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医药卫生>中华医学会第十八次全国儿科学术会议
中华医学会第十八次全国儿科学术会议

中华医学会第十八次全国儿科学术会议

  • 召开年:2013
  • 召开地:长沙
  • 出版时间: 2013-09-12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会议文集:中华医学会第十八次全国儿科学术会议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1214条结果
  • 摘要:目的:研究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基因启动子区-1562 C/T多态性与川崎病(KD)冠状动脉损害(CAL)及与丙种球蛋白(IVIG)耐药的关系.方法:收集2010.3-2012.2期间确诊KD的住院患儿资料,共124例,其中男78例,女46例,平均年龄25.8月(4个月~67个月).根据病程中心脏彩超检查的冠脉情况,将124例患儿分为CAL组(21例)和无CAL组(103例).根据患儿对IVIG的反应,将124例患儿分为IVIG耐药组(14例)和IVIG敏感组(110例).检测并分析所有KD患儿的MMP-9-1562C/T基因型频率及等位基因频率,研究其与CAL及IVIG耐药的关系.结果:CAL组中CC/CT基因型频率为CC 66.7%,CT 33.3%,与无CAL组(CC 88.3%,CT 11.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321,P=0.020).CAL组C/T等位基因频率为C 83.3%,T 16.7%,与无CAL组(C 94.2%,T 5.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796,P=0.025),并且logistic回归分析示1562T等位基因是KD患儿发生CAL的危险因素(X2=5.756,P=0.016,OR=3.792).IVIG耐药组与IVIG敏感组中MMP-9-1562 CC/CT基因型频率及C/T等位基因频率均无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MMP-9基因-1562C/T多态性与CAL有关,-1562T等位基因加大了KD患儿发生CAL的风险.-1562T等位基因与KD患儿IVIG耐药无明显关系.
  • 摘要:目的:通过分析川崎病患儿血清IGF-1及IGFBP-3的改变,探讨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在川崎病(KD)发生及冠状动脉损伤(CAL)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化学发光法于病程5-10天在未使用阿司匹林及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治疗前检测52例川崎病患儿(KD组)血清IGF-1及IGFBP-3水平,设32例同期住院的感染性疾病患儿为发热对照组,并于病程7-30天根据心脏彩色多普勒检测结果将将KD组分为冠状动脉损伤组(CAL亚组)15例及冠状动脉正常组(non-CAL亚组)37例,对各组患儿IGF-1及IGFBP-3水平进行分析比较.结果:KD组血清IGF-1水平增高,与发热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IGFBP-3水平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川崎病组中CAL亚组血清IGF-1水平较non-CAL亚组明显增高,两亚组患儿血清IGF-1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AL亚组血清IGFBP-3水平较non-CAL亚组有增高,但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IGF-1参与了川崎病的疾病过程,考虑其机制为在KD的疾病过程中IGF-1通过影响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导致了血管内膜增生.IGF-1在KD急性期尤其在伴有冠状动脉损伤时明显增高,为川崎病冠状动脉损伤的重要血清学指标,有望成为早期预测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的指标.IGFBP-3作为上游调控因子,其在KD合并冠状动脉损伤中的意义,有待扩大样本量以进一步研究.
  • 摘要:目的:全面了解中国儿童慢性咳嗽的治疗现状,为修订《儿童慢性咳嗽诊断和治疗指南》以及寻求其合理治疗提供证据.方法:本文是《中国儿童慢性咳嗽病因构成比多中心研究》治疗篇的总结.根据儿科呼吸学组2008年制定的《儿童慢性咳嗽诊断与治疗指南》的标准,于2009年5月至2010年4月间,对19个省、市29所医院诊断慢性咳嗽的4582例门诊患儿分别在入选后半个月、1个月和3个月进行随访,收集药物治疗信息.所有数据均通过Epidata3.0软件输入,通过SPSS18.0软件作统计学分析,组间比较采取方差分析,以p值<0.05代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合格病例4529例,合格率98.8%.前3位病因是咳嗽变异性哮喘(CVA)、上气道咳嗽综合征(UACS)和呼吸道感染后咳嗽(PIC).合格病例首诊即给予药物治疗者3537例(77.2%),未给予治疗、仅随诊观察者1044例(22.8%).遵循医嘱在随访期坚持用药者2524例(55.1%),未能坚持者2057例(44.9%).CVA首诊用药的前3位频数排序依次为白三烯受体拮抗剂(84.67%)、抗组胺药(52.39%)和β2受体激动剂(39.16%).随访时间的延续,显示出吸入糖皮质激素(ICS)的使用在上升,至1~3月时已列第2位(31.72%),仅次于白三烯受体拮抗剂(89.89%).各类药物单独使用的疗效间无统计学差异(p=0.813>0.05),而在不同联合用药之间存在差异:抗组胺药物+白三烯受体拮抗剂+β2受体激动剂vS.抗组胺药物+白三烯受体拮抗剂,相互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49<0.05,95%Cl:0.00~0.24).UACS首诊48.83%病例使用抗菌药物,次于白三烯受体拮抗剂(67.94%).随访中抗菌药物使用迅速下降,而ICS上升至第2位.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联合β2受体激动剂的治疗与其他用药比较,统计学差异显著(p=0.013<0.05,95%Cl:0.320~2.680).56.41%PIC患儿在入选前已使用抗菌药物,与CVA比较差异显著(p=0.0001<0.01),其使用率随着诊断明确而下降.选择β内酰胺类抑或大环内酯类药物,疗效统计学上并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国儿童慢性咳嗽治疗用药的选择存在多样性,这与病因构成比的重叠、多病因、诊断修正和各地域药源、用药习惯等均有关系.目前,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在儿童慢性咳嗽用药中居首位,但其与β2受体激动剂、抗组胺药的单药疗效并无明显差异.ICS在儿童慢性咳嗽治疗用药中尚未广泛认知,即使在CVA.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有进步,折射儿科医生对慢性咳嗽的认识也在加强.强调对慢性咳嗽儿童的观察、等待和随访原则,就CVA的疗效判定,1~3个月随访期对部分患儿可能不足,应考虑适当延长,而多病因构成比的病例更需要延长观察和等待时间.
  • 摘要:目的:了解在儿童慢性哮喘控制治疗期监测呼出气一氧化氮浓度(FeNO)和常规肺功能的动态变化,评估两项气道炎症测定技术在儿童慢性哮喘控制治疗期临床评估及治疗方案调整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就诊于北京儿童医院的57例哮喘患儿,对病例随访评估,并根据其4次哮喘控制评估情况分为稳定组(患儿的哮喘控制评估为控制,部分控制或未控制好转为控制)和不稳定组(控制或部分控制转为未控制),两组患儿分别为39例、18例,平均年龄分别为10.61±2.40岁、9.73±2.33岁,男女比例分别为27/12和14/4.采用瑞典尼尔斯(NIOX)呼出气一氧化氮测定系统的化学发光法测定所有哮喘患儿的FeNO浓度.采用德国JAEGER公司生产的MasterScreen型肺功能仪,测定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FEV1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最大呼气峰流量(PEF)、中段呼气流速(MMEF).根据每位患儿四次测定的FeNO浓度及肺功能相关指标测值,计算FeNO、FEV1%、FEV1/FVC%、PEF以及MMEF的变化率.结果:稳定组和不稳定组患儿四次FeNO浓度分别为38土22ppb,36±23ppb,39±30ppb,35±23ppb和28±11ppb,23±15ppb,28±16ppb,31±25ppb,两组病例在第二次FeNO浓度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稳定组FeNO浓度高于不稳定组FeNO浓度。稳定组和不稳定组患儿四次FEV,分别为99±15,102±14,101±11,100±14和100±11,100±13,97±14,97±14,两组病例在四次FEV,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稳定组和不稳定组患儿四次FEV1/FVC分别为99±10,99±8,100±8,99±8和83±5,81±7,79±6,78±7,两组病例在第三次和第四次FEV1/FVC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稳定组TEV1 FVC高于不稳定组。结论:维持控制组哮喘患儿的FeNO浓度、FEV,比值以及MME「高于不稳定组哮喘患儿,而维持控制组哮喘患儿的FeNO变化率和MMEF变化率显著低于不稳定组哮喘患儿。
  • 摘要:目的:维生素A干预持续哮喘模型,观察气道炎症的变化特点.方法:36只Balb/c雌性小鼠分为四组:正常对照组、哮喘组、哮喘+中等水平VitA组、哮喘+高水平VitA组.后三组小鼠连续雾化10天,哮喘+维生素A组在雾化后第2天起改喂富含维生素A的饲料.最后一次雾化24小时内进行小鼠肺功能测定,取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以进行细胞计数及分类计数.结果:①气道高反应:哮喘组>哮喘+中等水平VitA组>哮喘+高水平VitA组≥正常对照组,P<0.001.②BALF炎症细胞总数:哮喘+高水平VitA组>哮喘+中等水平VitA组>哮喘组>正常对照组.③BALF炎症细胞分类计数:Ⅰ.中性粒细胞:哮喘组>哮喘+中等水平VitA组>哮喘+高水平VitA组>正常对照组;Ⅱ.淋巴细胞:哮喘+高水平VitA组>哮喘+中等水平VitA组>哮喘组>正常对照组;Ⅲ.嗜酸性粒细胞:哮喘+高水平VitA组≥哮喘+中等水平VitA组≥哮喘组>正常对照组;Ⅳ.单核-巨噬细胞:各组无明显差异.结论:哮喘气道高反应与气道炎症细胞总数及淋巴细胞水平无明显相关性,但中性粒细胞的数量与气道高反应呈正相关.维生素A可以明显降低哮喘气道中的中性粒细胞,提高淋巴细胞水平.
  • 摘要:目的:探讨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CVA)发生与肺炎支原体(MP)感染相互之间的关系.方法:利用计算机在中国知网中检索MP感染与儿童CVA发生的相关文献,并应用RevMan5.1软件对符合研究纳入标准的文献进行异质性检验和效应值的合并,同时进行各文献发表偏倚的评估,最后给出Meta分析结果的森林图、漏斗图.结果根据文献纳入标准,对计算机自动检索的文献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MP感染与儿童CVA关系研究的相关文献7篇,其中CVA组435例,对照组284例.对MP感染与儿童CVA发生关系的研究进行异质性检验,结果:提示各研究之间无异质性(P=0.23),各研究合并OR值(95%Cl)为0.34(0.28~0.40)(Z=11.30,P<0.00001).漏斗图结果提示各研究的形状基本对称,呈倒漏斗状,提示各研究无发表偏倚.结论:MP感染与儿童CVA的发生密切相关.
  • 摘要:目的:探讨磁共振水成像技术在儿童小肠疾病诊治中影像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7月至2013年5月期间在我院住院患儿中怀疑小肠疾病行小肠磁共振水成像检查的93例患儿,分析小肠MR的影像诊断结果并与临床最终诊断结果比较,评价小肠MR诊断儿童小肠疾病的敏感性与准确性.结果:93例患儿平均年龄9岁1月(6月~16岁3月),其中男孩61例,女孩32例.所有患儿均完成小肠MRI检查,耐受性好,无并发症.其中12例肠管充盈欠佳,影响病变观察.93例患儿最终诊断小肠疾病的有为克罗恩病32例,嗜酸粒细胞性胃肠炎12例,小肠出血10例,肠梗阻7例,肿瘤5例,肠结核4例,过敏性紫癜2例,非小肠疾病21例.32例克罗恩病患儿小肠MR阳性发现的有29例,主要表现为节段性肠壁增厚(29例)、强化(21例)、肠腔狭窄(13例)、肠管周围脂肪间隙增宽(5例),病变肠管累及结肠27例、小肠12例(回肠为主),所有患儿均行结肠镜检查,30例提示有结肠溃疡或息肉样增生,另2例结肠黏膜未见明显病变的患儿小肠MR亦未见结肠异常.克罗恩病患儿中共有22例行胶囊内镜检查,21例患儿均有小肠溃疡或增生病变,未见小肠病变的1例患儿小肠MR也未提示小肠病变.诊断小肠出血患儿共10例(3例经ECT或手术证实为麦克尔憩室,1例诊断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伴出血),其中8例小肠MR未见异常,1例提示十二指肠球部异常强化影,诊断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另1例提示空肠肠壁不均匀增厚伴强化,但是结肠镜检查以及临床表现不支持克罗恩并诊断.嗜酸粒细胞胃肠炎患儿12例,小肠MR阳性发现7例,主要表现为肠壁稍增厚,仅有1例患儿出现肠壁强化.肠梗阻患儿7例(2例假性肠梗阻,3例十二指肠梗阻,2例为阑尾炎术后粘连性肠梗阻),小肠MR异常表现的有6例,主要表现为肠管扩张或狭窄.肿瘤5例(3例为P-J综合征,1例为T淋巴母细胞瘤,1例为回肠末端息肉),小肠MR均有异常,主要表现为胃肠道肿块影或多发性结节影.肠结核4例均有回肠末端、回盲部或升结肠肠壁增厚,1例有多发淋巴结肿大.过敏性紫癜2例,其中1例提示小肠肠壁节段性增厚伴强化,另1例未见异常.结论:小肠磁共振水成像检查安全、可靠,能很好的显示小肠病变的部位和范围,是诊断儿童小肠疾病的一种有效方法.
  • 摘要:目的:观察三氧化二砷(AS203)对体外人肾母细胞瘤细胞SK-NEP-1细胞株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探讨凋亡相关蛋白Bcl-2和Caspase3的变化及其在凋亡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体外细胞培养技术,以不同浓度AS203作用于人肾母细胞瘤SK-NEP-1细胞,实验分为A、B、C、D和E5组,其细胞培养液中三氧化二砷的药物终浓度分别为0,1.25,2.5,5,10μmol/l,培养24h后收集细胞.通过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不同浓度A8203对SK-NEP-1细胞的增殖抑制率;应用Annexin-V和PI双染细胞流式法检测细胞凋亡率;ELISA法检测SK-NEP-1细胞Bcl-2蛋白的表达;Caspase3试剂盒检测细胞Caspase3活性变化情况.结果:1.MTT检测显示各实验组可明显抑制SK-NEP-1细胞增殖,其增殖抑制率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随着A8203浓度增加,其增殖抑制率逐渐升高.2.流式细胞仪检测各实验组细胞凋亡率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细胞凋亡率与AS203呈浓度依赖性.3.ELISA结果显示实验组Bcl-2蛋白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4.A8203作用SK-NEP-1细胞后Caspase3活性表达上调.以上检测各浓度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氧化二砷能明显抑制SK-NEP-1细胞的增殖,并进一步诱导其凋亡;可以下调SK-NEP-1细胞中Bcl-2蛋白表达,并激活Caspase3活性.spal(^)>0.01).结论:As203能有效抑制RD细胞增殖和诱导其调亡,其抗肿瘤机制可能与下调凋亡相关蛋白Bcl-2表达及上调Caspase3的表达有关.
  • 摘要:目的:总结2009年2月-2012年6月收治的17例经病理确诊"肾母细胞瘤"的诊疗资料,分析临床疗效以及总结诊疗经验.方法:17例肾母细胞瘤患儿,男11例,女6例.中位年龄2.37岁(6月-15岁).经NWTS-5临床病理分期17例患儿l期4例,Ⅱ期1例,Ⅲ期5例,ⅣV期7例.总结分析不同治疗方案(化疗、放疗、手术、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不同分期的临床疗效以及预后因素分析.结果:随访至2013年1月,中位随访时间31月(7-131月),失访1例,获随访16例患儿总生存率75%(12/16),病死率25%(4/16).经综合治疗后无瘤生存率为52.9(9/17),余8例患儿4例死亡(Ⅲ1例,ⅣV期3例),1例放弃后失访,1例复发,1例部分缓解(PR)带瘤生存.1例ⅣV期患儿常规放、化疗后3次复发,经CEM方案结合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后达到完全缓解(CR).结论:儿童肾母细胞瘤预后较好,但晚期病死率仍较高.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可作为晚期病例的治疗方案之一.
  • 摘要:目的:了解初中学生功能性便秘患病情况,分析中学生功能性便秘的影响因素,为青春期儿童功能性便秘的病因学研究及制定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以温州市某重点实验中学所有初中段12个班级学生为调查对象,参照罗马Ⅲ儿童功能性便秘诊断标准和国际统一的儿科功能性胃肠病罗马Ⅲ诊断问卷自我报告表(11~15岁组)以及儿童焦虑性情绪障碍筛查表自行设定调查问卷进行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575份,其中男319人,女256人;功能性便秘诊断标准采用2006年5月美国消化疾病周(DDW2006)发布的罗马Ⅲ标准.结果:575名初中学生中符合功能性便秘罗马Ⅲ诊断标准的有231例,患病率为40.17%,其中男135例占59.0%,女96例占41.0%.符合功能性便秘的学生其排便症状中排便次数减少(少于每周3次)的占25.1%、排便费力的占35.5%、排便为块状(非常硬)或硬便的占11.7%、排便不尽的有27.4%、存在排便前恐惧感的占4.7%、经常需用泻药或通便药物协助排便的占3.5%;功能性便秘患儿中经常存在反复不自主的暖气的有65例占28.14%,有腹胀症状的42例占18.18%,均明显少于非便秘组的学生(45.35%,25.87%)(P<0.05);存在反复腹痛症状的有23例占(9.96%),进食后有恶心呕吐的34例占14.72%,与无功能性便秘学生相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是否核心家庭、父母文化程度、家庭月收入、不喜蔬菜、常吃零食、烹饪方式、电脑娱乐等与慢性便秘的发生无显著关联;不规律食用早餐,每日饮水量少,较少锻炼,考试紧张,亲子关系不融洽和基本不做家务是发生便秘的影响因素;每日饮水量不足,考试紧张,亲子关系不融洽和家务基本不做是功能性便秘致病的危险因素,其中每日饮水量不足和亲子关系不融洽是重要危险因素.结论:重点初中学生功能性便秘的患病率高,不良的生活习惯和心理社会应激是其危险因素.
