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无缝线路道岔尖轨根端对轨装置

一种无缝线路道岔尖轨根端对轨装置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无缝线路道岔尖轨根端对轨装置,所述的对轨装置包括对轨架、提升件和调整杆,其中,对轨架包括横梁和两个支脚,横梁的两端各连接一支脚,两支脚的内侧面之间的距离为1000毫米‑1200毫米;横梁上设有若干个卡槽,提升件插接至其中一个卡槽内以提拉尖轨,调整杆穿设在其中一个支脚上以推动尖轨。一种无缝线路道岔尖轨根端对轨装置通过加大、加宽横梁以及支脚,以使对轨架能够跨设在轨道上,避开尖轨与基本轨之间的狭小空间作业,实现线上作业;通过提升件提拉尖轨,调整杆推动尖轨以使尖轨与钢轨对正,实现尖轨的线上对正,省去线下焊接尖轨程序,提高尖轨更换效率,节省搬运尖轨及基本轨所需的劳力,减少人工成本的支出。

著录项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2-11-01

    授权

    实用新型专利权授予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对轨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缝线路道岔尖轨根端对轨装置。

背景技术

无缝线路有高可靠性、高稳定性等显著优点,是高速重载轨道结构的重要部件。无缝线路是铁路发展趋势,目前我国铁路正线无缝线路长度已达8.2万公里,占比58%。钢轨焊接是实现线路无缝化最基本的工作,也是影响无缝线路运行状态的重点与难点。

正线道岔尖轨跟端大部分采取焊接的连接方式,更换尖轨时首先需要对正钢轨,达到焊接标准后再进行钢轨焊接。目前我国基本采用的钢轨对正工具为人字形钢轨对正架,此钢轨对正工具作业时需要钢轨两侧有足够的作业空间。由于该装置满足不了道岔尖轨跟端线上焊接,目前焊接尖轨必须在线下焊接完毕后,再更换至线上。该作业方式不仅对工人熟练度要求较高,且影响作业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无缝线路道岔尖轨根端对轨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无缝线路道岔尖轨根端对轨装置,包括对轨架、提升件和调整杆,其中,对轨架包括横梁和两个支脚,横梁的两端各连接一支脚,两支脚的内侧面之间的距离为1000毫米-1200毫米;横梁上设有若干个卡槽,提升件插接至其中一个卡槽内以提拉尖轨,调整杆穿设在其中一个支脚上以推动尖轨。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提升件包括定位板、提升丝杠、吊钩和转动板杆,定位板能够卡接至任意一个卡槽上,提升丝杠穿设在定位板上,且提升丝杠的下端连接所述吊钩,转动板杆套设在提升丝杠上并放置在定位板上。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吊钩设有两个并相对设置,两吊钩的侧面各设有一联片组,联片组包括位于吊钩顶部的长联片和位于吊钩中部的短联片,长联片的两端分别与吊钩铰接,短联片设有两个并分别铰接其中一个吊钩,两短联片之间相互铰接。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转动板杆包括套设在提升丝杠上的座体和固定在座体上的板杆本体,且座体的底面与定位板的顶面抵接。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其中一个支脚上设有贯通的调整槽,调整槽内卡接有定位器,定位器上由下至上间隔设有若干个定位孔,调整杆穿设在其中一个定位孔上。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调整杆包括用于推动轨头的轨头调整杆和用于推动轨底的倾斜调整杆,轨头调整杆包括第一杆体、固定在第一杆体上的第一挡块和固定在第一杆体端部的第一握柄,倾斜调整杆包括第二杆体、固定在第二杆体上的第二挡块和固定在第二杆体端部的第二握柄。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还包括长短伸缩器,长短伸缩器包括螺杆和转动设置在螺杆两端的伸缩柱,且螺杆中部设有供握持的基座。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横梁底面高出支脚底面460毫米-500毫米,卡槽长度为85毫米-95毫米。

有益效果:

一种无缝线路道岔尖轨根端对轨装置通过加大、加宽横梁以及支脚,以使对轨架能够跨设在轨道上,避开尖轨与基本轨之间的狭小空间作业,实现线上作业;通过提升件提拉尖轨,调整杆推动尖轨以使尖轨与钢轨对正,实现尖轨的线上对正。基于此,省去线下焊接尖轨程序,优化了尖轨更换程序,提高尖轨更换效率,节省搬运尖轨及基本轨所需的劳力,减少人工成本的支出。

