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男同性恋

男同性恋

男同性恋的相关文献在1993年到2022年内共计187篇,主要集中在社会学、中国文学、内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84篇、会议论文3篇、专利文献1227篇;相关期刊140种,包括民主与法制、南风窗、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山东省心理卫生协会第五届学术研讨会、第三届首都伦理审查能力建设与发展论坛、海峡两岸专科护理论坛等;男同性恋的相关文献由318位作者贡献,包括庾泳、肖水源、何秋霞等。

男同性恋—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84 占比:13.01%

会议论文>

论文:3 占比:0.21%

专利文献>

论文:1227 占比:86.78%

总计:1414篇

男同性恋—发文趋势图

男同性恋

-研究学者

  • 庾泳
  • 肖水源
  • 何秋霞
  • 吕欣
  • 吴少敏
  • 唐哲
  • 姜彤
  • 富晓星
  • 张彤
  • 张碧芳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陆云; 张东杰; 师鑫浦; 刘艳; 李文明
    • 摘要: 目的:调查分析当前我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新形势下艾滋病高危新人群——男同性恋人群防控艾滋病状况。方法:采用网络匿名问卷调查及面对面实地访谈研究方法,通过对1542名男同性恋者艾滋病防治认知与行为的调查,研究男同性恋人群艾滋病防控对策。结果:被调查者中,95.40%通过网络了解艾滋病相关知识,98.05%认知到性传播属艾滋病传播方式之一,9.27%从未听说过艾滋病阻断药,70.56%发生性关系时不使用安全套,50.00%发生性关系前后不做艾滋病检测;高危性行为之后,13.42%未能在72 h最佳阻断期及时就医。结论:当前男同性恋群体存在感染艾滋病严重隐患及预防漏洞,对该群体的艾滋病防治教育和高危行为干预,需多措并举,创新综合防治机制。
    • 蒋思毅; 韦志龙
    • 摘要: 目的本文旨在探讨我国文化背景下同性恋自我认同过程及其如何影响同性恋者的心理健康状况,以丰富同性恋者自我认同与心理健康研究。方法本研究利用访谈法对男同性恋者X进行个案研究。结果根据访谈资料将X的同性恋自我身份认同分为认同前期、认同期间和认同之后三个阶段,过程中X经历了“幽闭—矛盾—积极”的心理变化。结论男同性恋者X的自我认同受到不同因素的影响——家庭和社会文化环境起阻碍作用,同性恋圈和异性恋朋辈群体起促进作用。此外,X的心理健康状况随着其对同性恋身份认同的加深变得更加积极。自我认同可以在认同前期直接影响X的心理健康状况,也可以在认同期间或之后通过获得朋辈群体的社会支持或选择是否出柜等途径改变X的心理健康状况。
    • 秦冕
    • 摘要: 1在唐朝诗人中,有个人就被黑得很惨,“黑料”的杀伤力很强,一是说他为男同性恋,与自己的亲儿子“有染”;一是说他逼良为娼,拐卖了自己的亲侄女。这两条,哪怕有一条是真的,这个人就名誉尽失、斯文扫地了。其实,被黑之人,在唐朝的诗坛只能算是二流诗人,并且还没啥社会地位,无职无权,只是一普通百姓,为何还躲不过被黑的命运呢?因为,他长得太帅,是众女子的红尘偶像、梦中情人。
    • 杨波
    • 摘要: 选取若干男同性恋题材与包含男同性恋情节的华语电影,分析影片主创对同性恋的态度,表达倾向(个体或社会),以及对同性恋成因的看法.参考相关纪录片,扩展研究视野,丰富相关认知.截至目前,关于同性恋(包括男女同性恋、双性恋及其他性取向)成因问题包含三种观点,即先天说、后天说、性别与性取向不确定说,未形成定论与共识.人们对同性恋的全面认知有待于科学研究的继续推进.
    • 杨波
    • 摘要: 选取若干男同性恋题材与包含男同性恋情节的华语电影,分析影片主创对同性恋的态度,表达倾向(个体或社会),以及对同性恋成因的看法。参考相关纪录片,扩展研究视野,丰富相关认知。截至目前,关于同性恋(包括男女同性恋、双性恋及其他性取向)成因问题包含三种观点,即先天说、后天说、性别与性取向不确定说,未形成定论与共识。人们对同性恋的全面认知有待于科学研究的继续推进。
    • 彭红玉; 王苹; 叶忠兴; 杨海; 李芸
    • 摘要: 目的 了解LGB(男同性恋、女同性恋、双性恋)群体约会暴力发生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使用冲突策略量表(CTS2)、亲密关系经历量表(ECR)和自我控制量表(SCS)对525名LGB群体进行网络问卷调查,统计调查结果.结果 超过70%的LGB群体(L:73.7%;G:77.6%;B:76.9%)施加过约会暴力.心理暴力发生率(63%~68%)最高,在不同LGB群体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性恋的身体暴力发生率最高;男同性恋性暴力发生率最高.恋爱次数5次及以上的群体比其他的人群心理暴力和性暴力都更严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有工作能预测心理暴力、身体暴力和性暴力(β=0.67~1.64,P<0.05);经常喝酒能预测身体暴力和性暴力(β=1.39~1.73,P<0.05);依恋回避和依恋焦虑能正向预测心理暴力和身体暴力(β=0.03~0.08,P<0.05);自我控制总分能负向预测3种心理暴力(β=-0.17~-0.04,P<0.05).结论 LGB群体约会暴力的发生情况较严重,存在诸多影响因素,并受成人依恋和自我控制等因素的影响,应予以重视.
    • 李炳南; 缪妍婷; 单煜馨
    • 摘要: 本文通过对3例男同性恋者的个别访谈,运用质的研究方法,对他们的性身份认同及其生存状态进行了探讨。男同性恋的身份认同大致经历了性身份感知、性身份迷惑、性身份认同3个阶段;男同性恋的生存状态受到社会环境、不同年龄层次与社会角色、个体心理调节能力等因素的影响。
