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医药卫生>2015中西医结合北京论坛
2015中西医结合北京论坛

2015中西医结合北京论坛

  • 召开年:2015
  • 召开地:北京
  • 出版时间: 2015-10-22

主办单位: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天津市中西医结合学会;河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

会议文集:2015中西医结合北京论坛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本研究目的是研制《中药临床信息数据元标准目录》,为中医电子病历的应用提供中药临床药学的应用标准及模式.研究方法是通过文献分析、调查问卷、小组讨论、专家咨询4种形式制定工作路线、初步确立研究内容:从中药本草考证,中药材产地、采收、加工,性状鉴别、理化鉴别、现代研究,性味归经、功效主治、临床应用,炮制,中药调剂,中成药规格、用法用量、使用注意、功效主治等,小包装等的应用,新药研究,管理等一条线展开.包括中医药理论、应用及医院管理等信息;按照国家《卫生信息数据元标准》总则及第16部分中有关内容,数据元研究基本方法,从界定的研究内容中提取中药临床信息数据元.提出构建《中药临床信息数据元标准目录》的思路与方法,整理出中药临床信息数据元标准目录,分为基础类、临床应用类、管理类三部分,并且规范中药临床信息数据元的标识、定义、表示、允许值.讨论中药临床信息数据元的信息来源、采集标准、留接口、规范科学术语、与已有标准对接、维护管理方案等问题.
  • 摘要:对四款美白化妆品进行人体功效评价,每组选择26名25岁-45岁的女性,按要求在曲臂内侧使用化妆品8周后,曲臂内侧皮肤MI值、L*值和ITA°值与起始值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通过反应皮肤颜色的MI值、L*值和ITA°值的参数进行量化统计分析,可直观反映化妆品的美白效果,说明此方法可作为评价化妆品美白功效的手段.
  • 摘要:中医药是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生产、生活实践,以及和疾病的斗争中逐步形成并不断丰富发展的医学科学,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也对世界医学科学的进步起到了积极影响,是人类共同的宝贵财富.中西医结合是中国建国以来医疗卫生事业一贯的工作方针,更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医疗卫生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扶持下,中西医结合卫生事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更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着力把握学科的发展方向,切实做到王国强部长在全国中西医结合发展战略研讨会暨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成立三十周年纪念会上提出的“少争论,多实践,重疗效”,坚持科研与临床的紧密结合,坚持理论与应用的紧密结合,以临床疗效来检验中西医结合的成果,务实推动中西医结合的研究和学术创新,中西医结合学科建设应服从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大局,文化内涵、学术品牌、人才梯队建设是中西医结合学科发展的三大关键,扎根基层、产研结合、国际合作是中西医结合学科发展的必然趋势。
  • 摘要:《内经》中有关头痛的论述颇为丰富,提出了六经病变所致厥头痛及其伴随症状、针灸治疗方法,并根据头痛伴随的症状、症状所在的经络脏腑,而调其有关脏腑经络所归宿的腧穴;头痛外感病因:风、寒、湿、寒湿、热,内伤病因:脏腑气血功能紊乱;寸口脉短弱而出现头痛的脉诊诊断;提出治疗头痛的原则:调阴阳,补不足,泻有余;详细记述了厥头痛、头项部疼痛的治疗方法,同时还提出头痛治疗的宜忌及头痛的预后.为后世关于头痛病因、病机、辩证论治、治疗方法、针灸理论奠定了理论基础.
  • 摘要: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致死、致残的严重并发症之一,直接影响着糖尿病病人的寿命和生活质量,目前西医对糖尿病肾病的治疗存在局限性和难治性,这使得中医探索出糖尿病肾病的病因病机并研究出有效的方药显得迫在眉睫.根据络病学说探讨"肾络瘀痹"形成的理论渊源,指出"肾络瘀痹"病机形成的理论基础,李建民教授根据"肾络瘀痹"之基本病机,制定出补肾祛邪、活血通络法,并研制出通络保肾复方,临床效果良好,李建民教授提出的“肾络癖痹”理论,丰富和发展了糖尿病肾病的中医病机理论,应用于临床提高了糖尿病肾病的疗效,为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途径。
  • 摘要:目的:研究益气润目汤对高渗盐水诱导的千眼模型小鼠眼表组织中促炎因子IL-1β、P-JNK的影响. 方法:将雌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6组:空白对照组、模型组、中药高剂量组、中药中剂量组、中药低剂量组、西药组,每组10只,除空白对照组,剩余小鼠均采用高渗盐水点眼诱导干眼动物模型,中药高剂量组、中药中剂量组、中药低剂量组分别给予含生药0.754g·mL-1、0.377g·mL-1、0.188g·mL-1的中药益气润目汤,西药组给予玻璃酸钠滴眼液持续点眼,治疗7d、14d后检测每组角膜组织中IL-1β、P-JNK的变化. 结果:(1)免疫组化:中药各组治疗7d、14d角膜上皮IL-1β、P-JNK阳性表达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RT-PCR:IL-1βmRNA的表达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益气润目汤能明显减少炎症相关因子的分泌,抑制炎症,减少眼表面损伤,稳定泪膜.
  • 摘要:目的:糖尿病在中国的发病率逐年增高,研究表明中国的糖尿病发病率已达到11%.大多糖尿病患者伴有血管损伤与心脑血管疾病.本研究的目的在于评价银杏内酯B对高糖诱导内皮细胞TLR4表达的影响以及分子机制. 方法:使用人原代脐静脉内皮细胞,用高糖刺激内皮细胞,用Western blot分析TLR4、炎症蛋白表达以及Akt磷酸化.免疫荧光检测NF-κB核转位. 结果:高糖(30mM)刺激内皮细胞TLR4和PAF受体表达明显增加,PAF受体抑制剂银杏内酯B(0.6g·L-1)和CV3988(30M)分别抑制了TLR4表达.银杏内酯B有效地抑制了高糖刺激内皮细胞ICAM-1、VCAM-1表达.分子机制的研究表明,银杏内酯B有意义地抑制了高糖诱导的Akt磷酸化.免疫荧光显示高糖刺激内皮细胞NF-κB p65的核转位,而银杏内酯B抑制了这一过程. 结论:高糖刺激内皮细胞TLR4表达增高,银杏内酯B抑制能够降低高糖刺激TLR4和炎症蛋白表达,分子机制与抑制Akt磷酸化以及NF-κ3活化相关.
  • 摘要:目的:本研究观察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时自噬表达的改变及中药筋脉通干预的作用. 方法:采用链脲佐菌素腹腔内注射大鼠和体外高浓度葡萄糖细胞培养的方法造模,Bielschowsky氏改良神经纤维轴索染色和Luxol fast blue中性红髓鞘染色观察病理形态,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超微结构,免疫组织化学法和WesternBlot检测Beclin1蛋白表达,MTT检测细胞增殖活性. 结果:糖尿病时周围神经组织病理形态改变,自噬结构减少,Beclin1蛋白表达减少(P<0.05,P<0.01),自噬被抑制后体外培养的雪旺细胞的增殖活性减低(P<0.05,P<0.01),且随3-MA浓度提高抑制的作用更加明显(P<0.05). 结论:糖尿病时雪旺细胞自噬表达减少可能是造成周围神经病变的原因之一,中药筋脉通可能通过增加自噬的表达而起到减轻糖尿病周围神经损伤的作用.
  • 摘要:目的:本研究以治疗银屑病的常用药物(阿维A、地塞米松、甲氨喋呤、雷公藤多苷、环孢素)进行干预,观察这些药物对该模型皮损形成的影响. 方法:Balb/c雄性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阿维A组、地塞米松组、甲氨蝶呤组、雷公藤多苷组、环孢素组.采用银屑病皮损面积和疾病严重程度(psoriasis area and severity index,PASI)评分标准观察银屑病样小鼠模型皮损变化情况.光镜下观察皮损组织形态学变化、测量表皮层厚度;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反映表皮角质形成细胞增殖程度;检测皮损中CD3反映T淋巴细胞浸润程度. 结果:阿维A组、地塞米松组、甲氨蝶呤组、雷公藤多苷组小鼠皮损与同期模型组相比,皮损症状明显改善,各项指标PASI评分都低于同期模型组小鼠.环孢素对该模型皮损的形成呈现一个先抑制后促进的作用.环孢素组PASI积分高峰出现的时间比模型组晚2~3天.HE染色显示:与模型组小鼠比较,阿维A组、地塞米松组、甲氨蝶呤组、雷公藤多苷组小鼠皮肤表皮层较平整,角化不全的细胞明显减少,表皮层厚度明显低于模型组.而环孢素组与模型组小鼠皮损组织学表现相似,表皮层厚度与模型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阿维A组、地塞米松组、甲氨蝶呤组、雷公藤多苷组皮损组织中PCNA及CD3表达均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或P<0.05).环孢素组与模型组相比没有显著差异(P>0.05). 结论:临床治疗银屑病药物阿维A、地塞米松、甲氨蝶呤、雷公藤多苷可有效干预咪喹莫特诱导的小鼠银屑病样皮损的形成,以上药物对银屑病样皮损的表皮细胞增殖及T淋巴细胞浸润均有抑制作用,因此该模型可作为进行研究银屑病药物研究的药理模型.但环孢素A对由咪喹莫特诱导的银屑病样小鼠模型的反应不敏感.
