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医药卫生>2010年中国防痨协会临床/基础专业学术大会
2010年中国防痨协会临床/基础专业学术大会

2010年中国防痨协会临床/基础专业学术大会

  • 召开年:2010
  • 召开地:上海
  • 出版时间: 2010-10-22

主办单位:中国防痨协会

会议文集:2010年中国防痨协会临床/基础专业学术大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目的:评价早期建立的结核菌特异性IFN-γ Elispot检测在活动性结核病和结核感染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应用Elispot技术对1154例结核病患者,52例非结核病肺部疾病对照,384例新发痰菌阳性结核患者的家庭密切接触者,422例健康对照进行外周血结核菌特异性IFN-γ水平检测。对健康对照和密切接触者同时还进行平行的PPD皮试。结果:结核患者Elispot检测的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人群及结核病密切接触者。其中,血行播散性结核、继发性肺结核、结核性胸膜炎、结核性脑膜炎和其他肺外结核患者Elispot阳性率分别为91.3%,81.7%,86.49%,66.18%,89.76%。非结核病肺部疾病对照、健康对照和新发结核病人密切接触者Elispot阳性率分别为13.46%,15.4%和35.41%。在密切接触者筛查中,发现活动性结核病人17人,其中Elispot阳性14人(82.35%),PPD强阳性5人(29.41%);两者阳性率差别具有显著性。结论:在结合结核病史、结核病接触史以及临床表现的基础上,结核菌特异性IFN-γ的检测在活动性结核病诊断有一定的辅助诊断价值。通过检测结核高危人群结核菌特异性IFN-γ的水平,对早期发现活动性结核患者具有重要的价值。
  • 摘要:目的:研究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蛋白(TB-SA)血清抗体测在结核病大规模人群筛查中的价值。方法:对18382名大学新生进行胸透、PPD试验和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蛋白(TB-SA)血清抗体检测,对胸透异常和/或PPD试验≧15mm者进行胸部正位X光片检查,异常者经住院观察、痰细菌学检测(痰涂片和痰培养)进行最终确诊或排除结核,正常者进行随后24个月的临床跟踪:对胸透未见异常和/或PPD试验<15mm者。如TB-SA血清抗体检测为阳性,则进行6个月后的I临床跟踪(x光片检查);对胸透未见异常和/或PPD试验<15mm者,如其TB-SA血清抗体检测为阴性,则确诊为健康者。结果:确诊37名结核病例(患病率为0.002%),其中TB-SA抗体检测阳性者26人,即敏感性为70.3%。15150为健康者,其中TB-SA抗体检测阴性者为14620人, 特异性高达96.5%。结论:赛普克.结核分枝杆菌抗体(IgG)检测试剂盒(酶联免疫法)对结核病进行大规模人群筛查中更能真实反映中国的结核病人感染人数,对于即将进行的全国流行病调查工作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 摘要:目的:从H37Rv标准株克隆出结核菌Rv2653c基因并进行表达与初步分析。方法:根据H37Rv基因组序列合成引物,以PCR方法钓取Rv2653c基因,克隆到pGEM-T上,挑取阳性克隆进行测序,将正确编码基因克隆到pET24b载体上,在BL21大肠杆菌菌株中以IPTG诱导表达重组蛋白。以金属螯合层析初步分离纯化重组蛋白,采用western blot方法对重组抗原进行抗原性初步分析。结果:首先获得了重组的Rv2653c编码的蛋白,表达产率不低于20%,初步纯化纯度约90%,以人血清进行的westernblot分析发现,Rv2653c重组蛋白有较好的抗原性。结论:获得了Rv2653c重组蛋白为进一步寻探讨其功能及应用价值奠定基础。
  • 摘要:目的:利用γ-干扰素释放反应检测结核病专业人员及密切接触者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情况。方法:研究对象共分三组:结核病专业人员组128例(其中医生60例,护士68例)、病人家属密切接触组60例、非密切接触组40例,应用T-SPOT.TB(OxfordImmunotec,Abingdon,UK)试剂盒检测外周静脉血淋巴细胞对于两种结核分枝杆菌菌种特异性分泌蛋白:早期分泌靶抗原6(ESAT-6)和培养分泌蛋白10(CFP-10)的免疫反应。结果:结核病专业人员组的阳性率为14.8%(19/128),家属密切接触组为23.3%(14/60),非密切接触组为5.096(2/40)。家属密切接触组较健康对照组明显为高(x2=6.002,P=0.023):结核病专业人员组与非密切接触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但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工作年限≥3年的结核病专业人员组的阳性率27.1%(16/59)较非密切接触组5.0%(2/40)明显为高(x2=7.840,P=0.007),其RR值为5.42(95%CI=1.32~22.31)。结论:结核病专业人员及密切接触者受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的危险性高,且与接触时间成正比。
  • 摘要:目的:观察>70岁老年肺结核患者采取提前干预措施(适当调整化疗方案),对药物性肝损害的发生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6年1月1日-2008年5月31日收治的初治菌阳>70岁老年肺结核患者200例。对比观察采取与未采取提前干预措施2组患者,药物性肝损害的发生率及临床疗效。干预性治疗组:在一线标准化疗基础上,适当调整化疗方案。以2HEL2V/4HEL2(L:利福喷汀,V:左氧氟沙星)主方案并加予保肝治疗。常规治疗组:常规-线标准化疗方案2HREZ/4职(H 0.3,1次/d,E 0.75,1次/d,R 0.45,1次/d,Z 0.5,3次/d)并加予保肝治疗。2组保肝治疗均为口服1种保肝药物。结果:采取干预措施105例,其中出现肝损害10例(10/105,9.52%),非干预措施95例,其中出现肝损害35例(35/95,36.8%),对比2组肝损害发生率,干预组明显低于非干预组(P<0.01)。2个月痰涂片抗酸杆菌转阴率分别为62.9%(66/105)和63%(2/95),满疗程痰菌阴转率分别为93.3%(98/105)和94.7%(90/95),X线胸片病灶吸收分别为87.6%(92/105)和89.5%(85/95)。随访1年,复发率分别为3.8%(4/105)和3.2%(3/9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70岁老年患者由于体内含水量少,使药动学发生变化,药物半衰期长,清除率低。多数老年人营养不良,血浆蛋白浓度低,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减少,游离的活性药物浓度高,使药物毒副作用发生率高。老年人的肝损害大多症状更不明显,与多有脑动脉硬化和脑供血不足造成反应差有关,无临床症状的肝损害提醒临床医师需引起重视。宜于应用抗结核药物开始即采取干预性预防措施,并尽可能选用肝毒性小的抗结核药物,制订合理的个体化抗结核治疗方案,便患者平安渡过强化期,使化疗能够顺利进行到疗程结束(即达到良好的依从性)。另外,合理的休息、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对减少药物性肝损害的发生也很重要。
  • 摘要:近年来,结核病出现的一些新的特点及治疗难点受到了巨大关注,例如糖尿病合并结核病,艾滋病与结核病并存,耐药结核病等等,这些也都是结核病研究的热点。另需注意到,住院结核病病人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肝硬化患者,在我院住院病人中占有一定比例。这一类患者常存在治疗困难、反复住院、耐药风险高等一系列颇为棘手的临床问题,应引起重视。本文搜集我院2001-12至2008-3期间44例结核病合并肝硬化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 摘要:目的:查找支原体肺炎疑诊肺结核的原因,正确诊断避免误诊。方法:对2008年1月至2010年5月,收集的18例疑诊为肺结核由儿科转入塘沽结核病防治所的支原体肺炎病例,进行临床分析。结果:发现其主要原因是对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点及X线表现认识不足。结论: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表现及x线表现与肺结核相似,两者极易混淆。
