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光照射装置和具备它的光照射治疗/预防装置

光照射装置和具备它的光照射治疗/预防装置

摘要

本发明的光照射装置具备:对被照射体放射出放射光的光源;将光源所放射出的放射光向被照射体反射的反射构件;照射构件,其至少具有两个使从反射构件反射的放射光透过而照射到被照射体上的照射面。而且,光源从照射构件的照射面的一端侧放射出放射光,反射构件具备:将从光源放射出的放射光反射到照射构件的第一照射面的第一反射区域;将从光源放射而间接地到达的放射光反射到照射构件的第二照射面的第二反射区域;将放射光引导至第二反射区域的第三反射区域。由此,能够实现能够由一个光源照射多个照射面的光照射装置和光照射治疗/预防装置。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3458963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3-12-18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申请/专利号CN201280015215.X

  • 发明设计人 大條和宏;辻川信人;茂原和人;

    申请日2012-03-23

  • 分类号A61N5/06;F21S2/00;F21V8/00;

  • 代理机构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雒运朴

  • 地址 日本大阪府

  • 入库时间 2024-02-19 22:31:42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8-04-10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A61N5/06 授权公告日:20151125 终止日期:20170323 申请日:20120323

    专利权的终止

  • 2015-11-25

    授权

    授权

  • 2014-02-19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61N5/06 申请日:20120323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3-12-18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可以使光对被照射体均匀地照射的光照射装置和具备它 的光照射治疗/预防装置。

背景技术

历来,作为用于对被照射体进行照射的光照射装置,提出有各种方案。 例如,有具备用于对同样地配置且呈面状扩展开的被照射体进行面状照射 的照射构件(照射面)的光照射装置。

另外,作为具备照射构件的光照射装置,应对节能、节省空间和小型 化等的要求,提出有自动售货机用照明器具(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自动售货机用照明器具具有如下:对于纵横排列 的多个商品样品以接近方式所配置的平面状的扩散面板;与扩散面板的商 品样品的相反侧(背面侧)对置地配置的平面状的反射板;在扩散面板和 反射板这两者同一侧端侧所配置的光源。并且,反射板按照随着远离光源 而与扩散面板的距离变短(缩小)的方式相对于扩散面板倾斜地配置。

由此,自动售货机用照明器具中,来自在一侧端侧所配置的光源的光, 由反射板向扩散面板的整个面反射。这时其设计方式为,随着远离光源, 从反射板至扩散面板的距离缩短,由此光路长度缩短,即使远离光源而照 射被照射体的照度也不会降低。

即,现有的自动售货机用照明器具,其设计方式为,控制从光源放射 到反射板的光的光路长度,使扩散面板上的照度均匀。

另外,还考虑到通过光的照射进行人和动物的治疗和疾患的预防的光 照射治疗/预防装置。因此,考虑在光照射治疗/预防装置中,应用使扩散 面板的照度均匀的、上述这样的自动售货机用照明装置器具。

但是,现有的自动售货机用照明器具,只对应从一侧照射被照射体。 因此,为了同时照射治疗的部位、例如手的正面和背面,就必须按照与手 的两面分别对置的方式配置自动售货机用照明器具。

在上述构成中,存在零件件数增加和耗能增加等课题。因此,强烈希 望能够用一个光源对手的两面等多个照射面进行照射的光照射装置等。

先行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特开2009-282725号公报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光照射装置具备:光源,其对被照射体 放射出放射光;反射构件,其使从光源放射出的放射光朝向被照射体反射; 照射构件,其至少具有两个使从反射构件反射的放射光透过而照射到被照 射体上的照射面。而且,光源从照射构件的照射面的一端侧放射出放射光, 反射构件具有:将从光源放射出的放射光反射到照射构件的第一照射面的 第一反射区域;将从光源放射而间接地到达的放射光反射到照射构件的第 二照射面的第二反射区域;将放射光引导至第二反射区域的第三反射区 域。

由此,能够使由各个反射区域所反射的放射光入射到照射构件所对应 的照射面、且使之透过而照射到被照射体上。其结果是,能够用一个光源, 使透过多个照射面的放射光,同时照射例如具有正反面的被照射体。

附图说明

图1A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中,按波长的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 子(hVEGF)的产生量的图解。

图1B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中,按波长的炎症性细胞因子的产 生比的图解。

图2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光照射治疗/预防装置的控制电路图。

图3是同实施方式的光照射治疗/预防装置的外观图。

图4是同实施方式的光照射治疗/预防装置的光学系的剖面图。

图5是表示含有同实施方式中的光照射治疗/预防装置所用的各带通 滤波器(波长透射部)的各种频带滤波器的光谱特性的图解。

图6是同实施方式的光照射治疗/预防装置的方块图。

图7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光照射治疗/预防装置的光照射装置的剖 面图。

图8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光照射治疗/预防装置的光照射装置的剖 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一边参照附图,一边对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光照射装置和具 备它的光照射治疗/预防装置进行说明。还有,本发明不受本实施方式限定。

(实施方式1)

以下,使用附图,对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光照射装置和具备它的 光照射治疗/预防装置进行说明。

首先,使用图1A和图1B,对于同实施方式的光照射治疗/预防装置 抑制产生的炎症性细胞因子的作用进行说明。

炎症性细胞因子,是作为承载着生物体内的丰富多彩的细胞间信息的 可溶性蛋白质的总称的细胞因子的一种。特别是炎症性细胞因子,其作为 在生物体内引起各种炎症症状的原因因子而参与,由活性巨噬细胞和活化 血管内皮细胞产生。

若具体地例示,则在炎症性细胞因子中,作为由实验等验证的代表性 的炎症性细胞因子,分类有如下等:hVEGF(人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Human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TNFα(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α)、IL-1β(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FNγ(干扰素 γ,interferonγ),IL-6(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12a(白细胞介素 12a,interleukin-12a)等。

于是,就炎症性细胞因子而言,一边在生物体内多种类的细胞因子形 成复杂的网络,一边发挥着整体上具有方向性的活性。即,炎症性细胞因 子,与同样由血球产生、且具有抑制炎症的活性的抗炎性细胞因子的平衡 打破,由此引发炎症反应过剩疾病状态。