  • 摘要:目的:观察凉血活血胶囊对咪喹莫特诱导小鼠银屑病样皮损模型IL-23/IL-17炎症轴的干预作用. 方法:BALB/c雄性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凉血活血胶囊高、中、低剂量组,采用PASI评分观察银屑病样小鼠模型皮损动态变化;光镜观察皮损组织形态学变化;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荧光定量PCR、蛋白免疫印迹分析技术对小鼠血清及皮肤组织中细胞因子含量、mRNA、蛋白表达水平进行检测. 结果:凉血活血胶囊高、中、低剂量组小鼠皮肤红斑的出现、色泽及浸润范围、鳞屑的大小、鳞屑厚度、皮肤增厚都要小于同期的模型组改变(P<0.01或P<0.05).PASI评分趋势图上,凉血活血胶囊中剂量组曲线下面积显著小于模型组.HE染色显示:凉血活血胶囊组小鼠皮肤表皮层较平整,角化不全的细胞明显减少,表皮层厚度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皮损蛋白及mRNA检测结果显示,凉血活血胶囊组小鼠皮肤中IL-17、IL-23蛋白及IL-23mRNA、IL-22mRNA、RORγt mRNA表达水平均低于模型组小鼠(P<0.01或P<0.05). 结论:凉血活血胶囊可抑制咪喹莫特诱导的银屑病样炎症爆发的强度及银屑病样皮损的形成.降低IL-23/Th17轴相关细胞因子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并抑制Th17细胞分化转录因子RORγt mRNA的表达,可能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 摘要: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VSMCs)增殖及迁移是动脉粥样硬化(Arteriosclerosis,AS)、支架后再狭窄(In-stent restenosis,ISR)发生、发展中共同的病理过程.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PDGF)是一种强效的促有丝分裂剂,在VSMCs增殖及迁移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本文综述PDGF的生物学作用及其促进VSMCs增殖及迁移的机制,VSMCs增殖及迁移是AS斑块形成和ISR发生发展的关键环节。PDGF与PDGFR结合后,激活下游的一系列信号通路,影响VSMCs增殖及迁移。明确PDGF促进VSMCs增殖及迁移的作用机制,对ISR,AS等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进行了一些抑制PDGF与其受体相互作用或降低其表达以抑制VSMCs增殖及迁移的尝试,显示有较好的应用前景,但其研究多局限在细胞水平,多数化合物未在动物模型上得到有效验证,其作用机制还有待进一步阐明。此外,基因治疗在调控AS,ISR方面,也显示出广阔的前景。这些均为ISR,AS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方向。
  • 摘要:目的:探讨筋脉通含药血清对高糖培养背根神经节神经元(DRGn)氧化应激及细胞凋亡的影响. 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分别灌胃筋脉通、维生素C或生理盐水制备含药血清和对照血清.从孕15天的SD胎鼠背根神经节取材制备DRGn.MTT法确定高糖浓度、筋脉通含药血清浓度及指标检测时间点.将体外培养的DRGn分为高糖组、筋脉通组(加入筋脉通含药血清)、维生素C组(加入维生素C含药血清)及正常对照组,培养24h后,采用荧光探针法检测DRGn中超氧阴离子、线粒体膜电位水平,免疫印迹法+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法检测Bcl-2和Caspase-3的mRNA及其蛋白表达,原位末端标记法检测细胞凋亡. 结果:高糖培养DRGn中超氧阴离子水平显著升高,线粒体膜电位水平显著降低,Caspase-3mRNA及其蛋白表达、细胞凋亡率均显著升高,而Bcl-2mRNA及其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1);与高糖组比较,筋脉通组超氧阴离子水平明显降低,线粒体膜电位水平显著升高,Caspase-3mRNA及其蛋白表达、细胞凋亡率均明显降低,而Bcl-2mRNA及其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1),其作用明显优于维生素C组(P<0.01). 结论:筋脉通含药血清可通过抑制高糖所致DRGn氧化应激、减少细胞凋亡起到防治DPN的作用.
  • 摘要:目的:研究冠心Ⅱ号对实验性大鼠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程度的影响. 方法:应用结扎左冠状动脉造成心肌梗塞后心力衰竭模型,术后35天分别对对照组(假手术)、模型组、冠心Ⅱ号低剂量组(冠心Ⅱ号3g/kg)和冠心Ⅱ号高剂量组(冠心Ⅱ号9g/kg)采用超声和血流动力学检测评价其心功能,并进行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bFGF)、B型钠尿肽(BNP)等观测指标的测定. 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室间隔舒张末期厚度(IVSd),左室后壁舒张末期厚度(LVPWd),左室后壁收缩末期厚度(LVPWs),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均下降(P<0.01),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Ds),舒张末期容积(EDV)、收缩末期心室容量(ESV)均上升(P<0.01),血清BNP升高(P<0.05),bFGF、VEGF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冠心Ⅱ号高剂量组IVSd、LVPWd、LVPWs、LVEF及LVFS均上升(P<0.01),LVDd、LVDs、EDV及ESV均下降(P<0.01),血清BNP降低(P<0.05),VEGF、bFGF升高(P<0.05). 结论:冠心Ⅱ号可通过调节VEGF促进血管再生,改善心功能,减弱心衰程度,同时心衰发生后BNP与LVEF等心功能指标具有正相关性.
  • 摘要:目的:探讨活血及活血解毒配伍中药含药血清对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s)与外周血中性粒细胞(polymorphonuclear neutrophil,PMN)黏附率、炎症反应及相关通路蛋白的影响. 方法:大鼠32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活血(芎芍胶囊)组、解毒(黄连胶囊)组和活血解毒(芎芍胶囊+黄连胶囊)组,各药物组按临床等效剂量的10倍灌胃,空白对照组予等体积蒸馏水作对照,1次/日,连续7日,末次给药后1h,采血制备含药血清.以TNF-α为刺激物,造成HUVECs细胞损伤模型.以10%含药血清干预24h后收集细胞,应用孟加拉玫瑰红染色法观察HUVECs与PMN发生病理性黏附情况,酶联免疫法观察细胞上清液相关炎症因子E选择素(E-selectin)、细胞黏附分子-1(ICAM-1)及白介素-1β(IL-1β)的含量.Westernblot法观察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p38(p38MAPK)及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RK1/2)蛋白磷酸化水平改变. 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细胞出现明显的氧化损伤.与模型组比较,活血含药血清、解毒含药血清及活血解毒含药血清均能有效抑制HUVECs与PMN的黏附(P<0.05),显著提高细胞培养上清液E-selectin、ICAM-1和IL-1β(P<0.05,P<0.01)的水平,显著降低内皮细胞p-p38MAPK、p-ERK1/2、(P<0.05,P<0.01)蛋白的表达. 结论:活血及活血解毒含药血清能减轻TNF-α诱导的HUVECs损伤,抑制HUVECs-PMN黏附和黏附因子释放,其机制可能与调节内皮细胞MAPK通路p38MAPK、ERK1/2蛋白磷酸化水平有关.
  • 摘要:目的:近年来,随着抗生素的广泛使用,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率呈上升趋势,泛耐药菌株也逐年增多,本次试验通过双黄连粉针剂在体外对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抑菌作用的研究,为中药应用于临床治疗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提供实验依据. 方法:采用肉汤稀释法,在体外做双黄连粉针剂、双黄连粉针剂联合头孢哌酮/舒巴坦对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抑菌试验. 结果:双黄连对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MIC为20mg/mL,双黄连和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作用于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与单用双黄连或头孢哌酮/舒巴坦比较,大大降低了单独用药的浓度. 结论:双黄连对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有抑制作用,中药联合抗生素应用可以降低抗生素的使用量,以达到减少和延缓细菌耐药的目的.
  • 摘要:目的:观察原发性高血压肾损害患者的中医证候学特点和规律.方法:运用因子分析法对195例高血压肾损害患者的中医证候特点及分布规律进行初步探讨.结果:得到9个高血压肾损害的中医临床类证候分类.结论:高血压肾损害为本虚标实之证,本虚主要为脾肾两虚,标实主要涉及瘀血和痰湿,其主要病位在脾、肾,涉及心、肝两脏,主要的病机可归纳为脾肾两虚、痰瘀阻络.
  • 摘要:目的:观察不同活血化瘀法分阶段辨证干预乙肝肝纤维化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2008年7月-2011年12月期间在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肝病科门诊就诊的正虚血瘀型乙肝肝纤维化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治疗组根据其病情轻、中、重的阶段不同,分别给予自拟方活血养血、活血化瘀、活血软坚3组汤药治疗,对照组则予中成药复方鳖甲软肝片治疗,统计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肝功能[主要为ALT、白蛋白/球蛋白(A/G)]、肝脏超声检查(主要包括肝脏回声、脾脏厚度、门静脉宽度)以及血清肝纤四项指标[包括血清透明质酸(HA)、层粘蛋白(LN)、Ⅳ型胶原(Ⅳ-C)、Ⅲ型前胶原蛋白肽(P-Ⅲ-P)].疗程6个月. 结果:与本组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证候积分均降低,治疗组脾脏厚度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治疗后证候积分及脾脏厚度改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ALT、HA、LN显著下降,A/G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治疗后A/G、HA、LN改善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疾病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76%、46%,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不同活血化瘀法分阶段辨证干预肝纤维化的疗效优于复方鳖甲软肝片,其对乙肝肝纤维化的临床症状及血清生化指标有良好的改善作用.
  • 摘要:目的:观察运用孙光荣教授"三联药对"组方学术思想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效果. 方法:将92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42)和治疗组(n=50),对照组患者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患者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运用孙光荣教授"三联药对"组方学术思想进行中药干预,随访12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 结果:治疗后治疗组UAER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FBG、HbA1c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运用孙光荣教授"三联药对"组方学术思想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尿白蛋白降低更明显,该治疗作用可能是独立于降血糖以外的因素.
  • 摘要:目的:探讨IgA肾病中医辨证分型与肾脏病理的关系,为IgA肾病的微观辨证提供依据. 方法:采用多中心协作的方法,收集IgAN患者共1016例.分别采集患者的人口学资料、中医证候学资料、肾脏病理资料,建立数据库. 结果:脾肺气虚、气阴两虚、肝肾阴虚、脾肾阳虚证,Ⅳ、Ⅴ级的比例逐渐增加,Ⅰ、Ⅱ级的比例逐渐降低.对应分析表明脾肺气虚、气阴两虚与Lee氏分级Ⅰ、Ⅱ级,肝肾阴虚证与Ⅳ级、脾肾阳虚证与V级关系较密切.脾肾阳虚证总积分、肾小球积分、肾小管-间质积分、血管积分明显高于其他三个中医证型;肝肾阴虚证总积分、肾小球、肾小管-间质积分及血管积分明显高于脾肺气虚、气阴两虚证;脾肺气虚与气阴两虚证之间各项积分均无显著性差异.进一步多因素分析表明,脾肺气虚证与气阴两虚证,肝肾阴虚证与脾肾阳虚证之间的病理鉴别要点是系膜细胞增殖和肾小管萎缩.气阴两虚证与肝肾阴虚证的病理鉴别要点有肾小球球性硬化、系膜细胞增殖、间质血管壁增厚.阳(气)虚证的特征性病理改变是系膜细胞增殖,而阴虚证的特征性病理改变是球性硬化、肾小管萎缩. 结论:肾脏病理可以作为实现IgA肾病中医辨证客观化的一个候选指标.