  • 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在耐多药肺结核病人治疗中的作用,并建立耐多药结核病患者的心理护理方案,为临床耐多药结核病患者的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在我院结核内科住院治疗的耐多药结核病患者96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8例,运用焦虑自平量表于两周后对两组患者进行测评比较。结果:通过测评比较结果所示,两周后试验组>50分百分值下降(48%)明显高于对照组(10%),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后,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吸收率要比对照组有明显的好转。结论:近年来,许多研究都证实良好的心理护理对慢性病人的不良心理反应有良好的改善作用,对多耐药结核病的发生、发展、治疗及预后有明显的影响。心理干预可使患者整体健康水平及生活质量、肌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认知功能和社会功能提高。本研究能取得较好的护理效果,可能与我们注重疾病治疗的同时,配合采用的综合心理护理措施有关。本研究表明对耐多药结核病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配合综合性的心理治疗能激发病人生存的欲望及治疗的信心,增加治疗的顺从性及积极性,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
  • 摘要: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结核病患者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影响。方法:对于需要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病人,首先在检查前三天由患者本人填写Zung的焦虑自评量表(SAS),并根据此表反应的情况有针对性的实施个体化心理干预。通过对患者采取一对一的心理疏导及咨询、交谈、劝服、指导等方式来进行心理干预。术前进行有效地心理疏导、术中正确的使用心理暗示、术后说明必要的注意事项。结果:通过有效的心理干预,取得良好效果,提高了结核病患者对纤支镜检查、治疗的认可。结论:加强对结核病患者纤支镜检查的健康教育及心理干预,有助于提高患者的依从性,提高纤支镜检查、治疗的成功率,促进疾病的康复。
  • 摘要:目的:探讨个体化健康教育对肺结核患者化疗管理中起到的作用,为今后制定更合理的健康教育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患者学历、年龄、职业的区别实施个体化健康教育,主要针对用药指导、饮食指导、生活指导、心理指导几方面进行(着重于用药指导),并在用药后一个月、出院时、用药后四个月对患者进行随访。结果:在用药后四个月对这160名进行了个体化健康教育的患者进行入户或电话随访,除3名患者回原籍治疗没有及时联系上以外,采取个体化健康教育以后患者对化疗药物的规律服用、注意事项、不良反应的了解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并且遵医服药率大大提高,达到98%以上。结论:个体化健康教育提高了患者规律服药的依从性,使患者更加明确了规律化疗的重要性,能够积极配合治疗期间的化疗用药。因人施教的个体化健康教育优于集体健康教育的方式。
  • 摘要:目的:探讨影响肺结核并发MODS病死率的主要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53例肺结核并发MODS患者资料,对筛选出的与30天病死率相关的各项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及Logistic多元回归统计分析。结果:193例肺结核患者发生MODS 53例(27.4%)。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APACHE Ⅱ评分、肺结核病灶范围、血清白蛋白含量、肺结核并发症为肺结核并发MODS的30天病死率的危险因素。肺结核病灶范围、低血清白蛋白、衰竭器官数目及肝衰可以作为肺结核并发MODS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肺结核病灶累及范围、低血清白蛋白、衰竭器官数目及肝功能衰竭在肺结核并发MODS的预后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 摘要:目的:探讨腺苷脱氨酶(ADA)、腺苷脱氨酶同工酶2(ADA2)、白介素12(IL-12)和γ干扰素(INF-γ)在结核性脑膜炎的诊断意义。方法:选取92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结脑组)和68例非结核性脑膜炎患者(对照组),分别检测其治疗前脑脊液中ADA、ADA2、IL-12、INF-γ含量,进行统计分析;检测结脑组患者抗结核治疗1月、2月后ADA、ADA2、IL-12、INF-γ含量,与治疗前含量相比较,观察其动态变化。结果:(1)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前结脑组脑脊液中ADA、ADA2和ILl2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INF-γ含量亦增高,但无明显差异(P>0.05);(2)和治疗前相比较,治疗1月后结脑组脑脊液中ADA、ADA2含量明显下降(P<0.05),IL-12、INF-γ含量亦下降,但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月后结脑组脑脊液中IL-12、INF-γ含量亦明显下降(P<0.05)结论:结核性脑膜炎脑脊液中ADA,ADA2,IL-12含量明显增高,有助于结核性脑膜炎的诊断;ADA、ADA2、IL-12、INF-γ含量因有效的抗结核治疗而下降,有助于对结核性脑膜炎治疗效果的评价。
  • 摘要:全球结核病死灰复燃和耐多药结核菌的出现让传统结核病治疗进入困境,从而出现了更多的结核危重病患者,死亡率极高,国内外对结核危重病患者的研究鲜有报道。本文为探讨结核危重病患者死亡的预后因素,为临床早期认识、诊断和治疗提供策略依据。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医院结核ICU成立于2006年6月,截止2010年2月共收治200余例结核危重病患者,本文对其中6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并作出报告。
  • 摘要:目的:了解复方阿胶浆缓解肺结核患者临床症状和改善化疗毒副反应的情况。方法:治疗组配合抗结核化疗辅助采用山东东阿药厂生产的复方阿胶浆进行治疗,观察组只采用抗结核化疗,细致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短期内临床症状改善和化疗毒副反应消减情况。结果:治疗组在临床症状恢复上明显较对照组快且毒副反应轻,尤其在前2个月强化期疗程内差别明显。结论:复方阿胶浆配合抗结核化疗能在短期内缓解肺结核病人的症状,减少化疗药物的毒副反应。
  • 摘要:结核病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一个严重的的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结核分枝杆菌耐药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耐药结核病的增多与传播,是造成当今世界结核病发病率回升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加强结核分枝杆菌的检测(监测)和药物敏感试验,分析耐药流行趋势是非常重要的。实验室的数据给临床提供了有力的证据,对治疗结核病,治愈结核病人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对我院2009年住院肺结核病人结核分支杆菌耐药结果作出分析。
