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O3

O3

O3的相关文献在1985年到2023年内共计393688篇,主要集中在环境污染及其防治、环境质量评价与环境监测、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506篇、会议论文7篇、专利文献393175篇;相关期刊258种,包括气候与环境研究、绿色科技、广东化工等; 相关会议6种,包括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2010年燃烧学学术会议、2008年鄂港澳城市群气候与环境研讨会、2007年中国气象学会年会等;O3的相关文献由50000位作者贡献,包括不公告发明人、张伟、王伟等。

O3—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506 占比:0.13%

会议论文>

论文:7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393175 占比:99.87%

总计:393688篇

O3—发文趋势图

O3

-研究学者

  • 不公告发明人
  • 张伟
  • 王伟
  • 王磊
  • 张磊
  • 李伟
  • 王勇
  • 王涛
  • 张勇
  • 张涛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陈镭; 马井会; 瞿元昊; 常炉予
    • 摘要: 利用2019-2020年上海地区6种空气污染物小时浓度和逐日空气质量分指数(IAQI)的监测资料,统计分析了上海地区空气质量变化特征及其气象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2020年上海地区空气质量优良率达86.9%,空气质量状况优于2019年。上海地区AQI具有冬季最差,秋季最好的季节特征,最主要的污染物已由过去的PM_(2.5)转变为O_(3)。分析O_(3)和PM_(2.5)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发现,O_(3)浓度一天中存在一个峰值和一个谷值,而PM_(2.5)浓度则有两个峰值和一个谷值;从逐月变化来看,O_(3)浓度呈现春夏高,秋冬低的季节特征,而PM_(2.5)则呈现夏秋低,冬春高的季节特征。地面风向风速、气温、日照和降水对上海地区O_(3)和PM_(2.5)浓度变化具有重要的影响。
    • 江家坤; 马莹; 黄学良; 叶代启
    • 摘要: 为探究云浮市颗粒物和臭氧(O_(3))污染特征,利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分析了云浮市2018—2020年6项环境空气污染物浓度、气象因子等监测数据,并对2020年12月25—29日冬季PM_(2.5)和O_(3)污染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PM_(2.5)、PM10、NO_(2)、CO月均浓度呈夏季低、冬季高的变化特征;O_(3)-8 h第90百分位数呈夏秋季高、冬春季低的变化特征.②PM10、PM_(2.5)和CO小时浓度日变化呈波浪型变化特征,PM_(2.5)、CO小时浓度最大值均出现在09:00,PM10小时浓度最大值出现在02:00.O_(3)、SO_(2)小时浓度日变化呈单峰型变化特征,O_(3)、SO_(2)小时浓度最大值分别出现在16:00、10:00.NO_(2)小时浓度日变化呈单谷型变化特征,最小值出现在14:00.③PM_(2.5)-10、SO_(2)、NO_(2)、O_(3)小时浓度与PM_(2.5)小时浓度均呈正相关,说明PM_(2.5)-10、SO_(2)、NO_(2)、O_(3)与PM_(2.5)具有一定程度的同源性.O_(3)小时浓度与NO_(2)、CO小时浓度呈负相关,且O_(3)小时浓度与NO_(2)小时浓度相关性更强.夏秋季NO_(2)、CO、O_(3)、PM_(2.5)小时浓度与气温的相关性比冬春季的更强.SO_(2)、PM10、PM_(2.5)、O_(3)小时浓度均与湿度呈负相关,其中O_(3)小时浓度与湿度的相关性最强,相关系数为−0.586.④2020年12月25—29日云浮市城区PM_(2.5)污染受到静稳天气影响,O_(3)污染与28日午后太阳高温辐射以及来自珠三角地区O_(3)污染气团的输入影响有关.利用ART-2a对该时段采集的颗粒物进行成分分析,得到K、EC、OC、ECOC、HM、LEV、Na、SiO_(3)这8种单颗粒物.整个时段EC、OC、ECOC谱图中都存在明显的硫酸盐峰和硝酸盐峰.PM_(2.5)小时浓度与硫酸盐离子、硝酸盐离子、硅酸盐离子、铵离子、氯离子的数量均呈显著正相关,二次反应和老化过程对PM_(2.5)污染有显著影响.研究显示,云浮市PM_(2.5)和O_(3)复合污染防控需要关注本地污染物变化特征和排放源影响,也需关注外来污染气团特别是来自珠三角地区污染气团输入的影响.
    • 张涵; 姜华; 高健; 李红
