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基原

基原

基原的相关文献在1985年到2022年内共计215篇,主要集中在中国医学、药学、农作物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69篇、专利文献218440篇;相关期刊74种,包括中国野生植物资源、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家庭中医药等; 基原的相关文献由653位作者贡献,包括刘毅、詹志来、张卫等。

基原—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69 占比:0.08%

专利文献>

论文:218440 占比:99.92%

总计:218609篇

基原—发文趋势图

基原

-研究学者

  • 刘毅
  • 詹志来
  • 张卫
  • 彭华胜
  • 杨洪军
  • 吕春祥
  • 张华敏
  • 李兵
  • 蔡秋杰
  • 赵佳琛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高泽林; 张晓营; 麦宝愉; 林霞婷; 方家祺; 钟嘉锐; 詹若挺; 肖凤霞
    • 摘要: 目的 研究不同基原、规格化橘红的质量差异,为化橘红产业的有序发展提供参考。方法 以不同基原[化州柚Citrus grandis‘Tomentosa’或柚Citrus grandis(L.)Osbeck]、不同规格(橘红胎、柚果、“爪”等)的93批化橘红药材(饮片)为样品,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样品中柚皮苷、野漆树苷的含量,并通过R语言的pheatmap参数按药材基原和规格[胎(幼)果和“爪”]绘制2种成分的含量热图。结果 93批样品中柚皮苷、野漆树苷的含量范围分别为16.52~214.64、1.03~10.96 mg/g;在不同商品规格中,以橘红胎中柚皮苷和野漆树苷含量均值最高(2种成分的含量均值分别为108.96、6.30 mg/g)。含量热图分析结果显示,基原为化州柚的样品(毛橘红)中柚皮苷、野漆树苷的含量整体高于基原为柚的样品(光橘红);且在2种基原化橘红药材的不同商品规格中,均以胎(幼)果类样品中柚皮苷、野漆树苷的含量相对较高。结论 以化州柚为基原、商品规格为橘红胎的化橘红质量相对较好。
    • 倪志涛; 张莉萍; 王谨慧; 杜晓凤; 商婷; 史玉攀; 靳子明
    • 摘要: 通过历代本草、方书、医籍的收集整理并结合现代书籍、文献资料,对羌活的名称、基原、产地分布、性味、毒性和功能主治进行本草考证,对其古今炮制沿革进行梳理,为羌活的临床应用、炮制规范及基础研究提供参考。经考证可知,羌活入药记载于《神农本草经》,是作为独活的异名出现的。梁时期独活、羌活药材开始区分并非一物。羌活与独活在临床上开始区分始于唐代,《新修本草》在应用上将二者明显区分,但是仍将羌活附在独活下。从明代《本草品汇精要》开始将羌活与独活明确区分。古籍记载羌活多炮制入药,炮制方法多样,有切制、米泔水浸、焙炒、酒洗、面炒、淫羊藿拌蒸、蜜炒法等。现行国家标准和地方规范,均仅收录其生品。
    • 王开元; 詹志来; 廖天月; 徐瑾; 万晶琼; 魏渊; 闻崇炜; 欧阳臻
    • 摘要: 竹节参为非常用中药。《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收载的竹节参基原为五加科植物竹节参(Panax japonicus C.A.Mey.)的干燥根茎。历代本草对竹节参的来源记载较少且描述较简,加之各地习用品较多,导致竹节参商品较为混乱。本文以历代本草和现代书籍为基础结合植物形态和调查研究对其基原进行考证认为,竹节参最早在明代《本草纲目》就作为三七混用品记载于三七项下,历史上使用的主流品种应为竹节参(Panax japonicus C.A.Mey.),与《中国药典》收载品种一致。本文通过对竹节参名称、基原、产地变迁、品质评价、采收、加工与炮制、性味功效进行的系统总结,为竹节参的正确用药和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 郑浩; 邹小维; 王诗语; 吴灵雁; 秦路平; 朱波
