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医药卫生>2010天津市老年医学学术年会
2010天津市老年医学学术年会

2010天津市老年医学学术年会

  • 召开年:2010
  • 召开地:天津
  • 出版时间: 2010-10-29

主办单位:天津市老年医学会

会议文集:2010天津市老年医学学术年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不对称二甲基精氨酸(ADMA)水平和同型半胱氮酸(Hcy)水平之间有无相关性,推测ADMA、Hcy是否为高血压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了解叶酸、VitB12和/或普罗布考治疗前后血浆ADMA、Hcy、内皮性一氧化氮合酶(eNOS)和一氧化氮(NO)指标的内在联系,探索高血压新的危险因素、发病机制及其预防措施。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办法,将原发性高压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三组。其中第一组常规降压、第二组在第一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叶酸+VitB12第二组常规降压同时给叶酸、VitB12与普罗布考。健康人3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治疗前基线、2周及12周ADMA、Hcy、NO和eNOS的变化情况。结果:1.原发性高血压组患者浆 ADMA、Hcy浓度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两者的浓度(P<0.01):血清NO、eNOS浓度均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两者的浓度(P<0.01)。2.2级、3级高血压患者Hcy 血浆浓度显著高于1级高血压患者的浓度(P<0.01);3级高血压患者的血清NO浓度显著低于1级高血压病人的浓度(P<0.05)。3.二组间治疗前后比较:第一组治疗前后血浆ADMA、Hcy浓度和血清NO、eNOS差异无显著性(P>0.05):第二组治疗12周ADMA、Hcy浓度和血清NO、eNOS浓度比基线值、治疗2周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治疗基线和治疗2周差异无显著性(P>0.05);第二组治疗治疗2周时ADMA、Hcy浓度和血清NO、eNOS浓度比基线值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治疗12周ADMA、Hcy浓度和血清NO、eNOS浓度比基线值、治疗2周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4.原发性高血压组在控制年龄、BMI、TG等危险因素后,ADMA与Hcy呈正相关.5.ADMA、Hcy可能是原发性高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ADMA与Hcy在高血压患者内皮功能不全中起一定作用,可能参与了原发性高血压的病理生理过程.可能为原发性高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给予高血压患者补充适量的叶酸、VitB12和/或普罗布考可能有助于改善高血压患者的血管内皮细胞功能,阻断ADMA、Hcy对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恶性循环,减缓小动脉硬化的进展,预防心脑血管事件。
  • 摘要:舒张功能异常被认为是左室射血分数正常心力衰竭最常见的原因,然而最近的欧美指南均放弃了舒张性心力衰竭(DHF)这一术语,而称之为左室射血分数正常的心力衰竭(HFNEF)或左室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HFPEF),分析其原因为:(1)舒张功能不全是非特异性的,不仅可见于DHF患者,也见于收缩性心力衰竭(SHF)患者;(2)HFNEF这一术语承认DHF患者的生理学异常并不局限于舒张期,且其中相当一部分患者舒张功能不全的客观证据很难获得的;(3)一些射血分数基本正常(EF>45%)的心力衰竭(HF)患者,虽主要表现为舒张功能异常但也能有收缩功能的轻度异常,因为心脏收缩功能通常由左室短轴功能、长轴缩短和心脏扭转三要素来衡量,而射血分数仅是对左室短轴功能的测量,故单纯射血分数测量值是正常的并不能确保收缩功能就是正常的.
  • 摘要:目的:了解老年重度缺血性心力衰竭的相关因素。方法:入选174例老年心力衰竭(CHF)患者,其中轻度CHF组85例,重度cHF组89例,比较两组患者间的特点。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年龄、血红蛋白浓度、贫血发生率、血清肌酐水平、LVEF、血钠水平有显著性差异(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贫血发生率、血红蛋白浓度及LVEF与老年CHF程度有关(P<0.05)。结论:LVEF降低,贫血是老年重度缺血性心力衰竭的危险因素。
  •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糖类抗原125(CA125)水平与患者心功能及其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112例老年CHF患者根据纽约心功能分级标准分为Ⅱ、Ⅲ、Ⅳ级组。另随机抽取30例老年有心血管疾病但无CHF的患者作为非CHF组。结果:①CHF组血清CA125及BNP水平高于非CHF组,Ⅳ级心功能组水平明显高于Ⅲ级组,且Ⅲ级组明显高于Ⅱ级组:②血清CAl25水平与LVEF呈负相关,而与导致CHF的原发病种类不相关。结论:CHF患者血清CAl25水平升高,并且其水平与LVEF有关,而与导致CHF的原发病种类无关.
  • 摘要:维持心脏正常的节律依靠交感神经与迷走神经的平衡协调,一旦这种平衡关系受损,将会导致心血管系统功能紊乱,可能发生严重的心律失常甚至猝死。恶性心律失常和心源性猝死是心血管疾病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寻求有效的高危预测指标为患者进行危险分层和预后判断,对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及提高愈后生存质量有重要的意义。目前认为猝死的发生是心脏器质性病变、自主神经对心脏调节失衡及病变心肌易颤阈值降低相互影响所致的结果。室性期前收缩后的心率震荡(HRT)是对心脏室性早搏内源性刺激的反应,不仪反映自主神经功能的变化,也反映在一次室性早搏后心室压力变化所导致的主动脉弓颈动室压力反射调节机制的变化,是与恶性心脏事件有密切关系的心电现象。
  • 摘要:心力衰竭严重威胁着人类生命,当传统的药物治疗不能达到满意疗效,心脏移植又面临供体缺乏、术后排斥反应等困难的时候,心室辅助装置(Ventricular AssistDevice,VAD)的作用就显得异常重要。VAD是应用机械或生物机械手段、部分或全部替代心脏泵功能的人工机械装置。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VAD的应用已从心血管手术后复苏、心脏移植过渡或替代,拓展至心肌功能的恢复乃至心力衰竭的永久性治疗。未来随着VAD发展的小型化、高功效、低噪音、低耗能、少并发症、无线能量传输和便于植入等特点,终将成为治疗终末期心力衰竭的主要手段之一。现对VAD的发展历史、临床应用、目前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等进行综述。
  • 摘要:目的:探讨尿激酶和654-2股动脉注射联合静脉注射前列地尔(凯时)治疗老年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老人129例在干预生活方式,合理饮食、控制血糖,血压,调脂。活血化瘀等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尿激酶25万单位,654-210mg,分别用注射用水稀释成10ml和5ml,依次注射患侧股动脉。隔日一次.12次为一疗程,同时前列地尔10μ g加10ml生理盐水静脉注射,每日一次,14次为一疗程。结果:除5例退出外,124位老人经该疗法治疗后,麻木、怕冷症状改善总有效率91%,疼痛症状改善总有效率95%:治疗前后血流情况有显著差异(p<0.05)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股动脉与静脉联合注射对老年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治疗具有操作简便,治疗时间短,风险小,见效快以及治疗费用低的特点,容易被老年人接受,可以在老年医院广泛推广.