  • 摘要:目的:观察愈溃消息方以及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相关性息肉的临床疗效,并探讨愈溃消息方与美沙拉嗪合用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相关性息肉的交互作用. 方法:将40例溃疡性结肠炎相关性息肉患者随机分为对症治疗组、愈溃消息方组、美沙拉嗪组以及联合用药组,每组各10例,对症治疗组给予一般对症治疗,愈溃消息方组在对症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愈溃消息方口服,每日一剂,美沙拉嗪组在对症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美沙拉嗪缓释颗粒口服,1.5g/d,联合用药组在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同时给予以上两种药物口服.观察时间为两个月. 结果:治疗前后,愈溃消息方组、美沙拉嗪组以及联合用药组对息肉均有治疗作用,可减少息肉数量,缩小息肉体积,降低息肉非典型增生程度,降低黏膜损伤评分,愈溃消息方与美沙拉嗪合用,二者在疗效上具有交互作用. 结论:愈溃消息方与美沙拉嗪合用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相关性息肉,二者在疗效上可产生交互作用,二者联用可显著提高溃疡性结肠炎相关性息肉的治疗效果,优于愈溃消息方与美沙拉嗪的单独应用.
  • 摘要:目的:初步探讨冠心病临床心力衰竭(阶段C)患者中医证候演变规律及用药特点. 方法:运用信息采集表,收集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的151例冠心病临床心力衰竭患者病历资料,回顾分析患者临床心衰(阶段C)中医证候演变规律及应用益气活血中成药及西药情况. 结果:冠心病临床心衰(阶段C)中医证型均以气虚血瘀证为主,冠心病临床心力衰竭(阶段C)的进展与中西药物的联合应用具有一定相关性(P=0.012). 结论:气虚血瘀是冠心病CHF临床心衰(阶段C)发展的基本病理环节,在西药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益气活血药物,可在一定程度上延缓心衰病程的进展,提示益气活血法对冠心病CHF前临床心衰(阶段B)患者早期应用有积极意义.
  • 摘要:病毒性肝炎是临床多发的具有较强传染性的疾病,为充分了解其中西药物临床使用特征及合并用药规律,本研究以17家三级甲等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HIS)中41180例病毒性肝炎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频数统计及关联规则方法对其中西药物临床使用情况进行分析,按药物种类分析,发现西药以还原性谷胱甘肽使用频率最高,共14079例(支持度为34.61%),中药以甘草酸二胺使用频率最高,共14058例(支持度为34.56%),中西药物联合使用以甘草酸二铵合并还原型谷胱甘肽使用频率最高,共8607例(支持度为25.09%);按药物作用分析,中药、西药均以降酶类药物使用比例最高,中药降酶药物使用者10983例(支持度为27.01%),西药降酶药物使用者9595例(支持度为23.59%),中西药物合并用药以清热利湿类药合并降酶类药使用频率最高,5621例(支持度为13.82%).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病毒性肝炎的治疗应以中西医结合治疗为主;中药清热利湿类药物合并西药降酶类药物是临床最常出现的中西联合用药方案,中药清热利湿类药合并西药降酶类药和核苷(酸)类似物是临床最常出现的三药联合用药方案.
  • 摘要: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血脂异常中医证素特点及辨证分型情况. 方法:采集313例2型糖尿病合并血脂异常患者的四诊信息,将探索性因子分析与R型聚类分析方法相结合,对48项变量进行非线性降维研究,并运用证素辨证体系对2型糖尿病合并血脂异常中医证素特点及辨证分型规律进行研究分析. 结果:证素辨证学研究结果得出本组313例2型糖尿病合并血脂异常病位证素10项,病性证素14项,其中病位证素主要涉及肾、肝、脾,病性证素主要涉及阴虚、阳虚、气虚、痰;采用因子分析、聚类分析,共提取出18个公因子,总结出5类中医证候群,结合中医证素辨证学、临床知识及专家讨论后,将5类证候群归为5种中医证型:肾阳气虚证、肝肾阴虚夹湿热证、胃气滞证、脾肾阴阳两虚夹心气血虚证、气滞血瘀证. 结论:研究表明,2型糖尿病合并血脂异常是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之病,且累及肾肝脾三脏,治疗时应多运用补虚、化痰、祛瘀等法;因子分析、聚类分析等多元统计方法可与证素辨证体系相结合应用于2型糖尿病合并血脂异常中医证型分析,为该病证候客观化、辨证准确化提供可行方法,但其结果仍需与临床实际相结合.
  • 摘要:目的:初步探讨单纯血尿伴(或不伴)轻度蛋白尿的IgA肾病患者中医证候分布特点及其与主要尿检结果(尿中红细胞计数、24小时尿蛋白定量)的相关性. 方法:回顾性分析116例单纯血尿伴(或不伴)轻度蛋白尿的IgA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遵循IgA肾病的中医证候诊断标准,确定中医证型,判断证候分布特点,分析各证候类型与尿检指标的关系. 结果:单纯血尿伴(或不伴)轻度蛋白尿IgA肾病的中医证候分布以慢性迁延期为多,共84例(72.41%),呈虚实夹杂,其中虚证以气阴两虚最多,有46例,而邪实多见血瘀,湿热,分别为37例及31例.急性发作期共32例(27.59%),以外感风热者最多,有21例,同时也涉及脏腑虚损,本期有15例患者素体肺气不足.中医证候与尿检结果分析提示,尿中高倍镜下红细胞计数外感风热者显著多于其他各组(P<0.05),而24小时尿蛋白定量脾肾阳虚组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 结论:单纯血尿伴(或不伴)轻度蛋白尿的IgA肾病患者在中医证候分布上与IgA肾病的整体证候分布一致;血尿程度以外感风热型最重,蛋白尿以脾肾阳虚型最多.
  • 摘要:目的:观察三位一体疗法治疗婴幼儿迁慢性腹泻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60例迁慢性腹泻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口服双歧杆菌、多酶片,饮食调护,推拿敷贴三位一体疗法;对照组口服蒙脱石散+妈咪爱.7d后观察两组疗效,1个月后进行随访. 结果:治疗组治疗7天总有效率为90%(27/30);1月后随访,总有效率为100%(30/30);对照组治疗7天总有效率为60%(18/30);1个月后进行随访,总有效率为70%(21/3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大便次数及大便性状、其他中医症状积分较疗前均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及1月随访两组间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三位一体疗法治疗婴幼儿迁慢性腹泻临床疗效较好.
  • 摘要:目的:调查慢性前列腺炎(CP)合并勃起功能障碍(ED)的中医证型分布规律. 方法:制定调查表,在北京3家医院的男科门诊收集CP连续病例,采用Epidate3.02建立数据库,SPSS19.0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179例CP合并ED患者中湿热下注证(64.2%)、气滞血瘀证(36.9%)、肝气郁结证(36.3%)频率较高,且除湿热下注证外,多合并出现;肾阳虚损证(29.6%)、中气不足证(30.7%)、阴虚火旺证(19.0%)频率相对较低,且多为兼夹证,除湿热下注证外.气滞血瘀证、肝气郁结证在ED程度中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CP合并ED多以邪实证为主,湿热下注、气滞血瘀、肝气郁结多同时出现;虚证多为兼夹证,较少见.证型的衍变与程度有关.
  • 摘要:目的:观察缺血性视神经病变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缺血性视神经疾病的疗效以及后期眼底的改变. 方法:将符合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患者62例,随机分为2组:中西医结合治疗组32例,单纯应用西药的对照组30例.治疗组应用辩证分型口服中药,静脉滴注复方血塞通(冻干粉)联合常规西医药物治疗,包括球后注射地塞米松和山莨菪碱,颞浅注射复方樟柳碱;对照组单纯应用常规西药治疗.分析治疗前和治疗后两组视力和视野的改善情况,以及后期眼底改变. 结果:两组临床视力改善有效率的比较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视野缺损改善有效率的比较分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后期眼底改变:视盘色淡、视神经萎缩、血管白鞘的出现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患者视力改善和视野缺损改善方面,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眼底视神经萎缩和视网膜出现血管白鞘方面,治疗组低于对照组.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视神经疾病临床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组.
  • 摘要:目的:探讨雷公藤甲素(triptolide,TP)抗肿瘤作用及其分子机制. 方法:MTT法和结晶紫染色法检测TP对小鼠乳腺癌4T1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TP诱导4T1细胞凋亡率;Westem blot检测4T1细胞ERα、p-ERα、ERβ、p-ERβ、ERK、p-ERK、p38、p-p38、SAPK/JNK、p-SAPK/JNK的表达.给药30d后,活体荧光示踪技术观察TP对接种4T1-Luc细胞的BALB/c雌性小鼠乳腺癌的荧光强度,肿瘤组织苏木素-伊红(H&E)染色后观察病理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法(IHC)分析ERα与ERβ的表达. 结果:TP体外浓度为100、10、1、0.1μM时可显著抑制4T1细胞的增殖,并诱导细胞凋亡,200μg/kg时能抑制小鼠4T1移植瘤增长;TP还能降低ERα、ERβ的磷酸化,但对MAPK通路活化作用不明显. 结论:TP在体内外均有显著抗肿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ER信号通路有关.
  • 摘要:目的:研究青鹏软膏对皮肤屏障功能影响及其可能机理. 方法:小腿伸侧皮肤干燥的志愿者,青鹏软膏涂于右小腿伸侧(青鹏侧)、青鹏软膏基质涂于左小腿伸侧(基质侧),用药7天.在用药前后分别进行皮肤屏障功能相关指标的测定.DNFB诱导小鼠背部慢性接触性皮炎,分别外用青鹏软膏基质(基质组)、50%、75%、100%青鹏软膏治疗(50%、75%、100%青鹏组),每天2次,用药2周后,进行背部皮褶厚度、经表皮水分丢失量(TEWL)测定、组织病理、免疫组化测定表皮Filaggrin(FLG),Involucrin(IVL)及Kallikrein7(KLK7)含量. 结果:志愿者外用青鹏软膏及青鹏基质,3天后、7天后TEWL均显著下降(配对t检验,t=-2.651/3.615/2.996/3.586,p=0.024/0.004/0.013/0.004),含水量显著上升(配对t检验,t=-9.029/-13.842/-5.830/-11.299,p=0.000/0.000/0.000/0.000).青鹏侧及基质侧TEWL、含水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配对t检验,P>0.05).从外观、皮褶厚度及组织病理看,基质组炎症与未治疗的模型组差别不大,几个青鹏组炎症均有不同程度缓解.基质组、青鹏组TEWL均较模型组下降(t检验,P<0.05),基质组与青鹏组间TEW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检验,P>0.05).基质组、青鹏组KLK7的表达均较模型组有下降(t检验,P<0.05),但各个治疗组间差异不大(t检验,P>0.05). 结论:青鹏软膏基质具有改善皮肤屏障功能的作用.