  • 摘要:目的:探讨胃肠激素Ghrelin(生长素)、Leptin(瘦素)及PYY(酪酪肽)在儿童功能性消化不良(F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为临床儿童FD病理生理机制的进一步阐明和临床开发治疗FD的新型靶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1)ELISA检测血浆中Ghrelin、Leptin及PYY水平:124例FD患儿(男71例,女53例,年龄7~12岁)和27例健康儿童(男15例,女12例,年龄7~12岁)纳入本项研究.FD组根据主要症状的不同分为餐后不适综合征(PDS)和上腹痛综合征(EPS)两个亚型,其中PDS组61例,EPS组63例;是否伴幽门螺杆菌(Hp)感染分为Hp+和Hp-各62例.入选儿童均在上午8~10时采集清晨空腹静脉血2ml,注入含有EDTA和抑肽酶的试管中,充分混匀离心后收集血浆,-70℃低温冰箱冻存.标本收齐后用ELISA方法检测血浆中Ghrelin、Leptin及PYY水平,并比较各组结果是否存在差异.结果血浆中Ghrelin水平:FD组低于对照组,PDS组低于EPS组,Hp+组低于H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血浆Leptin水平:FD组高于对照组,PDS组高于EPS组,Hp+组高于H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沪<0.001);血浆中PYY水平:FD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PDS组与EPS组,Hp+组与Hp-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胃粘膜中,Hp+组ghrelin mRNA水平显著低于Hp-组,Hp+组leptin mRNA水平显著高于Hp-组的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YY在儿童胃粘膜中几乎未见表达。结论:Ghrelin,Leptin及PYY三种胃肠激素参与了儿童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发病机制,Ghrelin和Leptin在餐后不适(PDS)亚型中变化更加明显,推测PDS早饱、厌食等症状与Ghrelin和Leptin有更加直接的关系,Ghrelin可能成为治疗PDS的新型靶药。幽门螺杆菌(Hp>感染影响Ghrelin和Leptin的血浆水平及胃粘膜表达,推测根除Hp治疗可以使Ghrelin和Leptin部分恢复,改善FD症状。
  • 摘要:目的:动态观察哺乳期营养过度及断乳后高脂饮食对大鼠生长发育、糖脂代谢、肝组织形态结构、脂代谢各个途径相关酶及转录因子的发育模式,以及与成年期NAFLD的关系,阐明脂代谢途径在早期营养程序化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和窗口期.方法:应用经典大小窝组模型建立哺乳期营养过度的动物模型,即生后3天雄性SD大鼠分为营养过度组(small litter,SL,3只/窝)或正常营养组(normal litter,NL, 10只/窝),断奶后分别给予正常饮食或高脂饮食.共4组:NL、SL、NL-HF、SL-HF.每周记录大鼠体重、摄食量,分析糖脂代谢、肝脏及脂肪组织重量、肝脏内甘油三酯(TG)含量及肝组织形态结构.检测肝脏组织脂代谢相关酶及转录调控因子的表达.结果:1.生后3周SL大鼠体重、摄食量、内脏脂肪(后腹膜和生殖周)重量和血清TG水平开始高于NL大鼠,并持续至16周;断乳后SL-HF大鼠体重、摄食量、脂肪重量及TG水平即高于各组,同时伴有糖耐量异常;而NL-HF大鼠体重及脂肪重量直至10-16周才增加,糖耐量下降。2、生后3周,SL大鼠肝脏重量即持续高于NL组,同时伴随肝脏内TG水平增加;SL-HF组大鼠肝脏重量和肝脏内TG水平持续高于其它各组;而NL-HF组大鼠肝脏重量和肝脏内丁G水平均直至16周时才高于NL组。与此同时,10周时SL-HF大鼠出现脂肪肝,16周时肝细胞脂肪变性程度更深,出现气球样变及点状坏死;而NL-HF大鼠直至16周才出现脂肪肝。3、生后2周,SL大鼠肝脏ACC 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NL组;并持续增加至,6周。高脂饮食明显增加SL大鼠ACC mRNA表达,而NL大鼠仅在10周时出现一过性升高;并且ACC mRNA表达水平与酶活性相一致。2-3周SL组大鼠肝脏LPL和L-FABP mRNA表达水平均高于NL组,但断乳后差异消失。无论哺乳期NL或SL喂养,高脂饮食明显降低LPL,CPT1和MTP mRNA表达,对L-FABP无影响。4,2周时SL大鼠肝脏SREBP-1 cmRNA表达即开始增加,PPARa mRNA表达无明显变化;断乳后高脂饮食明显增加SL组大鼠SREBP-1 cmRNA表达水平,抑制PPARa mRNA表达,对NL组大鼠无明显影响。各组大鼠肝脏组织SREBP-1c和PPARa mRNA表达趋势与蛋白一致.结论:婴幼儿期是肝脏脂代谢发育编程的窗口期;哺乳期营养过度可以导致婴儿期肝脏脂防酸合成能力(ACC)的持续增加,加剧糖脂紊乱和脂质沉积,促进高脂饮食诱导的NAFLD的进展及早龄化;SREBP-1c可能是哺乳期营养过度增加ACC表达调控的重要分子途径。
  • 摘要:儿童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是指胰腺的炎症及胰腺以外的器官的急性损害.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但国内尚无发病率的准确资料,美国的发病率接近0.2/万,儿童中多发生于学龄儿,学龄前儿童也可见,其病理特点是间质水肿、炎性细胞浸润细胞凋亡、坏死、出血,但病变可逆.如反复发作的炎性过程和纤维化导致不同程度的胰腺内和外分泌功能障碍并病变不可逆,则为慢性胰腺炎.儿童急性胰腺炎临床症状轻重不一,多以轻症为主,重症胰腺发生坏死或出血,可出现休克和腹膜炎,病情凶险.儿童急性胰腺炎治疗方式分为一般治疗、营养治疗等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
  • 摘要:营养支持与儿童急性胰腺炎疾病转归密切相关,合理的营养支持治疗显著降低死亡率、降低并发感染率。MAP短暂禁食病情可恢复,无需特别的营养支持治疗,对于1周以上仍不能耐受常规进食或临床指证表明该患儿为重症病人或预计无法常规饮食时间需超过1周以上者,应及时予以营养支持治疗。首选肠内营养,多选择经鼻空肠喂养的方式,胃镜辅助有助于解决放置空肠管的技术问题,尽早开始肠内营养有助于恢复肠屏障功能,减少肠内细菌异位,降低感染率和并发症,在病程早期可加用部分肠外营养以补充热卡和蛋白质不足,很快过渡到全肠内营养。当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消失、食欲恢复以及并发症好转,则可恢复经口饮食。
  • 摘要:目的:通过对移动式床旁血液透析在小儿肾功能衰竭中的应用,回顾分析移动式床旁血液透析在儿科肾功能衰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2月-2012年12月在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肾脏风湿科确诊慢性血液透析的患儿11例,共395次血液透析.其中男2例、女9例,年龄10-16岁.选择不同的血管通路,其中3例使用动静脉内瘘穿刺进行透析治疗,8例使用半永久性血管通路(带涤纶套双腔导管).透析机为金宝AK95s型、AK96型及该机专用A、B透析液(粉);尼普洛(日本产)儿童专用UT-500、UT-700或者UT-1100,金宝1.4L透析器及金宝、尼普洛品牌成人用血路管.应用移动式床旁血液透析技术治疗儿童慢性肾功能衰竭.结果:11例慢性血液透析患儿,经治疗后健康状况明显改善,食欲正常;尿素下降比率(69.1±2.6);KTN(1.30±0.05).患儿存活率100%,血管通路存活率11/12.无危及生命的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移动式床旁血液透析适合人数尚不多的透析中心、ICU床旁透析及家庭血液透析治疗.血液透析机的工作稳定,供水系统水质合格,是血液透析的先决条件,我科室定期对透析用水各项水质进行检测,指标合格率100%.同时建立成功的血管通路、维持稳定的血容量是小儿血液透析疗效的前提,同时也根据患儿的实际情况来选择适宜的个性化治疗方案.11例患儿进行血液透析的过程中均没有出现严重的并发症状,移动式床旁血液透析治疗小儿肾功能衰竭其治疗安全及效果可靠.
  • 摘要:C3肾小球病这一病名的提出,使得人们对于补体系统调控异常在炎症性肾小球疾病的发病机制有了更多的认识和提高,即在诊断此类疾病时,需考虑到补体系统尤其补体旁路途径在其中重要的参与作用,并提示抑制补体成分的活化或可成为治疗此病的重要手段。由于补体旁路途径到达C5的上游即C3激活水平即可致病,抑制C3激活或可对C3肾小球病的治疗有效。不过因为补体系统的激活还存在除3条传统途径以外的C3非依赖凝血酶途径,抑制C3活化治疗的有效性尚不确定,有待今后探索其他的有效治疗方法。
  • 摘要:目的:本研究的目的即明确"长寿蛋白"Sirt1对FSGS模型中损伤足细胞"长寿"的影响并初步阐明Sirt1对足细胞的保护作用和分子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条件永生化足细胞,利用嘌呤霉素核苷酸(PA)损伤模型30ug/ml处理.分为三组:1)对照组;2)PA组;3)Sirt1活化剂处理组;分别检测足细胞PA处理前后形态改变,western-blot检测Cleaved Caspase 3、LC3II的蛋白表达,线粒体探针检测各组足细胞线粒体的数量以及线粒体ROS产量,Seahorse线粒体XF96分析仪检测各组足细胞线粒体3态呼吸耗氧率(OCR).结果:(1)PA 50ug/ml处理人足细胞24小时后Sift1蛋白和mRNA表达下降;2)PA作用后足细胞形态紊乱,足突消失,而Sirt1活化剂Resveratrol部分逆转足细胞的形态改变;3)PA作用足细胞后线粒体探针检测,PA作用后足细胞线粒体明显减少,ROS产量增加,而Sirt1活化剂Resveratrol处理后线粒体数量减少不明显,ROS产生下降;ROS的ELISA检测同样证明这点;4)Resveratrol逆转了PA作用足细胞后LC3II表达的下降;5)Resveratrol处理足细胞,PA作用后Cleaved Caspase3表达较未治疗组下降;6)Resveratrol处理足细胞后其线粒体3态呼吸OCR高于PA组.结论:"长寿蛋白"Sirt1对PA损伤足细胞有明显保护作用,该作用可能通过减少线粒体ROS产生,增加足细胞线粒体的数量,恢复足细胞的线粒体功能并部分逆转足细胞的自噬水平实现的,为以足细胞为靶点的FSGS的治疗策略提供理论基础,开辟新的思路,但是Sirt1作为细胞能量的调节中心环节,其对于足细胞的保护作用仍需要迸一步的研究.
  • 摘要:目的:调查上海市儿童和青少年躯体化症状的流行特点.方法:选取6所学校的在校学生,从幼儿园到高二共871人,年龄4~17岁,由其家长填写儿童躯体化量表家长版(PCSI).同时选取其中六年级到高二的中学生填写儿童躯体化量表(CSl)及儿童焦虑敏感性指数(CASI)量表,总共540人,年龄11~17岁.统计分析采用t检验、方差分析、相关分析等方法.结果:上海市儿童和青少年躯体化症状的流行率达14.9%(父母评价)和23.3%(儿童自评).最常见的症状有胃或腹痛、精力不足、感觉咽喉部有异物、便秘、恶心或胃部不舒服、头晕、头痛.PCSI和CSI躯体化症状总分及各因子得分的性别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CSI四个因子及总量表13~17岁阶段的躯体化水平要高于4~12岁阶段.CSI除假神经症状因子,其余三个因子及总量表14~17岁阶段的躯体化水平要高于11~12岁阶段.CSI和CASI总分间的相关系数为0.47(P<0.01).结论:上海市儿童和青少年的躯体化水平没有性别差异,但有年龄差异,而且躯体化症状与焦虑、抑郁有关.
  • 摘要:目的:建立小鼠巨细胞病毒全身播散性感染模型,观察促炎因子IL-17及其IL-17R的表达在唾液腺病理损伤中所发挥的作用.方法:建立BALB/C小鼠巨细胞病毒全身播散性感染模型,MCMV Smith株腹腔接种5*103pFU病毒后3,7,1 4,28天各处死小鼠4只,同时设正常小鼠作为模拟感染对照.标准空斑实验检测唾液腺的病毒滴度,RT-PCR法测定唾液腺中IL-17及IL-17R mRNA的表达,HE染色法评估唾液腺的病理性损伤程度,分析MCMV、IL-17及其IL-17R的表达在唾液腺病理改变中发挥的作用.结果:唾液腺组织的病毒滴度在巨细胞病毒感染后7天升高,14天达到高峰,在感染后第28天病毒滴度有所下降.在病毒感染后14天,IL-17及其IL-17R mRNA的表达,与模拟感染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唾液腺组织的病理损伤逐渐加重,至感染后第14天病变达高峰后逐渐减轻.唾液腺组织病理损伤最重与病毒复制、IL-17及IL-17R高表达出现在同一时期.结论:唾液腺组织病理的损伤除与病毒复制直接损伤有关外,炎性因子IL-17及其受体也可能参与了其致病机制.
  • 摘要:目的:提高对酪氨酸血症l型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慢性型酪氨酸血症Ⅰ型患儿的临床和肾脏病理资料.结果:患儿为8岁男孩,以X形腿起病,左腕、双膝关节X线片示佝偻病改变,曾行双侧股骨远端8字钢板骨骺阻滞术.院外诊治过程中发现多系统受累:①进食纽崔莱蛋白粉后出现多尿多饮,多次尿常规示蛋白1+~2+、尿pH7.0~7.5、尿糖阴性,24小时尿蛋白定量0.25~0.59,生化示低钾、高氯、低磷、轻度酸中度、肾功能正常;②多次血常规示轻度贫血、血小板减少、网织红细胞正常,直接Coombs试验阴性,骨穿示粒系减低、红系增高;③不明原因纳差,多次生化示ALT正常、g谷氨酰转肽酶及碱性磷酸酶均增高,纤维蛋白原减低,腹部B超示肝脾肿大;④血补体C3、C4均降低,抗核抗体及ENA谱阴性.既往无黄疸、腹胀、排白陶土样大便病史.自幼偏食,多以米粥或米饭为主,不喜欢鸡蛋、奶及肉类.外祖母为乙型肝炎患者,母亲及姨母为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
  • 摘要:目的:研究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GnRHa)联合人重组生长激素(rhGh)治疗对骨龄≥10岁的中枢性性早熟(ICCP)女童的成年身高改善情况.方法:对杭州、温州、苏州、成都、厦门、福建等南方6个医学中心确诊为ICCP女童,符合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条件的80例,分为GnRHa+rhGh联合治疗组及GnRHa单独治疗组.GnRHa+rhGH联合治疗组共31例,治疗年龄9.15±0.70岁,骨龄11.18±0.53岁,GnRHa平均治疗25.29±6.92(月),rhGH平均治疗12.87±7.02(月),rhGH剂量约0.14±0.02U/kg/d.GnRHa单独治疗组共49例,治疗年龄平均在8.93±0.63岁,骨龄约11.03±0.50岁,GnRHa平均治疗25.96±8.95(月).治疗时年龄、骨龄、身高、骨龄预测成年身高(PAH-BA)、骨龄预测身高标准差(HtsDS-BA)、BMI、BMI Z score、遗传身高(FAH)等两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比较治疗前后及随访观察点时接近成年身高、骨龄预测成年身高、身高净获等身高改善指标.结果:1、GnRHa+rhGH联合治疗组HtSDS-BA在治疗后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t=3.959,p<0.001),观察结束时接近成年身高(NAH)157.43±5.85cm,超出遗传身高FAH(NAH-FAH)0.90(-14.5,9.5)cm,但无明显统计学差异(t=0.914,p=0.368),较治疗前身高净获4.68(-3.86,12.59)cm.2、GnRHa治疗组HtSDS-BA在治疗后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t=-3.959,p<0.001),观察结束时NAH156.98±3.89cm,超出FAH0.20(-6.1,10.0)cm,但无明显统计学差异(t=0.364,p=0.717),较治疗前身高净获3.89(-3.55,11.11)cm.3、HtSDS-BA停药时及HtSDS-BA治疗前后差值联合治疗组明显优于GnRHa治疗组(t=3.324,3.959;p=0.001,<0.001);NAH,身高净获,PAH-BA停药时,NAH-FAH等指标联合治疗组略优于GnRHa单独治疗组,但统计学上无差异.治疗期间,GnRHa+rhGH联合治疗组生长速率达6.67±1.81cm/年明显高于GnRHa单独治疗组5.00±1.36cm/年(t=4.482,p<0.001).结论:1、GnRHa与rhGh联合治疗或单独GnRHa治疗在一定程度上均能改善较大骨龄ICCP女童的成年身高,过短时间的联用优势不明显.2、对CPP患儿预测成年身高的评估需要慎重,尤其在停药时的预测容易被高估.
  • 摘要:目的:探讨CHFR(checkpoint with FHA and ring finger)基因在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B-NHL)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81例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组织和38例淋巴结反应性增生组织(RH)CHFR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①81例B-NHL组织中低水平表达CHFR mRNA,其中2例表达缺失;而在淋巴结反应性增生组中该基因全部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B-NHL患者中Ⅰ+Ⅱ期组和Ⅲ+Ⅳ期组CHFR mRNA表达存在差异,Ⅲ+Ⅳ期表达水平低于Ⅰ+Ⅱ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NHL组按IPI评分分0-1分组和2-5分组,高评分组CHFR mRNA表达量低于低评分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HFR mRNA表达量与年龄、性别、有无症状、LDH水平及ECOG评分无相关性.结论:CHFR表达水平的降低在非霍奇金淋巴瘤的发生过程中具有一定作用,并与其恶性程度及进展相关.