  •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胃癌患者早期肠内、肠外两种营养方式对术后机体细胞免疫、肝肾功能的影响。方法:在样本回顾分析2009年1月~2009年12月住院收治的60岁以上胃癌病人96例临床资料。结果两组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所有病人均能耐受,患者切口均愈合良好。两组患者手术前1d、术后1d、术后8dT细胞亚群比较两组病人术后第1dCD3、CD4、CD4/CD8值均较术前1d明普下降(P<0.05)。两组患者肝肾功能指标测定结果比较两组患者术前1d、术后1d、术后8d各时段监测肝肾功能中的CB、UCB、ALT、AST、CREAT、BUN各项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老年胃癌术后早期肠内、外营养对肝肾功能的无明显影响。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耐受性好。简便有效,代谢更符合生理需要,作用优于肠外营养,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可以恢复和增强病人的免疫功能。
  • 摘要:随着社会的老龄化、人们生活水平饮食结构及生活方式的改变,糖代谢异常的患病率正在旱惊人的速度增长。据国家卫生部调查显示,我国每天新增糖尿病患者3000例,每年约增加120万。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全国糖尿病调查协作组于2007年6月~2008年5月对北京、上海、广州、新疆、黑龙江等14个省市自治区进行了调查,对48 431名20岁以上人群全部进行OGTT血糖检测,将调查对象按年龄分为20~、30~、40~、50~、60~、70~岁组,根据WHO 1999年的标准诊断糖尿病。
  • 摘要:卒中是多种脑血管疾病的严重表现形式,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死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的特点。据国外研究报导,累积5年卒中复发率为14-42%
  • 摘要: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T2DM)合并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患者198例为调查对象,以简易智能精神状态量表(MMSE)对每位受检者的认知功能进行评定,将患者分为认知功能障碍组和认知功能正常组,比较两组的一般状况及临床资料。进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因素。结果:认知功能障碍组相对于认知功能正常组在年龄、病程、DM家族史、高血压病史、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CHO、尿UMA、是否存在抑郁、焦虑、是否合并DM视网膜病变、DM周围神经病变以及是否使用胰岛素治疗、是否坚持运动等方面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进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共6个变量进入方程:年龄、抑郁、HbAlC、CHO,DM视网膜病变、是否坚持运动。结论:年龄、抑郁、血糖控制不好、高胆固醇、并发DM视网膜病变均是T2DM合并认知功能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而坚持运动则是保护因素。
  • 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收集349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年龄、体质量指数(BMI)、糖尿病病程、血压、冠心病史、空腹血糖(FPG)、OGTT2 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血脂、HOMA-IR、24h尿蛋白定量等指标。根据患者神经系统的症状、体征、简易神经病变功能障碍评分,将患者分为DPN组(203例)和非DPN组(146例)。对有统计学意义的危险因素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DPN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年龄、糖尿病程、BMI、高血压、血糖控制差、患有冠心病、空腹血糖、2hPG血糖是DPN的危险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病程(OR=1.075,95%CI为1.164-7.379,P=0.022)、2hPG(OR:0.135,95%CI为1.030-1-318.P=0.015)是DPN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DPN的发生与患者的糖尿病病程和餐后血糖水平增高有关,糖尿病病程、2hPG是DPN的独立危险因素。
  • 摘要:目的:探讨检测踝臂指数(ABI)在评价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血管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VP-1000型全自动动脉硬化检测仪对52例临床诊断为糖尿病足(Diabetic foot,DF)患者和50例无明显并发症的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患者测定ABI值,然后行16层螺旋CT血管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检查,将所获图像数据信息传至16层螺旋CT图像工作图像工作站,对病变进行分析,将分析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两组患者踝臂指数与下肢血管检查相关性好。CTA检查发现的血管病变程度随踝臂指数下降而严重,按照CTA诊断结果,根据管腔狭窄程度分为0~4级。0级和1级组间ABI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2级、3级、4级组间ABI评分有统计学差异(P<0.05).0级和1级分别与2、3、4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01)。结论:ABI可客观评价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状况。且可以估测管腔狭窄程度,以预防糖尿病足的发生,减少致残率。
  • 摘要:目的:探讨伴有2型糖尿病(T2DM)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经给予不同的肠内营养(EN)后免疫功能和血糖的变化特点。方法:将34例研究对象分为18例应用瑞代的实验组和16例由患者家属自行喂养的对照组,连续7天。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外周血免疫球蛋白A、G、M,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空腹、餐后2小时血糖变化。结果:治疗前后比:对照组CD4+明显升高(p<0.05)。实验组CD4+和CD4+/CD8+均明显升高(均P<0.01)。治疗后两组比较:实验组CD4+和CD4'/CD8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实验组餐后两小时血糖和空腹血糖差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于伴有T2DM的老年AECOPD患者,给予含缓释淀粉的肠内营养剂(瑞代)进行肠内营养可以更好地控制血糖并改善T淋巴细胞功能。
  • 摘要:目的:探讨含缓释淀粉的肠内营养剂对伴有2型糖尿病(T2DM)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营养状态和血糖的影响。方法:将34例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实验组:18例,应用瑞代治疗,对照组:16例,由患者家属自行喂养,共治疗7天。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血清总蛋白、血清白蛋白、血清前白蛋白、血红蛋白水平,检测空腹血糖及餐后2小时血糖值。结果:治疗后实验组和埘照组相比前白蛋白与血红蛋白均升高(均p<0.05),餐后两小时血糖和空腹血糖差值减小(p<0.01)。结论:对于伴有T2DM的老年AECOPD患者,给予含缓释淀粉的肠内营养剂(瑞代)进行肠内营养可以更好地改善营养状态,并减少血糖波动.
  • 摘要:目的:探讨高脂血症与饮食摄入的关系。方法:调查25例高脂血症患者(A组)与30例正常对照组(B组)4d的饮食情况,尤其是脂肪、蛋白质、碳水化合物摄入情况,并运用统计学方法处理。结果高脂血症组脂肪摄入高于正常组。结论合理饮食能有效控制血脂水平。
  • 摘要:目的: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疾病(ICVD)与颈动脉斑块、血脂、血尿酸、纤维蛋白原的相关性。方法:对208例ICVD(脑梗死115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93例)患者进行颈部动脉超声检查、血尿酸(UA)、纤维蛋白原(Fg)和血脂含量检测。结果:有≥3处颈动脉斑块患者的血TG、TC、LDL-C、Fg和UA水平明显高于≤2处的患者(P<0.05,P<0.01),而HDL-C则明显低于≤2处的患者(P<0.01)。多发性脑梗死患者的斑块面积明显高于单发或TIA的患者(P<0.05,P<0.01)。结论:颈动脉斑块形成与ICVD有密切关系。TC、TG、LDL-C、Fg、UA增高和HDL-C降低是ICVD及颈动脉斑块形成的危险因素.
