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多普勒天气雷达

多普勒天气雷达

多普勒天气雷达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853篇,主要集中在大气科学(气象学)、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576篇、会议论文207篇、专利文献61149篇;相关期刊176种,包括应用气象学报、气象水文装备、广东气象等; 相关会议75种,包括第32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第30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2011年第二十八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等;多普勒天气雷达的相关文献由1718位作者贡献,包括刘黎平、张杰、王萍等。

多普勒天气雷达—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576 占比:0.93%

会议论文>

论文:207 占比:0.33%

专利文献>

论文:61149 占比:98.74%

总计:61932篇

多普勒天气雷达—发文趋势图

多普勒天气雷达

-研究学者

  • 刘黎平
  • 张杰
  • 王萍
  • 顾松山
  • 俞小鼎
  • 张沛源
  • 徐芬
  • 何建新
  • 杨洪平
  • 葛润生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杜牧云; 赵娴婷; 周伶俐; 杜九三; 苟阿宁; 崔春光; 肖艳姣
    • 摘要: 综合利用多普勒天气雷达、风廓线雷达、微雨雷达、二维视频雨滴谱仪、三维闪电监测网等多源探测资料对2020年2月14日发生在鄂西南一次伴有局地冰雹和雷雨大风的强对流过程进行了中小尺度特征分析,并探讨了分类强对流识别预警算法在强对流短临识别预警中的应用。结果表明:(1)由于鄂西南山地的阻挡作用,冷锋在宜昌北部南下缓慢,华北低槽、850 hPa低涡北部的暖式切变线和冷锋前侧不断渗入的冷空气在鄂西南交汇形成上干下湿的不稳定层结;中低层西南暖湿气流沿着低层锋区向鄂西南输送并发展,850 hPa切变线、地面冷锋和暖倒槽配合触发强对流发展加强,强冰雹发生在冷锋和暖倒槽交汇处。(2)风廓线雷达资料显示鄂西南处在地面冷锋前部暖倒槽中,持续增强的中高层西南急流和冷锋前侧不断渗入的冷空气有利于强对流的发生发展。(3)二维雨滴谱仪完整记录了降水过程的雨滴谱分布特征,粒子直径大多在1 mm以内,最大直径接近6 mm。(4)由微雨雷达探测的雨滴谱垂直分布特征可知,降水前期环境湿度低,蒸发作用明显;而在强降水时段,近地面雨滴碰并增长作用明显。(5)三维闪电观测网获得的闪电频次与雹暴单体的强度变化呈正相关,且两个雹暴单体的初次地闪分别提前于降雹30 min和33 min。(6)多普勒天气雷达探测到有界弱回波区、钩状回波等典型冰雹回波特征,而中气旋、中层径向辐合及高空辐散区的存在表明对流云内维持了较强的上升气流,有利于冰雹的生成生长。
    • 郑钟尧; 魏鸣; 王彦; 傅超
    • 摘要: 天气雷达主要用于探测降水的演变过程,但它也可监测爆炸事件的回波。为研究多普勒天气雷达探测爆炸燃烧事件的回波特征和散射机理,利用位于天津滨海新区西南部的沧州多普勒天气雷达,对2015年8月12日23:30左右天津塘沽发生的重大爆炸事故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发现:在爆炸前期和后期,回波的形成机理分别为粒子散射和湍流衍射;爆炸具有区别于气象回波的孤立回波特征,回波呈水平尺度较小、突然出现且强度较大的特点;回波的生消演变与爆炸情况相吻合,在反射率因子垂直剖面图上有蘑菇云特征。多普勒天气雷达的回波资料可以作为一种补充资料,为爆炸燃烧后的灾情监测和灾后调查提供参考依据。
    • 胡敬
    • 摘要: 自古以来,变化万千的天气一直是困扰人们生产生活的“心头大患”。我国气候、地形条件复杂,每年受台风、暴雨、大风、雷暴、冰雹等自然灾害性天气影响严重,多普勒天气雷达是截至目前中小尺度灾害性天气系统监测预警最有效的手段。根据我国多普勒天气雷达网发展规划要求,中国气象局自1996年以来采用国际先进的雷达探测技术。
    • 范大伟
    • 摘要: 通信网络对于多普勒天气雷达来说至关重要,目前乌鲁木齐机场多普勒天气雷达有电信和移动两条通信链路。为了解决通信链路冷备份存在的问题,设计开发了一个基于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NMP)的监视系统,该系统可以实时的显示通信链路的工作状态和交换机重要状态信息,同时在通信链路出现问题时可以在第一时间产生告警信息提示设备维护人员。
    • 章晗; 王红光; 李建儒
    • 摘要: 大气波导引起的反常地物回波是影响天气雷达数据质量的重要因素,本文针对大气波导对天气雷达海面回波的影响及应用,利用青岛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结合探空数据对2014年7月18和19日一次大气波导过程造成的超视距海面回波进行了分析.通过分析处理探空剖面数据,得到18日20时存在表面波导,而雷达资料显示该时刻雷达存在明显的超视距海面回波.此次大气波导超视距过程持续约24 h,雷达超视距海面回波总体趋势是先从弱到强,再变弱直至消失,其空间分布和时间变化非常复杂.进一步基于实测雷达回波数据,采用抛物方程和粒子群算法反演获得了水平不均匀的大气波导剖面,比较了实测回波功率和以反演剖面为输入的计算回波功率,两者之间相差较小,表明基于天气雷达回波的大气波导反演方法具有有效性.