  • 摘要:目的:探讨纤支镜肺泡灌洗液中结核分枝杆菌DNA在肺结核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187例初治肺结核患者及41例肺炎患者分别应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技术检测结核分枝杆菌DNA、肺泡灌洗液结核菌培养、纤维支气管镜刷片抗酸染色。结果:肺结核患者肺泡灌洗液结核分枝杆菌DNA阳性率为:78.6%、肺泡灌洗液结核菌培养阳性率为28.8%、刷片抗酸染色阳性率为21.9%。肺炎患者肺泡灌洗液结核分枝杆菌DNA、肺泡灌洗液结核菌培养、刷片抗酸染色均阴性。结论: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肺泡灌洗液结核分枝杆菌DNA,特异性高,用于肺结核诊断可提高肺结核诊断的敏感性和准确性,明显优于纤维支气管镜刷片抗酸染色,亦较肺泡灌洗液结核菌培养诊断灵敏、快速,可作为肺结核诊断较可靠指标。
  • 摘要:目的:研究肺结核患者痰中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A(pulmonarysurfactant associatedprotein A,SP-A)的表达情况,同时探讨痰SP-A在肺结核诊治中的意义。方法:采用ELISA方法检测101例肺结核患者痰中SP-A的表达情况,及85例健康人、30例COPD患者痰中SP-A的表达情况。结果:肺结核组痰SP-A的表达与健康对照组及COPD组痰SP-A的表达,无统计学差异(P<0.05);痰SP-A在肺结核病诊断中的敏感性为40.6%,特异性88%,根据检测结果绘制ROC曲线确定痰SP-A的Cutoff值为0.1185; 痰SP-A及与PPD、血结核抗体联合检测可提高诊断肺结核的敏感性;菌阳肺结核组痰SP-A与痰排菌量有相关性。结论:检测痰SP-A对于肺结核的诊断具有意义。
  • 摘要:目的:评价荧光定量PCR技术在肺结核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荧光定量PCR、金胺O染色荧光镜检和培养法同时检测860例肺结核患者的痰标本,对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荧光定量PCR检测灵敏度可达10-100cfu/ml,重复性好,对其他呼吸道病原体检测结果均为阴性。肺结核患者痰标本荧光定量PCR检测阳性率要高于金胺O染色荧光镜检和培养法的阳性率,统计分析有显著性(P<0.01)。结论:应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结核杆菌,具有特异、灵敏、简便、快速的特点,可作为结核病诊断的常规方法。
  • 摘要:目的:了解新疆结核菌耐药水平及耐多药情况,为今后结核病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也评价现行的结核病防治效果。方法:根据WHO要求新疆抽取30个县(市)为监测点,每参加的县市监测点中新登记涂阳病人49例包括期间的复治病人。结果:总耐药率为26.4%,初治耐药率为25.9%,获得性耐药率为30.7%。结论:新疆耐药率较高,结核病防治工作任务艰巨,各项防治规划的实施需保证质量,有效控制结核病的流行。
  • 摘要:目的:为今后流动人口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和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2007年10月1日~2009年9月30日转入其他地区且到位治疗的南山区登记的外地户籍肺结核患者作为本研究的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一般情况、患病情况和跨区域管理相关资料,分别用单变量、多变量统计分析方法分析转入地管理方式的可能影响因素。结果:第一项目年转出者重新登记率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二项目年我区转出患者主动告知率、到位率、信息反馈率和代管率大幅提高。结论:跨区域管理工作随着开展的深入已初现成效,但转入地结防机构违规重新登记现象仍较为严重,政府需对此加强规范管理力度。
  • 摘要:目的:了解汕头市流动人口结核病防治项目实施一年的防治效果;探讨汕头市流动人口肺结核病控制模式,为今后其他地区流动人口肺结核病防治工作提供参考。方法:汕头市于2008年10月开始在汕头市区和潮南区两个区实施流动人口结核病防治项目,具体实施的方案是对管辖区内发现的流动人口活动性肺结核病人进行治疗管理:本项目为所有流动人口肺结核病人提供免费的规定抗结核药品,并设立了服药时的交通补助,30%经济困难病人提供一定的营养补助。该方案实施一年,分析比较2008年10月至2009年9月汕头市实施流动人口结核病防治项目的两个区与未实施项目的其他区的肺结核病人防治情况。结果:实施流动人口结核病防治项目的两个区涂阳病人完成疗程率92.25%(119/129),治愈率83.72%(108/129),涂阴活动性肺结核病人完成疗程率88.15%(119/135)。未实施流动人口结核病防治项目的其他区涂阳病人完成疗程率74.73%(68/91),治愈率69.23%(63/91),涂阴活动性肺结核病人完成疗程率47.06%(24/51)。结论:汕头市实施项目的流动人口肺结核病人完成疗程率和治愈率均较未实施项目的其他区有显著提高:新登记流动人口肺结核病人数较前年同期增加81.25%(182/224),该项目实施一年己初显成效。应加大宣传力度,尽早把流动人口结核病防治项目的实施推广到其他区。
  • 摘要:西安市结核病胸部肿瘤医院地处西安市雁塔区,承担着陕西省及西安市的结核病诊治工作,是陕西省内的主要结核病收治专科医院之一。为更好的促进结核病防控政策(项目)在我地落实,做到有的放矢,把有限的财力、人力、物力发挥更好更大的作用。我们将2010年7月1日至2010年7月30日在我院住院登记的结核病患者进行统计分析。本次调查共统计住院患者519例,116例为非结核病患者,不在本次调查范围内。其余的403例为肺结核、肺外结核及结核性脑膜炎,其中男性256例、女性147例。最大年龄为83岁,最小年龄为1岁。本文对他们的调查结果做出统计。
  • 摘要:目的:评价陕西省免费抗结核药品供应系统现状,进一步提高系统绩效。方法:与DOTS策略实施同步建立全省免费抗结核药品供应系统,通过现场督导、访视、季报进行监控评价。结果:2002-2004年建全了省、市、县三级完善的免费抗结核药品供应系统,8年来系统运转良好,持续不间断提供高质量抗痨药品,保证近7万例肺结核病人的免费治疗。结论:我省结核病控制的药品供应已经取得很大的成绩,但在药品库房设置、管理以及报表方面需要进一步规范。
  • 摘要:结核病是严重危害全球人群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我国是世界上22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80%的病人在农村,结核病是我国农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主要疾病之一。为了控制疫情,自1993年开始我县实施世行贷款结核病控制项目(简称卫V项目),项目历时九年于2001年12月31日结束。为了巩固卫V项目取得的成果2002年7月1日我县又启动了世行贷款/英国政府赠款结核病控制项目(简称卫X项目),于2010年3月15日结束。本文对我县实施的两个结核病控制项目进行对比性分析、评估。探讨两个项目取得的成功经验及不足,以便更好地开展结核病控制工作。
  • 摘要:肺曲霉菌病(pulmonary aspergillosis, PA)是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中最为常见的感染之一。曲霉菌在免疫抑制患者中已成为仅次于白色念珠菌的重要致病真菌,并已成为真菌感染中首要的致死原因,广泛存在于潮湿环境。烟曲霉菌在侵袭性曲霉菌病例中最常见,其次为黄曲霉菌、黑曲霉菌和土曲霉菌。PA很少为原发病,绝大多数继发于慢性肺部疾病和全身性疾病及免疫缺陷患者。CT特点“晕征”和“新月征”改变。好发部位右肺多于左肺,上肺叶多于下肺叶,易形成空洞,与肺结核等很难鉴别。因机体免疫状态和基础肺疾病不同分为①侵袭性肺曲霉菌病,②慢性肺曲霉菌病:包括慢性坏死型肺曲霉菌病、慢性空洞型肺曲霉菌病屯肺曲菌球、过敏性支气管肺曲霉菌病。本文分别对这两种曲霉菌病叙述诊断和治疗方法。
  • 摘要:目的:观察不同穿刺方式及利福平胸腔注入治疗结核性胸腔积液的临床效果。方法:在标准化疗基础上,单纯采用胸穿针穿刺治疗43例,单纯采用小导管置管引流48例,采用小导管置管引流配合利福平胸腔注入45例。结果:单纯采用小导管置管引流组在胸水消失率、胸水消失时间、胸膜肥厚发生率等方面均优于单纯采用胸穿针直接穿刺组:采用小导管置管引流配合利福平胸腔注入又优于单纯采用小导管置管引流组。结论:小导管置管引流配合利福平胸腔注入治疗结核性胸腔积液,疗效显著。
  •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肺结核合并肺部真菌感染的流行情况、危险因素、临床特点、诊断治疗。方法:对2006~2010年收治的100例老年肺结核合并肺部真菌感染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老年肺结核合并肺部真菌感染患者多为病程较长、病变范围广泛、用过广谱抗生素、抵抗力下降的复治者,在临床上常被原发病掩盖,随着肺内病变的增多真菌感染的发生率增加,确诊有赖于病原学检查,以白色念珠菌为主。结论:老年肺结核合并肺部真菌感染患病人数呈上升趋势,必须重视两病并存的的防治。