  • 摘要: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对老年卒中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及其发病机制。方法:确诊脑卒中患者配带手握式脉博血氧监测仪,确诊OSAS和并脑卒中患者48例,未患OSAS的脑卒中患者56例,作为对照组.进行身高、体质量测量:收集晨起到腹血标本,进行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血糖及血脂、血压的测定:进行临床记忆量表检测。结果:SAS组与对照组平均动脉压、血脂、血糖、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AS组与对照组指向记忆、联想记忆、无意义图形再认、记忆商等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OSAS可以加重卒中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并探讨其发病机制。
  • 摘要:高血压是老年人常见的慢性病,又是脑卒中、冠心病、心肾功能衰竭及致残、致死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严重影响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其临床特点为:患病率治疗性疫苗高、中心动脉压较高、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多见,脉压明显增大、血压波动大,昼夜节律减弱或消失,易发生体位性低血压、假性高血压发生率高、伴随并发症及危险因素增多等特点。老年高血压的治疗原则预防为主,因人而异,个体用药。又分为非药物治疗及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包括:单一药物、联合用药、伴舒张功能异常、抑郁症、高胆固醇血症治疗以及中医中药治疗,目前又有研究发现生物反馈法治疗、治疗性疫苗均对高血压有治疗作用。总之,老年高血压患者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较高。提高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认识,并通过适当的非药物和药物进行干预,对于提高其生活质量和延长寿命,有着重要意义。
  •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hsCRP与心、肾及血管靶器官损害的关系。方法:选择老年原发件高血压患者80例,检测hsCRP、晨尿白蛋白/尿肌酐比值(ACR)、左室重量指数(LVMI)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结果:LVH组hs-CRP水平明显高于无LVH组,高IMT组hsCRP水平明显高于正常IMT组,MAU组hsCRP水平明显高于无MAU组(P均<0.05)。相关分析显示hsCRP与LVMI、IMT、ACR呈正相关(P<0.01),hsCRP是LVMI、ACR及IMT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hsCRP与老年高血压患者靶器官损害有密切关系。
  • 摘要:有研究表明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能减轻对比剂对肾脏的损伤,但也有研究表明应用 ACEI类药物是对比剂肾病(CIN)的危险因素。rn 目的:观察盐酸贝那普利对冠心病伴高血压病患者行冠脉介入治疗后肾功能的影响。方法:连续入选119例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病并接受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患者。按照完全随机化原则分为使用盐酸贝那普利组和对照组(未用盐酸贝那普利)。贝那普利组在冠脉造影前至少3天应用盐酸贝那普利(商品名:洛汀新,北京诺华制药有限公司产品)10mg,1次/天,术后继续使用至少3天。记录患者的基本资料及术后72小时血清肌酐并用MDRD方法计算其术前、术后肾小球滤过率(eGFR)。分析介入治疗后CIN的发生率,两组冠脉介入术前后eGFR、血清肌酐的变化。结果:盐酸贝那普利组手术前后eGFR、血清肌酐未有显著性差异。而对照组术后eGFR较术前明显降低(P=0.002),术后血清肌酐较术前明显增加(P=0.003)。术后 72h血清肌酐与基线血清肌酐的差值(△Scr)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20),△eGFR明显降低(P0.012)。盐酸贝那普利组CIN发生率较对照组有下降趋势(4.92%vs 8.62%),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行冠脉介入治疗,术前应用盐酸贝那普利是安全的,并可能有保护肾功能,预防对比剂肾病的作用。
  • 摘要:1.结缔组织病肺部表现:肺和胸膜由丰富的胶原、血管和结缔组织所构成。②不仅是气体交换的呼吸器官,同时还具有调节免疫、代谢和内分泌等呼吸功能。③咳嗽、咳痰和气短等呼吸系统症状可为风湿性疾病首发症状。
  • 摘要:阿尔茨海默病(AD)又称老年性痴呆,是老年人常见的神经变性疾病,是痴呆最常见的病因,病理三大特征为老年斑、神经元纤维缠结、海马锥体细胞颗粒空泡变性和神经元缺失。临床特征为隐袭起病、进行性智能衰退、多伴有人格改变,病程通常为8-10年。rn 1906年11月26日,在德国慕尼黑举行的“德国精神病学会”年会上,阿尔茨海默教授首次次报告了他对1例51岁脑功能渐进性衰退女性患者长达4年9个月的观察、诊治以及随访结果,后以他又陆续收集了4例病人撰文发表,后人将该病命名为阿尔茨海默病.
