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工业技术>建筑科学>2013第六届健康住宅理论与实践国际论坛
2013第六届健康住宅理论与实践国际论坛

2013第六届健康住宅理论与实践国际论坛

  • 召开年:2013
  • 召开地:北京
  • 出版时间: 2013-10-15

主办单位:国家住宅与居住环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住宅科技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会议文集:2013第六届健康住宅理论与实践国际论坛 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随着国民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对噪声振动治理工程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如何在工程设计施工中真正贯彻"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实现噪声治理工程与人居环境的协调统一以及景观美化,是近年来声学、建筑和环保专业的热门话题。本文拟通过两个典型工程实例介绍一些这方面的心得。某小区燃气锅炉房运行时噪声巨大,而且经常“烟气弥漫”,鉴于噪声治理及环境改善的综合需求,采取相关措施在有效治理燃气噪声辐射的同时,合理改善烟气的排放组织、减少附加环境影响,并尽可能使治理措施与周围人居环境景观协调一致。某公寓屋顶平台上的风冷冷水机组,运行噪声对南北两侧高层居民楼产生影响,根据消声降噪需要,对该风冷冷水机组采用整体隔声和进排风消声的综合治理措施,并根据热工性能和甲方对环境景观的美化要求,对消声器声学结构、隔声罩造型和护面材料均进行了优化设计。在兼顾上述各项指标的前提下,圆满完成了该项噪声治理工程任务。
  • 摘要:与现代建筑时尚、高档、综合发展的趋势相匹配,其内部配套设施的配置不断完善、档次不断提高,规模不断扩大。由于其种类繁多、结构布局多变、管路系统复杂,在运行中不可避免地产生一定的噪声和振动,形成现代高层建筑中特有的空气噪声和固体噪声污染。文中就水泵系统(泵房)、空调机组、冷却塔和风冷热泵机组、屋顶排风机、变配电设备、电梯等的噪声振动控制问题进行了探讨。笔者认为,要从根本上改善现代建筑室内声学环境,就必须合理采用隔振、减振、阻尼、隔声、吸声、消声等单项或综合技术手段,对各类不同噪声振动源实施尽可能系统,专业,匹配、完善的噪声振动控制。
  • 摘要:本文在健康住宅建设试点工程实态调查结果分析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了住区建设中影响老年人居住健康的典型影响因素,提出了适老宜居社区指标体系。笔者认为应该在以下两方面加强适老宜居社区的建设。在健康的居住环境方面,通过合理的小区建筑布局及良好的住宅厨卫通风换气环境来保证室内健康的空气质量;通过室内温度和湿度的有效均衡调节来保证湿热环境的舒适性,防止温湿度梯度过大引发老年人中风等健康损害;通过控制临街交通噪声来保障室内声环境,通过合理开窗面积和开阔的室外视野来保证室内光环境,提高老年人的活力。在健康的社会环境方面,老年人与邻居保持联系的最重要途径是体育健身和参与文化娱乐活动;与邻居打交道最多的地点是社区休闲散步场所和社区小公园等公共活动场所。老年人与他人交往的意愿非常强烈,需要营造社区内良好的邻里交往氛围,重视社区公共场所的设计。其中,公共场所的安全和卫生环境、住所到公共场所距离.无障碍通行环境和公共场所椅凳数量是规划设计中需要优先考虑的问题,健身设施符合实用性、齐全性、安全性和选址的合理性的要求。总之,适老宜居社区需要从社区规划、室内居住环境保障、社区主动犯罪预防环境营造、社区日常安全和物业服务支持等方面,充分考虑老年人的心理和行为特征,满足老年人对于居住环境和社会环境多层次的健康需求。
