴》是清代作家、戏曲理论家李渔所著的《笠翁传奇十种》中开篇第一部,也是唯一一部以女同性恋为主要内容的传奇作品。“酷儿”这一社会群体包含了目前已知的各种反常规性别群体,酷儿理论是20世纪90年代在西方兴起的关于这一群体的理论思潮。在以往学者使用女性主义理论对《怜香伴》中曹语花与崔笺云两个女主人公的进行性别研究的基础上,本文以酷儿理论的视角观照两个女主人公的性别认知萌生和发展,通过对作品中主体的性别认知的分析,更加深刻地认识《怜香伴》的创作主旨,并探究在封建社会规范下,《怜香伴》中“酷儿空间”的塑造方法和对酷儿性别认知的认识层面。
    • 蒋云云
    • 摘要: 伊丽莎白·乔利的小说《井》交叉使用并灵活转换零聚焦、内聚焦和外聚焦的叙述视角,制造了充满不确定性的故事情节和扑朔迷离的悬疑氛围.结合20世纪80年代澳大利亚的社会语境与乔利的人生际遇,文章指出该种叙述艺术的形成,一方面是受当时澳大利亚文坛从注重写实的现实主义向追求形式与内容创新的现代主义转型的影响,体现了乔利在叙事方面对现代主义文学发展所做的贡献;另一方面是受社会异性恋体制的影响,在异性恋霸权之下同性恋话语遭到了歧视与压制,乔利只能借用一种隐晦的叙事方式来表达自己对女同性恋的关注.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