  • 摘要:目的:探讨健康管理对糖尿病慢性血管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入选的2型糖尿病患者180人分为干预组及对照组,对干预组进行信息化管理,建立健康档案,评估危险因素,制定个体化的健康计划,实施针对性地健康教育、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洒、心理调适与循证药物治疗等规范化管理,并跟踪随访3年。结果:通过3年健康管理,干预组患者在体重指数(BMI)、血压、血脂等危险因素指标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较干预前有明显降低,并且干预组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较对照组减少具有统计学意义(x2=4.431,P<0.05)。结论:通过健康管理,能有效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各项危险因素控制达标率,延缓糖尿病慢性血管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改善生活质量。
  • 摘要:目的:研究血脂水平与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随访2005年1月至2007年12月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心脏科老年冠心病合并慢性心衰的患者970例。按血脂水平的四分位间距将各血脂指标均分为4组,TC(mol/L)低水平组(A组):<3.93;较低水平组(B组):3.93~4.71:较高水平组(C组):4.72~5.52;高水平组(D组):≥5.53。TG(mmol/L)低水平组(A组):<0.92;较低水平组(B组):0.92~1.29:较高水平组(C组):1.30~1.88;高水平组(D组):≥1.89。HDL(mmol/L)低水平组(A组):<0.94;较低水平组(B组):0.94~1.10:较高水平组(C组):1.11~1.32:高水平组(D组):≥>1.33。LDL(nmol/L)低水平组(A组):<2.32;较低水平组(B组):2.32~2.99;较高水平组(C组):3.00~3.70;高水平组(D组):≥3.71。采用Cox回归分析血脂对预后的影响。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病死率随HDL水平升高有降低的趋势(P<0.05),其它血脂成分各水平组病死率无统计学差异。校正后的Cox回归分析显示,低水平的HDL是病死率升高的独立危险因素[低水平组(HR=2.589,95%CI/:1.574-4.259,P=0.000):较低水平组(HR=1.824,95%CI:1.125-2.957,P=0.015)],而TC、TG、LDL水平高低对预后无显著影响(P>0.05)。结论:本研究显示低HDL水平对冠心病心衰患者预后不利,Tc、TG、LDL水平对冠心病心衰患者预后无明显影响。
  •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人代谢综合征(MetS)与动脉僵硬度的关系。方法:从参加体检的1825名老年人中随机选择241名研究对象,男性168人,年龄71.2±7.2岁;女性73人,年龄70.2±7.2岁。MetS根据中华医学会的诊断标准进行定义。所有患者均测量身高、体重、血压、血脂、血糖以及肱一踝脉搏波速度(Brachial-Ankle Pulse Wave Velocity,baPWV),并采集病史。血脂、血糖、血压等指标,并进行健康问卷。结果:在老年男性和老年女性中MetS的患病率分别为26.2%和19.2%,总体为24.1%。MetS患者的baPWV高于非MetS人群[男性:(21.35±3.25 vs.15.08±3.19)m/s,P<0.05:女性:(20.20±3.27Vs.14.47±2.57)m/s,P<0.05]。调整了传统的危险因素后,MetS导致bapWV增高的OR值男性为21.953(95%CI 8.453-57.017P<0.05);女性为7.369(95%CI1.266-42.872,P<0.05)。结论:代谢综合征是老年人动脉僵硬度增高的危险因素。
  • 摘要:国内外研究表明介入手术围手术期服用一定剂量的阿托伐他汀或普罗布考可减轻对比剂急性肾损伤(CIAKI),但两者联用对于CIAKI的影响尚末见报道。rn 目的:观察术前联用不同剂量的阿托伐他汀与普罗布考对高血压患者CIAKI的影响。方法:连续筛选需住院接受择期冠状动脉造影(CAG)或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PCI)合并高血压的冠心病患者126例,随机分为3组,介入术前1~2d给予阿托伐他汀或普罗布考治疗:①标准联合剂量治疗组41例:阿托伐他汀20mg,每晚顿服;普罗布考2SOmg,3次/d;术前无强化。②强化联合剂量治疗组40例:阿托伐他汀40mg,每晚顿服;普罗布考250mg,3次/d:术前2h顿服阿托伐他汀40mg、普罗布考500mg。③强化剂量治疗组45例:阿托伐他汀40mg,每晚顿服,术前2h顿服阿托伐他汀40mg.所有患者均丁二术前,术后24h抽取静脉血,检测血尿素氮,血肌酐,肾素全项,并采用MDRD方法估算肾小球率过滤(eGFR)。结果:①与术前比较,标准剂量组及强化剂量组术后血肌酐升高,eGFR下降:强化联合剂量组术后BUN较术前下降,Scr及eGFR变化无统计学意义。标准剂量组术后AngI I较术前升高,强化剂量组术后肾素活性升高,强化联合剂量组肾素各指标介入术前后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②强化联合剂量组血肌酐下降值(△Scr)高于标准剂量组和强化剂量组[(-2.60±414.56)比(7.374±21.38),(5.35±10.59)p mol/L,均P<0.05],eGFR下降值(△eGFR)低于标准剂量组和强化剂量组[(1.36±11.21)比(-4.50±10.65),(-4.274±10.40)mL/min,均P<0.05]。结论:对于高血压患者,术前强化联合阿托伐他汀40mg和普罗布考250mg,3次/d,对CIAKI有改善作用。
  • 摘要: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a)-308A/G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T2DM)患者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的相关性,及T2DM合并MCI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择T2DM合并MCI患者40例,T2DM非MCI患者80例,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一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检测TNF-α-308A/G的基因多态性,依据病程、血糖、血脂、质量指数等临床资料,进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T2DM合并MCI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TNF-α2等位基因的频率在T2DM MCI组高于非MCI组,差别有显著统计意义(P<0.01)。T2DM合并MCI组与非MCI组差别有统计意义的指标:年龄、病程、餐后2h衄糖、糖化血红蛋白、质量指数、糖尿病家族史、高血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TNF-α基因,其中独立危险因素有TNF-α(OR=4.25,P=0.014)。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视网膜病变,年龄,餐后2h血糖。结论:TNF-α2等位基因与T2DM合并MCI明显相关,糖尿病患者的年龄、血糖控制和微血管并发症均与认知功能呈显著相关性。
  • 摘要:干细胞治疗神经组织损伤的关键在于移植具有再生能力的T细胞,通过作用机制修复受损的神经元,恢复神经功能。rn 目的:研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对拟人类血管性痴呆(VD)模型大鼠学片记忆障碍的改善作用。方法:密度梯度离心法结合贴壁筛选分离骨髓间充质下细胞,于细胞移植前掺入10mg/L的BrdU进行标记。将成年雌性Wistar大鼠以双侧颈总动脉永久性结扎法,建立VD样学习记忆障碍动物模型后随机分为对照组、生理盐水组与移植组。移植组致伤后第14天,通过立体定向途径移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剑大鼠海马,生理盐水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对照组大鼠不做处理。采用Morris水迷宫检测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损伤后第90天处死大鼠,观察海马组织有无Brdu+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Brdu+胶质纤维酸性蛋白免疫组织化学双染阳性细胞,并观察从侧脑室到剑海与是否存在神经元前体细胞的杯志Doublecortin(DCX)吻侧迁移流。结果: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组大鼠采用Morris水迷宫检测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逃避潜伏期及跨越平台次数优丁对照组及生理盐水组(P<0.05);生理盐水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②移植组大鼠海马组织及其周围可见免疫组织化学双染阳性细胞,但末见从侧脑到剑海马关于神经元前体细胞的标志Doublecortin (DCX)吻侧迁移流。结论:骨髓间充质下细胞移植可以促进脑损伤大鼠的神经功能的恢复,其机制可能与移植细胞分化为神经元样和神经胶质细胞样细胞,并分泌或促进宿主分泌神经营养因子有关.