    • 摘要: 近年来,我国总体上呈现出PM_(2.5)浓度显著降低,臭氧(O_(3))浓度波动上升的趋势,对我国大气复合污染协同治理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厘清PM_(2.5)与O_(3)污染形成机制,对于制定PM_(2.5)与O_(3)协同治理策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较为全面地梳理现有研究基础上,分析了PM_(2.5)与O_(3)污染的形成机制及影响二者关联性的因素,介绍了PM_(2.5)与O_(3)协同防控治理的内涵与思路.结果表明:PM_(2.5)与O_(3)浓度呈高度非线性关系,二者相关性受光照辐射强度、光照时长、风速、相对湿度、地表边界层高度以及经度差异等外界环境因素影响.PM_(2.5)与O_(3)的协同控制应主要从控制反应前体物排放着手,主要包括管控NO_(x)、VOCs、HONO、NH3以及人为氯等排放.研究显示:目前我国在PM_(2.5)与O_(3)协同防控中存在基础科学研究不足和污染控制管理不完善的问题,在未来还需要重视多个尺度和空间维度的PM_(2.5)与O_(3)复合污染机理研究、模拟试验研究和预测演变研究,为制定更加准确、量化、高效的控制对策提供支撑;同时,需要加强前体物排放管理力度,完善国家级、省级层面的联防联控机制以及加快科研成果转化,为未来治理PM_(2.5)与O_(3)复合污染提供经验支持.
    • 武荣国
    • 摘要: 为了解云南昆明市、保山市和临沧市三城市气溶胶中放射性核素^(210)Pb、^(7)Be活度浓度的长期变化趋势及其与大气中PM_(2.5)、PM_(10)和O_(3)的关系,从而对污染防治提供帮助。统计了三城市主城区辐射自动监测站气溶胶中两个核素^(210)Pb、^(7)Be 5年的资料,分析了三城市气溶胶中两个核素^(210)Pb、^(7)Be变化趋势,对同一城市气溶胶中^(210)Pb、^(7)Be与同期大气中与PM_(2.5)、PM_(10)和O_(3)进行了相关性分析,探讨了^(210)Pb、^(7)Be与PM_(2.5)、PM_(10)、O_(3)相关关系。结果显示,三城市^(7)Be平均值相近,昆明站、保山站^(210)Pb接近,而临沧站^(210)Pb较高;5年监测结果三城市^(7)Be保持平稳,升降趋势均不明显,昆明站、保山站^(210)Pb无升降趋势,临沧站呈显著降低;年内^(210)Pb、^(7)Be均为旱季高于雨季,^(7)Be尤为明显;三城市^(210)Pb与^(7)Be均为高度相关;^(7)Be与O_(3)均为正相关;临沧站的^(210)Pb与PM_(10)为正相关,保山站的^(210)Pb与PM_(2.5)为正相关。分析认为^(7)Be与O_(3)正相关很可能源于二者均与大气层垂直对流过程密切相关,^(210)Pb与PM_(2.5)及PM_(10)的相关性则可能与地表辐射环境相关。
    • 王琰玮; 王媛; 张增凯; 张蓝心; 单梅
    • 摘要: 为探究天津市各季节PM_(2.5)与O_(3)污染的非本地源贡献情况,本文以2017—2019年为研究时段,应用HYSPLIT模型,基于MeteoInfo软件对不同季节气流后向轨迹进行聚类分析,通过计算潜在源贡献因子(potential source contribution function,PSCF)、浓度权重轨迹(concentration-weighted trajectory,CWT)对天津市PM_(2.5)与O_(3)污染的外来潜在源区以及可能的污染传输途径进行研究.结果表明:①天津市PM_(2.5)和O_(3)污染均较为严重,且具有明显季节性特征.天津市各季节的气流变化明显,春、秋两季以西南方向气流为主,夏季以来自渤海的气流为主,冬季则以西北方向气流为主.②天津市西南方向气流在各季节对应的污染物浓度均较高,春、秋两季西南方向气流携带的ρ(PM_(2.5))和O_(3)浓度8 h滑动平均值〔简称“ρ(O_(3)-8 h)”〕均最高;夏季,西南方向气流携带的ρ(O_(3)-8 h)最高;冬季,西南方向轨迹携带的ρ(PM_(2.5))最高.③西南方向上河北省南部的邯郸市,山东省西部的菏泽市、聊城市,以及河南省北部的开封市、濮阳市、新乡市均为天津市PM_(2.5)与O_(3)污染的主要潜在源区.此外,冬季张家口市和唐山市对天津市PM_(2.5)污染的潜在影响也较大.冬季影响天津市PM_(2.5)污染的外来潜在源区情况较为复杂,除西南气流外,其还受西北部与东部气流的影响.研究显示,天津市大气污染区域联防联控需重点关注河北省南部、河南省北部以及山东省西部城市的潜在输送影响.
    • 刘敬乐; 史静; 姚青; 蔡子颖; 韩素芹; 姜明; 崔晔