  • 摘要:目的:观察益气养阴法辅助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临床疗效及对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将58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DThLAZ/15DThL化疗方案,同时服用抗痨汤30例,对照组:3DThLAZ/15DThL28例。观察2组治疗后肺部病灶吸收情况、痰菌阴转情况、症状改善情况、免疫功能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3个月时痰菌阴转率分别为53.3%和25%,18个月时为90%和71.4%有显著差异(P<0.05):X线病灶吸收率及空洞闭合率均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益气养阴法能提高痰菌阴转率,有助于病灶吸收、空洞闭合,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可作为耐多药肺结核化疗的辅助治疗。
  • 摘要:本文对二例初治耐多药结核性脑膜炎进行分析,两例患者均为初治结核病患者,均给予初治四联抗痛治疗,药物剂量亦是按公斤体重计算给予的,在治疗的过程中疗效不佳,药敏结果均为耐多药结核病。2000年第四次全国结核病流行病学调查报告结果显示:结核病患者的耐药率为l0.7%,其中初始耐多药率为7.6%,获得性耐多药率为17.1%。本文两例患者均为初始耐多药,初治四至五联抗结核治疗均无效,但患者药敏结果未回报之前又不能换二线药物,而结核菌药敏结果至少要一月才能出结果,又延误了抗痛治疗的时机。由于上述原因本文两例患者治疗均以失败告终,对于家庭和社会都是损失。在耐多药结核病患者的治疗中,药敏结果未出来之前,按初治标化治疗,疗效不佳者是否可以换用二线药物?在临床工作中我们可能会遇到这样的问题,是否在遇到这样的个例情况中因人施治。
  • 摘要:目的:了解老年耐多药肺结核患者继发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谱及对常用药物的敏感情况。方法:对2008-2010年在我院的34例老年耐多药肺结核(老年组)和30例非老年耐多药肺结核(对照组)继发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痰菌培养及药敏结果作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组病例的病原菌谱及对10种常用药物的敏感性情况。结果:老年组和对照组,革兰氏阴性杆菌检出率分别为70.21%、54.48%,革兰氏阳性菌检出率分别为17.87%、35.65%,均为P<0.05。结论:老年耐多药肺结核患者继发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以革兰氏阴性杆菌为主,其对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性低。
  • 摘要:目的:构建含结核分枝杆菌(M.tb)rv2352c基因原核表达载体,经转化E.coli以表达Rv2352c融合蛋白,并研究其抗原性。方法:用PCR扩增M.tbrv2352e基因,克隆入pET30a(+)质粒,构建pET30a(+):rv2352c重组质粒,阳性克隆测序验证正确后转化入表达宿主大肠杆菌BL21(DE3),经IPTG诱导Rv2352c蛋白表达。经Ni+-NTA层析柱纯化融合蛋白,通过SDS-PAGE和结核患者血清Western blot进行鉴定。将纯化的重组蛋白分别免疫家兔,制备抗Rv2352c抗血清,抗血清的效价测定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取兔抗血清与纯化蛋白Rv2352c通过Western blot方法,检测抗体特异性。结果 :经酶切鉴定和测序分析证实rv2352c原核表达质粒构建正确,SDS-PAGE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在45 kD处呈现单-蛋白条带。用重组蛋白Rv2352c免疫接种后可诱导出高滴度的特异性抗体。纯化蛋白通过Western blot鉴定证实为目的蛋白,有较强的免疫原性。结论:成功构建原核表达重组质粒pET30a(+):rv2352c,制备和纯化的Rv2352c融合蛋白具有较好的纯度和生物学功能,为进一步研究结核病的潜在分子标志物奠定基础。
  • 摘要:目的:评价显微镜观察药物敏感性检测(MODS,microscopicobservationdrug susceptibility assay)方法用于分枝杆菌分离培养和直接药物敏感性测定的应用前景。方法:应用MODS方法对113例涂片镜检阳性患者痰标本进行分离培养,同时进行异烟肼、利福平、链霉素、乙胺丁醇四个药物的直接药物敏感性测定,以罗氏法分离培养和间接绝对浓度法作为对照,对分离培养和药敏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并通过DNA序列分析对不一致药敏结果进一步验证。结果: MODS与罗氏法分离培养的阳性率均为83.2%,污染率分别为0%和2.7%,两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两者的符合率为93.6%(kappa值:0.75),培养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95.7%、81.3%。MODS的分离培养中位数时间为10天(第95百分位数为21.5天),罗氏分离培养的中位数时间为25天(第95百分位数为39.3天)。MODS与间接绝对浓度法的耐药株检出率分别为49.5%、47.8%,符合率为95.5%(kappa值:0.91)无统计学差异,MODS检测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97.7%、93.3%。MODS对结核分枝杆菌检测的敏感性、特异性、符合率分别为异烟肼(100%、84.5%、89.8%);利福平(100%、100%、100%);链霉素(94.6%、98.0%、96.6%);乙胺丁醇(100%、73.8%、75.0%)。对于利福平、链霉素的药物敏感性检测两种方法有相当高的一致性,而对异烟肼、乙胺丁醇的检测一致性较低。结论:MODS方法是一种操作简单、成本低廉、快速、敏感的诊断和药物敏感性检测方法。适合发展中国家和经济欠发达地区,在我国结核病防控工作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摘要:目的:检测中国汉族人群特异TLR2基因多态性,并分析与结核病易感性之间关系。方法:在小样本中测序检测TLR2基因中可能存在的基因多态性,再用连接酶特异检测技术在大样本进行SNP分型,并通过统计学方法分析基因多态性与结核病易感性之间相关性。结果:共检测到6个基因多态性,它们在结核病患者与健康人之间等位基因和基因型上并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TLR2基因多态性并不是中国人群结核病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 摘要:目的:评估MTBDR plus试剂盒在北京地区快速检测利福平和异烟肼的耐药性的效果。方法:筛选169例临床结核分枝杆菌分离株,以国际标准的比例法作为对照,探讨该试剂盒在临床上应用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以及突变分布频率。结果:在北京地区使用MTBDRplus检测利福平和异烟肼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6.87%、85.34%和93.15%、98.11%。rpoB基因频率最高的突变位点是S531L(55.21%),其次是D516V(8.33%)、H526Y(7.29%)和H526D(3.13%)。katG基因频率最高的突变位点是S31.5T1(62.93%),而inhA是C15T位点(21.55%)。结论:MTBDR plus是一个敏感、特异和快速的诊断利福平、异烟肼耐药性和MDR的有效方法。