  • 摘要:随着住宅建设的快速发展,承接住区规划已成为各建筑设计院的主要业务之一.然而,住区规划不同于建筑设计,它除了耍考虑建筑单体的合理性外,更要解决好建筑群体内部的关系,并处理好新建住区与周边城市环境的协调关系.这也是健康住宅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新建住区能否做到与城市环境有机衔接,是评价住区规划优劣的重要标准,值得城市政府规划管理部门和规划设计人员给予足够重视.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合理确定住区规模,即要求规划师应该对城市和住区的关系有深刻认识,在此基础上合理确定住区规模和划分住区层次;营造开放的城市公共空间;旧城改造应着眼于城市人居环境的升级;建筑师应具备城市规划的全局意识。
  • 摘要:本文以中建天津生态新城绿色建筑专项规划为例,对高星级绿色建筑控制方案提出更具科学性的依据,提高方案可实施性,同时,中建天津生态新城主要为居住功能用地,因此,主要针对高星级居住绿色建筑提出有益的见解.该项目以生态条件为主要导向,结合地块各类影响因素,包括人文自然条件、区位价值条件等等,制定了相应评分标准,并且以此标准作为高星级控制方案的核心依据,结合生态城总控制指标,遵循市场化导向的原则,考虑到投资商等各方面因素,最终得出具有科学依据,具备可实施性的高星级控制方案,为实现绿色居住、绿色城市环境提供了合理的指导意见,同时也为规划师对居住区高星级绿色建筑控制提供了相关思路。此外,笔者提出要进一步完善居住地块绿色建筑评分标准,并且结合绿色能源、水资源利用、固体废物转运与再利用、绿色交通等其他专项,从规划方法上进一步提升居住高星级绿色建筑控制方案,打造出更加科学可行的绿色住区,最终为国内相关规划与研究提出经验与借鉴。
  • 摘要:朗诗在打造健康住宅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实践,文章主要介绍朗诗在健康住宅上取得的实践成果,望引起设计行业、房地产行业对健康住宅建设的重视和推广.朗诗健康住宅在设计之初,会对住区场地进行规划,其规划基于指导建筑排布以保证场地内舒适性为主,考虑室外声、光、热、风在不同建筑排布下的影响,借助模拟软件,在先期方案设计中提供参考,同时与景观设计相结合,营造一个良好的室外微气候条件。朗诗致力于打造自然和谐、健康舒适、安全环保的住宅,在室内环境方面行了大量的研究实践,涉及热环境、声环境、光环境、空气污染控制进等。另外健康住宅还包括健康的饮水环境,为解决饮用水安全问题,朗诗借鉴国内外居民生活用水二次处理的成功经验,在部分用户室内尝试安装直饮水机,同时在某项目上试点建设了小型集中供水式管道直饮水工程,进行实践研究,寻找最佳的饮用水解决方案。总之,健康住宅不是一个简单的概念,它需要数据说话,需要通过科学的测试,证明达到了健康住宅的各项指标,才能称之为健康住宅。因此,要确保有可操作性,不是概念上的炒作,而是实际去做,要有完善、完整、系统科学的量化指标体系,要量化到开发商可以按照指标建设,量化到普通老百姓能够读懂,量化到社会各界易于监督;其次务实,去掉那些华而不实的东西,脚踏实地的为老百姓解决他们最关心、最急需解决的问题,将健康真正落到老百姓身上。
  • 摘要:住区声环境是影响居住者居住舒适度的重要考量标准之一.笔者认为:噪声防治不能只是在房屋建成后通过各种技术隔声墙或者多层密闭窗进行补救,而是要通过有效的住区声环境优化措施,从建筑设计源头上控制噪声对住区的影响.本文通过大量案例分析与调查数据整理,并结合住区方案设计进程,从住区规划、住宅平面及住宅立面三个环节提出住区声环境优化措施:通过住区规划防噪优化来屏蔽大部分的住区外噪声;少量通过住区规划优化难以屏蔽的噪声则可通过住宅平面防噪优化进行处理,平面优化在承接住区规划防噪优化的同时,亦可兼顾起到住宅内噪声优化的作用;最后一步住宅立面防噪优化可结合建筑造型同时选用,在达到立面美观的同时,达到住宅降噪的效果。本研究为建筑从业人员加以选择和使用.
  • 摘要:本文通过对急救担架与住宅电梯轿厢中涉及的研究内容,包括担架的尺寸、担架的放置位置及配置标准的研究,系统确定相关设计参数及配置意见,补充完善《住宅可容纳担架电梯配置标准研究》的研究方向及具体技术指标.因此建立担架生产厂家、电梯生产厂家及设计单位的三方共同研发机制,从担架及电梯的改良入手,解决电梯容纳担架的问题,在此基础上促进住宅改造,使之有更强的可操作性且更有效率.