  • 摘要:目的:通过观察不同剂量的外源性褪黑素对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行为学及血清中5-HT、CR-、ACTH、CORT含量的影响,探讨外源性褪黑素对抑郁症的治疗作用. 方法: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褪黑素高剂量组、褪黑素低剂量组,每组12只.采用慢性轻度不可预见性应激和孤养方法复制慢性应激抑郁模型,灌胃给予治疗组不同剂量(5.0mg/Kg,10.0mg/Kg)的褪黑素加以干预,以体重、糖水试验、旷野试验观察实验前后大鼠行为学的改变.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大鼠血清中5-HT、CRH、ACTH、CORT的含量进行检测, 结果:从第7天开始,模型组、褪黑素低量组、褪黑素高剂量组的体重增长趋势开始降低,从第14天开始,模型对照组大鼠体重有下降趋势;从第14天开始褪黑素低剂量组、褪黑素高剂量组的糖水摄入量增长趋势降低,模型对照组的糖水摄入量呈下降趋势;第21天,与模型对照组相比,褪黑素低剂量和褪黑素高剂量组大鼠的水平和垂直运动次数都有显著性增多.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对照组血清5-HT的含量降低、血清CRH、ACTH、CORT含量升高,与模型对照组相比,褪黑素低剂量组和褪黑素高剂量组的血清5-HT含量均显著升高,血清CRH、CORT、ACTH含量均显著降低. 结论:外源性褪黑素对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抑郁行为有改善作用,也可以提高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血清中5-HT的含量,降低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血清中CRH、ACTH、CORT的含量,但它们之间的具体量效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
  • 摘要:目的:研究逍生散颗粒剂对干眼小鼠模型泪腺Bax mRNA、Bcl-2mRNA表达的影响. 方法:选择c57小鼠,分为空白对照组、干眼模型组、逍生散低剂量组、逍生散中剂量组、逍生散高剂量组,测定泪液分泌量和泪膜破裂时间,采用荧光定量PCR的方法检测泪腺中Bax、Bcl-2的mRNA含量. 结果:(1)干眼模型组的SIT、BUT低于空白对照组,逍生散组的SIT、BUT均高于干眼模型组;(2)千眼模型组泪腺组织Bcl-2的mRNA含量低于空白对照组、Bax的mRNA含量高于空白对照组,逍生散低剂量组、逍生散中剂量组、逍生散高剂量组泪腺组织Bcl-2的mRNA含量高于干眼模型组、Bax的mRNA含量低于干眼模型组;(3)SIT、BUT与泪腺中Bax的mRNA含量呈负相关、Bcl-2的mRNA含量呈正相关. 结论:逍生散颗粒剂能够调节干眼小鼠模型泪腺中Bcl-2、Bax的mRNA,且其含量与干眼的体征存在相关性.
  • 摘要:目的:研究黄芪多糖(APS)对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脏微血管内皮细胞间黏附分子-1(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ar-1,ICAM1)和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p38MAPK及p38MAPK通路的影响. 方法:7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7组,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APS低、高剂量组(20,40mg.kg-1)、SB203580组(5mg.kg-1)、APS低剂量+SB203580组(APS20mg.kg-1,SB2035805mg.kg-1)、APS高剂量+SB203580组(APS40mg.kg-1,SB2035805mg.kg-1),给药30天后,进行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结扎1h,后除去丝线恢复血流,心肌再灌注2h后处死,取心肌组织,Western blot法测定心肌中ICAM-1,VCAM-1,p38,p-p38蛋白表达. 结果:缺血再灌注模型组ICAM-1和VCAM-1蛋白表达(1.3673+0.1319,0.8103±0.0513)及信号通路蛋白p-p38(1.1107±0.0461),与假手术组(0.5350±0.0765,0.3453±0.0356,0.5767±0.0150)比较均显著增加(P<0.01);与缺血再灌注模型组比较,黄芪多糖高剂量与SB203580联合应用时对ICAM-1,VCAM-1,p-p38蛋白表达(0.8702±0.1207,0.4745±0.0472,0.8075±0.0762)的抑制作用,要强于单独应用黄芪多糖高剂量(1.2251±0.0865,0.6573-0.0621,1.0563±0.0703)或SB203580(1.0131±0.0731,0.5623±0.0456,0.9423±0.0358)的作用(P<0.01,0.05). 结论:黄芪多糖与SB203580联合应用时,可以明显抑制P38通路,下调由其介导的ICAM-1,VCAM-1在内皮细胞质膜上的表达,对抑制再灌注损伤有协同作用.
  • 摘要:目的:探讨糖胃安方对STZ诱导的T1DM大鼠小肠形态学和生物力学重构改善的机制. 方法:STZ造模糖尿病大鼠32只,随机分为糖胃安方高(H,15g/kg)、中(M,10g/kg)、低(L,5g/kg)剂量组和糖尿病模型组,每组8只;另取8只为空白对照(Con)组.8周后,测量小肠肠壁厚度、横截面积、展开角、残余应变、分析其应力应变关系及小肠组织学结果,并检测小肠组织晚期AGEs与AGE受体(RAGE)的表达. 结果:高剂量糖胃安方能降低T1DM大鼠的糖化血清蛋白(GA)含量(246.96vs315.03mol/L)、肠壁厚度(1.38vs1.87mm)、肠壁横截面积(17.54vs19.66mm2)及展开角(75.18°vs91.85°)(P<0.05);同时具有改善T1DM大鼠小肠AGE及RAGE表达作用;线性回归分析显示,AGE与RAGE表达与形态学、生物力学参数有相关性. 结论:高剂量糖胃安方能部分恢复T1DM大鼠小肠肠壁形态学及生物力学重构,其机制可能与改善RAGE在小肠组织的表达,且减少AGEs与RAGE结合相关.
  • 摘要:目的:探讨黄芩汤滴鼻剂对变应性鼻炎豚鼠模型行为学和形态学的影响. 方法:用卵白蛋白(OVA)制作变应性鼻炎豚鼠模型,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富马酸酮替芬滴鼻液组,中药滴鼻剂高、中、低频率组6组,连续给药4周后,观察豚鼠5min内的喷嚏次数和搔鼻次数,处死后观察鼻黏膜的病理改变. 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富马酸酮替芬滴鼻液组和黄芩汤滴鼻剂高、中、低频率组喷嚏次数和搔鼻次数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鼻黏膜病理学改变均有不同程度减轻,鼻黏膜炎细胞评分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黄芩汤中药滴鼻液可以改善变应性鼻炎豚鼠的症状,促进鼻黏膜的修复,对变应性鼻炎起到治疗作用.
  • 摘要:目的:观察滋肾通络方含药血清对高糖环境下LPS刺激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GMCs)TGF-β1、MMP-2、MMP-9mRNA的影响,并探讨其在防治糖尿病肾病(DN)中的机制. 方法:以高糖环境下LPS刺激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生长建立模型,分为以下八组:(1)正常组;(2)高糖组;(3)高糖+LPS组;(4)苯那普利组;(5)滋肾通络方小剂量组;(6)滋肾通络方中剂量组;(7)滋肾通络方大剂量组.采用RT-PCR技术从分子生物学水平检测各组系膜细胞中TGF-β1、MMP-2及MMP-9mRNA表达. 结果:与正常组相比,高糖组、高糖+LPS组TGF-β1mRNA的表达明显升高(p<0.01),MMP-2及MMP-9mRNA的表达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组相比较,滋肾通络方大、中、小剂量组对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GMCs)TGF-β1mRNA表达显著降低(p<0.05),MMP-2、MMP-9mRNA表达明显升高(p<0.05). 结论:滋肾通络方含药血清能够抑制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GMCs)TGF-β1mRNA的表达,增加MMP-2、MMP-9mRNA的表达,从而通过增加肾小球系膜细胞细胞外基质的降解以延缓DN进展.
  • 摘要:目的:通督益颈汤对气滞血瘀型椎动脉颈椎病(CSA)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方法:对195例气滞血瘀型CSA患者随机分为2组.2组均予以对症基础治疗,对照组92例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口服治疗,治疗组105例予通督益颈汤治疗.2组均治疗21d后,观察比较2组症候量化积分,经颅多普勒检测双侧椎动脉及基底动脉血管波动指数(PI)及脑血管阻力指数(RI)的变化,颈部彩超检测双侧椎动脉内径及血流峰值变化. 结果:2组治疗后中医证候量化积分均有明显减少(P<0.05),且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双侧椎动脉及基底动脉PI和RI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组治疗后均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双侧椎动脉内径均无明显变化(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双侧椎动脉血流峰值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组治疗后均明显增加(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通督益颈汤治疗气滞血瘀型CSA可明显改善患者中医证候表现,纠正椎-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紊乱,临床疗效显著,值得进一步在临床上推广.
  • 摘要:目的:探讨保留括约肌挂线疗法在复杂性肛瘘患者中的临床效果. 方法:74例复杂性肛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7例,观察组给予保留括约肌挂线疗法,对照组给予常规瘘管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 结果:两组患者均达到临床治愈,观察组治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远期治愈率为100.0%(37/3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6.5%(32/37)(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随访6个月观察组无复发病例,对照组复发率为13.5%(5/37)(P<0.05). 结论:保留括约肌挂线疗法在复杂性肛瘘患者中具有可靠的疗效,能够在彻底清除原发灶的基础上保留肛门功能,同时提高了远期治愈率,降低了术后复发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
  • 摘要:目的:总结刘大新教授诊治的500例耳鸣患者辨证分型特点,探讨耳鸣证型分布规律,为耳鸣的中医辨证提供参考. 方法:整理分析刘大新主任诊疗的第一主诉为耳鸣的患者500例,经四诊合参、辨证分型,结合问卷调查进行中医证候归纳,应用计算机隐结构模型为证型分类的客观性提供依据. 结果:500例耳鸣患者一般资料符合正态分布;其中脾胃虚弱型314例(63%)、肝火上扰型94例(19%)、肾精亏损型47例(9%)、痰火郁结型31例(6%)、风热侵袭型14例(3%);证候分布为脉缓45%,倦怠乏力75%,便溏82%,纳呆64%,胸闷脘满68%,苔白69%,苔薄95%. 结论:脾胃虚弱证是耳鸣的主要临床证型,应重视耳鸣脾胃虚弱证及兼证的治疗研究.