  • 摘要:目的:目前淋巴瘤发生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因此寻求病因、早期发现、治疗中动态观察、均需要一种特异性高且检测方法简单便捷的标志物作为临床指标.研究发现,miRNA-106a与肿瘤等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miR-106a在恶性淋巴瘤中的表达情况报道较少,且在淋巴瘤细胞调控中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尚未见报道.方法:体外培养人T细胞淋巴瘤Jurkat细胞作为实验1组,用不同浓度的阿霉素干预Jurkat细胞为实验2组,同时设20例健康入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为对照组,应用实时定量PCR检测各组细胞的miR-106a及用RT-PCR检测Rb1、E2F1、Caspase-3在上述各组中的表达情况,应用MTT比色法检测不同浓度阿霉素干预Jurkat细胞后的生长情况;流式细胞术分析阿霉素干预Jurkat细胞后的周期变化,并检测细胞凋亡情况;了解阿霉素对上述因子的影响.采用SPSS 13.0对数据进行分析,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结果:1、MTT结果 实验2组不同浓度的阿霉素作用于Jurkat细胞24h后,与实验1组相比,吸光度值(OD)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除各浓度的阿霉素作用于Jurkat细胞24小时后的吸光度值与与实验1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各浓度的阿霉素作用于Jurkat细胞48、72h后的吸光度值与实验1组相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不同浓度之间、不同时间之间吸光度值也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2、Real Time PCR检测结果 miR-106a表达水平在实验1组中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2组不同浓度的阿霉素作用于Jurkat细胞48h、72h后,miR-106a的相对表达量均低于实验1组,并随作用浓度的升高、时间的延长相对表达量降低,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用不同浓度阿霉素干预Jurkat细胞后miR-106a,E2F1表达水平降低,同时Rb1,Caspase-3表达水平明显升高,G1/S期细胞数增多,G2/M,GO期明显减少,细胞凋亡率上升,认为细胞阻滞于G1/S期可能与E2F1表达抑制有关,促使了Jurkat细胞凋亡。说明阿霉素对miR-106a的表达有一定抑制作用。2、miR-106a与Rb1,Caspase-3表达呈负相关,与E2F1表达呈正相关;同时Rb1表达与E2F1表达呈负相关,与Caspase-3表达呈正相关;E2F1表达与Caspase-3表达呈负相关,说明miR-106a与pRb/E2F1细胞调控通路具有相关性,阿霉素可减少miR-106a使通路发生变化,从而抑制Jurkat细胞的增殖。
  • 摘要:目的:探索结构式家庭治疗(SFT)对血液肿瘤儿童家庭结构与功能的作用及疗效.方法:选择血液肿瘤儿童30例,研究组与对照组各15例.研究组在常规化疗药物治疗的基础上接受结构式家庭治疗,每次家庭治疗邀请患儿、父母或相关家庭成员参加,每次治疗时间为60分钟,由受过SFT专业培训的治疗师主持,每个病例平均治疗4次.第一次治疗:治疗师与家庭成员建立良好的关系,进入家庭了解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模式.第二次治疗:通过现场挑战家庭,呈现出夫妻相处模式,评价家庭结构及家庭子系统的支持程度.第三、四次治疗:调整父母与患儿之间模糊不清的界限,从而进一步完善父母子系统功能,达到改善家庭环境和结构的目的,每次治疗均有文字及家谱图记录.对照组只接受常规的化疗药物治疗.在入组时和SFT结束后一个月,采用家庭功能评定量表(FAD),家庭环境量表(FES-CV)各进行一次评定.应用结构式家庭治疗理论和技巧,通过重组家庭的角色、任务和界限,改善血液肿瘤儿童的家庭内部环境.结果:通过结构式家庭治疗,研究组治疗前后家庭功能评定量表各因子得分显著下降,家庭功能改善,治疗后研究组在问题解决、沟通、角色、情感介入、行为控制、总的功能六个因子得分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情感反应因子得分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家庭环境量表评定研究组治疗前后家庭的亲密度、情感表达、知识性和娱乐性评分均有明显提高,而矛盾性评分显著降低,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结构式家庭治疗能促进血液肿瘤儿童家庭发生良性的改变,改善其家庭功能和家庭的内部环境,增进了患者及家庭之间的相互理解、交流及亲密程度,提高了相互表达情感的能力,又减少了家庭成员间的矛盾,使患儿与家长更积极的配合治疗,提高综合治疗的的疗效及生存质量。
  • 摘要:目的:探讨迷走神经刺激术(VNS)治疗儿童难治性癫痫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包括本院或外院)接受迷走神经刺激术的难治性癫痫患儿临床资料,并在我院神经科进行前瞻性疗效随访.结果:①一般资料:男5例,女2例;年龄分布:4~9岁6例,18岁1例;病程:2~13年,中位数4.5年;发病前发育落后4例,发病后智力低下3例;②癫痫发作类型:单一发作类型2例,多种发作类型或形式5例;癫痫综合征类型:Lennox-Gastaut综合征2例,West综合征1例,颞叶癫痫1例;③癫痫病因:病毒性脑炎后遗症2例,海马硬化1例,围产期脑损伤1例,结节性硬化1例,病因不明2例.④7例患儿接受VNS后随访1-2年,发作完全缓解1例,发作减少50%以上2例;发作减少50%以下3例,无效1例.术后2例无不适反应,5例轻微不适反应包括恶心、呕吐、声音嘶哑、干咳,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迷走神经刺激术是儿童难治性癫痫治疗选择方法之一.
  • 摘要:目的:探讨重复性经颅磁刺激治疗抽动-秽语综合征(TS)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学神经内科门诊确诊的TS患儿30例,均应用中西药物治疗1年以上,应用耶鲁综合抽动严重程度量表(YGTSS)作为疗效评估,提示治疗前后无效.本研究对本组患儿应用原用药物治疗同时联合重复性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rTMS治疗参数:rTMS作用于辅助运动区(Cz前方3cm),给予频率为0.5HZ,磁场强度为50-70%静息阂值,每序列20次脉冲,序列间隔2s,60个序列,共1200次脉冲,一次性连续刺激.共治疗10天.rTMS干预前以及干预后即刻、28天、56天分别进行耶鲁综合抽动严重程度量表(YGTSS).依据耶鲁综合抽动严重程度量表(YGTSS)治疗前后评分减分率判定.减分率=[(治疗前YGTSS量表评分-治疗后YGTSS量表评分)/治疗前YGTSS量表评分]×100%.痊愈:减分率≥80%;显效:减分率≥60%,且<80%;好转:减分率≥30%,且<60%;无效:减分率<30%.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结果:1、治疗前YGTSS提示轻度7例,中度20例,重度3例.2、治疗后即刻症状好转7例,显效3例,痊愈3例;治疗后28天好转7例,显效7例,痊愈3例;治疗后56天好转7例,显效10例,痊愈3例,总有效率66.6%.3、治疗有效的20例患儿中发生抽动的减分率明显高于运动抽动的减分率(P<0.05).结论:rTMS是治疗抽动-秽语综合征的有效的辅助治疗方法,对发声性抽动的改善情况明显好于运动性抽动.
  • 摘要:目的:本文通过模拟建立留守儿童动物模型,研究慢性锂处理对后天获得性孤独症样行为的作用及机制,为临床早期干预自闭症提供线索.方法:对新生大鼠每天进行1小时的母婴隔离(出生后第一天至第九天),在每次母婴隔离结束后立即对子鼠进行氯化锂(2mmol/kg)腹腔注射,成年后(6-8周龄)采用三箱动物社交行为实验检测大鼠社交能力和刻板行为,采用强迫游泳检测大鼠的抑郁症状,采用高架十字迷宫检测大鼠的焦虑症状;通过神经电生理检测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自发性兴奋性突触后电流(sEPSC)和抑制性突触后电流(slPSC)的变化.结果:结果显示:1)与对照大鼠相比,社交行为能力检测发现早期经历母婴隔离的大鼠成年后与陌生大鼠的交流时间显著性降低,而玩玩具的时间明显增加,表明母婴隔离将导致社交行为障碍;强迫游泳实验发现经历母婴隔离的大鼠成年后表现出明显的抑郁症状,因为它们从游泳到不动的潜伏期(latency to immobility)显著性缩短(母婴隔离vs.对照组,p<0.05);高架十字迷宫实验室发现经历母婴隔离的大鼠成年后还表现出明显的焦虑症状,因为它们在开放臂待的时间明显缩短(母婴隔离vs.对照组,p<0.05).而慢性氯化锂注射,则可以显著性的改善母婴隔离引起的社交障碍、焦虑和抑郁等行为.2)神经电生理结果发现早期母婴隔离对海马CA1区神经元的sEPSC没有影响,但是显著性的降低slPSC的频率.结论:早期母婴隔离会导致后天获得性孤独症样行为,其产生机制可能是母婴隔离破坏了神元经的兴奋性和抑制性稳态,慢性氯化锂处理可能可以通过恢复这种稳态而改善后天获得性孤独症症状.
  • 摘要:目的:对国内外应用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脑性瘫痪的现状及新进展作一综述.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CNKI和Pubmed数据库中2001-01/2013-04关于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脑瘫的文章,在标题和摘要中以"神经干细胞,移植,脑瘫"或"neural stem cell,transplantation,cerebral palsy"为检索词进行检索.选择文章内容与神经干细胞有关者,同一领域文献则选择近期发表或发表在权威杂志文章.结果与结论: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脑瘫已经在动物实验和少量针对人类的临床实验中获得了部分成功,对小儿脑瘫的功能康复起着促进作用,给小儿脑瘫的今后的治疗指明了方向.
  • 摘要:目的:评价左乙拉西坦(LEV)和奥卡西平(oxc)单药治疗新诊性癫断儿童良痫伴中央颞棘波(BECTS)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开放、对照方法,选择2008年1月到2011年6月天津市儿童医院神经内科确诊BECTS 97例(LEV组52例,OXC组45例),年龄3.7~10.7岁.应用LEV和OXC单药治疗.LEV起始剂量125-250mg/d(7.2~20mg/kg.d),每周增加上述剂量,加量期2-6周,目标剂量250mg~1250mg/d(20~46mg/kg.d)平均剂量39.5±18.8mg/kg.d.OXC起始剂量150-300mg/d(7.8~10mg/kg.d),每周增加上述剂量,加量期2-6周,目标剂量300mg~1050mg/d(18~41mg/kg.d)平均剂量23.6±9.8mg/kg.d.结果:OXC组4例过敏停药,93例随防时间6月~48月.LEV组6个月总有效率为90.4%(47/52例),无发作率为67.3%(35/52例);OXC组95.1%(39/41例),75.6%(31/41例),两组比较总有效率及无发作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77,P=0.38;X2=0.30,P=0.58).LEV组12个月总有效率100%(35/35例)、无发作率82.9%(29/35例);OXC组100%(27/27例),88.9%(24/27例),两组比较总有效率及无发作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45,P=0.50).LEV组和OXC组EEG好转率分别为65.9%(25/38例),58.6%(17/29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36,P=0.55).不良反应:LEV组无因不良反应停药者,OXC组有4/45例(8.9%)因过敏停药.LEV组有6/52例(11.5%)、OXC组有7/41例(17%)因控制不满意添加其他抗癫痫药物中止单药治疗,结论:LEV及OXC单药治疗BECTS疗效相当,LEV无因不良反应停药,OXC可因过敏停药.
  • 摘要:目的:探讨脑瘫患儿早期康复治疗结合医护指导的临床疗效与影响.方法:2010年5月~年2013年4月在我院小儿神经专科门诊诊治的86例脑瘫高危儿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将其随机分为A组45例,B组41例.A组采取早期康复与医护指导相结合的模式,B组采取常规的养育方式,只进行医护指导和早期家庭教育,比较两组脑瘫高危儿的神经、运动发育情况.结果:采用格塞尔(Gesell)发展量表对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评分进行比较,A组患儿经医院早期康复治疗结合医护指导教育后其DQ评分较治疗前及对照组均明显增高(P<0.01);B组的DQ评分则治疗前后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早期康复治疗结合医护指导治疗脑瘫的模式,更能够改善脑瘫高危儿的运动、社交、语言及神经发育状况,值得在临床中广泛使用和推广.
  • 摘要:目的:研究左乙拉西坦添加治疗有癫痫样放电的额叶癫痫患儿的24小时视频脑电图与临床改变.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本研究对长期服用1至2种抗癫痫药物治疗但有癫痫样放电的额叶癫痫患儿使用左乙拉西坦添加治疗,观察添加治疗前后的24小时视频脑电图及临床发作的变化.左乙拉西坦起始为20mg/kg,D,分2次服用,2周后加服至30mg/kg,D,维持剂量为30~40mg/kg,D.对比左乙拉西坦添加前和添加6月后的24小时视频脑电图及临床发作,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结果分析.结果:添加左乙拉西坦治疗,能减少55例患儿的癫痫样放电,有效率为52.3%.治疗前后脑电图的改变有统计学意义(P<0.05).77例有临床发作的患儿经添加治疗后临床发作完全控制12例,发作减少28例,总有效率51.9%,患儿临床发作的减少与脑电图的好转相关(P<0.001).结论:左乙拉西坦添加治疗脑电图有癫痫样放电的小儿额叶癫痫能同时减少癫痫样放电和临床发作,且不良反应轻.
  • 摘要:文章介绍了合理用药的目前面临的现状及其解决难题。对我国现在儿童用药现状的药品市场、用药现象、存在的潜在危险表示担忧。并为保障儿童安全合理用药提出相应的建议。
  • 摘要:目的:回顾分析11例小儿DCD肝移植(其中胆道闭锁患儿10例,肝糖原累积症患儿1例)围手术期护理管理经验,探讨DCD肝移植患儿围手术期护理与并发症的发生及预后之间的联系.方法:统计分析我院2011年11月至2013年6月11例小儿DCD肝移植围手术期的相关临床资料:男2例,女9例,最大年龄5岁,最小年龄4月,平均体重<8.8kg,术前准备,术后药物的使用观察及护理(免疫抑制剂、肾上腺素能激动剂、限制性抗生素、抗高血压药、利尿剂、镇静止痛药),主要并发症:感染、肝动脉血栓,肌无力、腹腔出血、乳糜腹,毛细血管渗漏症)的治疗和护理,肠外营养管理等.结果:11例患儿7例痊愈出院,4例死亡.最常见的术后并发症包括:感染10例;血管并发症肝动脉血栓(3例);腹腔出血(1例);乳糜腹1例;毛细血管渗漏症1例.ICU平均住院时间为10d,机械通气平均时间37.6h.多巴酚丁胺、前列腺素E1、多巴胺的平均使用时间分别为3.3d,7.5d,8.8d.引流管放置时间最长14d.术后胃肠外营养的平均起始时间为12h至14d,进食起始时间平均72h.结论:围手术期成立专业肝移植护理小组;制定相关制度、职责;开展专业培训;合理安排排班;根据患儿情况制定个性化护理计划等为患儿提供精心的术前准备、全面的心理护理和专业的术后呼吸道管理、各种引流管护理、科学的特殊药物使用及护理、并发症的观察、治疗及护理是保证小儿DCD肝移植成功的关键之一.
  • 摘要:半椎体畸形是引起儿童先天性脊柱侧弯的常见原因,所引起的脊柱畸形常常进行性加重,早诊断、早治疗成为各家共同的观点.儿童半椎体畸形常常伴发其他系统的畸形.目前主流的治疗方法是一期后路半椎体切除术,发展比较成熟,但是仍存在很多严重并发症,笔者通过总结近5年国内外文献,总结相关手术治疗方法、手术并发症及相关预防策略,认为手术并发症主要包括椎弓根骨折、植入物失败以及脊髓、硬脊膜和周围神经损伤、伤口感染或延迟愈合、代偿弯加重等.
  • 摘要:目的:探讨儿童交替性偏瘫(AHC)的临床特点和诊疗对策.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例AHC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例患儿呈反复发作,时间间隔不定的交替性偏瘫,伴进行性认知功能减退斜视及眼球震颤,经氟桂利嗪治疗3月后,症状无明显改善,则添加托吡酯联合治疗,随访8个月后,发作显著缓解.结论:AHC临床中少见,临床症状较复杂,应注意鉴别,对于应用氟桂利嗪疗效欠佳或无效者,可添加托吡酯治疗.
  • 摘要:目的:探讨可吸收钉、棒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内上髁骨折的疗效及优缺点.方法:2009-2011年我院采用切开复位可吸收钉、棒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内上髁骨折23例,术后外固定3周后早期功能锻炼,随访6月~3年,平均18月.结果:本组23例均获得随访,骨折愈合23例,肘关节功能优20例,良3例,劣0例,优良率100%.结论:可吸收钉、棒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内上髁骨折能达到满意的骨折复位及牢固的内固定效果.可吸收材料在体内随着时间推移自行分解对人体无害,不影响影像学检查,无需二期手术取出内固定材料.术后可行早期功能锻炼,骨折愈合效果肯定,不影响关节功能及骨骺发育.
  • 摘要:目的:探讨SoJIA患儿特应质、肺炎支原体感染之间的关系及其对疾病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39例SoJIA患儿特应质、MP感染及病程特点临床资料;RT-PCR方法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IL-17、Foxp3、MDR-1和MRP-1mRNA表达水平;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能排出柔红霉素的淋巴细胞比率.结果:合并特应质的SoJIA患儿MP感染机率明显增高(X2=11.7986 p=0.0006);MP+Atopy+组、MP+Atopy-组、MP-Atopy+组中非单相病程比率均明显高于MP-Atopy-组(X2=14.4026 p=0.0024);IL-17mRNA表达比较:Atopy+组明显高于MP-Atopy-组、Atopy-组及正常对照组,MP+组明显高于MP-Atopy-组、MP-组及正常对照组,MP+Atopy+组明显高于MP-Atopy-组及正常对照组(F=5.1016 P=0.0001);Foxp3mRNA表达比较:Atopy+组明显低于MP-Atopy-组、Atopy-组及正常对照组,MP+组明显低于MP-Atopy-组、MP-组及正常对照组,MP+Atopy+组明显低MP-Atopy组及正常对照组(F=11.8421 P=0.0000);MDR-1mRNA表达比较:Atopy+组明显高于MP-Atopy组、Atopy-组及正常对照组,MP+组明显高于MP-Atopy-组、MP-组及正常对照组,MP+Atopy+组明显高于MP-Atopy-组及正常对照组(F=16.4463 P=0.0000);MP+Atopy+组能排出柔红霉素的淋巴细胞比率明显高于MP-Atopy-组(t=2.5399 p=0.0164).结论:SoJIA患儿合并特应质或MP感染可能通过促进Th17细胞增殖、IL-17表达增高致使自身免疫反应加重,并且通过上调多药耐药基因MDR-1表达诱使SoJIA患儿产生耐药,通过这两方面途径最终导致SoJIA患儿预后不良.
  • 摘要:目的:先天性肌病是一组具有类似临床表现的肌肉病.本文拟通过对12例不同类型先天性肌病患者进行RYR1基因热点突变检测,探讨RYR1基因热点突变检测在先天性肌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临床表现和体征、肌酸肌酶测定、肌电图检测及肌肉活检病理诊断结果,提取患者静脉血淋巴细胞DNA,对R、YR7基因C端96-106号外显子进行突变检测.结果:所有患者生后运动发育里程碑均有不同程度落后,均存在行走不稳、易跌倒、不会跑跳等症状,病情无进行性加重.体格检查提示所有患儿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肌力和肌张力减低,肌容积缩小,腱反射减弱,病理征(-).血清肌酸肌酶轻度升高4例,正常8例.肌电图提示肌源性损伤7例,未见异常5例.肌肉活检病理诊断中央轴空病3例,中央核肌病1例,先天性肌型比例失调2例,杆状体肌病2例,多微小轴空病1例,非特异性轻微病理改变3例.RYR1基因热点突变筛查在其中一个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中央轴空病家系中发现位于102号外显子的c.14678G>A(p.R4893Q)突变,为文献已经报道的致病突变;在2例散发的中央轴空病患者发现新发突变,分别位于101号外显子的c.14596A>G(p.K4866Q)突变及102号外显子c.14719G>A(p.G4907S)突变,其中1例患儿的无症状父亲发现相同的突变;在其他先天性肌病患者中,均未发现RYRR7基因C端(96-106号外显子)存在异常突变.结论:不同病理类型的先天性肌病患者具有类似的临床症状和体征,相似的肌酶测定与肌电图改变,确诊仍需肌肉活检病理检查.本研究中RYR1基因C端热点突变仅见于中央轴空病患者,对于临床疑诊者可考虑该基因型的筛查.