  • 摘要:文章介绍了在日本健康住宅内水环境的研究,主要包括厨房、厕所、盥洗室和浴室里的水环境研究.通过日本健康住宅室内水环境研究的介绍,结合国内的实际情况,今后我国健康住宅室内水环境的研究方向有以下几点:(1)加强卫生间的卫生性和安全性,防止水封破坏,防止有毒有害气体进入室内。(2)加强室内排水系统的通水能力,减少排水不通畅和排水时噪音。(3)减少室内的温差,以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降低室内水环境的湿度,以减少呼吸道疾病的发生,以及细菌的滋生。减少浴室地面的积水,防止跌倒。(4)厕所和浴室应增加辅助功能,例如,播放轻快的音乐和保持空气清新,从而降低身体疲劳,提高身心健康。(5)普及健康行为准则,通过日常健康的生活习惯,提高用水品质。
  • 摘要:本文结合当前同层排水在我国应用的基本情况,对墙排式同层排水降板式同层排水明敷式同层排水集水器式同层排水的优缺点进行介绍,并着重对墙排式同层排水的适用情况、优缺点、设计要点以及安装要点进行说明,并针对该技术对材料和管理等方面的要求做出了详细的阐述.
  • 摘要:空调系统是现代建筑中不可缺少的设备之一。空调系统不仅要保证热舒适,更重要的是保证人体健康,以牺牲健康为代价的热舒适是不足取的。集中空调系统卫生状况好坏直接关系到大众的健康。有调查表明,商场、宾馆集中空调系统积尘量污染状况严重;积尘中细菌、真菌总数污染属中等水平;公共场所空调系统污染严重和管道长期未做清洗有直接关系。宾馆、商场、电影院、医院和地铁站等场所的空调冷却塔中的冷却水中军团菌的也时有检出。此外空调系统污染也影响系统的能耗。因此加强空调系统的卫生管理既是改善室内空气质量,又能节约能耗的重要措施。近年来卫生部、建设部等相关部门,加强了对公共场所集中空调的监管,规范了空调清洗消毒和卫生学评价工作。群众对空调卫生安全管理认识有所提高。工作中建立卫生管理制度、积累了经验。集中清洗工作,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效果。集中空调的卫生质量有了很大幅度的提高,集中空调系统的相关设备和设施的卫生状况也有很大提高。
  • 摘要:中国室内空气污染超标主要原因,除大气污染因素外,建材和家具的污染物限制标准值不一致,不连贯,是一个主要原因。《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18883)确定了室内空气质量参数和指标,全面持久地保障室内空气质量需要完整使用采暖、空调、局部排风设备、全效新风系统和环保装修,并最终由参数测试确定是否达标.环保装修措施限制污染材料的使用量,未使用新风情况下,甲醛超标值应不大于3倍(0.3mg/m3)。超标部分由新风处理。全效新风包含通风换气、净化和加除湿功能,根据使用地点不同,室内外环境不同而配置不同,要达到最好效果全效新风系统应该24小时连续使用。
  • 摘要:我国80%以上的大众住宅使用吸顶灯,绝大部分吸顶灯的光源为针式圆形和U型高压汞灯(俗称"节能灯").这些高压汞灯对人体健康的直接和间接的潜在危害很大.那么,用什么光源取代大众住宅的吸顶灯里的针式高压汞灯?文中从国家政策、居民改装光源的方便程度和综合费用等多个角度探讨各种光源取代吸顶灯里的针式高压汞灯的可能性。研究认为,白炽灯光效低、耗电大,不能做为大众住宅吸顶灯的光源。LED面板灯不易取代已经装修好的大众住宅吸顶灯里的高压汞灯。靠散热片散热的螺口LED灯泡光效不高,体积较大,无法取代针式圆形和U型高压汞灯。LED灯珠盘实际照明寿命很短,综合费用高,不易取代针式圆形和U型高压汞灯。而全液冷LED灯泡光效高,光衰慢、综合费用不高,笔者认为其可以取代针式圆形和U型高压汞灯。
  • 摘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要求必须加大节能减排力度,而建筑节能是节能减排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采取先进的绿色建筑技术来节约基础能源,如采用太阳能热水系统来替换传统的暖气、采用热交换通风系统来替换传统空调设备、雨水收集与制冷系统结合、导光管照明技术来代替传统的日光灯,实现节省基础能源,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利用先进的技术虽然前期投资较大,但在长期的使用中则会得到很大收益,节省能量,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 摘要:本文分析了目前国内常用的建筑外遮阳产品特性及其对室内健康环境的影响,提出了开发可适应各种室外环境的户外移动百叶窗的产品理念.中试实验表明,通过专利拉紧装置、专利铰链装置和传动机构,可以实现百叶窗的抗台风和稳定移动等安全性能,从而达到夏季建筑遮阳与通风采光一体化、冬季引阳与保护私密相协调、平常保温隔热与防盗安全一体化的建筑围护性能,为建筑师提供了一种基于立面丰富、建筑节能和室内环境健康理念的建筑创造思路.