  • 摘要:随着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礼会形式的转化,医院作为医疗保健机构也需要由单纯的医疗型向预防--保健--医疗--康复--咨询--健康教育一体化的多学科形转变。医院门诊是健康教育的重要阵地,医务工作者应发挥其优势和条件,责无旁贷地肩负起这一实名。为达到健康的目的,仅依靠医务工作者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充分调动全社会的参与意识即人人参与,重视自身负责,自我保健。
  • 摘要:目的:通过对教职工体检报告的总结分析,了解教职工的健康状况,探索影响教职工健康的主要危险因素,为开展健康教育、做好教职工的医疗保健工作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天津市武警医学院教职工2008-2010年度健康体检资料,对健康体检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统计3年健康体检结果,共检出疾病30余种.主要以高脂血症、乳腺增生、心电图异常、脂肪肝、肝囊肿、高尿酸血症、慢性咽炎、高血压、子宫肌瘤、高血糖等慢性病多见,所患高发疾病基本相同,且具有30~50岁岁人群检出率较高的特点。同时。对于不同性别教职工所患疾病构成比不完全期间。结论:高校教职工特别是中年知识分子的健康状况相对较差,应加强教职工健康教育,坚持定期体检,完善个人健康档案。提高自我保健意识。
  • 摘要:高血压在老年人中发病率很高。老年高血压患者占高血压病人的60%~70%,是导致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脑卒中、肾功能衰竭、冠心病、主动脉夹层发病率和病死率增加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因此,对老年高血压的发病特点及合理治疗研究是目前的医学热点。
  • 摘要:高血压是全球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是当今社会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研究表明,高血压与冠心病、脑卒中、心力衰竭和肾功能障碍密切相关,是导致多种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而心脑血管病目前已成为中国人首位死因,占40岁以上人群总死亡的44.4%,远高于其他疾病。高血压作为心脑血管疾病的首要危险因素,应当引起政府和社会的高度重视。
  • 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动态血压脉压指数(PPI)与心功能及肾功能的关系。方法:EH患者178例,按动态血压PPI分为3组:PPI≤0.40组(64例)。PPI0.41~0.50组(56例),PPI≥0.51组(58例)。3组患者均化验血肌酐,行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及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并计算24小时平均收缩压(24hMSBP)、24小时平均舒张压(24hMDBP)、24小时平均脉压(24hMPP)、PPI、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二尖瓣血流E/A比值。结果:3组患者在左心室收缩功能、左心室舒张功能及肾功能受损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PI≥0.51组心功能及肾功能受损的比例明硅高于PPI≤0.40组(p<0.01)。结论:EH患者PPI增大与心功能及肾功能受损密切相关,动态血压PPI可作为EH患者心功能及肾功能损害的预测因子。
  • 摘要: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是以血管平滑肌细胞增生和脂质在粥样硬化斑块沉积为特征的危害人类健康最严重的疾病之一,是脑血管病发生的危险因素之一,而且在其众多的因素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心脑血管病的主要病理基础。目前关于AS的病因较一致的看法是由损伤、炎症、免疫功能障碍三者相结合作用的结果。中医对As进行辨证论治,发挥中医药全面调节机体机能和多途径、多环节、多靶点干预的优势,通过调血脂、抗氧化、保护EC功能、抗血小板粘附聚集、抗血栓及抗SMC增殖等。全面干预As的发生、发展。近年来中西医在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各方面研究都取得了一定进展,本文就此做一综述。希望通过介绍近年来中西医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进展,为积极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预防缺血性脑卒中提供依据。
  • 摘要:雄激素的作用机制和代谢:rn 1.1经典的基因组途径,即与细胞内的AR受体结合。rn 1.1.1通过膜受体途径发挥快速的作用。rn 1.1.2雄激素与位于浆膜的雄激素受体相互作用。rn 1.1.3雄激素与位于浆膜的多蛋白质复合物发挥作用。rn 1.2 雄激素的代谢和作用途径rn 1.2.1结合和激活AR而对骨骼肌发挥直接的作用,在此途径中睾酮不代谢物生物活性代谢物。
  • 摘要:目的:研究骨髓骨充质充细胞(BMSCs)移植对老年性痴呆(AD)大鼠认知能力和海马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选用24月龄健康雄性Wistar大鼠制备自然衰老痴呆模型,将模型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AD模型组大鼠双侧海马注射生理盐水;T细胞移植组大鼠注射BMSCs;分化移植组大鼠注射定向神经诱导的BMSCs。大鼠的学习能力在移植前及实验后12周通过Y迷宫试验测定,记忆能力测定在学习能力测定48 h后进行;透射电镜观察海马区超微结构。结果:AD模型组大鼠学习忆成绩均下降,与术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干细胞移植组大鼠学习忆成绩均提高,与移植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化移植组大鼠学习记忆成绩均较移植前提高(P<0.01);与AD模型组相比,其他两组大鼠学习记忆成绩均提高(P<0.01)。电镜观察AD模型组大鼠海马区神经细胞可见明显损伤,干细胞移植组损伤减轻,分化移植组多数神经细胞结构正常。结论:BMScs移植可以提高AD大鼠的认知能力。且定向神经诱导分化的BMSCs移植治疗效果优于末分化的BMSCs,提示BMSCs减少海马组织神经细胞变性坏死可能是其改善AD大鼠认知功能障碍的作用机制之一。
  • 摘要:目的:分析老年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的临床特点,增强肺栓塞诊断意识,减少漏诊及误诊。争取早期有效治疗。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1月~2008年12月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30例确诊老年肺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Wells评分系统进行回顾性评分,着重分析肺栓寒临床特点和诊断方法。结果:存在易患因素致深静脉血栓(DVT)形成占40.0%;劳力性呼吸困难占83.3%;30例肺栓塞患者应用Wells评分结果:0-1分1例(3.3%),2-6分19例(63.3%),≥7分10例(33.3%),大部分肺栓塞患者(63.3%)分布在中度可能性区间;经螺旋CT确诊23(27)例,肺通气灌注扫描确诊4(6)例,核磁共振确诊2(2)例,1例综合多项检查结果确诊;12例行溶栓治疗:治愈6例,好转5例,死亡1例;17例抗凝治疗:治愈8例,好转7例,1例自动出院,死亡1例;手术治疗1例,死亡1例。结论:老年肺栓塞最常见的危险因素有深静脉血栓(DVT)形成,高血压、慢性病、手术和制动;呼吸困难和胸闷是最常见的临床症状,下肢肿痛是常见的伴随症状;Wells评分系统对于肺栓塞诊断有重要预测价值;血D-二聚体有重要的排除价值;肺动脉螺旋CT是主要确诊手段;综合无创检查可以进一步确诊;早期治疗可以降低病死率;治疗以抗凝和溶栓为主。