  • 摘要:目的:描述骨科住院患儿压疮发生率、发生部位及相关危险因素,为预防骨科患儿压疮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分析描入住我院骨科的2850例患儿压疮发生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所有患儿住院期间均进行至少3-5次压疮危险因素评估:入院时、牵引治疗后、配戴支具后、手术后、出院前.评估工具为Braden压疮危险评估量表.对评分低于18分者,进行压疮防范干预护理.对压疮发生者进行全面评估,调查压疮相关危险因素包括年龄、意识及感知觉水平、营养状况、大小便失禁、石膏固定、外固定支架、牵引情况、丁字防旋鞋使用、手术情况等因素,对压疮进行连续观察和护理,记录其原有疾病及治疗转归情况.结果:2850例患儿中,Braden压疮危险评估量表评分低于18分者共283人,其中发生压疮者21例,其中院外带入者3例.年龄从1岁到13岁,平均年龄2.5±1.8岁.发生部位分别为枕部2例、骶尾部4例、足跟部14例、足背1例.压疮分期采用国际压疮指南六期法进行,21例患者分期分别为一期2例,二期15例,三期3例,四期1例.压疮治疗均由伤口治疗护士进行,全部患儿均治愈出院.21例患儿中,采用枕颌带牵引治疗者2例,下肢皮肤牵引并使用丁字防旋鞋者13例,使用髋人字支具者4例,使用波士顿支具者2例.21例患儿中,存在意识及感知觉障碍者2例,手术后发生者7例,有低蛋白血症者3例.结论:我院骨科住院患儿压疮发生率约为1%,发生部位最多见的是足跟,其次是骶尾部.压疮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中,主要与医疗器具的使用、手术、患儿的意识及感知觉水平和营养状况相关.
  • 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临床拟诊或疑诊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多囊肾(ARPKD)患儿PKHD1基因检测的诊断价值,并结合临床资料,分析基因检测的价值以及可能出现偏差的原因.方法:选取2009-2012年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就诊的临床拟诊或疑诊为ARPKD的患儿10例,包括6例儿童,4例胎儿.分析病史,并检测患儿及其父母外周血白细胞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PKHD1基因编码区,测序并分析突变情况.结果:6例儿童中共发现11种杂合突变,其中新发突变(P137S,V836A,Q1574H,L2658X)4个、可致病性突变(P137S,V836A,L2658X,T36M,R559W)5个.共2例儿童分别存在2个不同的可致病性杂合突变,1例仅发现1个可致病性杂合突变,因此有1/3患儿通过PKHD1基因检测得到确诊.4例胎儿中共发现6种杂合突变(R760C,N830S,A1262V,S3457C,Q3899R,Q4048R),其中新发突变(S3457C)1个、可致病性突变(S3457C)1个.仅1例胎儿发现1个可致病性突变,因此PKHD1基因检测没能为此4例胎儿提供有力的确诊证据.4例先天性肝纤维化患儿中有2例通过基因检测确诊为ARPKD,其余2例通过综合分析基因检测结果与临床资料予以除外.结论:PKHD1基因检测是辅助诊断ARPKD的有效手段,同时通过分析基因检测结果可进一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 摘要:病毒感染在儿童期极为常见,有效治疗方法不多,各种新发病毒感染也日见增多,其与肾病综合征关系有以下3种:(1)可以作为肾病综合征发病的唯一病因;(2)是肾病综合征复发的重要诱因;(3)是肾病综合征的常见并发症之一.本文主要对第1种情况即病毒相关性肾病综合征进行介绍.研究结果表明:病毒感染相关性肾病综合征的治疗通常以抗病毒治疗为主,每种病毒药物种类不同,注意应用指证、疗程各有不同、副作用也有别。对于有慢性化进展趋势患者还需适当考虑免疫抑制治疗。不同类型的病毒相关性肾病的预后有所区别,与病毒、病情等有关,HIV肾病最差,其次HCV肾炎,再次为HBV肾炎和其它病毒相关性肾病。
  • 摘要:目的:研究广东地区原发性激素耐药型肾病综合征(SRNS)患儿NPHS2和CD2AP基因变异情况,探讨NPHS2和CD2AP基因变异与SRNS发病的关系,为儿童SRNS的临床诊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随机选取26例广东地区原发性SRNS患儿和20例正常健康儿童,对其NPHS2基因8个外显子和CD2AP基因18个外显子的PCR产物直接测序,所得结果与美国国立生物技术信息中心(NCBI)的基因数据库进行比对,检测基因变异情况.结果:26例患儿中14例SRNS患儿和4例正常对照组儿童存在NPHS2单核苷酸多态性(288C>Theterozygous in exon 2,954T>Cheterozygous and homozygous,1038A>Gheterozygous in exon8),均为已报道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但两组之间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检SRNS患儿中仅有2例检测出CD2AP基因1个内含子区突变(1917+20C>G).结论:NPHS2基因变异可能并非中国广东地区SRNS患儿发病的主要机制;CD2AP基因内含子突变可能增加患儿对早发性SRNS和FSGS的易感性,提示内含子也可能参与SRNS的发病.
  • 摘要:目的:肾病综合征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最常见的并发症是高凝状态或血栓形成,常见有肢体深部静脉及肾静脉血栓,而颅内静脉窦血栓较少见,其发病率低,本文探讨肾病综合征患儿并发颅内静脉窦血栓(CVST)的诊断的指征及抗凝、溶栓等治疗方法.方法:明确诊断肾病综合征并发颅内静脉窦血栓可通过临床表现与实验室检查抗凝因子如ATⅢ、C蛋白和S蛋白等;纤溶系统如纤溶酶原降解产物、D-二聚体等及尿蛋白/肌酐的比值;影像学诊断主要的检查手段有头颅CT、头颅MR、头颅MRV和DSA.方法:采用尿激酶、低分子肝素及抗血小板凝聚等联合治疗.(1)尿激酶:初剂量2000~4000u/kg.d,首剂冲击量20000~40000u在15~30分钟内滴完,而后将余量用输液泵均匀地泵入,第2天起2000u/kg.d用输液泵均匀地泵入,1个疗程3~7天.治疗期间每周测定3次凝血酶时间(TT)、血浆纤维蛋白原(Fg)、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s)和D二聚体(D-D),应控制TT比正常对照延长2~2.5倍的范围内,Fg较治疗前降至1.20~1.50g/L,FDP300~400mg/L,特别注意有无出血情况.Fg为溶栓治疗可能发生出血的首选指标,其含量<1.0g/L为危险指标.结果:肾病综合征并发颅内静脉窦血栓其临床表现多样,缺乏特异性。实验室检查血中ATIII下降、C蛋白活性减低与游离S蛋白水平降低;尿蛋白l肌醉的比值增高;D一二聚体里500mg/L时,需进一步通过影像学检查明确诊断。头颅CT,MRI与MRV和DSA是诊断颅内静脉血栓的有效方法,而DSA是诊断肾病综合征并发CVS下的金标准。CVST主要特征为血流信号缺失或异常信号、静脉窦扩张及典型的s三角。一旦明确诊断CVS下的患儿应在48小时内给予低分子肝素与抗血小板凝聚药物抗凝及联合应用大剂量尿激酶冲击等综合治疗,其疗效较好,出血的可能性小。结论:NS并发颅内静脉窦血栓由于临床表现无特异性,甚至隐匿,需尽早明确诊断;一旦确诊CVST的患儿应在48小时内给予低分子肝素与抗血小板凝聚药物抗凝及联合应用大剂量尿激酶冲击维持溶栓等综合治疗,其疗效较好,出血的可能性小。
  • 摘要:目的:通过检测PNS患儿肾病期和缓解期尿液中NGAL的水平,分析PNS患儿不同时期尿液NGAL的变化,旨在探讨NGAL在诊断儿童PNS合并肾小管间质损伤、可能早期合并AKI中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2年8月-2013年2月在我院儿童肾内科收治的PNS病例共63例(男50例,女13例),正常对照组为健康儿童50例(男38例,女12例),采用ELISA法检测PNS患儿在肾病期、缓解期及正常对照组尿液中NGAL的水平,比较各组间尿NGAL水平的差异.结果:1、PNS肾病期组、PNS缓解期组及正常对照组尿NGAL分别为(2.43±1.19、1.32±0.72、1.44±0.78)ng/ml.PNS肾病期组尿NGAL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及缓解期组,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PNS缓解期组和正常对照组之间比较尿NGAL水平无显著差异.2、PNS肾病期组尿NGAL与尿β2-MG、尿NAG、24小时尿蛋白定量呈正相关(r=0.316,r=0.306,r=0.381,P<0.05),与血清白蛋白呈负相关(r=-0.391,P<0.01).3、PNS肾病期尿β2-MG、尿NAG水平和正常对照组比较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和24小时尿蛋白定量、血清白蛋白之间不相关.结论:1、PNS肾病期患儿尿NGAL水平较缓解期和正常对照组均明显升高.2、PNS肾病期患儿尿NGAL水平明显升高且与尿β2-MG、尿NAG之间呈正相关,提示尿NGAL可作为检测肾小管间质损伤的敏感指标,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应PNS肾小管损伤的严重性.3、尿NGAL与24小时尿蛋白定量呈正相关,与血清白蛋白浓度呈负相关.随着肾病缓解、尿蛋白消失,尿NGAL也恢复正常,说明尿NGAL对监测PNS疾病的活动性和治疗效果具有一定的作用.4、尿NGAL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作为PNS患儿有可能发生AKI的预测因子.
  • 摘要:目的:了解儿童家长对儿童肾脏病知识的认知程度、需求情况及行为.方法:通过自设问卷,对奉化市2012年初中一年级及小学一年级的全部学生家长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共调查了7018位学生家长,有效问卷6539份,有效率93.25%.对儿童肾脏疾病的临床表现如尿液颜色改变、眼睑浮肿、小便泡沫多、尿路感染的知晓率分别为35.7%、29.6%、34.2%、67.6%,60.7%的家长认为儿童会发生肾脏疾病,59.6%的家长知道尿常规是发现肾脏疾病最简单的检查方法,28%的家长曾带孩子进行过尿常规的检查,67.9%的家长认为尿液检查异常者需要定期至医院复查尿常规.85.2%的学生家长未接触过儿童肾脏疾病知识,家长最希望了解儿童健康保健途径分别是医生、电视广播报纸、听别人说、科普书籍、互联网,最希望了解的肾脏病知识分别为健康保健知识指导、发病率及预防方法、常见表现、发病诱因或诱发因素、治疗方法和效果,最希望进行的教育形式分别是与医护人员交谈、个别指导,阅读一些科普用手册,观看有关录像和讲座,热线、电话咨询.结论:家长对儿童肾脏疾病知识认知水平较低,进行尿液检查者比例低,最希望通过医生来了解有关儿童肾脏疾病的知识,应通过大众媒体、卫生服务体系等对家长进行儿童肾脏疾病知识的宣传,以提高家长对儿童肾脏疾病的认识水平和儿童尿液检查的比例,从而减少终末期肾病的发病率.
  •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血液净化模式对急性肾损伤(AKI)患儿血清β2-微球蛋白的清除效果及血液动力学和安全性研究.方法:收集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收治于贵阳市儿童医院肾脏免疫科和PICU行血液净化治疗98例次的小儿急性肾损伤的患者38例.其中男性22例,女性16例,年龄5月至14岁.AKI诊断按照2004年ADQI和2005年AKIN分期,分析各型AKI的病因、发生率、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和预后转归.依据不同血液净化方式分为持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组和问歇性血液透析(IHD)组,其中CRRT组上机治疗8h至16h,IHD组治疗2.5至3h.评价患者即刻、血液净化结束1小时、血液净化结束后24h的生命体征、血生化检测、血尿素氮、肌酐及水电解质酸碱平衡、血清β2-微球蛋白及凝血机能(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等)、平均动脉血压及血氧饱和度等.结果:AKI行血液净化治疗共38例98例次(包括IHD、CWH、CVVHDF).CRRT组68例次,IHD组32例次.进展至ESRD需长期维持透析治疗2例,病死率0.①CRRT组与IHD组治疗前血尿素氮、肌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CRRT组患者血清β2-微球蛋白清除效果较IHD组为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span><0.05);③CRRT组中不良反应出现少,患儿安全性较IHD为高.治疗过程中BPC有减少,PT、APTT比治疗前明显延长(P</span><0.01),但无出血,D-二聚体及纤维蛋白原下降,患儿生命体征平稳,血流动力学稳定.结论:CRRT对小儿急性肾损伤具有清除血清β2-微球蛋白好、血流动力学稳定等特点,是治疗小儿急性肾损伤的一种快速有效和安全的方法.
  • 摘要:目的:研究紧密连接蛋白cldn-2在AKI患儿肾组织的表达变化,探讨cldn-2与肾脏病理损害及肾功能损害程度的关系.方法:研究对象为2009年12月至2011年12月在本院肾内科住院并行肾活检的AKI患儿,依据病情的严重程度将AKI患儿分成轻症组及重症组.对照组为同期住院临床诊断为孤立性血尿、肾活检为肾小球轻微病变的患儿.采用血生化分析仪检测患儿血清肌酐水平;肾脏病理计分法评估肾脏病理损害的程度;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患儿肾组织cldn-2的表达.结果:①对照组患儿肾组织cldn-2分布于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胞膜顶端及相邻细胞侧,呈规则的栅栏样均匀连续排列,在细胞浆中少量表达;AKI患儿肾组织cldn-2在肾小管上皮细胞胞膜上的分布较稀疏且排列紊乱,在胞浆中的表达增加.②对照组、AKI轻症组、AKI重症组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cldn-2阳性表达面积分别为(7.98±0.72)%、(5.02±0.47)%、(3.74±0.73)%,三组间比较差异显著(F=44.77,P<0.01).③cldn-2阳性表达面积与肾小管间质的病理损害评分呈负相关(r=-0.809,P<0.01),与血清肌酐水平呈负相关(r=-0.903,P<0.01).结论:AKI患儿肾脏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cldn-2的分布和表达均发生变化,cldn-2的表达水平与肾脏病理损害程度及肾功能损害程度密切相关.提示cldn-2的表达和分布异常可能开启肾小管上皮细胞紧密连接紊乱介导急性肾损伤.
  • 摘要:目的:提高对儿童继发于巨细胞病毒(CMV)感染的肾病综合征的认识.方法:对2010年3月我科收治的1例继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的临床和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复习文献.结果:本例患儿以肾病综合征、贫血、外周血出现异常淋巴细胞为主要表现,血清CMV-IgG阳性,肾组织病理呈非典型膜性肾病,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到病毒抗原,更昔洛韦治疗后症状缓解.结论:部分肾病综合征可能是由于CMV感染所致,尤其是当疗效差,病程迁延时,更应注意本病的可能.血清学证据可作为CMV感染的依据,但病理检查是诊断CMV相关性肾脏病的重要手段.
  • 摘要:目的:文章对近期肾脏病房临床工作中一些存在持续性补体减低的病例进行总结,期望能从中探讨补体缺陷在肾脏疾病发展过程中所起的影响,归纳这些患儿的临床特点及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案.方法:观察对象为5名存在持续性补体减低并排除乙型肝炎病毒相关肾炎的肾脏疾病患儿,他们均为男性,年龄从5岁到13岁不等.对这些患儿进行了1-6年的随访,主要观察项目包括临床表现、病程、诊断、肾穿结果、补体水平、主要治疗、基因分析及预后等.结果:已有大量文献报道C3、C4缺陷与多种肾小球疾病有关,观察的这几个病例临床诊断及病理各不相同,分别为:不典型溶血尿毒综合症、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及紫癜性肾炎.这些患儿都存在持续的C3和/或C4减低:C30.04-0.429g/L(0.6-1.5g/L),C40.06-0.11g/L(0.12-0.36g/L),且尚未发现有SLE证据.这些患儿都发病较早(6个月-10岁),病程迁延,但目前病情控制尚平稳.其进一步病情变化及预后仍有待观察.对这些持续性补体减低的肾脏病患儿进行的补体基因检测大多提示存在基因突变,而且多数未见报道及SNP数据收录,是否具有致病性仍待进一步证实.结论:需要对存在补体减低的肾脏病患儿进行随访及补体监测.对于临床上怀疑有先天性补体缺陷的患者有必要进行基因检测,这不仅有助于明确病因,同时对于中国人群补体缺陷的基因结构研究也必不可少.积累更多的临床病例有利于我们总结该类患儿的临床特点,探索疾病发生、发展机制及更合理的治疗手段.
  • 摘要:目的:探讨儿童多发囊性肺疾病的病因及临床特点,旨在于提高儿科医生对儿童MCLD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2004年3月—2012年12月诊治的25例MCLD患儿的临床资料,总结、分析儿童MCLD的病因、临床表现、胸部影像学检查、肺功能检查及病理学检查等资料.结果:1、25例儿童MCLD中,明确诊断15例,疑诊7例,病因不明3例.2、儿童MCLD的病因如下:支气管肺发育不良12例,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7例(其中3例确诊,4例疑诊),疑诊特发性肺纤维化3例,病因不明3例.3、96%的MCLD患儿均存在呼吸系统的临床表现:其中气促22例,咳嗽16例,咳痰14例,呼吸困难15例,三凹征17例,湿罗音14例.伴随的肺外表现各异:其中腹胀3例,耳溢脓3例,头部包块2例,气胸1例,贫血貌6例,淋巴结肿大5例,肝脾肿大7例,皮疹3例,黄疸2例,杵状指1例.4、18例行胸部X线检查,提示肺部有囊性病变的仅有3例,25例均行胸部计算机断层扫描及胸部高分辨率CT检查,结果均提示有囊腔病变,且不同疾病的囊腔病变在其分布、形状、大小、囊壁及伴随的胸部表现方面均呈现出各自不同的特点.5、3例疑诊IPF的患儿行肺功能检查,结果均提示有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6、25例病例中,仅有3例有病理学检查资料,多数患者无法实施或拒绝行肺活检,导致部分疾病诊断不明.结论:1、本组研究中,儿童MCLD的病因为BPD、LCH、IPF.2、儿童MCLD以呼吸系统的临床表现常见,但缺乏特异性,而伴随的肺外表现各异,对疾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有一定价值.3、胸部CT及HRCT可以区分囊腔的自身特点,优于胸部X线平片.4、儿童MCLD的诊断需结合患儿的特殊病史、肺外表现、肺功能检查、胸部影像学检查,其中胸部CT及HRCT是诊断及鉴别囊性肺疾病的重要手段,不同疾病的囊腔特征不同,对这些特征加以分析总结,能为诊断提供依据.5、组织病理学检查是某些疾病的确诊工具,通过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点等不能明确者,应行病理活检.
