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用于3,7,11-三甲基-1-十二炔-3-醇选择性加氢的催化剂

一种用于3,7,11-三甲基-1-十二炔-3-醇选择性加氢的催化剂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3,7,11-三甲基-1-十二炔-3-醇选择性加氢合成维生素E重要中间体3,7,11-三甲基-1-十二碳烯-3-醇的催化剂。现有的该类催化剂有的选择性低,有的产品品质低。本发明的催化剂以碳酸钙为载体,Pd为活性组分,Pb和X为毒化剂,X指金属Mn或/和Zn,上述催化剂的制备时,将Pd化合物吸附到载体上后先进行过滤,然后再进行还原。本发明的催化剂具有高活性和高选择性,提高了产物的品质,选用的制备方法可以大幅度降低催化剂中贵金属Pd的含量。

著录项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3-09-18

    专利权的转移 IPC(主分类):B01J27/232 变更前: 变更后: 登记生效日:20130826 申请日:20100621

    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

  • 2012-05-30

    授权

    授权

  • 2010-12-01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B01J27/232 申请日:20100621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0-10-20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合成维生素E中间体的催化剂,特别是一种用于3,7,11-三甲基-1-十二炔-3-醇选择性加氢合成3,7,11-三甲基-1-十二碳烯-3-醇的催化剂。

背景技术

3,7,11-三甲基-1-十二碳烯-3-醇是一种直链倍半萜类的十五碳不饱和烯叔醇,其分子结构式为:

3,7,11-三甲基-1-十二碳烯-3-醇是合成维生素E醋酸酯的一个关键中间体,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

迄今为止,公开文献中对3,7,11-三甲基-1-十二碳烯-3-醇的化学合成仅有零星报导,文献Seriya Khimicheskaya,2001,2,48-51中采用Pd负载在聚2-甲基-5-乙烯基吡啶为催化剂,以乙醇为溶剂,对3,7,11-三甲基-1-十二炔-3-醇选择性加氢制3,7,11-三甲基-1-十二碳烯-3-醇进行了研究。通过对不同的添加剂Co、Fe、Ni的比较,发现在催化剂中添加Ni可以明显提高加氢反应的速率和对3,7,11-三甲基-1-十二碳烯-3-醇的选择性,但该方法的缺点在于3,7,11-三甲基-1-十二碳烯-3-醇的收率低,为80%左右。

文献Vestnik Akaademii Nauk Kazakhskoi SSR,1982,5,73-5中报导了在温度30℃,以0.01gPd/MgO或者Pd/CaCO3为催化剂,25ml乙醇为溶剂,氢气压力为2.0265MPa的条件下,由3,7,11-三甲基-1-十二炔-3-醇选择性加氢制3,7,11-三甲基-1-十二碳烯-3-醇,3,7,11-三甲基-1-十二炔-3-醇的转化率为94%,对3,7,11-三甲基-1-十二碳烯-3-醇的选择性为93.6%。

美国专利US6365790提供了一种用于长碳链炔醇选择性加氢催化剂的制备方法。该催化剂以金属织物为载体,通过气相沉积法或浸渍法将Pd和Ag负载在金属织物上,在3,7,11-三甲基-1-十二炔-3-醇选择性加氢反应中,Pd-Ag/金属织物催化剂表现出反应物近100%的转化率和94.5%的烯醇选择性。

传统Lindlar催化剂(即以碳酸钙为载体,重量含量为5wt%的Pd为活性组分,并用Pb进行修饰的负载型催化剂)能促使含碳-碳三键化合物选择性加氢成双键而被广泛应用。但其明显缺点是对3,7,11-三甲基-1-十二炔-3-醇等长碳链炔醇催化加氢反应的选择性低,为弥补这一缺陷,通常在反应体系中加入一定量的喹啉等有机化合物。虽然这类有机物能有效提高反应选择性,却容易使产物变色并带来异味,降低了产品品质,且这类有机物的后续分离也是一个高能耗的过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3,7,11-三甲基-1-十二炔-3-醇选择性加氢合成3,7,11-三甲基-1-十二碳烯-3-醇的高效催化剂,当反应物转化率达到100%时,能使3,7,11-三甲基-1-十二碳烯-3-醇选择性高于97%。

为此,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用于3,7,11-三甲基-1-十二炔-3-醇选择性加氢的催化剂,该催化剂以碳酸钙为载体,Pd为活性组分,Pb和X为毒化剂,X指金属Mn或/和Zn,其特征在于:载体碳酸钙的晶型为方解石型,颗粒度为20-200目,活性组分Pd的含量在0.1-4.5wt%,Pd与Pb的重量比为1∶1-10,组分X的含量为0.5-5wt%,上述催化剂的制备步骤如下:

