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土壤碳库

土壤碳库

土壤碳库的相关文献在1999年到2022年内共计135篇,主要集中在农业基础科学、林业、环境科学基础理论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24篇、会议论文8篇、专利文献206709篇;相关期刊84种,包括中国土地科学、地理研究、地学前缘等; 相关会议7种,包括第七届世界华人地质科学讨论会、第七届长三角科技论坛——环境保护与生态文明分论坛、现代农业与农作制度建设学术研讨会暨中国耕作制度研究会成立25周年纪念会等;土壤碳库的相关文献由575位作者贡献,包括仝川、叶协锋、周国模等。

土壤碳库—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24 占比:0.06%

会议论文>

论文:8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206709 占比:99.94%

总计:206841篇

土壤碳库—发文趋势图

土壤碳库

-研究学者

  • 仝川
  • 叶协锋
  • 周国模
  • 杨忠芳
  • 赵德华
  • 于晓娜
  • 任天宝
  • 余世鹏
  • 余涛
  • 刘国顺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甘佳伟; 韩晓增; 邹文秀
    • 摘要: 球囊霉素(Glomalin)是一种在土壤中大量存在的、由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产生的具有良好热稳性的特殊糖蛋白。球囊霉素因其在促进土壤团聚体形成,保持团聚体稳定性,增加土壤有机碳库,提高植物抗逆能力以及降低重金属在土壤中的毒性等方面的作用备受人们关注。目前由于提取方法的原因,人们一般将球囊霉素的命名改为球囊霉素相关土壤蛋白(Glomalin related soil protein,GRSP)。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对GRSP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展开了广泛的研究。GRSP对土壤颗粒有较强的胶结作用,其胶结能力为其他胶结物质的3~10倍;作为有机碳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土壤有机碳的贡献率为6.98%~31.3%,并且在土壤中周转时间较长为6~42年;GRSP还可以螯合不同的重金属,减少它们在土壤中的毒害作用以及降低潜在毒性。但想要更为深入的了解GRSP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需要对其结构进行进一步的了解、提取测定方法进行进一步的优化。本文重点总结了国内外研究中GRSP对土壤团聚体、土壤有机碳库的作用,GRSP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未来的研究要点。
    • 孙琳; 欧阳; 于飞; 梁雷
    • 摘要: 探究衬膜水稻种植技术对荒漠化土壤碳库和碳库管理指数的影响,为荒漠化治理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分析科尔沁奈曼旗沙地、稻田和休耕地0~15和15~30 cm土层的土壤全碳、有机碳、稳态碳和易氧化有机碳含量以及土壤碳库管理指数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种稻和休耕对土壤碳库影响显著,土壤全碳、有机碳、易氧化有机碳和稳态碳含量以及易氧化有机碳分配比例和碳库管理指数总体呈先显著升高后显著下降的变化趋势,大小差异顺序均为:稻田 休耕地 沙地。其中种稻后有机碳含量增幅最大达903%,休耕后有机碳含量降幅最大达83.09%。综上,研究区以风沙土为主,土壤贫瘠,修复难度大,沙漠种植衬膜水稻能够短期内提升土壤碳库库容,有利于土壤质量的持续改善,但休耕后土壤碳库各组分含量和碳库管理指数仅比沙地略高,土壤自然休耕后尚不能恢复到草原土壤水平。
    • 邢力; 张玉铭; 胡春胜; 董文旭; 李晓欣; 刘秀萍; 张丽娟; 文宏达