  • 摘要:目的:研究结核分枝杆菌Ag85A/B嵌合DNA疫苗治疗小鼠敏感结核病的效果。方法:用结核分枝杆菌标准株H3TRv尾静脉注射50只雌性BALB/c小鼠后,将小鼠随机均匀地分为5组,感染后第3d开始,分别用生理盐水(A组)、pVAXl载体(B组)、利福平(C组)、草分枝杆菌F.U.36注射液(D组)、Ag85A/B嵌合DNA疫苗(E组)治疗,每2周肌肉注射1次DNA疫苗,共3次。在治疗结束后2周,杀鼠,取小鼠肺和脾观察病理改变、称取重量、做菌落计数。结果:与A组比较,D组、E组肺脏病变有不同程度减轻,病变局限,3/5区域肺泡结构完整,清晰,细胞分布均匀。与A组相比,C、D、E组肺脏菌落数依次减少2.11 log、0.76 log、0.81 logs;肝脏菌落数依次减少2.11log、0.74 10g、1.11 logs(p<0.01)。结论:Ag85A/B嵌合DNA对小鼠敏感结核病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 摘要:目的:应用基因芯片技术快速检测利福平耐药结核菌的常见突变位点,初步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以结核分枝杆菌标准株H37Rv为对照,应用基因芯片技术,聚合酶链反应一直接测序技术检测76株利福平耐药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rpoB基因。结果:76例耐药菌株中,应用基因芯片检测出耐药菌株共58株,18株未检测出,检测出敏感株2株。应用芯片检测的敏感性为76.3%(58/76),特异性为80%(8/10)。结论:基因芯片技术操作简单、检测快速,对利福平耐药基因检出率较高,可作为临床耐药检测的辅助手段。
  • 摘要:目的:比较不同MTB抗原的酶联免疫斑点检测技术(ELISPOT)与各种影响因素的关系。方法:对象对结核组132例和对照组44例观察对象应用PPD、克隆表达的早期分泌抗原靶6000(ESAT-6)和ESAT-6/培养滤液蛋白10000(CFP-10)融合蛋白(E/C)进行酶联免疫斑点检测(ELISPOT),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经3种抗原刺激后斑点形成细胞(SFC)的数量。计量资料用中位数(四分位间距)表示,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x2检验。结果:E/C-ELISPOT在治疗时间>15天病例形成的SFC数量少于治疗时间≤15天形成的SFC数量。E/C-ELISPOT形成SFC数量与其他因素包括年龄、性别、病史等因素影响。PPD-ELISPOT和ESAT-6-ELISPOT形成SFC数量不受年龄、性别、病史、抗结核治疗时间等因素影响。三种抗原ELISPOT的敏感性不受年龄、性别、病史、抗结核治疗时间等因素影响。结论:ESAT6/CFP-10融合蛋白-ELISPOT形成的斑点数受治疗时间影响,可能成为监测抗结核治疗疗效的一项指标。
  • 摘要:肺真菌感染分原发和继发感染。肺真菌原发感染很少见,而且与宿主因素可无相关性。继发感染多继发于宿主的免疫功能受损期间,如慢性消耗性疾病、粒细胞减少、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长期使用抗生素、肿瘤放化疗等。由于免疫功能受损宿主的增加、抗生素和免疫功能抑制等的广泛应用及侵袭性诊疗技术的开展等,肺真菌病日渐增多。本文介绍了肺结核继发肺真菌感染病因与发病机制和临床特征,诊断过程和治疗方法。
  • 摘要:目的:研究结核分枝杆菌假设蛋白Rv0341编码基因iniB的多态性,确认其保守性,分析依赖利福平结核分枝杆菌(依R菌)在利福平(R)培养管中Rv0341高表达的可能原因。方法:用大肠杆菌做为阴性对照,提取依R菌(14株)、耐R菌(23株)、R敏感的结核分枝杆菌(12株)、结核分枝杆菌标准株H37Rv及BCG(共51株)的细菌基因组DNA,利用PCR自基因组DNA中扩增iniB基因,通过ApaI/EcoRV、Kpn I/Sma I双酶切,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其带型,对iniB基因进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并测序。结果:实验组中iniB基因的酶切图谱完全相同,测序结果亦证实iniB基因无突变。结论:iniB基因在对R依赖、耐药和敏感等不同类型的结核分枝杆菌中是相对保守的;依R菌在Rv0341蛋白表达方面的差异可能是RNA转录差异或利福平诱导的结果。
  • 摘要:目的:了解住院肺结核并咯血患者的健康教育需求特点,实施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健康教育需求调查表,对天津市某结核病防治所100名肺结核并咯血的病人进行健康知识现状及需求调查。结果:住院肺结核并咯血患者相关知识缺乏;肺结核并咯血患者对健康教育的需求程度不一,但总体来说,需求程度都很高,其中对发生大咯血时的应对措施,用药知识及抗结核药物的毒副作用的需求程度最高;最受欢迎的健康知识获得方式是医护人员口头宣教。结论:住院患者的相关知识严重缺乏,十分需要医护人员的健康教育。
  • 摘要:目的:探索结核科这种特定环境中护理人员的睡眠质量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ly Index,PSQI)量表和自编影响睡眠因素调查表对结核科护士进行调查。结果:结核科护士PSQI平均分为8.81±4.05,62%的结核科护士有睡眠质量问题,显著高于全国常模(P<0.01)。睡眠状态异常的相关因素依次为工作压力,心理压力,夜班岗,社会支持和院方支持。结论:结核科护士大多数存在不同程度的睡眠问题,应引起高度重视,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失眠率,提高睡眠质量,促进身心健康,共建和谐医院。
  • 摘要:目的:分析耐多药肺结核患者,采用6/阿米卡星(卡那霉素、卷曲霉素)、对氨基水盐酸、吡嗪酰胺、左氧氟沙星、丙硫异烟胺,18/对氨基水盐酸、吡嗪酰胺、左氧氟沙星、丙硫异烟胺方案,针剂的临床效果。方法:在2009年7月-2010年7月间,我院收治的耐多药肺结核患者80例,观察上述治疗方案1年后痰菌阴转情况。结果:一年观察期满后,痰菌阳性10例,痰菌阴转率为87.5%。结论:本方案在耐多药肺结核的治疗中是有效的方案之一,取得了满意的疗效。但在临床治疗过程中,患者药物副反应比较大,临床应用中药可以减轻药物副反应症状,中药在治疗药物副反应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
  • 摘要:目的:进一步探讨免疫干预治疗对老年肺结核细胞免疫及低蛋白血症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将80例老年初治菌阳肺结核患者随机分入化疗联合母牛分枝杆菌菌苗的治疗组和单纯化疗的对照组各40例;同时,分别在治疗前、治疗2个月末和6个月末观察其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血清白蛋白、痰抗酸杆菌涂片及培养。结果:(1)治疗组治疗2月末后CD4+T淋巴细胞显著升高、CD8+T淋巴细胞显著下降和CD4+/CD8+T淋巴细胞比值明显升高(P<0.05);而治疗6月末与2月末比较变化不大(P>0.05);对照组治疗前、治疗2月末及治疗6月末CD4+T、CD8+T淋巴细胞和CD4+/CD8+T淋巴细胞比值变化不大(P>0.05)。(2)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2月末其血清白蛋白均得到提高(P<0.01和P<0.05),有统计学意义。其次,治疗组治疗前低蛋白血症(<35g/L)27例(67.5%),而对照组为24例(60.0%);治疗2月末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低蛋白血症分别为11例(27.5%)和20例(50.0%)(P<0.05)。(3)治疗组治疗2月末痰菌阴转率明显较对照组高,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初治老年肺结核病患者采用免疫干预治疗,提高患者的CD4+淋巴细胞免疫功能,改善低蛋白血症,提高治疗2月末痰菌阴转率。
  • 摘要:目的:总结中药抗痨丸在临床治疗活动性肺结核的临床效果,探讨中西医结合应用于临床治疗活动性肺结核病人的治疗效果。方法:对广东省潮安县慢性病防治站2008-2009结核病控制项目确诊、登记的活动性肺结核病人138例,采用中药抗痨丸合并西药抗结核药物进行治疗,观察其临床治疗效果,并进行分析。结果:138例活动性肺结核病人经过规则的抗结核药物的全程治疗和中药抗痨丸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多数病人在用药1个月后结核中毒症状逐渐改善,食欲增加,体力增强。用药2~4个月,X线胸片复查原病灶明显吸收减少,空洞缩小闭合。疗程结束时除了1例复治涂阳病人仍痰菌阳性外,其余痰菌阳性病人的痰结核菌复查全部阴转。结论:中药抗痨丸与化疗抗结核药物相结合应用于临床治疗活动性肺结核病人138例,收到了显著的临床效果。中药抗痨丸具有活血止血,散瘀生新,祛痰止咳的疗效,能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迅速改善病人的结核中毒症状,加快空洞的吸收闭合,止血效果明显。该药不良反应少,副作用小,与西药抗结核药物合用可减少西药的不良反应,临床症状改善快,可促进肺结核的病灶吸收率,提高痰菌阴转率,疗效确切,结果令人满意。体现了中药在抗结核治疗中的优势,较好地弥补了单纯使用西药化疗的不足。
