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丹红注射液联合利伐沙班治疗急性肺栓塞的临床疗效及其对凝血功能、血管内皮功能、炎性反应的影响

丹红注射液联合利伐沙班治疗急性肺栓塞的临床疗效及其对凝血功能、血管内皮功能、炎性反应的影响

摘要

目的 探讨丹红注射液联合利伐沙班治疗急性肺栓塞(APE)的临床疗效,并分析其对凝血功能、血管内皮功能、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3月—2018年4月西安市长安医院收治的APE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患者给予利伐沙班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丹红注射液联合利伐沙班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3~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呼吸频率、心率、动脉血氧分压(PaO2)、凝血功能指标〔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及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蛋白C(PC)、蛋白S(PS)、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水平〕、血管内皮功能指标〔包括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内皮素1(ET-1)、血栓素B2(TXB2)、6-醛前列环素F1a(6-k-pGF1a)、一氧化氮(NO)水平〕、炎性因子〔包括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10(IL-10)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1)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前两组患者呼吸频率、心率及Pa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呼吸频率、心率低于对照组,PaO2高于对照组(P<0.05).(3)治疗前两组患者PT、APTT及FIB、D-二聚体、PC、PS、t-P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PT、APTT长于对照组,FIB水平高于对照组,D-二聚体、PC、PS及t-PA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4)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sICAM-1、ET-1、TXB2、6-k-pGF1a、NO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sICAM-1、ET-1、TXB2水平低于对照组,血清6-k-pGF1a、NO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CRP、IL-10、TNF-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CRP、IL-10、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6)观察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与单用利伐沙班相比,丹红注射液联合利伐沙班并不能有效提高APE临床疗效,但其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凝血功能及血管内皮功能,减轻炎性反应,减少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安全性较高.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