还有,作为抗炎性细胞因子之一的IL-4(白细胞介素1α,interleukin -4),没有抑制炎症性细胞因子产生的效果,已被实验等判明。

可是,本申请申请人发现,就上述炎症性细胞因子而言,例如在从放 电管照射的照射光(放射光)的特定的波长下,与这以外的波长比较, hVEGF的产生量得到强力抑制。

具体来说,如图1A所示,使氙放电管发光而照射人表皮细胞照射光, 且将该照射光由半值宽度40nm的带通滤波器按规定的中心波长进行分 光,并比较按中心波长的hVEGF的产生量。其结果可知,从中心波长600nm 至中心波长700nm之间,hVEGF的产生量最少。

另外,如图1B所示,同样,使氙放电管发光而照射人表皮细胞照射 光,且将该照射光由半值宽度40nm的带通滤波器按规定的中心波长进行 分光,并比较按中心波长的炎症性细胞因子的产生比(以不进行照射时作 为基准的比率)。其结果可知,在中心波长650nm下,炎症性细胞因子的 产生比最低(得到强力抑制)。

还有,在图1B中,以未照射照射光时的炎症性细胞因子的产生量作 为基准(“1”),以按照射光的波长的炎症性细胞因子的产生比表示。另外, 在图1B中,按各波长(例如450nm、550nm等),从左往右以TNFα、IL -1β、IFNγ、IL-6、IL-12a的顺序,示出各炎症性细胞因子的产生比的 结果。

即,根据上述的结果,通过对患处照射适当的波长的照射光而抑制炎 症性细胞因子的产生,可以进行新机理下的炎症性疾病的治疗。

以下,使用图2至图6,对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光照射装置和具 备它的光照射治疗/预防装置进行说明。

图2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光照射治疗/预防装置的控制电路图。图 3是同实施方式的光照射治疗/预防装置的外观图。图4是同实施方式的光 照射治疗/预防装置的光学系统的剖面图。图5是表示用于同实施方式的光 照射治疗/预防装置的带通滤波器(波长透射部)的放射光的光谱特性的图 解。图6是同实施方式的光照射治疗/预防装置的方块图。

本实施方式的光照射治疗/预防装置1,主要是预防炎症性疾病的罹患 或减轻罹患时的疾病的症状而接受预防治疗的被治疗者、和通过抑制炎症 性疾病而接受炎症性疾病的治疗的被治疗者(患者)等为了受到治疗而使 用的光照射装置,以此为例进行说明。

首先,如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光照射治疗/预防装置1,具备如下: 至少内含光源2和菲涅尔透镜11(图4)且构成反射构件3的一部分的光 源单元9;波长透射部5;照射构件4;发光控制部6;电源供给部7;装 置实体8(图3)。光源2对于被照射体(图2中,在照射构件的右侧)辐 射(放射)放射光。反射构件3具有反射部和反射区域,使从光源2放射 的放射光朝向被照射体反射,照射构件4使从反射构件3反射的放射光透 过而照射到被照射体上。波长透射部5使从光源2放射的放射光之中特定 的波长范围的放射光透过。发光控制部6控制光源2的发光,电源供给部 7向光源2和发光控制部6供电。

于是,如图3所示,装置实体8具有如下构造:在后侧部分(图3中 为纵深侧)收纳光源2、反射构件3、照射构件4、波长透射部5、发光控 制部6和电源供给部7,并且可以将从波长透射部5透过的放射光照射到 使用者想要预防的部位或患病的部位(特定部位)。这时,使用者将特定 部位从跟前的开口部39插入到装置实体8中。

以下,使用图2、图3和图6,对于控制本实施方式的光照射治疗/预 防装置1的光源2的发光、且照射使用者想要预防的部位或患病的部位(特 定部位)的动作操作,详细地加以说明。

首先,如图2和图6所示,发光控制部6具备如下:受理光源2的发 光条件的设定、并且具有与自诊和该自诊结果相应的功能的发光操作控制 部28;显示发光操作控制部28的动作状态的动作显示部29。

即,发光操作控制部28,按以下所示的发光模式控制光源2的发光。 例如,使光源2分成一次或多次闪烁发光。这时,如果使光源2分成多次 闪烁发光,则也可以进一步将光源2放射的辐射能抑制在规定的辐射能以 下而使之闪烁发光。另外,进行以规定的发光间隔使光源2发光等的控制。

另外,动作显示部29,如图3和图6所示,具备如下:照射状态显示 用LED30;警告用LED31;等候时间显示用显示器(例如,七段显示器) 32。就照射状态显示用LED30而言,例如在光源2的充电完毕而照射光 的照射的准备完毕时、和经过距上次照射的等候时间(例如,30秒)后, 例如点亮绿灯,显示光源2的可照射状态。就警告用LED31而言,例如 在电源供给部7异常(电压异常,充电异常等)时、和装置实体8的内部 的温度上升时等情况下,例如点亮红灯,通知光照射治疗/预防装置1发生 故障并向使用者发生警告。另外,警告用LED31,在一次照射结束后30 秒期间,为了不使下一次的照射开始而点灯,以警告使用者。就等候时间 显示用显示器32而言,例如以“00”显示可以照射的状态,通过将至可 以照射的状态为止的等候时间以“00”以外的数值至“00”为止进行倒 计数,由此显示至下一次的可照射状态的等候时间。另外,等候时间显示 用显示器32还具备的功能是,在故障发生时,作为显示此发生的故障对 应的识别编号的故障显示用显示器。

还有,动作显示部29的构成,以LED和七段显示器为例进行了说明, 但并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是各种灯和液晶显示器等,另外也可以是在 外部端末的显示部进行显示的结构。

另外,图2所示的电源供给部7,具备蓄电部33、充电电路34、电源 部35、对电源部35的接通/断开进行切换的电源开关36(参照图3)。还 有,电源供给部7也作为发光控制部6的电源使用。