  • 摘要:现代化疗方法几乎可以治愈所有新发现的肺结核病人,但在实际工作中遇到初治失败转为复治或慢性传染源病例时有发生。本文对我县102例初治失败患者进行整理分析,结论是控制初治失败的关键是合理治疗,否则治疗失败转为复治病例。
  • 摘要:药物性肝损害是抗结核治疗过程中常见的毒副反应,如治疗不当常导致化疗中断,直接影响到抗结核治疗能否顺利开展及患者的预后,日益得到临床的关注,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抗结核药致药物性肝炎,疗效显著,本文将对93例病例患者作出总结。
  • 摘要:目的:研究低剂量螺旋CT扫描技术对儿童肺结核的诊断价值;又能大幅度的减少儿童辐射剂量。方法:对179例疑似肺结核患儿采取常规剂量智能化自动跟踪150mAS-100mAS螺旋CT扫描后,间隔2-4天,对1-7岁组选用20mAS、8-14岁组选用30mAS进行低剂量扫描,然后将不同剂量的CT片,不显示毫安量参数的情况下混放,进行盲法图像质量考核与诊断。结果:经双盲法对不同剂量的螺旋CT图像质量考核:1-7岁组常规剂量螺旋CT图像质量总分93.5分,低剂量20mAS螺旋CT图像质量总分74.2分,经配对t检验,t=2.98 P<0.05,两组有显著性差异。8-14岁组常规剂量螺旋CT图像质量总分95.0分,低剂量30mAS螺旋CT像质量总分为89.2分,经配对t检验,t=1.25 P>0.05,两组差异无显著性。179例儿童肺结核疑似病例中,确诊儿童肺结核126例,常规剂量组诊断儿童肺结核的灵敏度90.4%,误诊率9.60/o,特异度100%,约登指数90.4%,低剂量组诊断儿童肺结核灵敏度86.5%,误诊率13.5%,特异度100%,约登指数86.5%。常规剂量与低剂量两组CT片诊断结果,经配对卡方检验x2=3.20,p=0.074,p>0.05,说明两组诊断结果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选用低剂量30mAS螺旋CT扫描参数,可以作为常规性诊断不同年龄的儿童肺结核,其图像质量能达到影像学诊断要求,并能减少74%的辐射剂量,这种方法值得提倡。低剂量20mAS螺旋CT图像质量差,不适宜用于常规性的儿童肺结核诊断。
  • 摘要:在临床肝病科,乙肝抗-HBs阳性、抗-HBc阳性、抗-HBe阳性患者多考虑病情稳定,若合并肺结核,抗痨药仍会对病人造成伤害,我们在临床中遇到四例病人教训深刻。结论指出临床对这一部分人群也应该像对待HbsAg阳性病人一样选择适合的抗痨方案。并同时应用保肝药物。才能避免药物导致严重肝损害而影响抗痛方案的顺利进行。
  • 摘要: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对x线胸片正常的咯血病人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本院近20年纤支镜检查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结果:支气管肺癌72例,支气管炎98例,支气管内膜结核10例,支气管腺瘤4例,粘膜正常16例。
  • 摘要:目的:分析心理治疗肺结核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将门诊确诊的肺结核病人进行心理健康调查,(主要是焦虑和抑郁),对有焦虑和抑郁倾向的病人在化疗的同时进行心理治疗。主要方法是心理疏导,连续6个月,强化阶段每两周一次,每次15-30min,巩固阶段每月一次,连续四次,并与同期门诊肺结核病人未接受心理疏导的病人进行对照,观察治疗情况。主要采用倾听与共情的方式,让病人的不良情绪得到宣泄,从而减轻病人的心理压力。结果:接受心理治疗的病人肺内病变吸收情况及六个月治愈率均好于对照组。结论:心理治疗配合化疗可以促进肺内病变吸收,缩短疗程,提高治愈率。
  • 摘要:目的:探讨B超引导下胸腔穿刺注入异烟肼加尿激酶治疗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治疗组60例,3HREZ/9HRE,B超引导下胸腔穿刺,抽尽液体后注入异烟肼0.3加尿激酶5万单位,隔日一次,连注3次。对照组56例,3HREZ/9HRE,胸腔穿刺抽尽液体后注入异烟肼O.3加泼尼松龙125mg,每4天一次。观察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并对患者胸水量、胸膜肥厚、胸膜粘连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后进行评价,结果:观察一年,治疗组显效60例,总有效率1000,6,对照组显效46例,总有效率82%,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有3例出现发热,未出现其他不良反应。结论:B超引导下胸腔穿刺注入异烟肼加尿激酶治疗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疗效显著,应用较为安全有效。
  • 摘要:为了观察结核抗体的检测效果,在2002-2003年度中我所门诊采取不住院治疗肺结核病人里,选取45例肺结核病人在进行痰直接厚涂片检验,同时进行血清结核抗体检测,所得出结果,与同道进行探讨、分析,作出报告。应用结核抗体检测肺结核病,特别是痰涂片阴性的结核病人,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从而可以减少结核病人的漏诊率和误诊率。
  • 摘要:目的:总结肺结核咯血的临床特点与治疗体会,提高对本病诊治的认识。方法:收集我科2000-2008年住院患者15例相关资料,总结其临床特点及治疗情况。结果:15例临床资料,其中男性9例,女性6例,年龄21-155岁。有结核中毒症状,小量咯血5例(24h<100m1),中量咯血8例(一次性咯血量100ml以上,或24h<300m1),大量咯血2例(一次性咯血量300ml以上或24h>500m1)。给予常规止血和非常规止血等综合治疗。结论:15例临床治愈,1例转外科手术治愈。
  • 摘要:本文对1例病原学确诊结核性心包积液进行报道.病例简介患者女,78岁,已婚,以“发热,咳嗽伴胸闷气短半个月”入院。体温38℃右,咳嗽,咳黄痰,伴气短,乏力,夜间不能平卧。经过回当地接续治疗2个月后症状缓解明显,热退,胸闷气短明显减轻。目前心包积液已经减少到0. 5cm,无明显心包膜增厚出现,胸闷气短症状消失,活动自如,生活质量不受影响,体重增加近8斤。笔者体会:对大量心包积液己经影响到呼吸和循环系统的患者反复抽液缓解症状并化验抗酸杆菌及脱落细胞是极为重要的。而且如无明确的禁忌症建议早期可实验性抗结核治疗,尤其局部给药是关键。并要坚持用药,不要轻言放弃,至少达到3个月以观察其疗效。同时该病例中,心包积液的肿瘤标记物(NSE CYFRA)明显增高,提示结核性心包积液中此两项值增高是否对诊断有意义,有待于更深层次的研究。
  • 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肺结核并咯血疗效的影响。方法:将32例肺结核并咯血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实验组除给予常规治疗外,实施护理干预。结果:实验组在咯血持续时间和反复咯血频次上较对照组有明显差异。结论:护理干预可减少肺结核咯血的频次,缩短病程,提高治愈率。
  • 摘要:目的:观察噬菌体生物扩增(PhaB)法测定痰标本结核分枝杆菌的药物敏感性试验在临床应用的效果。方法:应用噬菌体生物扩增法检测143例涂阳肺结核患者痰标本中的结核分枝杆菌对一线抗结核药物的敏感性,并根据药敏检测的结果及时调整化疗方案,随访这些患者的痰菌阴转情况和临床疗效,与同期住院未行PhaB法药敏检测的菌阳肺结核患者进行回顾性地对比。结果:143例涂阳肺结核患者PhaB法的阳性率为94.4%。PhaB组患者痰送检至药敏检测结果时间为6.6±1.8天,对照组为29.4±8.7天,(p<0.001)。方案制定至方案调整的时间相对比PhaB组患者为7.6±1.6天,对照组为163±127天(p<0.001)。Ⅱ类肺结核患者的2月阴转率较对照组高(63.2%VS 35.1%,p<O.05)。Ⅱ类肺结核PhaB组患者的5月阴转率和总治愈率较对照组高,但未达到统计学差异。Ⅰ类和Ⅳ类肺结核患者两组之间的转阴和治愈情况无显著差别。结论:PhaB法检测痰标本中的结核分枝杆菌药敏结果对涂阳肺结核的方案制定具有较好的指导意义,可以作为药物敏感性的快速筛选试验。
