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基因多态

基因多态

基因多态的相关文献在1997年到2022年内共计265篇,主要集中在肿瘤学、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内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25篇、会议论文15篇、专利文献88051篇;相关期刊150种,包括天津体育学院学报、遗传、中华流行病学杂志等; 相关会议15种,包括中华医学会第十一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第十届中华医学会临床流行病学年会暨第二届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临床疗效评价学术交流会、2007年全国生化与生物技术药物学术年会等;基因多态的相关文献由811位作者贡献,包括林东昕、边建超、朱忠政等。

基因多态—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25 占比:0.25%

会议论文>

论文:15 占比:0.02%

专利文献>

论文:88051 占比:99.73%

总计:88291篇

基因多态—发文趋势图

基因多态

-研究学者

  • 林东昕
  • 边建超
  • 朱忠政
  • 胡扬
  • 谭文
  • 江峰
  • 缪小平
  • 夏昭林
  • 孙瞳
  • 刘茶珍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陈涛; 肖梦; 褚堃; 唐晓君; 杨静; 舒跃龙
    • 摘要: 目的 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CCR5A32基因多态性与A(H1N1)pdm09的相关性.方法 全面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OVID、EBSCO、Web of Science于2019年2月7日及以前发表的相关文献,收集TNF-α及CCR5A32基因多态性与A(H1N1)pdm09相关的观察性研究,并按照NOS量表进行严格地质量评价,采用Revman 5.0和Stata 11.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经筛选,共8篇符合排除纳入标准的研究被纳入本次Meta分析,结果显示,TNF-α的基因多态性与A(H1N1)pdm09的发病风险可能具有相关性.rs361525位点携带A等位基因的患者A (H1N1) pdm09是G等位基因的2.25倍(A vs.G:OR=2.25,95%CI:1.09~4.65,P=0.03);rs361525位点AA基因型的携带者感染A(H1N1)pdm09的可能性分别为GG基因型、AG+GG基因型携带者的4.34倍(95%CI:1.65 ~ 11.41,P=0.003)、4.38倍(95%CI:1.67~11.48,P=0.003).rs361525位点的AA+AG基因型可能是人群感染A(H1N1)pdm09的危险因素(rs1800750:AA+AG vs,GG:OR=2.42,95%CI:1.24~ 4.71,P=0.01).亚组分析的结果提示,rs361525位点的A等位基因、AA+AG基因型是高加索人种感染A(H1N1)pdm09的危险因素,AA基因型是墨西哥人种感染A(H1N1)pdm09的危险因素(P<0.05).CCR5的基因多态性与A(H1N1)pdm09的严重程度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NF-α基因的rs361525位点具有等位基因A或者AA基因型,或rs1800750位点具有基因型AA+AG的人群可能更易感染A(H1N1)pdm09.
    • 施燕蓉; 沈瑾; 丁焘; 戴红
    • 摘要: 目的:分析SCN1A、SCN2A基因多态性对丙戊酸钠治疗癫痫患儿的疗效影响。方法:采用PCR和Sanger测序法检测128例丙戊酸钠规范治疗的癫痫患儿(有效组76例、无效组52例)外周血SCN1A(rs10188577、rs2298771、rs3812718、rs1813502)、SCN2A(rs2304016、rs17183814)多态性。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基因型、等位基因频率与丙戊酸钠疗效的关系,分析不同基因型患者丙戊酸钠血药浓度的差异。结果:SCN1A基因rs3812718位点多态性与丙戊酸钠治疗效果有关。携带GA和AA基因型的患者采用丙戊酸钠治疗有效(GG vs GA:OR=1.186,95%CI 0.965~2.304,P=0.015;GG vs AA:OR=1.252,95%CI 1.007~3.254,P=0.002)。有效组SCN1A基因rs3812718位点A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无效组(OR=1.452,95%CI 1.052~2.695,P=0.010)。其余基因位点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CN1A基因rs3812718位点多态性可能与丙戊酸钠抗癫痫效应有关。
    • 周雪峰; 季霞