就蓄电部33而言,由具有例如用于使光源2发光所需要的电容量、 且与光源2并联连接的主电容器构成,并且蓄积光源2的发光能量。充电 电路34将经由电源部35所供给的电充电到蓄电部33。电源部35具备: 例如用于与插座(电源插孔)连接而接受电的供给的插头37(图3参照) 和电源电缆38(参照图3),向蓄电部33供电。还有,电源部35也可以 具备电池或充电池等而构成。由此,光照射装置的便携性提高。

另外,图3所示的装置实体8构成至少具有一个开口的框体,该框体 被形成为例如近长方体状,且内置有光源2、反射构件3、照射构件4、波 长透射部5、发光控制部6、电源供给部7等。此外,装置实体8还具备 载置部40、防漏光部41、冷却部42、用于搬送装置实体8而抓握的把手 43。

就载置部40而言,是为了例如向手照射特定范围的波长的放射光、 而从在装置实体8的一侧的面(以下,记述为“前面”)所形成的开口部 39让使用者把手插入并加以载置的台子。而且,载置部40具备如下:用 于对从开口部39插入的使用者的手的位置进行定位的导向装置44;对使 用者的手被配置于规定的位置、且处于可以进行照射的状态进行检测的自 动开始用传感器45。导向装置44按照空出可使手的各指插入的间隔的方 式并列地配置多个。自动开始用传感器45,例如由红外线LED和红外光 敏三极管等构成。为此,在规定时间(例如,2秒以上)、从红外线LED 发出的光被遮挡且红外线光敏三极管无法进行光接收时,自动开始用传感 器45检测出有手插入。还有,光源2的发光结束后,直至红外线光敏三 极管再次检测到从红外线LED照射的光为止,下一次的光源2的发光不 会开始。

就防漏光部41而言,由防止在载置部40内所照射的照射光从开口部 39泄漏的遮光罩、以在留出可插入使用者的手的空间的状态下堵塞开口部 39的上半部分的方式配置在开口部39。还有,防漏光部41,例如由中性 灰度滤镜(Neutral Density Filters:ND减光镜)和遮蔽板等构成。

就冷却部42而言,由冷却风扇(未图示)对因作为热源的光源2等 而达到高温的装置实体8内部进行冷却,从设于装置实体8的后部(上面 后端)的排气口46排出高温的空气。还有,冷却部42例如以空冷方式、 或者根据用途或冷却容量等而以水冷方式等构成。

其次,对于被收纳于装置实体8内的光源单元9进行说明。

这时,插入装置实体8的被照射体、例如手,会被插入到后述的第一 照射面14和第二照射面之间。

光源单元9,如图4的侧剖面图所示,是将光源2、作为反射构件3 的一部分而构成反射部的反射伞10、菲涅尔透镜11以一体化方式构成。 反射伞10将从光源2放射的放射光朝向一方(图4的左侧)反射。菲涅 尔透镜11设于反射伞10的开口部,对朝向波长透射部5入射的入射光的 入射角度进行调整,该波长透射部5设于菲涅尔透镜11的光源2相反侧。

还有,以下,将构成反射构件3的一部分的反射伞10,和例如具有第 一反射区域15和第二反射区域17的反射构件3的一部分以外的其余部分, 也仅称为反射构件3来进行说明。

这时,如图4所示,光源单元9的光源2,按照从菲涅尔透镜11照射 的放射(照射)光被从照射构件4的一端侧(图4中的右侧)照射的方式, 在比与使形成为近平面状(含平面状)的照射面延长的切线AAA所对应 的面靠照射构件4的被照射体侧的相反侧(图4中的下侧)的位置配置。 但是,如本实施方式,在图4所示的位置配置光源2的情况下,在光的一 部分直接向照射构件4的照射面入射能够无视、或者不需要加以考虑时, 其解释包括本发明所说明的“光源2比与照射构件4的照射面相接的切线 AAA靠被照射体侧配置”这样的意思。即,如图4所示的从光源2放射 的一部分的放射光13b这样,即使直接入射照射构件4的照射面,也在照 射面发生全反射,如果是放射光13b无法直接入射被照射体的位置,例如 比切线AAA靠被照射体侧的相反侧(图4中,在切线AAA的上侧)配置 光源2时,也视为光源2比切线AAA靠被照射体侧配置,以后说明。

另一方面,就在从光源2放射的放射光由照射面不进行全反射、而直 接照射到被照射体的位置配置光源2的情况而言,表现为“光源2比与照 射构件4的照射面相接的切线AAA靠被照射体侧的相反侧配置”来进行 说明。

另外,光源2由例如氙放电管和卤素放电管等的(闪光)放电管等构 成,且对于使用者的身体想要预防的部位或患病的部位、照射抑制炎症性 细胞因子的产生的波长的放射光。还有,在本实施方式中,以使用氙放电 管的例子进行说明。

另外,构成反射构件3的反射部的反射伞10,具备构成第一反射部 12的第一反射板12R、和构成第二反射部13的第二反射板13R。为此, 第一反射板12R将从光源2放射的放射光之中的、朝向比与照射构件4(照 射面)相接的切线AAA(使照射构件4的照射面延长的面)靠照射构件4 的被照射体侧的相反侧(装置内侧)的例如放射光12a,反射到照射构件 4。另一方面,第二反射板13R将朝向被照射体侧的、例如放射光13a反 射到第一反射板12R和反射构件3。

即,如图4所示,第一反射板12R的反射面以与照射构件4对置的方 式配置,第二反射板13R的反射面以不与照射构件4对置、而与第一反射 板12R的反射面对置的方式配置。因此,例如朝向被照射体侧的放射光 13a(相当于图4中的线BBB),从光源2被第二反射板13R的反射面反 射,透过菲涅尔透镜11、波长透射部5后,被反射构件3的第一反射区域 15反射,入射到照射构件4。

另外,菲涅尔透镜11在例如波长透射部5使用具有入射角依存性的 滤光镜的情况下设置。这时,菲涅尔透镜11其设置方式为,使从光源2 入射的入射角度在所使用的波长透射部5可以允许的入射角度以内。还有, 在波长透射部5使用例如没有入射角依存性的有色玻璃滤光镜等时,也可 以省略菲涅尔透镜11。