    • 苏惠娴; 杨燕君; 吴少敏; 梁穗; 熊甜军; 蒙婉莹; 何秋霞; 曹广进
    • 摘要: 目的 探讨个性化护理干预对男同性恋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患者治疗依从性、自我管理能力与生活质量的作用效果,为制定HIV/AIDS患者随访关怀策略提供参考.方法 2019年9月至2020年12月,按照随机化原则在广州市番禺区登记在册且处于可随访状态的本地户籍及现住址均在当地的艾滋病患者中,选取经男男性接触感染、18岁≤年龄≤60岁、无认知交流障碍者20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为对照组提供个案建档、定期随访关怀等常规服务;为试验组提供知识宣教,膳食、运动、用药、社交、健康生活行为方式指导,心理、网络干预和 社会支持等个性化护理干预.采用SPSS 25.0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服药依从性、自我管理能力和干预后 生活质量水平.结果 试验组HIV感染者62例、AIDS患者38例,年龄(34.27±9.45)岁;对照组HIV感 染者66例、AIDS患者34例,年龄(32.28±8.87)岁.干预前,试验组和对照组服药依从性、HIV感染者/AIDS患者自我管理量表(HIVSM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试验组服药依从性高于对照组[93.94%(93/99)比76.77%(76/9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676,P=0.001);试验组HIVSM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303,P<0.001);试验组在艾滋病患者生存质量量表的总体健康评分(t=3.182,P=0.002)、躯体健康评分(t=3.202,P=0.002)、躯体角色评分(t=3.819,P<0.001)、社会功能评分(t=3.689,P<0.001)、认知功能评分(t=4.744,P<0.001)、肌体疼痛评分(t=3.030,P=0.003)、心理健康评分(t=2.615,P=0.010)、生命力评分(t=2.409,P=0.017)、健康压力评分(t=2.587,P=0.010)、生命质量评分(t=4.450,P<0.001)、生理领域总分(t=6.641,P<0.001)、心理领域总分(t=5.738,P<0.001)均高于对照组.结论 对男同性恋HIV/AIDS患者采取个性化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及自我管理能力,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可进一步实施推广.
    • 朱才盛; 杨燕君; 吴少敏; 梁穗; 熊甜军; 蒙婉莹; 何秋霞; 曹广进
    • 摘要: 目的 了解2007-2020年广州市番禺区男男性行为人群艾滋病(AIDS)疫情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参考.方法 从"全国艾滋病综合防治管理信息系统"中筛选出男男性行为感染病例,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该人群2007-2020年流行状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广州市番禺区2007年报告首例男男性行为感染病例,截至2020年12月31日共计报告男男性行为感染病例1 145例,占全区同期艾滋病病毒(HIV)/AIDS病例报告总数的36.37%(1 145/3 148),各年度报告病例数和传播途径构成比均呈上升趋势(均P<0.05),但近2年(2019-2020年)年增长率均为负;以20~29岁(50.22%,575/1 145)、汉族(95.37%,1 092/1 145)、未婚(78.43%,898/1 145)、大专及以上(51.62%,591/1 145)、流动人口(75.20%,861/1 145)占大多数,职业以商业服务(26.03%,298/1 145)最多,学生人群(10.57%,121/1 145)不容忽视;病例主要发现方式为检测咨询(51.35%,588/1 145)和性病门诊(16.77%,192/1 145);存在通过非婚异性性行为(7.07%,81/1 145)、商业性行为(1.83%,21/1 145)向女性或交易对象传播的风险.性病患者所占比例(16.33%,187/1 145)、接受抗病毒治疗者所占比例(91.97%,1 053/1 145)均显著高于其他人群(均P<0.05).结论 2007-2020年广州市番禺区男男性行为人群HIV/AIDS病例数和传播途径年度构成比呈双升态势,男男性行为传播已成为当地主要传播途径,应进一步制定针对性防治策略控制疫情的进一步蔓延.
    • 赵龙轩; 褚传弘
    • 摘要: 关于男同性恋的新媒体实践,我国已有研究偏向立足于封闭型的异质空间,鲜有学者将目光转向一般网络空间中的男同群体。因此,本研究选择以问答社区知乎为例,以可供性理论(Affordance Theory)为框架,尝试探讨男同性恋群体如何利用技术特性探索主流网络空间的可供性。研究发现,男同群体在知乎的媒介实践中探索出了“文本社交的可及性”“身份反思的可触发性”“情感共同体的可延续/割裂性”。与异质空间中的媒介实践不同,同性恋群体在主流网络空间的媒介实践,不仅可以加深其群体内部的联结,同时也有助于更广泛地解构异性恋规范下的偏见与歧视,传播同性恋群体的独特叙事,提升其社会可见度,协助其完成社会地位的转型。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