  • 摘要:目的:了解内源性促红细胞生成素(EP0)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预后的判定价值。方法:对115例NYHA Ⅱ级至少1个月的住院CHF患者(年龄73.6±9.3岁)进行血EPO测定。对所有患者进行全因死亡和因心衰再入院的随访观察。结果:CHF患者EPO中位数为24.2 U/L。在中位数为1131天的随访期内,55例患者(48%)死亡。死亡组患者多高龄、高NYHA评分、低Hb和高脑利钠肽(BNP)水平。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贫血患者死亡率增高,危险度2.50(95%可信区间,1.38~4.54;P=0.002)。EPO水平升高(≥44.4U/L)和BNP水平升高(≥752pg/Ml)也预示患者高死亡率(P分别为0.036和<0.001)。Cox回归分析显示,高龄、低Hb水平、高BNP水平和高NYHA指数对CHF患者全因死亡有独立预测价值;而男性、高BNP和低Hb水平则对因心衰再入院有独立预测价值。CHF患者中66例(57.4%)合并贫血。对于贫血的cHF患者,高EP0水平是独立于Hb的全因死亡的强预测指标(危险度,2.86;95%可信区间1.18.6.94:P=0.020)。结论:贫血是CHF患者不良预后(全因死亡和因心衰再入院)的独立预测因素。EP0是贫血CHF患者全因死亡的独立预测指标。
  • 摘要:近来研究认为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是动脉硬化(AS)的亚临床标记之一,糖尿病(DM)患者颈动脉病变患病率明显高于和快于同年龄非DM者。研究证实IMT与DMI临床和亚临床的多种心脑大血管病变具有很强的相关性,近来发现其与微量白蛋白尿(UMA)独立相关,而内生肌酐清除率(Ccr)是反映肾脏滤过功能的重要指标,相关文献有限。为此笔者以2型DM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不同IMT水平与Ccr的相关性,揭示早期AS与Ccr的关系。
  • 摘要:针灸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研究很多,各研究观察指标和治疗方法不尽相同。笔者通过查阅大量文献,发现针灸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主要观察指标有量表积分和理化检查,其中量表主要为简易精神状况检查量表(MMSE)、长谷川痴呆量表(HDS)、日常生活能力(ADL)评估量表;理化检查主要是血流变学检查以及血脂的变化情况。在治疗方法上,主要有单纯针刺法,电针法,针药结合法,头针法,艾灸法等。
  • 摘要:目的:研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β-淀粉样蛋白amyloid-β140-(Aβ140)诱导的老年性痴呆(Alzheimer's disease,AD)模型大鼠行为学的影响,并探讨其治疗AD的可能机制。方法:采用向大鼠双侧海马立体定向注射Aβ1-40诱导AD动物模型,造模后3周采用同样方法移植骨髓间充质T细胞(bone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采用MorriS水迷宫观察大鼠行为学变化。造模后2个月处死大鼠,观察海马组织有无Brdu+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GFAP)、Brdu+胶质纤维酸性蛋白免疫组织化学双染阳性细胞,并且观察从侧脑审到海马是否存在神经元前体细胞的标志Doublecortine (DCX)的吻侧迁移流。结果:模型组大鼠逃避潜伏期较对照组明显延长,移植治疗组大鼠逃避潜伏期较模型组缩短。移植组大鼠海马组织及其周围可见免疫组织化学双染阳性细胞,但末见从测脑室海马关于Doublecortin(DCX)的吻侧迁移流。结论:BMSCs移植能够改善AD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提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能够成为治疗AD大鼠的一种方法。
  • 摘要:随着军队卫生建设的快速发展和军人对健康概念认识的提高,军人医疗保健问题日益受到各级职能部门的高度关注。干部保健工作是军队卫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军队的稳定和建设发展。科技强军和军队现代化建设进程的加快。做好军事斗争准备,打赢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对军队干部的身体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做好保健工作面临新的挑战。
  • 摘要:健康管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及医学模式的转变而产生的,它是一个全新的、科学的、不同于传统医疗管理与服务理念的新学科。它要求从社会、心理、环境、营养、运动的角度对个体进行全面的健康评估及健康服务与干预。健康管理在三级综合医院既为医疗机构、特需单位团体及个人之间的交流提供了平台,同时也可有效地加强对功能社区的健康管理指导,达到提高全比健康水平、降低医疗费用的目标。
  • 摘要:通过对社区护理现状的调查,发现其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有社区护理人才匮乏,社会对护理工作缺乏信任和理解,公众的卫生保健意识滞后等。针对目前社区护理存在的问题提出发展对策,即健全社区服务体系.培养社区护理人才,多渠道开展卫生保健宣教,提高公众的防病保健意识。
  • 摘要:健康管理是指一种对个人或人群的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全面管理的过程。其宗旨是调动个人及集体的积级性,有效地利用有限的资源来达到最大的健康效果。糖尿病是一种全身慢件进行性疾病,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急剧改变。我国糖尿病发病趋势处于一个迅速的增长期,多个大型的临床实验研究显示糖尿病的发病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关,生活方式改善措施可以使糖尿病发生得以延缓或预防。因此,开展糖尿病健康管理具有促进病人健康,降低医疗费用的作用。专科护士是指在某一特殊或者专门的护理领域具有较高水平和专长的专家型临床护士。随着护理专业的发展,我国也在多个专业开展了专科护士的培养,我院的糖尿病专科护士利用自己的知识。利用客户关系管理平台开展糖尿病病人的健康管理,取得良好效果.rn 实践证明,糖尿病专科护士开展糖尿病健康管理是必要的、可行的和有效的.
  • 摘要:目的:了解天津地区军队中老年人患病率与肥胖的关系,为综合防治提供依据。对象2008-2010年间对天津地区军队的中老年人每年定期进行健康体检,观察患病率与肥胖的关系。方法:对体检者临测体重指数,进行全面体格检查,并统计发病率。结果:高血压、脂肪肝、高血脂、前列腺肥人、冠心病、糖尿病是发病率最高的疾病,320名受检者中患病215名,超重117名,超重率54%。结论:军队50岁以上中老年干部慢性病高发,且与超重和肥胖密切相关,需要正确引导人们加强锻炼,改善饮食结构,增强健康意识。
  • 摘要:目的:探讨102例胸腔积液的病因和诊断办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02例胸腔积液住院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结果:102例胸腔积液的病因依次为:恶性肿瘤(48.1%)、结核(30.2%)、肺部炎性病变、脓胸(6.7%)、心功能不个(4.9%)、结缔组织病(4.3%)、肝脏疾患(2.6%)、外伤(2.4%)、病因不详(O.8%)。结论:胸腔积液主要病因是肿瘤和结核,恶性肿瘤以老年患者居多,结核以青年患者居多。
  • 摘要:目的:探讨血浆致动脉硬化指数(AIP)及血纤维蛋白原(FBG)水平与冠心病(CAD)患者冠脉病变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队列入选568例患者,其中经冠脉造影证实冠心病患者374例(分单支病变、双支病变和三支病变二个亚组)与冠脉造影正常者194例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测量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甘油二酯(TG)、总胆同醇(TC)、低密度脂蛋白H日同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纤维蛋白原(FBG)、空腹血糖(FBS)等指标,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①与对照组相比,CAD组SBP、DBP、FBG、FBS、AIP、TG、TC和LDL-C水平较高及HDL-C水平较低(p<0.05);②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在病变程度不同的各组间比较,AIP随病变程度加重呈升高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FBG水平在多支病变组中明显高于其他二组(P<0.05):③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显示,AIP、FBG均与冠脉病变程度呈正相关(r=0.525,r=0.242,p<0.01);AIP与FBG水平呈正相关(r=0.139,p<0.01),但相关系数较小。结论:AIP与FBG在CAD患者中具有较高水平,可作为CAD的独立危险因素。