另外,反射构件3包含构成光源单元9的反射部的反射伞10而被构 成,使透过波长透射部5的放射光照射到想要预防的部位或患病的部位(特 定部位),如此控制从光源2向几乎全部方向(包括全部方向)放射的放 射光的照射范围。而且,反射构件3具备如下:第一反射区域15,其将从 光源2放射的放射光反射到照射构件4的第一照射面14;第二反射区域 17,其将从光源2放射而间接到达的光反射到照射构件4的第二照射面16; 第三反射区域18,其引导放射光使之到达第二反射区域17。

这时,如图4所示,反射构件3的第一反射区域15,与照射构件4 的第一照射面14对置地配置。而且,反射构件3的第一反射区域15和照 射构件4的第一照射面14的间隔,以离光源2越远而越窄的方式形成, 以使光源2和照射构件4的第一照射面14之间的光路长度变短的方式配 置。具体来说,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4所示,反射构件3的第一反射区 域15例如沿水平方向设置,照射构件4的第一照射面14按照从光源2侧 朝向光源2的相反侧而与反射构件3的第一反射区域15的距离变短(狭 窄)的方式倾斜地设置。还有,反射构件3的第一反射区域15,从构成反 射构件3的一部分的反射部的光源单元9的第一反射板12R几乎连续(包 括连续)形成,直至第一照射面14的与光源2侧的相反侧的位置。

另一方面,反射构件3的第二反射区域17,在使照射构件4的第一照 射面14和第二照射面16得以夹隔下,在与第一反射区域15对置、且相 反侧配置。而且,反射构件3的第二反射区域17和照射构件4的第二照 射面16的间隔,以离光源2越远而越狭窄的方式形成,以使光源2和照 射构件4的第二照射面16之间的光路长度变短的方式配置。具体来说,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4所示,照射构件4的第二照射面16例如沿水平 方向设置,反射构件3的第二反射区域17按照从光源2侧朝向光源2的 相反侧而与照射构件4的第二照射面16的距离变短(狭窄)的方式倾斜 地设置。还有,反射构件3的第二反射区域17的倾斜,形成至照射构件4 的第一照射面14的半途,但当然并不限于此。即,本实施方式的光照射 装置,考虑到向手的正反两面进行放射光的照射。为此,因为手掌上炎症 性细胞因子的产生少,所以可以是不对手掌进行照射的构成。

此外,反射构件3的第三反射区域18,具备如下:将由在透过光源单 元9的菲涅尔透镜11而朝向第一反射区域15的放射光的光路上的一部分 所配置的、且在照射构件4所形成的棱镜19所反射或折射的放射光,反 射到反射构件3的第二反射区域17的反射部20。就反射部20而言,为了 将由棱镜19所反射的放射光反射至第二反射区域17,其由如下构成:与 以下说明的棱镜19的反射面22大致平行(包括平行)的反射面24;从棱 镜19向第二反射区域17反射引导的引导面25。

另外,反射构件3的第三反射区域18,通过遮挡从光源2放射的朝向 第一反射区域15的、例如放射光18a的光路上的一部分的棱镜19,将放 射光18a引导至第二反射区域17。即,棱镜19按照覆盖透过光源单元9 的菲涅尔透镜11的放射光在第一照射面14侧的一半的方式配置。由此, 棱镜19将从光源2放射的放射光分配给反射构件3的第一反射区域15和 第二反射区域17。

还有,棱镜19具备入射面21、反射面22、透射面23,例如以直角三 角棱柱形构成。棱镜19的入射面21,由相对于透过菲涅尔透镜11的放射 光的入射而正交的面构成。棱镜19的反射面22,由将从入射面21入射的 放射光的一部分经过第三反射区域18而朝向第二反射区域17反射的倾斜 的面构成。棱镜19的透射面23,由使棱镜19的反射面22所反射的放射 光在大体上不发生折射(包括折射)下透过的、且相对于放射光正交的面 构成。而且,棱镜19的入射面21和透射面23彼此正交,棱镜19的反射 面22相对于入射面21和透射面23,例如倾斜45度而形成。

另外,照射构件4,具备分别相对配置的第一照射面14和第二照射面 16。这时,如图4所示,在照射构件4的第一照射面14和第二照射面16 的入射面侧,形成有多个微小的棱镜26、27,其形成方式为,使透过照射 构件4的放射光的透射角度(与照射面正交的面构成的角度)以比朝向照 射构件4入射的放射光的入射角度小的角度发生折射。由此,放射光在照 射构件4的第一照射面14和第二照射面16的、与被照射体侧相反侧的面 (没有与被照射体面对的面),以比入射角度小的角度发生折射,照射被 照射体。

另外,波长透射部5,根据需要配置在从光源2放射到照射构件4的 放射光的光路上。还有,在本实施方式中,波长透射部5比反射构件3的 第三反射区域18的棱镜19的入射面21更靠近光源2侧配置。还有,波 长透射部5由透射从光源2放射的1以上的特定的波长范围的、或只透射 1以上的特定范围的波长的放射光的光学滤镜构成。

因此,以下,作为本实施方式的波长透射部5的光学滤镜,以只选择 性地透射特定的波长范围(波段)的放射光的带通滤波器(干涉滤光镜) 为例,使用图5进行说明。

具体来说,波长透射部5,是使波长为566.5nm以上、780nm以下的 范围内的放射光透过的带通滤波器。

图5是表示同实施方式中的光照射治疗/预防装置所使用的含有各带 通滤波器(波长透射部)的各种频带滤波器的光谱特性的图解。以下,将 具有实线C~E的光谱特性的带通滤波器分别称为带通滤波器C~E。还 有,图5的实线A,表示没有透过光学滤镜的状态的放射光的光谱特性。

如图5所示,首先,透过各带通滤波器的放射光的光谱特性(光谱透 射率)的波长范围的下限值,是实线C所示的中心波长600nm的带通滤 波器C的透射率达到最大的波长(与实线C上的b点对应的波长566.5nm) 其透射率的二分之一(一半)的短波长侧的波长(与实线C上的a点对应 的波长)。另一方面,透过各带通滤波器的放射光的光谱特性(光谱透射 率)的波长范围的上限值,是可视光的最大波长780nm。