    • 摘要: 农业生态系统养分循环再利用对土壤养分涵养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培肥地力的有效措施。本研究依托中国科学院栾城农业生态系统试验站始于2001年的农业经营制度长期定位试验,研究长期不同养分循环再利用途径对土壤养分演替规律与土壤固碳效应的影响,为制定地力培育和提升土壤固碳潜能的农业管理措施提供理论依据。选择定位试验的对照处理(CK,不施肥、秸秆不还田)、全部施用化肥(NPK)、化肥+80%地上产出物饲喂猪过腹还田(MNPK)和化肥+全部秸秆粉碎直接还田(SNPK)4个处理作为研究对象,监测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含量的动态变化以及土壤碳氮库组成。研究结果表明:实施养分循环再利用显著提高了土壤有机质、全氮和有效磷含量,各养分含量由高到低的顺序均为MNPK>SNPK>NPK>CK。经历18年的不同施肥措施后,与对照相比,MNPK处理0~20 cm土壤有机碳、全氮和有效磷储量分别增加9.21 t(C)∙hm^(−2)、1.01 t(N)∙hm^(−2)和144.87 t(P)∙hm^(−2),SNPK则分别增加4.51 t(C)∙hm^(−2)、0.56 t(N)∙hm^(−2)和24.68 t(P)∙hm^(−2),而NPK的变化依次为0.64 t(C)∙hm^(−2)、0.16 t(N)∙hm^(−2)和29.00 t(P)∙hm^(−2)。这表明秸秆过腹还田的培肥效果显著高于直接还田;秸秆直接还田对碳氮库扩容效果显著,但在秸秆直接还田的有效磷库建设效果甚微。本研究的施肥水平下,若仅施用化肥,则只能维系土壤有机碳氮库基本平衡,对磷库扩容效果显著。从各施肥方式对土壤有机碳组分的影响来看,MNPK和SNPK较NPK显著增加了土壤易氧化有机碳(LOC)和惰性有机碳(ROC)含量,同时也显著增加了活性有机碳在总有机碳中的占比,使(LOC+DOC)/TOC比值由NPK的9.2%分别增加到19.0%和16.3%。表明施用化肥基础上实施养分的循环再利用不仅促进了稳定性碳库积累,亦扩增了土壤活性碳库,对提高土壤的保肥和供肥能力起到了积极作用。从各施肥方式对土壤氮库组分的影响来看,MNPK较SNPK显著增加了硝态氮和铵态氮含量,提高了土壤供氮能力;而SNPK则显著提高了氨基糖态氮含量,表明秸秆直接还田较过腹还田更有利于微生物将速效性氮素固持到过渡库中,不仅降低了活性氮素向环境的输出风险,还提高了土壤对氮素的蓄供能力。鉴于养分过腹还田和秸秆直接还田的培肥效果存在互补作用,建议农业生产中推行秸秆还田基础上提倡有机粪肥替代部分化肥。
    • 胡健; 曹全恒; 刘小龙; 陈雪玲; 孙梅玲; 周青平; 吕一河
    • 摘要: 气候变暖和过度放牧的共同作用使全球草地出现明显的灌丛化现象,灌木去除是草地灌丛化控制的重要方式,识别这些草灌植被转变对生态系统、生态水文、土壤侵蚀和侵蚀碳流失的影响对草地可持续管理具有重要意义。综述了草地灌木入侵及其控制对植物群落和土壤功能(如土壤有机碳)的影响,以及这些草灌植被变化对生态水文、土壤侵蚀和土壤侵蚀碳流失等水碳耦合过程的影响机制。针对目前草地灌木入侵和去除对植物群落、植被格局、水土过程和功能影响研究的薄弱环节,对未来相关研究提出以下建议:(1)需深化草灌植被转变对碳、氮等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影响机制研究,(2)需重视核磁共振光谱、生物标志物、同位素等新技术和植被格局的指数与连通性等新方法在草灌植被转变的水、碳等生态效应研究中的应用,(3)需加强草灌植被格局和生态水文、土壤侵蚀与土壤侵蚀碳等水碳过程的多要素、多过程和多尺度的综合研究。本文旨在为灌丛化草地科学有效的生态恢复与多目标的土地利用管理提供理论支撑。
    • 郑雅晶; 邹建文; 刘树伟
    • 摘要: 干旱会影响陆地生态系统碳氮循环,形成对气候变化的反馈效应.然而,目前国际上有关旱地生态系统碳氮过程对干旱的响应与反馈效应尚不清楚.本研究共收集整理了全球来自128篇文献的1344组原位观测数据进行Meta分析(Meta-analysis),用以定量评估旱地生态系统碳氮过程对干旱的响应程度和反馈效应.结果表明,干旱会显著降低植被碳库,且地上生物量碳对干旱的敏感性略高于地下生物量碳.土壤CO_(2)和N_(2)O排放在干旱条件下均显著减少.对于土壤碳氮库,干旱条件下,土壤有机碳库和氮库均无显著变化,相反,土壤可溶性有机碳库显著降低,土壤NO_(3)^(-)-N含量显著增加.此外,干旱还会导致净生态系统生产力(NEP)显著降低.本研究首次将干旱对土壤CO_(2)和N_(2)O排放的影响与植被和土壤碳氮库的变化联系起来,并得出以下结论:干旱虽会引起土壤碳排放减少,但由于其同时也会抑制植被的生长,导致在未来干旱的气候条件下,加剧旱地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的正反馈效应.
    • 王小涵; 张桂莲; 张浪; 梁晶; 张琪