    • 摘要: 目的 通过基因测序的方法 检测慢性胃炎患者的NOD1基因型,分析NOD1基因多态性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相关慢性胃炎发生的关系.方法 选取慢性胃炎患者77例,根据Hp感染情况分为Hp阳性组(36例)、Hp阴性组(41例).于患者行胃镜检查时留取胃黏膜组织,病理学检查有无伴肠上皮化生(简称肠化生);同时抽取外周血3ml,采用PCR法进行NOD1基因扩增并测序.观察NOD1基因扩增产物及基因型检测结果;比较两组患者NOD1基因型分布情况及两组中不同NOD1基因型患者胃黏膜肠化生情况.结果 NOD1基因包括GG、GA、AA 3种基因型,共检出GG型33例,GA型37例,AA型7例.两组患者NOD1基因型分布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Hp阴性组比较,Hp阳性组患者NOD1基因GG型比例降低,GA型比例升高,AA型差异不大.Hp阳性组、Hp阴性组中不同NOD 1基因型患者胃黏膜肠化生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NOD1基因多态性影响人体对Hp的易感性,但与Hp感染相关慢性胃炎患者胃黏膜肠化生的发生无明显关系.
    • 陈超; 林冬铭; 吴源鸿; 黄抒伟
    • 摘要: 目的 研究颈动脉斑块患者 ADAMTS-1 基因 rs402007 (G/C) 位点多态性及与血清 CRP 水平的关系.方法 684例受试者行颈动脉超声检查, 根据超声结果分为斑块组和无斑块组. 检测外周血液中的 CRP 水平, 采用多聚酶链反应和基因测序法对包含 rs402007 多态性位点在内的 ADAMTS1 基因表达进行检测. 结果 斑块组 GC+CC 基因型频率(70.50%)、 C 等位基因频率 (46.21%) 均高于无斑块组 (61.13%、 38.54%),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字2=6.625、 8.111, 均 P〈0.05), 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 ADAMTS-1 rs402007 位点 GC+CC 基因型携带者较 GG 基因携带者颈动脉斑块风险增加(OR=1.552, 95%CI 1.093~2.203, P=0.014). C 等位基因携带者血清 CRP 水平较无 C 等位基因携带者显著高 (Z=-8.384,P〈0.01). 结论 ADAMTS-1 基因 rs402007 位点多态性与血清 CRP 水平相关.C 等位基因可能是颈动脉斑块的遗传易感因素.
    • 陈超; 林冬铭; 吴源鸿; 黄抒伟
    • 摘要: 目的 研究颈动脉斑块患者ADAMTS-1基因rs402007(G/C)位点多态性及与血清CRP水平的关系.方法 684例受试者行颈动脉超声检查,根据超声结果分为斑块组和无斑块组.检测外周血液中的CRP水平,采用多聚酶链反应和基因测序法对包含rs402007多态性位点在内的ADAMTS1基因表达进行检测.结果 斑块组GC+CC基因型频率(70.50%)、C等位基因频率(46.21%)均高于无斑块组(61.13%、38.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625、8.111,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DAMTS-1 rs402007位点GC+CC基因型携带者较GG基因携带者颈动脉斑块风险增加(OR=1.552,95%CI:1.093~2.203,P=0.014).C等位基因携带者血清CRP水平较无C等位基因携带者显著高(Z=-8.384,P<0.01).结论 ADAMTS-1基因rs402007位点多态性与血清CRP水平相关.C等位基因可能是颈动脉斑块的遗传易感因素.
    • 王晓焕; 尹昭; 刘婷
    • 摘要: 目的:探讨昆明地区冠心病(CHD)人群中CYP2C19基因多态性分布情况,为本地区冠心病人群个体化药物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Sequenom MassARRAY?飞行质谱方法检测昆明地区根据知性同意原则收集的198例正常人(对照组)和514例冠心病患者(冠心病组)血液样本DNA中细胞色素P450(CYP)2C19基因基因多态性,计算基因型、等位基因、代谢表型分布频率,分析昆明地区冠心病人群CYP2C19基因多态分布情况.结果:CYP2C19*1,CYP2C19*2,CYP2C19*3等位基因在2组总体中的分布频率为68.94%vs.66.93,28.03%vs.27.63%,3.03%vs.5.45%,2组男性中的分布频率为68.53%vs.67.40%,28.32%vs.26.99%,3.15%vs.5.60%,2组女性中的分布频率为70.00%vs.66.00%,27.27%vs.28.86%,2.73%vs.5.14%.无论在总体还是男性群体或是女性群体中正常对照组与冠心病组等位基因分布频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昆明地区冠心病人群等位基因分布频率与武汉地区、南京地区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昆明地区人群CYP2C19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不相关,冠心病人群CYP2 C19基因多态性分布与国内其他地区人群相似.
    • 郑萍; 邢晓春; 秦勤