  • 摘要:目的:近年来利妥昔单抗(美罗华)被证实在激素依赖(SDNS)和部分激素抵抗(SRNS)的儿童特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中有效.本研究旨在了解运用美罗华后的中长期疗效及副作用观察.方法:本研究是单中心、前瞻性观察12例入组的SDNS和SRNS患者运用美罗华后平均随访19个月的中长期疗效.所有的患者均由于明显的药物副作用和/或使用原有免疫抑制剂仍不能控制疾病的活动.所有患者在第一个疗程使用一剂美罗华,密切监测外周血B细胞数量(CD19作为标记).如果CD19细胞恢复(CD19>3%),建议使用第二剂美罗华或加用霉酚酸酯(MMF).如果疾病复发,我们建议使用第二剂美罗华或重新使用激素或联合普乐可复.结果:男女患者的比例为5∶1(10∶2),发病年龄为2.0~8.9岁.随访了12~24个月(平均19.0个月;中位数18.0个月).12个入组患儿中10例为SDNS,2为SRNS.其中10例为微小病变肾病(MCD),1例为局灶节段肾小球硬化(FSGS)和1例局灶增生性肾小球肾炎(FPGN).5例患儿接受了第二次美罗华,2例(40%)由于B细胞恢复,3例由于复发(60%).5例患儿在随访中复发,重复使用美罗华的3例患者中2例重新获得缓解,1例则无效;另外2例使用激素联合普乐可复后获得缓解.使用美罗华后达持续缓解的有7例患者(占58.3%),其中4例患者单用MMF维持,3例患者未服用任何药物.其余患者的缓解时间较用药前明显延长.对于停用激素大于1年的患者的生长速率明显优于停用激素半年者和未停激素之前.末次随访时,25%的患者未服用任何免疫抑制剂.在仍服用药物的患者中,所有剂量均有明显降低.随访期间未发生不良事件发生.结论:本研究进一步证实美罗华在激素依赖和激素耐药患儿中长期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持续维持缓解的理想治疗方案仍需进一步观察.
  • 摘要:目的:(1)检测Pax2基因在人输尿管组织的表达情况.(2)检测Pax2基因启动子DNA甲基化水平.(3)通过检测DNA甲基转移酶(Dnmt)的表达分析引起DNA甲基化差异的可能原因.方法:(1)材料:病例组标本21例,来自我院泌尿外科行输尿管再植术的Ⅲ级以上原发性VUR患儿术中切下的异常输尿管下段组织,对照组3例,分别为外伤行肾、输尿管切除术,左输尿管结石伴末端狭窄行输尿管再植术,及肾移植术中取得的输尿管下段组织.(2)方法:通过免疫组织化学、Western blot及Real-time PCR检测VUR及对照组输尿管组织蛋白质及mRNA的表达,然后通过重亚硫酸盐测序(BSP)方法检测VUR及对照组输尿管组织Pax2基因启动子DNA甲基化水平,最后通过Real-time PCR检测VUR及对照组输尿管组织三种DNA甲基转移酶的mRNA表达.结果:(1)Pax2表达于VUR输尿管上皮细胞胞核,且VUR组Pax2蛋白质(P=O.011)及mRNA(P<0.0001)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2)Pax2的蛋白质表达量在不同年龄(P=0.309)、性别(P=0.316)及反流等级(P=0.339)的VUR中无显著差异.(3)VUR组Pax2基因所测启动子序列的DNA甲基化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45),但与mRNA的表达无显著相关性(P=0.091).(4)Pax2基因所测启动子序列的DNA甲基化水平在不同年龄(P=0.574)、性别(P=0.347)、反流等级(P=0.881)的VUR中无显著差异.(5)VUR组Dnmt3a显著低于对照组(P=0.027),但Dnmt1、Dnmt3b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VUR组Pax2基因蛋白质及mRNA的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其表达的意义有待进一步研究.(2)VUR组Pax2基因所测启动子序列的DNA甲基化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释Pax2在输尿管上皮细胞的高表达.(3)Pax2基因所测启动子的DNA低甲基化可能是由低水平的Dnmt3a所引起.
  • 摘要:目的:探讨在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EFE)发病中可溶性fas(sfas)与可溶性fas配体(sfas-L)的作用.方法:20例EFE患儿为试验组,同期门诊26例健康体检婴幼儿为对照组.取血后测量血清中sfas/sfas-L含量.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二者年龄、性别组成无统计学差异,而体重存在显著差异(分别为9±2.3kg,10±1.9kg,P<0.01).试验组与对照组间sFas(222.1±125.1pg/mL;306.4±228.4pg/mL,P>0.05)、sFas-L(1023.5±668.7pg/mL;1259.8±719.8pg/mL,P>0.05).同时将病人按预后将试验组分层,死亡病例与病情无缓解病人合并为危重组,病情好转者为普通组.对照组、普通组与危重组间sFas(306.4±228.4pg/mL;234.8±141.4pg/mL;184±44pg/mL,P>0.05),sFas-L(1259.8±719.8pg/mL;985.6±671.1pg/mL;1137.2±725.4pg/mL,P>0.05)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Fas介导的细胞凋亡在EFE的发病机制中可能无显著作用.
  • 摘要:目的:探讨小儿心前区不适患儿临床诊断中平板运动试验的应用价值及意义.方法:对2010年7月至2013年5月我院470例心前区不适患儿进行平板运动试验,其中男255名,年龄3-15岁;女215名,年龄3-16岁.采用美国GE公司生产的T2100跑台、CASE分析系统的活动平板机按改良Bruce方案行运动试验.分析试验前后的心电图特点及其原因.结果:470例受检者中,运动前后心电图均正常者共351(74.7%)例.2例(0.4%)运动前心电图正常,平板运动试验中1例(0.2%)出现短阵室速,1例(0.2%)短阵房速.86例(18.3%)常规心电图可见期前收缩,其中,1例(0.2%)运动试验中出现短阵室速,2例(0.4%)短阵房速,7例(1.5%)运动中或运动后早搏存在,76例(16.2%)运动试验中早搏消失.运动前2例(0.4%)左房心律与窦性心律交替,1例(0.2%)房性心动过速,1例(0.2%)非阵发性交界性心动过速,运动试验中消失;运动前8例(1.7%)ST-T改变,运动试验中消失;2例(0.4%)运动前心电图正常,运动后可见ST-T变化.7(1.5%)例运动前T波低平,运动后可见ST-T变化.9例运动后ST-T变化患者加服心肌复能剂,随访2~6月,7例复查平板运动试验正常,2例失访;6例(1.3%)Ⅰ°AVB或Ⅱ°ⅠAVB运动后消失,3例(0.6%)窦性心动过缓运动后消失.1例(0.2%)QT延长伴有晕厥史,运动后QTC延长加重达0.48秒,支持Ⅰ型QT延长综合佂,口服心得安治疗,随访2年余无晕厥再次发作.全部受试患儿运动试验中无昏厥及恶性心律失常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平板运动试验是小儿心前区不适诊断中一项安全有效的辅助检查.可有助于区分病理性及心因性因素,进而有助于明确病因诊断,指导临床治疗及日常生活运动耐受力.
  • 摘要:目的:观察以托特罗定和槐杞黄为主的药物联合心理行为治疗对ADH水平正常的儿童原发性遗尿症(PNE)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7年6月至2012年5月在门诊治疗的221例PNE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中西药物治疗组和联合治疗组.对照组仅给予托特罗定口服,药物治疗组给予托特罗定和槐杞黄口服,二月后托特罗定减量1/2,联合治疗组在上述基础上加用夜间定期叫醒、睡前控水、完成遗尿日记、鼓励等心理行为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即刻评估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停止治疗后随访3个月,再评估远期疗效.结果:完成各自疗程后对照组治愈率43.2%,总有效率75.7%,药物治疗组治愈率70.3%,总有效率86.5%,联合治疗组治愈率79.5%,总有效率94.5%,药物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治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5),联合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5);随访三个月,对照组治愈率28.4%,总有效率47.3%,药物治疗组治愈率54.1%,总有效率70.3%,联合治疗组治愈率71.2%,总有效率91.8%,药物治疗组和联合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比较,其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5),联合治疗组在总有效率上更优于中西药物治疗组(P<0.0125).结论:对ADH水平正常的PNE,以托特罗定和槐杞黄为主的药物联合心理行为治疗的近期、远期疗效均为最佳,且安全性好,建议在国内各类医疗机构作为适宜技术推广.
  • 摘要:目的:了解单纯泌尿道感染(UTI)和肾病综合征(NS)合并UTI菌群、药物敏感性和耐药性的差异.方法:收集单纯UTI与NS并发UTI患儿的临床资料和中段尿培养结果并进行分析.结果:单纯UTI患儿中,有症状者35例(79.55%);NS并发UTI患儿中,有症状者31例(59.6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UTI患儿中共培养出44株病原菌,NS并发UTI患儿中共培养出53株病原菌;大肠埃希菌在单纯UTI和NS合并UTI中均为优势菌群,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球菌感染在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UTI患儿与NS并发UTI患儿所分离的大肠杆菌均对常用抗生素耐药率较高.结论:与单纯UTI相比,NS并发UTI的临床症状常不典型,以无症状菌尿为多见,致病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耐药率高;革兰阳性球菌感染有上升趋势,在尿培养结果未出来之前,应首选用含有酶抑制剂的抗生素.
  • 摘要:目的:1.分析尿道下裂患儿临床表型特点,临床表型与合并其他泌尿生殖系统畸形的关系.2.研究单纯尿道下裂或合并其他泌尿生殖系畸形病人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功能,探讨发病机理.3.对尿道下裂患儿进行MAMLD1基因扫描以进一步阐明其突变谱并分析与不同临床表型的关系.方法:实验一选择了72例尿道下裂儿童,抽取被检者外周血行染色体核型分析,并对合并有幼稚型睾丸和/或小阴茎的患者行LHRH刺激试验及HCG刺激试验.实验二以上72例尿道下裂患者中去除3例46,XX男性性逆转综合症,余69例患者为实验组,同时选取50例健康男童作为对照.抽取外周血提取DNA,设计引物行PCR反应,对实验组进行直接测序,扫描MAMLD1基因具有编码功能的6个外显子及侧翼序列.选择发现突变的外显子,在对照组中进行测序.结果:实验一72例病人中前端型14例,中端型41例,后端型17例.35例(48.6%)为单纯型尿道下裂,37例(51.4%)合并其他泌尿生殖系统畸形.中端以上尿道下裂合并其它畸形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前端尿道下裂合并畸形的发生率.3例患者存在染色体异常,均为46,XX(1例SRY+;2例SRY-).LHRH刺激试验结果LH峰值较刺激前增加10倍以上,FSH峰值较刺激前增加4倍以上.HCG刺激试验中睾酮试验后数值为试验前7.2-34.2倍,平均29倍.实验二实验组中MAMLD1基因在外显子2、3、5、7中共发现6种突变,分别为c.5A>G(p.D2G)、IVS4-364C/A、c.1910A>G(p.N637S)、c.2208T>C、c.2227G>A(p.E742K)和IVS8-144C/T.除c.5A>G(p.D2G)为新发现的碱基突变,余均为单核苷酸多态性(SNP).IVS4-364C/A在两组中的出现频率有非常显著差异,其余4种SNP均无统计学意义.合并小阴茎和/或幼稚型睾丸的频率在发生和不发生IVS4-364C/A(rs1209024)突变的两组病人中有非常显著差异.结论:实验一尿道下裂患者中以合并阴茎阴囊转位为最常见.中端型以上患者是我国尿道下裂患者中接受治疗的主体.染色体核型异常并非引致尿道下裂合并其他畸形的主要因素.尿道下裂严重程度与合并其它畸形的发生率有相关性.合并小阴茎和/或幼稚型睾丸畸形患者睾丸功能正常.实验二MAMLD1基因可能是我国尿道下裂的热点基因,c.5A>G(p.D2G)是新发现的突变.IVS4-364C/A(rs1209024)与合并小阴茎和/或幼稚型睾丸有关.
  • 摘要:目的:总结与分析我院儿童恶性肿瘤化疗后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及其影响因素,探讨相应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2年2月至2011年5月在我院血液肿瘤科住院期间死亡病例的相关临床资料,共82例.对其死亡原因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治疗中感染相关死亡58例,原发病死亡16例,出血相关4例,急性坏死性胰腺炎2例,肿瘤崩解综合征2例.死亡病人中白血病54,非淋巴造血系统恶性肿瘤25例,淋巴瘤3例.本组资料中感染相关死亡占所有死亡原因的首位,患儿化疗后白细胞<1.0×109/L时,感染发生机率明显增高,与白细胞>1.0×109/L者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1.326,P=0.000).在明确的病原学中革兰氏阴性菌占13例,真菌感染10例,革兰氏阳性菌3例.结论:感染是导致患儿化疗后死亡的主要原因,病原菌中以革兰氏阴性菌及真菌占主要地位,早期积极、合理、有效的应用抗生素及时联合抗真菌治疗对于降低患儿化疗相关的死亡发生率有重要意义.
  • 摘要:目的:探讨miRNA-92a是否通过调控TrkA蛋白的表达而影响神经母细胞瘤的增殖和迁移能力.方法:通过realtime RT-PCR技术检测神经母细胞瘤细胞系SK-N-BE(2)-M17细胞在转染miRNA-92a mimics或miRNA-92a inhibitors后miRNA-92a和TrkA mRNA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以U6和β-actin为内参基因;流式细胞术测TrkA蛋白的表达变化;CCK-8法测细胞的增殖能力的变化;transwell小室实验分析对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结果:与转染miRNA-92a mimics NC相比,转染miRNA-92a mimics后,miRNA-92a表达显著上调,抑制TrkA mRNA翻译成TrkA蛋白,其增殖能力和迁移能力也明显增强;与转染miRNA-92a inhibitorsNC相比,转染miRNA-92a inhibitors后,miRNA-92a表达显著下调,降低了其对TrkA mRNA翻译的抑制作用,促进了TrkA蛋白的表达,其增殖能力和迁移能力也明显降低.结论:miRNA-92a可以下调TrkA蛋白并促进神经母细胞瘤的增殖和迁移能力.
  • 摘要:目的:研究全身奥曲肽显像对于神经母细胞瘤(neuroblastoma,NB)诊断及判断预后的临床价值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6.4-2011.3收治14例(男10例,女4例)经全身奥曲肽显像辅助诊断NB患儿治疗前后的疗效分析,分析奥曲肽显像对于神经母细胞瘤诊断及预后判断的临床价值.结果:14例NB患儿中位年龄:4.8岁(1~8岁).根据国际神经母细胞瘤分期(INSS)标准:Ⅲ期4例,Ⅳ期10例.14例患儿均经病理确诊及放、化疗治疗,其中2例行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14例患儿全身奥曲肽显像阳性率57.14%(8/14),其中3例于治疗前后行全身奥曲肽显像检查2例提示病灶变化明显,1例假阳性.结论:虽然根据分期及首发部位分组无统计学意义,但全身奥曲肽显像检查作为辅助诊断神经母细胞瘤的价值肯定,可在一定程度上对NB的预后评估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 摘要:目的:本实验证实三氧化二砷(As2O3)作用于神经母细胞瘤(NB)的SK-N-SH细胞系后对其细胞周期影响及对TrkA、TrkB和TrkC的基因水平表达的影响.方法:培养NB的SK-N-SH细胞系,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As2O3对SK-N-SH细胞的细胞周期的影响;通过qRT-PCR方法检测As2O3在不同浓度及不同药物作用时间下对SK-N-SH细胞上TrkA、TrkB和TrkC基因表达变化.结果:1)As2O3能将SK-N-SH的细胞周期明显阻滞在G2/M期.2)TrkA、TrkB及TrkC均能随着As2O3药物浓度增加明显上调,且药物作用48h比24h更明显.结论:As2O3应能用于NB的临床治疗;在治疗TrkA、TrkC高表达的1期、2期、4S期NB时可适当加大药物浓度及延长作用时间;而治疗TrkB高表达的3期、4期NB时,应使用合适As2O3药物浓度及用药时间以取得NB治疗最佳疗效.
  • 摘要:目的:本研究通过检测不同分期神经母细胞瘤(NB)患儿中Trk基因家族的表达分布,了解Trk家族表型在不同分期的NB中表达的差异.方法:收集2005年~2012年期间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儿童肿瘤科确诊的12例NB患儿病理标本,全部病例取其病理标本切片4张,分别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TrkA、TrkB和TrkC的表达.结果:本组病例共有2期NB3例,4期NB9例;2期NB中有TrkA阳性2例(66.7%),TrkB阳性2例(66.7%),TrkC阳性2例(66.7%);4期NB中有TrkA阳性3例(33.3%),TrkB阳性9例(100%),TrkC阳性2例(22.2%).TrkA和TrkC在2期中的阳性率(66.7%,66.7%)均比4期(33.3%,22.2%)中高,TrkB在4期中的阳性率(100%)比2期(66.7%)中高,但各组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结论:不同Trk基因在不同分期的NB中分布各异,TrkA及Trk(C在预后较好的2期NB中阳性率较高,TrkB在预后较差的4期NB中全部阳性.说明Trk基因家族的表达分布与NB的分期及预后有关.本组病例组间Trk基因分布统计结果无差异原因可能与样本量过少有关.
  • 摘要:目的:通过药物诱导细胞毒性实验证实顺铂(DDP)及依托泊苷(VP16)对神经母细胞瘤(NB)的SK-N-SH细胞株的药物毒性作用及半数杀伤浓度(IC50).证实DDP和VP16作用于SK-N-SH细胞后对TrkA、TrkB和TrkC的基因水平表达的影响.方法:培养NB的SK-N-SH细胞系,通过CCK-8药物诱导细胞毒性实验检测DDP及VP16对SK-N-SH细胞的杀伤作用以及半数杀伤浓度(IC50);通过qRT-PCR方法检测DDP及VP16在不同浓度及不同药物作用时间下对SK-N-SH细胞上TrkA、TrkB和TrkC基因表达变化.结果:1)随着DDP及VP16的药物浓度增加SK-N-SH细胞存活数量明显减少,其对细胞的杀伤作用与其作用浓度呈线性关系;48h比24h细胞存活数明显减少.IC50(DDP)=8ug/ml,IC50(VP16)=100ug/ml.2)TrkA、TrkB及TrkC均能随着DDP及VP16药物浓度增加明显上调,且药物作用48h比24h更明显.结论:1)DDP及VP16对NB细胞株有明显杀伤作用,且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及作用时间的延长,杀伤作用更明显.2)DDP及VP16在不同药物浓度及不同作用时间对NB的Trk基因家族产生不同影响:在治疗TrkA、TrkC高表达的预后良好的1期、2期、及4S期NB时使用DDP及VP16治疗应延长药物作用时间,而在治疗TrkB高表达的预后不良的3期及4期NB时使用DDP及VP16时应减小药物浓度并缩短作用时间,提示对于不同分期的NB化疗应分层区别对待.
