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叙事治疗

叙事治疗

叙事治疗的相关文献在2004年到2022年内共计188篇,主要集中在社会学、教育、心理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81篇、会议论文7篇、专利文献317411篇;相关期刊128种,包括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社会工作、南京晓庄学院学报等; 相关会议7种,包括2015全国药物滥用防治研讨会暨第九届内地与港澳地区药物滥用防治研讨会、2013全国药物滥用防治研讨会、2009年全国药物滥用防治研讨会等;叙事治疗的相关文献由266位作者贡献,包括赵兆、朱晓艳、李焰等。

叙事治疗—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81 占比:0.06%

会议论文>

论文:7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317411 占比:99.94%

总计:317599篇

叙事治疗—发文趋势图

叙事治疗

-研究学者

  • 赵兆
  • 朱晓艳
  • 李焰
  • 杜文东
  • 何芸
  • 卫小将
  • 何朝珠
  • 何雪莹
  • 余瑞萍
  • 冯琼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李稚琳; 王秀云; 魏蓉婷
    • 摘要: 本文基于对叙说探究和叙事治疗的理念应用于团体辅导的思考,从叙说探究的方法形式及叙事疗法的咨询取向两方面,与团体辅导在个体成长中的功能相结合,对团体成员在生活叙说中看到每个人的多元,在团体这个对话、支持、关系的多元交流空间,进行自我觉察、自我探索及自我建构展开论述。
    • 王润江; 周旻
    • 摘要: 叙事疗法作为一种后现代的心理咨询技术,广泛应用于解决不同文化背景下各类群体的心理问题。叙事疗法打破了诊断式解决问题的模式,通过解构压迫性的故事枷锁、建构正向自我叙事,增强自我控制力,满足自身发展需要。基于我国社会工作行业起步阶段对高素质专业人才的需求,创造性地提出将叙事疗法应用于社工师自我发展过程中,并且叙事疗法可以打破社工师的问题叙事,重构积极叙事,通过不断提升社工师的专业性、增强同理心和控制反移情的作用,达到协助社工师自我发展的目的。
    • 金妍艳; 孙美洁; 杜丽娜
    • 摘要: 为研究叙事疗法作用,选取江苏省人民医院老年心血管科40名心血管疾病合并情绪障碍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20人给予常规治疗和常规人文关怀,试验组20人在常规服务的基础上增加多学科协作模式的叙事治疗个案服务,干预前后采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测量作为评估工具,旨在探索医务社工参与的“双心”医学多学科协作模式。结果显示,对照组与试验组分值均有下降,试验组患者的焦虑分值和抑郁分值下降幅度更大(P<0.05),叙事疗法对双心病患者的干预效果显著。多学科协作模式下的叙事疗法可有效缓解双心病患者的心理障碍、提高科室满意度、提升医疗团队专业能力、创新学科建设与人文服务,具有可推广性。
    • 任洁; 汪建
    • 摘要: 目的探究叙事取向团体辅导对大学生手机成瘾和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以大学生智能手机成瘾量表(SAS-C)、UCLA孤独量表(第3版ULS-20)、交往焦虑量表(IAS)和中文版多维状态无聊量表(MSBS)对573名大学生进行筛查。以34名重度手机成瘾大学生的孤独、交往焦虑和无聊水平作为基线,简单随机抽样分配到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进行连续6周,每周1次的叙事取向团体辅导干预活动,对照组在实验期间不做任何团体辅导干预。在团体辅导前、团体辅导结束后和团体辅导结束后第3个月分别对2组进行测评。结果第3个月结果显示试验组与对照组手机成瘾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无聊倾向、孤独感和交往焦虑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叙事取向团体辅导对手机成瘾大学生的无聊倾向和交往焦虑有立即性和持续性的改善作用,对孤独感有持续改善效果。
    • 刘榴; 文卫平