  • 摘要:随着我国日益严峻的老龄化形势,亟需关注基于绿色健康理念的社区养老建筑的规划与设计,积极研究绿色健康养老建筑设计、建造关键技术和标准体系,以规范和指导我国即将面临的大规模涉老设施的规划和建设问题.本文从规划设计、建筑设计及技术体系角度论述了绿色健康住宅设计的关键问题.并对现行的老年人住宅建筑标准规范进行了总结分析。我国现行使用的部分老年人建筑标准规范相对较为陈旧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相关部门也正在对其进行修编。同时我国还没有针对老年人建筑的绿色健康住宅的特定标准,仅限于一些行业内部自发编制研究的标准体系,此方面需要不断完善扩充。笔者认为,应该在梳理国家现行有关政策、法规、规划中关于涉老设施的分类、要求的基础上,针对我国新建、改建和扩建的机构养老、社区养老、居家养老等涉老设施规划、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研究我国涉老设施相关产品体系需求,研究确定关键技术参数,研究后续新标准的制订需求,研究构建我国适老建筑规划、建设标准体系框架,为我国适老建筑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政策建议。
  • 摘要:文章基于清华大学建筑物理研究所0dB(A)声学实验室的超静环境,针对人在静音室内的睡眠情况做以初步的实验研究.探讨人在极安静环境下和日常噪声环境下睡眠情况的差异,通过主观睡眠评价以及客观睡眠各个阶段的比例来评价被测试者的睡眠质量.从而探讨安静的环境对人睡眠的重要意义.本次试验针对午睡进行大范围的对比试验,区别于很多整晚睡眠实验的研究.
  • 摘要:笔者通过走访调研、测试、问卷调查的形式研究了北京15个高层住宅区的噪声源种类、特点以及它们对人们身心的影响程度调研显示,居民受噪声的干扰比较严重,认为外部或内部噪声对生活有影响的比例分别是70%和60%;影响最严重的噪声源是交通噪声和生活噪声,其中城市快速路或轨道交通对居住区影响较大,商业等生活噪声的影响也不容忽视;昼问和夜间相比,昼间噪声干扰影响更大。15个居住区也许不能代表北京的全部,但它们部分地反映出北京地区噪声污染严重。声环境直接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对噪声的治理须引起个各有关部门的足够重视。
  • 摘要:电梯噪声治理是现代建筑噪声振动控制的工程热点之一,治理难度较大.本文介绍一个高层住宅楼电梯噪声振动治理工程案例,治理完成后电梯在其侧下方的住户卧室内产生的噪声由49dB(A)降低至23dB(A),取得非常理想的改造效果.本工程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完满的降噪效果,说服甲方突破常规、因地制宜地采用配重阻尼弹簧减振系统替代原有橡胶隔振器固然是成功的关键因素,但本楼盘在布局上将卧室远离电梯井道也是重要的辅助条件。因此,若要全面贯彻落实新国标,恐怕很多楼盘的建筑设计布局就必须进行相应的调整,使A类房间尽可能远离电梯竖井位置;而若要确保目前大量既有楼盘内紧邻电梯竖井的A类房间噪声达标,仅靠上述措施仍有不足。必要的深化改造措施可能包括:工字钢大梁的隔振和阻尼处理,井道内轨道改为弹性支架(或至少进行约束阻尼处理),轨道修平及润滑的改进,井道活塞风噪声的消除,甚至盘式电机直接驱动的普及等。为了这些“备用”措施的可实施性,还需要从业各界共同努力,不断探讨新材料新工艺,广泛宣传新技术新理念;需要大家共同呼吁修改现有规范,争取更大的噪声控制专业改造权限。