  • 摘要:目的:探讨RNA干扰技术沉默Notchl基因表达对人神经母细胞瘤(neuroblastoma,NB)细胞株Tet21N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以NB细胞株Tet21N为细胞模型,利用该细胞为强力霉素调控MYCN表达细胞,即仅在缺乏强力霉素的情况下表达MYCN,利用人Notch1shRNA pGIPZ慢病毒载体干扰Notch1信号途径,通过CCK8法测定细胞增殖、BrdU标记法细胞周期测定研究Notch1沉默的Tet21N细胞增殖及细胞周期的改变.结果:利用人Notch1shRNA pGIPZ慢病毒载体干扰NB细胞株Tet21N的Notch1信号途径建立稳定的Notch1沉默的Tet21N细胞系,由实时荧光定量PCR及Western Blot技术在mRNA和蛋白水平证实,从而获得可分析Notch1沉默的NB细胞模型.通过CCK8法细胞增殖检测发现Notch1-Tet21N细胞较Notch1+Tet21N增殖快.通过BrdU标记法细胞周期测定发现Notch1-MYCN+Tet21N细胞较Notch1+MYCN+Tet21N细胞S期比率高(30%vs.16.3%);Notch1 MYCN-Tet21N细胞较Notch1+MYCN-Tet21N细胞S期细胞比率高(1.98%vs.10%).结论:Notch1沉默促进Tet21N细胞增殖和细胞周期的进展.
  • 摘要:目的:探讨儿童晚期神经母细胞瘤合并颅内转移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儿科病房2005年8月-2013年2月收治的14例晚期NB伴有颅内转移患儿的临床资料,男8例,女6例,平均年龄为5.5岁,分期均为=4、*ROMAN IV期,对其肿瘤原发部位、转移部位、症状、治疗方式及生存时间进行分析,探讨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与颅内转移的关系.结果:(1)临床症状主要为头部多发包块(6例,占42.9%)、恶心、呕吐(9例,占64.3%)、头痛(10例,占71.4%)、抽搐(10例,占71.4%)、突眼(6例,占42.9%),血LDH升高者1 3例,占92.8%,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升高者1 3例,占92.8%.(2)原发瘤来源于腹部肾上腺及盆腔交感神经链11例,占78.6%,来源于后纵隔2例,占14.3%,来源于鼻腔1例,占7.1%.颅内转移患儿中脑内肿块实质转移者11例,占78.6%,脑膜转移者4例,占28.6%,脑脊液可见瘤细胞者2例,占14.3%,伴有骨髓转移9例,占64.3%,多发性骨转移12例,占85.7%,颅骨转移9例,占64.3%,眼眶转移6例,占42.9%.(3)8例患儿(完全缓解期3例,部分缓解期2例,进展期3例)进行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4例行病灶局部放射性治疗,3例行1311-MIBG治疗.颅内转移距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后,完全缓解期3例患儿分别为22月、12月、4.3月,平均为12.8月;部分缓解期2例患儿分别为41月、36.8月,平均为38.9月;进展期3例患儿分别为1.2月、5月、3.2月,平均为3.1月.完全及部分缓解期与进展期行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后发生颅内转移时间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X2=6.25,P=0.044);失访一例.(4)随访至2013年2月,平均随访时间为(30.74±19.67)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29.4个月.NB伴颅内转移者死亡9例(64.3%),行APBSCT者发生颅内转移者死亡7例,死亡距颅内转移时间移植前缓解者平均为7.3月,移植前进展者为1.1月,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X2=5.0,P=0.025);未行APBSCT者发生颅内转移者死亡2例,分别为3月、3.1月,与移植者相比无统计学意义(X2=5.4,P=0.067);4例继续治疗中.NB患儿发病至颅内转移后死亡生存时间为移植前达完全或部分缓解者平均为43.4月,移植前进展者为15.2月,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X2=5.0,P=0.025);未行APBSCT者发生颅内转移者死亡2例,生存时间分别为60月、38月.余3例继续治疗,目前生存时间为14月、42月、13月;1例失访.结论:儿童晚期NB合并颅内转移预后差,死亡率高,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宜于缓解期进行,可延迟发生颅内转移时间,临床需联合应用多种治疗方法提高缓解率,预防发生颅内转移.
  • 摘要:目的:观察扶正健脾汤结合化疗对患儿生活质量及生存期的影响.方法:选择2005年1月-2008年1月儿童医院肿瘤科门诊及住院的实体瘤患儿167例,按随机数字表分为治疗组(83例)和对照组(84例).两组均采用化疗,治疗组在化疗的基础上加用扶正健脾汤,并在化疗结束后进行巩固治疗.根据美国加州圣地亚哥儿童医院和健康中心的James W Varni教授领导的研究小组研制的PedsQL4.0量表为基础,结合欧洲癌症研究合作组织普适量表(EORTC QOC-C30)修改而成,并进行了效度和信度的检测.用生活质量评分表分别对化疗1、2、3年时患儿的生活质量进行随访,并对化疗开始至后面3年时的存活情况及死亡患儿的生存期进行统计比较.结果:生活质量表中躯体功能、心理功能、总体情况、全身症状等方面两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span><0.05),两组社会关系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span>>0.05),治疗组组内比较,心理功能、全身症状方面有统计学差异(P</span><0.05),治疗组3年后存活66例,死亡17例,对照组3年存活55例,死亡29例,两组存活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2<0.05),治疗组生存期较对照组患儿长(P</span><0.05).结论:扶正健脾汤结合化疗能有效提高实体瘤患儿的生活质量,提高实体瘤患儿的存活率,延长实体瘤患儿的生存时间.
  • 摘要:目的:探讨卡波西样血管内皮瘤(KHE)合并卡梅综合征(KMS)的诊断、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整理我院2012年2月份收治经病理诊断KHE合并KMS病例1例病例资料.通过总结患儿起病特点、临床表现、治疗方案及疗效分析了解KHE合并KMS常规治疗原则,同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1、发病特点:患儿男,16月.以"左侧肩部肿物10个月"起病.阳性体征:左肩部肿胀明显,可触及一约15*17cm肿物,触之硬,压痛可疑,皮下静脉明显扩张,中央皮肤呈紫红色,左肩关节活动受限.2、影像学检查及实验室检测:左肩部CT提示左侧肩关节见团块样软组织肿块,大小约50*61*110mm,增强扫描呈不均匀明显强化,边缘毛糙,与邻近肌肉分界不清,边肿块包绕左侧锁骨外1/2段、肱骨头及肩胛骨,锁骨及肩胛骨并见骨质膨胀、破坏,呈栅栏样改变.结论:KHE是一种罕见的好发于儿童和婴幼儿低度恶性的血管源性肿瘤,临床上常合并KMS。本病例提示对于难以手术的患儿可给予激素及免疫抑制剂的联合治疗,能改善KMS,肿瘤缩小,为手术创造时机。
  • 摘要:目的:分析误行鞘内注射微量长春新碱患儿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治疗经过、5年追踪随访情况.方法:收集2007年误行鞘内注射微量长春新碱出现神经损害症状的16例血液肿瘤患儿5年来的详细病案资料,结合门诊复诊、电话及信件追踪随访.结果:16例误行微量长春新碱鞘内注射后均有腰骶神经根损害临床表现,首发症状为双下肢无力,进而出现行走困难,其中2例并有颈胸神经根损害临床表现.脑脊液检查3例蛋白升高;MRI扫描2例存在脑白质脱髓鞘改变;肌电图检查11例均提示神经源性损害,呈完全或部分去神经支配.经改善神经营养及促进神经机能恢复药物应用,配合积极的康复治疗,13例患儿肌力有Ⅰ~Ⅲ级的恢复;9例神经源性膀胱患儿4例完全恢复正常,3例有不同程度好转.随访至2012年10月6例患儿存活;9例死于原发病或其治疗过程中的合并症,包括6例复发;1例化疗结束约1年因青霉素过敏性休克死亡.结论:误行鞘内注射微量长春新碱可致腰骶神经根受损,多次微量长春新碱鞘内注射累积可致严重神经系统损害.早期激素及营养神经药物等联合应用配合积极的康复治疗对微量长春新碱误行鞘内注射产生的神经系统损害恢复有确定疗效.
  • 摘要:目的:课题小组前期研究发现G1后期细胞易被Fas诱导凋亡,本研究通过Hoechst33342染料对细胞DNA进行染色,通过流式细胞仪分选出高纯度G0/G1期和S期细胞.分别测定G0/G1期细胞和S期细胞中抑制凋亡分子的表达来阐明G1后期细胞易被Fas诱导凋亡的机制.本研究的意义在于从分子水平阐明凋亡与细胞周期之间的内在关系,阐明细胞凋亡窗口期的分子机制.方法:利用Hoechst 33342染料分别对MML-1、PEER淋巴瘤细胞进行DNA染色,通过流式细胞仪分选出细胞的DNA倍数不同的G0/G1期和S期细胞,对照组为未分选组.测定G0/G1期细胞、S期细胞和未分选组细胞Fas(终浓度50ng/ml)诱导凋亡(0hr、2hr、4hr)时的细胞凋亡率.通过超声裂解法提取G0/G1期细胞、S期细胞和未分选组细胞胞浆蛋白,Westem blotting测定抑制凋亡分子FLIP、Bcl-2的表达.结果: MML-1,PEER细胞Fas诱导凋亡时的细胞凋亡率结果MML-1,PEER细胞GO/G1期及S期分别经Fas诱导凋亡Ohr,2hr,4hr后测定细胞凋亡率。MML-1分选后S期细胞在Fas诱导凋亡Ohr,2hr,4hr的凋亡率分别为27.8%.32.4%和45.4%;而分选后GO/G1期的凋亡率分别为18.9%,29.0%和30.3%。S期细胞较GO/G1期细胞易被Fas诱导凋亡。PEER分选后S期细胞在Fas诱导凋亡Ohr,2hr,4hr的凋亡率分别为37.2%,52.8%和73.4%;而分选后GO/G1期的凋亡率分别为40.7,48.2%和63.5%。从凋亡率可以判断S期细胞较GO/G1期细胞更易被Fas诱导凋亡。结论:本研究发现,S期细胞较GO/G1期细胞易被Fas诱导凋亡。细胞凋亡抑制分子FLIP蛋白水平在G1后期迅速下调,而分子Bcl-2蛋白水平在G1后期迅速回调。FLIP分子和Bcl-2分子的表达消长可能是G1后期细胞对Fas诱导的凋亡较为敏感的原因之一。
  • 摘要:目的:探讨藏红花素对HL-60细胞荷瘤裸鼠的抑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32只3周龄雄性BALB/C裸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8只),即对照组(生理盐水0.2ml/d)、低(6.25mg/kgd)、中(25mg/kgd)、高(100mg/kgd)浓度藏红花素组,予生理盐水或藏红花素腹腔注射(ip.)14天,第15天皮下接种人急性早幼粒白血病HL-60细胞(1×107个),接种后继续予生理盐水或藏红花素(ip.)28天处死所有裸鼠.期间观察裸鼠一般情况,成瘤时间及移植瘤体积,称瘤重,计算成瘤率、抑瘤率及肿瘤体积变化比,光镜观察移植瘤及肝脾HE染色切片,免疫组化方法及Western blot分析检测移植瘤Bcl-2、Bax的表达差异.结果:荷瘤时各组体重无显著性差异(F=2.54,p>0.05);处死时各组有显著性差异(F=15.21,p<0.01),低、中浓度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及高浓度组(p均<0.01)。对照组、低、中、高浓度组成瘤率分别为100%,50%,75%及75%;各组成瘤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各组成瘤时间有显著性差异(F=32.66,p<0.01),低、中浓度组明显长于其他三组(P均<0.01)。各组瘤重有显著性差异(F=8.72,p<0.01),低浓度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及高浓度组(p均<0.01),中浓度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及高浓度组(p<0.01)。结论:藏红花素(6.25mg/kg.d,25mg/kg.d)对HL-60细胞荷瘤裸鼠具有延缓肿瘤形成及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上调Bax和下调Bc1-2的表达有关。
  • 摘要:目的:建立先天性巨结肠的实验动物模型,探索SCF/c-kit信号系统的改变与HD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经肛门置入导管后推注苯扎氯铵(BAC)的方法建立先天性巨结肠动物模型.并在所建立模型的基础上,从组织水平以及细胞水平通过免疫荧光、Western-blot、实时荧光定量PCR (RT-qPCR)技术检测各组c-kit和SCF在实验处理后不同时间点或者在不同实验处理后的表达情况.结果:成功建立HD动物模型,处理后1~2周,实验组乳鼠有稀便,但存活状态良好,解剖后发现肠管无明显变化.处理后3~4周,实验组部分乳鼠出现腹胀,粪便颗粒变小,处死后解剖发现BAC处理段与对照组相比出现轻度狭窄.术后5~6周实验组大鼠出现腹胀排便减少,精神萎靡,粪便颗粒进一步变小,处死后解剖发现,BAC处理段肠管出现狭窄.处理后第8周,实验组大鼠有不同程度的腹胀,粪便颗粒与对照组相比干燥且明显变小,处死后可见肠道狭窄痉挛,病变近端肠管扩张,肠腔内容物潴留.对照组的肠管无明显变化.与正常对照相比,免疫荧光检测发现c-kit和SCF在HD模型动物肠狭窄段的表达随造模时间的延长逐渐减少,同时c-kit、SCF蛋白和mRNA的表达也出现一致减少的趋势.在细胞水平,HD模型动物狭窄段Cajal间质细胞(interstitial cells of Cajal,ICC)c-kit、SCF蛋白和mRNA的表达与正常对照相比明显减少(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模型动物病变肠段ICC的特异性受体c-kit及其配体SCF的表达进行检测,以及对模型动物结肠组织ICC进行原代培养并对两目标分子进行检测后,发现SCF/c-kit信号系统和HD的改变相关,为进一步研究HD疾病的发病机制提供新的方向.
  • 摘要:目的:总结并探讨儿童肝脾γδT细胞淋巴瘤的MICM特征及其对早期诊断的重要性.方法:分析1例确诊的儿童肝脾yδT细胞淋巴瘤的临床及MICM特点,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骨髓细胞学提示约30%异常细胞浸润,免疫表型分析:异常细胞群约占有核细胞的24.5%,且CD2+,CD3+,CD7+,CD19+,CD38+,cCD3+,TCRγ/δ+.脾脏组织免疫组化:CD3+,CD45RO+,CD8+,CD4-,TIA-1+,CD20-,TCRβ-,CD79α-,ALK-,LCA+,CD30-,TDT-,CD10-,MPO-,GranzB+;Ki-67+的肿瘤细胞数约80%.脾脏组织流式细胞免疫表型:淋巴细胞占全部有核细胞的72.26%,Ki-67+,CD7dim+, TCRyδ+,CD2+,CD3+,CD8+,CD34+,TCRαβ-,CD5-,CD4-,CD56-,约59.16%细胞为异常成熟T淋巴细胞.骨髓细胞染色体核型为46,XY.骨髓细胞荧光定量PCR检测基因重排:TCRBC(+),TCRGA(+),TCRD(+).结论:MICM分型对于早期准确诊断和甄别儿童肝脾yδT细胞淋巴瘤具有重要的临床实用价值.
  • 摘要:目的:通过体外培养人T细胞淋巴瘤Jurkat细胞,观察地高辛对其增殖、凋亡及细胞周期分布的影响,并检测Survivin、Caspase-3、CycIinAmRNA在细胞中的表达情况,初步探讨强心甾类药物地高辛对Jurkat细胞的作用,并通过研究其对Survivin、Caspase-3、CyclinA的影响进而研究其发挥抗肿瘤作用可能的分子机制,为地高辛抗肿瘤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体外培养Jurkat细胞,用25nmol/L,50nmol/L, 100nmol/L,200nmol/L浓度的地高辛进行干预。应用MTT比色法检测细胞生长情况;流式细胞术(FCM)分析地高辛对细胞周期的影响并检测细胞凋亡的情况;应用RT-PCR法检测细胞中Survivin,Caspase-3,CycIinA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1.MTT比色试验结果显示:实验组地高辛作用于Jurkat细胞24,48,72h后,与对照组相比,各实验组吸光度值(OD)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2.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各实验组地高辛作用于Jurkat细胞48h后,G2/M期细胞数增加,GO/G1期和S期细胞数减少。实验组Jurkat细胞G2/M期细胞数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3.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各实验组地高辛作用于Jurkat细胞48h后,出现明显的凋亡峰,对照组未见凋亡峰或仅有低平的凋亡峰。各浓度组地高辛作用Jurkat细胞48h后的细胞凋亡率与对照组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强心幽类药物地高辛体外对T淋巴瘤细胞(Jurkat细胞)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在50-200nmol/L范围内呈时间、剂量依赖性。2.地高辛可使Jurkat细胞G2/M期细胞数增多,GO/G1和S期细胞数减少。细胞G2/M期阻滞可能与CycIinA基因表达受抑有关。通过阻滞细胞于G2/M期,抑制Jurkat细胞的增殖,此可能为地高辛抗肿瘤的作用机制之一。3.地高辛能够诱导淋巴瘤Jurkat细胞凋亡,并可使Jurkat细胞中Survivin mRNA的表达减少,Caspase-3 mRNA的表达增加,并呈明显的剂量依赖关系,认为地高辛诱导Jurkat细胞凋亡的作用部分是通过下调Survivin的表达进而激活Caspase-3来实现的,这可能是地高辛抗肿瘤的又一重要机制。
  • 摘要:目的:比较研究腺病毒、慢病毒和Lipofectamine 2000三种方法转染U937细胞的效果差异,以寻找一种简便、高效转染U937细胞的方法.方法:分别采用Lipofectamine2000介导质粒载体(pGPHI/GFP/Neo),腺病毒(Adv-GFP-NC)、慢病毒(LV-GFP-NC)三种方法转染U937细胞,于脂质体转染48 h后、腺病毒和慢病毒转染96 h后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绿色荧光蛋白(GFP)表达情况,并收集细胞上流式细胞仪检测GFP阳性细胞的比例.台盼蓝染色法计数不同转染方法对细胞活力的影响.结果:Lipofectamine2000介导质粒载体转染组、腺病毒转染组GFP阳性细胞极少,流式细胞仪检测GFP阳性细胞均<4%;慢病毒转染组GFP阳性细胞满视野,MOI=100时,GFP阳性细胞约占90%.台盼蓝染色法显示腺病毒、慢病毒组活细胞率明显高于脂质体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慢病毒,而不是Lipofectamine2000和腺病毒能有效地将外源基因导入U937细胞内表达,是转染U937细胞的理想载体.
  • 摘要:目的:分析儿童肝母细胞瘤的临床特点,提高儿童肝母细胞瘤的诊治水平.方法:对诊断明确的18例肝母细胞瘤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8例患儿中,男11例、女7例;发病年龄0.6至7岁,<5岁者16例;Ⅲ期11例,Ⅳ期7例;转移病例中6例肺转移,1例心房转移.病理类型:胚胎型14例,混合型4例.临床表现为原发部位肿瘤组织占位,辅助检查甲胎蛋白升高16例,血小板升高16例.明确诊断依靠病理,治疗方式包括化疗、手术、栓塞治疗等,化疗共有3种方案:C5V、ⅣV和C5VD.单纯活检无化疗及手术治疗患儿存活仅2月,经阿霉素、伊立替康为主的术前、术后化疗及手术治疗,患儿均获得长期存活,无病生存期最长42个月并随访中.结论:儿童肝母细胞瘤是儿童最常见的肝脏恶性肿瘤,病理多表现为胚胎型,早期诊断,合理应用术前化疗、手术及术后化疗是提高该肿瘤患儿生存期的关键.