即,如图1A所示,具有放射光的中心波长600nm的带通滤波器C, 是使具有抑制hVEGF的产生量这一作用的波长透过的光学滤镜。还有, 比带通滤波器C靠短波长侧的、具有图5的实线B所示的中心波长500nm 的光谱特性的带通滤波器B,根据图1A的结果,认为其抑制hVEGF的产 生量的效果低。由此,中心波长600nm的带通滤波器C的短波长侧的a 点的波长,能够评价为具有抑制炎症性细胞因子这一作用的下限值。

另一方面,图5所示的近红外线(波长超过780nm)的放射光,因为 对使用者照射时热影响大,所以将截止至近红外线为止的可视光(波长 780nm以下)的波长范围,作为使之透过波长透射部5的上限值。

还有,作为波长透射部5,优选使566.5nm以上、746nm以下的波长 范围内的放射光透过的光学滤镜。即,波长范围的上限值(746nm以下), 是图5的实线E所示的具有中心波长700nm的光谱特性的带通滤波器E 的透射率达到最大的波长(与实线E上的d点对应的波长676.5nm)其透 射率的二分之一(一半)的长波长侧的波长(与实线E上的f点对应的波 长)。

即,如图1A所示,具有放射光的中心波长700nm的带通滤波器E, 是使具有抑制hVEGF的产生量这一作用的波长透过的光学滤镜。还有, 比带通滤波器E靠长波长侧的、具有图5的实线F所示中心波长880nm 的光谱特性的带通滤波器F,根据图1A的结果,认为其抑制hVEGF的产 生量的效果低。由此,中心波长700nm的带通滤波器E的长波长侧的f 点的波长,能够评价为是具有抑制炎症性细胞因子这一作用的值。

另一方面,作为带通滤波器E的上限值的波长780nm(与实线E上的 g点对应的波长),比透过中心波长880nm的带通滤波器F的放射光的波 长更靠短波长侧。因此,不可否定照射波长780nm的放射光带来的炎症性 细胞因子的抑制效果,能够将该值评价为具有抑制效果(作用)的作用功 效。

另外,作为波长透射部5,更优选使波长为600nm以上、700nm以下 的波长范围内的放射光透过的光学滤镜。

即,如图1A所示,例如,将透射能够抑制hVEGF的产生量的波长 的放射光的光学滤镜、即具有中心波长600nm(与实线C上的c点对应的 波长)的带通滤波器C,和具有中心波长700nm(与实线E上的e点对应 的波长)的带通滤波器E,加以组合使用。由此,能够以更高的效率抑制 炎症性细胞因子的产生。

另外,如图1B所示,有炎症性细胞因子的产生的抑制效果的、透过 图5的实线D所示的具有中心波长650nm的光谱特性的带通滤波器D的 放射光的波长范围,位于中心波长600nm的带通滤波器C和中心波长 700nm的带通滤波器E之间。即,带通滤波器C和带通滤波器E的波长 范围,与具有中心波长650nm的光谱特性的带通滤波器D的波长范围重 叠。因此,透过中心波长600nm的带通滤波器C、和透过中心波长700nm 的带通滤波器E的波长的放射光,被认为有抑制炎症性细胞因子的产生的 效果。

以下,对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光照射治疗/预防装置1的动作操作, 具体地加以说明。

首先,使图3所示的装置实体8的电源开关36接通,确认照射状态 显示用LED30亮绿灯。确认后,从装置实体8的开口部39插入使用者的 手,在导向装置44中插入各指,将手配置在载置部40的规定位置。由此, 使用者的手被固定在图4所示的照射构件4的第一照射面14和第二照射 面16之间。

然后,若使用者的手插入导向装置44并纳入规定的位置,则自动开 始用传感器45感知,发光控制部6使光源2发光,而使放射光照射在使 用者的手上。

这时,从图4所示的光源2放射的放射光之中的、相比与照射构件4 的第一照射面14相接的切线AAA而朝向与被照射体侧相反侧的放射光 12a(主入射光),由反射伞10的第一反射板12R反射、或不由第一反射 板12R发生反射而直接朝向第一反射区域15或照射构件4地透过菲涅尔 透镜11。另一方面,从光源2放射的放射光之中的、相比与照射构件4的 第一照射面14相接的切线AAA而朝向被照射体侧的放射光13a(从主入 射光脱离的离散光),由反射伞10的第二反射板13R反射、或再由反射伞 10的第一反射板12R反射而朝向第一反射区域15或照射构件4地透过菲 涅尔透镜11。

另外,透过了菲涅尔透镜11的放射光之中的、透过波长透射部5且 入射第三反射区域18并被棱镜19的反射面22朝向第二反射区域17反射 的放射光18a,在棱镜19的透射面23几乎不会被散射地透过,由第三反 射区域18的反射部20的反射面24反射到第二反射区域17。其后,放射 光18a被反射构件3的第二反射区域17反射,入射到照射构件4的第二 照射面16。然后,入射第二照射面16的放射光18a,以不使光泄漏到外 侧(与光源2的相反侧)的方式由第二照射面16的棱镜27使之向光源2 侧折射,且被照射到与第二照射面16对置的被照射体(例如,手掌)。

另一方面,透过菲涅尔透镜11的剩余的放射光12a、13a,被反射到 反射构件3的第一反射区域15而照射到照射构件4的第一照射面14,或 者直接照射到照射构件4的第一照射面14。然后,照射到照射构件4的第 一照射面14的放射光,由照射构件4的第一照射面14的棱镜26使之向 光源2侧发生折射,照射到与第一照射面14对置的被照射体(例如,手 背)。

还有,在本实施方式的光照射治疗/预防装置1中,如果在从光源2 放射的放射光的一部分行进的光路上,没有配置反射构件3的第三反射区 域18,则成为可以不被反射伞10(第一反射板12R和第二反射板13R) 和反射构件3(第一反射区域15、第二反射区域17)反射、而直接照射到 照射构件4的构成。这是由于,光源2比与照射构件4的第一照射面14 相接的切线AAA靠照射构件4的被照射体侧的相反侧邻域被配置。

