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国家竞争

国家竞争

国家竞争的相关文献在1981年到2022年内共计146篇,主要集中在经济计划与管理、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贸易经济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46篇、专利文献2795篇;相关期刊136种,包括前线、党史文苑(学术版)、电子知识产权等; 国家竞争的相关文献由142位作者贡献,包括顾育豹、杨帆、伍抱一等。

国家竞争—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46 占比:4.96%

专利文献>

论文:2795 占比:95.04%

总计:2941篇

国家竞争—发文趋势图

国家竞争

-研究学者

  • 顾育豹
  • 杨帆
  • 伍抱一
  • 刘淑春
  • 唐超
  • 李成增
  • 李昌平
  • 林汉川
  • 王国平
  • 陈文通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施雯; 缪其浩
    • 摘要: 人工智能已经成为当今国际竞争的关键领域,分析人工智能的发展态势和大国战略对赢得这场竞争至关重要。本文旨在研究该领域中普遍认为的美中两极格局将如何以及为何会走向美中欧三强的局面,运用文本分析法梳理欧盟人工智能“以人为中心”的人工智能竞争战略的实施意图、举措与前景,并从其主要竞争对手美国的相关反应评估其战略效果,推断战略中存在的薄弱环节与风险。研究发现:欧盟以伦理监管的先发优势实施“遏制型”战略参与竞争,令其在实现主导全球人工智能监管标准方面取得阶段性成功。本文基于欧盟研究,为中国人工智能竞争战略的制定与实施提供建言。
    • 陈光
    • 摘要: 基于全球创新版图格局新变化和国际技术前沿性、战略性、复合性、安全性、底层性竞争新趋势,分析关键核心技术国家竞争的理论逻辑,建构包括瓶颈性技术、加速器技术、保护带技术和安全性技术等四大类型的关键核心技术识别工具系统。以芯片为例,对关键核心技术中美竞争的现状和趋势进行分析,提出制定实施面向2050年的“科技自立自强战略”、制定实施基础科学研究的“中国诺贝尔计划”、完善支撑重大科技创新突破发展的新型举国体制、实施关键核心技术10年攻关行动、积极探索开放合作的关键核心技术发展新道路等组合策略建议。
    • 王冰琪; 吴晨生
    • 摘要: [目的/意义]在大国竞争日渐激烈的非常时期信息迷雾日益凸显,明晰和破除信息迷雾、防止战略误判是一项紧迫而严峻的情报工作.[方法/过程]文章通过阐述信息迷雾的由来,明确信息迷雾是国家战略竞争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对象,以美国对华及其他国家所实施信息迷雾和成本欺诈的案例,进一步分析其制造信息迷雾的意图及能够得逞的原因.[结果/结论]分析发现,受施国对施加国所形成的路径依赖、规则依赖和对抗依赖是信息迷雾始作俑者达成目的的重要原因.如要防范和破除信息迷雾造成的消极影响,就必须立足国家利益、树立底线思维、掌控真实情况,要以事物对象的自身规律为参照,增加成本视角的思考,审慎看待西方的话语和术语概念,对信息迷雾的发起方进行全面细致的情报工作,正确进行战略判断.
    • 崔虹
    • 摘要: 所得税规则是规制跨境所得征税权分配的重要依据,构建规范、稳定的所得税制对激发跨境投资活力和稳定投资环境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当前数字经济发展势如破竹,传统所得税制征税权分配矛盾愈演愈烈,打破了国际税收原本的平衡状态,掀起了所得税制百年未有之大变革.作为现阶段数字经济所得税制改革的集大成者,BEPS框架下支柱一改革方案所形成的三层利润分配法看似结构清晰,实则是意图维护数字巨头阵营的税收利益,于平息征税权分配纠纷、摆脱传统制度桎梏而言助益无多.笔者认为,未来要想推动数字经济所得税制合理重构,理应摒弃片面供给学派观点,回溯价值创造本源,公正划分征税权范围,推出兼顾全局的国际共识方案.有鉴于此,笔者从政治经济和竞争理论视角,以支柱一改革方案为逻辑起点,通过对其固有问题和内源因素的分析,提出在不同利益阵营政治、经济力量角逐的背景下,中国应投身国际制度建制、坚持多边与双边两条路共生共长的政策思路和建议.
    • 伍抱一; 伍山林
    • 摘要: 在政治经济学中,关税问题因与其他问题相互交织而具有极大复杂性.李斯特是德国历史学派的先驱,他的关税思想基于其具有混沌特征的生产力理论.恩格斯在研究关税问题的第一阶段深刻批判李斯特关税思想,在研究关税问题的第二阶段全面超越李斯特关税思想.在他看来,关税政策与阶级利益、社会革命、政治过程、经济发展、国家竞争等深有关联.值此恩格斯诞辰200周年之际,梳理总结恩格斯关税思想并且与李斯特关税思想进行比较既具有学说史探究意义,又有助于深化理解中美贸易摩擦的战略本质.
    • 刘淑春; 林汉川
    • 摘要: 标准是发达国家推进工业4.0和制造业回流、扩大国际贸易控制力乃至攻占全球制造业竞争制高点的必争之地.美国、日本、德国等纷纷把标准竞争作为制造竞争、产业竞争、贸易竞争乃至国家竞争的战略支点,抢夺国际标准主导权、话语权乃至控制权是中国制造高质量和走出去的突破口.与美国、德国、日本等制造强国的标准国际化战略相比,我国制造业标准的差距仍然较大,尚未建立与国际完全接轨的标准体系,现行技术标准体系与中国制造大国地位不相匹配,难以适应"一带一路"背景下制造业加速走出去的战略需要.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导致世界产业链供应链加速重构的背景下,应抓住中国疫情率先出清的窗口机遇和"中国制造2025"战略机遇,从政府、企业、行业协会三个维度嵌入,借鉴美国、德国、日本制造标准的技术路线,加快推进制造标准国际化赶超步伐,深化标准化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对接全球制造变迁轨迹和工业4.0标准体系,围绕智能制造实施富有前瞻性的技术标准研发计划,全链式推进标准研制、标准实施、标准更新和标准推广,深度介入国际标准制修订,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主要贸易伙伴国的标准互认,获取中国制造走出去的"通行证".
