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地震构造

地震构造

地震构造的相关文献在1985年到2022年内共计288篇,主要集中在地球物理学、地质学、建筑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46篇、会议论文26篇、专利文献62202篇;相关期刊71种,包括中国地震、震灾防御技术、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等; 相关会议20种,包括中国地震学会第十五次学术大会、2015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中国地震学会历史地震、地震预报专业委员会2013学术研讨会等;地震构造的相关文献由673位作者贡献,包括徐锡伟、吕悦军、崔秋文等。

地震构造—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46 占比:0.39%

会议论文>

论文:26 占比:0.04%

专利文献>

论文:62202 占比:99.56%

总计:62474篇

地震构造—发文趋势图

地震构造

-研究学者

  • 徐锡伟
  • 吕悦军
  • 崔秋文
  • 姚大全
  • 张建磊
  • 李起彤
  • 王惠琳
  • 申学林
  • 罗福忠
  • 赖晓玲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李蕾; 聂冠军; 杨钦杰; 李海
    • 摘要: 目标区地震构造调查是区域性地震安全性评价的基础工作。以广西来宾市三江口港产城新区为例,在收集、整理、分析已有的地层、地质资料的基础上,采用遥感解译、地形地貌分析、地震地质调查等手段,开展了目标区地震构造调查研究。调查结果显示:目标区发育早第四纪断陷盆地和3条早第四纪断裂,前者是区域间歇性升降运动和断块差异性抬升运动等新构造运动的产物,后者是断陷盆地发育过程中形成的伴生断裂。
    • 牛玉芬
    • 摘要: 地壳深部构造动力学过程会引起山脉隆升、盆地断陷等一系列复杂的地质构造现象,在此过程中往往伴随着地震、火山等地质灾害的发生,这些频发的地质灾害严重危害着人类的生存环境。作为遥感对地观测的全新技术,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技术(InSAR)克服了传统形变监测手段的不足,可为高精度监测地震、火山等地质灾害形变及构建灾害机理模型提供必需的基础信息,特别是随着星载SAR传感器对地观测技术的不断发展,SAR影像时空分辨率大大提高,SAR卫星的种类和成像模式日趋丰富,这为InSAR技术持续有效开展灾害形变监测提供了广阔的应用前景。
    • 黄周传
    • 摘要: 地震层析成像被称为地球CT,是利用地震观测资料反演获得地球深部的结构.利用体波走时反演速度结构是最稳定、最重要的层析成像方法,成功地揭示了地球的深部结构,推动了地球科学的发展.近年来,随着地震数据的快速积累与计算机能力的大幅度提升,地震体波成像的理论与应用均取得了显著的进步,在揭示地球内部的物质循环与动力学、大地震的孕震与发震构造等领域均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本文总结了21世纪以来地震体波成像的新方法和取得的重要进展,特别详细描述了各向异性层析成像的原理和方法.结合东亚、东南亚地区的研究,本文总结了地震层析成像在揭示俯冲板片的形态、结构的应用,发现东亚地区俯冲太平洋板片大规模滞留在地幔转换带中,但在东南亚大量的俯冲印度—澳大利亚板片直接穿过转换带进入下地幔;地震波各向异性进一步约束了俯冲板片及其上覆地幔的变形特征,东亚地区存在强烈的大地幔楔对流,东南亚的上地幔对流相对复杂,并可能受到青藏高原演化的影响.在大地震构造区,地震层析成像揭示了明显的速度和结构异常,陆内大地震的震源附近常常发现低速异常,可能指示了流体对大地震的重要影响;在板块边界,发生在俯冲带逆冲断层面的板间大地震与高速异常的分布密切相关,各向异性反映了断层面的应力状态,可以用来研究逆冲断层面的地震构造.最后,本文探讨了地震体波层析成像存在的问题,展望了该方法如何在地球内部结构演化与动力学领域进一步发挥更大、更重要的作用.
    • 赵凌云; 丁文秀; 周舟; 周本伟; 何凯; 申学林; 魏贵春
    • 摘要: 利用湖北区域台网8个台站的宽频带数字地震记录,采用CAP法反演了湖北应城2019年12月26日M_(S)4.9(M_(L)5.3)地震震源机制解。其最佳双力偶解:节面I走向49°,倾角78°,滑动角162°;节面Ⅱ走向143°,倾角72°,滑动角13°;主压应力P轴近EW向;主张应力轴近NS向;最佳震源深度约8.0km。其最大余震为2020年1月8日M_(S)2.6(M_(L)3.3)地震,余震序列呈NW分布。分析结果认为:此次地震由带有逆冲成分的走滑型断层错动造成,节面Ⅱ为发震断层且与皂市断裂有关。
    • 李玉森; 万波; 曲乐; 索锐; 李伟