    • 摘要: 洛奇以疾病为介质,全景式地展现了英国当代社会个体的精神危机,并进一步从经验、自我和伦理等维度昭示叙事治疗的意义。洛奇也并非完全以“疗救者”的姿态示人,从社会文化和创作心理层面追溯其治疗意识可以发现,洛奇在他疗的过程中同步实现着自治。洛奇借叙事开辟的治疗空间还辐射其所处的时代病症和与之呼应的治疗文化,凸显其疾病叙事以自我治疗为中心的独特性。文本内外强烈的治疗意识彰显了洛奇作为一名作家应有的时代担当和人文关怀,也让洛奇得以站在当代知识分子立场表达社会愿景和人文主义诉求。
    • 徐洁沁; 杨兰芳; 秦楠; 朱乃芬
    • 摘要: 目的:探讨叙事治疗联合认知行为干预在胎膜早破孕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9年9月1日~2020年9月30日收治的88例胎膜早破孕妇随机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4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叙事治疗联合认知行为干预。比较两组疾病感知[采用疾病感知问卷简化版(BIPQ)]、不确定感[采用疾病不确定感成人量表(MUIS-A)]、负性情绪[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及母婴结局。结果:干预后,观察组BIPQ、MUIS-A、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分娩孕周长于对照组(P<0.01),且产后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新生儿体重、Apgar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胎膜早破孕妇应用叙事治疗联合认知行为干预效果较好,可有效改善孕妇疾病不确定感、负性心理情绪及母婴结局。
    • 徐智
    • 摘要: 通过本次对黄明超会长的《创建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模型》和《构建心理健康场域,开创一心健康路径》,薛玲玲老师的《班级团体心理辅导活动课设计及实作》,夏江东教研员的《叙事治疗在心理辅导中的运用》,刘宇专家的《班级团体辅导中的创造性技术以及实操》,麦莉主任的《班级团体心理辅导实操训练》,赵淑兰专家的《社会计量在团体辅导中的运用(全程体验)》,洪显利教授的《表达性艺术治疗在团体辅导中的应用》等学习,让我了解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以及它的重要性。现谈谈自己本次学习的心得体会:一心正德聚正能量,二心敗德,三心乱德,多心无德,乱心缺德,一片乱心,头脑昏昏等概念。
    • 温小雪
    • 摘要: 自2022年6月19日至6月24日,参加了2022年渝北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能力提升培训,共计6天。短暂的几天,让我对“一心”理论,团体辅导以及心理健康工作有了更广泛了解和更深认识,以及深知作为学校专职心理老师的责任与担当。黄明超会长的《创建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模型》和《构建心理健康场域,开创一心健康路径》,薛玲玲老师的《班级团体心理辅导活动课设计及实作》,夏江东教研员的《叙事治疗在心理辅导中的运用》,刘宇专家的《班级团体辅导中的创造性技术以及实操》,麦莉主任的《班级团体心理辅导实操训练》,赵淑兰专家的《社会计量在团体辅导中的运用(全程体验)》,洪显利教授的《表达性艺术治疗在团体辅导中的应用》等的学习。
    • 杨涵
    • 摘要: 《洛丽塔》是纳博科夫的经典作品之一,是西方文学史上的璀璨明珠。小说聚焦于男主人公的视角来讲述他与十二岁少女洛丽塔之间的乱伦故事。本文运用叙事心理学的理论依据,分析亨伯特创伤自我的建构,探讨其在故事叙述中的叙事治疗,揭示亨伯特通过叙述自身的创伤经历,在《洛丽塔》的叙述创作中完成了对创伤自我的解构。
    • 张智; 冯茜
    • 摘要: 艾丽斯·沃克在其1982年发表的书信体小说《紫颜色》(The Color Purple)中表现了黑人女性西丽的成长过程。西丽被剥夺话语权后通过写信的方式向上帝讲述自己的经历和遭遇,在叙述人生故事的过程中实现了对心理的治疗和自我的建构。后现代心理学家认为叙事具有治疗功能,本文拟以叙事治疗作为理论基础,分别从外化心理创伤、解构主流文化叙事、重写人生故事等方面探讨叙说人生故事在西丽的自我建构中发挥的作用,从而论证西丽的思想变化和黑人女性掌握话语权的重要性。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