  • 摘要:目的:验证iScore、PLAN和ASTRAL三个量表对急性缺血性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患者的6个月不良预后结局的预测价值. 方法:纳入在2012.12月-2013.12月期间本院神经内科住院的323名AIS患者,进行前瞻的队列随访研究.收集患者临床基线资料,并进一步对基线资料进行分析,分别应用iScore、PLAN和ASTRAL三个量表对患者进行评分,随访6个月.以患者6个月时的临床结局为标准,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改良Rankin评分≥3分为预后不良,包括死亡),应用ROC曲线评定3个量表的预测价值;应用Hosmer-Lemeshow法判断模型的拟合优度;应用Pearson相关分析评估实际与预期结局事件的关联程度. 结果:本研究共纳入323例,在6个月随访时,出现不良预后有96例(29.7%)(其中死亡21例,死亡率6.5%).iScore、PLAN和ASTRAL评分预测卒中不良结局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98[95%CI,(0.742,0.853)]、0.819[95%CI,(0.767,0.871)]、0.830[95%CI,(0.726,0.838)](均P<0.05),进一步分析,三者预测卒中不良结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应用Hosmer-Lemeshow法检验,x2值分别为4.364、1.479、5.156(均P>0.05);应用Pearson相关分析,相关系数分别为0.969、0.837和0.853(均P<0.05).iScore、PLAN和ASTRAL量表预测AIS患者6个月死亡结局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33[95%CI,(0.733,0.933)]、0.874[95%CI,(0.816,0.932)]、0.853[95%CI,(0.756-0.902)](均P<0.05),三者进一步分析,三者预测卒中死亡结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应用Pearson相关分析,相关系数分别为0.551、0.582和0.458(均P<0.05). 结论:iScore、PLAN、ASTRAL量表对AIS患者6个月不良预后结局和死亡结局均有较高的预测价值,三个量表的预测效度基本一致.对患者的死亡风险预测更优.
  • 摘要:目的:介绍"实用血瘀证诊断标准",并评价其可靠性与真实性. 方法:应用"实用血瘀证诊断标准"(A标准)、1986年"血瘀证诊断标准"(B标准)及2011年"血瘀证中西医结合诊断标准"(C标准)调查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不同科室患者共计712例.采用Kappa一致性检验评价A标准的可靠性,检验A标准与B、C标准的诊断一致性,采用贝叶斯方法估计A标准的灵敏度和特异度. 结果:一致性检验分析发现,不同研究者应用A标准的诊断一致性良好(诊断符合率91.96%,Kappa=0.82,P<0.001),且A标准与B、C标准的诊断一致性尚可.贝叶斯分析发现,与B、C标准相比,A标准的灵敏度更高而特异度无明显差异.A标准与B标准比较,A标准的灵敏度估计值为0.911(95%CI:0.888,0.930),特异度估计值为0.875(95%CI:0.826,0.915),B标准的灵敏度和特异度估计值分别为0.762(95%CI:0.731,0.790)和0.902(95%CI:0.858,0.936);A与B灵敏度之差的估计值为0.149(95%CI:0.112,0.184),特异度之差的估计值为-0.026(95%CI:-0.085,0.033).A标准与C标准比较,A标准的灵敏度估计值为0.912(95%CI:0.889,0.932),特异度估计值为0.880(95%CI:0.833,0.919),C标准的灵敏度和特异度估计值分别为0.831(95%CI:0.804,0.857)和0.892(95%CI:0.848,0.926);A与C灵敏度之差的估计值为0.081(95%CI:0.047,0.114),特异度之差的估计值为-0.011(95%CI:-0.070,0.046). 结论:相较于1986年的"血瘀证诊断标准"和2011年的"血瘀证中西医结合诊断标准","实用血瘀证诊断标准"不仅可靠性高,且在不明显降低特异度的情况下显著提高了灵敏度.
  • 摘要: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大家越来越关心自身的健康.最近一份研究表明,在黄种人群体当中,有超过20%的人的皮肤属于病态状态,10%的皮肤属于健康状态,而处于亚健康状态者高达70%.健康的皮肤应该具有以下特点:细腻透明、润泽无瑕、富有弹性、光滑柔嫩.而在环境及自身因素的影响下,导致皮肤微循环障碍、新陈代谢缓慢,皮肤表现为干燥、暗淡无光、缺少光泽、粗糙、痤疮、红血丝及色素沉积等问题.通过介绍科学的评价方法,对皮肤进行气血微循环、皮肤色、肤质地、肤润度、肤光亮度,应用红外热成像、激光多普勒成像技术,通过对面部温度及血液灌注情况展示皮肤之气血微循环情况。
  • 摘要:敏感肌肤区别于皮肤过敏.敏感肌肤需要温和呵护,因此化妆品的开发应突出表现在选材安全的植物成分;加强修好角质层,弱酸性洗面;清爽防晒和注意保湿补水;温和滋养肌肤,多效合一的简单产品.
  • 摘要:根据学科发展的需要,建立中西医结合临床检验诊断学系是必要的.中西医结合临床检验诊断学已经形成了完整的学科体系,在中医和中西医结合医学的理论研究、科学研究、教学研究和临床实践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建立中西医结合临床检验诊断学系可以提高中医和中西医结合医学事业的发展,如果我校能够建立我校中西医结合临床检验诊断学系,全体同仁,应该继续保持多年来形成的大局观和团队意识,进一步增强团队凝聚力,继续坚持医、教、研一体化管理模式,进一步强化与临床的结合,强化跨学科意识,站在更高层次,望远国际医学检验科学发展先进水平,与其他临床、医技科室加强联系,突出优势科研方向,进一步把学科做大做强。继续加大人才队伍建设力度,加强科研平台建设,争取加大科研经费投入,努力营造让优秀人才不断成长、高水平项目不断涌现、学科建设水平不断提升的良好局面。完善内部运行机制,优化科研资源配置,支持高精尖的研究方向,始终保持团队整体向前。要积极对接国际先进科研水平,注重学科之间的协作,调动优质的科研人才、优质的科研资源集体攻关,努力争取学科建设新突破。希望相关职能部门要思考对优势学科的政策扶植与倾斜,尽快搭建公共科研大平台,理顺各团队与科研平台的关系,努力形成合力,让优秀人才真正拥有好的环境、好的平台,促进学校学科建设水平再上新台阶,为促进中医和中西医结合事业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 摘要:肾脏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肺气亏虚、卫表不固,继而感受外邪是肾病发生发展的重要机制.肾病从肺论治在临床上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并取得一定的疗效,本文较为系统阐述了肺失宣降与肾病水肿的关系,肺气亏虚、外感风热毒邪在肾病发生发展中的核心作用,肾病粘膜免疫异常与肺气亏虚、热邪客咽的相关性及肾病从肺论治的作用机制等,初步奠定了肾病从肺论治的理论基础,以此理论指导临床实践取得一定的临床疗效,为中医治疗肾病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 摘要:基于研发的"面向中医血液病临床的中医古籍知识关系数据库",根据中医理论中癥积的含义、病因病机以及病理过程的描述,结合现代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病理机制,提出寒毒为MDS重要致病因素和疾病进展的重要环节.在此基础上,认为温化寒毒为治疗MDS重要方法;并依据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兼症不同、体质进退,寒毒轻重而辩证处方用药,以期刺激骨髓造血,诱导细胞分化,改善病态增殖,提高MDS患者的临床疗效.
  • 摘要:人体内环境对于细胞的生存及维持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非常重要,其处于动态平衡状态.中医学的内环境主要是指脏腑、经络等所处的内在环境和基础状态,影响因素有先天、后天及内外之分,具体形式为气血运行、气机升降、寒热燥湿等之间的相互制衡,实际上,中医学内环境的异常肯定伴有细胞外液的改变,而酸碱度、渗透压、温度的异常也会伴有气血、升降、寒热、燥湿等形式的改变。在治疗上,中西医学均注重改善内环境的基础状态,使人体达到阴阳平衡或内环境稳态,进而减少疾病的发生,促进疾病的痊愈。
  • 摘要:目的:观察比较高浓度葡萄糖及槲皮素对永生化大鼠雪旺细胞RSC96和原代培养大鼠雪旺细胞形态、超微结构、增殖活性和自噬的影响. 方法:高浓度葡萄糖及槲皮素条件下离体培养RSC96细胞和原代大鼠雪旺细胞,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S100鉴定细胞,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超微结构,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免疫荧光法检测Beclin1、LC3的蛋白表达. 结果:RSC96细胞和原代大鼠雪旺细胞在光镜下形态近似,S100染色均为阳性.高糖条件下两种细胞超微结构发生变化,自噬体数量减少,空泡变性多见,增殖活性减低,Beclin1和LC3蛋白的表达水平下调.加入槲皮素后能够提高高糖条件下两种雪旺细胞的增殖活性,并能够上调Beclin1和LC3蛋白的表达. 结论:槲皮素可减轻高浓度葡萄糖对雪旺细胞的损伤;RSC96细胞可以替代原代大鼠雪旺细胞作为研究自噬在DPN中的作用机制及相关药物筛选的细胞模型.
  • 摘要:目的:探讨槲皮素对高糖离体培养的RSC96细胞自噬变化规律的影响. 方法:RSC96细胞培养于含有槲皮素的高糖培养基中,超微结构应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用免疫荧光法、Western blot法检测Beclin1、LC3Ⅱ、磷酸化的Akt及磷酸化的mTOR蛋白表达,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Beclin1-mRNA和LC3B-mRNA的转录. 结果:高糖造成RSC96细胞Beclin1和LC3Ⅱ的表达下调,增加Akt和mTOR的磷酸化水平(P<0.05,P<0.01),造成病理形态改变,减少自噬体数量.槲皮素能够上调Beclin1和LC3Ⅱ的表达,下调Akt和mTOR的磷酸化水平(P<0.05,P<0.01),修复病理损伤,增加自噬体数量. 结论:槲皮素通过下调Akt-mTOR途径磷酸化水平而增加高糖培养RSC96细胞的自噬.