  • 摘要:目的:对比磺达肝癸钠与低分子肝素(LMWH)在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ACS)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确诊ACS患者105例,按随机原则分为两组,均给予硝酸酯类、B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ARB)、他汀类、氯吡格雷、肠溶阿司匹林等基础药物治疗;在基础治疗上磺达肝癸钠组(50例)每日1次皮下注射磺达肝癸钠2.5mg,LMWH组(55例)每同2次LMWH 0.4m1/(70kg或者0.6ml≥70kg皮下注射,均连用3~8d。观察两组治疗期间的临床疗效,以及7d、30d时心血管事件和治疗期间出血的发生率。结果:磺达肝癸钠组与LMWH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6.0%比92.7%,P>0.05);7d、30d时心血管事件(死亡、急性心肌梗死和再发心肌梗死)的发生率比较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7d:4.0%比7.3%,30d:8.0%比10.9%,均P>0.05);两组均未发生严出血,磺达肝癸钠组轻微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LMWH组(2.0%比32.7%,P<0.01)。结论:应用磺达肿癸钠治疗ACS具有不劣于LMWH的疗效,而且有着良好的安全性,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
  • 摘要:目的:探讨缺血性慢性心力衰竭(CHF)与贫血的相关性。方法:根据血红蛋白水平将196例患者分为贫血组54例和非贫血组142例,比较2组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比较不同程度CHF患者贫血患病率和化验指标。结果:(1)54例出现贫血,占27.55%:轻度心力衰竭贫血患病率16.0o%,明显低于重度心力衰竭组的39.58%(P<0.001)。(2)与非贫血组比较,贫血组男性比率(P<0.05)、年龄及血肌酐明显升高(P<0.001),LVEF 明显降低(P<0.05)。(3)与非贫血组比较,贫血组再次入院、再住院平均天数及随访期病死率明显升高(P<0.05)。(4)与轻度心力衰竭患者比较,重度心力衰竭患者血红蛋白、MCHC明显下降,(P<0.05)。结论:贫血的发生与缺血性心脏病患者年龄、肾功能及心功能程度相关;贫血程度与心力衰竭程度相关;CHF合并贫血患者预后差。
  • 摘要:目的:观察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清总胆红素水平与心功能分级及预后的关系。方法:CHF患者384例,按NYHA心功能分级分为2组:心功能Ⅲ-Ⅳ级组,258例;心功能Ⅱ级组,126例。另选取50例心功能正常者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于入院第2天检测血清胆红素水平并均随访3个月。结果:心功能Ⅲ-Ⅳ级组总胆红素水平明显高于心功能Ⅱ级组及对照组。总胆红素升高的患者预后较好。结论:CHF患者血清总胆红素水平与心功能分级及预后关系密切。检测血清总胆红素水平有助判断CHF患者心衰的严重程度及评估预后。
  • 摘要:目的:观察丹参酮ⅡA磺酸钠(STS)对心肌缺血/再灌注(I/R)性心律失常的影响,探讨STS与QT离散度(QTd)及I/R性心律失常的关系。方法:51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溶栓再灌注患者随机分为STS组(28例)和对照组(23例),对照组用常规治疗方法。STS组在常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加用STS注射液.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STS组QT离散度及心律失常均有显著性差异(P<05,P<0.01)。结论:STS可降低AMI I/R患者QTd,从而显著降低恶性心律失常及住院期间心脏事件的发生率。
  • 摘要:目的:研究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替罗非班对猪急性心肌梗死(AMI)再灌注后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中国试验用小型猪19只。随机分为对照组(n=10)和替罗非班组(n=9)。通过介入球囊封闭冠状动脉的方法制作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模型。再灌注后1h、24h、48h和72h进行DE-MSCI、检查,分别于AMI前30min、AMI后30min、再灌注后10min、2h、24h、48h、72h取静脉血,麻用ELISA法测定血清IL-6、IL-10、HIF-1α浓度。结果:(1)替罗非班组梗死心肌体积%在再灌注后24h、48h、72h各时间点明显小于对照组;无复流体积%在再灌注后1h~72h各时间点均小于对照组。(2)除AMI前和AMI后30min外,替罗非班组各时间点的血清IL-6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血清IL-10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3)两组间血清HIF-1α水平各时间点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AMI再灌注后缺血心肌发生炎症反应;替罗非班能够减轻梗死再灌注后的炎症反应,进而减少心肌进一步损伤。
  • 摘要:"氯吡格雷抵抗"用来描述服用氯吡格雷后在血小板功能抑制方面未能达到预期作用的现象。研究表明,氯吡格雷抵抗可能与血栓事件的反复发生及亚急性支架内血栓的形成有重要关系,其发,上机制尚不清楚,本文对氯吡格雷抵抗及防治对策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摘要:2002年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全球各种疾病死亡原因中,心脑血管疾病位居前5位,尤其在60岁以上的人群中,心脑血管疾病高居死亡原因榜首。同年,中国因心脏病死亡人数为70.3万人,居全球第二位;因卒中死亡人数为165.3万人,居全球第一位。2004年资料显示,每15秒钟就有一位中国人被心脑血管疾病夺去生命,每22秒钟就有一位中国人因此而失去工作能力。
  • 摘要:阿司匹林(Aspirin)除具有解热镇痛作用外,还具有抑制血小板激活和抗血栓形成的良好作用,对防范和减少冠心病急性事件的发生、发展意义重大。目前有关阿司匹林及心血管疾病的研究日渐深入,诱发了众多焦点问题。阿司匹林应用于心血管疾病的发展过程带给我们许多哲学思考。
  • 摘要:目的:检测根除Hp前后胃窦粘膜中环氧化酶-2(Cyclooxygenase-2,COX-2)表达水平的变化,探讨COX-2表达与慢性胃炎的关系。方法:对我院2007年7月-2009年3月经胃镜检查诊断为慢性胃炎,快速尿素酶试验和14C尿素呼气试验均证实Hp阳性的15例住院病人,在根除Hp前后分别取胃窦粘膜组织活检,HE染色显示组织结构和炎性细胞浸润情况,用免疫组化学方法显示COX-2表达情况。结果:慢性胃炎的胃窦上皮细胞和壁细胞、单核细胞均可检测到COX-2的表达,根除Hp后,COX-2的表达明显减少(P<0.05),COX-2性表达率与慢性炎性细胞浸润密切相关(r=0.59,P<0.05)。结论:COX-2的高表达可能是Hp相关性胃炎发生的重要机制。
  • 摘要:伴随人们对健康知识的普及和定期的体格检查,发现越来越多的人存在肝脏转氨酶(肝酶)升高及和脂肪肝。这种肝酶的升高与病毒性肝炎、酗酒、服用肝毒性药物史和肝毒性物质接触史无关。而与我国近20年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显著提高,超重与肥胖相关。
  • 摘要:国际糖尿病联盟于2005年第4届“世界糖尿病日”公布全世界糖尿病患者己达1.94亿以上,2025年将上升到3.3。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进程不断加快和人民生活方式的改变,糖尿病发病率不断提高。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随着疾病的迁延对人体各组织器官造成慢性损害。对于神经系统,可造成颅内大血管病变及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除此之外,还可由于糖代谢紊乱直接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紊乱,导致认知功能障碍及痴呆。痴呆作为老年人常见疾病之一,给患者及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负担。目前,关于糖尿病与痴呆关系的研究不断深入。本文就文献对糖尿病引起认知功能损害的相关因素,可能的发病机制等方面作一综述。