1)取干燥的碳酸钙载体,放入高温炉中进行焙烧,升温到预设的温度300-500℃后保持3-5小时,自然冷却后,按固液重量比1∶1-10的比例将碳酸钙与去离子水混合均匀;

2)将Pd源配制成Pd源浸渍液,该浸渍液加入到上述碳酸钙溶液中,在20-30℃下将混合液搅拌10-60min后升温到80-90℃并继续搅拌10-60min,使Pd吸附到载体上,在搅拌过程中用NaOH溶液调节混合液的pH值在1-7范围内;

3)将步骤2)得到的混合液离心过滤,得到固体沉淀物,按固液重量比1∶1-10的比例将沉淀物与去离子水混合,在50-95℃下用还原剂对固体沉淀物进行还原处理;

4)将Pb源和X源配制成溶液,按固液重量比1∶1-10的比例与步骤3)还原后的固体沉淀物在50-90℃下充分混合30-200min,使Pb源和X源溶液浸渍到沉淀物上;

5)步骤4)得到的沉淀物经过滤得催化剂,使用前在50-90℃真空干燥箱中处理1-10小时。

在上述制备催化剂过程中,将Pd化合物吸附到载体上后先进行过滤,然后再进行还原,这样的处理过程可使得负载到载体上的Pd晶粒大小一致,分布均匀,提高了催化活性及选择性,从而可以使贵金属Pd的含量大幅度降低,传统Lindlar催化剂中Pd的重量含量为5wt%,而本发明催化剂中Pd的含量在1wt%时就表现出优异的催化性能。

上述的催化剂中,载体的颗粒度优选为160-180目,对提高目标产物选择性有明显促进作用;Pd源采用氯化物或硝酸盐中的一种,Pb源和X源采用硝酸盐、氯化物或醋酸盐中的一种;催化剂中Pd的含量优选为0.5-2wt%,Pd与Pb的重量比优选为1∶3-6,组分X的含量优选为1-3wt%;步骤1)中所述的固液重量比优选为1∶4-6;步骤2)中调节混合液的pH值优选在5-6;步骤3)中的还原剂为水合肼、甲醛或甲酸钠中的一种,优选为甲酸钠,还原温度优选为60-80℃;步骤4)中,还原后的固体沉淀物与液体之间的固液重量比优选采用1∶4-6,混合温度优选60-80℃,混合时间优选60-120min;步骤5)中,使用前催化剂优选在60-80℃真空干燥箱中处理3-5h。

在上述催化剂中,所述的优选条件对进一步提高目标产物选择性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本发明采用合适的非贵金属助剂,除Pb外,在催化剂中再引入X(Mn和Zn中的一种或两种)替代有机试剂喹啉等,通过优化催化剂制备方法,使得制备的催化剂在3、7、11-三甲基-1-十二炔-3-醇选择性加氢合成3,7,11-三甲基-1-十二烯-3-醇反应中,具有高活性和高选择性,且反应条件温和的特点;由于在反应体系中无需引入喹啉等有机化合物,提高了产物的品质,同时也避免了这类有机物的后续分离过程;选用的催化剂制备方法,使催化剂中Pd的含量在1wt%时就能表现出优异的催化性能,可以大幅度降低催化剂中贵金属Pd的含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4

催化剂制备:取干燥的碳酸钙载体,放入高温炉中在300-500℃下进行焙烧,升温速率10℃/min,到预设的温度后保持3-4小时,自然冷却后,按1∶4-6比例与去离子水充分混合,缓慢加入PdCl2盐酸溶液(或PdNO3溶液),在25℃下将混合液继续搅拌30min后升温到85℃并继续搅拌30min,在搅拌过程中用NaOH溶液控制溶液的pH值在5-6之间,在这一过程中液相中的钯离子不断被吸附到载体的表面上。将上述混合液离心过滤,得到固体沉淀物,按1∶4-6比例将沉淀物与去离子水混合,在60-80℃下用甲酸钠溶液对固体沉淀物进行还原处理。然后将配制好的Pb及X源的化合物溶液,按固液重量比为1∶4-6的比例加入到上述还原后的固体沉淀物中,在60-80℃下充分混合60-120min。最后经过滤,在60-80℃真空干燥箱中处理3-5h,即得到目标催化剂。

催化剂性能评价:在100ml的不锈钢高压釜中,加入3,7,11-三甲基-1-十二炔-3-醇2.24g,溶剂正己烷30ml,催化剂用量占反应底物的0.5~1wt%。先用氮气置换3次,再用氢气置换3次,充氢气压力至0.2MPa。将高压反应釜的温度控制在30℃,反应60min后,分析反应混合物组成。

表1实施例1-4的催化剂组成及性能评价结果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