  • 摘要:目的:结合文献报道探讨儿童肝脏未分化胚胎性肉瘤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后,以提高临床医师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儿童肝脏未分化胚胎性肉瘤2例并复习相关文献,从临床表现、影像学、实验室检查、治疗及预后方面对肝脏未分化性胚胎性肉瘤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肝脏未分化胚胎性肉瘤(UESL)是一种少见的肝脏高度恶性肿瘤,病因不明,组织起源也不确定,多发生于儿童,尤其是5-10岁儿童.UESL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无特异性,常见的临床表现为腹部肿块和腹痛,可伴有发热、食欲减退等症状,AFP、CEA、CA19-9等肿瘤标记物多阴性,肝功能正常或轻度异常.影像学检查示肝脏巨大占位,瘤体多位于肝右叶,影像学B超与CT的不一致性是本病的重要特点.确诊有赖于组织病理学和免疫组化检查,组织学最具特征性的改变就是PAS阳性的嗜酸性小体的出现.UESL预后较差,现在文献中还没有提出UESL的标准治疗方案,手术、术前或术后的化疗是现行治疗方案,手术前后结合辅助或新辅助化疗能显著改善患者预后.结论:UESL是一种高度恶性肿瘤,做组织病理学检查之前,诊断困难,误诊率高,预后较差,需与肝母细胞瘤、原发性肝癌、胚胎性横纹肌肉瘤、肝间叶性错构瘤、肝囊腺瘤、肝棘球蚴病等鉴别.肝脏巨大占位,AFP正常,影像学B超与CT表现不一致,要考虑UESL的诊断.手术完整切除,同时辅以多药化疗联合治疗可明显提高患儿生存率.UESL需早诊断、早治疗,因为UESL是一种潜在可治疗肿瘤.
  • 摘要:目的:肝母细胞瘤是儿童时期最为常见的原发性肝脏恶性肿瘤.方法:采用新辅助化疗、手术、术后化疗己成为肝母细胞瘤治疗的基本原则.近年来通过对肝母细胞瘤患儿进行综合治疗,己明显提高了其生存率.本片文章对肝脏切除、肝移植、全身化疗、靶向治疗及局部治疗方面作一综述.结果及结论:希望通过论述可初步总结肝母细胞瘤的治疗原则,尤其是晚期病例的诊疗思路.
  • 摘要:目的:本文试图从横纹肌肉瘤中分离出肿瘤干细胞,并对其表面的肿瘤标志物进行探究.方法:利用无血清培养的方法从儿童横纹肌肉瘤的RD细胞株中分离出具有干细胞特征的肿瘤干细胞球,并将肿瘤干细胞球进行传代,用含有血清的培养基促进其分化;将分离出的肿瘤干细胞球和普通的横纹肌肉瘤细胞按不同的浓度梯度植入96孔板中进行进行培养,MTT检测不同细胞体外的增值能力;利用裸鼠进行分离出的肿瘤干细胞致瘤性的检测;用免疫荧光的方法检测普通的横纹肌肉瘤及肿瘤干细胞球表面的干细胞标志CD133的表达情况;结果:利用含有生长因子的无血清培养基可以获得呈葡萄串状生长的横纹肌肉瘤肿瘤干细胞球,该细胞能够在含有血清的培养基中分化、贴壁生长;在MTT实验中显示分离出的该细胞较普通的横纹肌肉瘤具有更强的生存能力;该细胞较普通的肿瘤细胞具有较强的致瘤能力(P<0.5);免疫荧光实验中显示CD133在横纹肌肉瘤干细胞表面的表达明显高于普通的横纹肌肉瘤细胞。结论:可以利用无血清培养的方法从儿童横纹肌肉瘤中分离出能够自我增殖及分化的肿瘤干细胞;该细胞具有较强的增值及致瘤的能力;CD133可以作为区分横纹肌肉瘤干细胞及普通横纹肌肉瘤细胞的表面标志。
  • 摘要:目的:研究三氧化二砷(As2O3)诱导人横纹肌肉瘤RD细胞凋亡的作用及其对Bcl-2、Caspase3表达的影响.方法:分别以不同浓度的As2O3处理人横纹肌肉瘤RD细胞,实验分为A(对照组)、B、C、D4组.细胞培养液中As2O3的药物终浓度分别为0umol/l、4umol/l、6umol/l、8umol/l,共同培养24h后收集细胞,通过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应用Annexin-V和PI双染细胞流式法检测细胞凋亡率,酶联免疫吸附法及Caspase3活性检测试剂盒分别测定RD细胞凋亡相关蛋白Bcl-2、Caspase3表达情况.结果:1.MTT结果示实验组均可明显抑制RD细胞增殖,其增殖抑制率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1),且随着As2O3浓度的增加,其增殖抑制率逐渐升高.各组增殖抑制率依次为(10.25±0.215)%,(18.33±0.317)%,(24.07±0.211)%,(30.47±0.216)%,其中8umol/l As2O3作用于RD细胞24 h以后细胞增殖抑制率最大.2.流式细胞术结果示实验组细胞凋亡率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1),且与As2O3呈浓度依赖性,各组细胞凋亡率依次为(1.71±0.302)%,(15.56±0.405)%,(38.63±0.416)%,(46.43±0.531)%,其中8umol/I As2O3作用于RD细胞24h后细胞凋亡率最大.3.酶联免疫吸附法结果示Bcl-2在As2O3作用24h后表达水平下降,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span><0.01).4.Caspase3活性检测结果示实验组Caspase3活性较对照组明显增加,各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span><0.01).结论:As203能有效抑制RD细胞增殖和诱导其调亡,其抗肿瘤机制可能与下调凋亡相关蛋白Bcl-2表达及上调Caspase3的表达有关。
  • 摘要:目的:探讨儿童眼眶横纹肌肉瘤的多学科协作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眼肿瘤科和儿科2004年1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25例(男15例,女10例,发病年龄3个月-14.3岁,中位年龄7.2岁)原发于眼眶的横纹肌肉瘤患儿临床资料及诊疗效果.结果:(1)25例患儿病理分型:胚胎型占80.0%(20/25),腺泡型占20.0%(5/25).(2)按照国际横纹肌肉瘤组织分期标准,25例患儿Ⅰ期3例,Ⅱ期6例,Ⅲ期12例,Ⅳ期4例.25例患儿分别行不同的综合治疗后(化疗、手术、外放疗、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及125I放射性粒子组织间植入术)随访至2011年12月,中位随访时间38个月(6~80个月),获随访25例,其中死亡5例.2年生存率达到88.0%(22/25).结论:儿童眼眶横纹肌肉瘤病理分型胚胎型为主,包括手术、化疗、12sⅠ粒子组织间植入及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等多学科协作模式综合治疗儿童眼眶横纹肌肉瘤可以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 摘要:目的:提高对儿童尤文肉瘤类肿瘤(ESFT)的认识,评价应用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横纹肌肉瘤-1999(RS-99)方案治疗儿童ESFT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并对其预后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制定并实施与个体因素相关的诊断治疗方案,对1997年9月至2010年12月我院收治的初治ESFT患儿进行分析,其中30例进入治疗方案.截至2012年3月,所有病例均获得随访.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结果:30例ESFT患儿中男性17例,女性13例,中位年龄为95个月(13月-158月).3年及5年总生存率(OS)分别为75.5%±8.8%和69.3%±10.1%,3年及5年无事件生存率(EFS)分别为64.7%±9.6%和58.2%±10.6%.低危及中危组患儿的5年EFS高于高危组患儿(81.8% vs 38.5%;P=0.042),无肿瘤转移组优于伴远处转移组(76.4% vs 38.1%;P=0.020).肿瘤大小与预后也有一定相关性,但无统计学显著差异(P=0.190).本研究患儿中无治疗相关死亡发生,发生第二肿瘤1例.结论:RS-99方案对于治疗儿童ESFT安全有效.危险度分组、肿瘤有无转移及肿瘤大小对预后有影响.
  • 摘要:目的:评价儿童癫痫性痉挛发作的发作症状学和长程视频脑电图在其诊断中的价值.方法:2012年3-12月,常规连续4-24h长程VEEG监测(包括清醒、睡眠和诱发实验),对其中36例监测到儿童癫痫性痉挛发作病例的症状学、脑电图特点和癫痫综合征资料分析.结果:经长程VEEG监测,结合临床发作症状学和同步EEG改变,癫痫性痉挛发作共36例,男女比例约为2.5∶1,年龄跨度1月-11岁.其中单一癫痫性痉挛发作29例,合并其他发作类型的7例(其中癫痫性痉挛-全面性发作2例,癫痫性痉挛-部分混合发作3例,全面—癫痫性痉挛混合发作1例,部分—癫痫性痉挛-全面混合发作1例).在发作症状学上,成串痉挛13例,孤立痉挛12例,成串和孤立痉挛11例.表现为屈曲型8例,伸展型11例,混合型5例,轻微痉挛12例,其中4例有强直痉挛.发作间期脑电图高度失律22例,多灶痫样放电14例.根据脑电-临床表现,27/36例癫痫性痉挛归为癫痫综合征(婴儿痉挛22例,Lennox-Gastaut综合征4例,额叶癫痫1例).结论:儿童癫痫性痉挛发作不仅见于婴儿痉挛,也可见于其他症状性癫痫,多合并或混合其他发作类型,长程视频脑电图可提供癫痫性痉挛复杂与丰富的表型.
  • 摘要:目的:Jeavons综合征又称眼睑肌阵挛伴失神(EMA).该病是以短暂快速的眼睑抽动伴或不伴失神为主要表现的罕见见特发性反射性癫痫综合征.本研究旨在探讨儿童Jeavons综合征的临床特点、脑电学特征及药物治疗效果.方法:对3例Jeavons综合征儿童患者的临床症状学、脑电图特征及抗癫痫药物治疗的反应进行观察.结果:3例Jeavons综合征均学龄前儿童起病,其出生史、生长发育史均正常,起病年龄分别为5岁9月,6岁4月,3岁5月.1例有热性惊厥家族史,2例无癫痫家族遗传史.临床表现为反复特征性眼睑肌阵挛伴或不伴短暂失神发作.3例均行长程视频脑电图(video-EEG)监测.发作期脑电图特征为全导对称同步的中高波幅3~6Hz棘慢波或多棘慢波发放;发作间期脑电图表现为双侧导联散发中高波幅3~4Hz棘波、棘慢波,以前头部为著.发作常由闭眼或间断闪光刺激(IPS)诱发或发作加重.结论:Jeavons综合征是一种罕见的儿童反射性癫痫综合征,发作类型主要为眼睑肌阵挛伴失神.长程Video-EEG对明确诊断有重要价值.
  • 摘要:目的:总结良性婴儿癫痫(benign infantile epilepsy,BIE)的临床特征、脑电图特点和预后.方法: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神经门诊和病房收集良性婴儿癫痫患儿的临床和脑电图资料,并随访治疗效果和预后.结果:本组49例患儿,男21例,女28例;起病年龄3~13个月,中位起病年龄6±2.7个月.部分性发作26例(53.1%),部分性发作继发全面性发作23例(46.9%),有丛集性发作者39例(79.6%),所有患儿均无癫痫持续状态病史.24例(49.0%)患儿有惊厥家族史,其中15例有良性婴儿癫痫家族史.33例(67.3%)发作间期脑电图(EEG)正常,16例(32.7%)发作间期EEG有痫样放电,其中10例在一侧或双侧Rolandic区出现少量小棘波或棘慢波;4例视频EEG监测到局灶起源的发作,起源部位3例在颞区、1例在额区.5例未治疗,44例接受抗癫痫药单药治疗发作均控制,服药疗程2~24个月(12.5±9.9).所有患儿末次随访年龄至2岁以上,停药后随访时间为6~77个月(17.4±50.2),均无复发.结论:本病的特点为多在1岁以内起病;表现为部分性发作或部分性发作继发全面性发作,发作多呈丛集性的特点;发作间期EEG多数正常,少数在Rolandic区可有小棘波或棘慢波;对抗癫痫药物疗效好,预后良好.
  • 摘要:目的:参考国外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DMD)的临床诊治指南,多学科协作,进行糖皮质激素(GC)治疗DMD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的临床试验,系统地评估GC治疗DMD的疗效和远期预后的影响,以期为西南地区DMD的早期诊断、早期干预、疗效评价及副反应监测提供建设性的指导意见.方法:选取2010年12月~2012年12月我院经基因或病理检测确诊为DMD患儿6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抽取进入泼尼松组(36例)和对照组(30例).为期6~12月泼尼松0.75mg/kg/d治疗的前瞻性临床试验后,比较治疗前后DMD患儿的肌力、肌肉功能、肌酸激酶(CK)值、骨骼肌B超、生存质量(QoL)的变化,并监测药物副反应.结果:治疗6~12月后,泼尼松组患儿的肌力、肌肉功能基本保持稳定并有好转,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骨骼肌B超回声减弱,皮下脂肪厚度降低;QoL明显改善,与治疗前及同时点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6月后,泼尼松组患儿的CK值明显增高,与治疗前及同时点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此后CK值逐渐下降,但尚未恢复正常范围.对照组患儿随病情的进展,肌力、肌肉功能下降明显,骨骼肌B超回声及QoL有明显恶化趋势,CK值有逐渐下降趋势,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临床试验过程中,大部分DMD患儿无明显副反应,治疗前后,两组DMD患儿的体重、身高、血压(舒张压)相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泼尼松0.75mg/kg/d适合西南地区DMD患儿的中长期治疗,副反应少.DMD患儿血清CK值的变化具有诊断价值,但存在个体差异,且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无法作为评估药物疗效的客观指标.骨骼肌B超不但能判断肌肉病变部位、范围、程度,为疾病的早期诊断、鉴别诊断及病情随访提供客观依据;而且动态监测骨骼肌B超的变化可作为评估DMD药物疗效的客观指标.这些结果可初步为西南地区DMD的早期诊断、早期干预、疗效评价及副反应监测提供建设性的指导意见.
  • 摘要:目的:观察培菲康对高脂饮食诱导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病肠道菌群的干预作用及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IL-17在回肠黏膜上表达的影响,方法:(♂)SD大鼠34只分为高脂饮食组(Ⅰ组,n=12),高脂饮食+培菲康干预组(Ⅱ组,n=12),普通饮食组(Ⅲ组,n=10).Ⅱ组予培菲康灌胃,余下两组分别给予相同剂量生理盐水灌胃.于喂养17wk处死各组大鼠,肝脏组织病理表现提示NAFLD模型成功建立.采用16S RNA方法检测3组大鼠肠道3种主要细菌数量;采用透射电镜观察回肠组织超微结构;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回肠黏膜occludin蛋白及IL-17量的表达变化.结果:(1)Ⅰ组、Ⅱ组较Ⅲ组:肠道三种细菌数量及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表达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2)Ⅰ组较Ⅱ组:乳酸杆菌数量、occludin蛋白表达量差异无显著性;(3)IL-17表达在3组间差异有显著性(36.289±30.54 vs 9.646±14.53 vs 2.609±5.85);此外,透射电镜下观察到Ⅰ组大鼠肠上皮细胞水肿,绒毛排列紊乱,线粒体肿胀、疏松化明显,并出现坏死细胞,而经培菲康干预后的大鼠肠上皮损伤减轻.结论:培菲康对高脂饮食诱导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有一定预防作用,其作用可能与保护高脂饮食引起的肠黏膜屏障损伤有关.
  • 摘要:目的:探讨干扰素β-1b(Betaseron)在儿童多发性硬化(MS)中应用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初步分析其用药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对5例确诊儿童MS的患者予以干扰素β-1b皮下注射治疗,用药剂量均从62.5ug起,每周加量1次,于34周达到推荐剂量.于用药后第1、3、6、9、12个月随访,监测患儿复发次数及扩展的功能缺损状况量表(EDSS)评分评价疗效,通过分析血常规、肝肾功能等检测指标及不良反应综合评价用药的安全性.结果:(1)5例患儿中男2例,女3例,均为复发-缓解型,平均起病年龄9.9岁(4岁10个月~12岁8个月),平均用药年龄12.5岁(9岁8月~16岁6月),用药时平均病程2.6年(3月~9年).3例>10岁的患儿均在第四周后予250ug隔日一次皮下注射,2例<10岁患儿在第三周后与187.5ug隔日一次皮下注射.(2)5例平均随访9.5个月(6月~13个月),用药前复发次数平均3次(2-5次),用药后至今均未复发;用药前、用药后半年ED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5例均定期复查血常规、肝肾功,1例用药年龄9岁8月的男孩在第6月、8月复查谷丙转氨酶均轻度升高,52~62IU/L,余4例检测结果均正常,3例用药初期有流感样症状,4例出现注射部位疼痛,5例均未因不良反应中断治疗.结论:干扰素在儿童MS患者中应用,平均随访9.5个月,能减少复发次数.常见不良反应为流感样症状及注射部位疼痛,小年龄患儿有转氨酶升高,未见严重不良反应.
  • 摘要:目的:人巨细胞病毒(HCMV)是导致感染性先天性耳聋最主要的病原体,目前发病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旨在明确HCMV UL128蛋白趋化因子功能的基础上,探索UL128蛋白在HCMV感染性耳聋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为临床防治HCMV感染性耳聋提供新的切入点.方法:构建HCMV UL128重组蛋白真核表达系统,研究其结合趋化因子受体、趋化人PBMC、对PBMC凋亡和胞内Ca2+浓度的影响等趋化因子功能,并与人β-趋化因子(MIP-1α)进行比较.构建人耳蜗上皮细胞及PBMC共培养体系.将HCMV野生株与RNA干扰UL128缺陷株感染共培养体系,RT-PCR检测UL128 mRNA水平,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共培养上清中炎症因子IL-6、IL-10、TNF-α、IFN-y表达水平.结果:UL128重组蛋白体外趋化人PBMC趋化指数为3.7±0.16,与阴性对照组(1.1±0.09)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UL128重组蛋白及MIP-1α结合PBMC胞膜受体阳性细胞率分别为13%和12.6%.UL128处理后PBMC胞内Ca2+浓度呈现短暂升高.siRNAs干扰后24h~48h UL128 mRNA水平下降最显著,干扰组较未干扰组下降60%~75%.共培养上清24h炎症因子IL-6和TNF-α表达水平干扰组较未干扰组分别下降60.4%和44.2%.结论:HCMV UL128重组蛋白具有体外趋化人PMBC的能力,致PBMC胞内Ca2+浓度升高,并参与局部炎症反应.siRNAs体外能明显降低UL128 mRNA水平,干扰后的HCMV致炎症因子的表达能力明显下降.UL128可作为HCMV感染后炎症损伤相关先天性耳聋治疗的靶位点.