    • 摘要: 城市绿地为城市生态环境健康提供了多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与提升人类福祉和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城市土壤固碳功能与潜力是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城市生态系统碳循环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城市绿地是城市生态系统内唯一具备直接碳汇价值的用地要素,在减缓全球变暖、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等方面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绿地土壤碳库数量和质量是衡量城市绿地土壤健康状况的重要内容,直接关系到促进人体健康、维持生物多样性和保持景观游憩等多种城市绿地生态系统服务持续供给。然而,人们对城市绿地在土壤碳库形成和积累过程与机制方面的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研究系统整理了城市绿地土壤相关定义及主要特性,总结了绿地土壤碳库空间分布规律及主要影响因子,并梳理了城市绿地土壤碳排放与自然土壤的差别及其潜在机制。重点探讨了城市绿地土壤碳固持特征及其驱动因素,分析了绿地植被、人类活动及时间等因素对城市绿地土壤固碳功能的主要影响。最后提出目前城市绿地土壤固碳研究的局限与不足,并对未来城市绿地土壤固碳的研究方向与热点进行展望,为提升绿地土壤固碳潜力提供科学依据。
    • 马玲玲; 杨世福; 林钊凯; 唐旭利
    • 摘要: 微生物残留物是陆地生态系统土壤有机碳(soil organic carbon,SOC)的主要来源之一,其在土壤中的积累动态强烈影响着土壤碳库的周转。土壤氨基糖(soil amino sugars,ASs)作为目前已知的表征微生物残留物的生物标志物,由于微生物异源性和稳定性,通常被用来建立微生物群落与生态系统物质循环之间的联系。回顾了氨基糖作为微生物残留物指标的原因与应用,通过简单比较多种微生物生物量指标,加深对微生物残留物指标的理解。并且基于现有研究,总结出土壤氨基糖积累因素的相关研究进展,指出将来的研究应在关注微生物残留物多因素影响积累机制的同时,扩大研究范围,以期为未来全球气候变化等情况下更精确的碳汇估算、更科学的农业耕作、森林管护等工作提供有效的理论依据。
    • 朱婧; 刘鼎; 王珊; 黄祚水; 梁建宏
    • 摘要: 土壤微生物碳利用效率(CUE)用以评估生态系统中微生物将有机碳转化为自身生物量的效率,其大小反映生态系统碳同化和固持的能力。本文以土壤养分及其化学计量比对微生物CUE的影响为主线,详细综述土壤有机质质量、养分可利用性、碳氮磷和胞外酶化学计量比以及由养分限制所引发的微生物群落结构改变和有机质激发效应等对CUE影响的机理,并讨论气候、生态系统类型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深度和理化性质等通过影响土壤养分状况而对微生物CUE产生的间接作用机制,在此基础上分析微生物CUE研究中研究方法和研究尺度上所面临的挑战,并展望未来关注的重点科学问题。
    • 蒋林; 梁燕芳; 朱原立; 陆星任; 赵隽宇; 唐健
    • 摘要: 米老排作为伴生树种营建桉树-米老排混交林是一种既能保证生产效益,又能兼顾生态效益的经营方式,但何种伴生比例对于提升林分土壤碳、氮储量尚不清楚。本研究以桂南15%、25%伴生比例的桉树-米老排混交林土壤为研究对象,测定土壤有机碳、全氮含量,通过有机碳、氮储量公式计算不同林分结构土壤有机碳、氮储量。结果表明:营建桉树-米老排混交林对于土壤有机碳含量、碳氮比的提升影响显著,对土壤有机碳储量亦有正向的影响,但对土壤氮储量的影响不显著。25%的混交比例对于土壤碳氮比、有机碳储量的提升更为明显。在今后的生产经营策略中,应适当引入混交林的经营措施,并提高混交比例,实现广西人工林经营及林业下游产业的生态友好可持续发展。
    • 敦宇; 许嘉文; 白雪山; 禤映雪; 曹英杰; 靳潇锐; 赵玉川; 武超
    • 摘要: 为揭示区域尺度上地下水灌溉对农田土壤碳库转化的作用机制,选取华北平原高灌溉定额区、低灌溉定额区及无灌溉背景区为研究对象,分析土壤深度0~700 cm剖面范围内碳含量及碳储量的变化特征,并结合稳定碳同位素源解析技术,采用端元混合模型定量评估地下水灌溉条件下不同来源的土壤碳对土壤碳库的贡献率.结果表明:①地下水灌溉对土壤有机碳(SOC)储量影响不显著,但是显著增加了土壤无机碳(SIC)储量,具体趋势表现为无灌溉背景区(43.8 kg∕hm2)<低灌溉定额区(46.9 kg∕hm2)<高灌溉定额区(79.9 kg∕hm2);垂向剖面数据进一步显示,灌溉区与无灌溉区碳密度在土壤深度100~300 cm处存在显著差异(p<0.01).②碳含量及稳定碳同位素相关分析表明,无灌溉条件下SOC和SIC间转化关系较为明显;而在地下水灌溉区SOC与SIC相关性较弱.地下水溶解性无机碳(DIC)输入成为灌溉区土壤无机碳库的主控因素.③稳定碳同位素源解析表明,SOC以C3植物来源为主,无灌溉区DIC主要来源于SOC转化,其占比在10.6%~25.8%之间;灌溉区DIC则主要来源地下水灌溉,占比范围为74.0%~89.8%.研究显示,地下水灌溉外源输入的DIC显著提高了SIC的储量,对区域土壤碳库组成及转化过程产生重要的直接影响.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