    • 摘要: 目的 分析对照组和冠心病组PPARγC161-T基因型的差异,讨论PPARγC161-T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的发病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研究对象共422例,其中,对照组100例,冠心病组322例,测量病例基本情况及生化指标,提取所有病例DNA并进行PPARγC161-T位点的多态性基因型检测.结果 对照组及冠心病组均为CT型最多,TT型次之,CC型最少,三种基因型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PPARγC161-T基因多态性并不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PPARγC161-T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发病相关,但T等位基因不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 王晓焕; 张云坤; 傅薇; 曹鸿鹍
    • 摘要: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gene polymorphism of CYP4F2 and 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 in Yunnan Han population.Methods:The polymorphisms of rs2108622 and rs3093135 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 in CYP4F2 gene of 198 normal people(control group) and 514 patients with CHD(CHD group) were genotyped using the SEQUENOM Mass-ARRAY system.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gene polymorphism of CYP4F2 and CHD was analyzed.Results:The difference of two allele frequencies between two group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1).After adjusting the age,gender and body mass index,the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CHD risk of patients with rs2108622 T allele decreased(P<0.05),and the CHD risk of patients with rs3093135 A allele decreased(P<0.05).Conclusions:The gene polymorphism of CYP4F2 is correlated with the risk of the CHD in Yunnan Han population.%目的:研究CYP4F2基因多态性与中国云南汉族人群冠心病(CHD)的相关性.方法:采用Sequenom MassARRAY 对云南汉族人群198名正常人(对照组)和514例CHD病人(CHD组)CYP4F2基因rs2108622、rs3093135两个单核苷酸多肽位点的多态性进行基因分型,分析该基因多态性与CHD的相关性.结果:对照组和CHD组两个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校正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等因素后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rs2108622位点携带T等位基因者患CHD的风险降低(P<0.05);rs3093135位点携带A等位基因者患CHD风险降低(P<0.05).结论:CYP4F2基因多态性与云南汉族人群CHD发生风险相关.
    • 张龙; 宋建东
    • 摘要: 目的:通过病例对照研究探讨DNA损伤修复基因ERCC1(rs11615和rs3212986)和ERCC2(rs13181和rs1799793)基因多态性与宫颈癌发病风险.方法:收集95例经过病理检查确诊的宫颈癌病人作为实验组和121例在本院进行健康体检的病人作为对照组.采用美国Sequenom MassARRAY系统上利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仪(MALDI-TOF)检测ERCC1(rs11615和rs3212986)和ERCC2(rs13181和rs1799793)的基因多态性.结果:研究发现病例组的初潮年龄和首次性交年龄均低于对照组(P<0.05).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携带ERCC1 rs 11615 TT基因型的个体更容易患宫颈癌(OR=3.60,95%CI=0.95-16.61).然而并未发现ERCC1 rs3212986、ERCC2 rs13181和rs1799793基因多态性与宫颈癌发病风险的相关关系.结论:本研究结果发现了ERCC1 rs 11615 TT基因型能够增加患宫颈癌的发病风险.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