  • 摘要:目的:探讨低压低氧后处理对创伤性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大鼠神经功能预后的影响. 方法:48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n=12)、单纯颅脑创伤组(fpi组,n=18)和低压低氧后处理(hypobaric hypoxic postconditioning,HHP)组(HHP组,n=18).fpi组和HHP组采用液压冲击损伤(fluid percussion injury,FPI)的方法建立TBI模型,HHP组于建模后3h进行为期3d,每天2h的低压低氧后处理干预.通过Morris水迷宫(Morris water maze,MWM)、转棒(rotatord)和旷场(open-field,OF)实验检测大鼠学习记忆、运动协调能力和焦虑抑郁样行为;利用尼氏染色法检测海马神经元的存活情况. 结果:Morris水迷宫实验中fpi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低于sham组和HHP组(F=4.2576,P<0.05),HHP组和sham组无差异(P>0.05);转棒实验中,HHP组大鼠运动协调能力低于sham组(F=4.335,P<0.05),fpi组和sham组无差异(P>0.05);旷场实验中fpi组大鼠表现出典型的焦虑抑郁样行为,HHP组和sham组大鼠表现无差异;海马尼氏染色结果显示三组大鼠造模后3d伤侧海马CA1和CA3区存活神经元数量无差异(P>0.05);fpi组造模后24d伤侧海马CA1和CA3区存活神经元数量较sham组和HHP组减少(分别为F=46.758和F=5.486,均P<0.05). 结论:TBI可造成大鼠学习记忆损害和焦虑抑郁,其机制与海马神经元死亡有关.低压低氧后处理对TBI大鼠的神经功能预后具有双重作用,虽能消除TBI后的学习记忆损害和焦虑抑郁样行为,降低海马神经元死亡,但同时也会损害大鼠的运动协调能力.
  • 摘要:目的:探讨紫草素的主要成分β,β-二甲基丙烯酰阿卡宁对小鼠骨髓来源的树突状细胞表型及功能的影响. 方法:从小鼠骨髓分离骨髓细胞,经过诱导获得树突状细胞,R848刺激,获得了分化与功能相对成熟的树突状细胞.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技术,观察了不同浓度阿卡宁对DC表面分子表达的影响,采用CCK-8法观察紫草素对树突状细胞促淋巴细胞增殖以及ELISA法检测其对树突状细胞分泌细胞因子IL-23的干预作用. 结果:TNF-α25ng/ml刺激树突状细胞,细胞表面分子CD80、CD83表达升高,刺激同种异体淋巴细胞增殖能力增强;100μg/ml紫草素可抑制CD80及CD86的表达,50μg/ml紫草素可抑制CD86的表达;100μg/ml紫草素和50μg/ml紫草素均可抑制树突状细胞促淋巴细胞增殖的能力;100μg/ml紫草素和50μg/ml紫草素均可抑制LPS和INF-γ联合诱导的树突状细胞IL-23的分泌. 结论:紫草素具有一定的抑制树突状细胞成熟及抑制其分泌IL-23的作用.
  • 摘要:目的:探讨半夏泻心汤调节胃运动的配伍规律. 方法:实验选取90只健康SD雄性大鼠分为正常组(10只)和模型组(80只).复制大鼠胃电节律失常模型,经胃电生理学指标评价后,根据半夏泻心汤的配伍特点,将其拆分为辛开、苦降、甘补、辛开苦降、辛开甘补、苦降甘补组,每组10只.各给药组按相同药物浓度不等体积,连续灌药4周.给药后各组进行胃电参数分析,采用免疫组化法、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半夏泻心汤及其拆方对胃组织Cx43及其mRNA表达的影响. 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Cx43及其mRNA表达显著增高;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胃电慢波频率变异系数显著降低,各给药组均有不同程度降低Cx43及其mRNA表达的作用,其中辛开甘补组作用最为显著. 结论:半夏泻心汤调节胃运动机制,可能与其降低缝隙连接蛋白Cx43及其mRNA表达有关,从而改变紊乱的胃电节律,达到改善胃运动功能的作用.
  • 摘要:目的:观察骨痹通方对骨关节炎模型大鼠关节软骨组织形态学的影响,为进一步探索骨痹通方防治骨关节炎的作用机制提供研究基础. 方法:将36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模型、阳性药物、骨痹通方低、中、高剂量组,每组6只,后5组采用Hulth造模法制备OA模型,术后第3天开始灌胃给药,给药4周后处死取材,进行大体观察及HE染色,采用Mankin's评分法进行评分,并进行统计学处理. 结果:骨痹通方各组及盐酸氨基葡萄糖组Mankin's评分均较模型组低(P<0.05),且骨痹通方高、中剂量组Mankin's评分较骨痹通方低剂量组及盐酸氨基葡萄糖组低,差异显著(P<0.05),骨痹通方高剂量组与中剂量组及骨痹通方低剂量组与盐酸氨基葡萄糖组组间Mankin's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 结论:骨痹通方可显著延缓OA动物关节软骨的病理进展,提示其可能具有通过某种机制提高软骨细胞的修复能力、延缓软骨细胞凋亡的作用.
  • 摘要:目的:观察"益精方"对环磷酰胺小鼠少弱精子症模型精子胞内Ca2+浓度及精子尾部特异性钙通道CatSper1的影响. 方法:将40只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G)、模型组(MG)、小剂量中药治疗组(SG)和大剂量中药治疗组(LG),按60mg/kg体重给CG小鼠腹腔注射生理盐水(NS),60mg/kg体重给MG、SG、LG小鼠腹腔注射环磷酰胺,每天1次,连续5天,第6天开始按体重分别给SG和LG小鼠灌服"益精方",剂量分别为人类常规用量(以60kg为标准)的1倍和5倍,MG小鼠给予等体积的NS灌胃,每天1次,连续34天,CG常规饲养,然后对小鼠进行精液常规分析,用Ca2+荧光探针Fluo-3/AM处理精子后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精子胞内Ca2+浓度,用RT-PCR法检测小鼠精子CatSper1的表达. 结果:MG组精子密度、a+b级精子百分率、a+b+c级精子百分率显著低于CG组(P<0.05),经治疗后LG组精子密度、a+b级精子百分率、a+b+c级精子百分率明显增加,与MG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与CG组在a+b级精子百分率和a+b+c级精子百分率上没有明显区别;MG精子胞内Ca2+浓度显著低于CG(P<0.05),治疗后LG胞内Ca2+浓度显著升高,与MG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LG组CatSper1的表达量显著高于MG组(P<0.05),而与CG组比较没有明显区别. 结论:腹腔注射环磷酰胺可使小鼠精子密度、a+b级精子百分率、活动率降低,精子胞内Ca2+浓度下降,CatSper1表达量下降,大剂量"益精方"可以通过提高CatSper1的表达量,增加精子胞内Ca2+浓度,增加小鼠精子密度、a+b级和a+b+c级精子百分率,从而达到治疗少弱精子症的目的.
  • 摘要:对几种皮肤美白剂抑制酪氨酸酶活性的作用进行测定.以L-酪氨酸为底物,测定一定质量分数下的美白剂对酪氨酸酶活性具有良好的抑制效果;选用α-熊果苷测定实验方法的重现性与精密度,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1.3%与0.96%;几种美白剂对酪氨酸酶活性具有抑制效果,抑制作用为可逆抑制,抑制类型为非竞争性抑制.
  • 摘要:目的:探讨交通心肾法中药宁更丹对老龄雌鼠下丘脑-垂体-卵巢ERmRNA的影响.方法:选用15月龄雌性SD大鼠,将其分为空白组、中药治疗组、西药对照组和中药对照组,分别给予0.9%氯化钠溶液、宁更丹、戊酸雌二醇和更年安灌胃,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大鼠下丘脑、垂体、卵巢ERαmRNA和ERβmRNA.结果:交通心肾法中药宁更丹对下丘脑ERαmRNA的作用不明显,能显著提高垂体ERαmRNA,对卵巢ERαmRNA有降低作用;对于下丘脑、垂体、卵巢的ERβmRNA均有明显升高.结论:交通心肾中药可能主要通过影响下丘脑、垂体、卵巢ERβmRNA发挥作用.
  • 摘要:目的:观察八段锦功法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合并抑郁状态患者的影响. 方法:对2009年2月-2010年6月在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心内科就诊的冠心病患者,于就诊当天完成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评定,于就诊后第二日开始指导患者进行八段锦功法训练,每周3次.2周后再次进行SDS和HAMD量表评定. 结果:干预后冠心病合并抑郁状态患者的SDS总分和HAMD总分较干预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中医八段锦功法可改善冠心病合并抑郁状态患者的精神状态.
  • 摘要:目的:评价补肾祛寒治旭汤联合甲氨喋呤(MTX)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ic arthritis,RA)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治疗组予补肾祛寒治旭汤联合MTX(10mg/周),对照组予MTX(10mg/周),两组疗程均为24周.治疗前后观察临床症状体征、病情评估、健康状况评估(HAQ)、疾病活动指数(DAS28)、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安全性指标、中医证候积分等,评估其疗效及安全性.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0%,对照组总有效率66.7%,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后在症状体征、ESR与CRP、患者对疾病评估(VAS)、医生对疾病评估(VAS)、HAQ、DAS28、中医证候积分等方面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在减少压痛关节数、肿胀关节数、患者对疾病评估(VAS)、医生对疾病评估(VAS)、DAS28、中医证候积分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治疗组的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补肾祛寒治尪汤对RA肾虚寒盛证患者具有缓解症状、改善关节功能活动、体征及ESR、CRP的作用,是治疗RA肾虚寒盛证的有效中药,与MTX联合用药具有协同作用,增加疗效,且能减少MTX的不良反应.
  • 摘要:目的:探究影响60岁以上老年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并发症发生的相关因素. 方法:选择2005年7月至2014年7月来本院行胆囊切除术的老年患者340例,回顾性分析340例患者的基本信息、相关病史;术后随访3个月,单因素分析采用x2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多元逐步非条件logistic回顾分析. 结果:单因素分析发现,高龄、急诊手术、手术出血量>50ml、胆囊黏连、胆囊三角黏连、合并糖尿病史的LC患者并发症发生率较高,(p<0.05).多因素分析发现,年龄、手术性质、胆囊黏连、胆囊三角黏连、糖尿病史是LC患者发生并发症危险因素(p<0.05). 结论:年龄、手术性质、胆囊黏连、胆囊三角黏连、糖尿病史是LC患者发生并发症危险因素.