但是,直接照射到照射构件4的放射光能够无视或是不需要加以考虑 的这种程度的照度时,和如本实施方式这样,通过特别设于照射构件4的 第一照射面14的棱镜26和反射构件3的第三反射区域18,结果上从第一 照射面14直接照射的放射光的照度被抑制时,如上述,具有光源2比与 照射构件4的第一照射面14相接的切线AAA靠被照射体侧配置的情况同 样的效果。因此,与本实施方式的“光源2比与照射构件4的第一照射面 14相接的切线AAA靠被照射体侧配置”的解释等同。

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使放射出的放射光不直接入射照射构件4的第 一照射面14和第二照射面,如此配置光源2。即,从光源2放射而被反射 伞10和反射构件3反射的光,入射到第一照射面14和第二照射面16。这 时,就入射到照射构件4的放射光而言,将从光源2放射、相比与照射构 件4的第一照射面14相接的切线AAA而朝向与被照射体侧相反侧的放射 光,由反射伞10的第一反射板12R或反射构件3的第一反射区域15使之 反射而入射到第一照射面14和第二照射面16。另一方面,相比与照射构 件4的第一照射面14相接的切线AAA而朝向被照射体侧的光(从主入射 光脱离的离散光),经由反射伞10的第二反射板13R,在反射伞10的第 一反射板12R或反射构件3使之反射,入射到第一照射面14和第二照射 面16。因此,离散光的光路长度,由反射伞10的第二反射板13R反射而 使之迂回的部分,比主入射光的光路长度变长。由此,即使让第二反射板 13R所反射的离散光,经由第一反射板12R而使之与主入射光汇合,照射 构件4的照射面的照度也不会局所性地变得过强。其结果是,能够将从光 源2放射的放射光(主入射光和离散光),由第一反射板12R和第二反射 板13R不发生泄漏地引导至照射构件4的照射面,在反射构件3的第一反 射区域15和第二反射区域17进行反射,均匀地照射到照射构件4的第一 照射面14和第二照射面16。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照射构件4具有例如两个第一照射面14和 第二照射面16。于是,朝向照射构件4的第一照射面14和第二照射面16 且从光源2放射的放射光的一部分,由第三反射区域18反射而间接地引 导至第二反射区域17,由反射构件3的第一反射区域15和第二反射区域 17的任意一个使放射光反射至照射构件4的第一照射面14和第二照射面 16。由此,能够使由第一反射区域15和第二反射区域17反射的放射光入 射照射构件4的第一照射面14和第二照射面16,使之透过而照射到被照 射体上。其结果是,能够用一个光源2,将透过了第一照射面14和第二照 射面16的放射光,同时照射到例如具有两面的被照射体上。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从光源2放射并朝向第一反射区域15的放 射光之中的、由第三反射区域18的棱镜19使朝向第一反射区域15的光 路被遮挡了的放射光的一部分,被引导至第二反射区域17,透过第二照射 面16被照射到被照射体上。另一方面,从光源2放射而朝向第一反射区 域15放射光之中的、未由棱镜19遮挡的剩余的放射光,直接透过第一照 射面14而照射到被照射体上。由此,从光源2放射、经由第一反射区域 15和第三反射区域18而朝向第二反射区域17的放射光,能够透过与各自 的反射区域对应的第一照射面14和第二照射面16,同时照射被照射体。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从照射构件4照射的放射光,通过照射构件 4的第一照射面14的棱镜26和第二照射面16的棱镜27,在第一照射面 14和第二照射面16的光源2侧发生折射而透过,被照射到被照射体上。 因此,从照射构件4照射的放射光,能够均匀地照射到被照射体上,并且 能够不扩展到光照射装置的外侧而进行照射。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从光源2放射、由反射构件3的第一反射区 域15和第二反射区域17反射的放射光,通过缩短光路长度,能够弥补由 于从光源2离开距离造成的照度降低。其结果是,能够使照射构件的照射 面的照度均匀化。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波长透射部5使具有抑制炎症性细胞因子的 产生这一作用的波长为566.5nm以上、780nm以下的范围内的放射光透过。 这时,作为波长透射部5透过的上限值的780nm的波长,是可视光(线) 的上限值。因此,在抑制炎症性细胞因子的产生的另一方面,还能够最小 限度地抑制对于想要预防疾病罹患的部位或发生了患病的部位(包括与该 部位存在医学上的关联因而对该部位的治疗有效的部位)进行照射时的热 影响。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光照射治疗/预防装置,通过向想要预防各种疾病 (例如,炎症和粗糙等)的部位或患病的部位照射从波长透射部5透过的 放射光,能够抑制炎症性细胞因子的产生。其结果是,能够抑制炎症性细 胞因子的产生,预防例如炎症性疾病的罹患,并且能够减轻或抑制患病时 的症状。

(实施方式2)

以下,使用图7,对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光照射装置和具备它的 光照射治疗/预防装置进行说明。还有,本实施方式2的光照射治疗/预防 装置,因为与实施方式1的光照射治疗/预防装置1的基本构成相同,所以 省略说明,以后的实施方式也同样适用。另外,对于与实施方式1不同的 构成要素,附加新的符号,以下以新的构成要素为中心进行说明。

图7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光照射治疗/预防装置的光照射装置的剖 面图。

即,如图7所示,构成本实施方式2的光照射治疗/预防装置1的光照 射装置,其反射构件3的第三反射区域47由棱镜48构成,棱镜48将实 施方式1的从棱镜19的反射面22至反射部20的反射面24的功能以相同 的折射率连续地一体成形,具有近平行四边形(包括平行四边形)的截面 形状。这时,棱镜48在大体上呈コ的字状的照射构件4的光源2侧,与 照射构件4一体地形成于端面。

而且,如图7所示,就棱镜48而言,与实施方式1的棱镜19同样, 由入射面21、第一反射面22、第二反射面49、透射面50构成。还有,棱 镜48的第一反射面22,相当于实施方式1的棱镜19的反射面。另外,棱 镜48的第二反射面49,具有与反射部20的反射面24对置而大体平行(包 括平行)的面,将从光源2放射的放射光反射到第二反射区域17。棱镜 48的透射面50,具有与入射面21大体平行(包括平行)的面,使由第二 反射面49反射的放射光不散射地朝向第二反射区域17透过。