  • 摘要:目的:获得河南省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链霉素耐药相关基因rpsL和rrs突变特征,为开发和应用快速检测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链霉素耐药性的分子诊断工具提供更多的数据。方法: 收集115株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菌株,应用比例法药敏实验测定菌株对一线4种药物的耐药性。通过PCR和测序获得了链霉素耐药相关基因rpsL编码区全长和rrs高频突变区的突变特征。结果:发现了2个新突变位点rpsL2和rrs1443。rpsL121位密码子为多态性位点。63株MDR菌株发生rpsLA3突变,突变比例最高,为55.3%。rpsLA3主要突变类型为AAG→AGG。检测rpsL和rrs基因突变预测链霉素耐药性的灵敏度为88.9%,高于其他多数研究。有3株链霉素敏感的MDR菌株发生rpsL43突变,另有1株链霉素敏感的MDR菌株发生rrs513突变。结论:链霉素耐药株的rpsL和rrs基因的高突变频率提示在河南地区通过检测此两个基因突变来预测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链霉素耐药性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少数链霉素敏感株也发生突变,而11%的链霉素耐药菌株无突变,其原因需要进一步研究。
  • 摘要:目的:利用超分支滚环扩增技术对结核分枝杆菌标准株H37Ra进行检测。方法:针对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特异的插入序列(insert sequence,IS6110)设计锁式探针5’和3’端序列,建立H37Ra的超分支滚环扩增技术检测平台。结果:通过优化反应条件,对H37RaIS6110基因的检测灵敏度达到10 aM/ml,对H37Ra的菌悬液检测灵敏度为10 cfu/ml。而对胞内分枝杆菌和肺炎链球菌的检测结果为阴性。结论:试验证明利用超分支滚环扩增技术可以灵敏、特异的检测H37Ra,超分支滚环扩增技术检测结核分枝杆菌基因体系的建立,有助于建立一种简单实用,结果可靠的结核菌新技术检测平台。
  • 摘要:目的:研究肺结核患者血浆单核细胞趋化蛋白(MCP-1)的浓度特点及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s)经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抗原肽刺激后MCP-1和IFN-γ的表达及相关性。方法:16例活动期肺结核患者和10位PPD阳性健康对照,采集EDTA抗凝血,用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抗原肽刺激PBMCs,采用FlowCytomix流式技术检测血浆和细胞培养液上清上中MCP-1和IFN-γ的表达。结果:肺结核患者血浆MCP-1浓度与对照组从统计学上无显著性差别(p=0.23),但肺结核患者的血浆MCP-1水平偏高,尤其是呼吸道症状明显的患者。肺结核患者的PBMCs经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抗原肽刺激后,培养液上清中MCP-1的水平比血浆显著升高,肺结核患者与对照组差别显著(p=0.0078),与IFN-γ的分泌无相关性(r2=0.0001, p=0.96)。结论: 肺结核患者血浆MCP-1浓度可能与病情发展相关;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抗原肽刺激产生的MCP-1可能成为新的诊断指标之一。
  • 摘要:目的:研究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对左氧氟沙星(levofloxacin,LVF)与莫西沙星(moxifloxacin,MXF)的交叉耐药性,分析gyrA和gyrB基因突变位点分布及突变位点与耐药水平的关系。方法:采用改良罗氏培养基检测MTB标准菌株H37Rv、66株LVF耐药和55株LVF敏感的MTB临床分离菌株LVF和MXF的最低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ion concentration,MIC)。通过PCR直接测序法测定gyrA和gyrB基因片段。结果:MXF的MIC比LVF低2~4倍,MXF抗MTB菌株的活性是LVF的2~4倍。MTB标准菌株H37Rv未见g)rrA和gyrB基因突变。66株LVF耐药和55株LVF敏感菌株均存在gyrAAGC95ACC(Ser→Thr)突变;55株LVF敏感菌株gyrA和gyrB基因未见其他突变。66株LVF耐药菌株中,40株(60.6%)gyrA GAC94(AAC或GGC或GcC或CAc或TAC)(Asp→Asn或Gly或Ala或His或Tyr)突变;19株(28.896)gyrA GCG90GTG(Ala→Val)和1株(1.5%)gyrAGCG90AAG(Ala→Lys)(未见报导)双碱基突变;3株(4.6%)gyrATCG91CCG(Ser→Pro)突变;1株(1.5%)gyrB GAC500AAC(Asp→Asn)突变:2株(3.0%)呈gyrA GACg4(AAC或GcC)(Asp→Asn或Ala)与gyrB GGG551AGG(Gly→Arg)(未见报导)双位点突变。gyrA GAC94(AAC或GGC)(Asp→Asn或GIy)突变引起FQs药物较高水平耐药;GAC94GCC(Asp→Ala)和GCG90GTG(Ala→Val)突变引起FQs药物较低水平耐药。结论:LVF与MXF之间存在交叉耐药,MXF MIC随LVF MIC增高而增高,但耐药水平不同。GyrA基因突变位点可能与耐药水平有关,有可能根据基因突变的位点分析耐药水平。
  • 摘要:目的:研究结核分枝杆菌假设蛋白Rv0341编码基因iniB的多态性,确认其保守性,分析依赖利福平结核分枝杆菌(依R菌)在利福平(R)培养管中Rv0341高表达的可能原因。方法:用大肠杆菌做为阴性对照,提取依R菌(14株)、耐R菌(23株)、R敏感的结核分枝杆菌(12株)、结核分枝杆菌标准株H377Rv及BCG(共51株)的细菌基因组DNA,利用PCR自基因组DNA中扩增iniB基因,通过ApaI/EcoRV、Kpn Ⅰ/Sma Ⅰ双酶切,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其带型,对iniB基因进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并测序。结果:实验组中iniB基因的酶切图谱完全相同,测序结果亦证实iniB基因无突变。结论:iniB基因在对R依赖、耐药和敏感等不同类型的结核分枝杆菌中是相对保守的;依R菌在Rv0341蛋白表达方面的差异可能是RNA转录差异或利福平诱导的结果。
  • 摘要:目的:分析天津地区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tuberculosis,MTB)链霉素耐药相关基因rpsL和rrs的突变位点和突变率,为快速诊断链霉素耐药MTB筛选突变检测位点;阐明基因突变类型与北京基因型的关系。方法:PCR扩增116株链霉素耐药MTB与10株链霉素敏感株基冈组中rspL和rrS基因,分析突变位点;应用多重PCR鉴定MTB北京家族并分析耐药相关基因突变位点与MTB北京家族的关系。结果:116株链霉素耐药株基因的总突变率为87.1%(101/116)。70株(60.3%)发生rpsL,43AAG→AGG(K43R)突变,15株(12.9%)发生.rpsL 88 AAG→AGG(K88R)突变。17株MTB链霉素耐药株发生rrs突变,包括13(11.2%)株513 A→C突变占,2(1.72%)株发生516 C→T占,各有1株MTB在905A→G、926 C→G发生突变,各种突变形式与北京基因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天津地区链霉素耐药株中以rpsL K43R突变形式最为常见,其次为K88R和FTS 513 A→C。在北京与非北京基因型MTB菌株中rpsL与rrS基因突变类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摘要:目的:与传统罗氏培养法相比较,评价BACTEC MGIT960快速培养系统在基层结控实验室的应用效果及前景。方法:采用改良罗氏培养基、BACTEC MGIT960液体培养基对521份临床痰标本进行平行接种培养,比较二者的阳性率、培阳时间、污染率。结果:传统罗氏培养法的阳性率为47.1%(81/172),BACTEC MGIT960系统的阳性率为68.0%(117/172);传统罗氏培养法最早培阳时间为12d,平均26d,BACTEC MGIT960快培系统最早培阳时间为4d,平均12d;传统罗氏培养法污染率为2.5%(13/521),BACTEC MGIT960快培系统的污染率为3.5%(18/521); 结论:BACTEC MGIT960系统可以提高分枝杆菌的培养阳性率和明显缩短培养时间,污染率与传统罗氏培养相较无显著性差异,是一种快速,有效的检测方法,对基层结控机构早期发现肺结核病人和疗效观察将发挥重要作用。