  • 摘要:节能环保型住区的可持续性是指她不仅应满足居民居住生活的当前需要,更能适应社会物质与文明发展下的人类未来的居住追求。她应是:少消耗资源、高性能品质,轻环境污染、长生命周期和多回收利用,做到人、住区、自然的健康和谐友好共生。具体实施可从低碳用能、低碳设计、低碳构造、低碳运营、低碳排放、低碳营造、低碳用材、植绿碳汇这八方面着手。
  • 摘要:高层高密度住宅在我国近10年间飞速发展,已经成为大多数城市新建住宅的主要形式,甚至在很多县城、乡镇也开始大量出现.高层住宅既能节约土地,也更加消耗资源,同时也带来其他问题,高层高密度的居住形态既有市场的因素,也有制度的推手."百年建筑、千年规划",高层商密度建设模式正在改变城市,对城市的未来产生复杂而深远的影响,需要人们更全面、理性的思考.本文通过对高层高密度住宅存在的问题、与人口和环境资源的关系、国际比较等进行探讨,对我国高层高密度住宅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制定城市建设技术政策,进行分类指导;精明化利用各类土地;吸收国际经验,大胆创新;加强立法保证建筑的改造维护。以期解决土地和居住需求的矛盾,城市短期与长期、城市建设与人居环境、开发模式与资源环境的矛盾。
  • 摘要:当前,人们对居住要求不再停留在原来"有住即可"的初级阶段,而是提升到一个"住好、住地健康、住地舒心"的层面.这些居住要求和健康住宅理念的提出,不管是从城市规划、居民康居工程建设来说,都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要树立健康文明的理念和积极推进健康住房建设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需要大家共同努力来完成,这其中就包括各级政府、小区规划者和出资建设者,居民。对于各级政府部门,一定要旗帜鲜明地提出健康住宅先进的理念,做好宣传工作,传递出健康文明或者身心文明的思想,让全社会各界了解到住宅和健康的亲密关系,唤起社会更加关注健康住宅的重要性和实施的具体标准,让大家都推崇健康住宅,推动大家能够享受到健康住宅。对于小区规划者和出资建设者而言,对健康住宅的策划和建设十分重要。这些人的建设理念和利益落脚点对小区建设的好坏至关重要。只有满足了所有人群基本要求的小区才能称得上一个合理的小区,只有从健康角度考虑的小区居民的安全、活动、锻炼和娱乐等要求的小区才算得上健康的小区。对于小区的居民,在健康住宅的建设和使用上,具有应有的权利,也有一定的责任和义务。只有从自我做起,遵纪守法,才能更好地践行健康住宅的理念,享受健康住宅给居民所带来的幸福和快乐。另外,笔者还提出在小区规划建设的过程中,要尽量采用新的理念,将身心文明或者健康文明与环保住宅、人文住宅、健康住宅等有机地结合起来。
  • 摘要:文中结合当前中国老龄化社会现状的基本情况,从住区适老配套、室外适老措施、住宅适老改造、适老功能空间、适老部品配置、健康适老技术、社区适老关怀七个方面入手,提出适老住宅集成技术解决方案,探索如何为老百姓建造适合一辈子居住的好房子.