根据本实施方式,与实施方式1的光照射治疗/预防装置1同样,在透 过菲涅尔透镜11的放射光之中的、透过波长透射部5且入射到第三反射 区域47并由棱镜48的第一反射面22被朝向第二反射区域17反射的放射 光18a,被棱镜48的第二反射面49反射。其后,所反射的放射光18a, 在透射面50几乎不发生散射而透过,在反射构件3的第二反射区域17被 反射,入射照射构件4的第二照射面16。然后,入射第二照射面16的放 射光18a,以使光不泄漏到外侧(与光源2相反侧)的方式,由第二照射 面16的棱镜27向光源2侧使之折射,照射到与第二照射面16对置的被 照射体(例如,手)上。

根据本实施方式,通过第一反射面22和第二反射面49由具有相同的 折射率的透光性的构件连续地一体地成形,能够进一步提高第二反射面49 的反射效率。其结果是,在实现与实施方式1同等的光量的情况下,能够 降低外加到光源2的电能。另一方面,在若外加到实施方式1的光源2则 使电能同等时,能够增加照射到被照射体上的光量。

(实施方式3)

以下,使用图8,对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光照射装置和具备它的 光照射治疗/预防装置进行说明。

图8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光照射治疗/预防装置的光照射装置的剖 面图。

即,如图8所示,构成本实施方式3的光照射治疗/预防装置1的光照 射装置,其构成方式为,作为第三反射区域51而设置反射突部52,以之 取代实施方式1的构成反射构件3的第三反射区域51的棱镜19,反射突 部52朝向照射构件4的第一照射面14突出而形成于第一反射区域15的 光源2侧的端面,其截面形状例如为直角三角形状。

而且,如图8所示,反射突部52其配置方式为,使与波长透射部5 对置的面,与实施方式1的棱镜19的反射面22为相同倾斜度(45度)。 这时,反射突部52按照向照射构件4侧以遮挡住朝向波长透射部5的第 一反射区域15侧的、从光源2放射的大约一半(二分之一)的例如放射 光51a的程度突出的方式设置。由此,反射突部52将透过波长透射部5 的放射光之中的、朝向第一反射区域15侧的从光源2放射的大约一半的 放射光51a,反射到反射构件3的第二反射区域17。

根据本实施方式,从光源2放射并朝向第一反射区域15的放射光之 中的、由第三反射区域51的反射突部52将朝向第一反射区域15的光路 遮挡了的放射光51a,被引导至第二反射区域17,从第二照射面16照射 到被照射体上。

即,作为放射光的一部分的放射光51a,经由第三反射区域51的反射 突部52而朝向反射部20的反射面24反射,由反射面24反射到第二反射 区域17。然后,被第二反射区域17向反射构件3反射的放射光51a,透 过照射构件4的第二照射面16,照射到被照射体上。

另一方面,从光源2放射并朝向第一反射区域15的放射光之中的、 未由反射突部52遮挡的剩余的例如放射光51b,直接透过照射构件4的第 一照射面14而照射一被照射体上。由此,从一个光源2放射、经由第一 反射区域15和第三反射区域51而朝向第二反射区域17的放射光,能够 透过与各自的反射区域对应的第一照射面14和第二照射面16,同时照射 被照射体。

还有,本发明的光照射治疗/预防装置,不受上述各实施方式限定,在 不脱离本发明的要旨的范围内,当然能够进行各种变更。

例如,上述实施方式的光照射治疗/预防装置1,以向手进行照射的例 子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炎症性细胞因子的产生的抑制也 可以是照射想要预防的其他的身体的部位或患病的其他的身体的部位。另 外,作为身体的部位,例如对于肩、腰、足和全身等哪个地方都可以进行 照射。此外,并不限于对人照射的情况,对于人以外的动物等的身体的特 定部位,也可以为了治疗而照射放射光。这种情况下,不限定于本实施方 式的光照射治疗/预防装置1的构造,当然也能够适宜变更为适合于所照射 的生物体的特定部位的构造。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光照射治疗/预防装置1中,是以治疗和预防为 目的,对于想要抑制炎症性细胞因子的产生的身体的部位或患病的身体的 部位进行照射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不限于此。例如,像一般的照明、招 牌的照明和自动售货机的商品陈列架的照明、液晶显示器等的背光等这 样,需要对于一致地排列整齐或配置的被照射体,高效、均匀地进行照明 的光照明装置,特别是作为面照明装置也可以使用。由此,能够对于被照 射体,均匀地照射从照射构件照射的照射光。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光照射治疗/预防装置1中,以具备使特定的波 长范围的放射光透过的波长透射部5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于此。 例如,作为面照明装置使用时,也可以不设置波长透射部5。另外,也可 以具备适应所照射的被照射体而透射不同的波长(频率)的放射光的波长 透射部5。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光照射治疗/预防装置1中,以作为波长透射部 5使用带通滤波器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使用 将短波通滤光镜(长波通截止滤光镜)和长波通滤光镜(短波通截止滤光 镜)加以组合,选择入射的入射光的特定范围的波长而使之透过的波长透 射部5。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光照射治疗/预防装置1中,以作为光源使用一 个或两个圆筒状的闪光放电管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于此。例如, 光源也可以是在轴向串联排列的两个以上的闪光放电管或排列成直线状 的多个LED。另外,也可以使用与照射构件的宽度方向的延长相对应的光 源。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光照射治疗/预防装置1中,以照射面为平面形 状的例子说明了照射构件4,但并不限于此。例如,照射构件的照射面也 可以是相对于纵深方向(从照射构件4的前端侧的开口,朝向光源2侧的 方向)发圆的圆弧形状,也可以是半圆形状。这种情况下,优选光源比与 照射构件的照射面的光源侧的端部相接的切线靠被照射体侧配置。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光照射治疗/预防装置1中,以照射构件4的第 一照射面14和第二照射面16不具有扩散性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 于此。例如,在照射构件的照射面,也可以使用具有扩散性的扩散面板。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光照射治疗/预防装置1中,以对于一个光源2, 作为照射构件4的第一照射面14和第二照射面16而具有两面照射面的例 子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构成为,对于一个光源2, 设有三面以上的多个照射面。这种情况下也可以构成为,对应所增加的照 射面而设置反射构件的第三反射区域,向照射构件的各照射面引导放射 光。由此,对于不只是例如手的正反等两面、还有手的侧面等多个面的被 照射体,也能够同时照射从一个光源放射的放射光。其结果是,可以实现 在短时间内能够对被照射体放射放射光的高效率的光照射装置和具备它 的光照射治疗/预防装置1。