其中,无缝线路道岔尖轨根端跨距为900毫米,两支脚的内侧面之间的距离,(即对轨架的跨距)大于1000毫米,从而避开尖轨与基本轨之间狭小空间,达到对轨目的。横梁上设置多个卡槽,以使提升件可沿横梁横移,以调节提升件所在的位置。尖轨对正时,提升件提拉尖轨以便于进行水平点的调整,调整杆用于推动尖轨,以使尖轨、基本轨和钢轨对正。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无缝线路道岔尖轨根端对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对轨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定位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轨头调整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长短伸缩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吊钩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00、对轨架;101、横梁;102、支脚;103、卡槽;200、提升件;210、定位板;220、提升丝杠;230、吊钩;240、转动板杆;300、调整杆;310、轨头调整杆;320、倾斜调整杆;311、第一杆体;312、第一挡块;313、第一握把;41、定位器;42、定位孔;500、长短伸缩器;501、螺杆;502、伸缩柱;503、基座;600、联片组;610、长联片;620、短联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或现有技术的描述对本实用新型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关于附图结构的描述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例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实施例:

如图1-图6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缝线路道岔尖轨根端对轨装置,包括对轨架100、提升件200和调整杆300,其中,对轨架100包括横梁101和两个支脚102,两支脚102的内侧面之间的距离为1000毫米-1200毫米;横梁101的两端各连接一支脚102,横梁101上设有若干个卡槽103,提升件200插接至其中一个卡槽103内以提拉尖轨,调整杆300穿设在其中一个支脚102上以推动尖轨。

针对于现有的对轨架100所存在的问题,在此提出一种无缝线路道岔尖轨根端对轨装置,通过加大、加宽横梁101以及支脚102,以使对轨架100能够跨设在轨道上,避开尖轨与基本轨之间的狭小空间作业,实现线上作业;通过提升件200提拉尖轨,调整杆300推动尖轨以使尖轨与钢轨对正,实现尖轨的线上对正。基于此,省去线下焊接尖轨程序,优化了尖轨更换程序,提高尖轨更换效率,节省搬运尖轨及基本轨所需的劳力,减少人工成本的支出。

其中,无缝线路道岔尖轨根端跨距为900毫米,两支脚102的内侧面之间的距离,(即对轨架100的跨距)大于1000毫米,从而避开尖轨与基本轨之间狭小空间,达到对轨目的。横梁101上设置多个卡槽103,以使提升件200可沿横梁101横移,以调节提升件200所在的位置。尖轨对正时,提升件200提拉尖轨以便于进行水平点的调整,调整杆300用于推动尖轨,以使尖轨、基本轨和钢轨对正。

工作时,在待焊钢轨(指尖轨或基本轨,下同)接头的两侧放置对轨架100,且对轨架100位于距接头2-5根枕木之间,具体位置可视工作需要而定。支脚102横向跨设在尖轨、基本轨两侧的枕木上。提升件200卡接在其中一个卡槽103上并对准待焊钢轨,下移提升件200以连接尖轨,再上移提升件200以拉起待焊钢轨,调整待焊钢轨水平点在1.8毫米-2.3毫米之间。移动调整杆300对待焊钢轨进行调整,进行水平点、错牙二次复查,使待焊钢轨对正,且焊缝宽度在27毫米-30毫米之间即可。且在待焊钢轨的两端分别放置一无缝线路道岔尖轨根端对轨装置,以实现待焊钢轨的整体移动。

在本实施例中,提升件200包括定位板210、提升丝杠220、吊钩230和转动板杆240,定位板210能够卡接至任意一个卡槽103上,提升丝杠220穿设在定位板210上,且提升丝杠220的下端连接所述吊钩230,转动板杆240套设在提升丝杠220上并放置在定位板210上。

其中,定位板210的形状和尺寸均适配于卡槽103,调整定位板210所卡接的卡槽103,即调整提升丝杠220在横梁101上的位置,定位板210卡接至具体的某一个卡槽103上后,则提升丝杠220在横梁101上的位置被固定。提升丝杠220通过吊钩230连接待焊钢轨,通过转动板杆240带动提升丝杠220转动以吊起待焊钢轨,进而调整待焊钢轨的水平点。对正后通过转动板杆240带动提升丝杠220以放下待焊钢轨,以便于进行后续施工。