    • 摘要: 利用2017~2019年夏、冬季天津市大气污染物监测和气象观测数据,基于天津气象铁塔垂直观测,针对大气垂直扩散条件对PM_(2.5)和O_(3)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显示:近地面PM_(2.5)浓度随高度的升高而下降,O_(3)浓度则随高度的升高而上升,受大气垂直扩散条件的季节和日变化影响,冬季,地面与120m PM_(2.5)质量浓度相关明显,与200m PM_(2.5)质量浓度无明显相关.夏季,120m和200m PM_(2.5)质量浓度相关系数为0.72,午后通常出现120m和200m PM_(2.5)质量浓度高于地面的情况.夏季,不同高度O_(3)浓度差异小于冬季,地面与120m高度O_(3)浓度接近.以大气稳定度、逆温强度和气温递减率作为大气垂直扩散指标,对地面PM_(2.5)和O_(3)垂直分布具有指示作用.冬季,TKE与PM_(2.5)质量浓度相关系数为到-0.65,夏季,TKE与ΔPM_(2.5)相关系数为-0.39.夏、冬季TKE与地面O_(3)浓度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46和0.53,与ΔO_(3)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73和0.70.弱下沉运动对地面O_(3)浓度影响较强,40m高度垂直运动速度与地面O_(3)浓度的相关系数在冬、夏季分别为-0.54和-0.61.对冬季典型PM_(2.5)重污染过程的分析发现,雾霾的生消维持和PM_(2.5)浓度的变化与大气稳定度、气温垂直递减率和TKE的变化有直接关系.对夏季典型O_(3)污染过程的分析发现,近地面的O_(3)污染的形成与有利光化学反应的气象条件密切相关,同时,垂直向下输送和有利垂直扩散条件对O_(3)污染的形成和爆发影响明显.
    • 陈泽鑫; 古金霞; 霍光耀; 陈锋; 周建国
    • 摘要: 为深入了解天津市大气挥发性有机物(VOCs)来源及对O_(3)的影响,基于2020年天津市VOCs在线监测数据,统计分析了VOCs污染特征,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天津市VOCs的来源进行解析,用最大增量反应活性法分析VOCs的O_(3)生成潜势(OFP)。结果表明:2020年天津市VOCs的年均质量浓度总和为56.56μg/m^(3),其中,前10的物种分别为丙烷、乙烷、正丁烷、乙烯、甲苯、异戊烷、异丁烷、间/对二甲苯、正戊烷、苯,其年均质量浓度之和为37.83μg/m^(3),占VOCs总浓度的66.88%;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汽车排放、轻工业溶剂的使用及挥发、石化工业排放、液化石油气/天然气的使用是天津市VOCs的主要来源;天津市VOCs主要组分对OFP的贡献中,烯烃对OFP贡献最高,贡献率为68.65%;芳香烃次之,贡献率为22.47%。
    • 赵玉敏
    • 摘要: 根据2020年盐城市大丰区两个空气自动站的监测数据,对环境空气质量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20年大丰区环境空气质量较好,环境空气污染以O_(3)和PM_(2.5)为主,春、冬季空气污染最重,夏季最轻。大丰区环境空气质量受生产生活和气象因素的影响,且气象因素的影响更为显著。因此,应综合考虑污染源和气象因素的影响,进行环境空气的污染防治。
    • 任至涵; 倪长健; 花瑞阳; 杜云松
    • 摘要: 太阳辐射、气温和相对湿度是O_(3)光化学反应的控制气象因子,其数据分布形态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O_(3)的非线性演化进程。采用成都市2016—2019年6—8月O_(3)逐时监测数据,以及该时段同时次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基于极大似然估计法进行参数估计,并借助Kolmogorov-Smirnov检验(K-S检验)、均方根误差(RMSE值)、赤池信息准则(AIC值)和贝叶斯信息量(BIC值)分析了多种概率分布函数对O_(3)光化学反应控制气象因子的拟合优度。结果表明:(1)Johnson SB分布函数对研究区太阳辐射和相对湿度的拟合效果最优,不同O_(3)浓度等级条件下太阳辐射和相对湿度均服从Johnson SB分布,且通过显著性水平α=0.05的K-S检验。(2)Johnson SU分布函数对气温的拟合效果最优,不同O_(3)浓度等级条件下气温亦均服从Johnson SU分布,且通过显著性水平α=0.05的K-S检验。(3)太阳辐射、气温和相对湿度的概率分布特征随O_(3)浓度等级变化而呈现显著规律性差异。上述结论为成都地区夏季O_(3)污染潜势模型的构建提供了技术支持。
    • 王秀玲; 肖杨; 张成影; 王冠; 王猛
    • 摘要: 利用唐山市6个环境监测站臭氧小时浓度数据及唐山观测站小时气象数据对2021年6月11-13日臭氧重污染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O_(3)浓度极值出现在16~18时,11日、12日中午出现双峰结构,12日2时出现一个小峰值。气象条件上O_(3)浓度与5CM地温正相关最好,其次是最高气温、地面最高温度,2分钟平均风速、总辐射辐照度,与相对湿度明显负相关,气象要素对每日的臭氧形成影响程度不同。总辐射辐照度的双峰结构与O_(3)浓度的双峰结构比较吻合。东南风、南风容易导致臭氧超标。O_(3)生成主要为TVOC控制区。外来输送是导致12日2时臭氧浓度小峰值的主要原因。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