另外,在本各实施方式的光照射治疗/预防装置1中,以由反射构件的 第三反射区域遮挡从光源向第一反射区域放射的放射光之中的、朝向照射 构件侧放射的放射光的大约一半或朝向反射构件的第一反射区域侧放射 的放射光的大约一半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变 更从照射构件的第一照射面照射的照射量和从第二照射面照射的照射量 的关系(比率)。这种情况下,也可以任意变更由反射构件的第三反射区 域遮挡从光源放射并向第一反射区域放射的放射光之中的照射构件侧或 反射构件的第一反射区域侧的照射量。

如以上说明的,本发明的光照射装置具备如下:对被照射体放射出放 射光的光源;将从光源放射的放射光朝向被照射体反射的反射构件;至少 具有两个使从反射构件反射的放射光透过而照射到被照射体上的照射面 的照射构件。而且光源从照射构件的照射面的一端侧放射出放射光,反射 构件具有:将从光源放射出的放射光反射到照射构件的第一照射面的第一 反射区域;将从光源放射而间接地到达的放射光反射到照射构件的第二照 射面的第二反射区域;将放射光引导至第二反射区域的第三反射区域。

根据这一构成,照射构件具有多个照射面。于是,朝向照射构件的各 个照射面、从光源放射的放射光的一部分,由第三反射区域反射,间接地 引导至第二反射区域,由反射构件的第一反射区域和第二反射区域任意一 个使放射光反射。由此,能够使由各个反射区域反射的放射光入射照射构 件对应的照射面,使之透过而照射到被照射体上。其结果是,能够由一个 光源将透过多个照射面的放射光、同时照射到例如具有正反两面的被照射 体上。

另外,本发明的光照射装置,其反射构件的第一反射区域和第二反射 区域彼此相对配置,第三反射区域,遮挡从光源放射并朝向第一反射区域 的放射光的光路上的一部分,向第二反射区域引导放射光。

根据这一构成,从光源放射并朝向第一反射区域的放射光,从第一照 射面照射被照射体。另一方面,由第三反射区域将朝向第一反射区域的光 路遮挡了的放射光的一部分,被引导至第二反射区域,从第二照射面照射 被照射体。由此,能够从各自对应的照射面同时照射被照射体。

另外,本发明的光照射装置,照射构件按照将透过照射构件的照射面 的放射光以透射角度比朝向照射构件的照射面的入射角度小的角度发生 折射的方式形成。

根据这一构成,从照射构件照射的放射光被照射到照射面的光源侧。 因此,能够实现从照射构件照射的放射光以不会向外侧扩展的方式而进行 照射的光照射装置。

另外,本发明的光照射治疗/预防装置,是通过将上述光照射装置所照 射的放射光照射到被照射体的特定部位,而进行治疗或预防的光照射治疗 /预防装置,其中,还具备如下:在从光源放射并从照射构件照射的光的光 路上配置,且使光源所放射的放射光之中的波长为566.5nm以上、780nm 以下的范围内的放射光透过的波长透射部,具有使透过波长透射部的放射 光照射到被照射体的特定部位的构成。

根据这一构成,照射构件具有多个照射面。于是,朝向照射构件的各 个照射面从光源放射的放射光的一部分,由第三反射部反射,间接地引导 至第二反射部,由反射构件的第一反射部和第二反射部的任意一个使放射 光反射,由此,能够从各个反射部对应的照射构件的照射面照射被照射体。 其结果是,能够用一个光源向多个照射面放射放射光,同时照射例如具有 正反两面的被照射体。

另外,根据这一构成,通过对于想要预防各种疾病(例如,炎症和粗 糙等)的部位或患病的部位,照射从波长透射部透过的放射光,能够抑制 炎症性细胞因子的产生。其结果是,能够抑制炎症性细胞因子的产生,预 防例如炎症性疾病的罹患,并且能够减轻或抑制患病时的症状。

具体来说,上述构成的波长透射部,使具有被本申请申请人发现的抑 制炎症性细胞因子的产生的作用的波长为566.5nm以上、780nm以下的范 围内的放射光透过。这时,作为波长透射部透射的上限值的780nm的波长, 是可视光(线)的上限值。因此,在抑制炎症性细胞因子的产生的另一方 面,能够对于想要预防疾病罹患的部位或发生了患病的部位(包括与该部 位存在医学上的关联因而对该部位的治疗有效的部位)进行照射时的热影 响抑制到最小限度。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能够适用于需要将一个光源所放射的放射光均匀且同时照射 到照射构件的多个照射面上的、光照射装置和光照射治疗/预防装置等的用 途。

符号说明

1    治疗/预防装置

2    光源(放电管)

3    反射构件

4    照射构件

5    波长透射部

6    发光控制部

7    电源供给部

8    装置实体

9    光源单元

10    反射伞

11    菲涅尔透镜

12    第一反射部

12a、13a、13b、18a、51a、51b    放射光

12R    第一反射板

13    第二反射部

13R    第二反射板

14    第一照射面

15    第一反射区域

16    第二照射面

17    第二反射区域

18、47、51    第三反射区域

19    棱镜

20    反射部

21    入射面

22、24    反射面(第一反射面)

23、50    透射面

25    引导面

26    棱镜

27    棱镜

28    发光操作控制部

29    动作显示部

30    照射状态显示用LED

31    警告用LED

32    等候时间显示用显示器

33    蓄电部

34    充电电路

35    电源部

36    电源开关

37    插头

38    电源电缆

39    开口部

40    载置部

41    防漏光部

42    冷却部

43    把手

44    导向装置

45    自动开始用传感器

46    排气口

48    棱镜

49    第二反射面

52    反射突部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