  • 摘要:小儿慢性鼻窦炎是儿科及耳鼻喉科常见病、多发病,治疗较困难,传统的鼻窦开放根治术以及近几年迅速发展起来的内窥镜下功能性鼻窦开放引流术不失为治疗慢性鼻窦炎的有效方法,然而,小儿鼻窦结构发育尚未完全,炎症造成的鼻腔鼻窦生理功能障碍可逆性大,而且小儿难以耐受创伤性手术,故宜采用保守疗法,应用阿奇霉素、甲硝唑和异丙嗪治疗小儿鼻窦炎3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病例来源于本院儿科门诊,经详细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X线检查或CT检查,除外鼻息肉、鼻腔良性肿瘤、牙源性上颌窦感染等.采用《小儿耳鼻喉科学》制定的小儿慢性鼻窦炎诊断标准.共收集小儿慢性鼻窦炎病例60例,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研究组32例,研究组与对照组年龄、性别、病程、临床表现及X线表现等临床特征均无明显差异(P均>0.05).
  • 摘要:目的:用电子鼻咽喉镜研究鼾症儿童上气道结构和气道塌陷性.方法:对79例OSAHS患者(轻度36例,中重度43例),36例原发性鼾症和45例对照组进行电子鼻咽喉镜检查,测量比较各组间腺样体占后鼻孔的比例及各咽腔塌陷程度.结果:鼾症儿童腺样体占后鼻孔比例、咽腔塌陷程度均较对照组增大,且三组鼾症儿童之间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相关分析示腺样体占后鼻孔比例、腭咽腔前后径、腭咽腔塌陷度、舌咽腔左右径、舌咽腔塌陷度与AHI呈正相关;腭咽腔左右径、舌咽腔前后径塌陷度与AHI无相关关系.结论:腺样体占后鼻孔比例大小咽腔易塌陷性增强与OSAHS病情严重程度有关,电子鼻咽喉镜结合Müller's检查在鼾症儿童上气道形态学研究中有一定价值,能直观反应腺样体堵塞程度及咽腔顺应性.
  • 摘要:目的:了解白三烯(LTs)在儿童OSAHS发病中的作用,并比较吸入糖皮质激素(ICS)鼻喷剂和口服白三烯调节剂(LTM)单药使用或联合用药对不同严重度SDB儿童的疗效,以探讨儿童OSAHS合适的药物治疗方案和药物治疗指征,为临床选择药物进行儿童OSAHS的早期干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纳入2011年10月至2013年1月因存在SDB相关症状而在本研究所就诊的2-14岁疑似OSAHS儿童.所有入选患儿均进行病史采集(打鼾史、鼻炎病史、特殊疾病史)、儿童睡眠问卷(PSQ)评分、体格检查(扁桃体大小、身高、体重)、鼻咽侧位片腺样体-鼻咽腔比(A/N)检测、PSG监测和晨尿LTE4检测.将符合AASM推荐的轻-中度儿童OSAHS诊断标准(1<OAHI≤20且LSpO2<92%)的入选患儿随机分为孟鲁司特治疗组(OSA-Mon组)、雷诺考特鼻喷剂治疗组(OSA-Rhi组)和孟鲁司特联合雷诺考特鼻喷剂治疗组(OSA-Mon+Rhi组),并将OAHI>1但家长要求临床观察而暂不接受规范治疗的OSAHS患儿纳入随访观察组(OSA-Con组).OSA-Mon组、OSA-Rhi组和OSA-Mon+Rhi组分别给与口服孟鲁司特、雷诺考特鼻喷剂和孟鲁司特钠联合雷诺考特鼻喷剂治疗12周.OSA-Con组不接受规范药物治疗,随访观察12周.比较治疗观察前后患儿PSQ评分、PSG参数、扁桃体和腺样体增生肥大情况和尿LTE4水平.结果:1.轻一中度OSAHS组和临界OSAHS组患儿的尿LTEa水平分别为[106.0(92.6,147.6)]和[102.3(79.3,132.8)],均明显高于PS组[78.5(67.1,84.2)](Z分别为-6.348和-357,P均<0.001)。尿LTEa水平与OAHI呈显著正相关(rs=0.62,P=0.004)。2. OSA-Mon组、OSA-Rhi组和OSA-Mon+Rhi组治疗前OAH I分别为[6.7(2.3,10.5)],[2.9(1.8,8.1)]和[[6.7(2.2,14.5)],治疗后分别为[3.5(0.48)],[1.7(0.5,2.9)]和[3.2(0.7,7.9),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Z分别为-2.7、-3.78和-3.09,P均<0.0)。三组患儿治疗后A/N值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OSA-Mon组和OSA-Mon+Rhi组治疗后尿LTEa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OSA-Rhi组治疗前后尿LTE4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儿童OSAHS属炎症性疾病,OAHI>1的SDB儿童体内尿LTE4水平明显升高,且尿LT民水平与OAHI呈显著正相关。2.LTM和鼻内吸入ICS对轻一中度儿童OSAHS均具有明确疗效,对未达AT手术指征的严重度较轻OSAHS儿童(1
  • 摘要:目的:本研究确定5-羟色胺(serotonin,5-HT)-迷走神经C传入纤维通路在食管酸反流致气道高反应性中的作用及其机制,分析影响5-HT-迷走神经C传入纤维-神经肽分泌途径的药物对食管酸反流致气道高反应性的防治作用,为食管反流所致气道高反应性的治疗提供新的靶点.方法:普通级健康雄性白化豚鼠30只(7周龄,体重300g-400g),随机分成:模型组、对照组和空白组.模型组豚鼠经胃管在食管的中下段以18ml/h的速率缓慢灌注0.1mmol/l的HCL溶液(含0.5%胃蛋白酶),持续20min,每天一次,连续14d,以建立胃食管反流(GER)模型.对照组用蒸馏水代替盐酸灌注;空白组不做任何处理.检测不同浓度乙酰甲胆碱(Mch)对豚鼠肺阻力和肺顺应性的变化,评估气道反应性;采集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进行白细胞计数和分类计数,并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其中神经肽A(NKA)、神经肽B(NKB)、P物质(SP)含量;评估食管、气管和肺组织病理变化;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法测食管组织5-HT和其分解产物5-HIAA含量;分别利用RT-PCR和Western Blot测定食管瞬时感受器电位香草酸受体1(TRPV1)、5-羟色胺4受体(5HT4R)、5-HT转运体(SERT)的mRNA和蛋白表达的水平.进一步在每次食管酸灌注之前30rmin分组(每组10只)采用5HT4R拮抗剂GR113808(1μmol/kg)和TRPV1拮抗剂辣椒平(capsazepine,0.5μmol/kg)进行腹腔注射2周,观察其干预效果.结果:GER动物模型的建立和气道高反应性。当Mch刺激浓度达到0.25mMol/L和0.5mMol/L时,模型组肺阻力增加百分比和肺顺应性减少百分比大于对照组和空白组,气道反应性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模型组远端食管茹膜出现溃疡糜烂,炎症表现明显;气管组织和肺组织炎症明显,主要以嗜酸性粒细胞浸润为主,而对照组和空白组远端食管勃膜结构完好,支气管和肺泡结构正常。模型组BALF中的白细胞总数和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及NKA和SP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空白组。模型组食管组织中5-HT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和空白组,而SERT mRN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TRPV1 mRNA,5-HT4R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在三组间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模型组下RPV1蛋白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和空白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豚鼠食管酸灌注模型可以引起食管勃膜损伤、气道神经源性炎症和气道高反应性;食管酸灌注可引起食管组织5-HT升高和SERT的降低,5-HT一迷走神经通路可能在食管酸反流致气道高反应性中发挥作用;5-HT4R拮抗剂GR113808和TRPV1拮抗剂辣椒平可有效降低食管酸反流引起的气道反应性,并减轻肺部组织炎症,5HT4R和TRPV1有望成为治疗GERC的新靶点。
  • 摘要: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在儿童气管性支气管的诊断价值及气管性支气管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2013年经纤维支气管镜确诊的32例气管性支气管患儿的镜下表现、临床特征。结果:32例中右侧31例,左侧1例;气管型19例,气管-主支气管交界型8例,主支气管型5例;存在炎性分泌物和/或炎性狭窄的18例,其余14例是在行其它肺叶/段治疗时发现.有2例远端为盲端,12例可见异常支气管较狭长.32例中有3例肺部CT平扫未提示气管性支气管,仅提示右肺上叶支气管狭窄,经支气管镜检查发现右肺上叶气管性支气管管腔己被大量分泌物阻塞,管腔纤细,狭长.临床表现主要是部分患儿出现反复咳嗽喘息,局灶性肺炎、肺不张,另有一部分仅存在发育的异常.结论:纤维支气管镜在气管性支气管的诊断优势明显,并非所有气管性支气管患者均有反复的肺部感染、喘息等,部分气管性支气管由于管腔位置异常及狭长的特点,容易局部感染,迁延不愈.
  • 摘要:目的:建立小鼠巨细胞病毒全身播散性感染模型,实验早期阻断IL-17,观察其对唾液腺损伤的影响.方法:建立BALB/C小鼠巨细胞病毒全身播散性感染模型,MCMV Smith株腹腔接种5*103pFU病毒后,抗体阻断组实验第3天、第5天腹腔注射IL-17抗体100ug,14天处死小鼠;病毒组第14天各处死小鼠4只,同时设正常小鼠作为模拟感染对照.标准空斑实验检测唾液腺的病毒滴度,RT-PCR法测定唾液腺中IL-17 mRNA的表达,HE染色法评估唾液腺的病理性损伤程度,进一步分析IL-17阻断后对唾液腺病理损伤的影响.结果:唾液腺组织的病毒滴度在巨细胞病毒感染后7天升高,14天达到高峰,在感染后第28天病毒滴度有所下降.在病毒感染后14天,IL-17抗体阻断组与MCMV感染组比较,MCMV感染性病毒滴度、IL-17 mRNA的表达及唾液腺组织的病理损伤严重程度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IL-17抗体阻断具有时间与剂量依赖性,仅在早期阻断IL-17不影响唾液腺病毒复制及病理损伤过程.
  • 摘要:目的:评价玻璃离子水门汀与光固化窝沟封闭剂预防年轻第一恒磨牙窝沟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名6~8岁儿童,采用自身半口对照设计,随机选择一侧上下颌第一恒磨牙应用玻璃离子水门汀进行窝沟封闭,对照组为自身对侧同名牙,采用光固化窝沟封闭剂,随访2年.结果:两组龋病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玻璃离子水门汀与光固化窝沟封闭剂均有良好的防龋效果.
  • 摘要:目的:在蒽环类药物(anthracyline-ANT)化疗前后,同时检测外周血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钙蛋白T(T-cTNT)、B型利钠肽(BNP)及心电图、心脏超声的检查,观察其变化.来探讨分析和评价ANT心脏毒性的临床敏感指标.方法:选取对象在2011年7月-2012年10月在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血液科住院治疗的80例急性白血病患儿,根据蒽环类药物累积剂量大小分为二组,≤100mg/m2组21例,>100mg/m2组59例.并进行临床评价ANT相关疗程前后的心脏各指标变化,采用SPSS16.0对各项监测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1:蒽环类药物累积剂量(ANTH)与肌钙蛋白升高的关系.(1)成功检测肌钙蛋白80例,根据ANTH分为二组,≤100mg/m2组21例,>100mg/m2组59例.所有患儿化疗前血清cTNT值均≤0.01ug/L.(2)对不同ANTH引起心肌钙蛋白升高例数进行统计:其中《100mg/m2组,cTN升高1例,>100mg/m2组升高15例.(3)不同ANTH下,肌钙蛋白的升高无统计学差异.(P=0.056>0.05).2:ANTH与CK-MB升高关系(1)成功检测CK-MB77例,根据ANTH分为二组,其中《100mg/m2组18例,>100mg/m2组59例.(2)对不同ANTH引起CK-MB升高例数进行统计:其中《100mg/m2组升高1例,>100mg/m2组升高7例.(3)不同ANTH下CK-MB的升高无统计学差异.(P=0.67>0.05).3:ANTH与BNP升高关系(1)成功检测BNP75例,根据ANTH分为二组,其中《100mg/m2组18例,>100mg/m2组57例.(2)计算不同ANTH化疗前后BNP值变化.≤100mg/m2组,疗程前后BNP值分别为(27.3±7.52pg/L)、(42.3±16.98 pg/L),>100mg/m2组,疗程前后BNP值分别为(29.7±8.06pg/L)、(46.3±15.38 pg/L).(3)不同ANTH化疗前后BNP水平变化均有统计学差异(≤100mg/m2组P=0.0016<0.05,>100mg/m2组P=0.001<0.05)4:ANTH疗程前后与心超EF、FS、LVEDD、LVESD指标关系.(1)化疗前后心脏超声检查57例,根据ANTH分为二组,其中《100mg/m2组11例,>100mg/m2组46例.(2)计算不同ANTH化疗前后心超EF、FS、LVEDD、LVESD值变化.以X±S表示.(3)不同ANTH化疗前后心超FS、LVEDD、LVESD水平变化无统计学差异.(P<0.05),EF在ANTH≤100mg/m2组组中,疗程前后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100mg/m2组中,(P=0.039<0.05),有统计学差异.结论:1:CK-MB在ANT治疗期间有升高,但其与ANTH无相关性.2:cTNT在ANT治疗期间有升高,但其与ANTH无相关性.3:BNP在不同ANTH疗程中,均有升高,与ANTH存在相关性.但进一步变化过程仍需长期随访观察.
  • 摘要:文章介绍了非甾体抗炎药的药理作用及其在临床使用时应注意的事项。非甾体抗炎药在儿科疾病的治疗中的到广泛应用,掌握其积极地治疗作用同时,一定要严格其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尤以重症药物超敏反应为重;只有通过药物合理配比及应用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 摘要:目的:此次调查旨在了解肾脏疾病专业范围内,肾脏病常用药物针对儿童群体应用的剂量、剂型现状,适合儿童使用的剂量、剂型比例,有无儿童用药指导及儿童用药注意事项等涉及用药安全性及有效性的详尽信息.方法:根据儿科肾脏疾病相关指南总结常用肾脏疾病儿科常用药物种类,参考《中国医师药师临床用药指南》、我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SFDA)药品信息,收集、分析、总结各药物针对儿童群体应用的剂量与剂型现状,适合儿童使用的剂量、剂型比例,有无儿童用药指导及儿童用药注意事项等信息.结果:此次调研共总结6类107种肾脏病常用药物,包括免疫抑制剂、糖皮质激素、利尿剂、抗凝药、降压药、降脂药,其中65.4%的药物缺乏适用于儿童的剂量和剂型,20.6%说明书未提及儿童用药注意事项,50.5%缺乏明确的关于儿童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信息,60.7%缺乏详细的儿童用法用量信息,只有9种药物进行过儿童人群的临床研究.结论:调查结果显示在肾脏疾病治疗的医疗实践中,儿童专用药品匮乏,多使用成人药品.药效不明确,专用剂型、剂量缺乏,用药说明或用药信息无临床试验数据支持,有大量标签外用药等问题.
  • 摘要:目的:探讨NICU内新生儿进行PICC置管时采用万古霉素间断封管的方法预防院内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oNS)败血症的有效性.方法:将2010年9月~2012年12月期间在NICU住院并进行PICC置管的新生儿,按照置管时间的次序将病人依次分为3组:对照组(生理盐水封管)、实验1组(高浓度万古霉素封管,浓度为25ug/ml)、实验2组(低浓度万古霉素封管,浓度为10ug/ml);PICC置管后7天开始应用万古霉素封管直至拔管.排除置管时间≤7天或因低血糖等原因而未能进行万古霉素间断封管的病例.结果:①入组病例数共计203例,符合标准的病例数129例,其中对照组47例、实验1组43例、实验2组39例.比较三组新生儿的出生体重、孕周、住院天数、PICC留置天数的均值,均无显著差异(F值分别为1.215、0.005、0.317、0.107,P值分别为0.300、0.995、0.729、0.899).②129例新生儿中明确诊断院内CoNS败血症的新生儿11例出生体重均<1500g(1213.64g±165.183g),胎龄≤32周(30.10±1.221);病原学培养均为耐甲氧西林CoNS,万古霉素均敏感.③比较对照组、实验1组和实验2组三组新生儿发生院内CoNS败血症的构成比,统计学结果显示对照组发生院内CoNS败血症的百分比显著高于实验1组和实验2组(X2=4.533,P=0.033),而实验1组和实验2组间进行相比,统计学上无显著差异(X2=0.025,P=1.0).结论:NICU内PICC置管时易合并院内CoNS败血症的新生儿为孕周≤32周,出生体重<1500g的早产儿.应用万古霉素间断对PICC置管进行封管的方法可有效降低院内CoNS败血症的发生,且低浓度(10ug/ml)的万古霉素即有效.
  • 摘要:目的:了解我国29个城市哮喘儿童的用药现况,分析儿童哮喘控制用药的影响因素.方法:本研究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采用问卷询问的方式在中国大陆29省的城市(除外新疆、西藏)哮喘门诊和儿科就诊的2960名诊断为哮喘0-14岁患儿的家长进行调查,儿童诊断哮喘至少3个月.收集哮喘儿童家长和孩子的一般情况、病情控制情况、家长的哮喘知信行情况及患儿的用药情况.结果:1.患儿哮喘急性发作时,44.67%(1110/2485)的患儿家长使用吸入速效β2受体激动剂(SABA)作为首选措施;18.87%(469/2485)的家长加用抗生素;17.43%(433/2485)的家长表示束手无策.2.患儿坚持哮喘控制药物治疗情况:75.61%(1879/2485)的患儿长期使用过哮喘控制药物(包括ICS,LTRA和ICS与LABA合剂),其中84.46%(1587/1879)使用过ICS或ICS/LABA合剂,33.90%(637/1879)使用过LTRA.3.患儿坚持长期哮喘控制药物治疗情况:在1587名坚持吸入激素治疗的患儿中,67.05%(1064/1587)的患儿坚持用药时间超过1年以上;在637名坚持长期口服白三烯受体拮抗剂治疗的患儿中,50.60%(322/637)的患儿坚持用药超过半年以上.在1456名合并过敏性鼻炎的患儿中,64.45%(939/1456)使用过鼻用激素,其中53.14%(499/939)使用时间超过1个月.4.湿疹史、患儿病程、家长知信行总得分、家长信念态度得分、家长行为得分、对于诱发因素和规律用药的知识认知、控制状态下能否参加活动的态度认知、定期复诊对于哮喘控制用药的依从性有影响,均是保护因素.结论:中国29个城市哮喘儿童用药情况,包括急性发作时用药和无急性发作时哮喘控制用药使用情况,存在着不足;罹患过敏性疾病是哮喘儿童坚持控制药物用药依的保护因素,同时家长的哮喘知信行患儿用药依从性有影响,加强哮喘防治教育,提高患儿家长的哮喘认知,定期复诊,有助于提高患儿哮喘控制药物的依从性和治疗效果.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