工作时,将定位板210卡接在其中一个卡槽103上,以使定位板210位于待焊钢轨上方,通过转动板杆240使提升丝杠220下移,进而通过吊钩230连接待焊钢轨,再通过转动板杆240使提升丝杠220上移,以吊起待焊钢轨。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吊钩230设有两个并相对设置,两吊钩230的侧面各设有一联片组600,联片组600包括位于吊钩230顶部的长联片610和位于吊钩230中部的短联片620,长联片610的两端分别与吊钩230铰接,短联片620设有两个并分别铰接其中一个吊钩230,两短联片620之间相互铰接。

基于上述设计方案,通过联片组600相互配合以提高吊钩230在吊运过程中的稳定性,避免出现待焊钢轨掉落,保证顺利进行对轨。具体来说,长联片610和短联片620均通过铰接连接吊钩230,并未完全限制吊钩230的自由度,以便于在待焊钢轨上进行拆装;上拉待焊钢轨时,两吊钩230将在提升丝杠220拉力的作用下相互收拢。

如图6所示,两相邻长联片610之间设有用于连接提升丝杠220的连接板,且提升丝杠220穿设在连接板,以保证提升丝杠220的移动距离。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转动板杆240包括套设在提升丝杠220上的座体和固定在座体上的板杆本体,且座体的底面与定位板210的顶面抵接。基于上述设计方案,座体上设有适配于提升丝杠220的螺孔,通过外伸的板杆本体降低转动座体的难度,提高了使用的便捷性。

在本实施例中,其中一个支脚102上设有贯通的调整槽,调整槽内卡接有定位器41,定位器41上由下至上间隔设有若干个定位孔42,调整杆300穿设在其中一个定位孔42上。

其中,定位器41竖直设置,或者,定位器41倾斜设置,即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通过定位器41为调整杆300提供了施力的支点,以便推动待焊钢轨。基于上述设计方案,通过多个定位孔42的设置,以便于调整杆300在不同高度、不同角度施加推力,使用灵活,实用性好。

在本实施例中,调整杆300包括用于推动轨头的轨头调整杆310和用于推动轨底的倾斜调整杆320。其中,轨头指钢轨上部,轨底至钢轨下部,则基于上述设计方案,有效增加了施力点,一方面可多人同时推动,降低了推动待焊钢轨的难度,另一方面分别调整待焊钢轨不同部位,调整更为精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轨头调整杆310包括第一杆体311、固定在第一杆体311上的第一挡块312和固定在第一杆体311端部的第一握柄,倾斜调整杆320包括第二杆体、固定在第二杆体上的第二挡块和固定在第二杆体端部的第二握柄。

基于上述设计方案,即轨头调整杆310和倾斜调整杆320在结构上相似,以降低设计制造成本。其中,第一挡块312起到阻挡作用,以控制轨头调整杆310移动的距离,第二挡块的作用与第一挡块312一致,在此不再赘述。且轨头调整杆310和倾斜调整杆320均可以其与定位器41的连接处为中心转动,以抬高待焊钢轨,丰富了调整形式,提高了调整的灵活性。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无缝线路道岔尖轨根端对轨装置)还包括长短伸缩器500,长短伸缩器500包括螺杆501和转动设置在螺杆501两端的伸缩柱502,且螺杆501中部设有供握持的基座503。

在对轨架100无法使用的情况,通过长短伸缩器500调节尖轨、基本轨之间狭小空间的钢轨横向位置,以实现线上作业。工作时,转动伸缩柱502以使两伸缩柱502相互靠拢,以缩减长短伸缩器500的长度,进而将长短伸缩器500插接至尖轨与基本轨之间,再转动伸缩柱502以使两伸缩柱502相互远离,以增加长短伸缩器500的长度,进而将钢轨向外顶。

同时,设置基座503以供工作人员握持,以规避螺纹对工作人员的伤害。

优选地,使用长短伸缩器500时,在轨头和轨底分别放置一长短伸缩器500,以使钢轨整体向外移动,以提高调整的准确性。

容易理解的,调整杆300将钢轨向内推,长短伸缩器500将钢轨向外顶,二者作用方向相反,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择一使用,或者组合使用。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横梁101底面高出支脚102底面460毫米-500毫米,卡槽103长度为85毫米-95毫米。其中,横梁101底面至支脚102底面的距离即为对轨架100的内高,内高在460毫米-500毫米之间,以保证钢轨在高度方向上有充裕的移动空间。两支脚102的内侧面之间的距离即对轨架100的跨距,跨距要大于900毫米,以保证能够在线上使用。

可选地,如图2所示,两支脚102的内侧面之间的距离为1000毫米,横梁101底面高出支脚102底面480毫米,卡槽103长度为90毫米。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