  • 摘要:目的:调查西藏拉萨地区居民代谢综合征发生情况,探讨不同年龄组是否存在种族及性别差异。方法:对拉萨地区2090例30岁以上居民进行健康体检,检测代谢综合征相关指标,按每10岁为一个年龄组,对比藏汉两族及男女之间是否存在差异。结果:30岁以上拉萨地区居民代谢综合证在不同年龄组存在种族差异,藏族发生率高于汉族(P<0.05);整体发生率,男性高于女性(P<0.001)。40岁以上是代谢综合征的高发年龄段。结论:高原地区代谢综合征存在种族及性别差异,发生率高于内地,应当引起高度重视。
  • 摘要: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微量白蛋白尿的相关危险因素,着重探讨微量白蛋白尿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的关系。方法:146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经24小时尿微量白蛋白(UMA)分为正常白蛋白尿组(86例)和异常白蛋白尿组(60例)(包括早期肾病和临床肾病),进行各项生化指标及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的检测,并对两组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①单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异常白蛋白尿组患者的男性比例、病程、视网膜病变发生率、甘油二酯(TG)、低南度脂蛋白(LDL)、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收缩压(SBP)明显高于正常白蛋白尿组;②多因素logistic回归示病程长、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大是2型糖尿病患者微量白蛋白尿的独立危险因素。③正常白蛋白尿组、早期肾病组、临床肾病组三组间颈动脉IMT比较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后两者与正常尿组比较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后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但临床肾病组颈动脉IMT有高于早期肾病组锁动脉IMT的趋势。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的病程以及颈动脉IMT是微量白蛋白尿的独立危险因素,糖尿病肾病的严重程度与颈动脉IMT之间无显著相关性,但有相关趋势(p=0.093).
  • 摘要:骨转移、抗雄治疗(ADT)等因素导致了前列腺癌病人有较高的骨相关事件(SREs)发生率。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骨保护素(RANK/RANKL/OPG)系统在破骨细胞的成熟和活化过程中起关键性作用,维持着骨代谢的平衡:近来的研究发现该系统也参与了前列腺癌骨相关事件的发生。尿N-telopeptide(UNTx)是骨吸收的生物学标记,它可以预测骨相关事件的发生并监测治疗效果。这些研究为前列腺癌骨相关事件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如完全人源化的RANKL单克隆抗体denosumb的应用。
  • 摘要:痴呆最常见的病因是阿尔茨海默病(AD),传统观点认为AD是神经系统变性疾病,而近年来内皮功能异常在其发生、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关注。外周血内皮组细胞(EPCs)是能够直接反映内皮功能的指标之一,其数目和功能的异常提示血管内皮功能失调及血管修复能力下降。EPCs数目和功能异常所致的脑血管内皮损害和修复能力下降、脑灌注不良可能与AD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有关。因此深入研究AD和外周血EPCs的关系,将有利于进一步揭示AD的发病机制,为其防治提供新的思路。
  • 摘要: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老年性痴呆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其中阿尔茨海默氏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最常见的一种类型。AD的发病率随年龄的增高而呈增大趋势,据统计,65岁以后每增长5岁AD的发病率就增加1倍,65岁以上的发病率为1%-5%,85岁以上则高达20%~40%。
  • 摘要:目的:研究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外周血内皮祖细胞(EPCs)数目及脑血流速度、血小板计数等临床特征与认知功能的关系。方法:选择AD患者23例为研究组,血管性痴呆(VaD)患者25例和认知功能正常者30例为对照组。采集一般临床资料,运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EPCs数目,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测定认知功能,经颅多普勒检查评价大脑动脉血流速度。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间性别、年龄、体重指数、血压、血脂、血小板计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D、VaD组患者外周血中EPCs数目、MMSE评分、脑血流速度均较对照组显著减少(P<0.05)。在排除了常见危险因素的影响后,外周血EPCs数目与MMSE评分呈正相关(r=0.534,P=0.000)。多元线形回归分析提示,AD组患者MMSE评分、体重指数、舒张压、血小板计数与外周血EPCs数目有关(P<0.05)。结论:AD患者外周血EPCs数日明显减少,EPCs减少所致的脑血管修复能力F降、脑灌注不良可能与AD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有关。
  • 摘要:目的:探讨早期应用连续性血液净化技术(continuous bloodpurification,CBP)治疗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的临床疗效。方法:98例MODS患者,治疗组46例(MODS发生48h内行CBP治疗),对照组52例(MODS发生48h后行CBP治疗)。分别行CBP治疗48 h~268 h不等。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CBP治疗24h、48h后急性生理学及慢件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 Ⅱ)、MODS评分,以及ICU住院时间、ICU病死率。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2组患者年龄、性别及发生MODS时慢性健康评分Ⅱ(APACHE Ⅱ)、MOD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治疗24h、48h后2组APACHE Ⅱ评分、MOD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ICU住院时间及病死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ODS患者治疗应尽可能早期开展CBP治疗,提高MODS患者的救治率。
  • 摘要:糖尿病属于中医学消渴病范畴,是内分泌代谢疾病,近年来,糖尿病发病呈逐年上升趋势,临床研究较多。本文从糖尿病的病机、治疗两方面讨论。关于病机研究:或肝失疏泄日久由实转虚等,或脾虚是糖尿病转归的关键,或以实热证为多,虚证多为气虚,而现代医学认为其与中医肝功能失调密切相关。关于治疗研究:或用自拟单方治疗,如降浊合剂从益气、养阴、补阳等角度治疗,胰金丸治疗,古瓦汤合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加味治疗,疏肝化湿汤为主治疗;或用基本方加减辨证分型治疗,分肺胃热盛、脾虚湿停、阴虚燥热、阴阳俱虚、肝肾阴虚、阴虚血瘀、气机郁滞、肝阳上亢等型加减治疗;或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用自拟中医方药联合西医降糖药物综合治疗。尤其是近年来,中医药治疗糖尿病已经取得很大进展,本文作一综述概括。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