  • 摘要:在我国当前的城市化进程中,安置房建设作为城市化改造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政府和行业的关注.在最近广泛开展的安置房建设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暴露出规划设计不合理,产品质量缺陷等问题.在这种背景下,如何借鉴房地产开发行业的先进经验,结合安置房项目的实际,探索商标准高质量的安置房建设之路,变得具有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小瓦窑安置房项目健康环境综合设计的总结,从住区环境、室内环境等维度介绍该项目的具体实践。在小瓦窑安置项目的规划设计以及技术集成、部品选用等过程中,充分考虑了住区各个层次的健康环境营造。小区选址所营造的大尺度高比例的绿化景观环境,总平面布局所营造的通风环境及均匀分布的组团景观环境,配套规划营造的社区服务环境,立面设计营造的总体视觉环境,地下车库布局营造的纯粹步行空间和便利的交通路线,单体布局营造的良好的户内采光通风环境、节能舒适的电梯厅环境,户型设计中适宜的空间尺度,交通流线及动静分区安排营造的良好的光热和声环境,在部品选用中注重降噪隔声性能的考量,在技术集成中注重热环境的营造。措施此种,不一而足,只是小瓦窑项目健康环境营造实践的一个缩影,也是在健康住宅实践之路上的一次探索。
  • 摘要:2008年5.12汶川地震后,北川老县城夷为平地,各地的专家经过辛苦的勘探和现场调研,决定异地重建北川新县城.经过三年多,新县城已拔地而起,成了一个文化、旅游城.笔者从规划到施工图基本参与了全过程,本文浅述其中新技术的应用过程.主要有两个方面:新能源的利用与非传统水源的利用.从开始规划,就设定目标,要做成绿色建筑示范区,并按绿色建筑标准二星规划设计。一开始就着力研究新能源、新技术。新能源有很多种,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水源热泵等。经研究最后在新县城的幼儿园设计中使用了空气源热泵热水系统。非传统水源利用系统则利用河水进行简单处理,做绿化和冲洗道路、洗车使用。运行费用少,还减少了自来水厂的压力和运行费用。在整个项目建设过程中,使用新技术、新能源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阻力,因为造价会增加,人们还担心它的可靠性,需要技术人员去做很多的解释工作,并且施工单位要有一定的技术力量。总之,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方方面面的努力,才能做好节能减排工作。目前这些系统已经建成投入使用有一年多时间,使用情况良好。节能效益正在日益显现。
  • 摘要:住宅用水与人零距离接触,重要性不言自喻,本文针对住区水环境、室内给水、室内排水,用水安全等水系统相关的问题谈一谈个人看法。笔者认为,输送水的管材的健康性尤为重要,应足够重视;由于绿色建筑、节能、节水等综合要求越来越严,强行设计安装的一些主动节能、节水系统如太阳能热水、中水系统与健康住宅的理念难免有冲突,如何在工程中合理设置值得业界深思.
  • 摘要:在室内空气品质越来受到关注的社会背景下,文章关注了国内外室内空气污染的现状,从源头控制、新风系统和空气净化三方面分析建筑室内污染物控制技术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笔者指出,我国建筑和装饰材料原有的环保标从已不能适应建材市场发展和人民的需求。为此必须加快制定和修改其有关环保标准,尽快向国际高标准靠拢;随着我国绿色建筑的发展,以及人们对建筑室内空气品质的重视,在建筑内设置独立的新风系统,并设置室内空气质量监控系统,根据室内的C02颗粒物、甲醛等各种污染物浓度的变化,适时开启新风系统或空气净化装置,达到控制室内空气品质和建筑节能的目的;未来空气过滤技术、高压静电技术、离子技术、多功能空气净化技术等空气净化技术的应用将越来越广泛。
  • 摘要:国家大剧院作为国家标志性演艺核心和建筑新形象的代表,对总体噪声控制提出很严格的要求。本文简要介绍国家大剧院空调系统噪声振动控制设计方法和采取的措施,主要涉及建筑防噪布局规划、消声器选型与设计,主机及水系统等配套设施隔振设计,防噪声串扰以及对设备噪声源强的控制等内容。2007年9月,历经多年建设的国家大剧院终于全部竣工,顺利通过一系列验收并交付使用。根据工程末期的综合测试,大剧院整体噪声振动控制符合预期的各项设计目标和使用要求。在剧场内已基本上感觉不到空调等辅助设备的本底噪声,为欣赏高水准的专业演出创造了十分安静的声学环境。
  • 摘要:如何将天然光以经济便利地的方式引入室内来照亮人们生活的每个空间对设计者来说是革命性的挑战。导光管采光系统具有节能、环保、舒适的优点,不仅可节约大量的照明用电,进而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而且可提供舒适的自然光线,改善室内光环境。导光管采光系统不是传统的采光天窗,它体现了现代光学技术对阳光的充分驾驭、是具有卓越性能的日光照明系统。导光管采光系统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室外的天然光收集装置集光器,室内用于照明的漫射照明器,以及连接两个装置实现光线传输的导光管。创新技术是将越来越多的先进光学技术应用到产品中去,使屋面采集到更多的日光、导光管传输更多的日光、室内获取更多均衡的日光。目前最先进的导光管技术在采集、传输、输出日光方面均具有卓越性能。导光管技术的出现无疑为人们合理利用天然光资源开辟了新的途径,特别是近十几年伴随着导光管技术的快速发展,大量具有可推广性的导光管产品不断涌现,使得导光管在居室、商店、学校、运动场所、厂房等不同空间得到广泛应用。新发布实施的《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T 50033中提出的导光管采光系统技术规定为进一步推动导光管采光系统在各类建筑中的应用提供了便利条件。
  • 摘要:本文回顾了近15年健康住宅的研究和历经11年的健康住宅试点工作,分析了健康住宅研究与试点工作的经验和不足,以及从健康住宅工程试点走向住宅健康性能评价的必然性.通过比较绿色住宅评价标准、住宅性能评定技术标准和住宅健康性能评价体系后认为,住宅作为老百姓生活中最大的消费品,其绿色性能和健康性能同样重要.文章的最后还对我国健康住宅的研究与发展给出了展望.
