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地质雷达法

地质雷达法

地质雷达法的相关文献在1998年到2022年内共计205篇,主要集中在公路运输、建筑科学、水利工程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66篇、会议论文25篇、专利文献168615篇;相关期刊113种,包括西部探矿工程、山西建筑、工程地球物理学报等; 相关会议19种,包括中国铁道学会铁道工程学会工程地质与路基专业委员会第25届年会暨学术交流会、2015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第七届工程物探与检测疑难问题暨城市工程与环境物探技术研讨会等;地质雷达法的相关文献由431位作者贡献,包括朱黎明、李术才、殷习容等。

地质雷达法—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66 占比:0.10%

会议论文>

论文:25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168615 占比:99.89%

总计:168806篇

地质雷达法—发文趋势图

地质雷达法

-研究学者

  • 朱黎明
  • 李术才
  • 殷习容
  • 胡绕
  • 苏茂鑫
  • 薛翊国
  • 严琴芳
  • 刘嘉
  • 吴锋
  • 周炳桦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王梓帆
    • 摘要: 某垃圾填埋软土区域拟建中型泵站一座,地下垃圾的埋深与规模对后期场地的施工有直接影响,甚至导致泵站场址的变更,考虑到传统钻探方法工作效率偏低,具有“以点代面”的缺陷,为提高勘察精度,将高密度电法与地质雷达法用于某水利工程软土区域地下垃圾分布情况的调查,结果表明电阻率剖面相对高阻底界面深度与钻探结果吻合,但地质雷达成果仅可见同相轴局部连续的强电磁反射信号,故用于划分表层垃圾与下伏淤泥质土分界面的效果较差;高密度电法能反映电阻率差异仅几欧姆米级的地下电性差异,在软土地区地下垃圾探测的效果较地质雷达法好,研究成果可为类似工程的勘测设计工作提供参考。
    • 瞿生科
    • 摘要: 地质雷达技术在对不良地质体探测工作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何提高准确率是该技术面临的一个重要的技术难题。本文结合某高速公路部分隧道超前地质预报的误差和该隧道的掌子面岩性,分析不同介质对应的介电常数的差异以及其影响因素,揭示了隧道超前预报中误差存在的主要原因。为后续隧道施工中的超前地质预报工作提供理论技术指导。
    • 胡振华; 沈捷; 王军; 黄立勇
    • 摘要: 钱塘江海塘根石探测可采用多种综合物探方法。在综合调研国内类似项目经验的基础上,收集、测定了主要目标地质体的物性参数,通过数据采集、解释推断,并采用摸探、钎探等方法对根石异常进行了验证,证实可采用以高密度电阻率法为主,地质雷达为辅的探测方案。并推荐了地质雷达探测根石的主要技术参数,提出采用融合温纳、施伦贝谢装置数据进行反演可以提高探测效果的建议。
    • 李亚东
    • 摘要: 对区域地下金属管线进行测量属于一项具有较高复杂性的工作,所以,对于测量技术的要求也相对较高。本文以测绘测量技术为核心,探讨了其在区域地下金属管线中的应用要点,希望能够促使此项技术得到更好的应用。
    • 徐旺兴