    • 摘要: 通过文献调研,对延胡索名称、基原、功效、道地产区及混伪品进行考证,得知其名称大致经历从“延胡”“延胡索”“滴金卵”“玄胡索”到“元胡”的过程,最后正名为“延胡索(元胡)”;延胡索基原为罂粟科植物延胡索(Corydalis yanhusuo W.T.Wang)的干燥块茎;延胡索功效始载于《雷公炮炙论》,记载有止痛的功效,经历代本草补充修正,现认为其具有活血、行气、止痛等功效,用于胸胁、脘腹疼痛、经闭痛经、产后瘀阻等病症;延胡索道地产区自五代起为今辽宁、内蒙古、河北三省交界处,明朝产地逐渐转移至江苏等地,清朝开始延胡索的种植从江苏西南部的茅山地区扩展到浙江杭州一带,现以浙江东阳、浙江磐安等地的延胡索为最佳;延胡索主要混伪品有半夏、零余子、夏天无等。该研究为延胡索正本清源,为其资源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 石遵睿; 李莎; 李娟; 詹志来; 孙媛
    • 摘要: 通过查阅历代文献古籍,结合现代文献资料对牵牛子的名称、基原、规格等级和药效等方面进行考证。牵牛子入药常记作“黑丑、白丑”,历代本草中记载的黑丑以裂叶牵牛为主;白丑存在争议,圆叶牵牛或丁香茄儿。一般认为黑丑力速,白丑效迟。药性以苦寒为正,而辛热可能在于皮,可通过去皮、炒黄或蜜炙来降毒。
    • 王诗语; 郑浩; 秦晔; 秦路平; 朱波
    • 摘要: 枳壳是我国常用中药,药用历史悠久。通过查阅本草文献,对枳壳名称、基原、功效、道地产区以及混伪品5个方面进行考证,枳壳经历了“枳壳”“只壳”“奴隷”“商壳”“洞庭奴隷”等名称,现正名为枳壳。基源为芸香科植物酸橙Citrus aurantium L.的未成熟果实。功效首载于唐代《药性论》,记载其“理气”“消食”“治痔疾”“消积”的功效,经历代本草补充修正,现认为其能理气宽中、行滞消胀。道地产区自唐代起为陕西,宋明时向南扩张至河南、江西、浙江等地,清朝向西扩张至甘肃,民国时产区向南迁移至四川、福建等地。现主要栽培于浙江、江西、湖南、四川等省。枳壳主要混伪品为枸橘。为枳壳正本清源,并为其资源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 刘毅
    • 摘要: 别名:石指甲。基原:景天科多年生肉质草本垂盆草Sedum sarmentosum Bge的全草。生长环境:生于山坡倾斜处或岩石上。云南分布:全省各地。性味:甘、淡,凉。功效:清热解毒,消肿。主治:治咽喉肿痛,肝炎,热淋,痈肿,水火烫伤,蛇、虫咬伤。用法:水煎服,30~60 g;外用捣敷。现代研究:含甲基异石榴皮碱等生物碱、景天庚糖等。临床报道内服治疗无黄疽型传染性肝炎;外用治疗痈疽。
    • 杨晶凡; 崔钊; 杨灏; 陈随清
    • 摘要: 目的为确保雷公藤药材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对雷公藤药材基原进行文献考证,并建立特异性快速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分子鉴定方法。方法查阅文献对雷公藤基原进行考证;对雷公藤及混伪品DNA条形码进行对比分析,筛选具有稳定差异的特异性鉴别位点,设计鉴别引物,优选出特异性快速PCR扩增条件。结果文献考证发现雷公藤和昆明山海棠在植物形态特征、药用部位次生代谢产物特征及遗传信息系统分化特征上存在大量中间类型,种间界限模糊。建立可用于鉴定雷公藤药材真伪的特异性快速PCR方法,所有正品雷公藤在300~400 bp间均能扩增出目的基因条带,混伪品则无对应条带。结论建议将雷公藤与昆明山海棠二者合并为雷公藤药材来源;建立了快速、准确、稳定的特异性快速PCR方法,可用于雷公藤药材与其混伪品的真实性鉴定。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