    • 陈文通
    • 摘要: 自从人类社会进入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为基础的第二阶段以来,社会生产和经济生活一直处于竞争状态.这种竞争本质上是资本的竞争.资本竞争在其发展演变中经历了不同的阶段.资本竞争起初是单个资本之间的竞争,表现为自由竞争.资本竞争的本质、积极作用、局限性和规律性在自由竞争中已经表露无遗.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普遍化、经济的全球化、资本的积累和资本竞争的进一步发展,竞争进入到以垄断资本集团主导的时代,即垄断竞争.在垄断竞争中,竞争表现出新的时代特征,资本主义也随之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在资本竞争(特别是垄断竞争)的基础上,原来已经存在的国家竞争以全新的形式和内容表现出来,并置于资本竞争之上.特别是新兴大国的崛起,为国家竞争增添了新的内容.当前的国家竞争发生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之中.如何科学认识当前的国家竞争——国家竞争的实质,国家竞争和资本竞争的关系,大国竞争的作用,国家竞争的发展趋势——是一个全新的重大课题.
    • 陈文通
    • 摘要: 自从人类社会进入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为基础的第二阶段以来,社会生产和经济生活一直处于竞争状态.这种竞争本质上是资本的竞争.资本竞争在其发展演变中经历了不同的阶段.资本竞争起初是单个资本之间的竞争,表现为自由竞争.资本竞争的本质、积极作用、局限性和规律性在自由竞争中已经表露无遗.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普遍化、经济的全球化、资本的积累和资本竞争的进一步发展,竞争进入到以垄断资本集团主导的时代,即垄断竞争.在垄断竞争中,竞争表现出新的时代特征,资本主义也随之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在资本竞争(特别是垄断竞争)的基础上,原来已经存在的国家竞争以全新的形式和内容表现出来,并置于资本竞争之上.特别是新兴大国的崛起,为国家竞争增添了新的内容.当前的国家竞争发生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之中.如何科学认识当前的国家竞争——国家竞争的实质,国家竞争和资本竞争的关系,大国竞争的作用,国家竞争的发展趋势——是一个全新的重大课题.
    • 刘淑春; 林汉川
    • 摘要: 标准是发达国家推进工业4.0和制造业回流、扩大国际贸易控制力乃至攻占全球制造业竞争制高点的必争之地。美国、日本、德国等纷纷把标准竞争作为制造竞争、产业竞争、贸易竞争乃至国家竞争的战略支点,抢夺国际标准主导权、话语权乃至控制权是中国制造高质量和走出去的突破口。与美国、德国、日本等制造强国的标准国际化战略相比,我国制造业标准的差距仍然较大,尚未建立与国际完全接轨的标准体系,现行技术标准体系与中国制造大国地位不相匹配,难以适应“一带一路”背景下制造业加速走出去的战略需要。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导致世界产业链供应链加速重构的背景下,应抓住中国疫情率先出清的窗口机遇和“中国制造2025”战略机遇,从政府、企业、行业协会三个维度嵌入,借鉴美国、德国、日本制造标准的技术路线,加快推进制造标准国际化赶超步伐,深化标准化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对接全球制造变迁轨迹和工业4.0标准体系,围绕智能制造实施富有前瞻性的技术标准研发计划,全链式推进标准研制、标准实施、标准更新和标准推广,深度介入国际标准制修订,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主要贸易伙伴国的标准互认,获取中国制造走出去的“通行证”。
    • 伍抱一
    • 摘要: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全球视野和唯物史观认为: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自由贸易维护的是强势资本在世界市场上的利益,它会加速社会革命的爆发;保护关税政策可以促进产业资本在国内市场上的竞争,但它终将变成产业资本进入世界市场的桎梏;贸易政策的选择取决于工商业资本的利益,无助于工人生活条件的改善;英美等国相继采取关税政策,把它当作国家竞争的战略手段.近年,美国政府患上了对华战略焦虑症,以加征关税作为主要手段升级经贸摩擦,企图固化他的霸权地位.基于马克思恩格斯关税思想的分析表明,美国近期的经贸政策尽管损害了中方利益,但也必然恶化美国国内矛盾和撕裂美国社会,不能提升其国家竞争力.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