  • 摘要:目的:评价口服益气活血中药在治疗糖尿病肾病(DN)蛋白尿方面的疗效. 方法: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2008-2013年),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2008-2013年),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2008-2013年),万方中华医学会数字化期刊(2008-2013年),收集口服益气活血中药与单用ACEI/ARB,或者合用ACEI/ARB比较,治疗糖尿病肾病的随机对照试验(RCT).两名评价员独立评价纳入RCT的方法学质量,采用Revman4.2.2软件做Meta分析. 结果:纳入20篇中文RCT.3篇论文被评为B级,17篇论文被评为C级.5个试验采用了随机数字表法.Meta分析结果显示:益气活血中药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RR=I.30,95%CI(1.20,1.40);与常规基础治疗相比,益气活血中药可明显降低尿微量蛋白排泄率(WMD=30.38,95%CI(23.04,37.71),P<0.00001);益气活血中药联合ACEI或ARB与单用ACEI或ARB比较,在降低糖尿病肾病患者尿微量蛋白排泄率无显著优势(WMD=49.63,95%CI(-8.30,107.67),P=0.09);益气活血中药联合ACEI/ARB与单用ACEI/ARB比较能显著降低24小时尿微量自蛋白(SMD=-1.11,95%CI(-1.75,-0.47),P<0.0007);益气活血中药可明显降低24小时尿蛋白定量水平(SMD=-1.62,95%CI(-3.08,-0.16),P=0.03<0.05). 结论:益气活血中药可以减少糖尿病肾病蛋白尿.但是,研究文献的质量有待提高,该Meta分析的可靠性受到影响.故益气活血中药在降低DN尿蛋白方面的疗效仍需深入研究.
  • 摘要:目的: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发病因素及其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 方法:对150例PCOS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并就初潮年龄、身高、体重、生活习惯、家族遗传等内容进行问卷调查.对照组为150名月经规律的年轻女性,以同样方式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1.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分析得出PCOS发生的危险因素有体重指数BMI(OR=6.897,P<0.001)、青春期体型(OR=1.406,P=0.049)、糖尿病家族史(OR=2.190,P=0.028)、与家人相处的心情(OR=3.813,P=0.048);2.发病因素与中医证型的关系:肾虚证危险因素有:教育程度((OR=1.523,P=0.023)、睡眠状况(OR=1.345,P=0.036)、月经失调家族史(OR=1.316,P=0.009);痰湿证危险因素有:BMI(OR=6.447,P<.001)、腰臀比WHR(OR=2.961,P=0.044)、青春期体型(OR=1.524,P=0.007)、糖尿病家族史(OR=1.598,P=0.034);肝经郁火证危险因素有:睡眠状况(OR=1.253,P=0.029)、月经失调家族史(OR=1.316,P=0.006)、与家人相处心情(OR=4.813,P=0.040). 结论:BMI较高、青春期体型较重、糖尿病家族史、与家人相处心情较差是引起PCOS发病的危险因素;教育程度较高、睡眠状况较差、月经失调家族史是肾虚型PCOS发生的危险因素;BMI较高、WHR较大、青春期体型较重、糖尿病家族史是痰湿型PCOS发生的危险因素;睡眠状况较差、月经失调家族史、与家人相处心情较差是肝经郁火型PCOS发生的危险因素.
  • 摘要:目的:研究全国名老中医阎小萍教授基于"肾虚"的膝骨关节炎(KOA)"寒热为纲"辨治方案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采用多中心、前瞻性、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依据"寒热为纲"进行辨证,纳入62例肾虚寒湿证和60例肾虚湿热证KOA患者,随机分为中医辨证治疗组和盐酸氨基葡萄糖对照组,分别给予骨痹通方加减和盐酸氨基葡萄糖口服4周,以中医证候量化标准积分和WOMAC骨关节炎指数评价每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效果. 结果:中医辨证治疗组改善中医证候量化标准积分优于盐酸氨基葡萄糖对照组,尤其体现在改善关节冷痛、喜暖畏寒,关节酸软乏力,头晕耳鸣等维度上(P<0.05);在改善上下楼疼痛、坐起或躺下疼痛、站立疼痛、晨僵、下楼难度、站立难度等WOMAC骨关节炎指数维度上优于盐酸氨基葡萄糖对照组(P<0.05);中医辨证治疗组对乙酰氨基酚使用率(11.29%)明显少于盐酸氨基葡萄糖对照组(23.33%)(P<0.05). 结论:基于"肾虚"的"寒热为纲"辨证治疗KOA能够有效缓解KOA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在连续4周的治疗期内无明显副作用,并可以减少对乙酰氨基酚的使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摘要:脊柱手法(SM)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急性神经根病被认为是当然有效的,尽管没有确凿的证据支持.临床需要寻找一种有效果且低风险的脊柱手法类型,尝试通过该试验证明这种治疗方法.在本研究中,冯氏脊柱手法(FSM)被选为手法干预模版.FSM既可以操作成调整手法,也可以是松动手法,同时很容易地模仿成安慰手法.方法/设计:216名合格的受试者按照1∶1∶1的比例将被随机分配到3组之一:安慰手法组、松动手法组、调整手法组.每组受试者将获得特定的FSM治疗4次,同时接受为期2周的基础疗法.每次SM治疗2天内通过问卷调查评估伴随不适反应(AUR);每次SM之前和治疗之后即刻在椎旁关节点处测量疼痛压力阈值(PPT).计算和比较相对危险度(RR),致害需要病例数(NNH)和95%置信区间.受益结果评估:在入组前、治疗后第7日、第15日记录数字等级评分(NRS),ODI功能障碍指数和总体疗效感知度(GPE).通过重复测量资料方差分析比较3组不同访视时间NRS,ODI之间的差异,确定其改善数值是否满足最小临床可接受结果(MAO),GPE评估为"改善"类别的平均值是否具有最小临床重要差异(MCID).
  • 摘要:目的:评价甘草酸苷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的有效性与安全性. 方法:计算机检索9个中英文数据库(时间均截至2013年11月),纳入甘草酸苷治疗NASH随机对照试验(RCT)的文献,对其方法学质量及终点指标行定性与定量合成分析. 结果:共纳入5个RCT合计362例NASH患者,其方法学质量均为高偏倚风险.所有RCT试验组采用甘草酸苷制剂或结合常规疗法或其他药物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疗法或其他药物治疗,只有2个RCT提及不良反应.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治疗后ALT、AST、TG、TC改善效果及转氨酶复常率、症状好转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甘草酸苷治疗NASH有效且安全,但由于所纳入的RCT方法学质量均较低,需要开展更为严格的RCT以提供充分证据支持临床应用甘草酸苷治疗NASH.
  • 摘要:目的:系统评价摩罗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万方医学网.对纳入的研究采用Cochrane偏倚风险评估工具进行质量评价,并应用Revman5.3软件对研究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 结果:共纳入8个随机对照试验,有932名受试者,Meta分析结果提示:在临床症状缓解[OR合并=2.60,Cl(1.75,3.88)]、胃黏膜的修复[OR合并=3.56,Cl(2.38,5.33)]和病理逆转[OR合并=2.63,Cl(1.85,3.73)]方面,治疗组都优于对照组. 结论:现有证据表明,摩罗丹是一种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有效的中成药,但由于纳入文献的数量和质量的局限,尚需更多的设计严谨的高质量随机对照试验研究加以证实.
  • 摘要:目的:通过对63例酒精性肝硬化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进行多元数据分析,探讨本病的临床证候分布特点,以期能够为临床治疗本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酒精性肝硬化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将症状、体征及中医四诊信息量化后采用因子分析、Logistic回归等分析方法进行分析,总结归纳本病的临床证候分布特点.结果:本病临床证候以类湿热蕴结证(60.3%)、类脾阳虚证(27%)、类气阴两虚证(11.1)以及类肾阳虚(1.6%)为主,病位主要责之于肝脾肾.结论:通过本文的研究,临床上能够明晰本病的证候特点,有助于更加有针对性的用药治疗,从而提高中医药治疗酒精性肝硬化的临床疗效.
  • 摘要:目的:通过Meta分析评价西黄丸联合化疗治疗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 方法:检索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The 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数据库,检索日期截至2014年9月.纳入使用西黄丸联合化疗与单纯化疗对照治疗恶性肿瘤的随机对照试验研究,使用统一资料提取表提取患者一般资料、干预措施、观察指标等信息,采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偏倚风险评估工具对纳入研究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采用Revman5.3软件对患者近期有效率、KPS评分改善率进行Meta分析. 结果:共纳入9项研究,涉及516例患者,均为中文文献,文献质量普遍偏低.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单纯化疗比较,西黄丸联合化疗可提高恶性肿瘤患者近期有效率[OR合并=1.49,95%CI(1.03,2.15),Z=2.13,P=0.03,9篇文献]以及KPS改善率[OR合并=2.71,95%CI(1.47,4.97),Z=3.21,P=0.001,5篇文献]. 结论:西黄丸联合化疗与单纯化疗比较,可能会提高恶性肿瘤治疗近期有效率,并具有一定改善KPS评分的效果.
  • 摘要:目的:探讨银屑病中医证型血热证、血燥证、血瘀证的实验室指标特点,为临床银屑病中医证型的诊断、治疗、预后评估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搜集2013年-2014年本院皮科门诊及病房确诊的银屑病患者125例,其中血热证50例、血燥证30例、血瘀证45例,健康对照组50例来自本院健康体检中心,分别测定其血清生化及免疫指标. 结果:本实验中银屑病组CRP、TG、UA、LDL、IgE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TP、ALB、TB、IgM、IgG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可能作为银屑病临床诊断、治疗、预后、判断疗效的参考;而血脂指标CHO、TG、LDL在银屑病中医证型血热证、血燥证、血瘀证中呈逐步升高趋势;TB、DB在血热证时明显降低,在血瘀证时接近于正常水平,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A、CRP水平在血热证、血燥证、血瘀证中始终呈现高水平,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P、ALB虽然低于健康对照组但在血热证、血燥证、血瘀证中呈逐步上升趋势,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它指标差别不明显. 结论:银屑病中医证型患者之间存在生化与免疫指标异常,这些指标可能为银屑病中医证型的诊断、治疗、预后、疗效观察提供参考.
  • 摘要:目的:探讨北京地区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住院人数的季节波动与六季气候因素之间的关系. 方法:以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RA住院患者病例资料为研究对象,用"六季"为分类方法,统计2000年~2006年42季各季入院人数;同时根据气象信息中心提供的同期日平均气温、平均气压、平均相对湿度、平均降水量、平均风速五项气象要素,计算7年来42季各季气候平均值,运用方差分析进行研究. 结果:RA患者入院人数有按季节分布趋势,峰值分别对应温季和湿季,谷值对应风季.且温季与风季、湿季与风季入院人数比较有较显著性差异(P<0.01). 结论:气候因素的季节差异可能是导致RA患者入院人数季节波动的原因之一.