    • 韩颂雨; 刘永生; 骆阳; 杨明; 罗昌荣
    • 摘要: 径向速度模糊问题限制了雷达速度资料的广泛应用,针对退速度模糊中孤立回波或被距离折叠隔离的回波出现模糊、受杂点干扰影响以及大多算法往往将径向直线作为初始参考等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自动退模糊方法:(1)通过查找0速交界点插值得到两条0速线以进行正、负速度区域的大致分区;正、负分区后,分区域段识别杂点干扰区与非杂点干扰区;对杂点干扰区,逐点判断其是否满足模糊特征条件,对非杂点干扰区,识别模糊边界以圈定模糊区域块进行退模糊,并做遗留点的逐点扫尾退模糊处理。(2)对于未能确定0速线的情况,使用上层记录的0速线信息或搜索符合条件的径向直线0速线。(3)对于仍未能确定0速线的情况,用逐点判断的方法退模糊。利用S波段雷达观测的飑线、冰雹、强台风等事件11个个例3407个速度模糊体扫资料对该算法进行了验证,总体速度退模糊准确率高于98%。利用0速线确定正负分区、识别模糊区域块以及在逐点判断中考虑扩展邻域搜索,有助于孤立回波及被距离折叠隔离回波的退模糊处理,该方法比业务方法更有效,2018年3月4日冰雹个例的速度退模糊准确率高于业务方法10%。对杂点干扰区使用逐点判断方法可正确退去模糊区,使其免受杂点影响。综合考虑上层0速线信息及图像中有助于确定0速线的相关信息,经严格把关和检验,确保0速线的准确性,有益于退速度模糊处理。
    • 姬海斌; 赵琛
    • 摘要: 针对强对流尺度不一的灾害性天气,需要借助仪器设备进行识别、跟踪、预报,保证预报天气的精准。多普勒天气雷达是主要的监测工具之一,在探测和预警强对流天气方面表现出强大的功能水平,在了解强对流天气的天气学特征基础上,详细提出多普勒天气雷达探测和预警的技术应用要点,作为天气预测的技术依据。
    • 王萍; 顾恺; 侯谨毅
    • 摘要: 强对流天气是由空气的剧烈垂直运动导致的,以上升气流和下沉气流为主,它突发性强、破坏力大,对国民经济与民众安全有重大危害,一直是天气预报与分析中的难点和重点.如果可以简捷地描述出包含上升气流和下沉气流的三维流场,将有助于强对流天气的分析.本文基于多普勒天气雷达反射率因子数据,在单体分割后通过双线性插值法获得三维格点插值点云,假设相邻体扫时刻同一数据点的反射率因子基本不变,设定反射率因子阈值,对相邻体扫时刻下反射率因子大于等于阈值的点云通过Marching Cubes方法构建三维曲面.然后,对于这对曲面设计出一种非刚性的曲面匹配方法来描述强对流天气的三维流场:设计包含曲面法向量和曲率信息的曲面各点形态特征向量,进行匹配区域限制,设置附加条件解决一点对多点匹配的不确定性问题.通过该曲面匹配方法获得三维流场中各数据点的位移向量,从而近似描述出强对流天气的三维流场.最后,通过由各种三维空间变换得到的模拟曲面数据进行曲面匹配方法的效果测试,综合平均匹配正确率达到87.0%.
    • 旦增冉珍; 代华光; 德吉白珍; 卓玛; 余燕群
    • 摘要: 2020年8月14日西藏拉萨出现强对流天气过程,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卫星资料、NECP再分析数据以及多普勒天气雷达产品资料,进行诊断分析.分析表明:此次强降水天气过程期间欧亚中高纬为两槽一脊型,500hpa高度场上系统生成,地面上出现增温降压,配合高空槽过境,造成了大量的不稳定能量,为形成强降水过程得到了有利的影响系统,拉萨站水汽通量值较高;垂直速度存在一个-0.6Pa·s-1的上升运动中心,水汽和动力条件都很有利;雷达产品上,拉萨站上空回波最强值达到了65dBz,回波顶高达到9km,对流发展旺盛,垂直风切变上也有很好的指示意义;FY-2F卫星云图TBB分布反映出降水期间有多个中小尺度对流云团生成发展,有利于TBB值的增大.
    • 朱义青; 胡顺起
    • 摘要: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多普勒雷达产品、NCEP/NCAR再分析资料和加密自动站等资料分析了2016年6月14日山东中西部地区一次长生命史超级单体的环境条件和雷达回波结构演变.结果表明,强对流发生在华北冷涡天气背景下,中层有中空急流配合的冷槽叠加在低层低空急流配合的暖脊上,中低层之间水汽和热量的平流差异不断增大.地面露点锋生和中尺度辐合线触发的对流云团在深厚的垂直风切变和强的垂直不稳定层结作用下逐渐发展成超级单体风暴.超级单体低层反射率因子呈现明显"V"型缺口,反射率因子垂直剖面呈现典型的有界弱回波区,回波悬垂和回波墙,相应的中高层径向速度呈现出一个强中气旋,旋转速度达29 m/s,中气旋的发展和维持使得超级单体发展和维持.6月,当最大反射率因子值达到60 dBZ,出现中等强度以上中气旋且V IL值和V IL密度分别达59 kg/m2和4.7 g/m3以上时,在强对流预报业务中需要注意大冰雹的出现.冰雹发生在风暴单体强中心所在高度和回波顶高下降期间.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