  • 摘要:结核病目前仍然是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传染病之一,耐多药(multidrug resistant,MDR)和广泛耐药结核病(extensively drug-resistant,XDR)的出现,使全球结核病控制形势变得更加严峻。耐药结核病最初是在结核病人的治疗过程中由于各种人为的因素,如单一用药、药物的质量、病人的依从性差等产生的,然而一旦耐药结核病产生后,耐药结核分枝杆菌作为传染源,将感染人直接使其成为耐药结核病人。我们将前者即在治疗过程中产生的耐药称为获得性耐药,而直接感染耐药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耐药称为原发性耐药。区别这两种耐药结核病产生的原因对有效控制耐药结核病在区域内传播具有重要的作用。如以获得性耐药结核病为主,则重要的控制手段是提供高质量的药物和加强病人的治疗管理;如以原发性耐药结核病为主,则阻断耐药结核病传播的措施和早期诊断耐药结核病新技术和新方法就成为控制工作的重点.本文将对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的传播以及在耐药结核病产生中的作用,做一综述并对耐药结核病控制策略提些建议。
  • 摘要:目的:通过对流动人口肺结核病人的垮地区管理的实施摸式研究,探索出一套科学实用和易于操作的长效管理机制和实施摸式,并对管理效果进行科学评价。方法:选择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在深圳流动人口肺结核病人相对较多的湖南省邵阳和湘西两地区作为跨地区管理摸式研究点。建立起地区间的合作机制,从而确保流动人口肺结核病人流而不丢。结果:实施流动人口肺结核病人垮地区管理摸式研究后,病人丢失率由实施前的32%降至实施后的3%,规则治疗率由实施前的67%增至97%。结论:流动人口肺结核病人垮地区管理摸式研究表明;不管病人在何处发病或在治疗中迁往何地,都能确保病人规则治疗,不会因病人工作或住址的变更而影响治疗效果,从而极大的提高了治愈率,减少了流动性传染源,对控制结核病流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摘要:为创造健康卫生的学校环境,广州市胸科医院和广州市教育局联合开展广州市中小学校结核病健康促进的试点活动,随机抽取广州市24所中、小学校开展防治结核病健康教育,接受教育对象包括二级目标人群的教师,三级目标人群的在校学生、社区居民(学生家长),目的一是了解和提高广州市这三类目标人群结核病核心信息的知晓率:二是通过比较不同形式的健康教育干预对青少年学生获取结核病知识的作用,以期寻找出适合不同年龄段的学生结核病知识健康教育的内容和方式;三是通过采用不同健康教育方式对学生家长进行干预,探讨针对学生家长有效可行的健康教育模式。
  • 摘要:目的:控制结核病,提高人群生命质量。方法:对桃源县肺结核病进行查治,建立档案,实施标准化疗并开展群体健康管理服务活动。结果:肺结核病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识明显提高,不良行为有明显改善,生活有了进步。结论:健康管理工作有益于结核病人全方位康复。
  • 摘要:我国是全球22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同时也是耐多药结核病疫情较重国家之一。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在中国和印度,涂阳病人中有20%以上为复治病例。我国耐多药结核病人数占全球的l/4。我国结核菌耐药率、耐多药率普遍处于较高水平,新病人耐多药率达4.5%~10%,高于全球平均水平。耐多药已成为我国难以控制结核病的主要因素。荆州市作为第五轮全球基金耐多药肺结核防治项目第一期实施单位自2008年项目启动,通过发现和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病人,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摸索了一点经验,本文就2008年4月-2010年6月底的耐多药肺结核防治项目实施效果进行分析。
  • 摘要:目的:为了了解兰州市七里河区结核病流行状况和危害程度,评价《甘肃省结核病防治规划(2001-2010年)》执行情况,为制定下一个十年规划奠定基础。方法:对七里河区敦煌路街道金安花园居民采取分层系统随机抽样方法,抽取1344名常住居民(含流动人口)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分析,采用全国第五次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现场录入软件进行数据统计。结果:我县区第五次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应检1344人,实检1304人,实检率为97.0%,其中共检出胸片异常者12人,均做痰检和痰细菌培养检查,痰涂片查出阳性病人1人,经省结防专家审核,确诊涂阳肺结核病人1例,排除疑似肺结核病人11例,应检者对“肺结核传播途径”知晓率为81.9%,对“结核病症状”知晓率为84.3%。结论:通过施行《规划》,我区肺结核病人得到了有效的控制、管理和治疗,同时全民的结病防治知识仍然相对贫乏,开展具有针对性、多样性和阶段性的健康促进活动势在必行。
  • 摘要:目的:分析结核病防治规划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5个地、州(市)实施效果,分析不均衡因素,为今后新疆结核病控制工作的科学实施提供依据。方法:对2002-2008年结核病控制工作上报的季报表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全区年均涂阳新登记率为33.1/10万,最高为和田地区(66.9/10万),最低为乌鲁木齐市(13.7/lO万):全区年均可疑者就诊率2.3‰,最高为和田地区(3.9‰),最低为乌鲁木齐市(0.8‰);全区年均涂阳检出率为27.7%,最高为喀什地区(37%),最低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19%):新登记病人中涂阳病人比例平均为60.896,最高为伊犁州(69.4%),最低为乌鲁木齐市(50.3%)。新涂阳病人平均治愈率达94.3%,最高为哈密地区(99.5%),最低为博州(88.5%);复治涂阳病人平均治愈率88.7%,最高为哈密地区(97.9%),最低为博州(76.2%)。结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于2002年开始实施结核病防治规划,以县为单位DOTS覆盖率达100%,从2007年起连续7年资料分析,我区结核病控制工作达到<中国结核病防治规划》涂阳病人的高发现率和高治愈率的要求,但从15个地、州(市)实施情况分析,各地、州(市)间存在着不均衡性。病人发现南疆高于北疆,发现的病人中涂阳病人登记率高,而新发涂阴病人登记率相对较低;治疗管理效果初、复治病人治愈率均高,但北疆明显高于南疆。治愈率高的地区病死率低,各地、州(市)间差异不大。要减少各地、州(市)之间存在的不均衡,就必须要严格执行高质量的DOTS技术策略,加强结核病规范化管理工作,提高肺结核病人的发现率和治愈率。
  • 摘要:为了解新密市实施世行贷款/英国赠款结核病控制项目(以下简称卫十项目)后居民结防知识知晓率,自2002年开始,我们于每年的10月份抽查城乡居民170人(每乡镇10人),调查分析居民结防知识知晓率的变化,从而采取相应措施,提高居民结防知识知晓率,本文对此做出总结。
  • 摘要:目的:掌握肺癌死亡率的数据,呼吁政府治理环境污染与提倡戒烟,以求降低肺癌死亡率。方法:自1992年开始,市、乡、村三级防痨网建立常年全人口死因监测填忙报告制度,村每旬向乡、乡每月向市填报一次人口死冈报告卡,市结防所每年汇总上报一次,对个别死因不明的进行同顾性调查,力求死冈准确无误,以获得较为准确的人口死亡数据。结果:(1)新密市肺癌的死亡率以每年9.0%的速度递增,死亡率已达22.3/10万(2009年);(2)男性因肺癌死亡是女性因肺癌死亡的3-5倍(见附表),其中有90%以上的男性肺癌死亡者有吸烟史,而因肺癌死亡的女性其配偶多半有吸烟史;3、因肺癌夕死亡占死亡人口由1992年的0.8%上升到2009年的4.9%,年递增率10.6%;4、因肺癌死亡占恶性肿瘤死亡由1992年的8.6%上升到2009年的38.8%,年递增率8.7%;5、肺癌死亡居各种恶性肿瘤死因之首:6、因肺癌死亡在全人口的的死亡中其死因顺位已由1992年的第12位升居第7位。结论:新密市肺癌死亡率呈逐年递增趋势,环境污染与吸烟等可能是造成肺癌死亡率上升的主要原因,而治理污染和戒烟等是降低肺癌死亡率的最根本途径。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