  • 摘要:脑血管病的治疗效果并不理想,只有少数患者能在超急性期得到溶栓治疗,但慢性期的康复治疗对症状改善作用较弱.中医将缺血性卒中归为中风病范畴,认为络脉瘀阻是其标.络瘀通胶囊由地龙、水蛭、全蝎、黄芪、僵蚕、川芎等药物组成,具有驱风通络、逐瘀化痰、益气活血的功效,适用于风痰瘀血痹阻脉络的中风患者.其II期临床试验结果表明该药对中风病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但其对脑缺血的保护作用机制尚未明确.缺血—再灌注损伤是缺血性卒中的重要病理过程,包括缺血期的原发损伤和再灌注期的继发损伤.继发期是细胞功能代谢和结构破坏的关键期,对继发期的控制以及对神经血管的修复是缺血性卒中转归的决定因素.而络瘀通胶囊是否通过抗细胞凋亡,促进神经元再生发挥治疗作用是研究的关键.本研究结果显示,络瘀通胶囊能够下调MCAO引起的活化caspase-12升高,且以络瘀通胶囊高剂量组更为明显,该组表达与假手术组无明显差异,接近正常水平,而胞磷胆碱钠对活化caspase-12下调更为明显,推测络瘀通胶囊可通过抑制神经细胞凋亡改善神经功能,但胞磷胆碱钠作用更加显著。据此认为络瘀通胶囊可通过抑制神经细胞凋亡和促进神经存活及再生对脑缺血-再灌注性损伤起到保护作用。
  • 摘要:阴阳平衡是中医整体观的核心内容.任何疾病的发生都可以概括为阴阳失衡,而恢复阴阳平衡是治疗疾病的总则.正常情况下,脑内兴奋性与抑制性氨基酸类递质处于动态的"阴阳平衡",而多发性抽动症患儿因感受外邪或机体内环境的改变,扰乱了正常的功能,这种平衡遭到破坏,表现为阳证或阴证,治疗宜调节氨基酸类神经递质,恢复动态的"阴阳平衡".
  • 摘要:目的:观察中药健脾止动汤治疗多发性抽动症(TS)的临床疗效,探讨其对患儿血清神经递质含量的影响. 方法:选择80例TS患儿作为治疗组,予以健脾止动汤治疗12周,观察治疗前后耶鲁综合抽动严重量表(YGTSS)积分的变化及其临床疗效;选择60例健康体检儿童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分别检测对照组及TS治疗组患儿治疗前后血清多巴胺(DA)、去甲肾上腺素(NE)、谷氨酸(GLU)和γ-氨基丁酸(GABA)的含量. 结果:治疗组TS患儿治疗前血清DA、NE、GLU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P<0.01).应用健脾止动汤治疗12周后,治疗组患儿血清DA、NE、GLU含量降低,GABA含量明显升高(P<0.05,P<0.01);同时患儿的YGTSS评分指标运动性、发声性抽动积分及量表总积分均显著降低(P<0.05,P<0.01),其疾病临床疗效和中医临床疗效分别为92.50%和90.00%. 结论:①多种神经递质的失衡可能参与TS的发病,尤其以DA、NE及GLU水平的升高更为显著.②健脾止动汤治疗TS临床疗效确切,能明显降低TS患儿的YGTSS评分.(健脾止动汤可降低TS患儿血清DA、NE及GLU水平,显著升高GABA含量,这可能是健脾止动汤抗抽动的一个作用靶点.
  • 摘要:目的:观察心复康口服液对心肌梗死心衰大鼠心肌组织线粒体肌酸激酶(mit-CK)mRNA及mit-CK蛋白表达的影响. 方法:采用结扎SD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复制心肌梗死后心衰大鼠模型,用心复康口服液于术后24h灌胃给药至6周;以卡托普利作为阳性对照药,观察大鼠梗死周围心肌组织mit-CK mRNA及mit-CK蛋白表达水平. 结果:第6周末,与模型组比较,卡托普利组、心复康口服液组心肌mit-CKmRNA、蛋白表达均上调(P<0.01).笫6周末,与Captopril组比较,心复康口服液组心肌mit-CKmRNA表达水平下调(P<0.05);心复康口服液组心肌mit-CK蛋白表达水平在第6周末比较无显著性意义(P>0.05). 结论:心复康口服液可上调心肌梗死后心衰大鼠心肌细胞mit-CK mRNA的表达,促进mit-CK蛋白含量增加,达到改善CHF心肌细胞能量穿梭紊乱,重塑心肌梗死后心衰大鼠心肌能量代谢作用.
  • 摘要:目的:研究强心复脉方含药血清对乳鼠受损窦房结细胞动作电位的影响. 方法:分离培养乳鼠窦房结细胞,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舍药血清高中低剂量组、空白血清组.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均模拟缺血-再灌注法制备细胞损伤模型.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各组细胞自发性动作电位,测量APD20、APD50、APD90、MDP及APA. 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强心复脉方含药血清高中低剂量组APD20、APD50均明显缩短,APD90无明显变化,含药血清高、低剂量组APA均增大,MDP无明显变化. 结论:强心复脉方含药血清可能通过缩短窦房结细胞动作电位APD20、APD50,增大APA,进而缩短动作电位时程,提高窦房结细胞起搏频率,加快心率.
  • 摘要:西洋参茎叶总皂苷(PQS)是传统中药西洋参的有效组分,目前被广泛应用于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防治.前期研究证实,PQS能够显著改善2型糖尿病(T2DM)大鼠血糖波动状态下的内皮细胞功能.本研究通过体外构建波动性高糖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损伤模型,进一步探讨了PQS对波动性高糖诱导HUVECs氧化应激损伤的保护效应以及PI3K/Akt/GSK3β通路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本研究结果表明,持续性高糖和波动性高糖干预8天即可使HUVECs的细胞活力出现显著下降,同时伴有显著的细胞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下降和丙二醛(MDA)水平升高以及细胞内Akt和GSK3β蛋白磷酸化水平的降低;并且上述效应在波动性高糖状态下更为显著.运用PQS干预后,波动性高糖诱导HUVECs的细胞活力显著增加,氧化应激显著改善,同时细胞内Akt和GSK3β磷酸化水平亦显著增加.但PQS的上述效应均可被PI3K抑制剂LY294002阻断.综上所述,本研究证实PQS具有显著拮抗波动性高糖诱导HUVECs氧化应激损伤的效应,且该效应与PI3K/Akt/GSK3β通路密切相关.
  • 摘要:目的:观察产后抑郁症(PPD)模型大鼠免疫器官功能和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探讨参芪解郁方对产后抑郁大鼠的免疫调节作用. 方法:90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中药组和西药组,每组6只,分设1w、2w和4w三个灌胃时点.产后抑郁大鼠模型采用激素模拟妊娠状态(HSP)后突然停撤法制备.分别于灌胃1w、2w、4w后进行行为学测试,包括强迫游泳实验、蔗糖水消耗实验和旷场实验.测试结束后计算大鼠胸腺和脾的脏器指数,通过HE染色观察大鼠胸腺和脾的组织形态,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大鼠外周血CD3+,CD4+和CD8+比例. 结果:PPD大鼠1w胸腺指数和4w脾脏指数明显降低(P<0.01);PPD大鼠CD4+比例在1w和4w升高(P<0.05);CD8+比例在2w明显降低(P<0.01),4w明显升高(P<0.01);CD4+/CD8+的比值在1w、2w升高(P<0.05),4w明显降低(P<0.01).上述变化经中、西药物治疗4周后可恢复正常. 结论:免疫器官功能和T细胞亚群变化参与PPD发生发展,参芪解郁方通过调节免疫器官功能和T细胞的平衡发挥抗抑郁作用.
  • 摘要:目的:总结和评价现有临床试验中八段锦应用于冠心病患者心脏康复的疗效. 方法:检索至2015年6月为止发表的八段锦应用于冠心病患者康复的随机对照试验.以"八段锦"、"冠心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脏"、"康复"为检索词,检索包括PubMed、Web of science、The Cochrane library、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知网(CNKI)、维普(VIP)、万方7个数据库,不受语种限制,对纳入的随机对照试验的质量进行改良的Jadad评分. 结果:研究共纳入3个随机对照试验,这些试验显示了八段锦在缓解心绞痛症状及改善生活质量等方面的作用. 结论:现有的证据表明,八段锦有希望作为心脏康复的运动处方一个可选方案,给冠心病患者带来一定的获益,但仍需要更多大规模、多中心、高质量的研究支持.
  • 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刀联合PPH治疗重度痔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将58例重度痔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采用超声刀联合PPH手术,对照组采用痔外剥内扎术,比较两组疗效、术后疼痛评分、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恢复正常生活时间和术后1年复发情况. 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6.43%、100%;术后随访1年,两组分别复发3、2例;两组疗效和术后1年复发率相近.观察组住院时间及恢复正常生活时间较短,且术后疼痛轻,尿潴留、肛缘水肿、肛周感染、出血、肛门狭窄等并发症发生率较少. 结论:超声刀联合PPH治疗重度痔病具有安全、有效、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可巩固和加强PPH手术的远期疗效.
  • 摘要:目的:观察泻肺利水法对心衰患者血清中NT-pro BNP及GDF-15水平的影响.方法:纳入心力衰竭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对照组予以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西药基础上加用心衰合剂治疗,于入院及治疗2周后分别检测NT-proBNP及GDF-15水平.结果:心力衰竭患者血NT-proBNP及GDF-15水平均明显升高.治疗2周后,治疗组NT-proBNP及GDF-15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泻肺利水法可有效降低患者NT-proBNP、GDF-15水平,改善患者预后.
  • 摘要:目的:观察"扶正祛风方"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IMN)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5年3月本院门诊及住院患者明确病理诊断为IMN者共25例,给予扶正祛风方治疗1年,采取自身前后对照观察临床效果. 结果:蛋白尿总有效率为96%,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为88%,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其他实验室指标:血清白蛋白升高,甘油三酯及总胆固醇下降,治疗前后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安全性指标治疗前后变化无统计学意义,无明显不良反应. 结论:脾肾亏虚,风邪入肾是IMN的基本病机,本方能有效降低IMN24小时尿蛋白定量,本方能升高IMN患者血清白蛋白,降低甘油三脂、总胆固醇.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