    • 摘要: 《辽宁省1∶100万数字地震构造图》以ArcGIS为平台,以《1∶400万中国地震构造图》和《辽宁省1∶50万地质图》为底图,结合近年来1∶25万、1∶20万、1∶5万地质调查新成果和城市活断层探测等有关资料,采用新方法、新规范(GB/T36072-2018、DB/T73-2018、GB/T 985-2015)[1-3]编制而成.图中对于辽宁地区地震活动性要素、地震构造基础条件、地层要素、主要构造要素进行了深入探讨,重点建立了42条活动断裂数据库,并增加了依兰—伊通断裂、密山-敦化断裂、金州断裂、鸭绿江断裂等研究新成果.为辽宁省地震构造研究及地震危险区划分提供参考依据.
    • 边庆凯; 刘志辉; 王晓山; 杨凡; 周月玲
    • 摘要: 由于地震构造环境是有机的整体,需要结合岩土水热构造带进行综合考虑,对1986年以来邢台老震区的相关研究进行系统总结,结合老震区分层,包括盖层,基底和震源层,研究邢台7.2级地震的构造环境.邢台7.2级地震烈度线形态特征和新构造格局有一定关系,地震构造环境对蠕滑地裂缝产生影响.
    • 李小军; 李娜; 陈苏
    • 摘要: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海域地震区划关键技术研究》已实施3年,进入项目结题阶段,已形成海域地震区划方法与技术体系,研究成果为即将开展的中国海域地震区划图编制工作提供技术支撑.项目组分析和探讨了海域地震区划研究基础与存在的问题,结合所关注的关键科学和技术问题,介绍和分析了主要研究成果和进展,包括海域断裂活动性探测和地震构造、中国海域与邻区地震目录及地震活动特征、海域地震动特性及衰减模型、海域场地条件及对地震动的影响、海域地震区划图编制方法与技术等;编制了一系列相关图件、数据库和计算软件,包括中国东部和南部海域活动构造框架图、3个典型海域(位于黄海、台湾海峡、南海内)地震构造图、中国海域及邻区统一地震目录、中国海域潜在震源区划分图与考虑不确定性的对比方案及考虑三维潜源模型的地震危险性分析软件;建立了中国海域及邻区俯冲带地震构造模型、基于地震动观测记录和地震模拟数据的南海俯冲带板内地震动衰减关系、利用强震动加速度记录结合宽频带速度记录的俯冲带板缘与板内地震的地震动长周期反应谱衰减关系,提出了以场地覆盖土层厚度及土层等效剪切波速为指标的大陆架场地分类方法及相应的场地地震动参数调整方案;最后形成了海域地震区划图编制原则、技术要求和技术方法体系,完成了海域地震区划图编制规程(初稿)的编制工作,基本完成了3个典型海域地震区划图的编制工作.
    • 朱厚林; 陆栋梁; 陶方宇; 应允翔; 周志; 刘浩; 龙剑锋
    • 摘要: 基于地震双差定位法,对霍山区域测震台网所记录的2011—2015年期间,本地59次Ml≥1.0地震进行重新精定位,得到了57条地震定位结果.精定位结果显示:一方面提高了地震的定位精度,从精定位结果来看,其分布更加集中;另一方面震源深度分布更精准、科学、合理,原定位震源深度多位于5.0~7.0km之间,精定位震源深度分布于5.5~6.5km之间,近似正态分布.最后,震中位置与震源深度变化较大的震例,呈现向青山~晓天断裂和北东向落儿岭~土地岭断裂靠近的现象,体现了断裂带的运动构造特征,地震活动更加符合断裂带分布的特点.
    • 李小军; 陈苏; 任治坤; 吕悦军; 童华炜; 温增平
    • 摘要: 中国位处环太平洋地震带与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之间,陆域和海域地区的地质构造活动均非常强。随着沿海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特别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构想的提出,滨海、近海及海洋工程的抗震设防成为地震科学领域的热点研究方向。因此,迫切需要开展海域地震区划为工程抗震设防提供依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海域地震区划关键技术研究”以海域地震区划的基本原则、科学问题及关键技术为研究目标,提出海域地震区划图的编制原则,形成区划方法与技术系统,并通过典型海域地震区划的示范应用,为中国海域地震区划图编制提供技术支撑。经过两年的项目研究,编制完成了中国东部和南部海域活动构造框架图和3个典型海域(位于黄海、台湾海峡、南海内)地震构造简图,获得了中国海域及邻区俯冲带地震构造模型;建立了中国海域及邻区的统一地震目录,给出了中国近海大陆架地震带的地震活动性方案和参数;统计分析了海域与陆域场地上地震动以及内陆与俯冲带的不同震源类型地震的地震动特性差异,提出了基于地震动观测记录和地震模拟数据的地震动衰减模型构建方案;建立了中国海域及邻区海底地形及海床场地模型,给出了初步的海域场地地震动调整方法;分别开展了海上风力发电、桥梁及海底管道等海域工程及珊瑚岛礁的地震反应模拟分析,初步给出了海洋工程结构和岛礁对不同的地震动参数的敏感性特征;提出了典型示范区的地震区带及潜在震源区方案,形成了海域地震区划的原则与方法,完成了海域地震区划技术系统架构的设计。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