    • 摘要: 目前国内地下交通网络快速发展,交通网范围延伸到过去陈旧废弃煤区中,其中煤层采空区现象频发,将严重影响地下交通网络的发展,该文将利用综合物探方法对采空区问题进行详细研究分析,通过现场选取喀斯特地貌区域作为典型案例,其地下水发育良好极易影响煤层采空区范围扩大。文中使用跨孔电磁波CT法、单孔电磁波反射法和地质雷达法对目标区域进行全面测试,根据探测成果图进行解释分析,综合分析出多处采空区,为后续进行的地下工程建设提供准确有效的勘察资料。
    • 王亮; 李志勇; 武斌; 刘朋
    • 摘要: 基于理论模型、实物模型和案例测试结果发现,电磁感应法与地质雷达法都可用于钢筋配置检测。经测试结果误差分析,电磁感应法的精度优于地质雷达法,但二者测试结果都满足相关规范要求。不同之处在于,电磁感应法仅能够检测钢筋位置,而地质雷达法在检测钢筋位置的同时兼顾检测混凝土基材质量。地质雷达法检测混凝土中钢筋的映像特征为有规律的连续小月牙形强反射信号,月牙波幅较窄,月牙顶部为钢筋的上部,到混凝土面的距离为保护层厚度;完整的混凝土基材映像特征为反射较弱,波形均匀,同相轴连续。
    • 赵风岭; 张奇
    • 摘要: 针对河北省张家口市在建太子城—锡林浩特铁路太子城至崇礼段小断面隧道施工过程中的二次衬砌厚度不足、背后脱空、混凝土不密实等质量问题,对影响二次衬砌质量的六种因素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显示,二次衬砌厚度不足主要因初期支护不平整引起,而导致初期支护不平整的重要原因是初期支护断面测量测点间距较大。据此提出采用三维激光扫描仪代替光电断面扫描仪测量初期支护断面,对欠挖部位精准凿除后复测,直至该断面无欠挖部位方可浇筑二次衬砌混凝土的改进措施。通过现场检测,采取措施后二次衬砌厚度合格率由78.0%提升至96.7%。
    • 付明
    • 摘要: 依托某既有铁路岩溶路基病害段,采用多道地震面波、地质雷达法进行物理勘探,辅以钻孔验证勘探,进行综合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测区内岩溶异常,分别为覆盖型岩溶、埋藏型岩溶以及受铁轨、接触网、桥涵干扰所致的异常;测区的岩溶发育程度可划分为岩溶发育区、岩溶较发育区、岩溶轻微发育区;岩溶发育区域以及顶板厚度较小的岩溶较发育区,建议优先考虑整治;对于埋藏较深的岩溶较发育区及岩溶轻微发育段落,建议加强监控。
    • 胡磊磊; 黄德军; 何辉; 杨荣
    • 摘要: 岩溶塌陷是覆盖型岩溶区最突出的地质灾害问题,在对桂西北都安县高岭镇弄名村弄旺、旺林、弄元队的岩溶塌陷地灾调查中,选用高密度电阻率法及地质雷达法开展工作,以期通过了解不同探测对象的电性结构,查明覆盖层厚度、岩面埋深、起伏、岩溶发育情况,推断出测区内岩溶等不良地质体发育区域。结果表明,在裂隙发育区,高密度电法的视电阻率在浅部(岩面)裂隙发育的特征是测深曲线上呈“A”型及“H”型,在深部岩溶发育的电性异常特征是测深曲线上呈“A”型、“KH”型尾支小于45°上升,视电阻率等值线剖面上等值线变化梯度大,等值线低阻呈闭合圈(带)等;破碎裂隙或土洞在地质雷达时间剖面图上则表现为与周围岩体反射波不一致,视图表现空散等。共推断弄旺、旺林勘查区裂隙破碎异常18处,溶洞异常30个;弄元勘查区裂隙破碎异常7处,溶洞异常8个,土洞异常2个。经钻孔验证,推断结果与钻孔资料吻合程度高。最终,结合地质、物探、钻探等工作,圈定了2处岩溶强烈发育区域,较好地实现了工作目的。
    • 董伟伟; 麦燕午
    • 摘要: 超前地质预报技术为隧道的安全施工提供强有力的保障。该研究以新建当阳至远安支线铁路槐树店隧道为研究对象,考虑到宜昌山区喀斯特地貌丰富,隧道建设大概率会遇到溶洞等地质问题,采用地质雷达法对槐树店隧道进行超前地质预报。结果表明,地质雷达法在预报溶洞灾害等方面具有优势,成功预判在槐树店隧道掌子面前方DK54+745~DK54+753区段存在溶洞。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