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圣王

圣王

圣王的相关文献在1934年到2022年内共计281篇,主要集中在中国哲学、中国文学、中国史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81篇、专利文献1156篇;相关期刊201种,包括管子学刊、中国天主教、台声等; 圣王的相关文献由268位作者贡献,包括张再兴、刘泽华、胡迌等。

圣王—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81 占比:19.55%

专利文献>

论文:1156 占比:80.45%

总计:1437篇

圣王—发文趋势图

圣王

-研究学者

  • 张再兴
  • 刘泽华
  • 胡迌
  • 东方朔
  • 刘学
  • 姜喜任
  • 宋化玉
  • 廖名春
  • 张应斌
  • 张雁勇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程修平
    • 摘要: 《尚书》记录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相对完善的“圣王”系统。“圣权”“王权”及背后的势力总是互相角力此消彼长,争夺主导地位的斗争从未停歇。“武乙射天”是“王权”挑战“圣权”的失败案例,“文王敬天”是借“圣权”谋“王权”的成功案例,“纣王反巫”是“王权”极度膨胀的历史悲剧。商周交替之时,“天命靡常”成为被“王权”刻意引导的社会思潮,此时“圣权”“器满则盈”,“王权”则悄然滋长,“敬天保民”和“德”意识渗透,为构建“理性”新世界做好了准备。
    • 邹蕴
    • 摘要: 在先秦儒家的思想谱系中,尧通常被视为至高无上的圣王。《庄子》中的尧则不然,多以彷徨不宁的形象登场,尤以内篇为甚。通观内篇中与尧相关的五则政治寓言,庄子对上古历史和尧舜传说中“让天下”“除四罪”“单均刑法”这几个母题进行了改造,重构了尧的圣王形象。通过这一改造,庄子一方面揭示了人伦秩序的局限性,从而牵引出更为博大的“道”的本体论;另一方面,庄子并没有否弃尧所代表的方内秩序,而是建立了一种“道”的循环论,使圣王代表的方内之路与神人代表的方外之路并行不悖。“道”不即不离的特质体现于真人这一游走于方内与方外的理想人格上。
    • 高强
    • 摘要: 两汉是炎帝文化发展史上的重要时期,从政治、文化、宗教以及炎帝与神农氏的关系等方面探讨两汉时期的炎帝文化,有助于厘清炎帝文化的流变、洞悉炎帝文化的实质。两汉时期整合了炎帝传说,重塑了炎帝身份,将炎帝与神农氏合并,使炎帝文化演化为炎帝神农氏文化。两汉时期的炎帝神农氏既是发明农耕的农神、以德服人的圣王,又是护佑刘汉王朝的感生帝、五方帝中的南方帝,还是掌管鬼神的北太帝君,呈现出人神杂糅的多元样貌,其中尤以农神和圣王形象最为突出。两汉时期炎帝人文初祖的地位得到强化。
    • 裴回
    • 摘要: 琴,亦名丝桐、瑶琴、七弦琴,至近代才称“古琴”,是中国最古老的拔弦乐器。古琴乃“丝附木上”,是“乐”的繁体字“樂”最原始的形象。传说,古琴本为五弦,由圣王伏羲所造。周文王、周武王各加一弦,成为七弦琴。桓谭《新论·琴道》则谓神农造琴:“昔神农氏继伏羲而王天下,上观法于天,下取法于地,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削桐为琴,绳丝为弦,以通神明之德,合天地之和焉。”以上种种不必作信史观,却可见中华文化赋予了古琴“圣王之器”的文化意象。
    • 黄懿
    • 摘要: “王者功成作乐”是《礼记·乐记》乐礼篇的首句,在《礼记·乐记》中,不同的语句中的“乐”的含义也有所不同,该文先结合“乐”之初义和《礼记·乐记》对“乐”的解释,探析“王者功成作乐”中“乐”的内涵,然后将这一命题拆解为作乐者何、何时作乐、作新乐三个部分来具体分析这一命题,最后总结出“王者功成作乐”的意图是“歌功颂德”。
    • 路秀儒; 王廷文; 王道峰
    • 摘要: 东营市兵圣王酒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建斌,坚持把孙子文化融入企业发展,加强精细化管理,创新营销模式,实现企业经济效益三年翻一番,并将“兵圣”创建成为山东省著名商标,把“兵圣王酒”创建成为山东轻工名牌。刘建斌总经理先后获得“山东省质量管理先进工作者”“东营酒业风云人物”“广饶县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近日,我们来到兵圣王酒业有限公司,专访了公司总经理刘建斌。
    • 庄秀婷; 林桢
    • 摘要: 圣人作为墨子理想人格,分为终极理想人格与一般理想人格。前者以功业(王)、德性(仁)、明哲(智)为理想模型,要求三性并具,主要指圣王或圣臣,体现了个人与治政的统一,于个人而言亏身负重,虚己从理,发乎于心,力行不怠,在治政上以兼爱公利为核心,以威慑为保障。后者在墨子理想人格体系中占幅较小,以德性与(或)明哲作为判定圣人的标准,体现了对乱世中美善品格的包容及理想主义中的务实精神。墨子继承了孔子等人的圣人观,同时又有其新变,对圣人的构成成分有更明晰的自觉性和区分意识,并改用以构成成分而非政治地位评判圣人等级。墨子的圣人成分意识、分等意识对后世孟子等人的圣人观多有启发,是中国圣人观发展中的重要过渡阶段。
    • 晓风; 唐志远(摄影)
    • 摘要: 1997年7月,韩国清溪寺的一尊佛像胸前,惊现一簇神秘细丝:它们共24根,根根立起,长度都在两三厘米左右,末端各顶一枚芝麻粒大的椭圆形小球。寺中僧人不识此物,联想到佛经中提到的“优雲婆罗花”。按佛经里的描述,优昙婆罗花极其细小,花茎细如金丝,芳香吉祥,然而它三千年一开花,而且夜开晨萎,转瞬即逝--“昙花一现”,这个成语即从此出。也有佛经以“优昊婆罗花开”作为金轮圣王降世的吉兆。
    • 贾琳; 张秋山
    • 摘要: "君主与士大夫共治天下"是宋代政治文化的重要特征,二程的君臣论也是宋代理学家关于君臣关系的典型表述.在君臣关系上,二程主张尊君,维护君主权威.同时二程也主张君臣一体,并力图在理论上寻找君臣相合的契入点,希冀君臣和谐相处,共治天下.但二程的"君臣共治"并非现代意义上的权力分立,更不是某种制度化的国家建构原则,它着眼于如何通过君臣合力共同完成儒家平治天下的政治目标,而非挑战皇帝的最终政治裁定权.可以说,在儒家与政治的交互中,儒家倡导的政治模式实为儒者对所处时代的一种理想的政治期待.
    • 张雁勇
    • 摘要: 黄帝本为上古传说时代杰出的部落联盟首领,春秋战国时期逐渐被尊奉为圣王,地位日益显耀。在战国时掀起的造神运动中,黄帝被塑造成了辅臣追随、至诚修道以至成仙的文化形象。早期道教经典频现黄帝神迹,神仙谱系《真灵位业图》出现“玄圃真人轩辕黄帝”的名号,均在很大程度上汲取了战国时期黄帝神仙形象的文化元素。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