  • 摘要:新疆吐鲁番地区是世界上气候较为恶劣的地区之一,其属于大陆性暖温带荒漠气候,夏季最高温度可达48.3℃(2008年),冬季最低温度可达-28.9℃(1998年),风速≥17.0m/s的日数,年平均80.3天,年降雨量只有16mm;而吐鲁番地区全年日照3200小时,太阳能资源丰富,如何在抵御恶劣气候条件的同时充分利用太阳能资源是进行建筑设计的关键.本文所论述的新疆吐鲁番地区光伏示范区中控楼案例,在综合运用主动太阳能系统的同时还实现了遮阳、通风、隔热等被动效果:通过在外墙外设置半透明光伏幕墙及开启一定数量的空洞实现挡风、导风,遮阳的效果;通过光伏幕墙与外墙间的太阳能通风系统带走光伏幕墙产生及室内的热量;屋面采用光伏采光顶有效调节室内中庭的光照度,避免照度不足或过高;外凸光伏幕墙能阻挡阳光对底层外窗的照射,实现自遮阳.
  • 摘要:建筑寿命短是我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领域的突出问题之一。然资源其中许多还需要经过锻烧。从建筑材料生产、运输到施工建造构成建筑物的所有环节都要消耗大量能源资源而建筑的拆除和建筑垃圾外运还要再次消耗能源和资源并严重污染自然环境,不符合“两型社会”的要求。笔者认为提高建筑寿命可从提高主体结构的耐久性;建筑设计要注重适用、美观;要方便设备管线的维修和更换等方面着手。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日本同行提出了“百年建筑”的概念。在刘志峰会长倡导下中国房地产研究会住宅产业发展和技术委员会开展了《中国百年建筑评价指标体系》课题研究,其成果2012年已通过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组织的验收。《中国百年建筑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课题包括政策、技术、管理、文化四个方面的研究。百年建筑技术体系由四部分组成即:建筑长寿化、建设产业化、品质优良化和绿色低碳化。要求建设项目力争达到住宅性能认定3A级、绿色建筑三星级而且整体技术水平不低于北京雅士合金公寓项目。目前已确定的5个建设项目分别由上海绿地集团、大连亿达集团、浙江宝业集团和江苏新城集团4个开发企业作为项目的承担单位。中国房地产研究会和中国房地产业协会通过进行百年建筑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力求引导新建房地产开发项目提高建筑寿命,推进我国“两型社会”的建设。
  • 摘要:文中通过分析遮阳设施的现状,发现其存在的问题,其中包括遮阳装置对视线的遮挡、高强度太阳辐射时采用的现有遮阳无法满足自然采光、室内有眩光等.在此介绍koester公司的"回复(RETRO)遮阳系统",该系统采用新技术解决了以上问题,达到通透视线、满足大进深采光以及减弱眩光的目的,并阐述了其在建筑上的应用.
  • 摘要:本文从装配与模数、适用与耐久、低碳与健康、运维与节材、智能与计量五个方面入手,分析研究住宅建造全过程和全寿命期内的绿色低碳技术,将相关单项技术进行整合集成,形成一套集成技术解决方案和技术措施.绿色低碳住宅集成技术解决方案,将住宅规划设计阶段、开发建设阶段、部品生产阶段以及运行维护阶段的低碳节能技术加以整合,调动全产业链的科研设计单位、开发企业、施工企业、部品生产企业和最终用户(居民)等多方面合作,共同研究和探索,共筑美好的绿色低碳住宅。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